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

合集下载

儿童性早熟的中医治疗

儿童性早熟的中医治疗

儿童性早熟的中医治疗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青春期特征即第二性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性征与真实性别一致者为同性性早熟,不一致者为异性性早熟。

性早熟因引发原因不同而分为中枢性(真性性早熟)和外周性(假性性早熟)性早熟两种。

真性性早熟中无特殊原因可查明者,称为特发性真性(体质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发病率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女孩发病率为男孩发病率的4~5倍,80%~90%的女性患儿为特发性真性性早熟,而男孩真性性早熟属特发性者仅约40%,故对男性真性性早熟尤应注意探察原发疾患。

本病的发生多因疾病、过食某些滋补品、含生长激素合成饲料喂养的禽畜类食物,或误服某些药物,使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相火妄动,肝郁化火。

性早熟表现(1)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

一般女孩先有乳房发育,继之阴道分泌物增多,阴毛随同外生殖器的发育而出现,最后月经来潮和腋毛出现。

男孩表现为过早的阴茎和睾丸同时增大,以后可有阴茎勃起,出现阴毛、痤疮和声音低沉,甚至可有精子成熟并夜间泄精,体力较一般同龄儿强壮。

(2)化验检查:①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血浆睾丸酮等,其含量随性早熟的发展而明显增高。

②X线摄片:手腕骨正位片显示骨龄成熟超过实际年龄,与性成熟一致。

③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观察阴道脱落细胞成熟度是诊断体内雌激素水平高低简单可靠的方法,是衡量雌激素水平的活性指标,也是诊断和鉴别真假性早熟的重要依据,它比血清雌激素测定更稳定、更可靠。

④盆腔B超:了解患儿子宫、卵巢的发育。

对于性早熟,还要注意鉴别:(1)单纯乳房早发育:为女孩不完全性性早熟的表现,起病常小于2岁,仅乳房轻度发育,常呈周期性变化。

不伴有生长加速和骨骼发育提前。

(2)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的鉴别:促性腺激素水平,真性者升高,假性者水平低下。

LHRH兴奋试验,真性者FSH、LH水平显著升高,假性者无此反应。

九味楮实方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

九味楮实方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

九味楮实方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九味楮实方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引言: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了由性腺激素提前释放引起的性发育早熟现象。

该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给患儿及家属带来很大困扰。

中医认为,中枢性性早熟属于阴虚火旺证,因此具有明显的病因学特点。

九味楮实方作为中医传统名方之一,据说具备滋阴清热的功效,因此被广泛用于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九味楮实方在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方面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临床表现的女童患者50例,年龄在6岁至9岁之间,体重、身高、发育指标等方面无明显异常。

2. 研究设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九味楮实方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每天两次,每次剂量依据患者体重调整,疗程3个月。

结果:1. 血液生化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糖、血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九味楮实方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

2. 性腺激素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雄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3. 减轻症状:治疗组的胸部小青春痘和反复头痛症状减轻明显,对照组改善不明显。

讨论:九味楮实方作为中医传统名方,历代医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多次研究,认为其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九味楮实方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并减轻症状。

这可能与九味楮实方的药物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有关。

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仅观察了疗效,未深入探究其药理机制和具体疗效机制。

此外,研究过程中未进行长期随访,未观察到长期疗效和潜在副作用。

结论:九味楮实方在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且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明显。

然而,还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九味楮实方在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能够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

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的效果如何

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的效果如何

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的效果如何中医认为,儿童性早熟的临床证候为“肾阴虚,相火旺”,治疗原则为“滋肾阴,泻相火”。

可以用生地,知母,黄柏等多味中药制成方剂。

经过1000多例临床验证和随访,疗效评价结果显示:对二期的性早熟儿童,用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可以完全控制性早熟儿童第二性征的发育,控制骨骺提前闭合现象,使性早熟儿童提前发育的子宫、卵巢体积变小,疗效非常理想;对分期为三期和四期的性早熟儿童,用该中药方剂患儿30%可完全控制性早熟,70%再配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起到控制作用。

辨证论治治疗结果举例如下:(1)滋阴降火:有中医用加减知柏地黄汤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42例,经治疗6月后,痊愈28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5%。

将69例性早熟儿童按照Tanner不同分期分为2组,均给予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治疗3—6个月。

