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概括能力如何进行阶段性训练
简议第二学段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方法

简议第二学段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方法摘要:当代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概括是智力与能力的首要特点。
因此,中小学生概括能力的发展,应看成其智力与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
”由于语文能力的基础是概括,所以我们在培养中小学生语文能力时,要自始至终地突出对其概括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也明确指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可见,阅读课文,能准确全面地整体感知、把握核心的内容是第二学段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之一,也是在中年级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
基于此,本文从要素串联、抓关键词句、段意归并、课题扩充等方面对培养第二学段学生的概括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第二学段概括能力要素串联抓关键词句段意归并课题扩充培养方法语文教学概括能力是指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的能力,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把所读所听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从现象中揭示本质、能把具体形象抽象化的能力。
概括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也就是说,作者写文章是有一条思路的,阅读时要加以探究,沿着这条思路去把握住文章的要义。
概括能力的拥有能使阅读者更精准地把握作者所写的内容,能更快、更准地找到写作思路,能更好地透过现象而看到本质,进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
但是,笔者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掌握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学生(包括高年级学生)不善于甚至不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概括能力有很强的综合性,而这个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一篇课文要用一两句话表达出主要内容,对他们来说确实不容易;二是因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训练。
概括能力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习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重要途径。
但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如何在课堂上达成“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目标,如何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混沌状态中让学生识得“庐山真面目”,找到概括的真正途径呢?作为语文老师,应该依据概括的特性、文章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概括意识,注重概括的科学、准确。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才能一、弄清知识内容,把握事物的显著特征 在低年级自然教学中,要求学生”认识周围自然界党见事物的显著特征。
”这里的显著特征是一个个自然物体的外部特征、外表现象,都是以感觉器官或借助简单仪器(如放大镜)直接感知的,而不是经过大脑的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害思维活动形成的。
如教学《茎的共同特征》一课,就是通过指导学生先观察、比较几种植物的茎,然后根据观察结果来认识萎的显著特征。
如柳树、蓖麻等植物的茎比较明显,节也比较明显,再观察南瓜、玉米、高梁等多种植物的茎,发现它们的茎上边都有节,于是可以引导学生归纳出没有看到没有节的茎,由此可以推断:各种植物的茎都有节.这样,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来抓住事物的显著特征,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才能。
二、弄清定性观察的含义,使学生掌握感官观察方法 在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观察才能的要求是"用感官进展观察",这类观察属于定性观察。
凭借感官直接对事物进展感知,也就是用眼、耳、鼻、舌、手五种感觉器官进展观察:用眼区分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用耳瓣别物体的声啻,用鼻区分物体的气味,用舌区分物体的味道,用手区分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
如教学《水》一课,在指导学生认识水的物理性质的,应当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用眼看到水是无色透明的,用鼻子闻到水是无气味的,用舌尝到水是无味道的。
最后经过归纳概括得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
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的科学结论。
三、弄清简单实验要求,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低年级学生实验才能方面要求学生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
在实验课上,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亲自动手,使他们掌握有关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老师还可以要求学生把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从而检验和加深他们对现象的理解。
