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常见问题说明

合集下载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9.07.09•【字号】鲁教高函〔2019〕10号•【施行日期】2019.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各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各高等职业院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2019年将认定800门左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9〕32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我省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推荐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推荐范围2019年认定课程的范围为:截至2019年7月31日,高等学校在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完成两期及以上教学活动的全日制本科和专科层次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包括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教育课、教师教育课程。

鼓励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施融合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高水平课程申报;鼓励有利于对外传播的双语课程申报。

申报课程开设平台为境外平台的,须先在国内公开课程平台完成至少一期教学活动。

为推动课程持续完善、提升质量,确保每期课程有修改完善时间和完整的教学周期,申报课程第一期上线开课时间不得晚于2018年12月31日;此前申报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在2018年8月1日之后至少有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申报机制存在缺陷、课程评审脱离实际、课程缺乏可持续发展性等。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改革申报机制,实行一站式申报;改革评审模式,走出评审的误区;加强课程维护,实现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问题;对策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互相重叠,突显申报机制缺陷目前,高校精品课程的设置大致分为三个等级,即国家级、省级和校级。

教育部对国家级精品课程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而其他各级精品课程均没有明确的界定。

由此可见,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之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区别。

三者的区别仅限于:1)对申报者的职称要求不同。

申报国家级精品课,对负责人的要求是有教授职称;申报省级精品课,对负责人的要求是有副教授职称;申报校级精品课,对负责人的要求是有讲师职称。

2)申报的级别不一样。

3)经费拨付的主体不同。

4)“含金量”不一样。

无论属于哪一级的精品课程,相关专业教师、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授课对象等都没有区别。

对于同一门课程,在现存制度下最多可实行三级申报,如果同时申报成功,可以分别获取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

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互相重叠的现象,突显了申报机制存在的缺陷,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严重浪费。

2.精品课程评审中存在的问题(1)网上评审方式导致精品课评审脱离实际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审采取网上评审的方式,这就使申报材料成为申请精品课程的关键因素。

精品课程的申报材料注重的是课程负责人、相关教师、教学内容、课程建设规划等情况的单方面陈述。

其中,对于课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最为严格,如果课程规划缺少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那么该精品课程的申报不会成功。

由于纸质的申报材料无法真实地体现该课程任课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的具体情况,导致有的教授身兼数职,什么课程都做,但其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正参与课程的讲授。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9年版)》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9年版)》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版)为了保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函[2011]8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精神,制订如下课程建设技术要求:一、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基本资源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一)结构要求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具体可参见基本资源结构图。

基本资源结构图注:1.课程模块由模块概要、教学单元集合、模块作业等构成,可理解为课程的章和节;2.教学单元包含一系列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可以是学习指导、演示文稿、教学录像、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等,教学资源可相对独立,可以被单独使用。

(二)格式与技术要求基本资源应符合以下格式与技术要求(各表格中属性“必选项”是指必须达到的要求,“可选项”是指建议达到的要求):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案例例题作业/试卷实验/实训/实习资源文献资源常见问题教学课件教学课件中所采用的媒体素材符合本要求中对媒体素材的技术要求。

基于静态网页的课件或基于服务器的交互式课件必须能够通过常用浏览器正常使用,与硬件平台无关。

1.网页型课件2.Flash课件媒体素材1.文本素材2.图形/图像素材3.音频素材4.视频素材5.动画素材(三)元数据要求基本资源的元数据要求见下表。

二、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拓展资源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学科专业知识检索系统、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

高校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校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高校金课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作者:薛茜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年第20期摘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是高校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迫切需要。

新时代高校“金课”建设是一项牵涉面广、工作量大、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高校需做好政策保证、人才保障、配套设施支撑及生态体系保障等多种措施,才能取得一定实效。

关键词金课;智慧教学;在线课程平台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9)20-0064-03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onstruction of Golden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XUE QianAbstract Eliminating the “water course” and creating the “golden course”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the university to ful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 and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ork conference, deepen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t is a lso theconnotation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 urgent need for a development path. In the new era,the construction of “golden cla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tasks, large workload,complicated and ardu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do a variety of measures such as policy guarantee, talent guarantee, supporting facilities support and ecosystem guarantee, in order to acquire certain effect.Key words gold course; wisdom teaching; online course platform1 引言“金課”一词在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被首次提出。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为全面推动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加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现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和《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立项建设与认定办法(试行)》(晋教高〔2019〕7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标准。

一、课程建设总体要求1.教学内容与资源。

根据课程特点、预设教学目标、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教学内容和资源间关系,颗粒化组织教学内容及资源、设置教学情境,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

每个短视频应针对各模块知识点或专题设置内嵌测试的作业题或讨论题,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内容或测试学习者学习效果。

课程设置应与我校课堂教学的要求相当。

课程应能够覆盖该课程所有知识点和岗位技能点,应依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出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等先进职教理念开发课程体系和改革教学内容,并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成果应用到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资源应力求丰富多样,在数量和类型上大大超出结构化课程所调用的资源范围,实现资源冗余,以方便教师自主搭建课程和学生拓展学习。

