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农村抗旱水源工程施工方案

农村抗旱水源工程施工方案

农村抗旱水源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抗旱水源工程是指为了解决农村地区缺水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建设工程,主要包括水库、水塘、灌溉渠道、抽水站等设施的建设。

农村抗旱水源工程施工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水资源,确保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需求,从而保证农民的生产生活。

本方案将针对农村抗旱水源工程的施工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省农村地区,主要包括水库修建、抽水站建设、灌溉渠道开挖等,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

工程施工时间为2年,预计施工人员200人左右。

工程主要内容包括:1. 水库建设:选址、规划、土地征用、挖土、浇筑等。

2. 抽水站建设:选址、基础建设、抽水设备安装等。

3. 灌溉渠道开挖:规划、挖掘、管道铺设、水泵安装等。

工程难点主要在于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需要做好地质勘察和设计方案的精细化。

三、施工方案1. 水库建设1.1 选址和规划:根据当地地形地貌和水资源的地质分布情况,对水库选址进行勘测和分析,确定最佳选址。

在选址确定后,对水库规模进行详细规划,包括水库的容积、水位、挖土深度等。

1.2 土地征用:在确定水库选址后,需要进行土地征用工作,与当地农民进行协商,合理补偿,确保水库建设的合法合规。

1.3 挖土和浇筑:水库建设主要包括挖土和浇筑两个主要环节。

挖土作业需要进行地质勘察,确定地质条件后采取合理的挖土方案,确保挖土施工的安全和顺利。

而浇筑工作则需要对土石方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土石方的材料选择、浇筑方案等。

2. 抽水站建设2.1 选址和基础建设:抽水站的选址需要根据水源的地质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规划,确保地下水资源能够被充分开发。

在选址确定后,需要进行基础建设工作,确保抽水站的地基承载能力足够。

2.2 设备安装:抽水站的设备主要包括水泵等,设备的安装需要进行详细测量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灌溉渠道开挖3.1 规划和设计:灌溉渠道的规划和设计需要根据农田的地势和作物的需水量进行详细计算和规划,确保灌溉渠道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设计

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设计

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设计一、前言近年来,气候变化已经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干旱现象的增加,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饮水问题是最为紧迫和关键的问题之一。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至关重要。

二、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设计思路1. 评估旱情在制定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前,必须首先对旱情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

包括地下水位、水库蓄水量、降雨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以确定水资源的短缺程度和受灾地区。

2. 制定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在评估旱情的基础上,制定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

其中包括解决现有水源的短缺问题,建设或改造水源、输水设施、饮水处理设施等。

3. 预测应急水需求根据早期评估结果和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预测受灾地区的饮水需求,以确定应急饮水设施的规模和数量。

4. 实施和监测根据预测结果和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进行实施并进行监测,保证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三、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设计内容1. 饮用水源的确立根据受灾地区情况,首先要确定可供饮用水的水源。

包括地下水、水库、河流等,要确保其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同时,根据水源的变化,可以进行雨水收集、海水淡化等技术手段。

2. 饮用水输送系统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饮用水输送系统,确保饮用水可以及时送到受灾地区。

可以采用管道输送、水罐车运送等多种方式。

3. 饮用水处理设施在输送到受灾地区之后,需要建立起相关的饮用水处理设施,确保输送过程中不会引入有害物质,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同时,还可以采用简易的小型水处理设备,方便在受灾地区进行应急处理。

4. 应急水源的设置在受灾地区,可以设置应急饮用水源,供受灾群众取用。

可以采用设置水龙头、水井、水袋等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四、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实施1. 抗旱应急饮水工程方案实施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

包括财政支持、资源调配、物资供应等。

2. 对受灾地区进行技术指导和工程推动,确保工程可以及时实施。

供水抗旱应急提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供水抗旱应急提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供水抗旱应急提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工程概况项目名称:质量标准:建设地点:计划工期:第二节、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的运作项目经理部的项目经理由本公司一名具有与本工程类似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项目经理具有项目经理资质。

