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16春《古代汉语(四)》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合集下载

东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

东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5.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今文字范畴。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6.现在最通行的《礼记》注本即《礼记注疏》,是东汉杜预作的注,唐孔颖达作的疏。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7.“今之从政者殆而!”与“思而不学则殆”中的两个“殆”字意思相同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秦师遂东”中的“东”是名词用作动词。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夫人将启之。”中“之”的词性是代词,代门。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25分。)
1.下列句子中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的是()
A.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秦论
C.晋论
D.古论
正确答案:
4.“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中第一个“夫”字的词性是
A.语气词
B.副词
C.连词
D.代词
正确答案:
5.“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里“也”字的词性与意义或用法为
A.副词,也
B.连词,表承接
C.语气词,表停顿
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正确答案:
6.《战国策》是史料汇编。它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共多少篇
A. 10,23
B. 12,33
C. 11,32
D. 13,42
正确答案:
7.“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以”的词性是

最新奥鹏远程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正确答案

最新奥鹏远程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正确答案

【答案】:A
3.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凶”的词义是() 【选项】: A 凶狠 B 不吉祥 C 闹饥荒 D 凶恶
【答案】:C
4.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什么体著作 【选项】: A 国别体 B 编年体 C 纪传体 D 语录体
【答案】:B
5. “于予与何诛 !”中的“诛”的文中义是 【选项】: A 诛杀 B 攻打 C 谴责 D 偷袭
【答案】:B
22.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中有意动用法。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23. “‘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其虞虢之谓也”中含有宾语前置的现象。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24. “今之从政者殆而!”与“思而不学则殆”中的两个“殆”字意思相同
【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答案】:B
11. 下列各句中,“ 是 ”作为代词的是 【选项】: A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B 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C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D 是非君子之道也。
【答案】:A.B.C.D
12. 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 【选项】: A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B 穆公访诸蹇叔。 C 逢丑父与君易位。 D 姜氏欲之,焉辟害?
【答案】:A.C
15. 关于“四体二用说”,说法正确的有()()()() 【选项】: A 是清代段玉裁最先明确提出的 B “四体”能在汉字结构上体现出来, “二用”不能. C “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指 转注假借。 D “四体”指的是四种造字法,“二用” 指的是二种用字法。
【答案】:B.C.D
16. 下列各句中,有宾语前置情况的是 【选项】: A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B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C 吾道一以贯之。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四)16秋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四)16秋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四)16秋在线作业2古代汉语(四)16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中“壁”的文中义是(). 壁照. 墙壁. 院落的围墙. 军队的营垒正确答案:2.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水”的用法是(). 名词用做动词. 名词用做使动. 名词用做意动. 名词用做数词正确答案:3. 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仄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正确答案:4. 七音是我国传统语音学术语,它是按什么的不同划分的(). 发音方法. 声带颤动与否. 发音部位. 发音原则正确答案:5. 在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常常有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互相转变的现象,它互变的前提是彼此的什么相同(). 主要声母. 主要韵母. 主要元音. 主要辅音正确答案:6. “木之中绳,而輮以为轮”中“輮”的意思是(). 用火熨木使弯曲. 木质车轮. 用木头做车轮. 用火烧木头正确答案:7. 既疏通经文意义又疏通注的意义的注解术语是(). 笺. 注. 传. 义疏正确答案:8. 《吕氏春秋》是什么时候秦相国吕不韦的食客们共同撰写的(). 春秋初年. 春秋末年. 战国初年. 战国末年正确答案:9. 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韵部的个数是(). 28. 30. 32. 326正确答案:10. “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中“美”的意思是(). 装饰. 以……为美. 使……美. 美丽正确答案:古代汉语(四)16秋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句子中,存在形容词用作名词现象的有()()()() . 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 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 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 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市官于内正确答案:2. 关于叠韵,说法错误的是()()()(). 指两个字的韵相同. 指两个字的韵母相同. 指两个字的韵部相同. 指两个字的韵目相同正确答案:3. 关于“双声”,说法错误的是()()()(). 两字声音相同为双声. 两字声调相同为双声. 两字声母相同为双声. 两字声韵为双声正确答案:4. 下列句子中“禽”的用法相同的是()()()(). 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破代兵、禽夏说阏与. 何为为我禽也5. 下列句子中存在意念上的被动用法的有()()()(). 夫离法者罪. 诸先王以文学取. 犯禁者诛. 群侠以私剑养正确答案:6. 关于律诗用韵问题,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 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仄韵罕见. 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一韵到底. 五律第一句多数是入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不入韵的. 近体诗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外,偶数句必须入韵。

东师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1

东师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1

东师古代汉语(1)17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B2、D3、A4、B5、C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V 1. 下列句子中,“然”字不属于指示代词的是A. 赵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B. 夫子怃然。

