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合集下载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Swan – Ganz:血流动力学测定的金标准
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心排量是公认的 “金标准”。然而监测的有创性和对设备、
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及操作人员的要求,严重限制了它的
临床应用,同时在放置Swan-Ganz导管过 程中还有血液感染、心律失常、肺栓塞、肺 小动脉破裂和出血、气囊破裂、导管打结等 并发症的隐患,而且费用昂贵。目前国内许 多大医院都有Swan-Ganz,但是实际用量 很少,这主要是受到上述因素的限制。
由于在使用PICCO测定心排量时,脉搏轮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
当波形改变时,可能预示着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校准。多久校准一次目前尚不 明确,但是当儿茶酚胺或是血管内容量变化引起动脉波形改变时,重新校准是 非常必要的。(如持续出血、应用升压药、心肺体外分流时)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
VIGILEO --- 未经校准的脉搏轮廓分析技术
Vigileo监护仪
FloTrac 传感器
无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应用对机体组织没有机械损伤的方法,经皮肤或黏膜等途径间接取得
有关心血管功能的各项参数,其特点是安全、没有或很少发生并发症
理想的无创血流动力监测系统
准确:提供与创伤性监测近似的信息
Swan-Ganz导管经静脉插入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腔,通过右心房、右 心室、肺动脉主干、左或右肺动脉分支,直到肺小动脉。


其测定心排量的原理是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一定的时间注入 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混合,使温度下降,温度下降 的血流到肺动脉处,通过该处热敏电阻监测血温变化。其后低温血 液被清除,血温逐渐恢复。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所感应的温度变化, 记录温度稀释曲线。通过公式计算出CO。

各种心排量检查技术介绍

各种心排量检查技术介绍

检测措施分类
• 心输出量(CO),目前有多种检测措施和操作形 式,从临床操作上可分为有创,无创和微创三种。 从检测技术上分为热稀释法,多普勒超声学检测, 核素心血池显像,胸腔阻抗法,Fick法,染色剂稀 释法,部分反复呼吸法。检测措施上还能够分为直 接、间接、连续和非连续测量.
• 有创检测一样有连续和非连续监测二种,经过 Swan-Ganz导管旳热稀释法,Fick法和染色剂稀释 法属于有创措施;微创检测形式有经食道多普勒超 声学检测和不经过Swan-Ganz导管旳热稀释法;无 创检测核素心血池显像,胸腔阻抗法和部分反复呼 吸法。
Control Syringe
测冷水水温连接示意图
连接示意图
漂浮导管
漂浮导管 上面旳两个孔
漂浮导管辅助配件包
◆ ICG概述
ICG(无创心输出量)测量旳基本原理是基 于胸阻抗血流图(胸部生物电阻抗技术TEB) 旳一种间接测量措施,利用心脏射血所引起旳 胸部血流阻抗旳变化来计算每搏射血输出,进 一步计算出心排量和其他血液动力学参数。
谢谢大家!
将ICG电缆插入监护仪旳ICG插座。 如右图所示:
ICG插座
安装传感器
● 将颈部传感器垂 直旳放置在颈部 两侧耳垂旳正下 方。
● 将胸腔上部传感 器放置在剑突水 平面与胸部两侧 腋中线相交旳位 置。
● 两组传感器必须 放置在直接相正 确位置上 (180°)。
输入病人信息
在菜单中设置病人旳身高、体重、性别、年龄、 SYS、DIA、MAP、CVP、PaoP各参数。
屏幕上显示一道胸阻抗波形和ICG参数区,如下图所示:
ICG波形
ICG参数一 ICG参数二
参数区显示旳参数一和参 数二,顾客可经过菜单来 选择需显示旳参数。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无创心排量和血液动力学监测
➢技术原理: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形曲线下 面积分析技术。该监测仪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排量, 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排量。
➢相比于Swan-Ganz,其创伤较小,只需要一根中心静脉导管 和动脉导管,无需使用右心导管。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的缺点---
对于血管张力变化的敏感性还没有得到临床验证。
➢PICCO需要通过热稀释法对个体的血管阻抗进行校准,并且需要频繁的对
其进行校准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尤其是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时。有研究显 示,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测定的CO值比实际低53%;在手术过程中,当 牵拉主动脉时,测定的CO值比实际高4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设备 进行校准,否则测定的数值没有临床指导意义。
数不准;由于其测定的是阻抗,因此CO读数严 格受到电极片位置的影响;对测定人群有限制, 肥胖患者和儿童不适用;测定过程中易受到病人 运动、呼吸等因素的影响。
➢ 由于BioZ的以上缺点极大限制了它在临床的应用,导
致其目标科室由ICU、手术室和急诊转至保健科、体 检科、老年科等一些无关紧要的科室。
经胸连续多普勒法
❖ 禁忌
❖ 缺点
✓ 价格 ✓ 非完全无创 ✓ 需要专业人员 ✓ 难以在ICU持续监测
✓ 声束与肺动脉血流始终存在较大夹 角,难以用于右心CO
✓ 食道狭窄或肿瘤、急性食管炎、食道憩室、食道静脉曲张 伴出血高危患者
✓ 颈椎及上段胸椎损伤累及脊髓
✓ 近期食道、气道手术史
➢由于在使用PICCO测定心排量时,脉搏轮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
当波形改变时,可能预示着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校准。多久校准一次目前尚不 明确,但是当儿茶酚胺或是血管内容量变化引起动脉波形改变时,重新校准是 非常必要的。(如持续出血、应用升压药、心肺体外分流时)

