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进程通信

合集下载

操作系统进程通信报告

操作系统进程通信报告

实验四:进程同步实验一、实验任务:1、熟悉操作系统进程通信原理2、设计程序,实现共享内存、管道通信、消息通信二、实验原理:1、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法简介(1)消息队列:消息队列是消息的链接表,包括Posix消息队列systemV消息队列。

有足够权限的进程可以向队列中添加消息,被赋予读权限的进程则可以读走队列中的消息。

(2)共享内存:使得多个进程可以访问同一块内存空间,是最快的可用IPC形式。

是针对其他通信机制运行效率较低而设计的。

往往与其它通信机制,如信号量结合使用,来达到进程间的同步及互斥。

(3)无名管道(Pipe)及有名管道(named pipe):有名管道克服了管道没有名字的限制,因此,除具有管道所具有的功能外,它还允许无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无名管道可用于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彼此的通信,进行通信时候必须有一定的机制保证对管道写和读的互斥:即在读是要关闭写的端口,而在写的时候也要保证读的一端是关闭的。

2、进程通信函数(1)消息队列有关系统调用函数a.创建消息队列使用msgget()函数:#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ipc.h>#include <sys/msg.h>int msgget(key_t key, int flag) ;该函数成功调用返回消息队列标识符。

其中的key是关键字,可以由ftok()函数得到:key=ftok(“.”,’a’);其中”.”可以是任何目录,’a’是任意字符,即所有群组标识。

flag是标识,IPC_CREAT位表示创建,一般由服务器程序创建消息队列时使用。

如果是客户程序,必须打开现存的消息队列,必须不使用IPC_CREAT。

发送和接收的消息都必须使用一个类似msgbuf的结构表示,msgbuf结构定义如下:struct msgbuf{long mtype;char mtext[1];}上面的定义,消息内容只有一个字节,是不实用的,一般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一个结构:struct amsgbuf{long mtype;char mtext[200];}其中的mtype都是消息类型。

操作系统进程通信

操作系统进程通信
P2:R2=count R2=R2+1 count=R2
P1:count=R1
结果:虽然P1和P2进程各自都执行了对count加1的操作 段,但结果count只增加1。
原因分析:变量count就是临界资源,P1、P2访问count 的两个程序段就是临界区。但是两个进程同时进入了临 界区执行了。
8
19
用中断机制保证锁的安全性
用中断机制保证测试锁状态和关锁操作的原子性。
在测试锁状态前关闭中断; 如果测试不通过,开中断,然后重新测试。 如果测试通过,关锁,然后开中断,进入临界区。
优缺点:
中断关闭时间短,只两条指令。不会影响到中断处理 效率,也不会影响进程的并发特性。
不能用于多CPU系统。
24
刚进入临界区: wanted_in[self] = TRUE CASE1: Wanted_in[other] == FALSE, observer == self CASE2: Wanted_in[other] == TRUE, observer == other, CASE3: Wanted_in[other] == FALSE,且 observer == other(实际上不可能出现)
不在临界区,也没参与竞争临界区:wanted_in[self] == FLASE;
参与竞争临界区,但还没有设置观察进程(刚执行完 wanted_in[self] = TRUE):
刚设置了观察进程,但还没有执行测试进入: wanted_in[self] == TRUE
处于循环等待态: wanted_in[other] = TRUE 并且 observer == self
20
2-4、锁机制的软件实现
背景:
硬件实现需要代价比较大 移植性差,依赖具体的硬件平台 在多处理环境下有些硬件实现方式不使用,如中

进程通信的基本内容

进程通信的基本内容

进程通信的基本内容进程通信是指在操作系统中,不同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过程。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进程通信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一个系统通常由多个并发运行的进程组成,这些进程之间需要进行协调和合作来实现各种功能。

进程通信的基本内容包括进程创建、数据传输、共享内存和信号等。

首先,进程的创建是进程通信的前提。

在操作系统中,一个进程可以通过创建新的进程来实现与其他进程的通信。

通常,一个进程可以通过调用系统调用fork()或者exec()来创建新的进程。

通过fork()系统调用,当前进程可以创建一个与自己完全相同的子进程,这样子进程就可以直接继承父进程的所有资源和状态。

而通过exec()系统调用,进程可以在创建新进程的同时,将自己的代码和数据替换成新的程序的代码和数据。

其次,进程通信的主要方式是数据传输。

在进程通信中,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输,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套接字等。

管道是一种单向的、字节流的通信方式,可以在父子进程之间或者兄弟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消息队列是一种可以在不同进程之间传递消息的通信方式,进程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来实现通信。