如在教学《溶解》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溶解,建立初步的”溶解”概念,老师宿导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食盐、白糖、细砂进展厚解的实验操作。
巧设环节,概括提升——谈《回忆鲁迅先生》的概括能力训练

巧设环节,概括提升——谈《回忆鲁迅先生》的概括能力训练摘要: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概括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如何切实提高学生概括能力,是教师有效开展阅读教学必须思索的课题,教师应多思索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系统的教学策略,通过巧妙的环节设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这既是锻炼学生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利契机。
关键词:巧设环节;概括训练;教学策略《回忆鲁迅先生》是萧红写的回忆性散文,被选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
她用十分细腻的文笔,为我们再现了一个鲜活的鲁迅,在她的眼里,鲁迅不再是只会“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纸片人”——永远板着张脸,“活”在照片和课本里。
这样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又是自读课文,笔者以此为训练材料,通过两个环节的设置,对学生进行了概括能力的训练。
第一个环节,根据原文内容拟定标题。
在整体感知部分,让学生为看上去没有内在联系的板块加上小标题,力求简练传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些标题和我预想的一致,有些甚至更惊艳,比如鲁迅和萧红开玩笑这一板块,学生给出“好久不见”的标题,“好久不见!”引用鲁迅先生的原话,如闻其声,吸引读者兴趣。
再如鲁迅明知身子不好,却仍带病翻译,“带病工作的鲁迅”已是个概括性很强的答案,但学生给出的“‘不自爱’的鲁迅”这一标题,更多了一层新颖:“不自爱”,似贬实褒,这样一个日夜颠倒,狂抽烟,病中“加班”的大文豪,不就是“不自爱”吗?一个个精彩的标题,既锻炼了他们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同时原本需要教师费尽口舌的人物形象分析,也都由学生自己分析出来了。
第二个环节,根据人物个性进行评价——给鲁迅“贴标签”。
前一个环节注重学生对事件的概括,这个环节则是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件中抽象出对人物精神的概括,这既是概括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是盘活课堂,避免空洞说教的一种尝试。
我投示出漫画版的鲁迅,让学生将这节课里了解到的鲁迅形象,化作一个个小标签,写在漫画的周围。
学生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写下:翻译狂,夜猫子,依赖妻子,笑声有个性,文学达人,反封建,不拘小节,幽默,朋友圈广……这些短小精悍的词组,都是对鲁迅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高度概括。
归纳概括的三大快速进阶法

2010年申论备考:归纳概括的三大快速进阶法快速进阶旨在帮助考生提高自己的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诚然,归纳概括能力作为阅读能力的一部分,考生想在短期内实现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们希望通过以下介绍的方法帮助考生建立起一种做题的意识,看到归纳概括题后知道自己应该如何下笔,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
当然,我们总结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考生,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一样,如果你的阅读能力超强,完全没有必要照搬我们的方法,这些方法仅供考生作为参考。
归纳概括做题步骤比较复杂,包括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者的观点。
这些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阅读能力。
整体阅读能力十分重要。
申论考试中给定的材料往往是支离破碎的,这些材料之间缺乏逻辑性,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强化对归纳概括能力的考查。
一、关键句分析法申论考试中给定的资料往往比较繁杂,但是无论材料多么冗繁,总有一些标志性的关键句在引导考生,这些关键句在揭示材料主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把握住、把握准关键句是归纳概括材料的首要方法。
既然关键句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找准抓住关键句呢?找到关键句后我们该怎么办呢?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申论考试中,特别要把握材料中关键句的含义。
什么是关键句呢?就是指能提示材料的主旨、集中体现段落及材料的中心的句子。
有些关键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给阅读带来了一些障碍,所以,对理解关键句的方法有必要进行一番研究、探讨,为阅读材料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结合中心,理解分析材料中的句子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而关键性的语句在材料中的作用更不容忽视,把握住了关键句,就能快速、正确地理解文义。
例如,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申论材料第一段第一句话:“如果我们把非典型性肺炎比喻成是一次危害人类的黑色风暴,那么风暴过后,也给人类提供了许多绿色的教益,它促进人们必须认真地反思当前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某些社会问题。
”这一句话无疑是整篇材料的关键句,材料下面的内容无疑会围绕着这一句话展开论述。
怎样锻炼总结归纳能力(汇总26篇)

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了。