无创心排量监测仪原理比较ppt课件

无创心排量监测仪原理比较ppt课件
技术原理:结合了经肺温度稀释技术和动脉脉搏波形曲线下 面积分析技术。该监测仪采用热稀释方法测量单次的心排量, 并通过分析动脉压力波形曲线下面积来获得连续的心排量。
相比于Swan-Ganz,其创伤较小,只需要一根中心静脉导管和 动脉导管,无需使用右心导管。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的缺点---
对于血管张力变化的敏感性还没有得到临床验证。
PICCO需要通过热稀释法对个体的血管阻抗进行校准,并且需要频繁的对其
进行校准来确保测定的准确性,尤其是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时。有研究显示 ,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后,测定的CO值比实际低53%;在手术过程中,当牵拉 主动脉时,测定的CO值比实际高4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设备进行校 准,否则测定的数值没有临床指导意义。
由于在使用PICCO测定心排量时,脉搏轮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当
波形改变时,可能预示着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校准。多久校准一次目前尚不明 确,但是当儿茶酚胺或是血管内容量变化引起动脉波形改变时,重新校准是非 常必要的。(如持续出血、应用升压药、心肺体外分流时)
微创性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PICCO ---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量测定
20世纪70年代直到90年代末,肺动脉导管(PAC)被广泛地用作血流动 力学监测的“金标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几个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未 能证明其在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从而导致使用PAC有明显的下降。
虽然PAC仍然可以提供患者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衰竭等参数的重要信 息,但是越来越多的共识认为PAC不应作为常规监测的主要手段。
无创心排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
——各种技术的比较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孙向东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时代的到来,我们准备好了么?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技术成熟度:无创心排监测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仍需进一步研发和改进 市场需求:需要更多的临床应用和验证以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竞争环境:面临来自传统有创监测技术的竞争压力 法规政策:需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以确保技术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创新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无创心排监测技术将面临更多的
心血管疾病监测 呼吸系统疾病监测 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测 康复医学领域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的设备和工 具
主要设备介绍Βιβλιοθήκη 超声心动图仪:用于监测心脏的形态和功能 生物阻抗仪:测量血液容量和心输出量 脉搏波形分析仪:监测动脉血压和脉搏波传导时间 呼吸气体分析仪:监测呼吸气体交换和代谢状态
设备的操作方法
该技术通过测量和监测患者的生物电信号、血液动力学参数等指标来评估心脏功能和病情状况。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点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监测体验。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急救医学、重症监护等领域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康 复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发展和现状
发展历程:无创 心排监测技术从 最初的概念提出 到现在的广泛应 用经历了漫长的
创新机遇
THNK YOU
汇报人:
便携化设备:无创心排监测技术将向便携化方向发展方便患者随时 随地进行监测。
融合多模态监测:无创心排监测技术将与其他生理参数监测技术相 结合实现多模态监测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全面评估能力。
技术创新和突破方向
实时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减少误差和延迟。 便携式设备:开发更小、更轻便的设备方便患者携带和使用。 多参数监测:整合多种生理参数监测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信息。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无创心排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无创心排监测系统技术参数