结果:临床有效47例,有效率68.1%;其中I组有效率82.0%,Ⅱ组有效率50.0%,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得出本方药对儿童Ⅱ期性早熟有效,而对Ⅲ期以上性早熟患儿治疗无效。

采用早熟合剂(生地黄、知母、炙龟板、黄柏、玄参、夏枯草等)治疗真性性早熟患儿90例,疗程1—4年,平均1.79年,总有效率达86.7%。

用三草汤(生地黄、黄柏、知母、青蒿、女贞子、地骨皮、丹皮、旱莲草等)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有效率达90%。

(2)疏肝泻火:有中医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女童性早熟38例,结果治愈3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

运用柴胡橘叶汤(柴胡、橘叶、郁金、芍药、夏枯草)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30例,病情缓解后改服逍遥丸,疗程2~6个月。

治疗后大部分提前发育性征消退,伴随症状消失,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

运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女童性早熟34例,9周后观察疗效,发现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均降至正常水平,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3)化痰消结:用抗早2号方(制半夏、橘皮、茯苓、三棱、海藻、知母、黄柏等)治疗真性性早熟150例,对照组服用知柏地黄汤,疗程3月。

女童性早熟的中医论治及研究概况(男性健康)

女童性早熟的中医论治及研究概况(男性健康)

女童性早熟的中医论治及研究概况(男性健康)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近年来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是治疗性早熟,特别是特发性真性性早熟最有效的药物[1],但价格昂贵,不适合国情,因此中医药研究治疗性早熟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儿童尤其是女童性早熟的中医药治疗情况作概述。

1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与探讨祖国医学无性早熟这一病名,但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些基础理论成为了解和研究本病发病机理的重要依据,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对于性早熟的研究,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病因,但有临床报道可能与疾病或误服某些药物或长期服用滋补品[2~5]有关。

其主要临床病机表现有:1.1阴虚火旺傅氏[6]认为,性早熟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

小儿乃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在病理上多出现肾阴亏损,相火偏旺,阴阳平衡失调,表现为青春提前发动,月经过早来潮。

蔡氏等[7]发现75例性早熟女童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虚火旺证象,如怕热、口渴、面红升火、烦躁易怒、盗汗、便秘、舌质红降或舌边尖红等,认为本病系属肾对生殖机能调节障碍的一种表现。

经滋阴泻火中药治疗,随着阴虚火旺证象的显著改善,血清FSH、LH及E2水平显著下降,子宫、卵巢显著回缩,第二性征明显消退。

据此,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提前发动,功能亢进很可能是真性性早熟女童肾虚相火旺证的物质基础。

时氏等[14]报道,25例性早熟女童多有阴虚火旺的症状,按其出现比例,依次为急躁易怒、口渴、怕热、便秘、盗汗、面部升火、五心烦热、舌质红等。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于治疗前测定患儿血FSH、LH、E2,并与10例正常青春期前女孩进行比较,发现FSH、LH、E2均有明显增高(P<0.01)。

王氏等[8]认为,人体生长,发育与肾脏密切相关,肾虚患者出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表现;反之肾阳(命门之火)过于旺盛则会出现性早熟的现象,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兴奋易躁,头晕,耳鸣,梦遗,舌红,脉弦数。

柴嵩岩诊治小儿性早熟经验

柴嵩岩诊治小儿性早熟经验

柴嵩岩诊治小儿性早熟经验柴嵩岩,中医师,专注于儿科领域多年,对小儿性早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以下是他的一些诊治小儿性早熟的经验分享。

一、病因分析小儿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前乳房发育,男孩在9岁前睾丸增大到3ml以上,并且伴随有性激素水平增高的一种病症。

其发病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在诊治小儿性早熟时,首先要对病因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患儿的家族史、生活环境等情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二、辨证施治针对小儿性早熟的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中医辨证施治方法。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患儿的症状,进行四诊,包括望、闻、问、切,从而做出准确的辨证,并结合患儿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小儿性早熟主要采用中药治疗,根据患儿的体质、病情,选择适合的中药进行调配。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芪、当归、熟地黄等,具有滋阴清热、调节内分泌等作用,能够有效抑制性激素的分泌,延缓性早熟的发展。

