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案例
绩效管理企业案例

绩效管理企业案例在这个充满创新和竞争的互联网时代,有一家叫酷创科技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的绩效管理那可真是像一场充满惊喜与挑战的冒险之旅。
一、背景。
酷创科技是一家做创意社交APP的公司,公司里都是一群年轻有活力、满脑子新奇想法的小伙伴。
随着公司规模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几十个人发展到了几百人,以前那种大家凭着热情和自觉干活的方式就有点行不通了。
比如说,产品部门觉得自己想出了超级棒的功能,但是开发部门却觉得时间太紧实现不了;市场部门想要大力推广,可又觉得运营部门给的数据支持不够。
这时候,公司高层意识到,得有一套靠谱的绩效管理体系,让大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
二、设定目标阶段。
1. 公司层面。
公司CEO站在一块白板前,就像一个即将指挥大战役的将军。
他提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在一年内把用户数量提高到500万,并且让用户的月活跃度达到30%。
这个目标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大家前进的方向。
2. 部门层面。
产品部门接到这个目标后,就开始盘算起来。
产品经理老张把团队成员召集到一个摆满零食和饮料(毕竟是互联网公司,福利不能少)的会议室里,说:“咱们得设计出更吸引人的功能,让新用户一看就想下载,老用户也舍不得卸载。
”于是,他们定下了每个季度要推出至少两个重大功能更新的目标。
开发部门则皱着眉头,看着产品部门的目标,心里默默计算着工作量。
开发老大老王最后咬咬牙说:“行,只要产品那边需求明确,不临时变卦,我们保证按照这个节奏完成开发任务,但是得给我们多招几个靠谱的程序员。
”市场部门那可是兴奋得很,他们就像一群即将冲向战场的勇士。
市场经理小李挥舞着手臂说:“我们要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搞至少10次大型推广活动,让咱们的APP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运营部门也不示弱,运营主管小赵说:“我们要把用户数据分析做到极致,每个月出一份详细的用户行为报告,给其他部门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三、执行阶段。
1. 定期沟通。
每个月,公司都会有一次“吐槽大会”(其实就是绩效沟通会啦)。
绩效管理五个经典案例

第一个故事:唐僧师徒的故事唐僧团队是一个知名的团队,经常在讲课的时候都被作为典来讲,但是这个团队的绩效管理似乎做得并不好。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绩效管理的故事。
话说,唐僧团队乘坐飞机去旅游,途中,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跳伞,不巧的是,四个人只有三把降落伞,为了做到公平,师傅唐僧对各个徒弟进行了考核,考核过关就可以得到一把降落伞,考核失败,就自由落体,自己跳下去。
于是,师傅问悟空,“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悟空不假思索地答道:“一个。
”师傅说,“好,答对了,给你一把伞。
”接着又问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沙僧答道:“一个。
”师傅说,“好,也对了,给你一把伞。
”八戒一看,心理暗喜:“啊哈,这么简单,我也行。
”于是,摩拳擦掌,等待师傅出题,师傅的题目出来,八戒却跳下去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师傅带的问题是,“天上有多少星星?”八戒当时就傻掉了,直接就跳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旅游。
过了些日子,师徒四人又乘坐飞机旅游,结果途中,飞机又出现了故障,同样只有三把伞,师傅如法炮制,再次出题靠大家,先问悟空,“中华人民国哪一年成立的?”悟空答道:“1949年10月1日。
”师傅说:“好,给你一把。
” 又问沙僧,“中国的人口有多少亿?”沙僧说是13亿,师傅说,“好的,答对了。
”沙僧也得到了一把伞,轮到八戒,师傅的问题是,13亿人口的名字分别叫什么?八戒当时晕倒,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结束履行。
第三次旅游的时候,飞机再一次出现故障,这时候八戒说,“师傅,你别问了,我跳。
”然后纵身一跳,师傅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殊不知这次有四把伞。
”点评:这个故事说明绩效考核指标值的设定要在员工的能力围之,员工跳一跳可以够的着,如果员工一直跳,却永远也够不着,那么员工的信心就丧失了,考核指标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很多企业在设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喜欢用高指标值强压员工,这个设计的假设是如果指标值设定的不够高的话,员工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另外,用一个很高的指标值考核员工,即便员工没有完成100%,而只是完成了80%,也已经远远超出企业的期望了。
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案例

