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孩子,迟早要吃大亏!

合集下载

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

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

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行为是应该避免的,下面就是教育孩子的十大禁忌。

1. 不要过度溺爱孩子。

溺爱会让孩子不懂得自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家长应该适当给予孩子自主权,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不要过分严厉。

过度严厉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家长应该以理性和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 不要只关注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家长不应该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应该鼓励孩子多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4. 不要打骂孩子。

体罚和辱骂是不可接受的教育方式,它们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家长应该用心理和谐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

5. 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家长应该让孩子面对一些挑战和困难,让他们学会独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度保护会让孩子变得软弱和无能。

6. 不要剥夺孩子的隐私权。

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权,不要擅自查看和揭露孩子的隐私。

这样可以建立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7. 不要过分比较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家长不应该过分比较孩子。

这样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自卑感,影响他们的自信心。

8. 不要限制孩子的交友圈。

交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交友选择,同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交友。

不要过度干涉孩子的交友,这样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9. 不要过分追求完美。

家长应该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不要对他们过分苛求。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速度,家长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爱。

10. 不要给孩子过多的物质享受。

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但过多的物质享受会让孩子变得贪婪和不知足。

家长应该教导孩子珍惜资源,培养他们的节俭意识。

教育孩子是一项终身的任务,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避免上述十大禁忌,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成为独立、自信和有责任心的人。

10种教育骗局,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10种教育骗局,正在毁掉你的孩子

10种教育骗局,正在毁掉你的孩子对于孩子来说,努力学习就是最重要的责任。

对于家长来说,教育好孩子,是终身责任,更是任何事业都比不上的成功。

然而,近年却屡屡出现教育失败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更无法撤回重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为人父母,我们不需要考试,但一定要坚持学习,经常反思,负起对孩子一生的责任。

《人民日报》曾经总结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为自查表,请一一对照:1.给孩子特殊待遇2.孩子犯错当面袒护3.过分注意孩子4.轻易满足不合理要求5.允许孩子懒散6.对孩子央求7.包办替代8.大惊小怪9.剥夺独立10.害怕哭闹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当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作为源头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父母一定要及时自查,别让你错误的教育方式,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01家庭教育的十把刀,你中了几把第1把刀:关爱太多, 导致孩子不知珍惜。

许多父母对着孩子总是小心翼翼,然而孩子不懂感恩,你的关心过度,会被认为理所当然,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珍惜。

第2把刀:唠叨太多,导致孩子逆反对抗。

父母每一次“说教”都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指责他。

父母若用权威武装自己,孩子就用情绪保护自己。

第3把刀:干预太多,导致孩子缺乏自主。

很多父母太疼爱孩子,恨不得给他们穿衣、喂饭、做作业。

若父母一直插手,包办代劳,就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第4把刀:期望太多,导致孩子难以承受。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若是过高,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旦孩子无法完成,就会自责,备受打击,严重者会失去信心。

第5把刀:责备太多,导致孩子失去动力。

一些父母遇到问题只会责怪孩子,不想办法解决,也不反思自己,这样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都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孩子的问题也与父母有关。

第6把刀:迁就太多,导致孩子不知约束。

孩子在成长中会出现许多毛病,养成许多坏习惯,若父母一再迁就、让步,一定会宠坏孩子。

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是什么

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是什么

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是什么相信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总会遇到许多的误区,那就赶紧来看看,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你中招了没有?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希望可以帮到你!教育孩子的十大误区01、教育孩子要趁早,别等孩子长大了,让这个社会的大家庭来替你教育他。

有人说中国孩子是被人喂大的,而外国孩子则是饿大的。

我见过太多的家长,特别是祖父祖母,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恨不得替孩子吃饭。

也有爸爸妈妈嫌孩子自己吃饭又脏又麻烦,看到孩子吃饭笨手笨脚的,索性就一喂了之。

但是,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成长和独立进食的乐趣,也无法培养起他们对于食物的敬畏之心。