负责施工生产的组织、指挥及协调工作。

公司的工程部、质安部、预算部等部门派专人指导现场的相关工作,并保持与业主、监理、设计院及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节、施工准备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所需的人、财、物进行全面规划,从工程管理机构组织设置、人力安排、技术配套、分工管理、设备计划、进场、材料计划进场、资金筹集及时到位等要多管齐下,做到主次分明,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基本原则。

同时做好对外联系,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维护等。

办理施工一切有关手续,并做好施工总体平面规划,搭设施工临时设施,交通改道,施工场内围护,材料堆放,设备就位。

按业主所提供的工程坐标控制网,组织测量队伍进场测量放线等工作,为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施工现场准备规划并搭建配电房、仓库、厕所。

清理排水沟、集水井(或新设),把弃水排入城市排水网。

机具进场就位。

工人分批进场。

生活用水用电安装到位。

组织有关部门移交控制坐标点。

场地平整。

二、技术准备1、认真学习研究设计图纸,理解掌握设计图祥细内容。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2、编写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材料,在施工前进行书面交底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技术交底采取双层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组织各分项技术员向班组长和质检员交底,班组长和质检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地学习,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工人进行反复学习,认真执行。

3、组织学习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为在施工中执行规范和标准做准备。

4、准备所有技术资料表格。

5、编制施工图预算为成本结算提供依据。

三、材料准备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对钢筋、模板、钢管等各种材料,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方案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方案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方案是指在极端干旱和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为保障人民生活和农业用水需求而实施的临时水源建设项目。

本文档旨在对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果。

2. 施工目标为了应对极端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施工目标如下:•提供可靠的临时供水解决方案,满足人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需求;•缩短施工周期,确保工程尽快投入使用;•提升工程的可持续性,保证工程能长期稳定供水。

3. 施工方案3.1. 工程选址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选址应满足以下条件:•靠近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短缺地区;•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供给,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资源;•地质条件稳定,不受地震、地面下陷等自然灾害的影响;3.2. 施工流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施工流程如下:1.前期准备–调查研究:对选址地进行调查,确定工程可行性;–方案设计: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工程图纸;–材料采购:采购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2.地基处理–地面平整: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地面平整;–地基处理:根据土质情况进行地基处理,保证工程稳定性。

3.建筑施工–主体结构: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如水库、水塔等;–配套设施:安装与工程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取水口、输水管道等。

4.设备安装–安装水泵和机电设备:根据工程需要,安装水泵和机电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工程所需的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6.收尾工作–工程验收: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系统调试:对工程设备进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工程交付:完成工程交付手续,将工程投入使用。

3.3. 施工人员及安全措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施工人员需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包括工程师、施工队长、建筑工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安全设施: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安全帽、防护手套等;•安全监控:设立专门的安全监控岗位,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安全检测:定期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安全检测,确保施工符合安全规范。

最新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施工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最新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施工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施工标段施工组织设计五、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内容完整性和编制水平根据叶县夏李乡、任店镇、城关乡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叶县夏李乡、任店镇、城关乡抗旱应急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编制完整,编制水平良好。

为了搞好该工程的建设,我公司成立该工程项目经理部,根据本项目工程施工技术难度较大、质量与工期要求较高的特点,组成一个强有力的现场施工管理机构。

在本公司内挑选懂技术、会管理、工作认真、吃苦精神强的施工管理人员实施本工程的相关管理内容。

确保本项目优质、快速地按期投入使用。

第二章施工技术力量及项目组织管理机构本工程的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对外及对项目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

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实行经济责任承包。

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

选派一名工程师作为技术负责人,对工程施工中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把关,并对工程的技术和质量管理进行总体控制。

下设2位项目副经理,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一项目副经理主抓施工生产管理,主管各施工工段;第二项目副经理负责项目的后勤工作,负责对员工生活、工程材料和定额预算、财务进行管理。

一、项目经理部设九大职能部门,分述如下:(1)工程科职责:负责合同管理、施工管理,组织好现场施工协调,做好成本、进度控制。

负责该工程段的全部施工任务,合理安排组织施工生产,确保在指定工期内完工。

(2)技术科职责:技术科负责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组织测量定位、机械及人员调配、工程统计各项技术资料编写和整理工作,工程竣工后,负责向监理机构提供一套完整的工程竣工资料。