共享内存是一种将内存空间映射到多个进程地址空间的通信方式,不同进程可以直接读写共享内存中的数据。

套接字是一种网络通信的方式,可以在不同主机之间进行进程通信。

另外,进程通信还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来进行数据共享。

共享内存是一种高效的通信方式,它可以使得多个进程可以直接访问同一块物理内存,而不需要进行数据拷贝。

通过共享内存,不同进程可以在内存中创建共享的数据结构,进程对这些数据结构的读写操作都可以被其他进程所感知。

最后,进程通信还可以通过信号来实现。

信号是一种异步的通信方式,它可以用于进程之间的事件通知和处理。

一个进程可以向另一个进程发送一个信号,另一个进程可以通过注册信号处理函数来处理这个信号。

常见的信号包括SIGINT(中断信号)和SIGTERM(终止信号)等。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间通信机制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是操作系统中实现不同进程之间数据传输、共享资源、协同工作的一种机制。

在多进程环境下,各个进程相互独立运行,因此需要一种机制来实现它们之间的通信与协调。

本文将深入探讨进程间通信的概念、分类以及常用的实现方式。

一、进程间通信的概念进程间通信是指在操作系统中,不同进程之间通过一定的方法来交换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它是为了满足进程之间资源共享、信息传递、任务协作等需求而设计的。

通过进程间通信,进程可以相互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同步、互斥等功能。

二、进程间通信的分类根据通信时是否需要借助操作系统来实现,进程间通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隐式通信隐式通信是指不需要借助操作系统提供的特殊通信机制,而是通过共享的文件、数据库、内存等资源来实现进程之间的数据交换。

这种通信方式通常适合于处于同一主机上的进程通信,无需操作系统进行干预。

2.显式通信显式通信是指需要借助操作系统提供的通信机制来实现进程间通信。

其中常见的通信机制包括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等。

这些通信机制是操作系统提供的API,用于实现进程间数据传输和共享资源。

三、常用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在显式通信中,有多种方式可以实现进程间通信。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式:1.管道(Pipe)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用于在两个进程之间传递数据。

它基于文件描述符实现,包括有名管道和无名管道。

有名管道可以在不相关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而无名管道仅用于相关进程之间的通信。

2.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是一种可以在不同进程间传递、保存消息的机制。

它采用先进先出的方式,保证消息的有序发送和接收。

通过消息队列,进程可以发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消息,实现数据传递和同步。

3.信号量(Semaphore)信号量是一种用于进程间同步和互斥的机制。

它通常用于解决多个进程之间对共享资源的访问问题。

操作系统的消息传递和进程间通信实现进程间的信息传递和通信

操作系统的消息传递和进程间通信实现进程间的信息传递和通信

操作系统的消息传递和进程间通信实现进程间的信息传递和通信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操作系统需要负责调度和管理多个进程的执行。

而进程间的信息传递和通信是操作系统中一个关键的功能,它使得不同进程之间能够相互交互、传递数据,从而实现协同工作和资源共享。

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中的消息传递和进程间通信,以及它们的实现方法和技术。

一、消息传递在操作系统中,进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通过消息传递的方式来实现。

消息传递是指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发送消息,并由接收进程接收和处理该消息。

消息传递可以用于进程间的同步和通信,从而实现进程之间的交互。

消息传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消息的创建:发送进程首先需要创建一条消息,并在消息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消息可以包含数据、指令等信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2. 消息的发送:发送进程将创建好的消息发送给接收进程。

发送进程需要指定接收进程的标识符,以确保消息能够被正确地发送到目标进程。

3. 消息的接收:接收进程通过等待操作等待消息的到达。

当消息到达时,接收进程将检查消息的标识符,以确定该消息是否是自己所期望接收的。

4. 消息的处理:接收进程接收到消息后,会对消息进行处理。

处理的方式取决于消息的内容和接收进程的需求。

消息传递可以有两种方式:直接消息传递和间接消息传递。

直接消息传递是指发送进程直接发送消息给接收进程。

间接消息传递是指通过操作系统的消息队列来传递消息。

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二、进程间通信的实现为了实现进程间的信息传递和通信,操作系统提供了多种机制和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进程间通信的实现方式:1. 共享内存共享内存是一种在多个进程之间共享同一块物理内存的方式。

通过将一块内存区域映射到多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中,进程可以通过读写共享内存的方式来进行通信。

共享内存的优点是速度快,但需要进程之间进行同步和互斥操作,以避免数据的冲突和错误。

进程通信的实验报告

进程通信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通信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进程通信的常用方法,包括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等。