C.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D. 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惟此时为然。

正确答案:B 满分:2.5 分2. “百乘,显使也”是什么句式A. 叙述句B. 省略句C. 被动句D. 判断句正确答案:D 满分:2.5 分3. 在“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中的“竟”与“境”的关系是A. 古今字B. 异体字C. 通假字D. 繁简字正确答案:A 满分:2.5 分4. “晋侯饮赵盾酒。

”中的“饮”的用法是A. 意动用法B. 使动用法C. 为动用法D. 对动用法正确答案:B 满分:2.5 分5. “称其仇,不为谄。

”中“称”的文中义是A. 称赞B. 称量C. 推举D. 称职正确答案:C 满分:2.5 分6. “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中的“药” 的用法是A. 名词用作动词B. 名词的意动用法C. 动词的使动用法D. 名词做状语正确答案:B 满分:2.5 分7.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中“ 既”的词性和意义是。

奥鹏远程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正确答案

奥鹏远程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正确答案

奥鹏远程东师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正确答案XXX东师远程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参考答案试读一页古代汉语(1)20春在线作业2第1次40.01.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指的是选项】:A四种造字法B四种用字法C四种假借法D四种通假法答案】:A2.关于“XXX使使者问XXX后。

”一句,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是兼语句B含双宾语C含宾语前置D是判断句答案】:A3.“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中“凶”的词义是()【选项】:A凶狠B不吉祥C闹饥荒D凶恶答案】:C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什么体著作【选项】: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传体D语录体答案】:B5.“于予与何诛!”中的“诛”的文中义是选项】:A诛杀B攻打C谴责D偷袭谜底】:C6.“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中“贰”的文中义是【选项】:A两属B两个C二十D第二次答案】:A7.下面句子中,含成心动用法的句子有.【选项】:A有为XXX之言者许行,自XXX,踵门而告XXX曰B 戎狄是膺,XXX是惩C夫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答案】:D8.流传到现在的《战国策》,是经过汉代谁整理过()【选项】:AXXXBXXXCXXXD班固答案】:AA益、溢B须、鬚C桮、杯D景、影谜底】:B10.“赦之,以劝事君者”中的“劝”的文中义是【选项】:A规劝B勉励C说服D进谏谜底】:B11.下列各句中,“是”作为代词的是选项】:A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B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C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D是非君子之道也。

答案】:A.B.C.D12.下列句子中有兼词的是选项】:A制,岩邑也。

XXX死焉。

XXX访XXX。

C逢丑父与君易位。

DXXX欲之,焉辟害?答案】:A.B13.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中的“夫”说法正确的是【选项】:A词性是指示代词B可译为“那”C词性是发语词D表示将发表议论谜底】:A.B14.关于“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9月《古代汉语(四)》网考资料.pdf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9月《古代汉语(四)》网考资料.pdf
19.下列注释术语中,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被释的词往往是表
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的是()
A.读为 B.之言 C.貌 D.谓 答案: C
20.“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中“报”的文中义是()
A.判决 B.报答 C.举报 D.审问 答案: A
21.据王力的研究,上古音中声母的个数是()
A.高声吟咏 B.朗诵 C.紧闭着 D.呻吟着 答案: C
17.叠韵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韵()
A.相同 B.相近 C.相似 D.相象 答案: A
18.关于“叠韵”和“双声”的定义,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A.两字声音相同为双声 B.两字声调相同为双声 C.两字韵相同为叠韵 D.两字必须韵母相同才为叠韵 答案: C
8.下列各例中的“然”为连词的是()()()()
A.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 B.所渐者使之然也 C.汉王默然良久 D.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 答案: A, D
9.下列各句中,“之”字相当于助词“的”的是()()()()
A.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 B.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 C.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 D.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 答案: B, C, D
10.“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中“高”的用法是()
A.对动 B.使动
C.意动 D.为动 答案: C
11.关于“对”的定义,下列各组正确的说法是()
A.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 B.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C.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 D.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 答案: D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忧者,农夫也。

”中的第⼀个“夫”的词性是. 语⽓词. 副词. 连词. 代词正确答案:2. “从左右,皆肘之。

”中“肘”字的特殊⽤法是. 名词⽤作动词. 名词的意动⽤法. 动词的使动⽤法. 名词做状语正确答案:3. 有些词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的语法功能,具有了另⼀类词的功能,这种⽤法是. 使动⽤法. 宾语前置. 词类活⽤. 意动⽤法正确答案:4. “宣⼦⽥于⾸⼭,舍于翳桑。