为了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水平,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的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让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主要从一下几方面来充实自己: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本着奉献为先,学习为先的原则,在思想上首先要做一个乐于奉献,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新时代的教师。
把爱学生、爱工作、爱学习当作生活中最大的乐趣。
教师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面对的是活泼可爱、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理想并且还没有定型的孩子。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不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遇到了你而留下任何遗憾。
二、不断提高个人业务素质1、在教育教学上,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多读书,勤做笔记,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平时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类杂志,并认真做好摘记,同时注意多钻研,勤思考,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并在总结和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文化修养。
2、虚心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向大家学习。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
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做创新型的教师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做到“三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
特别是在教学设计方面认真钻研,对教材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和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做好反思记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努力抓好德育教育,做好班主任工作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将对学生从多方面进行进行德育教育,尽快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逐步转变一些学生的现存问题。
四、反思本学期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
不足有以下几点:1、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2、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申论技巧:归纳概括能力如何进行阶段性训练

申论技巧:归纳概括能力如何进行阶段性训练归纳概括能力是几乎所有公考类考试中主观形式作答所需要的基础能力,但这个基础能力却让广大考生很痛苦,尤其是在备考阶段的后期,觉得好像所有基本方法技巧都掌握了,但核心要点就是写不准确。
其实核心问题就是归纳概括能力偏弱,在一味追求技巧方法时忽视了最基础能力的训练,最终敝鼓丧豚。
不过在认识到这一能力重要性的情况下,进行有效训练又往往成为一个难题。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提供两个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
归纳概括段落大意是基础中的基础。
这个地方的段落指的是自然段,而不是一个由很多自然段构成的大的篇章。
这样概括训练的好处在于针对性强,操作时效性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操作,而且实效性基本也是可以保证的。
具体操作细节大家需要注意两点:1、关注段落的首位部分。
这一部分出现段落核心主旨的概率会偏高。
2、务必全段落阅读,把握、理解材料的全部含义,进而保证所概括段意的全民性和准确性。
学会适当进行化繁为简是概括能力的核心。
之前曾经出现过不止一次有考生对于一个只有200左右的段落概括出了150字左右的段落大意。
这个实际意义已经不大了。
但我们会发现这种超长篇幅的概括并不是没有一点作用。
我们建议大家在能力段落初期完全可以以这种思路先进行操作,然后在长篇幅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删减,最终就应该能得出我们最想要的那个核心大意了。
比如,对于一个常规200字的自然段,我们一般的概括,概括出了50字左右的大意,那么我们接下来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对这个大意中的辅助性词汇或者修饰性词汇进行适当删减,删到只剩下15字左右就应该是我们最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了。
当然,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能压缩到7字以内,那样的概括会更加的简洁准确。
对上面两个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只要有适当的量化积累,最终的效果都是可以保证的。
几乎所有的能力都是需要练习的,几乎所有的练习都是需要针对性的方法的,这个道理,希望大家可以结合上面的建议进行具体实践,也希望大家的归纳概括能力能够速度有效提升。
五年级语文段落概括能力的训练

五年级语文段落概括能力的训练语文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而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段落概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段落概括能力是指学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提炼出段落的主题和要点。
而在五年级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段落概括能力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阅读理解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提高五年级语文段落概括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一、注意段落结构在提高段落概括能力之前,首先要注意段落的结构。