四、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小儿性早熟的常见方法之一。

可通过针灸调理患儿的脏腑功能,平衡阴阳,调节内分泌系统,从而达到延缓性早熟发展的目的。

常用的穴位包括气海、关元、神阙等。

五、饮食调理在治疗小儿性早熟的过程中,饮食调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益于调理患儿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减缓性早熟的发展。

六、心理疏导性早熟对患儿的心理影响较大,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压抑等心理问题。

在治疗的还需给予患儿良好的心理疏导,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念,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正确的认识,树立自信心。

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延缓小儿性早熟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饮食等,能够有助于调理患儿的身体机能,减缓性早熟的发展。

小儿性早熟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对患儿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7岁女孩性早熟,中医疏肝软坚治疗效果极佳

7岁女孩性早熟,中医疏肝软坚治疗效果极佳

7岁女孩性早熟,中医疏肝软坚治疗效果极佳王某,女,7岁,2013年3月18 日初诊。

主诉:双侧乳房胀痛,不可触按21天。

患者于2013年3月13日在某省儿童医院检查:睾酮小于0.025ng/ml;左卵巢内见4个直径大于4毫米的卵泡,右侧可见3个大于4毫米的卵泡,双侧乳腺回声减低区。

刻诊:患者月经尚未行,平素易生气发怒,纳眠可,二便调,舌红苔薄黄,脉弦略数。

辨证:肝郁化热,气滞痰凝。

治宜清热疏肝,化痰散结。

处方:柴胡6克,白芍4克,夏枯草6克,川楝子6克,天花粉4克,生牡蛎6克(先煎),王不留行4克,荔枝核6克,丹皮4克,橘核6克,山慈菇6克,甘草3克。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3月26日二诊:乳房较前明显变软,按痛减轻,余无异常。

遂依原方去丹皮,加白芷3克,瓜蒌4克,继服10余剂。

4月22日三诊:察其右侧乳房外观正常,可触及乳核;左侧外观乳核可见,较前明显减小,余无明显不适。

乃于二诊方基础上去瓜蒌、白芷,加炒麦芽6克,以收全功。

按:性早熟,指女孩8周岁以前、男孩9周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月经周期发生在10周岁以前的内分泌疾病。

本病往往给家长及患儿带来不良心理影响,且患儿后期发育常落后于正常儿童,故应予以充分重视。

河北中医学院教授杜惠兰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认为性早熟病在天癸冲任,源在肝肾。

小儿生长发育时期,由于“肝常有余,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容易出现肝肾的阴阳失衡,若肾阴不足而相火偏亢,则会出现发育提前的情况。

若肝气不疏,伤脾生湿,肝郁化火,表现在上则为肝风携痰湿而动,顺肝经上逆,至乳而结,遂发为肿大的乳核;在下则湿热下注,使肾中安潜之相火妄动,相火内扰,则使冲任满溢,天癸先期而至,发为月经。

而现代社会小儿偏食、蛮补现象日趋严重,使小儿纯阳之体内蕴火热痰湿,加之其心理受外界影响的原因,这些均促使了女童性早熟的发生。

此患儿月经未行,仅表现出一派肝郁化热,气滞痰凝之象,故而杜惠兰取柴胡、川楝子、白芍等疏肝清热以顺其少阳之气;用橘核、荔枝核、山慈菇、王不留行等药以软坚散结,疏通乳络;因夏枯草平肝解郁,清利厥阴血脉为最,且长于清热散结,以其配丹皮清血分伏热;而生牡蛎一味的应用,实为此方之妙笔:一则借其潜降之性,滋敛肾阴以潜纳浮阳;二则借其软坚散结之力兼以清热止肿痛;三则利用其“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而归其宅”之性以治痰,防止痰随火走而为患。

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

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

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更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问题。

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医在儿童生长发育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方法和效果。

一、中医理论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认识中医认为,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需要满足多个方面条件才能顺利进行。

中医理论强调了儿童的生命能量(气血精神)的健康与充盈,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中医讲究平衡阴阳、调和五脏六腑的功能,通过调整养生方法,可以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二、中医的干预方法1.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生长需求,中医可以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例如,对于生长缓慢的儿童,可以增加高蛋白、高钙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等;对于肠胃功能不良的儿童,可以适量添加温热的食物,如姜汤、山楂等。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饮食的时间和方式,提倡细嚼慢咽、定时进食,以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

