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12.26•【文号】教高厅函〔2017〕80号•【施行日期】2017.12.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8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职业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有关课程平台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精神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40号)要求,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央有关部门所属高校申报的基础上,经资格审查、专家评议与公示,我部决定认定490门课程为2017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予以公布(名单见附件)。
认定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我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打好高等教育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攻坚战的重大行动。
我部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变轨超车”。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加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共享,创新多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学分管理制度,加快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观念转变,提升广大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支持具有学科优势和信息技术优势的高校,建设更多质量高、应用效果好的课程。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高校须加强对课程运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教学服务,确保面向高校和社会开放并提供教学服务不少于5年。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资源项目实施周期、进度计划与保障措施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资源项目实施周期、进度计划与保障措施一、项目背景与目标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资源项目旨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本项目的目标是确保项目实施周期的科学合理,进度计划的顺利推进,以及保障措施的全面详实、可操作性强。
二、实施周期项目实施周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完成所有课程资源建设为止,预计为6个月。
三、进度计划1.前期准备(第1个月)需求分析与规划:明确项目目标、范围和要求。
资源准备:组建项目团队,准备所需设备、场地和资料。
课程资源建设(第2-6个月)课程设计:确定课程结构、教学目标和内容。
素材拍摄:按照课程设计进行素材拍摄。
后期制作:对拍摄素材进行剪辑、特效处理和音效添加。
审核与发布:对完成的课程资源进行质量审核,确保无误后发布。
项目运维与推广(第6个月)课程运维:辅助学校进行课程更新、维护和技术支持,确保课程平台的稳定运行。
课程推广:制定推广策略,利用多种渠道和平台宣传推广课程,提高课程知名度和影响力。
课程申报:协助学校完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申报工作,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项目收尾(第6个月)项目总结: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
资料整理与归档:整理项目过程中产生的文档、资料和素材。
项目评估与反馈:收集用户反馈,对项目进行评估,持续改进课程资源。
四、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建立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人力资源保障:合理分配人员,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提升团队成员技能和协作能力。
3.技术保障: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确保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质量和效率。
4.进度保障: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设置关键节点,定期检查与调整进度,确保按时完成项目。
5.质量保障: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多轮质量检查,确保课程资源的质量符合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标准。
6.沟通保障: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项目会议,确保信息畅通,及时解决问题。
地理学精品课程网站

/jingpin2008/zrdlx/Course/Index.htm
南京师大
/wj/index.htm
华南师大
http://202.116.45.198/zrdlx/index.html
世界地理
陕西师大
/
城市地理学
中山大学
/second/dilixue/index.htm
旅游地理学
中山大学
/2007/lydlx/index.htm
世界经济地理学
华东师大
四川师大
/xzxsj-bbs.asp?cno=200700001
地理教学论
华中师大
/xj/2009/dljxl/Html/index.asp
云南师大
/course/06year/06dljxl/
华东师大
/0715/index.html
重庆师大
/C144/kcms-1.htm
福建师大
/ec2006/C34/zcr-2.htm
河南大学