”中“舍”的⽂中义是. 停留. 舍弃. 住宿. 房舍正确答案:5. “君⼦不以⾔举⼈,不以⼈废⾔。

”⾥的“以”字的词性和意义是. 连词,为了. 连词,因为. 介词,因为. 介词,为了正确答案:. 形声. 象形. 会意正确答案:7. “故远⼈不服,则修⽂德以来之”中的“来”的特殊⽤法是. 为动⽤法. 使动⽤法. 意动⽤法. 对动⽤法正确答案:8. 西汉后期古⽂经学家认为《左传》解释(). 《春秋》. 《⾕梁传》. 《国语》. 《公⽺传》正确答案:9. “四体不勤,五⾕不分,孰为夫⼦?”中“勤”的⽂中义是. 勤劳. 劳苦. 安逸. 勤奋正确答案:10. “或谓之⽈:‘是⾮君⼦之道也。

’”中“或”的词性是. 选择连词. 肯定性⽆定代词. 否定性⽆定代词. 副词正确答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1⼆、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 古汉语中可以⽤作状语的名词有()()()(). 普通名词. 专有名词. ⽅位名词. 时间名词. ⼤⼈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 君⼦不以⾔举⼈,不以⼈废⾔。

. 吾道⼀以贯之。

. 斧⽄以时⼊⼭林。

正确答案:3. 下列句⼦中的“然”是词尾的是()()()(). 虎以为然. ⾂诚见其必然者也. 威王勃然怒⽈. 梁王安得晏然⽽已乎正确答案:4. 下列句⼦中,有倒装情况的是. 王⽈:“若是其甚与?”. “亦太甚矣,先⽣之⾔也!”. 孟尝君就国于薛。

东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2

东师《古代汉语(1)16秋在线作业2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願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中的“憾”是遗憾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许慎对“六书”中对“假借”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哀公赐之桃与黍”中“赐”是“赐予”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犹不改,宣子骤谏”中“骤”的词性是副词,意义是“急速”。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中的“直”是“直行”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左右皆掩口而笑”中“掩”是“遮盖”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汉初所传的《论语》齐论、古论、鲁论之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是个主谓倒装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1.“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中含有判断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2.“泪、涙”的关系属于造字方法不同的异体字。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3.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一般由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4.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是六艺。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师16春《古代汉语(四)》在线作业满分答案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中“少”的用法是()A. 对动B. 使动C. 意动D. 为动2. 在唐代,“疏”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又称为()A. 传B. 笺C. 正义D. 音义3. 不附带注解的文章,称为()A. 脱文B. 多文C. 衍文D. 白文4. 五言律诗首句入韵的平起式的首句平仄格式是()A. 仄仄平平仄B. 平平仄仄平C. 平平平仄仄D. 仄仄仄平平5. 古无舌上音,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清代学者()A. 段玉裁C. 钱大昕D. 王力6. 在汉语音韵学里,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A. 韵目B. 韵摄C. 韵部D. 韵尾7.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中“方”的意思是()A. 方正B. 并列C. 相接D. 连接8. “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中“称”的意义是()A. 称许B. 称作C. 量D. 行9. 古籍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称为()A. 脱文B. 空文C. 白字D. 如字10.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中“具”的文中义是()B. 具备C. 一起D. 具有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面句子中存在通假现象的为()()()()A. 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患B. 无私剑之捍C. 富国以农,距敌恃卒D. 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2. 下面哪几个术语是指的同一概念,用法相同()()()()A. 义疏B. 疏C. 正义D. 传3. 含有通假现象的句子有()()()()A. 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B. 而美荐绅之饰C. 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D. 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4. 下列各句中,“之”字相当于助词“的”的是()()()()A. 乃令重黎举夔於草莽之中而进之B.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C. 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D. 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5. 下列句子中“数”表“屡次”义的有()()()()A. 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B. 审毫釐之小计,遗天之大数C. 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D.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羽不用6. 先秦古声母研究的成就中对上古唇音和舌音的研究成果有()()()()A. 古无轻唇音B. 娘日归泥C. 喻三入定D. 古无舌上音7. 古韵学家根据韵尾不同把韵分为三类,其中入声韵是()()()()A. 以鼻辅音[-k]收尾的B. 以鼻辅音[-p]收尾的C. 以鼻辅音[-?]收尾的D. 以鼻辅音[-t]收尾的8. 关于《吕氏春秋》,叙述正确的有()()()()A. 原书十二纪六十篇B. 原书六论三十六篇C. 原书八览六十四篇D. 但现在八览里缺了一篇9.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A. 此五者,邦之蠹也B. 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C. 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D. 夫听者,事之候也10. 下列各例中的“然”为连词的是()()()()A. 然兵困于京索之间,迫西山而不能进者B. 所渐者使之然也C. 汉王默然良久D. 项王暗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中“恨”是“憾”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2. 格律诗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外,偶数句必须入韵A. 错误B. 正确3. “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中“披”是“剖开”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4. “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中“吟”通“噤”,“嘴闭着”的意思。