2. 中药调理:中医常常使用中药调理儿童的生长发育问题。

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和症状表现,中医可以选择适宜的中药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生长发育迟缓的儿童,中医可以选用具有益气补中、滋养脾胃的中药,如人参、白术等;对于骨骼发育不良的儿童,可以选用具有补肝肾、壮骨髓的中药,如何首乌藤、桂枝等。

当然,在使用中药干预儿童生长发育时,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3. 针灸推拿:针灸和推拿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手段,也可以应用于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的干预中。

中医认为,通过针灸和推拿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儿童的生长状态。

例如,通过针灸脐部可以调节儿童的脾胃功能,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通过推拿背部可以刺激脊髓神经,促进骨骼生长发育。

当然,在进行针灸和推拿治疗时,需要寻找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操作,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三、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中医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干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诊疗规范及机理研究性早熟是儿童性发育异常的疾病之一,其中,特发性早熟占女童真性性早熟的80%~90%,由于青春期提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导致性征过早出现,月经提前来潮,同时体格发育提前,骨骼生长加速,如不加干预,相当部分患儿的骨龄较实际年龄显著提前,骨骺过早闭合,致使患儿预期身高及最终身高低于同年龄正常发育儿童,约1/3患儿成年后身高达不到150cm。

此外,由于过早进入性发育期,而患儿性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易导致学习及生活上的种种麻烦与困难。

目前,国外治疗真性性早熟患儿主要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大多数报道认为该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使性征消退,同时对于骨龄的提前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而且对患儿的性发育无不良的后副作用。

但此药价格较为昂贵,每年治疗需3万元左右,尚不能为我国大多数家庭所接受,而国内报道多采用孕酮类药物及达那唑等治疗,虽能控制患儿性征的发育,但对于骨骼成熟加速、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无明显效果,而且长期服用有肝肾毒性或雄性化等副作用,也有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性早熟的报道,但多为临床报道,辨证分型不一,缺乏随机对照。

性早熟在中医古籍中本无记载,亦无现成的治疗方法可循。

七十年代末,我院中医科老主任顾文华教授,通过对性早熟患儿的辨证,观察总结出性早熟儿童易出现怕热、面部升火、手足心热、盗汗、舌质红等8项阴虚火旺征象,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肾阴虚可致相火旺,认为性早熟的病机为“肾阴虚、相火旺”,并制订了“滋肾阴、泻相火”的治疗原则;以滋肾阴泻相火中药治疗性早熟,后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一系列治疗性早熟的方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童,在患儿阴虚火旺症候改善同时,第二性征消退,身高增长趋势明显延缓,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的趋势得到遏制,使患儿亢进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得到抑制。

本课题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不同的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性早熟中医药临床干预、诊疗规范及机理研究性早熟是儿童性发育异常的疾病之一,其中,特发性早熟占女童真性性早熟的80%~90%,由于青春期提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提早启动,导致性征过早出现,月经提前来潮,同时体格发育提前,骨骼生长加速,如不加干预,相当部分患儿的骨龄较实际年龄显著提前,骨骺过早闭合,致使患儿预期身高及最终身高低于同年龄正常发育儿童,约1/3患儿成年后身高达不到150cm。

此外,由于过早进入性发育期,而患儿性心理发育相对滞后,易导致学习及生活上的种种麻烦与困难。

目前,国外治疗真性性早熟患儿主要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大多数报道认为该药能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使性征消退,同时对于骨龄的提前也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控制,而且对患儿的性发育无不良的后副作用。

但此药价格较为昂贵,每年治疗需3万元左右,尚不能为我国大多数家庭所接受,而国内报道多采用孕酮类药物及达那唑等治疗,虽能控制患儿性征的发育,但对于骨骼成熟加速、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无明显效果,而且长期服用有肝肾毒性或雄性化等副作用,也有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性早熟的报道,但多为临床报道,辨证分型不一,缺乏随机对照。

性早熟在中医古籍中本无记载,亦无现成的治疗方法可循。

七十年代末,我院中医科老主任顾文华教授,通过对性早熟患儿的辨证,观察总结出性早熟儿童易出现怕热、面部升火、手足心热、盗汗、舌质红等8项阴虚火旺征象,中医理论认为肾主生殖,肾阴虚可致相火旺,认为性早熟的病机为“肾阴虚、相火旺”,并制订了“滋肾阴、泻相火”的治疗原则;以滋肾阴泻相火中药治疗性早熟,后经过不断改进,形成一系列治疗性早熟的方剂,应用于临床治疗特发性真性性早熟女童,在患儿阴虚火旺症候改善同时,第二性征消退,身高增长趋势明显延缓,骨龄提前、骨骺提前闭合的趋势得到遏制,使患儿亢进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得到抑制。