3. 通过编程实践,加深对进程通信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Linux开发环境:gcc三、实验内容1. 管道通信2. 消息队列通信3. 信号量通信四、实验步骤及分析1. 管道通信(1)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父进程和一个子进程;2)在父进程中创建一个管道,并将管道的读端和写端分别赋给父进程和子进程;3)在父进程中,通过管道的写端发送数据给子进程;4)在子进程中,通过管道的读端接收父进程发送的数据;5)关闭管道的读端和写端;6)结束进程。

(2)实验分析通过管道通信,实现了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递。

管道是半双工通信,数据只能单向流动。

在本实验中,父进程向子进程发送数据,子进程接收数据。

2. 消息队列通信(1)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消息队列;2)在父进程中,向消息队列中发送消息;3)在子进程中,从消息队列中接收消息;4)删除消息队列;5)结束进程。

(2)实验分析消息队列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机制,允许不同进程之间传递消息。

消息队列的创建、发送、接收和删除等操作都是通过系统调用实现的。

在本实验中,父进程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子进程从消息队列接收消息,实现了进程间的消息传递。

3. 信号量通信(1)实验步骤1)创建一个信号量;2)在父进程中,对信号量执行P操作,请求资源;3)在子进程中,对信号量执行V操作,释放资源;4)结束进程。

(2)实验分析信号量是一种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机制。

在进程通信中,信号量可以用来协调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在本实验中,父进程和子进程通过信号量实现了对共享资源的同步访问。

五、实验结果1. 管道通信实验结果:父进程成功向子进程发送数据,子进程成功接收数据。

2. 消息队列通信实验结果:父进程成功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子进程成功从消息队列接收消息。

3. 信号量通信实验结果:父进程成功获取资源,子进程成功释放资源。

进程通讯管理实验报告(3篇)

进程通讯管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通信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进程通信的常用机制和方法;3. 能够使用进程通信机制实现进程间的数据交换和同步;4. 增强对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模块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3. 开发环境:GCC三、实验内容1. 进程间通信的管道机制2. 进程间通信的信号量机制3. 进程间通信的共享内存机制4. 进程间通信的消息队列机制四、实验步骤1. 管道机制(1)创建管道:使用pipe()函数创建管道,将管道文件描述符存储在两个变量中,分别用于读和写。

(2)创建进程:使用fork()函数创建子进程,实现父子进程间的通信。

(3)管道读写:在父进程中,使用read()函数读取子进程写入的数据;在子进程中,使用write()函数将数据写入管道。

(4)关闭管道:在管道读写结束后,关闭对应的管道文件描述符。

2. 信号量机制(1)创建信号量:使用sem_open()函数创建信号量,并初始化为1。

(2)获取信号量:使用sem_wait()函数获取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

(3)释放信号量:使用sem_post()函数释放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

(4)关闭信号量:使用sem_close()函数关闭信号量。

3. 共享内存机制(1)创建共享内存:使用mmap()函数创建共享内存区域,并初始化数据。

(2)映射共享内存:在父进程和子进程中,使用mmap()函数映射共享内存区域。

(3)读写共享内存:在父进程和子进程中,通过指针访问共享内存区域,实现数据交换。

(4)解除映射:在管道读写结束后,使用munmap()函数解除映射。

4. 消息队列机制(1)创建消息队列:使用msgget()函数创建消息队列,并初始化消息队列属性。

(2)发送消息:使用msgsnd()函数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

(3)接收消息:使用msgrcv()函数从消息队列接收消息。

(4)删除消息队列:使用msgctl()函数删除消息队列。

操作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和进程间通信

操作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和进程间通信

操作系统中的信号处理和进程间通信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枢纽。

它是一种系统软件,它能协调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组件,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操作系统包括多种组件,包括内存管理器、进程管理器、文件系统和网络协议栈等等。

其中,进程管理器和信号处理器是操作系统中功能强大的组件之一。

他们使得在操作系统中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进程是一个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

它有自己的代码、数据和堆栈。

进程之间在操作系统上存在相互独立的内存空间,使得各个进程互不干扰。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多个进程可能需要相互合作,需要彼此发送信号以进行通信,以便他们可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而进程间通信机制就是实现这种通信的方法。

最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有两种:管道和信号。

管道是一种协程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它允许一个进程的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进程的输入。

管道可以使用“pipe”的系统调用在操作系统上创建。

当一个进程向管道写入数据时,操作系统内部创建一个缓冲区,将数据放进缓冲区中并等待另一个进程将它们从管道读取。

一个进程可以通过fork()系统调用来创建子进程,从而创建一个新的管道,使得两个进程之间可以传递数据。

与管道不同,系统支持接收各种信号的进程。

信号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它表示一种异步通知,可以由应用程序发送,也可以由操作系统发出。