(3)质检科职责:具体负责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检查、验收和评定,质量记录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及现场施工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由安全主任和质量检查员组成。

(4)材料科职责:负责编制物资采购计划及采购工作,负责进场物资验收、保管、发放。

抗旱应急水源管道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抗旱应急水源管道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模板

抗旱应急水源管道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X有限公司二0一九年三月十五日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3)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三章现场施工组织 (4)第四章施工部署 (6)第五章施工进度计划 (8)第六章主要施工方案 (8)第七章劳动力配置计划 (11)第八章机械设备的配置计划 (11)第九章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12)第十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16)第十一章现场施工协调处理 (17)第十二章工程竣工验收及回访 (18)第一章编制说明一、编制原则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是:为本项目工程施工阶段提供较完整的技术纲领。

我公司将结合工程实际在投标文件基础上进行强化细分,适当调整,用以指导工程施工。

确保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保质保量的完成该工程的建设任务。

1、施工组织方面,根据我公司以往的施工经验,结合该工程实际情况,为该工程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组,作好工程的分析、决策、管理、实施工作。

确保分析正确、决策精明、管理合理、实施有效。

2、施工方案设计方面,仔细研究该工程施工图纸,参照国家相关规范和要求,对该工程进行详细的分部分项,针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并为每种方案制定合理的保证措施,确保每个方案都能付诸实施,顺利完成。

3、施工进度方面,详细分析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情况,仔细核算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人、材、机,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详细规划和合理安排,确保工期合理,进度合理。

并针对进度计划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能够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二、编制依据1、本项目的招标文件、施工平面图。

2、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周边环境。

3、我公司以往及现有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技术力量和机械化施工能力。

4、相关水利规范、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建设是管道引水工程,属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结余资金项目,工程建成后将解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应急供水需求。

工程建管道引水工程1处;闸阀井、水表井5处。

工程总投资约24.12万元。

抗旱应急引提调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抗旱应急引提调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偏关县天峰坪镇提黄抗旱应急引提调水工程Ⅰ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节编制说明 ·········································································· 3-1 1编制依据 ···················································································· 3-1 2主导思想 ···················································································· 3-1 3施工组织的要求 ··········································································· 3-1 4编制原则 ···················································································· 3-1 第二节工程综述 ·········································································· 3-2 1工程概况 ···················································································· 3-2 2主体工程项目及其工作内容 ···························································· 3-2 3工期要求 ···················································································· 3-2 4我局对本工程的认识 ····································································· 3-3 第三节施工总体布置 ···································································· 3-5 1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 3-5 2施工总体布置说明 ········································································ 3-5 3各临时设施的具体布置 ·································································· 3-5 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3-8 5临时用地表 ················································································· 3-8 第四节施工组织管理及资源配置····················································· 3-9 1施工管理模式 ·············································································· 3-9 2现场施工组织机构 ········································································ 3-9 3管理职责 ···················································································· 3-9 4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3-10 5拟投入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3-10 6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 3-10 第五节施工进度计划与措施 ··························································· 3-12 1编制依据 ···················································································· 3-12 2施工总体安排 ·············································································· 3-12 3形象进度计划 ·············································································· 3-12 4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3-151偏关县天峰坪镇提黄抗旱应急引提调水工程Ⅰ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5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 3-15 6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 3-15 第六节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3-18 1概述 ·························································································· 3-18 2土方开挖 ···················································································· 3-18 3石方开挖 ···················································································· 3-20 4土石方回填 ················································································· 3-30 5混凝土工程 ················································································· 3-31 6钢管安装 ···················································································· 3-44 7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 3-47 8房屋建筑工程 ·············································································· 3-55 第七节特殊季节施工措施 ······························································ 3-62 第八节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 3-65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 3-65 2质量保证措施 ·············································································· 3-65 3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和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3-67 4现场实验室制度及保证措施 ···························································· 3-67 5工程测量质量控制措施 ·································································· 3-68 第九节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 3-71 1安全、职业健康方针及目标 ···························································· 3-71 2安全、职业健康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3-71 3安全管理制度 ·············································································· 3-72 4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 3-75 第十节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3-83 1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 3-83 2环保技术措施 ·············································································· 3-84 3专项治理措施 ·············································································· 3-85 4生态保护要求 ·············································································· 3-88 5完工后的场地清理 ········································································ 3-88 施工组织设计附件 ·········································································· 3-902偏关县天峰坪镇提黄抗旱应急引提调水工程Ⅰ标(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节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依据《2014年偏关县天峰坪镇提黄抗旱应急引提调水工程Ⅰ标(建筑工程)》【合同编号:YXGJSB-KHYJ-2015-01】招标文件等。