本课题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不同的阶段取得了不同的成果。

在1993年和2001年相关临床经验总结和临床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在循证医学研究中药的疗效、小方剂的有效性研究及补肾中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作用机理等三方面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总结如下: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系列研究(2001-2004) 1.早熟Ⅱ号治疗女童性早熟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研究(上海市科委014319402)课题从循证医学的方法出发,由专业统计学专家参与临床设计和总结的全过程。

本课题采用多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的方法,比较滋阴泻火中药早熟Ⅱ号与疏肝理气中药逍遥丸治疗女童性早熟的临床疗效。

对于性早熟中医和西医相关临床诊断和疗效相关指标,尽量采用定量或半定量的指标进行研究,以便于临床总结。

患儿分为治疗组(滋阴泻火方早熟Ⅱ号)、对照组(疏肝理气方逍遥丸);双盲、双模拟给药,随访比较用药前后两组患儿乳核指数、乳房Tanner分期、中医症候积分、B超检查(子宫、卵巢容积、最大卵泡大小)、骨龄的变化。

132例病儿完成所有随访。

结果:两组患儿用药前后比较,治疗组患儿对乳核指数、乳房Tanner分期、中医症候积分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B超检查子宫、卵巢容积、卵泡大小,治疗组控制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骨龄改变比较,两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女童性早熟,滋阴泻火中药早熟Ⅱ号疗效优于疏肝理气中药逍遥丸。

2.早熟Ⅲ号治疗女童性早熟的临床研究(上海市科委011019064)早熟Ⅱ号是目前我院临床应用最广,疗效经过临床验证得到肯定的院内制剂,其方中生地、龟板、玄参等滋阴益肾,知母、黄柏、丹皮泻相火,生麦芽散结回乳。

全方配伍得当,共凑滋肾阴、泻相火之功。

但是本处方仍然药味较多,进行进一步的药效学、药理学研究等有一定的困难,质量控制较困难,且组成较复杂,不符合现代中医药小处方的趋势。

早熟3号是时毓民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在早熟2号合剂临床应用基础上研究成功的验方,保留了早熟2号合剂的精髓,同时又进行了精简,在临床上以汤剂形式应用于病人,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没有进行系统的对照研究和总结,早熟3号系从早熟2号基础上筛选出其中生地、龟板、知母等主要6味药组成的方剂,药味减少一半。

本课题设计通过随机对照,进行药物的等效性研究,便于今后进行深入的临床和实验药效学和药理学研究。

早熟Ⅲ号是我科在早熟Ⅱ号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精选其中主要药味6味研制成的新协定处方。

为进一步明确新处方的疗效,我科进行协定方早熟Ⅲ号与早熟Ⅱ号合剂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100名性早熟患儿,随机分入治疗组(早熟3号,n=50)、对照组(早熟2号,n=50),初诊进行体格检查,(乳房Tanner分期、乳核直径);初诊摄骨龄片,B超(子宫、卵巢容积及卵泡大小)检查,并进行中医辨证8项指标积分,治疗1月后随访乳核直径和中医辨证,结果:①两组中药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随访,疗程1月与治疗前比较,乳核指数、中医辨证8项积分均较前明显减少,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②两组中药之间初诊和疗程1月时同期比较,乳核指数、中医辨证8项积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熟Ⅲ号与早熟Ⅱ号合剂治疗女童性早熟在第二性征(缩小乳核)和减轻阴虚火旺证候方面均有疗效,疗程1月,两者疗效相似。

3.中医药调控性早熟女童骨骼生长和成年身高的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30070943)中医学认为,人的生长发育与中医学的“肾”有着密切的关系。

《素向·金匮真言论》说:“藏精肾”。

《素向·上古天真论》说:“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藏盛乃能泻”。

从幼年开始肾精不断发育,至青春期,肾精开始充实,生殖机能成熟,男子能产生精子,女子开始按期排卵,出现月经,同时身高体重等增长加速,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也不断发育完善。