操作系统向应用程序发送信号可以用来表示某个事件的发生,这个事件可能是一个错误、一个警告或一个(用户)交互请求。

应用程序会收到相应的信号,然后决定如何响应这个信号。

例如,操作系统可以发出SIGINT信号,当用户中断进程或程序时,应用程序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终止进程。

应用程序也可以发送信号(例如SIGBUS和SIGSEGV),以通知操作系统进程是否出现错误并请求相应的处理。

通过信号的发送和接收,进程可以相互通信和协作。

这是因为一个进程可以使用操作系统的API将一个信号发送给另一个进程。

当另一个进程收到这个信号时,他可以再次发送一个信号来表示其完成了某些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程通信-----消息传递通信的实现方式
通信链路:
第一种方式(主要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由发送进程在通信 之前用显式的“建立连接”命令请求系统为之建立一条通 信链路,在链路使用完后拆除链路。
第二种方式(主要用于单机系统中):发送进程无须明确提 出建立链路的请求,只须利用系统提供的发送命令(原 语),系统会自动地为之建立一条链路。
邮箱特点: (1)每一个邮箱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2)消息在邮箱中可以安全保存,只允许核准的用户随时
读取; (3)利用邮箱可以实现实时通信,又可以实现非实时通信。
进程通信-----信箱通信
信箱结构:
信箱定义为一种数据结构,在逻辑上可以分为:
• 1,信箱头,用以存放有关信箱的描述信息,如信箱标识符,信箱的 拥有者,信箱口令,信箱的空格数等;
基于共享存储区的通信方式。在存储器中划出了一 块共享存储区,各进程可通过对共享存储区中的 数据的读和写来实现通信。适用于传输大量数据。
进程通信-----消息传递系统
消息传递机制 : 进程间的数据交换以消息为单位,程序员利用系统的通信原语(要
进行消息传递时执行send;当接收者要接收消息时执行receive)实 现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属于高级通信 。
b 接 收 区
原语描述
二、实例—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
1、通信描述
PCB(B)
进程 A
进程 B
send (B,a)
mq mutex
sm
receive(b)
Emphead
a 发 sender: A 送 size:5 区 text:Hello
sender : A size : 5
i Text:Hello next: 0
注:根据通信方式的不同,又可以把链路分为两种(1)单 向通信链路(2)双向通信链路
进程通信-----邮箱通信
概念:邮箱通信属于间接通信方式,即进程之间的通信需要 通过某种中间实体来完成。该实体建立在随机存储器的公 共缓冲区上,用来暂存发送进程发送给目标进程的消息, 接收进程可以从该实体取出发送进程发送给自己的的消息, 通常把这种实体称为邮箱。
sender :A
b 接
size : 5

text:Hello 区
NULL 公用消息缓冲池
原语描述
二、实例—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
1、通信描述
PCB(B)
进程 A
进程 B
send (B,a)
mq mutex
sm
receive(b)
Emphead
a 发 sender: A 送 size:5 区 text:Hello
▪对消息链表互斥访问的信号量S,初值为1 ▪私有信号量S1,表示当前消息链中消息的数目, 初值为0
3.2.2 直接通信方式
例1: 发送者
申请一消息区
接收者
P(③S1)
消息送消息区
P(④S)
P①(S)
从消息链摘下一消息
Hale Waihona Puke 消息挂入消息链V(⑤S)V②(S)
消息送接收区
V(S1)
释放消息区
3.2.3 管道通信
• typedef struct processcontrol_block{

...

struct message_buffer*mq; // 消息队列队首指针

semaphore mutex;
// 消息队列互斥信号量

semaphore sm;
// 消息队列资源信号量

...

}PCB;
进程通信-----直接消息传递系统实例
③ 确定对方是否存在,只有确定了对方已存在时,才能 进行通信。
进程通信-----直接消息传递系统实例
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中的数据结构:
• (1)消息缓冲区。 在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方式中,主要 利用的数据结构是消息缓冲区。
• 它可描述如下:

typedef struct message_buffer{


▪PCB中有关通信的数据项
size: text: next:
信 方
mq :消息队列头指针;