表现形式上,要合理使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虚拟仿真等各类素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化传统教学的优势,提高微课程、动画、虚拟仿真等资源比例。

应按照资源的内容和性质,科学全面地标注资源属性,方便资源的检索和智能重组。

资源的形式规格应遵循行业通行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

2.教学设计与方法。

要遵循有效教学的基本规律,结合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的特征与需求进行整体的教学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科学规划在线学习资源,明确学业评价策略和学习激励措施。

课程设计、教学安排和呈现方式符合学习者移动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需求,各教学环节充分有效,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诉求,不是传统课堂的简单翻版。

2019 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 常见问题说明

2019 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 常见问题说明

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常见问题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认定相关要求1. 对平台有什么要求?课程平台须按照《中国互联网管理条例》等规定,完成有关的备案和审批手续,须至少获得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认证,并向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以下简称“工作网”)提供以下资质证明。

具体包括:(1)平台ICP备案/许可证号(可在查询)及平台信息在工信部网站上的查询截图;(2)平台公安机关互联网备案号(可在查询)及平台信息在公安部互联网管理平台上的查询截图;(3)公安部门核准颁发的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证明(扫描件)。

同时,平台要积极配合本次认定工作,提供包括数据支撑、运行服务等必要的支持,保证数据真实安全和24小时畅通访问,并联系“工作网”按照要求对课程链接进行技术处理,确保评审专家可以看到课程的全部资源、活动以及已完成的真实教学过程和相关数据。

2.对课程有什么要求?课程必须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具备MOOC特征,不仅有完备的教学资源,任课教师还要在线组织教学(例如,要有公告、讨论、答疑、作业、测试、考试等环节)。

(1)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可以申报吗?按照认定《通知》的要求,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不在此次认定范畴之内,但如果课程已被改造为MOOC且符合《通知》中对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则可以申报。

(2)高职类院校课程可以申报吗?可以。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科高职课程数量不得超过推荐名额的30%。

(3)省级平台上的课程可以申报吗?如果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人员公开运行且能提供在线教学服务,课程符合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则可以申报。

(4)课程在不同的平台开设两期可以申报吗?课程如果在多个平台开设,须完成不在同一时间段开设的两期,即两期开课的时间不能有交叉,才可申报。

(5)分段开课的课程应如何申报?例如数学(上)、(下)或数学(一)、(二),如果两部分课程关系紧密,仅仅是因课时较长而分段开课,则可以作为一门课程申报;如果两部分关联度较低,则作为两门课程申报。

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作者:刘凤华薛守庆来源:《新课程·中旬》2016年第04期摘要:目前,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近几年来的推广实验显示,在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重申报结果,轻课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轻内容重形式、使用推广不足等问题。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必须要抓好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措施。

关键词:精品课程;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近几年来,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受到高度关注,各种研究理论层出不穷,并由此带来全国各类各级精品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建设,教育系统申报各级精品课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学校精品课程数量的多少、等级的高低,似乎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备受关注。

但是,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深层问题值得学校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

比如,一些学校对申报完成的精品课程疏于管理和维护,也缺乏后续有效资金的支持,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起不到精品课程的引领作用。

就此,对近几年来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精品课程本身问题1.存在重申报结果轻课程建设的问题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在教学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建设一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和辐射引导性课程。

因此,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重点就是确定一支高水平的教学梯队,以优秀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学实践,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内容总结起来的结果。

但是,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程中,不少学校更看重的是精品课程的荣誉性。

很多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增加校绩,树立形象,不顾自己的师资队伍质量、数量,临时拼凑高职称、高学历队伍,盲目地申请精品课程,为了“精品”而建设“精品”。

从而忽视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的和内在精神——提高发展教学质量,培养和培育高素质人才。

从而造成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外在形式,而轻视其本身的意义,因此,精品课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和指导价值。

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开发与建构

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开发与建构

2019年49期总第489期ENGLISH ON CAMPUS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开发与建构文/谭安娜 黄渊柏【摘要】依据教育部新时代高校在线课程的具体要求,针对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大学英语选修课和慕课后续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科学设置后续课程体系、高效制定课程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大力加强自主学习和逐步完善测试方式五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的开发,提出构建慕课后续课程整个教学体系的设想,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英语慕课教学改革,真正提高慕课教学效果与效率。

【关键词】慕课;后续课程;教学模式【作者简介】谭安娜,黄渊柏,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骨干教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属于2014年立项的湖南省教育厅课题《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英文报刊阅读>的研究与开发》子项目之一。

一、引言始于2013年的大学英语慕课在全国高校不断开展,并迅速普及推广。

到目前为止,国内高校已建成10余个各具特色的慕课平台,其中包括2018年成立的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UMOOCs),标志着我国首个以外语学科特色为主的国际化慕课平台的诞生,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大学生都能享受到更多优质的外语在线课程。