供水抗旱应急提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供水抗旱应急提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一节、工程概况项目名称:质量标准:建设地点:计划工期:第二节、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一、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的运作项目经理部的项目经理由本公司一名具有与本工程类似施工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项目经理具有项目经理资质。

负责施工生产的组织、指挥及协调工作。

公司的工程部、质安部、预算部等部门派专人指导现场的相关工作,并保持与业主、监理、设计院及有关单位、部门的联系,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节、施工准备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所需的人、财、物进行全面规划,从工程管理机构组织设置、人力安排、技术配套、分工管理、设备计划、进场、材料计划进场、资金筹集及时到位等要多管齐下,做到主次分明,责任明确,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基本原则。

同时做好对外联系,包括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维护等。

办理施工一切有关手续,并做好施工总体平面规划,搭设施工临时设施,交通改道,施工场内围护,材料堆放,设备就位。

按业主所提供的工程坐标控制网,组织测量队伍进场测量放线等工作,为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施工现场准备规划并搭建配电房、仓库、厕所。

清理排水沟、集水井(或新设),把弃水排入城市排水网。

机具进场就位。

工人分批进场。

生活用水用电安装到位。

组织有关部门移交控制坐标点。

场地平整。

二、技术准备1、认真学习研究设计图纸,理解掌握设计图祥细内容。

编写施工组织设计。

2、编写技术、质量、安全等交底材料,在施工前进行书面交底把责任落实到个人。

技术交底采取双层三级制,即技术负责人组织各分项技术员向班组长和质检员交底,班组长和质检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反复地学习,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工人进行反复学习,认真执行。

3、组织学习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为在施工中执行规范和标准做准备。

4、准备所有技术资料表格。

5、编制施工图预算为成本结算提供依据。

三、材料准备建筑材料及安全防护用品准备,对钢筋、模板、钢管等各种材料,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计划,分批进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施工组织设计第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1.总体概述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县2015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招标文件;(2)**县2015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施工图设计;(3)相关法律、法规《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相关规范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400—2007);《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1998);《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验收规范》(GB/T15773—1995)。

《水利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1—200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19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235—199);《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1998);《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1998);《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994);《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

《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1990);《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1994);《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1995);《烧结普通砖》(GB5101—20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3);《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00);《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198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水位观测标准》(GBJ138—1990);《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1991);《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SL169—1996);《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994);《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T5006—2007);《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178—20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52—1993);《防洪标准》(GB 50201 1994);《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30号令);《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223-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I。

303 2004);《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 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I。

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 174-1996);《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1994);本工程执行的规范和标准如上(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内容)。

施工期间内,如果上述规范、标准或规程发生调整、更新和修订,我公司将无条件按照其最新的有效版本执行。

1.1.2编制原则(1)遵守招标文件中的条款与规定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满足招标文件中对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2)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组织施工的原则。

在编写施工方法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坚持工程质量高标准;(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安排施工流水作业,科学组织施工,充分发挥设备使用效率,确保按期或提前竣工;(4)充分发挥我单位的施工管理水平和技术优势,利用我单位长期施工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确保该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等级。

(5)采用先进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提高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的先进性、可靠性、完整性。

在编制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时,充分利用我公司和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组织机械化和专业化施工,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

1.2工程概况及特点1.2.1工程概述(1)工程名称:**县2015年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2)建设单位:**县抗旱应急工程项目建设处。

(3)设计单位: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4)建设地点:**县高庙堡乡、北辛囤乡。

(5)工期要求:本工程计划工期为2015年11月初至2015年12月底,共两个月。

(6)质量要求:合格。

(7)工程地理位置:**县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西北,地处东经114º20'~114º50',北纬40º40'~41º17'。