绩效管理的绩效管理案例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通过制定科学的绩效目标、评估员工的绩效表现,激励和引导员工努力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和效益。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绩效管理案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案例一:某银行的绩效管理某银行是一家大型银行,在绩效管理方面做得非常好。
该银行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评估标准,将员工的绩效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同时,该银行注重绩效激励,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多项奖励,如加薪、晋升、培训等。
此外,该银行还对表现不佳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处罚,如降薪、限制晋升等。
这种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非常有效地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该银行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案例二:某制造企业的绩效管理某制造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该企业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将员工的绩效评估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此外,该企业采取了多种绩效激励手段,如加薪、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培训,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奖励。
同时,该企业还充分运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确保员工的工作能够及时得到纠正和改进,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案例三:某科技公司的绩效管理某科技公司是一家成立不久的新兴公司。
该公司注重绩效管理,并且采用了较为灵活的绩效考核机制,将员工的绩效考核分为多个维度,如工作成果、合作精神、发展潜力等。
此外,该公司还采用了多种激励手段,如加薪、晋升、提供更好的工作机会和培训等,以激励优秀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该公司则采取了更为温和的处罚措施,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帮助员工改进工作方式和提高工作质量。
这种灵活多样的绩效管理机制,使得该公司能够适应不同员工和不同管理层次的需求,促进了公司的稳定发展。
总之,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实施绩效管理可以激励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绩效和效益。
绩效管理经典案例汇总

好成绩。
这次让裁判组更加难堪,不得不再次举行紧急会议讨论,最 后规定:撑杆跳高比赛必须要有助跑,并且不能有交替使用双手
动作。这项规定被明确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经典故事一:利用漏洞来投机
管理启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家企业如果没有一套严谨、完善的 绩效管理制度,一定会滋生出许多问题。 绩效管理是一种不断地“寻偏”和“纠偏”的动态活动。因 此,绩效管理中的管理制度、考核指标、指标标准等等,都应该
记者说:“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
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 有半英里!查德威克一生中就只有这么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两个月之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她不但是第一位游 过卡塔林纳海峡的女性,而且比男子的记录还快了大约两个钟头。
尽管查德威克是个游泳好手,但也需要看见目标,才能鼓足
绩效为纲
绩效管理经典故事集锦
经典故事一
利用漏洞来投机
经典故事一:利用漏洞来投机
1904年,在圣路易斯举行的第三届奥运会撑杆跳高比赛中,
日本选手利用比赛规则的漏洞,在没有违反规则的前提下,取巧
取得了比赛的好成绩。
这位日本选手是这样做的:他先是从容不迫地慢慢走近沙坑, 把手中的撑杆用力插进沙土中,把一端搭在高处的横梁上。固定 好后,他顺着竿子往上爬,爬到最高处,越过横梁,然后从另一 边顺着竿子滑下来。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裁判非常为难,因 为这位选手并没有违反比赛规则,充其量算是投机取巧罢了。
财务部赵经理说:“是,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但是你要知
道,公司的成本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
经典故事三:三只老鼠与企业的绩效管理
这时,采购部陈经理跳起来:“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
绩效管理的最佳实践案例分享

绩效管理的最佳实践案例分享绩效管理是现代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激励员工、提升组织绩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享几个绩效管理的最佳实践案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有效应用绩效管理,提升组织绩效。