段落通常由一个中心论点或观点开始,再通过一系列论据和例证来支持中心论点。
因此,在阅读一段文字时,要注意分析段落中的关键句和论据,找出中心论点,并理解它与其他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理解关键词段落概括时,理解关键词非常重要。
关键词通常是段落中最能概括段落主题和要点的词语。
通过理解和把握关键词,能够更准确地概括段落。
例如,在一个关于夏天的段落中,关键词可以是“太阳、游泳、冰淇淋”等与夏天相关的词语。
三、运用提问法提问是培养段落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阅读一段文字后,可以通过提问自己来帮助理解并概括段落。
例如,“这段文字主要讲了什么?”、“段落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等问题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并概括段落。
四、练习归纳总结练习归纳总结是提高段落概括能力的关键。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年龄的文本,阅读后尝试概括段落的主题和要点。
可以先将段落中的关键句标出,然后再用自己的话归纳总结段落的主题和要点。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逐渐提高概括能力。
五、多读多练最后,多读多练是提高段落概括能力的不可或缺的方法。
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可以提高对不同类型段落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语文课文、名著或短篇故事,逐渐提高对段落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总结:在五年级语文学习中,段落概括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通过注意段落结构、理解关键词、运用提问法、练习归纳总结以及多读多练,可以有效地提高五年级学生的段落概括能力。
提高段落概括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将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基于教材阶梯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一பைடு நூலகம்
乔依 对老 妇 人 的关 心 。这样 一来 , 课 文 第一 至五 自然 段 的 内容被 有 机地 整合 起 来 , 让 学 生说 说这 部分 的 主要 内容 就 比较 容 易 了。 2 、 深入 文本 , 抓字 、 词、 句 。笔 者 认 为学 生对 文 本 的解读 不 能 游 离 于 具 体 的语 言文 字之 外 , 如果 脱离 了具体 的字 、 词、 句来谈 感 悟, 那 只 能是 虚无 缥 缈 的空 中楼 阁 。也 许有 人会 说 , 这样 岂不 是 回 到 了传 统语 文教 学误 区: 死 抠字 词句 了吗 ? 其实 不然 , 对 字词 句 的 解 读 正 是 建立 在 学 生 独 特 的 阅 读体 验 的基 础上 的 。只 有个 性化 的阅读 到位 了 , 学 生抓 住 主 旨的 能力 也 增 强 了 。 本 课 教 学 中 笔者 在引 导学 生 感受 乔依 热 心修 车 时 , 通过 “ 蹭破” 、 “ 摘下” 、 “ 几 乎 没有 知觉 ” 、 “ 喘着 ” 、 “ 流 下来 ” 、 “ 沾满 ” 、 “ 脏 ”等字 词感 受 天气 寒 冷, 修车的工作费劲 , 但乔依仍然不怕脏 、 不 怕累 , 卖 力地 帮助 老 妇人 修 车 。在体 会 乔依 生活 贫 困时 , 通过“ …… 乔 依 开 着那 辆 破 汽 车慢慢 地 颠簸 着往 前走 。 ” “ 飞 舞 的雪花 钻进 破 旧的汽 车 , 他不 禁 打 了几个 寒 战 。” “ 乔依 工作 的工 厂在 前 不久 倒 闭 了 , 他 的心 里 很是 凄 凉 。” 等 句子 感受 乔依 的处 境艰 难 。 后记 : 这 篇课 文 比较 长 。 通 过抓 住 这 些 重点 的字 、 词、 句, 就 能 深入 文 本 , 走 进 人 物 的 内心 。 这样 理解 后对 文 章 的概括 就 比较简 单 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概括能力如何进行阶段性训练
归纳概括能力是几乎所有公考类考试涉及到主观形式作答的基础能力,但这个基础能力却让广大考生很痛苦,尤其是在备考阶段的后期,觉得好像所有基本方法技巧都掌握了,但核心要点就是写不准确。
其实核心问题就是归纳概括能力偏弱,在一味追求技巧方法时忽视了最基础能力的训练,导致很大量的复习成为空中楼阁。
不过在认识到这一能力重要性的情况下,如果进行有效训练又往往成为一个难题。
也绝对不是加强练习这么简单。
下面给大家提供两个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办法。
归纳概括段落大意是基础中的基础。
这个地方的段落指的是自然段,而不是一个由很多自然段构成的大的篇章。
这样概括训练的好处在于针对性强,操作时效性强,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集中操作,而且实效性基本也是可以保证的。
具体操作细节大家需要注意两点:1、关注段落的首位部分。
这一部分出现段落核心主旨的概率会偏高。
2、务必全段落阅读,把握、理解材料的全部含义,进而保证所概括段意的全民性和准确性。
学会适当进行化繁为简是概括能力的核心。
之前曾经出现过不止一次有考生对于一个只有200左右的段落概括出了150字左右的段落大意。
这个实际的意义其实已经不大了。
但我们会发现,其实这种超长篇幅的概括并不是没有一点作用。
我们建议大家在能力段落初期完全可以以这种思路先进行操作,然后在长篇幅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删减,最终就应该能得出我们最想要的那个核心大意了。
比如,对于一个常规200字的自然段,我们一般的概括,概括出了50字左右的大意,那么我们接下来就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对这个大意中的辅助性词汇或者修饰性词汇进行适当删减,删到只剩下15字左右就应该是我们最想要表达的核心意思了。
当然,最好的方式当然是能压缩到7字以内,那样的概括会更加的简洁准确。
上面两个方法就行实际操作只要有适当的量化积累,最终的效果都是可以保证的,如果大家一定要了解具体的量化情况,经过我们的统计,达到正常的归纳概括能力一般需要200字以上的段落概括大意达到100-150个段落,而且需要将上面的步骤进行反复练习,甚至需要将一个段落的大意概括进行3次以上,而不是“完成任务”式的做完就完了。
几乎所有的能力都是需要练习的,几乎所有的练习都是需要针对性的方法的,这个道理,希望大家可以结合上面的建议进行具体实践,也希望大家的归纳概括能力能够速度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