特别是随着5G通信技术开始试用,越来越多的教学研究者开始思考慕课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部分“双一流”高校在精减大学英语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始大力建设和推广慕课后续课程,指引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

因此,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信息资源来构建大学英语慕课后续课程建设,是一项值得大力投入的探索,尤其是后续课程的设置和建构是新时代大学英语慕课亟须探讨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慕课后续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模式的运用、自主学习的强化和测试方式的改革和完善等,都需要进行科学且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以在线慕课为主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体系。

最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践融合的新文科等高水平课程申报,鼓励有利于对外传播的双语课程申报,这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开发和建构具有理论性的指导意义,给后续课程建设注入了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
常见问题说明
第一部分课程认定相关要求
1. 对平台有什么要求?
课程平台须按照《中国互联网管理条例》等规定,完成有关的备案和审批手续,须至少获得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认证,并向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以下简称“工作网”)提供以下资质证明。

具体包括:
(1)平台ICP备案/许可证号(可在查询)及平台信息在工信部网站上的查询截图;
(2)平台公安机关互联网备案号(可在查询)及平台信息在公安部互联网管理平台上的查询截图;
(3)公安部门核准颁发的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证明(扫描件)。

同时,平台要积极配合本次认定工作,提供包括数据支撑、运行服务等必要的支持,保证数据真实安全和24小时畅通访问,并联系“工作网”按照要求对课程链接进行技术处理,确保评审专家可以看到课程的全部资源、活动以及已完成的真实教学过程和相关数据。

2.对课程有什么要求?
课程必须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具备MOOC特征,不仅有完备的教学资源,任课教师还要在线组织教学(例如,要有公告、讨论、答疑、作业、测试、考试等环节)。

(1)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可以申报吗?
按照认定《通知》的要求,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不在此次认定范畴之内,但如果课程已被改造为MOOC且符合《通知》中对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则可以申报。

(2)高职类院校课程可以申报吗?
可以。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科高职课程数量不得超过推荐名额的30%。

(3)省级平台上的课程可以申报吗?
如果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人员公开运行且能提供在线教学服务,课程符合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则可以申报。

(4)课程在不同的平台开设两期可以申报吗?
课程如果在多个平台开设,须完成不在同一时间段开设的两期,即两期开课的时间不能有交叉,才可申报。

(5)分段开课的课程应如何申报?
例如数学(上)、(下)或数学(一)、(二),如果两部分课程关系紧密,仅仅是因课时较长而分段开课,则可以作为一门课程申报;如果两部分关联度较低,则作为两门课程申报。

3.在多个平台上开设的课程如何申报?
在申报书首页只能选择一个主要的开设平台进行填报,在申报书正文中可以注明多个平台,附件2“课程数据信息表(2019)”可以提供多份。

4.课程团队的相关问题
(1)老师可以经由所兼职的学校来进行课程申报吗?
不可以,老师只能在其正式工作的学校进行申报。

(2)即将退休或已退休人员可以担任课程负责人吗?
在确保今后能够继续承担课程运行、维护与更新职责的前提下,经所在学校研究同意,可以申报。

(3)可以变更课程负责人吗?
可以,但新负责人必须是课程教学团队的主要成员。

变更时,需要学校和原课程负责人出具书面同意意见并盖章和签字。

5.《申报书》的附件材料中,对政治审查意见有何具体要求?
政治审查由课程团队所在学校的党委对课程团队情况以及课程内容进行审查,并加盖学校公章。

具体要求是要对课程团队所有成员进行政治审查,如果所有成员均来自同一学校,可以统一出具审查意见;如果存在非本校的国内成员,则要求此类成员所在学校和企业单位出具审查意见;如果存在国外成员,则要求申报学校结合其聘任期一贯表现进行审查,出具审查意见。

6.课程数据信息一定要求由平台出具吗?
是的。

开课平台必须要为课程出具真实全面、客观无误的“课程数据信息表”,并加盖法人单位公章。

7.函报材料有什么要求?
(1)申报书和附件材料按照每门课程装订成册,与“工作网”生成的课程汇总表一并加盖公章,都要一式两份。

可两份均为原件,也可以一份原件一份复印件。

申报书须从“工作网”下载打印,带有申报编号和水印。

(2)省厅在寄送函报材料时,还需要同时发一份上报公函。

第二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推荐常见问题
1.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工作网”组织本省课程的网上申报与评审推荐。

省级评审平台与“工作网”相互独立。

在省级评审正式开始前,请省厅联系“工作网”,确认将申报材料导入评审平台的具体时间;同时确认参与网评的课程都已提交且经过学校审核,导入到评审系统后,申报材料将无法更改。

具体操作流程详见《省内网评管理员操作手册》。

2.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如果采用线下评审的方式,在完成本省高校课程遴选,确定推荐课程后,请将入选学校名单(含学校名称、学校联系人邮箱和手机号码)发送到zhangxq@,由“工作网”技术人员将信息集中导入系统。

具体填报流程详见《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申报流程介绍及平台操作手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