无创心排监测系统技术参数1、测量方法:动态/静态/运动型心阻抗法、形态校正法。

2、参数校正法:专利信号形态分析诊断技术。

*3、测量参数: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心输出量CO,心搏量指数CI,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分数EF(est.),心收缩指数CTI,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左心做功指数LCW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VD,前负荷率EDFR。

4、传感设备:6个高质量低价位电极。

5、主要评估方式:使用每博量估算公式、血流动力学分类模型。

6、主要测试方法:静态监测、动态监测、运动监测。

*7、动态监测方式:可以让病人随身携带,监测24小时病人各种行为方式下的动态数据。

*8、运动监测方式:可在病人任何运动状态实时监测,也可在跑步机或者踏车上监测病人的运动状态下的运动数据。

*9、监测设备:无线遥测发射盒,方便急救处理,应用领域更为广泛。

10、辅助校正模式:测量阶段的比较模式。

11、动态、静态、运动状态下测量参数采集可在1-30秒内自由设定。

12、动态、静态、运动状态下实时数据监测具备实时趋势图连续显示功能。

13、系统功能要求:(1)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环境,包括急诊室、围手术期监护、血液透析监护,以及心力衰竭监护、起搏器优化和运动心排量监测等。

(2)ICU重症监护、麻醉、急诊医学中的连续心功能监护。

(3)急性血流动力学状态的鉴别诊断,如判定感染性休克与心源性休克、呼吸短促、败血症和产科并发症等。

(4)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判定、高血压分型,指导心衰用药和液体管理。

(5)优化起搏器间期CRT再同步治疗。

(6)特殊使用对象:肥胖患者监测,肺水肿患者监测,肺气肿患者监测。

14、测量参数可以生成EXECL文档保存,方便对病人病情研究分析。

15、门诊病人总体测量误差比例≤4.0%16、手术ICU中总体测量误差比例≤9.0%17、系统配置要求:(1)显示器:12”液晶显示器,触摸屏(2)存储:≥64GB(3)内存:≥2GB DDR2(4)USB接口:≥1(5)可与医院内部信息系统连接获取患者信息可连接有线/无线打印机(6)数据报告储存:数据≥3000份超大病人报告存储量,可随时打印。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联合被动抬腿试验预测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无创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联合被动抬腿试验预测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阻力指数 ( S V R I ) 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 并 持续监测有创动脉平均动脉压 ( M A P ) 、 中心静脉压( C V P ) 。根据 V E后
S V增加值 ( A S V v E ) ≥1 5 %为有反应 , 将患儿分为有反应组 和无反应组 。 用受试者 工作特征 曲线( R O C曲线 ) 评价