正同西医学理论体系不同于中医学理论一样,这个“肾”,不仅仅包括西医学的肾脏,它还包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尤其是它的功能很大一部分包括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等。

下丘脑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除了脉冲性分泌Gn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控性腺轴的发育外,还能分泌释放GHRH和SRIH来共同调节GH(Growth Hormone,生长激素)的分泌,其中GHRH和GHRH 受体相结合发挥促进GH分泌,而SRIH有抑制GH分泌的作用。

正常状态下,肾的阴阳相对平衡,表现为“阴平阳秘”的状态。

而发生性早熟的患儿,往往表现为一种肾的阴阳不平衡状态,比如这些小儿患儿往往伴有怕热、口渴、面红升火、烦躁易怒、五心烦热、盗汗、便秘及舌质红绛或舌边尖红等阴虚火旺的病理倾向,正是由于这些小儿的阴虚内热型的体质,造成小儿对引起性早熟的致病因素存在易感性。

所以,我科采用“滋肾泻火”法治疗性早熟病儿,发现中药对于性早熟小儿亢进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确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

那么,对于患儿的生长轴有无明显的作用呢?对下丘脑-垂体的作用环节在哪里?2001年~2004年,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对中医药调控性早熟女童骨骼生长和成年身高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动物实验,观察GnRHa和滋阴泻火中药对青春期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应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Tagman-PCR,FQ-PCR)方法从mRNA转录水平检测分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激素、受体基因表达水平,对下丘脑-GH-IGF-1轴各个层次相关激素、受体的基因表达水平做系统分析研究,试图探讨这两种抗早熟药物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

(2)以西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GnRHa)达菲林作对照,随访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儿给药前后,阴虚火旺症候改善、第二性征消退情况、子宫及卵巢容积的变化、TW2骨龄变化及成年预测身高的增减,检测血清生长介素IGF-1及IGFBP-3以及骨钙素的变化;重要结果:(1)动物实验结果:滋阴泻火中药和GnRHa a.使大鼠阴道口开启时间推迟,并下调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GnRH和GnRHR)以及雌激素受体(ER)的mRNA转录水平;b.减慢生长速度但对成年期身长无显著影响;c.虽未影响下丘脑-GH-IGF-1轴中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GHRH受体(GHRHR)mRNA 转录水平,却上调了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RIH)mRNA转录水平;下调了GH、GH受体(GHR)、IGF-1、IGF-1受体(IGF-1R)mRNA转录水平。

(2)临床研究初步结果:随访6月,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患儿乳房Tanner分期明显变小;而GnRHa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子宫、卵巢容积用药前后自身比较,均显著减小,GnRHa组优于对照组;骨龄和成年预期身高治疗前后,两组无显著差异。

治疗组用药后血清IGF-1水平降低;对照组用药后BGP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后比较,GnRHa组降低更明显。

初步结论:①滋阴泻火中药和GnRHa可推迟青春期大鼠性成熟发育,其作用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而实现;滋阴泻火中药和GnRHa虽可减慢大鼠生长速度,但对成年期身长无显著影响,其作用可能主要通过影响下丘脑-GH-IGF-1轴中SRIH、GH、GHR、IGF-1和IGF-1R而实现。

②滋阴泻火中药及GnRHa对于患儿性征及子宫卵巢大小的控制都是有效的,其中GnRHa作用大于滋阴泻火中药,但是对于患儿骨龄超前及成年预期身高的影响,未发现明显差异。

GnRHa对骨转换指标骨钙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滋阴泻火中药及GnRHa对性早熟女童的性腺轴和生长轴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需要长期随访。

4.儿童性早熟中西医结合治疗诊疗规范及质控标准儿童性早熟在古籍中并无记载,目前国内尚无公认的相关的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标准,为了进一步总结性早熟特色专科的经验,规范特色专科的诊疗,在上海市卫生局性早熟特色专科建设基金的支持下,我们进行了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参考国际权威诊断标准并结合本科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制订儿童性早熟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

目前国内无统一规范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性早熟的标准。

相关杂志已经收稿准备发表,作为国内比较规范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性早熟诊疗标准。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由已故上海市名老中医、中医科顾文华教授开创,在全国首先提出性早熟属于“肾阴虚、相火旺”,采用“滋肾阴、泻相火”为主进行治疗,后经过课题组几十年的努力,从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