一、设定明确目标在绩效管理中,设定明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首先,组织需要明确自身的战略目标,并将其细化为可衡量的个人或团队目标。
其次,目标要具有挑战性和可量化性,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最后,目标需要与员工的个人发展和组织的长远利益相结合,形成双赢的局面。
以某电商公司为例,他们设定的目标是每月销售额增长20%,并通过建立KPI体系来监控各个业务部门的绩效。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该公司激励了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实现了组织的快速发展。
二、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它能帮助组织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并提供改进和辅导的机会。
为了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组织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最佳实践:1. 多维度评估:除了考核员工的工作业绩外,还应考虑其行为、能力和潜力等方面。
通过多维度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员工的绩效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激励或改进建议。
2. 360度评估:不仅上级对员工进行评估,还包括同事、下属和客户等多方面的反馈。
这种评估方式能够更客观地衡量员工的表现,并减少评估的主观性。
3. 定期沟通:绩效评估不应仅仅是一年一次的形式化过程,而应该定期进行沟通和反馈。
定期沟通能够帮助员工及时调整工作方向,以实现更好的绩效。
三、激励和奖励机制激励和奖励是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为了有效激励员工,组织需要建立具有挑战性和公平性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一些最佳实践包括:1. 工资和福利激励:将员工的工资与其绩效直接挂钩,以激励他们更努力地工作。
此外,提供适当的福利和奖励,如年终奖、员工旅游等,也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足感。
2. 职业发展机会:为员工提供充分的职业发展机会,包括培训、晋升和跳槽等。
五个经典案例带你看懂绩效管理

五个经典案例带你看懂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制定目标、明确期望、评估绩效表现以及提供反馈和奖励来管理员工的工作表现。
下面将介绍五个经典案例,以帮助读者理解绩效管理的概念和实践。
案例一:Google的OKRGoogle是一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其绩效管理系统被广泛称赞为成功的案例之一。
Google采用目标和关键结果(OKR)方法,每个员工每个季度设定为期3个月的目标和关键结果,目标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成的。
这种明确的目标设定方式可以激励员工更加专注和追求卓越。
案例二:华尔街的成果导向绩效管理在金融行业,绩效管理对于推动个人和公司的业绩至关重要。
华尔街公司采用的绩效管理方法倾向于以成果为导向,快速反馈和迅速调整。
通过设定年度目标,定期评估和提供奖金和激励,华尔街公司鼓励员工追求卓越,并使绩效管理与薪酬体系紧密相连。
案例三:可口可乐的绩效评估体系可口可乐采用九宫格(9-Box)评估体系,将员工绩效与潜力进行评估和分类。
这种系统可以帮助公司识别高潜力员工和低绩效员工,并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计划。
这种分类方法不仅能够提供员工发展的方向,还能为公司优化人员配置和决策提供依据。
案例四:亚马逊的360度绩效评估亚马逊采用360度绩效评估,从多方面收集员工表现的反馈信息。
除了直属经理的评估,还包括同事、下属和客户的评价。
这种综合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建立全面的员工表现画像,并帮助员工和公司了解他们在不同方面的表现优势和改进的方向。
案例五:GE的绩效管理模型通用电气(GE)以其绩效管理模型「成果、领导能力和人才」而闻名。
GE通过设置明确的指标和绩效期望,将员工的工作目标和公司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
在平时工作中,领导者通过持续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员工提高表现,同时鼓励员工发展自己的领导能力和能力。
上述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绩效管理的多个方面和实践方法,包括目标设定、绩效评估、反馈和奖励等。
这些案例中的企业成功的绩效管理方法有助于激励员工,提高团队和公司的整体绩效,为组织的发展做出贡献。
绩效管理5个经典案例

第一个故事:唐僧师徒的故事唐僧团队是一个知名的团队,经常在讲课的时候都被作为典范来讲,但是这个团队的绩效管理似乎做得并不好。
我们来看一下他们的绩效管理的故事。
话说,唐僧团队乘坐飞机去旅游,途中,飞机出现故障,需要跳伞,不巧的是,四个人只有三把降落伞,为了做到公平,师傅唐僧对各个徒弟进行了考核,考核过关就可以得到一把降落伞,考核失败,就自由落体,自己跳下去。
于是,师傅问孙悟空,“悟空,天上有几个太阳?”悟空不假思索地答道:“一个。
”师傅说,“好,答对了,给你一把伞。