A. 错误B. 正确5. “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中“强”为“勉强”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6. “公非长者”中的“非”是副词A. 错误B. 正确7. 使用“貌”这个注解术语时,被释的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某种状态的形容词。

A. 错误B. 正确8. “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中“谒”是“禀告”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9.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中“拂”为辅佐的意思A. 错误B. 正确10. 用在注释古书时,使文意如水流注,畅通明晓的注释术语是注A. 错误B. 正确11. 七言律诗的平起仄收式的首句的平仄格式是平平仄仄平平仄A. 错误B. 正确12. 七音是我国传统语音学术语,它是按声带颤动与否划分出来的。

A. 错误B. 正确13. 读为、读曰是音韵术语。

这两个术语总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

A. 错误B. 正确14. 《吕氏春秋》一书,全书现存160篇。

A. 错误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薦绅之饰” 中“兵”的意义是()A. 兵器B. 士兵C. 兵甲D. 军队2. “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沸靡之财”中“苦”的意思是()A. 艰苦B. 粗劣C. 辛苦D. 苦涩3.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中“史记”的意思是()A. 《史记》B. 历史C. 历史资料D. 记载历史的书4. 平水韵所有韵部的个数是()A. 32C. 106D. 305. 两个字的韵相同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它叫()A. 同音B. 对转C. 双声D. 叠韵6. “歧”“捎”“学”“泽”它们分别属于上古韵部的()A. 之宵药铎B. 之侯觉锡C. 支侯觉耕D. 支宵觉铎7.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中“具”的文中义是()A. 准备B. 具备C. 一起D. 具有8. “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中“会”的词义是()A. 会合B. 节奏C. 符合D. 聚合9.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中“畴”字的意思是()B. 同类C. 田地D. 筹划10. 义疏唐人也称为“疏”,在唐代取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故又称()A. 集解B. 传注C. 正义D. 笺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我国传统语音学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曾把声母分为()()()()A. 五音B. 六音C. 七音D. 八音2. 用来注音,一般不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的术语有()()()()A. 读如B. 读若C. 读曰D. 读为3. 关于“粘”的定义,下列各组错误的说法是()()()()A.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同B.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C.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D. 是指同一联内的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同4. 下面哪几个术语在使用时,被解释的词总是放在它们的后面,它们不仅用来释义,并且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A. 曰B. 为C. 谓D. 谓之5. 《吕氏春秋》全书现存共一百六十篇,其中包括()()()()A. 纪B. 论C. 览D. 传6. 五音把声母分为唇音、舌音和()()()()A. 鄂音B. 齿音C. 牙音D. 喉音7. 下列句子中“文学”的词义相同的有()()()()A. 而贵文学之士B. 而诸先王以文学取C. 工文学者非所用D. 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8. 对五言和七言律诗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五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B. 七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C. 五言的以仄收式为正轨D. 七言的以平收式为正轨9. 关于“反切”,说法正确的是()()()()A. 反切是对汉字字音结构进行分析后创造的一种为汉字注音的方法B.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C. 反切的原则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D. 反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10. 关于孤平,说法正确的有是()()()()A. 指的是B型句的平平仄仄平一句B. 此句第一字如果是平,那么第三字可平可仄C. 如果第一字用了仄,那第三字就必须改用平,否则就是孤平D. 是孤平也叫犯孤平古代汉语(四)16春在线作业2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双声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两个字的声调相同。

A. 错误B. 正确2. “言战者多,被甲者少矣”,其中“被甲”的意思是请战。

A. 错误B. 正确3. “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中“死”字是为动用法A. 错误4. 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拼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

A. 错误B. 正确5. “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中“王”为动词A. 错误B. 正确6. 三十六字母是研究和认识历史上其他各个时期声母系统的桥梁。

A. 错误B. 正确7. “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中“道”是名词用作状语A. 错误B. 正确8. “蚊”、“纹”、“紊”、“雯”等字同属于韵部“文”A. 错误B. 正确9. “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羽不用”中“干”的意思打扰。

A. 错误B. 正确10. 音韵学上的术语“五音”“七音”是根据发音部位划分出来的。

A. 错误B. 正确11. “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釁”中“畜”与“釁”都存在通假现象A. 错误12. “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中“刓”的词义是“磨去棱角”A. 错误B. 正确13. “天下风走而响应矣”中的“凤”与“响”都是名词用作状语A. 错误B. 正确14. 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很严格,必须一韵到底,不允许邻韵通押A.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