02、不去尝试,永远不懂得怎么做。

曾在一个家长群众看到,几个妈妈为了孩子多大应该自己穿衣服争的不可开交。

好多都觉得孩子在上小班之前,让他们自己穿衣服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而套头衫一类复杂的衣服,有些孩子中班以后才开始慢慢学会。

但其实两岁多的孩子就能够穿戴简单的衣物了,他不会,只是因为你不愿让他尝试、让他犯错。

03、培养他的独立动手能力,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尊重你。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说了多少年,但是就是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狠不下心来实践。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但是如果你天天只做保姆的工作,孩子如何能够升起尊敬之心呢?04、有时候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往往会比你帮他解决简单得多。

前两天在幼儿园门口,有一个孩子不小心踩坏了另一个孩子的玩具。

犯错的孩子小声的说了一句对不起,但另一个孩子依然难受地大哭起来。

这时候一边的家长不干了:“你个小坏蛋,弄坏我们家东西,赔!”另一个家长也不甘示弱:“你那么凶干什么,我们都说了对不起了!”“说对不起有用吗!你会教孩子吗!”“赔就赔!又不是赔不起,那么凶,没教养!”……家长还在闹得不可开交,可两个孩子却早就被老师带到一边,嘻嘻哈哈玩到一起了。

有的时候,孩子之间的事情就交给孩子自己去解决,这也是锻炼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千载难逢的机会。

孩子吃亏了 父母如何教育 - 家庭教育

孩子吃亏了 父母如何教育 - 家庭教育

孩子吃亏了父母如何教育 - 家庭教育.一、吃亏是福吗小时候,外婆教育我时常说吃亏是福,不懂得吃亏的人早晚要真吃亏;长大以后,老师也说过吃亏是福;到了单位,上级领导培训时也讲吃亏是福。

讲得我耳朵快长茧子了,也没觉得吃亏带来了什么福。

等到自己有了女儿,遇事只要觉得女儿吃亏了,就会亲自出马替她找回来,要是自己完不成任务,还会动员家里的男人们继续努力,好像吃了亏不找回来就是奇耻大辱。

还时不时当着孩子的面宣扬:就是不能被人欺负,吃了亏不言声,那人家还不天天欺负你呀!咱不欺负人,但也不被人欺,反正我们家闺女不能让人随便捏咕。

就在这种环境下,女儿渐渐长大,她四五岁时,我发现她变得很霸道,幼儿园的小朋友、街坊邻居的小孩,都被她欺负遍了。

每次她闯了祸回家,我都会严厉地批评她,还要去给人家赔礼道歉。

可是,不管我怎么教育也没用,过几天她又欺负人了,我无奈地对她爸爸说:“这孩子随谁呀?一点不吃亏儿,老是惹事。

”“都是你惯的,还问随谁?”孩子爸爸埋怨着。

想想还真是,女儿的玩具被人抢了,我会去找人家不依不饶,直到别人点头认错为止。

女儿在幼儿园被别的小朋友推了碰了,我会找老师讨说法,非把人家家长找来道歉才出气。

凡此种种,哪一样不是得理不饶人,事事不吃亏呀?原来,女儿这坏脾气是我这种不吃亏教育的结果!这个不吃亏着实地让我吃了个大亏,差点把孩子给害了。

在此后的教育中,我注意以身作则,有些事情人家并非出于故意就不穷追不舍地讨说法了。

有些事情人家已经表示歉意了,就得饶人处且饶人。

即使是有时孩子真吃亏了,也只告诉对方我们不在意吃些亏,但你不该这样做,就算过去了。

特别是我在外面遇到吃亏的事,也做表率不计较。

一次公司组织旅游,住酒店时应该我们住在靠海一边的房间,但另一个同事偏抢着拿走了我的钥匙,然后装不知道拿错了。

我领着女儿,走到对方面前:“你喜欢海?我和女儿也非常喜欢,太好了,我们都是爱海的人,能玩到一块儿的。

”虽然,这件事看似我们吃亏了,但是对方本来以为我会找他算账,可是我们并没有计较,让他心存歉疚。

【育儿知识】11种教育将毁掉孩子一生

【育儿知识】11种教育将毁掉孩子一生

【育儿知识】11种教育将毁掉孩子一生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结果:所以当他长大后,他会想当然地认为一切都为我准备好了。