”接着又问沙僧,“天上有几个月亮?”沙僧答道:“一个。
”师傅说,“好,也对了,给你一把伞。
”八戒一看,心理暗喜:“啊哈,这么简单,我也行。
”于是,摩拳擦掌,等待师傅出题,师傅的题目出来,八戒却跳下去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师傅带的问题是,“天上有多少星星?”八戒当时就傻掉了,直接就跳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旅游。
过了些日子,师徒四人又乘坐飞机旅游,结果途中,飞机又出现了故障,同样只有三把伞,师傅如法炮制,再次出题靠大家,先问悟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哪一年成立的?”悟空答道:“1949年10月1日。
”师傅说:“好,给你一把。
”又问沙僧,“中国的人口有多少亿?”沙僧说是13亿,师傅说,“好的,答对了。
”沙僧也得到了一把伞,轮到八戒,师傅的问题是,13亿人口的名字分别叫什么?八戒当时晕倒,又一次以自由落体结束履行。
第三次旅游的时候,飞机再一次出现故障,这时候八戒说,“师傅,你别问了,我跳。
”然后纵身一跳,师傅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殊不知这次有四把伞。
”点评:这个故事说明绩效考核指标值的设定要在员工的能力范围之内,员工跳一跳可以够的着,如果员工一直跳,却永远也够不着,那么员工的信心就丧失了,考核指标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很多企业在设定考核指标的时候,喜欢用高指标值强压员工,这个设计的假设是如果指标值设定的不够高的话,员工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另外,用一个很高的指标值考核员工,即便员工没有完成100%,而只是完成了80%,也已经远远超出企业的期望了。
绩效管理——绩效考核的案例

31 May 2020
8
*绩效考核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绩效考核适用 于除总经理(经理)外的各职 能部门、事业部、分支机构全 体员工。
31 May 2020
9
*考核责任人
31 May 2020
10
*考核类型
一、常设考核: 即时考核、月度考核 季度考核、年度考核
二、专业考核: 转正考核、调岗考核 晋升考核、加减薪酬考核
31 May 2020
16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六、对员工潜在能力的认识: 员工潜在能力的状况是各
单位预策员工未来工作绩效的 重要方面。各单位的未来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员工的潜在 能力,现实绩效与员工现实能 力相关,而未来绩效往往取决 于组织中员工的潜在能力。
31 May 2020
17
*绩效考核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中航集团,公司及各单 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员 工手册、行为规范、考核标准等。
2、按照岗位要求,努力做好本职工 作。
3、发扬CPM团队协作的优良传统, 协助其它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
4、服从上级领导,具备顾全大局的 意识。
5、具备成本节约意识,自觉控制成 本开支。
6、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不服或有重 大异议经过与考核人面谈后仍然 不服,可以在事后尽快以书面形 式向公司经理部申诉。
但绩效差是一个不争的
事实。因此员工××的主管对 他的绩效评价为D。员工觉得 很委屈,认为自己认真工作, 努力学习,虽然没有做出什么 工作成绩,但考评成绩至少可 以得C吧。
31 May 2020
2
*案例启示:
这是一个在考评中关注行 为和产出的问题,员工××的 主管能够抓住绩效考核主要是 看员工××的绩效这一重点, 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价,较好 地体现了绩效考评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案例分析A是K公司的员工,大学毕业后加入K公司,从普通员工到高级销售经理。
K 公司在年初制定销售计划,较上年初提高将近100%。
同时改变绩效考核办法,由原来的按季度改为月考核,并且实行了负激励,尽管员工的反对声问题补充:A是K公司的员工,大学毕业后加入K公司,从普通员工到高级销售经理。
K 公司在年初制定销售计划,较上年初提高将近100%。
同时改变绩效考核办法,由原来的按季度改为月考核,并且实行了负激励,尽管员工的反对声音很大,但新办法还是开始实验。
然而,季度后,公司业绩渐离目标甚远,员工的绩效奖金大幅度减少。
A认为是K公司制定计划不切实际,考核目标太高,无法完成。
而公司认为员工干劲不足,在数次沟通无效后。
A愤然离职,并带走部分同事和资料。
1、K公司的绩效管理出现了哪些问题?为什么?2、提总改革建议给K公司。
Answer1、脱离现实,制定目标的时候没有咨询员工意见,绩效目标是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才可以。
如果是宏观经济原因,应该参考在内,对绩效目标做适当调整。
负激励最不可取,员工没有安全感。
应该设置较低的基本工资,有较高的按业绩占比的浮动奖励。
与员工沟通不够,不能够以人为本。
2、改革绩效考核机制,主要以上几点要改进。
下面,我们来探讨下中国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几个误区:一、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杰克。
韦尔奇在谈到绩效管理时说,绩效管理体制实施成功的企业不超过10%.这种说法也验证在中国企业身上,企业管理者没有真正理解绩效管理系统的真实含义,没有将之视为一个系统,而是简单地理解为考核评估,认为考核评估了就是绩效管理。