0 . 0 0 0 )和 0 . 5 6 1 -0 4 . 0 9 0( 9 5 %C /0 . 3 8 5—0 . 7 3 7 , P =O . 4 9 8 o以 △ s V P L R ≥1 2 . 2 5 %评价 容量反 应性 的敏感 度为 8 0 . 0 %, 特异度为 8 8 . 9 %, 以A C V P n r ≥1 5 . 4 8 %的敏感度为 7 6 . 0 %, 特异度为 3 8 . 9 %, △ s v 预测容量反应性 的能
武宇辉 刘晓红 李成荣 何颜霞 杨卫国 杨燕澜 马伟科 付坤会
评 价无创超声心 排血量监测仪 ( U S C O M) 联合被动 抬腿试验 ( P L R ) 预测有 自主呼 吸的脓 【 摘要 】 目的
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反应性 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 、 观察性 队列研究设计方法 , 选择 2 0 1 1 年 3月至 2 0 1 3年 6月重庆 医科 大学深J J i l J L 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P I C U) 4 0例有 自主呼吸且需补液 的脓毒性休克患儿 , 先后 进行 P L R和容量负荷试验 ( V E) 。在 每个试验前后 分别 用 U S C O M测量每搏量( S V) 、 心排血 量( c o ) 、 外 周血管
We i g u o ,Y a n g Y a n l a n , Ma We i k e ,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04
无创心排监测适应症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定义
无创心排量(ICG)是一种无创的通过测量血液流动代替测量血压来获取血流动力学数据的测量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胸部生物电阻抗技术,依据心脏射血时所产生的胸阻抗变化计算出心排量和其他血流动力学数值。
二、监测指标
二、参数意义
1.每博输出量(SV)影响博出量的主要因素:心 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动脉血管压力,它 的变化是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发生变化的早期信 号。 2.外周血管阻力(SUR)反映左心室后负荷大小。 3.心输出量(CO)的变化能够提供机体功能或基 础代谢率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早期报警。 4.心脏指数(CI)可以将体型大小不一样的患者 进行直接比较。
不适合的病人:a 躁动的病人 b心动过速 心率>250次/分 禁忌:不能与心脏起搏器共同使用 (产生电信号干扰)
四、适应症
用物准备:
五、操作方法
监护仪(Dash 4000)
ICG监护模块箱
通信电缆(网线)
பைடு நூலகம்
ICG缆线一套
电极片(4个)
电源线一根
3
2
1
4
5
6
五、操作方法
打开监护仪
五、操作方法
正确连接ICG模块箱,首先将模块箱电源连接,然后连接通信电缆及ICG缆线
五、操作方法
模块箱正确连接后将电源接通,再将通信电缆连接到监护仪后面的AUX接口,接好后监护仪会直接显示ICG监护波形。
设置患者信息
五、操作方法
(必须填写) 包括:身高、体重、 年龄、性别。 平均动脉压来源:NBP
五、操作方法