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

结果:他的词汇量将变得越来越不合适,他的话将扼杀他的声望。

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结果:在未来,他完全困惑,没有底线。

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

后果:即使他将来因犯罪被捕,他也会觉得全世界都在反对他,他是受害者。

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

后果:习惯于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别人。

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

结果:家里很干净,但我不知道这个孩子脑子里有多少垃圾。

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后果:当父母将来分手和离婚时,孩子们一点也不会感到惊讶。

孩子要多少零钱都照给不误,也不要自己干活挣钱,千万别节省,别像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

后果:当他习惯于不赚钱,只要钱时,别担心。

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结果:没有你他活不下去。

不要让他独立生活。

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后果:他的生活总是不公平的,你相信吗?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后果:不要嫉妒。

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能过上安全幸福的生活,而不是他们自己的。

记者李文耀。

教育子女十大忌

教育子女十大忌

教育子女十大忌教育子女是每个家庭的重要责任和挑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注重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观念和品德情操。

然而,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有一些忌讳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以下是十大教育子女的忌讳。

第一忌:过度保护很多父母倾向于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远离困难和挫折。

然而,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缺乏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无法独立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适度的自由,让他们学会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二忌:溺爱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任由他们任性,这样会导致孩子自私自我中心,无法与他人友好相处。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关爱和照顾,但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尊重他人的权益和需要。

第三忌:过度批评过度批评会让孩子感到沮丧和不被接纳,对他们的自尊心和信心造成伤害。

父母应该用鼓励和肯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关心。

第四忌:比较父母不应该把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卑和不被接受。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父母应该认可孩子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第五忌:过度娇惯有些父母过分迁就孩子的需求和要求,这样会让孩子变得依赖性强,缺乏自主的能力。

父母应该给孩子适度的自由和责任,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决策。

第六忌:放任自流放任自流是一种忽视孩子的教育和管教,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指导他们的学习和行为,确保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七忌:过度期望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度期望,给予他们过多的压力和负担。

孩子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而不应该被成人的期望束缚。

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第八忌:不重视情感有些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视了情感和心理发展。

情感与认知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方面,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积极引导他们发展健康的情感和人际关系。

第九忌:过分干涉过分干涉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和创造力,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

八种不良家教形式和十种家教禁语

八种不良家教形式和十种家教禁语

八种不良家教形式和十种家教禁语家长教育子女要讲原则、讲方法,切忌急燥和浮燥,更不能以一时的情绪,使用过激语言与行为,使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从而打击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以下列举八种不良家教方式和十种家教禁语;一、八种不良家教形式(一)唠叨式。

家长语言贫乏,对孩子学习、生活中的表现,喋喋不休地抱怨、批评、指责,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二)数落式。

用抱怨、不满、气愤、责怪及使用讽刺的语言,批评谴责孩子。

(三)训斥式。

用严厉、粗暴的语言指责批评孩子。

(四)打骂式。

用污辱、贬低、威胁的语言,谩骂孩子,或者用拳脚和棍棒体罚孩子。

(五)达标式。

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味以高分标准、高名次地要求孩子。

(六)疲劳式。

盲目增加学习时间和课业负担,使孩子承受过重的心理和生理压力,打疲劳战和消耗战。

(七)包办式。

在孩子日常生活、学习和完成作业过程中,家长越俎代庖,包办代替。

(八)监控式。

对孩子不放心,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反感情绪。

二、十种家庭教育禁语(一)禁用恶语。

不能说孩子是“傻瓜”“蠢蛋”“死没出息”“没用的家伙”。

(二)禁止侮蔑。

不能对孩子说“你简直是废物”“混蛋”“脑子是一盆浆糊”“白吃干饭”。

(三)禁止责备。

不能说“你怎么总是出错,真是坏透了”“你怎么就是屡教不改”“你怎么就是不如别人”。

(四)禁止压抑。

不要对孩子说“闭嘴”“别废话”“少罗嗦”“你耳朵打苍蝇去了”“给我滚”。

(五)禁止强迫。

不要对孩子说“老子(老娘)说不行就是不行”“你不要白日做梦”“你别异想天开”等。

(六)禁止威胁.不要对孩子说“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去吧”“再不听话,我把你打扁”“成绩考不好,你就不要回来”。