案例1:为了激励员工,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决定在公司内部实施绩效管理。
该公司总经理决定采用很多企业广泛使用的“月度绩效考核”方法。
三个月后,员工积极性未见提高,反而原先表现积极的员工也不积极了。
每个部门上交的考核结果也日趋平均,甚至有的部门给每个员工打了相同的分数。
整个公司的人际关系也变得有些微妙,没有以前和谐了,同时员工的离职率也开始攀升……公司的总经理觉得很困惑:不是说绩效管理好吗?为什么我的“月度绩效考核”取不到一个好的效果,反而产生那么多负面影响?其实,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只对前期工作总结和结果进行评价,远非绩效管理的全部。
有的企业企图用绩效考核绑住员工,当成控制下属的杀手锏,并与员工每个月的月度奖金挂钩,认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一定能上去。
一些管理者也认为手上有了“考核权”,下属就好管了。
但事实上,很多企业进行频繁的绩效考核,非但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而且加剧了上下级之间的矛盾,没有达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这样必然要偏离实施绩效管理的初衷,无法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反而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另外从考核结果看,由于有些工作的评估难以量化,因此上级给下级做业绩评估时,难免带有主观喜好,导致评估结果无法做到公正。
从公平理论的角度来看,员工喜欢将自己的投入和所得相比较,也喜欢将自己的投入所得与周围其他员工进行比较。
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在比较过程中只要出现不平衡,就会滋生不公平感。
因此积极性受挫,心生不满,甚至离职。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见,月度绩效考核事实上是绩效管理的一个误区。
这也与我们有些企业管理者的观念有关,没有真正地去研究绩效管理的原理,而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
这种观念不转变,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成功的机率难以提高。
二、责任定位不清晰案例2:A公司是一家民营大型纺织企业,面对生产线经验不足,产品合格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
公司李力总经理决定在2005年10月开始实施绩效管理,并将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实施、改进等全过程交由人力资源部负责。
李总在决定实施绩效管理初期主持了几次会议,之后由于工作忙就没有再参与其中了。
半年过去了,李总发现企业生产力并未得到提升,反而出现了更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如员工积极性下降,企业文化混乱,上下级产生冲突等。
李总觉得很困惑:为什么绩效管理在公司中发挥不到其应有的作用?企业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理所当然由人力资源部来做。
因此管理者只负责实施绩效管理的指示,剩下的工作全部交给人力资源部,做得好不好,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这也是导致绩效管理实施不到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人力资源部虽然对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负有责任,但是并不是完全的责任,人力资源部在绩效管理实施中主要扮演流程制定、工作表格提供和咨询顾问的角色,至于绩效管理的推行和决策则与人力资源无关,人力资源也做不了这样的工作。
绩效管理的推行责任在于企业的高层支持和鼓励,高层领导不仅要重视绩效管理的作用,而且要意识到绩效管理决非一个简单的人力资源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的系统管理问题。
只有高层领导者的觉悟并在全体员工中明确系统的主旨后,绩效管理的作用才能逐渐突显,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案例问题源起于一个故事,说的是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老鼠们找到一个油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轮流上去喝油。
于是三只老鼠一只踩着一只的肩膀开始叠罗汉,当最后一只老鼠刚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并且惊动了人,三只老鼠不得不仓皇逃跑。
回到鼠窝,大家开会讨论行动失败的原因。
最上面的老鼠说,我没有喝到油,而且推倒了油瓶,是因为我下面第二只老鼠抖动了一下;第二只老鼠说,我是抖了一下不错,但那是因为我下面的第三只老鼠抽搐了一下;第三只老鼠说,对,对,我之所以抽搐是因为好像听见门外有猫的叫声。
“哦,原来如此呀!”大家紧张的心情顿时放松下来。
结论:猫的责任。
俄罗斯的问题故事至此并未结束,它所延伸引出的问题是企业里很多人也同样具有老鼠的心态。
请听一次企业的季度会议:营销部门的经理A说:“最近销售做得不好,我们部门有一定责任,但是最主要的责任不在我们,竞争对手纷纷推出新产品,比我们的产品好,所以我们很不好做,研发部门要认真总结。
”猴子的绝招有一天,一个猎人经过一座猴山,烈日炎炎,他想坐下来休息一下。