/jjdlx/index.html
现代天气学原理
南京大学
气象与气候学
华东师大
/0622/index.html
全球变化
华东师大
/sy0701/index.htm
植物地理学
湖北大学
/onet/jpkc/zwdl/
兰州大学
/showarticle.asp?id=24
北京大学
/pkujpk/course/zrdlx/
华东师大
/0501/index.html
陕西师大
湖南师大
http://202.197.120.40/ec/C52/Course/Index.htm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资源项目质量保障方案

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资源项目质量保障方案一、引言为了确保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课程资源项目的高质量完成,我们制定了一套全面的质量保障方案。
该方案旨在确保项目实施的每个环节都达到国家级标准,满足用户需求,提升课程质量和用户体验。
二、质量目标与标准1.质量目标:确保课程资源达到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标准,满足用户需求,提高课程质量和用户体验。
2.质量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行业规范和用户需求,制定详细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
三、质量保障措施1.需求分析与确认: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确保项目实施与用户期望一致。
2.课程设计评审:组织专家对课程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课程结构、内容、教学目标符合国家级标准。
3.素材质量把控:对拍摄和收集的素材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素材清晰、准确、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4.制作过程监控:对课程制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质量标准和时间计划。
5.质量审核与验收:对完成的课程资源进行多轮质量审核与验收,确保质量达标并符合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
6.用户体验测试:邀请用户对课程资源进行实际体验,收集反馈意见,持续改进课程质量。
7.定期评估与改进: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质量保障措施。
四、质量保障流程1.需求分析与确认:通过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制定详细的需求分析报告。
2.课程设计评审:组织专家评审课程设计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优化设计方案。
3.素材准备:根据课程设计方案,准备所需的素材和制作工具。
4.制作过程监控:对课程制作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质量标准和时间计划。
5.质量审核与验收:对完成的课程资源进行多轮质量审核与验收,确保质量达标并符合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
6.用户体验测试:邀请用户对课程资源进行实际体验,收集反馈意见,持续改进课程质量。
7.项目总结与反馈:对项目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收集用户反馈,持续改进课程资源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9.07.09•【字号】鲁教高函〔2019〕10号•【施行日期】2019.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各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各高等职业院校: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进一步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2019年将认定800门左右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9〕32号)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我省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推荐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推荐范围2019年认定课程的范围为:截至2019年7月31日,高等学校在全国性公开课程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完成两期及以上教学活动的全日制本科和专科层次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包括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含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教育课、教师教育课程。
鼓励体现多学科思维融合、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融合、多学科项目实施融合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高水平课程申报;鼓励有利于对外传播的双语课程申报。
申报课程开设平台为境外平台的,须先在国内公开课程平台完成至少一期教学活动。
为推动课程持续完善、提升质量,确保每期课程有修改完善时间和完整的教学周期,申报课程第一期上线开课时间不得晚于2018年12月31日;此前申报但未通过认定的课程,须经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在2018年8月1日之后至少有一个完整的教学周期。
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常见问题说明