放置传感器(电极片)位置: 颈部传感器沿耳垂正下方的颈部两侧垂直放置。 胸部传感器沿腋窝中线与剑突成直线放置。 两组传感器必须直接对面放置(180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监测指标
二、参数意义
1.每博输出量(SV)影响博出量的主要因素:心 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动脉血管压力,它 的变化是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发生变化的早期信 号。 2.外周血管阻力(SUR)反映左心室后负荷大小。 3.心输出量(CO)的变化能够提供机体功能或基 础代谢率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早期报警。 4.心脏指数(CI)可以将体型大小不一样的患者 进行直接比较。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重症医学科:史保玲
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学习内容
• • • • • •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什么是无创心排?(ICG) 无创心排主要监测指标 无创心排的临床意义 无创心排监测适应症 操作方法 影响ICG准确性的因素 故障处理
定义
• 无创心排量(ICG)是一种 无创的通过测量血液流动 代替测量血压来获取血流 动力学数据的测量方式。 • 其原理是通过胸部生物电 阻抗技术,依据心脏射血 时所产生的胸阻抗变化计 算出心排量和其他血流动 力学数值。
谢谢大家!
四、适应症
• 适合的病人:适用于静息状态下的成年人
• 不适合的病人:a 躁动的病人 b心动过速 心率>25信号干扰)
五、操作方法
用物准备: 1.监护仪(Dash 4000) 2.ICG监护模块箱 3.通信电缆(网线) 4.ICG缆线一套 5.电极片(4个) 6.电源线一根
(四)其他
• 超出推荐的身高(120~230cm)和体重( 30~155Kg)范围 • 心率大于250次/分 • 平均动脉压大于130mmHg • 开胸手术患者
• 总的来说,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 不受影响,有时发展趋势比即时监测对病 人诊断更有意义。
七、故障处理
• 一旦出现ICG波质量不佳,参数的显示不全 或没有波形。按照以下步骤解决故障: • 检查电极位置,两侧颈部电极的下部置于 颈跟部,两侧胸部电极上部置于剑突水平 • 按压电极,确保其紧贴患者皮肤 • 检查缆线连接是否正常 • 换一套新电极
五、操作方法
5.皮肤表面清洁准备: a、刮净选定皮肤表面的毛发。 b、清水擦净皮肤表面,去除油污 c、等到皮肤完全晾干后,再布置 传感器。 6.放置传感器(电极片)位置: a、颈部传感器沿耳垂正下方的颈 部两侧垂直放置。 b、胸部传感器沿腋窝中线与剑突 成直线放置。 c、两组传感器必须直接对面放置 (180度)。
三、临床意 义
1.实时评价心功能状况; 2.定性/定量评价心脏前负荷/后负荷; 3.独特的心肌收缩力评价,使心功能评价更加完善; 4.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 5.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同时,进行心电监护; 6.评价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指导临床用药; 7.实时监测胸腔液体水平,控制输液速度。
四、适应症
五、操作方法
• 1.打开监护仪
五、操作方法
• 2.正确连接ICG模块箱,首先将模块箱电源 连接,然后连接通信电缆及ICG缆线
五、操作方法
3.模块箱正确连接后将 电源接通,再将通信 电缆连接到监护仪后 面的AUX接口,接好后 监护仪会直接显示ICG 监护波形。
五、操作方法
4.设置患者信息 (必须填写) 包括:身高、体重、 年龄、性别。 平均动脉压来源:NBP
五、操作方法
7.将ICG缆线连接患者 • a、检查ICG缆线和患者体位 保持一致。 • b、将缆线绕过患者的颈部 放置,缆线朝前。 • c、ICG缆线有彩色编码,按 照彩色编码连接以确保正确 放置。
六、影响ICG准确性的因素
• ICG的方法是基于对胸部阻抗的检测而产生 的无创血流动力学方法,理论上所有影响 胸部阻抗的变化的外面因素都可以影响ICG 的准确性,除了电极,算法,缆线,阻抗 信号数字化等因素,首先要分析病人的哪 些因素对阻抗产生影响。
(一)胸腔积液和气胸
• 胸腔大量积液(大于1500毫升)和气胸影 响阻抗信号的采集,严重时信号间断或采 集不到。气胸时,大量气体产生干扰信号 太强。 • 严重气胸或胸膜渗出均会影响基础阻抗。 气胸或胸膜腔中的气体升高基线阻抗,降 低胸腔液体水平(TFC)。相反,胸膜渗出 或胸膜腔中的液体降低基线阻抗,升高TFC 。
(二)主动脉反流或瓣膜狭窄
• 主动脉反流会影响ICG得出的SV(每博输出 量)和CO(心输出量)的准确性,因为系 统不可通过功能障碍的主动脉瓣膜反流至 心室的血流量进行定量。
(三)心律失常
• 房颤本身对信号传导是不受影响的,少部 分严重房颤影响心房血液充盈,左室舒张 末期容积(心室充盈)时会有影响。 • 严重室颤影响到心脏机械活动对准确性有 一定影响。
二、参数意义
4.心脏指数(CI)可以将体型大小不一样的患者进 行直接比较。 5.胸腔液体水平(TFC)包括血管内,肺泡内,组 织间隙内液体,反映心脏前负荷大小,不受机械 通气和通气和通气时相的影响,指导输液速度, 输液量。 6.速度指数/加速指数(VI/ACI)专门评价心肌收 缩能力,较EF(心脏射血分数)更准确,反应更 灵敏,指导应用心脏活性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