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

合集下载

宋微宗瘦金体书法

宋微宗瘦金体书法

宋微宗瘦金体书法
瘦金体,又称“瘦筋体”,是北宋时期由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

这种字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的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在艺术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和造诣。

他的瘦金体书法,以其独特的笔法和结构,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瘦金体的特点是笔画细长、瘦劲有力,结构严谨、线条流畅。

这种字体在书写时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功力,因此,能够掌握这种字体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他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宋朝书法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瘦金体书法仍然受到广泛的欢迎和推崇。

许多书法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在学习和研究这种字体,以期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总之,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让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书法等级考试高级试题

中国书法等级考试高级试题

中国书法等级考试高级试卷本试卷及格标准(满分为120分):七级及格:80分;八级及格:90分;九级及格:100分。

一、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得分:分1.在( B )中,康氏提出“凡书贵有新意妙理”,揭示了艺术创作的。

答:A《书镜》□B《说分第六》□C《广艺舟双楫》□D 《艺舟双楫》□2.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体系最完整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殷商的( C )。

答:A缪篆□B金文□C甲骨文□D 大篆□3.据明陶宗仪《书史会要》记载( B ):“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隶为当代第一。

答:A邓文原□B虞集□C揭僖斯□D吴丘衍□4.西汉时期,( A )书法带有篆书的笔意,没有波磔,是篆书向隶书过渡时期的文字。

答:A《五凤刻石》□B《莱子侯刻石》□C《居延汉简》□D 《武威汉简》□5.( C )是魏碑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北圣”。

答:A陆柬之□B□智永C郑道昭□D韦诞□6.(D )前段品评当世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家之书,后段论学书之要,言简意赅,评论得当。

答:A《书断》□B《书估》□C《文字论》□D《论书》□7.点明“凡书通即变”的观点是( B )中的观点。

答:A《书小史》B《论书》C《书谱》D《三十六法》8.( D )与索靖的书法并称为“一台二妙”。

答:A皇象□B怀素□C柯九思□D卫瓘□9.( D )篇幅不长,但以简洁的语言,分析字形结构,是中国书法史上现存的论述字形结构最早的篇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答:A《八诀》□B《书旨论》□C《指意》□D《心成颂》□10. 《画禅室随笔》是明末清初画家杨补辑录( A )未收入《容台集》的零篇散帙而成书。

答:A董其昌□B赵孟頫□C杨凝式□D薛稷□11.“意在笔先”创作观点在书法史上第一次提出是在(A )。

答:A《题卫夫人<笔阵图>后》□B《笔试论》□C《说郛》□D 《论书表》□12.刻于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简称(B )。

答:A大篆□B 甲骨文□C金文□D小篆□《法书要录》十卷,是( C )编撰而成的。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宋徽宗瘦金体书法欣赏:宋徽宗瘦金体书法1宋徽宗瘦金体书法2宋徽宗瘦金体书法3宋徽宗瘦金体书法4宋徽宗瘦金体书法5宋徽宗瘦金体摇曳弄姿:宋徽宗赵信原本是一位迷恋于书画、作诗填词且颇具艺术天才的文艺青年。

让一个整天沉醉于想像中的艺术家去当皇帝,显然是历史跟赵估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

在历代皇帝当中,附庸风雅者众矣,但像宋徽宗那样真正成就卓绝、不输时贤的,就屈指可数了。

“瘦金书”是宋徽宗独创的一种楷体。

他喜欢仙鹤,也经常画鹤,所以“瘦金书”也多少有些飘逸的“鹤韵”。

历代书论家大都认为:赵估的书法,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樱、薛m兄弟,并杂棵各家,取众人所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

其实,他的书法点画,尤其是撇画的起笔处、撇和捺笔的出脚等,与米莆行书的用笔方式似有一种内在的默契。

大概世人在欣赏和分析时忽略了这一点。

“瘦金书”的特点是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所谓“如屈铁断金”;笔划瘦细而富有弹性,尾钩锐利,运笔迅疾。

字形一般呈长形,张弛有度,有一种秀美雅致、舒畅洒脱的感觉。

通篇法度严谨,一丝不苟。

这种瘦直挺拔、侧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

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估把他的艺术个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程度。

因此,后人尽管习之者甚众,然得其神韵者却寥若辰星。

“瘦金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从他流传下来的书迹看,赵估早期写的千字文,虽然已有了瘦金书的意味,但尚未成熟,对前人仍以模仿为主,少有越雷池之举。