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常见问题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认定相关要求1. 对平台有什么要求?课程平台须按照《中国互联网管理条例》等规定,完成有关的备案和审批手续,须至少获得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认证,并向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以下简称“工作网”)提供以下资质证明。
具体包括:(1)平台ICP备案/许可证号(可在查询)及平台信息在工信部网站上的查询截图;(2)平台公安机关互联网备案号(可在查询)及平台信息在公安部互联网管理平台上的查询截图;(3)公安部门核准颁发的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证明(扫描件)。
同时,平台要积极配合本次认定工作,提供包括数据支撑、运行服务等必要的支持,保证数据真实安全和24小时畅通访问,并联系“工作网”按照要求对课程链接进行技术处理,确保评审专家可以看到课程的全部资源、活动以及已完成的真实教学过程和相关数据。
2.对课程有什么要求?课程必须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具备MOOC特征,不仅有完备的教学资源,任课教师还要在线组织教学(例如,要有公告、讨论、答疑、作业、测试、考试等环节)。
(1)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可以申报吗?按照认定《通知》的要求,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不在此次认定范畴之内,但如果课程已被改造为MOOC且符合《通知》中对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则可以申报。
(2)高职类院校课程可以申报吗?可以。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科高职课程数量不得超过推荐名额的30%。
(3)省级平台上的课程可以申报吗?如果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人员公开运行且能提供在线教学服务,课程符合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则可以申报。
(4)课程在不同的平台开设两期可以申报吗?课程如果在多个平台开设,须完成不在同一时间段开设的两期,即两期开课的时间不能有交叉,才可申报。
(5)分段开课的课程应如何申报?例如数学(上)、(下)或数学(一)、(二),如果两部分课程关系紧密,仅仅是因课时较长而分段开课,则可以作为一门课程申报;如果两部分关联度较低,则作为两门课程申报。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址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网址:网站集中展示了4000多门国际级精品课程和2400门国外OpenCourse Ware课程。
网站初步具备信息发布,课程展示,课程检索,课程评价等基本功能。
精品课程,教学课件,教材展示为必点的“栏目”。
北京精品课程资源网网址:网站集中展示了北京高校所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其资源,并提供相关评价指标以及经验介绍。
课程列表和北京高校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列表值得留意。
麻省理工学院网址:麻省理工学院已经上传了1800门课程,涵盖34个学科专业,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以及一些课程的课件等。
麻省理工学院公开发布的课程资料不需要任何注册登记,完全免费开放。
开放式课程计划网址:开放式课程计划的内容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犹他州立大学,塔夫斯大学的英文课程翻译版;帕迪霞教授的开放式金属与合金资源库;日本开放式课程网页联盟;巴黎高科开放式课程;哈佛进修学院远程教育计划和中国台湾交通大学开放式课程。
OOPS还翻译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座。
此外,OOPS出国办电子报,方便读者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共享。
Academic Earth网址:学术地球网站的创办人理查德勒德洛事业路大学的学生,据说,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共享课程的第一批受益者。
当年,他学习了麻省理工学院的《线性代数》,从而顺利通过耶鲁的考试。
作为回报,理查德建立了非盈利学术地球网站,搜罗了10所知名大学的课程,其中提供了130门课的全部资料,以及3500多个视频讲座。
网友浏览网站时,可以按“教授名”和“年级”对课程进行分类。
值得一提的是,网站有许多特色栏目,比如“编辑推荐”和“新生第一天”。
前者是网站编辑的推荐课程,排名第一的是七课堂的《the sound of music》,后者是针对新生的一系列介绍性课程,比如麻省理工学院物理课程《Measurements of Space and Time》。
Connextions网址:10年前,该网站在莱斯大学建立,为喜爱DIY教育的人士服务。
2019 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 常见问题说明

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常见问题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认定相关要求1. 对平台有什么要求?课程平台须按照《中国互联网管理条例》等规定,完成有关的备案和审批手续,须至少获得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二级认证,并向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以下简称“工作网”)提供以下资质证明。
具体包括:(1)平台ICP备案/许可证号(可在查询)及平台信息在工信部网站上的查询截图;(2)平台公安机关互联网备案号(可在查询)及平台信息在公安部互联网管理平台上的查询截图;(3)公安部门核准颁发的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认证证明(扫描件)。
同时,平台要积极配合本次认定工作,提供包括数据支撑、运行服务等必要的支持,保证数据真实安全和24小时畅通访问,并联系“工作网”按照要求对课程链接进行技术处理,确保评审专家可以看到课程的全部资源、活动以及已完成的真实教学过程和相关数据。
