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内障中医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确滴用抗生素眼药水 ,每 日4次 ,持续应用 2—3日,告知
患者 ,如出现眼通 ,伴 恶 心,呕吐 ,充 血 ,视力 下降 ,异 物感等症状 ,立 即就诊 ,3个 月内避 免低头 动作 和重体 力
活 动 ,每周 来 门诊 复 查 1次 ,连 续 3个 月 。
参考文献 [ ]郑丽丽.老年性白内障囊外摘除 + 1 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 , 中国老年保 健医学 , 09年第 7卷 2 . 20 期
【 中图分类号 】R 7 . 76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7 8 1 (0 0 1 0 6 — l 0 — 5 7 2 1 )2 — 10 0 0
我 国人 口现 阶段进 入老龄化社 会 ,老年性 白内障致 盲
是 主要 眼病 之一 ,临 床 表 现 为 退行 性 视 力 下 降 ,视 物 模 糊 ,
作者简介:卢静平 ,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八病区 ,18 90年出生 ,大专,护师
2 临床 路 径 的 具体 步 骤
2 5 住院第五天 .
主管医师查房 ,确定是 否可以出院 ,给
2 1 住院第一天 .
详细询问病史 ,测量生 命体征 ,向患者
予出院小结 ,完 成出 院指导 ,通知病人 及家属 出院 ,向病 人 做出院指 导 ,注意眼 面部卫生 ,防止 碰撞术 眼 ,按时正
¨●

0 ●
一- ◆

‘ ◆
- I l
认 为 ,如 胎 儿 肾上 腺 皮 质 功 能 不 足 ,可 使 胎 盘 合 成 的 雌 二 醇 量 减少 ,子 宫 对 催 产 素 敏感 降 低 ,而致 分 娩 延 迟 。 因 此 ,
的危 害性 和搞好 围产 期保健 的重要 性 ,应 引起重 视 ,①妇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并对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

方法将5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医疗费用及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病人平均住院日和医疗费用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以及患者满意度,其优化诊疗护理工作流程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路径白内障护理临床路径(CP)是指医院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进行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工作程序、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以减少康复的延迟及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1]。

临床路径已作为一种新的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为了能让患者得到更加有序的治疗护理,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我科于2011年7月起,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桂林南溪山医院眼科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治疗,符合纳入手术指征标准的单眼白内障患者5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62-76岁,平均70.48岁。

将患者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验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1.2纳入标准为身体条件较好不影响患眼手术,并能在住院2~3日顺利完成标准住院流程的患者。

对象为:(1)行单眼手术患者。

(2)单纯性白内障,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影响手术者。

(3)检查项目正常无影响手术者。

(4)所选对象入院时间与手术安排时间合理衔接者(手术时间与周末不冲突者)。

(5)术中术后无炎症反应或并发症者。

(6)患者均采用同种价位晶体植入者。

(7)均行phaco+IOL排除ECCE+IOL手术者。

临床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病历,共1 623例,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临床路径组)815例,对照组(非临床路径组)808例。

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等候时间、平均住院费用。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手术等候时间、住院费用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計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我院对于老年白内障的治疗基本符合白内障临床路径的标准住院流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age-related cataract during the operation treatment. Methods: 1 623 cases patients from our hospital with age-related cataract who received surgical operations were chosen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0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clinical pathway, the study group (clinical pathway group) was 815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not clinical pathway group) was 808 cases.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iting times in surgery, and charge in hospital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ere al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aiting times in surgery, and charge in hospital (P<0.05 or P<0.01).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ge-related cataract in the general hospital of the PLA is basically accorded with the standard hospitalization process of clinical pathway in patients with age-related cataract.[Key words] Clinical pathway; Age; Related cataract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指医疗健康机构的一组多学科专业人员(包括医师、临床医学专家、护士以及医院管理者等)共同制订的、针对某一特定的疾病或手术的、标准化的照顾计划,其内容包括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间需要进行的检查、化验、医生和护士的说明、围术期所进行的处置、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大量信息,涉及的相关人员除医生、护士外,还有营养师、药剂师、护理助手以及患者本人,以计划表的形式并辅以形象的图标,使应用者对诊治计划一目了然[1-2]。