(七)禁止抱怨。

不要说“你这样做,真令我伤心”“怎么说你都改不掉坏毛病”“要不是你,我有多快活”。

(八)禁止哄骗。

例如,不要说“你这次能考100分,我就给你买自行车……”,以物质手段,来刺激孩子,哄骗孩子。

(九)禁止哀求。

有些家长对孩子教育束手无策,就采用哀求办法,说什么“妈求求你别这么做了”“小祖宗,你要能考高分,我都愿给你下跪”。

三个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

三个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

三个教育方法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
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重要任务,而让孩子少走弯路更是每个家
长的期望。

以下是三个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少走弯路。

1. 培养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而孩子的自信心是要
从小培养的。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自
己的价值和成就感。

同时,让孩子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慢
慢地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2. 教育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效果。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注重学习
的效果而不是形式。

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如何自主学习,提高自己
的学习能力。

3. 培养正确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行为的根本,对孩子的成
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如诚实、勤劳、耐心、尊重等,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孩子
的行为和言语中,家长也应该时刻注重培养孩子的正确价值观。

以上是三个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少走弯路。

家长应该时刻关
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样教孩子,迟早要吃大亏!
01
上周末,和老公带着女儿去家门口新开的自助餐厅吃饭。

坐在我们旁边的,是一对夫妻带着相差1-2岁的兄妹,孩子看起来不过五六岁。

桌上面堆着各种食物,一家四口也是超级能吃,尤其是两个小家伙,胃口好的惊人。

再回过神看看女儿,好像除了对蛋糕和饮料感冒之外,对其他食物丝毫提不起兴趣。

跟老公开玩笑,别人一家四口来吃自助餐可划算了,两个
孩子不花钱不说,还都这么能吃。

老公低声安慰道:“出来吃饭,吃的是情调和气氛,真要撑出个好歹来,那多丢人?”就餐接近尾声,餐厅的广播再次重复勤拿少取的提示,若浪费超过400g食物,需罚款40元。

邻桌的妈妈一听广播提醒,看着桌子上还落得有点高的盘子,顿时有点慌神。

赶忙叮嘱老公和孩子多吃点,要是被罚钱可就亏大了。

孩子本来就吃的比较多,这次更被妈妈逼着把剩下的零食(蛋糕、巧克力、水果)都解决掉。

剩下的熟食和肉类,由自己和老公负责。

看着2个孩子,艰难的往嘴里塞各种食物,我突然觉得很心疼。

这么小的胃,到底能盛多少东西,难道父母就不怕孩子吃多胃胀积食吗?清盘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隔壁老公摸着圆鼓鼓的肚子打了个饱嗝,说实在吃不动了,问老婆还剩下这么多该怎么办?老婆往四周环顾了一下后笑了,好似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隔壁这一桌的表现,让我和老公对他们异常好奇,不断用
余光偷瞄。

最终,旁边的妈妈把剩下的十几盘肉菜,一起倒进了火锅里;把剩下的圣女果、苹果和桃子,偷偷的塞进了自己的包里,把吃不掉的熟食,偷偷的倒进了垃圾桶里......最后,桌上剩下的食物,真的不足400g了。