2.对课程有什么要求?课程必须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具备MOOC特征,不仅有完备的教学资源,任课教师还要在线组织教学(例如,要有公告、讨论、答疑、作业、测试、考试等环节)。
(1)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可以申报吗?按照认定《通知》的要求,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不在此次认定范畴之内,但如果课程已被改造为MOOC且符合《通知》中对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则可以申报。
(2)高职类院校课程可以申报吗?可以。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科高职课程数量不得超过推荐名额的30%。
(3)省级平台上的课程可以申报吗?如果平台面向高校和社会人员公开运行且能提供在线教学服务,课程符合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要求,则可以申报。
(4)课程在不同的平台开设两期可以申报吗?课程如果在多个平台开设,须完成不在同一时间段开设的两期,即两期开课的时间不能有交叉,才可申报。
(5)分段开课的课程应如何申报?例如数学(上)、(下)或数学(一)、(二),如果两部分课程关系紧密,仅仅是因课时较长而分段开课,则可以作为一门课程申报;如果两部分关联度较低,则作为两门课程申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申报流程介绍及平台操作手册目录1工作平台概述 (2)2申报流程介绍 (2)2.1报送联系人信息表 (2)2.2网上填报 (2)2.3函报 (3)2.4账户权限说明 (3)3省级管理员操作流程 (3)3.1用户登录与用户信息设置 (3)3.2 学校管理 (4)3.3 课程管理 (5)4校级管理员操作流程 (5)4.1校级管理员首次登录工作平台 (5)4.2创建课程负责人账号 (6)4.3校级管理员添加课程 (7)4.4课程申报管理 (8)5课程负责人提交申报材料操作流程 (9)5.1课程负责人登录平台 (9)5.2课程申报各操作按钮功能描述 (9)5.3如何提交课程申报材料 (10)5.3.1申报材料——概要信息 (10)5.3.2申报材料——基本信息 (11)5.3.3申报材料——团队情况 (12)5.3.4申报材料——简介及特色 (15)5.3.5申报材料——考核(试)情况 (15)5.3.6申报材料——课程应用情况 (16)5.3.7申报材料——课程建设计划 (16)5.3.8申报材料——附件材料 (17)5.3.9申报材料——课程数据信息表 (18)6其他操作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说明 (18)6.1账号问题 (18)6.2关于附件2《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书》填写中要注意的问题 (19)6.3申报书的退改和打印流程 (19)6.4其他问题 (20)1工作平台概述“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工作网”(简称“工作网”)是2018 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工作平台,主要负责全国高校课程申报材料的提交、公示等,课程认定工作详细要求请浏览平台首页公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8 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2申报流程介绍2.1报送联系人信息表1.只有中央和军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平台单位需要报送联系人信息表至信箱 zhangxq@。
省属院校(含本科和专科高校)和具体课程负责人不需要向工作网报联系人信息表。
2.联系人信息表的具体格式要求(1)需发送联系人信息表的Word版和加盖公章后的扫描件(红章)各一份,共两份文件。
(2)公章需要是:中央和军委有关部门教育司(局)公章/部属高校学校公章/省厅公章/平台单位公章,不能是下属部门如学校教务处、省厅高教处等处室的公章。
只有收到加盖单位公章的联系人信息表扫描件才能开通账号。
(3)每个单位只能报送一名联系人。
已经报送两名联系人的,需要重新报送。
2.2网上填报1.“工作网”将于2018年8月20日开通,中央和军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联系人可通过电子邮件获得账户信息。
2. 教育部直属高校可登录“工作网”,根据申报说明,按要求完成网上申报。
3.中央和军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之一,组织相关高校进行申报、评价并推荐:(1)网下评价网上推荐。
组织高校申报并进行一定形式评价,确定推荐课程后,登陆“工作网”,按要求在网上填报申报材料,上传推荐意见。
(2)网上申报与推荐。
组织高校直接通过“工作网”进行申报并开展评价和推荐。
“工作网”可为此提供平台支持与技术服务。
具体操作流程请查看第3部分“省级管理员操作流程”的说明。
2.3函报教育部直属高校完成网上申报,有关部门完成网上推荐后,在“工作网”平台打印具有防伪标识的申报书(附件2),与附件材料一起按每门课程装订成册,与平台生成的本校申报课程汇总表(附件3)或有关部门推荐课程汇总表(附件4)一并加盖单位公章,一式两份,于2018年9月15日前报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学条件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 35 号,邮编:100816。
2.4账户权限说明为中央和军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配的账户具备“省级管理员”权限,具体操作流程请查看第3部分“省级管理员操作流程”的说明。
学校管理员具体操作流程请查看第4部分“校级管理员操作流程”的说明。
3省级管理员操作流程3.1用户登录与用户信息设置省级管理员在首页点击进入“申报材料提交”页面,用“工作网”发放的账号登录。
登录成功后,点击“设置”按钮设置本部门或本省课程申报的起止时间,在设置的该时间段内,本部门或本省内的各个高校可以提交课程申报材料。
省级管理员首次登录平台需要维护管理员用户信息,请填写正确真实的用户信息。
图:用户登录图:用户信息设置3.2学校管理中央和军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之一,组织相关高校进行申报、评价并推荐:(1)网下评价网上推荐。
在完成下属高校或本省高校课程线下遴选,确定好推荐课程后,将入选学校名单(含学校名称、预设的学校管理员登录名和密码)发送到zhangxq@,由“工作网”根据名单创建并开通学校管理员账号。