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方案

白内障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方案

白内障临床路径执行方案白内障是指眼晶状体混浊的一种最常见的致盲眼病。

本病一般属于中医的“圆翳内障”、“胎患内障”、“惊震内障”范畴。

一、诊断依据:(一)西医诊断依据1.主要症状:视力模糊、下降2.眼部检查:晶状体混浊(二)中医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视力模糊、2.眼部检查:晶珠混浊F降二、路径入选标准[111.纳入标准:1)老年性白内障者视力低于0.5以下者手术治疗:2)先天性白内障者一般宜在婴儿3~6个月时手术3)并发性白内障视力低于0.5以下,眼部原发病稳定情况下,手术治疗。

4)外伤性白内障视力低于0.5以下,以眼部外伤性炎症反应基本平静后施行。

如合并角巩膜裂伤,大量皮质涌入前房,特别是合并继发青光眼、晶体过敏性葡萄膜炎者,可尽早手术。

2.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全身疾病如严重感染;心律失常;心肌梗塞、脑出血或脑梗塞发病6月内;肾功能衰竭患者。

2)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9mmoL/l者。

3)有其他眼病未得到控制者,如急性结膜炎、角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急性发作期、视网膜脱离、眼底血证等;4)伴有精神疾病患者。

三、评估方法:1.是否符合手术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如上所述)2.根据患者眼部情况、全身情况和经济情况选择适当手术方式。

四、护理[2]:1.术前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选择2级护理或1级护理:据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如剪眼睫毛和术前散瞳等;2.术后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选择2级护理或1级护理。

五、饮食[3]:1.一般普食;2.老年人建议清淡饮食或普食;3.合并高血压者低盐饮食;4.糖尿病患者选择糖尿病饮食:5.血脂异常者选择低脂饮食六、监测[4]:1.手术使用全麻者须监测P R BP T;2.高血压患者须监测BP;3.糖尿病患者须监测血糖;4.老年患者须时刻注意神志七、一般处理[5]:1.高血压患者须控制血压在160/90mmHg下,超过者须使用降血压药物治疗2.糖尿病患者须控制空腹血糖在8mmol/L,超过者须使用降血糖药物治疗3.准备在全麻下行手术者术前要禁食禁水6小时八、特殊处理[6]:1.术后发热患者可对症处理;2.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不超4天;九、治疗方案选择[要和本专科的诊疗规范以及特色优势指南吻合](一)中医治疗[7]:1、术前辩证治疗1)肝肾亏虚:以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白,小便清长,夜尿多,眼前有黑花飞舞,或视灯、月数个;眼部外观端好,晶珠部分混浊,眼底如常。

白内障临床路径

白内障临床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矫正视力低于0.5;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眼压、泪道冲洗;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5.眼科A.B超+角膜曲率;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光片。

(七)术前用药。

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液)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眼液),4-6次/日,用药2-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透明质酸钠)、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裂隙灯检查;2.视力;3.眼压;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分析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分析

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常见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眼睛健康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相关影响及其结果,以期达到改善手术治疗质量、提高患者质量效果。

一、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复杂的眼科手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医生的技术技能、影像设备的支持、操作步骤的及时完成以及手术环境的环保和消毒等。

为了实现手术过程的流畅及患者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推出了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临床路径,主要目的是改善手术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质量效果。

临床路径涵盖了手术的前准备、施行和后期处理,包括患者的病史记录、影像状态、操作技术、复查效果和后期处理等各个环节,科学设计了各项管理流程,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为复杂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有效准备防护。

二、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影响。

应用临床路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质量和效果。

临床路径可以帮助医生识别、掌握病情,把握手术时机,安排术前术后管理,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更加准确。

此外,临床路径还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处理并发症,有效防止和控制手术感染,确保患者安全。