呵呵,终于省了40大洋了!坑爹的是,妈妈做这一切的时候,两个孩子全部看在眼里。

02
早晨在菜市场买完菜,看旁边水果摊上的桃子不错,决定买点回去。

为了吸引顾客,摊主特地把洗好的桃子切片让顾客品尝。

旁边一大妈带着大约四五岁的孙子,一边品尝一边和摊主讨价还价。

桃子的味道果然不错,不一会儿就积聚了不少买水果的人。

大妈也拿了一个最大的购物袋,开始认真的挑选。

与此同时,也没有忘记胳膊肘下面的小孙子,不断的拿供客
顾客品尝的桃子来安抚。

天太热,匆忙挑了几个桃子想早点回去。

可当我刚要把水果递给摊主时,大妈急忙抢在我前面,把还没挑好的桃子递给老板。

嘴里还念念有词:“我先来的,我先称。

”我朝她笑笑,示意她先来。

大妈付了10块钱,又嫌分量不足(其实就差1毛钱),摊主要找钱,可大妈执意争取,强行拿了一个桃子顶差额。

大妈付完钱后并没有带着孩子离开,而是站在人群里继续挑拣桃子。

当我低头拿钱包的时候,无意中瞥见旁边的小男孩,一边吃着桃片,一边伸手够桃子往奶奶袋子里装。

而奶奶感到袋子有了动静,权当没看见,依然一手提着水果,一手在上面假装挑拣。

最后,大妈没有继续买水果,而是提着一袋子的战利品和
孙子满意的离开了。

天呐,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

祖孙俩这天衣无缝的配合,也真是戳瞎了我的双眼。

看着她们说笑的背影,以及奶奶像孙子竖起的大拇指,我的后背一阵发凉。

本以为,他们只是排队抢个先,品尝抢个鲜。

可没想到,强迫拿走一个桃不说,还如此纵容孩子。

我多不想用“偷”来形容孩子的行为,可那又是什么呢?
03
前几天看新闻,一对夫妻带着超过1.2米高的孩子乘地铁,却未买票。

被女站务员小郭发现后,要求去服务中心补票。

可家长最终因票价“太贵(6元)”而拒绝,并教唆孩子,企图跟随其他乘客蒙混过关。

小郭识破了乘客的阴谋,前去阻拦。

结果孩子妈妈就突然发飙了,直喊“孩子不要了,要扣你们扣着吧。

”为了6块钱
就不要孩子,这事说的过去吗?当小郭和孩子妈妈理论的时候,屁股突然被孩子爸爸猛踹一脚。

小郭十分委屈,虽然工作中,经常因查逃票被乘客大吼,可被一个大男人当众踢屁股,还是头一次。

瞧这奇葩的一家人,孩子明明已经1.4米高,非要冒充1.2米以下,逃那几块钱的路费。

被发现之后,去补个票吸取教训就算了,却还教唆孩子蒙混过关。

当被阻拦时,不知是恼羞成怒还是习惯使然,堂堂一个大男人竟然当着孩子的面,去脚踢一个正常工作的女孩。

想想也是醉了,真的不知道这种家长能教出什么样的熊孩子?
04
其实,这种贪小便宜的案例在生活中实在太多了。

比如,去超市更换价格标签,结账时被多找了钱,购票时让孩子不
站直钻了空子,吃自助餐时偷偷打了包......这些行为,表面看的确是小“赚”一笔,可它却让你失去了健全的人格。

尤其是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贪图小便宜,只会让他们养成不良的品行习惯。

我们常说,贪小便宜吃大亏。

的确,一个凡事为自己利益着想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是极不受欢迎的。

因为他们在赚便宜的同时,不但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也丧失了自己的人格。

同样,还有一句俗语叫“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对于那些从小随手“拿”东西的占便宜行为,家长应该及时控制教育。

否则,孩子每次事成之后只会不断窃喜,并无限放大自己的欲望,以后会成为惯犯。

孩子,正处于是非观念建立的关键时期。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明确的告诉他们,哪些行为可行,哪些行为不被允许。

在孩子的概念中,也许还没有“偷”和“占便宜”的概念,但家长贪小便宜的行为却在他们的潜意识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并不自觉的影响着自己日后的行为。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被金钱和物质吸引,就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拿是否吃亏来衡量一切。

作为父母,你真的愿意自己的孩子变成一个唯利是图、斤斤计较的人吗?
那些每天生活在争吵和暴力中的父母,
是真的想,亲手毁了自己的孩子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