七年级政治下册法律就在身边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教学设计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活需要法律保证,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开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此材料)材料一:为保证广阔人民群众能够放心购置各类消费品,市质监局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对299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了检查。
检查中,共立案查办131起,其中大案要案33起,查获涉案货值280余万元;检查中发觉的主要问题有:掺假,以次充好;标识标注无净含量;无3C、无生产许可证生产;伪造、冒用厂名、厂址;伪造日期;棉花产品无中文标志;定量包装无厂名等。
材料二:张立兵、孙红等四人加工、销售黑心棉被、黑心棉垫子金额达7万多元,已X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经检察院提起公诉,张立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其女张蒙蒙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妻子孙红被判处拘役六个月、女婿张大山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想一想:材料说明了法律怎样爱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提示:学生可以从法律的作用、执法治理、百姓生活等不同的角度思考。
教师总结: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平安稳定的空间。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一)法律与生活活动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多媒体链接教材上P84“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想一想:(1)图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法律吗?提示:老年人权益保证法、义务教育法、环境爱护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教案新人教版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目标(一)确立依据核心素养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课标依据“生活需要法律”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二)具体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归纳能力。
3.知识与能力知道生活需要法律保障,人的一生与法律相伴;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体会法律对生活的作用,认识生活与法律的关系;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懂得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三)重难点重点: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治的含义和意义,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法治观念。
难点:了解法治发展的进程,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
教学策略1.图片中有哪些法律?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提示: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环境保护法、食品安全法、建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活息息相关,并使学生意识到法律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提示:是的,他们都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行为。
2.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学生回答:略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完成表格,并选代表说说感悟。
我们每个人相伴一生,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在生命的每一刻都不能完全脱离法律,并利用相关阅读材料使学生进一步感悟。
续表“禹刑”。
★在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个高2.25米的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的神殿里。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法律保障生活》是本学期的第三次法治教育课程。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以及如何树立法治观念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法律的基本知识,对于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不足,对于如何运用法律保障自己的生活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法治观念的误解,认为法律与自己生活关系不大,或者认为只要遵守法律就可以,无需过多关注法治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治的观念,提高法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法律与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亲身参与角色扮演,体验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4.总结讲解法:在课程结束后,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涵盖案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的PPT。
2.案例材料:收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角色扮演剧本:编写适合学生的角色扮演剧本,提前分发给学生准备。
4.学习任务单:制定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包括法律符号、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教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法律在我们身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2)掌握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和保护作用;(3)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2)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培养。
2.教学难点:(1)如何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2)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通过“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你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吗?”的问题,带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内容呈现:(1)通过多媒体展示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规定并由国家具有强制力的公共行为规范。
”让学生对法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展示法律的作用:“法律对人们的行为有约束和保护的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理解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3.讲解阐述:通过教师的讲解,细致地阐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作用,并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说明。
4.讨论互动:教师提问:“你们生活中有遇到过哪些涉及法律的问题?”请学生举例,并进行简单讨论和解答。
通过学生的互动,引导他们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遵守法律。
5.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就一些具体的法律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这个问题可以是学生生活中遇到的,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案例。
分组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法律,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6.展示总结: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总结。
7.拓展延伸:可以通过观看相关法律宣传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也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法律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法律在我们身边》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九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实际运用还不够了解。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法律的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作用。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运用。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和情境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视频,引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的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案例,了解法律的具体运用。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可能理解不深。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一些法律问题,但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因此,本课时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重要性。
2.学生解决生活中法律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讨论的问题和探究的任务。
3.准备教学PPT,包括案例、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介绍案例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4.巩固(5分钟)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全班进行讨论和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其他法律问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展开。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的维护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对于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法律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和作用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的维护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的维护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应用和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案:准备教材和教案,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场景,如法庭、警察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通过讲解或展示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同时,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法律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9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障生活》(1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知道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感受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比较分析区分事物;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学法、尊法、爱国守法;内心拥护、真诚信仰法律,树立法律意识,依法律己,依法维
护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律的特征
难点:法律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活动体验法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课题
《法律就在身边》
课 型 新课
设 计 人 总 节 时 1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到法律发挥作用的途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情感目标:从法律发挥作用的途径上来说,主要是通过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相关权利与义务,进而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调节。
重点 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难点
法律通过对利益关系以至人际关系的调节实现社会的和谐。
教 学 过 程
差 异 个 性 设 计 教学资源
【创设情境】
展示和谐社会的图片,体现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只有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阅读86页思想驿站,回答想一想的问题。
阅读教材55页酒吧的遭遇。
回答: (1)酒吧保安侵犯王女士的什么权利? (2)假如是你,你怎么办? 【探究归纳】
(1)法律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途径有两个:法律是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调节器;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2)法律是使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调节器;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法律像卫士,警戒着人类生活的基本防线,它使人们不致过分漠视他人的生命和利益,逃避自己应负的起码责任,逾越人类行为底线;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时保护着我们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同时指引着我们行为的方向;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肋手段。
(3)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利益关系恰当平衡的社会。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且应当关心他人和社会整体的利益。
(4)法律能够以其特有的力量和威慑,将每个人的利益追求控制在适当与合理的范围内,以维持群体与社会的和谐存在。
(5)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法律是最强有力的救肋手段。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法律可以通过调解、和解、诉讼及仲裁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受害方的救助。
同学们观看图片,引起对美好社会的向往。
认识到只有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实践应用】
方便面中的法律官司。
(1)你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吗?如果有这样的事情,你是否也觉得有法律在你身边呢?(2)除了上面涉及的法律外,你还知道什么法律?
【检测反馈】
问答题:
1、初二学生王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在高考前,弟弟被人打伤,王某气愤至极,遂纠集了一伙人把打他弟弟的人打成重伤。
结果,王某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他想法律师的理想化为泡影。
(1)王某为什么受到法律的制裁?
(2)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一些不法经销商见利忘义,搞“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损害消费者利益。
农民张某到某家电城欲购买“家电下乡”产品海尔洗衣机,店主却把貌似“海尔”的“海宁小神童”卖给了他。
张某事后得知“海宁小神童”不属于“家电下乡”的指定品牌,且售价高于市场最高价180元。
认真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商家的做法侵犯了张某的什么权利?
(2)如果你是张某,你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交流反思】
同学们小组讨论,通过本课教学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我们要知道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增强基本的法律意识,并且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课后作业】
练习册以小组为单位列举身边的侵权案例
及如何解决
板书设计
第九课法律与生活
一、法律就在身边
1、法律调节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2、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课后反思
对于生活与法律关系的感性认识较好,基本问题已落实到书,对于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应加深理解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