研究表明,应用临床路径可以显著降低复杂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水平,使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健康。

三、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及其后果分析。

应用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可以帮助医生识别病情,把握手术时机,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实现更有效的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质量。

同时,临床路径的应用也可以有效地改善医疗费用问题,帮助医院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减少医保经费的支出,可以使更多患者得到治疗。

四、总结由上文可知,临床路径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可以提高患者的质量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节省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医疗水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临床路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质量和效果,但做手术的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依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1、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1、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中医诊断:圆翳内障西医诊断: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l 3.4l+13.7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色反光黯淡。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视力低于0.5;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6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l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检查眼压、泪道;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5、眼科A、B超+角膜曲率;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胸透或胸部X光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显然验光。

(七)术前用药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日,用药2-3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3天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1、裂隙灯检查;2、视力;3、眼压:4、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类固醇激素眼药水,必要时加用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5、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第一、二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停止使用。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及表单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及表单

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一、老年性白内障临床路径标准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H25.901)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ICD-9-CM-3:13.41001+13.70001)或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渐进性视力下降;2.体格检查:晶体出现混浊;眼底模糊,红光反射黯淡。

3.没有眼部其他并发因素。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诊断明确;2.视力低于0.3;3.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25,901老年性白内障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如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流程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检查项目。

1.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眼底;2.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心电图、胸透或胸部X光片;4.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包括肝肾功能、血糖);5.眼科A.B超+角膜曲率、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计数、人工晶体测量、眼电生理检查。

6.根据病情需要检查的项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野等。

(七)术前用药。

1.术前抗菌药物眼药水,4-6次/日,用药2-3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1-3天。

1.麻醉方式:表面麻醉或球后/球周阻滞麻醉;2.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4.术中用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6.输血:无。

(九)术后住院恢复1-3天,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

1.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眼底;2.术后用药:抗菌素眼药水+类固醇激素眼药水+非甾体类消炎眼药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一、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TCD 编码:BYT04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ICD-10 编码:H25.901)。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IOL)(ICD-9-CM-3:13.41+13.7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眼科学》(葛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诊疗方案”。

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临床常见证候:
肝肾两亏证
脾肾阳虚证
气血两虚证
肝热上扰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3.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圆翳内障(TCD 编码:BYT040)和老年性白内障(ICD-10 编码:H25.901)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
的动态变化。

(七)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视力检查
(2)裂隙灯检查
(3)眼压检查
(4)眼底镜检查
(5)眼部A超,眼部B超,角膜曲率,晶体度数测算
(6)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尿常规、大便常规
(7)肝功能、肾功能、血糖
(8)HIV-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测定,乙肝病毒两对半检测(9)血压、心电图、胸部 X 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脂、监测血糖,血压等。

(八)术前用药:
1.术前抗生素眼液术前点眼 4—6次/日(用药时间2—3天)。

2.中成药:复明片(辨证为肝肾两亏证、脾肾阳虚证、气血两虚证
肝热上扰证)
3.中药敷贴:敷贴穴位:三阴交、内关、心俞(双侧),以镇静安神。

(九)手术日为入院第3—4天:
1.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2.手术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3.眼内植入物:人工晶体;
4.术中消耗品:粘弹剂、一次性手术刀、缩瞳剂、眼内灌注液或平衡液、显微手术缝线;
5.手术用设备:显微镜、超声乳化仪。

(十)术后住院恢复3天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术后用药:类固醇激素眼液+营养角膜眼液。

3.选用青霉素类抗生素,预防性用药时间为3天。

4.中药汤剂:辨证为肝肾两亏证:明目治障汤加减服法:每日两次,每次100ml;辨证为脾肾阳虚证:肾气丸加减:服法:每日两次,每次100ml;辨证为气血两虚证:八珍汤加减:服法:每日两次,每次100ml;辨证为肝热上扰证:石决明散加减:服法:每日两次,每次100ml。

5. 中药敷贴:合谷、内关、足三里、太冲、肝俞、申脉(双侧),以镇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