这时笔画虽然纤细,但提按、转折还不是那么爽利和果敢,尤其成为后来成熟期的象征性笔画的那重重的落笔,完全没有写出气势来,笔画的强弱跟一般的用笔没有多大区别。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但到了写《橄芳诗》的时候,瘦金书已经完全定形了,且又是大字。

严格来说,到此时不管哪一笔都不是以往的细弱了,只是相对于力透纸背的钩、挑、撇、捺来说,中间的用笔稍微收敛一些。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

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5日),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

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

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

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

《靖康稗史笺证》卷5《呻吟语》记:「二王令成棣译询宫中事:道宗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畀位号,续幸一次进一阶。

退位后,出宫女六千人,宜其亡国。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艺术主张赵佶的艺术主张,强调形神并举,提倡诗、书、画、印结合,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山水、人物、楼阁,无所不画,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点。

他用笔挺秀灵活,舒展自如,充满祥和的气氛。

他注重写生,体物入微,以精细逼真著称,相传他曾用生漆点画眼睛,更加生动、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赵佶的画取材于自然写实的物像,他构思巧妙,着重表现超时空的理想世界。

这一特点打开了南宋刘松年、李蒿和夏圭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变革之门。

他还强调形神并举的绘画意念。

劳伦斯·西克曼在《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建筑》一书中曾说,赵佶的画写实技巧以“魔术般的写实主义”给人以非凡的诱惑力。

赵佶提倡诗、书、画、印结合。

他创作时,常以诗题、款识、签押、印章巧妙地组合成画面的一部分。

这成为元、明以后绘画派传统特征。

赵佶在位时,曾广泛收集历代文物书画,并亲自掌管翰林图画院,让文臣分门别类,著书评论,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这些都对宋代的绘画艺术起到了推动和倡导作用。

他还增加画院画师的俸禄,将画院列入科举制度中,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嫩绿枝头红一点,恼人春色不须多”等诗句为题,考录画师,给画院注入“文人画”的气质。

宋徽宗瘦金体真迹,值得收藏!

宋徽宗瘦金体真迹,值得收藏!
《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
▲赵佶《题欧阳询张翰帖后跋》,楷书,纸本,早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翰帖》也称《季鹰帖》,记张翰故事。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作品。宋徽宗赵佶在赏鉴之余写下的心得。他评此帖:唐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书张翰帖。笔法险劲,猛锐长驱,智永亦复避锋。鸡林尝遣使求询书,高宗闻而叹曰:“询之书远播四夷。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非虚誉也。”并指出欧阳询“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面折庭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
可是,这位天蝎男,内心却一点也不安分。
老老实实写瘦金书不是挺好吗,他还不满足,非得写草书,这一写就没人拦得住了——
《绛霄紫庭帖》
似乎是怀素的线条,张旭的结体。
皇上要写狂草,谁能管得住?谁能比得了?
所以瘦金体的典型形态直接来自所用毛笔,他用最方便的工具最自然的书写造就了他具有独特视觉形态的瘦金体。
将以上构成其明显特征的顿笔和折笔处撇开来看,其结字规模唐人,谨守法度,并无过多突破和个人特征。但做到这一点本身也并非轻而易举,皇家过眼虽皆上上珍品,亦需天资勤奋才能有所成就,赵佶无愧于此。
宋徽宗《秾芳诗帖》大字楷书,每行二字,共20行。这是赵佶瘦金体的代表之作。清代陈邦彦曾跋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既是对这一诗帖的评赞,也是对“瘦金书”的艺术效果的很好概括。
《夏日诗帖》
▲宋徽宗《夏日诗帖》,楷书,纸本,后期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夏日诗帖》是书于政和年间,经典瘦金名帖代表作,流传九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现珍藏于故宫博物院。是瘦金小楷的一块玲珑剔透光芒四射的完璧!古人评论瘦金体云:“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而内敛,连笔飞动而干脆”,是对瘦金书特色的高度概括。又有赞云:瘦金书“金镂之妙,细比毫发,殆与神工鬼能,较奇逞并于秋毫间。”对瘦金体书法的高度艺术成就推崇备至。上述特点在此贴中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毫无遗憾可言。

评价瘦金体千字文

评价瘦金体千字文

评价瘦金体千字文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所创的一种字体,其特点是笔力瘦劲,结构严谨,造型别致。

瘦金体千字文指的是以瘦金体书写的千字文,是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从艺术角度来看,瘦金体千字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笔画细劲有力,如铁画银钩,结构严谨,字体瘦长,线条刚韧,气韵生动,给人以清新的美感。