突然,他发现前面有数不清的枪靶,走上前去一看,每个枪靶上子弹命中的都是十环,这下可把这个猎人惊呆了,心想:我长这么大,学了这么多年打枪,从来没有见人有这么好的枪法,简直就是神枪手,我一定要找到他,向他学习一下打枪的技术。
就在这时,猎人的后面走过来一只猴子,肩膀上扛着一支枪。
猎人想这只猴子肯定是那位神枪手了,忙上前搭讪:“请问你一下,这些靶子上的枪眼都是谁打的啊?”“这些都是我打的。
”猴子连蹦带跳,喜形于色地说。
“全都是十环,你的枪法太准了,简直就是神枪手!”猎人惊诧地问道。
“这是我的绝招,一般人我是不会告诉他的。
”猴子骄傲地说。
“那你能告诉我你的绝招吗?我要拜你为师,学习你的神枪术。
”猎人兴高采烈地问。
“那不行,你得给我二两银子,我才把我的绝招告诉你。
”猴子毫不商量地说。
猎人想:二两银子不算多,能把“神枪术”学到手,是一辈子的受用,划算!打定主意后,猎人把二两银子给了猴子。
“现在,你可以告诉我了吧,你的神枪是怎么练出来的?”猎人有些激动地问。
“没问题,我现在就告诉你。
但是有一个条件,我的绝招妙不可言,你知道后可不能到外面到处宣传。
”猴子一脸严肃地说。
“好,你放心吧,我保证不让别人知道!”猎人显得十分着急。
“那好,你听好,请记住这两个打十环的奥秘。
”猴子说。
猎人心想,真是太好了,原来是两个秘诀啊,我这钱花的太值了。
“第一个秘诀,是枪与靶子离得越近越好,最好你用枪口顶住十环的位置,然后开枪。
第二个秘诀,是先打枪,然后在枪靶上画圈。
”猎人听完后,当时就晕倒在地了。
启示:“指哪儿打哪儿”和“打哪儿指哪儿”,虽然这几个字是一模一样,只是顺序上不一样,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在现代企业管理的绩效管理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出入出现。
所谓的“打哪儿指哪儿”,不是根据市场销售情况作为基数来定绩效,而是根据自己团队完成情况来定,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使得团队在制定绩效前所作的努力成为日后绩效考核的最大障碍了,这样的绩效管理让员工的积极性丧失殆尽。
所以,企业在绩效管理中,一定要以工作的难易程度做基础,做到“指哪儿打哪儿”,而不是以个体成绩做基础,就变成了“打哪儿指哪儿”了研发部门经理B说:“确实,我们最近推出的新产品是少,但是我们也有困难呀,我们的预算很少,可就是如此少得可怜的预算,也被财务削减了!”财务经理C说:“是,我是削减了你的预算,但是你要知道,公司的采购成本在上升,我们当然没有多少钱。
”采购经理D忍不住跳起来:“不错,我们的采购成本是上升了10%,可是为什么你们知道吗?俄罗斯的一个生产铬的矿山爆炸了,导致了不锈钢价格的上升。
”A、B、C:“哦,原来如此呀,这样说,我们大家就都没有多少责任了,哈哈哈哈……”结论:俄罗斯的问题。
这个问题之所以有趣,就是在我们的企业中这种情况似乎总在发生,而老板、主管们却也似乎总是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终就只能归咎到中国人的通病:一出事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推卸责任,而不是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当然这并不排除大家理性的思考与解决方案。
/考试吧/收集/而这个问题变得愈发有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群体站在不同立场、角度上的不同心态与问题认知方法。
教授的答案我善意地将网上大家的意见分类概括总结一下,或许大家能够感悟出什么东西(这里面不乏我的夸张创意,然而绝没有任何讥讽的成分,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一位国内知名教授(专家)的分析:为了叙述问题的方便,教授在故事的结尾处加上这么一句人力资源经理F说:“这样说来,我只好去考核俄罗斯的矿山了!”于是,这便演变成为一个绩效考核的问题。
教授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企业绩效考核只是针对结果而没有考虑过程,换句很理论的话就是:企业进行绩效考核,不能孤立地就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而应当从绩效管理的角度来重新认识绩效考核的实施和作用。
绩效考核不等于绩效管理,它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部分。
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应该包括计划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绩效和反馈绩效四个环节:计划绩效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当新绩效时间开始时,管理者和员工经过一起讨论,制定绩效目标,就员工将要做什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做、何时应做完等问题进行识别、理解并达成协议;管理绩效是管理人员和员工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帮助员工提高个人绩效,是在整个绩效期间内一直进行的;评估绩效是选择合理的考核方法与衡量技术,对员工进行考核,它是在绩效时间结束时进行的;反馈绩效是进行绩效考核面谈,对绩效改进进行指导,实现报酬反馈,也是在绩效时间结束时进行的。
具体到上面提及的具体事件,如果按照绩效管理的原则,各部门都应制定自己的绩效目标。
/考试吧/收集/在绩效实施和绩效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可以及时发现本部门出现的问题,在问题尚未造成损失的情况下就及时找出原因予以解决,从而保证完成本部门的绩效目标,也就不会像案例中那样,出了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以后再来追究各部门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