账号开通后,通知学校管理员登录“工作网”,按要求在网上填报申报材料。
具体操作请查看后续流程说明。
(2)网上申报与推荐。
组织高校直接通过“工作网”进行申报并开展评价和推荐。
基本流程是:相关部门联系人请联系“工作网”,发送参与遴选的本省学校名单(含学校名称、预设的学校管理员登录名和密码),由工作网根据名单创建并开通学校管理员账号。
账号开通后,通知学校管理员登录“工作网”,按要求在网上填报申报材料。
本省内高校的申报截止后,请在确认参与网评的课程都已提交且经过学校审核后,致电工作网说明网评的具体时间,工作网将参评课程信息导入到遴选平台,省管理员即可组织网评。
(网评具体操作流程请另外参看《省内网评管理员操作手册》)省级管理员可以查看本部门或本省所有高校的校级管理员信息,还可重置校级管理员账号密码。
图:学校用户管理3.3课程管理省级管理员可以查看本部门或本省所有高校提交的课程申报材料,根据本部门或省内评审结果,推荐课程参加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评审。
勾选课程,点击“推荐”按钮进行推荐,或点击“取消推荐”按钮取消推荐操作。
点击“导出”按钮,可以将本部门或本省申报的课程数据以Excel 格式导出。
“排序”按钮的作用在于生成课程汇总表时的课程序号,不涉及评价意见。
图:省级管理员课程管理4校级管理员操作流程4.1校级管理员首次登录工作平台中央和军委有关部门(单位)所属高校管理员的账号由中央和军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发放,地方高校管理员的账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放,教育部直属高校管理员的账号由工作网直接发放。
如果校级管理员没有收到或者忘记账号密码,请分别联系发放单位进行查询。
校级管理员首次登录工作平台后,需要先完善学校管理员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必须真实有效。
图:编辑学校管理员信息4.2创建课程负责人账号校级管理员负责创建本校所有准备申报课程的课程负责人账号。
点击“课程负责人管理”按钮进入课程负责人管理页面,点击“添加”按钮进行课程负责人账号添加。
课程负责人登录账号推荐使用邮箱作为登录账号。
课程负责人信息要真实有效。
如果课程负责人忘记密码,校级管理员可以通过“重置密码”功能进行重置密码。
图:课程负责人管理图:添加课程负责人4.3校级管理员添加课程校级管理员负责创建课程与课程负责人之间的关联关系。
“课程名称”是指准备参加申报的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是指该门课程的主要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的账号信息由校级管理员在“课程负责人管理”中创建。
图:添加课程图:将课程与课程负责人关联4.4课程申报管理课程负责人将申报材料提交完成后,在课程申报列表中“是否提交”栏将会显示“是”,如果显示“否”表示课程负责人还没有将申报材料提交。
校级管理员通过选择课程,点击“申报”按钮将课程提交到省级进行评审。
如果课程已经被省级管理员推荐,“省推荐状态”显示“推荐”。
管理员可以通过“预览”、“下载”查看课程负责人提交的课程申报材料。
图:课程申报管理5课程负责人提交申报材料操作流程5.1课程负责人登录平台课程负责人用校级管理员分配创建的账号登录“申报材料提交”页面,如果忘记或没有收到账号请联系本校管理员。
登录成功后,在“我的课程”列表中显示课程负责人负责的课程列表,如果没有看到要申报的课程,请联系本校管理员创建课程,并与课程负责人关联。
图:课程负责人登录图:我的课程5.2课程申报各操作按钮功能描述1.“申报书填写”按钮:查看、编辑课程申报资料。
2.“预览”按钮:点击该按钮,以 PDF 格式预览所有填写的申报材料,如果浏览器没有安装 PDF 相关阅读器请先下载安装。
根据个人计算机浏览器设置情况不同,预览PDF 格式的申报材料时,可能会在浏览器新窗口显示或者直接下载到本机,都属于正常情况。
3.“提交”按钮:所有申报材料全部填写完毕后,点击此按钮提交课程材料。
注意,提交后所有申报材料将不可以再进行修改编辑,所以务必检查并确认无误后再提交。
图:功能操作5.3如何提交课程申报材料点击“申报书填写”按钮进入课程申报材料提交页面,课程申报材料主要包括概要信息、基本信息、团队情况、简介及特色、考核(试)情况、课程应用情况、课程建设计划、附件材料、课程数据信息表九个部分,教师分别根据课程具体情况进行填写。
注意,填写完成后需要及时点击“保存”按钮进行内容保存。
图:课程申报材料填写5.3.1申报材料——概要信息课程负责人点击“概要信息”按钮填写课程概要信息。
课程的概要信息及申报书首页内容,包括课程学校、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姓名、课程负责人电话、课程主要开课平台、课程所属专业代码(专业代码可以参考“工作网”首页“相关下载”栏目中提供的专业目录)、填表日期。
如果需要重新编辑课程概要信息,请点击“概要信息”按钮进行编辑。
图:概要信息5.3.2申报材料——基本信息课程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课程名称、去年是否申报、课程负责人、负责人所在单位、课程对象、课程性质、课程类型等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对象和课程性质可以多选;课程类型中,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其他是单选,请选择其中对应的一项;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创业教育课、教师教育课为非必填项,也可以多选。
2.平台首页网址:是指课程开设平台的首页地址,如果课程在多个平台中开设,请选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特征明显、课程团队在线教学服务好、在线教学效果好的一个主要平台填写。
3.课程链接:是指本课程的具体地址,通过该地址可以直接访问到本课程。
图:课程基本信息如果课程课时较长,分为多段进行开设【例如:高等数学(一)、高等数学(二)、高等数学(三),或者上、中、下】,需要填写分段开设信息表,如果没有分段开设则无需填写。
图:课程分段开设信息5.3.3申报材料——团队情况课程团队情况是指参与该课程建设、讲授的所有团队教师和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包括课程团队主要成员(含负责人,限5人之内)和课程团队其他成员,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主要指课程负责人近5年来承担的学校教学任务、开展的教学研究和获得的教学奖励等方面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