同时,千字文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包含了天文、地理、草木、鸟兽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启迪心智,增长见识。

从文化角度来看,瘦金体千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赵佶的代表作品之一,更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通过学习、欣赏瘦金体千字文,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书法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总之,瘦金体千字文是一幅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值得人们欣赏和学习。

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作品

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作品

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作品一、宋徽宗简介宋徽宗,字徽之,是北宋时期的皇帝,出生于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在位期间共计35年。

宋徽宗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其出色的书法艺术,他以瘦金体书法作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作品,包括其特点、影响以及代表作等内容。

二、瘦金体的特点瘦金体是宋徽宗在书法创作中独创的一种书体,与楷、行、草等传统书体有所区别。

它的主要特点是字形纤细,线条流畅,笔画瘦长,线条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给人一种瘦削、飘逸的感觉。

瘦金体的笔触婉约而柔美,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瘦金体的产生有赖于宋徽宗对传统书法的创新和追求,他将楷书、行书等多种书体的特点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新的书写风格。

宋徽宗在创作瘦金体时,追求形式的协调与韵味的丰富,力求将书法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三、瘦金体的影响宋徽宗的瘦金体书法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开创了新的书写风格,给后来的书法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现方式。

其次,瘦金体书法作品注重线条的流畅与协调,对后世的书法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再次,瘦金体注重笔触的轻重变化和线条的自由延伸,为后来的书法家提供了一种创作思路和技巧。

瘦金体书法作品也影响了当时的文化艺术圈子。

宋徽宗有着许多文人友好,他的瘦金体书法作品在文人间广为流传,深受赞赏。

这些作品也成为了文人雅士们创作诗词、作文等的艺术参考和借鉴对象。

四、宋徽宗的代表作品宋徽宗以才情横溢、出色的书法艺术而备受瞩目,留下了众多的瘦金体书法作品,以下列举了几件代表作:1. 《明德秋令圖卷》这幅画卷是宋徽宗创作的一件瘦金体书法作品,它的内容描绘了仲秋时节的一幅田园景色。

笔画纤细而流畅,透露出一片宁静与安详的氛围。

这幅作品成为了宋徽宗瘦金体的代表之一,也是他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成就之一。

2. 《神道碑》这是宋徽宗在位期间创作的一块碑文,它以瘦金体书写,内容记录了灵隐寺的修建历史和佛教事迹。

整个碑文的字形清秀、笔触柔美,展现出一种庄重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 千字文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 千字文

此卷原为清宫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
闰中秋月
不爱江山爱丹青
这位亡国皇帝政治无能,生活穷奢,但 是艺术造诣极深,吹弹、书画、声歌、词赋 无不精工极研,堪称一代大家。平生著作极 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 《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 图。有词集《宋徽宗词》。
作为皇帝,宋徽宗赵佶的政治生涯 灰暗而短促,但作为艺术家,宋徽宗 却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46位皇 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者。
瘦金书其名
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 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 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 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 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 应为“瘦筋体”,以“金”易 “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瘦金书赏析பைடு நூலகம்
诚如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杨 仁恺先生所云:“其结体疏朗端正, 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 笔锋而利,横坚收笔 顿而钧,文 体匀称,用笔轻按重收,顿折利落, 具有飘逸清润之感,显示出‘瘦金 书’的独特风格。”
正如《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 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赵佶*小楷千字文 《小楷千字文》 为赵佶二十三岁时 用独创的瘦金体所 书,原件藏上海博 物馆。间架开阔, 笔划劲利,清逸润 朗,别具一格。
赵佶 欲借风霜二诗帖
《欲借风霜二诗帖》,纸本,楷书,33.2 x 63公分。台北故 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 风霜二诗”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岁时所作。
千字文
赵佶楷书千字文卷 作者:宋徽宗赵佶 时代:崇宁三年(一一○四) 规格:纵:30.9厘米 横:322.1厘米 字大寸许,每行十 字,前后百行 材质:朱丝界栏,素笺本 馆藏地:上海博物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瘦金体为宋徽宗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

赵佶的“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

”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中记载:“徽宗定鼎碑,瘦金书。

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

”元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浦城周仪轩运同,家藏旧画,卷首有宣和瘦金书‘唐李昭道海天旭日图’九字一条,下有御押。

”赵孟頫这样评价宋徽宗的瘦金体:“所谓瘦金体,天骨遒美,逸趣蔼然。


“瘦金书”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

这种瘦筋的字正适合题在他的工笔画上,与画笔相呼应。

他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
把书法与绘画做了很重要的融汇,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并影响后世而绵延于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