mutex :消息队列互斥信号量,初值为1;
sm 同步信号量,用于消息队列中的消息计数,初值为0;
▪消息缓冲通信机制还应包含的内容:
Emphead:空缓冲队列头指针; Bufmutex:缓冲池的互斥信号量,初值为1;
二、实例—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
1、通信描述
PCB(B)
进程 A
进程 B
send (B,a)
mq mutex
sm
receive(b)
Emphead
a 发 sender: A 送 size:5 区 text:Hello
sender : A size : 5
i Text:Hello next: 0
NULL 公用消息缓冲池
System) • 2. 消息传递系统(Message passing system) • 3. 管道(Pipe)通信:又名共享文件通信 • 4.客户机-服务器系统(Client-Server
system)
进程通信-----共享存储器系统
基于共享数据结构的通信方式:进程之间公用某些 数据结构,如生产者-消费者中的缓冲区。程序员 需要对进程间的同步做处理,效率比较低,只适 用于传输少量数据。
2,消息的发送和接受。当进程之间要利用邮箱进行通信时, 必须给使用共享邮箱,并利用系统提供的下述通信原语进 行通信。 Send(mailbox,message); 将一个消息发送到制定邮箱 Receive(mailbox,message);从指定邮箱中接受一个消息。
进程通信-----信箱通信
信箱的类型:
• 1.实质:利用外存进行数据通信
• 2.通信描述:
3.2.3
Write(fd[1],buf,size)
管 道 通
read(fd[0],buf,size) • 3.Pipe操作的同步与互斥

① 互斥:即当一个进程正在对pipe执行读/写操作时,
其它(另一)进程必须等待。
② 同步:指当写(输入)进程把一定数量(如4 KB)的数据 写入pipe,便去睡眠等待, 直到读(输出)进程取走数 据后,再把他唤醒。当读进程读一空pipe时,也应睡 眠等待,直至写进程将数据写入管道后,才将之唤醒。

int sender; // 发送者进程标识符

int size; //消息长度

char*text; //消息正文

struct message_buffer*next; //指向下一个消息缓冲区的指针


进程通信-----直接消息传递系统实例
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中的数据结构:
(2)PCB中有关通信的数据项。在操作系统中采用了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时, 除了需要为进程设置消息缓冲队列外,还应在进程的PCB中增加消息队列队 首指针,用于对消息队列进行操作,以及用于实现同步的互斥信号量mutex 和资源信号量sm。在PCB中应增加的数据项可描述如下:
写进程
共享 文件
读进程
进程通信-----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用途:在网络环境的各种应用领域。 实现方法:套接字、远程过程调用和远程方
法调用。
进程通信-----消息传递通信的实现方式
• 直接通信方式(消息缓冲通信)
发送进程发消息时要指定接收进程的名字,反过来, 接收时要指明发送进程的名字;
对称形式:一对一 发送原语:Send(receiver,message) 接收原语:Receiver(sender,message) 非对称形式:多对一


把消息缓冲块链入接收者的消息缓冲队列中

➢ receive(b)原语描述:
从消息缓冲队列中取一条消息
写到以b为首址的接收区
释放消息缓冲块
通信描述 原语实现
二、实例—消息缓冲队列通信机制
3、实现
typedef struct MessageBuffer
➢ 数据结构
sender:
3.2.2

▪消息缓冲块
• 3,共享邮箱。由某进程创建,在创建时或创建后指明它 是可共享的,挺尸须指出共享进程(用户)的名字。邮箱 的拥有者和共享者都有权从邮箱中取走发送给自己的消息。
进程通信-----信箱通信
邮箱通信时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之间关系: • 1,一对一关系。 • 2,多对一关系。 • 3,一对多关系。 • 4,多对多关系。
• 1,私用邮箱。用户进程可为自己建立一个新邮箱,并作 为哦该进程的一部分。邮箱的拥有者有权从邮箱中读取消 息,其他用户则只能将自己构成的消息发送到该邮箱中。 这种私用邮箱可采用单项通信链路的邮箱来实现。当拥有 该邮箱的进程结束时,邮箱也随之消失。
• 2,公用邮箱。有操作系统创建,并提供给系统中的所有 核准进程使用。核准进程既可把消息发送给该邮箱中,也 可行邮箱中读取发送给自己的消息,显然,公用邮箱应采 用双向通信链路的邮箱来实现。通常,公用邮箱在系统运 行期间始终存在。
优点: 操作系统隐藏了通信的实现细节,简化了通信程序编制的复杂性。
分类: ▪ 直接通信(消息缓冲通信):发送进程直接把消息发送给接收者, 并将它挂在接收进程的消息缓冲队列上。接收进程从消息缓冲队 列中取得消息。 ▪ 间接通信(信箱通信):发送进程将消息发送到某种中间实体中 (信箱),接收进程从中取得消息。 在网络中称为电子邮件系统。
进程通信
进程通信-----概念和类别
概念: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称为进程通信 类别:进程通信按通信内容可分为:
控制信息的传送 大批量数据传送 把进程间控制信息的交换称为低级通信 (信号量机制); 把进程间大批量数据的交换称为高级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