东临张家口市,西、北与尚义、张北两县接壤,南隔东洋河、洋河与怀安相望。

全县总面积1161.48km2。

(8)自然条件工程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凉爽短促,冬季严寒漫长。

风多风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气温-2.5℃,多年平均降雨量377mm,主要集中在6、7、8、9四个月内,降雨量占全年的80%左右。

无霜期90~100d,最大冻土深2.0m。

风期为250~300d,多年平均风速为4.7m/s,最大风速为24 m/s,流域内日照充足,年均日照2931.7h,多年平均蒸发量953.4mm。

1.2.2工程结构、规模(1)工程内容和工程规模铺设地下输水管道、安装出水口、建闸阀井、泄水井、新建蓄水池、清水池等工程。

确定本次抗旱应急工程等别为Ⅴ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

(2)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县高庙堡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主要涉及於家梁村、郭兵沟村、站石沟村、黑石堰村、高庙堡村及李虎庄村6个村。

项目区现状:於家梁村规划地块现无大口井,旱季灌溉水量不足。

郭兵沟村现有大口井2眼,站石沟村现有大口井2眼,黑石堰村现有大口井4眼高庙堡村现有大口井2眼,以上4个村灌溉大口井使用年限较长,设备老化急需更换,李虎庄村现有水源为潜流,主要利用现状土渠进行引水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

工程任务和规模:本次抗旱规划的目标是:对工程涉及的於家梁村,通过修建蓄水池工程,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补充干旱时期的灌溉用水量,以满足项目区严重干旱年份农作物在播种期和生长关键期的用水需求。

工程形式:工程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形式。

灌溉系统由水源、提水设备、首部枢纽、电力设施、输水管道等部分组成。

①水源及提水设备。

本项目地下水源采用潜水电泵抽取,水源为所在深机井的深层水。

②首部枢纽包括管道安全保护装置,分水设备。

③输水管道系统,输水管道、出水口、闸阀(泄水)井工程。

④电力设施,由变压器及其它电力配套设施组成。

**县高庙堡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其中郭兵沟村、站石沟村、黑石堰村、高庙堡村及李虎庄村5个村均为利用现有水源供水,但因土渠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本设计改为低压管道输水。

於家梁村现状无大口井,拟新建2万m3蓄水池一座。

根据供水方式的不同,选取高庙堡村和於家梁村做为本项目的施工重点。

对工程项目涉及的郭兵沟村、站石沟村、黑石堰村、高庙堡村及李虎庄村,利用现有水源,通过铺设管道,大幅提高输水效率和利用率,以满足严重干旱年项目区农田播种期和作物生长关键期基本需水需求。

具体项目分布:工程铺设地下输水管道20.557km,安装出水口274套,建闸阀井6座,建泄水井17座,新建2万方、1千方蓄水池各1座。

本片区具体工程量分布情况如下:於家梁村:新建2万m3蓄水池1座(包括:节制闸2座、检查井2座、退水井1座、集水坑1个),出水口100套,闸阀井1座,泄水井1座,管道直径160mm,管线长度6899m。

郭兵沟村:新建出水口25套,闸阀井1座,泄水井1座,井房2间,管道直径160mm,管线长度2532m。

站石沟村:新建出水口35套,闸阀井1座,泄水井2座,管道直径160mm,管线长度3450m。

黑石堰村:新建出水口31套,闸阀井1座,泄水井6座,管道直径160mm,管线长度3094m。

高庙堡村:新建出水口72套,闸阀井1座,泄水井6座,管道直径160mm,管线长度3480m。

李虎庄村:新建1000m3蓄水池1座,出水口72套,闸阀井1座,泄水井1座,管道直径160mm,管线长度3480m。

2)**县北新屯乡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主要涉及马莲滩村、刘虎庄村、西永丰堡村、柳东河村、庙儿沟村、大麻坪村、代家房村、北堡村及新河口9个村。

北新屯项目区现状:大麻坪村规划地块现无大口井,旱季灌溉水量不足。

马莲滩村现有大口井1眼,刘虎庄村现有大口井2眼,西永丰堡村现有大口井1眼,新河口村现有大口井1眼,以上4个村灌溉大口井使用年限较长,设备老化急需更换,致使该地区旱季水源供水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