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安装与拆除木模板、竹胶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木胶合板与竹胶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503-2007)

5-3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木胶合板与竹胶板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503-2007)‘1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先竖向结构施工后水平结构施工模板的安装与拆除。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模板:木胶合板与竹胶板常用规格见表2.1.1-、标2.1.1-2混凝土模板用木胶合板规格尺寸(mm ) 表2.1.1-1 模数制非模数制 厚度 宽度长度 宽度 长度 6001800 915 1830 12.0 15.0 18.0 21.09001800 1220 1830 10002000 915 2135 1200 2400 1220 2400 竹胶合板模板规格尺寸(mm ) 标2.1.1-2宽度长度 厚度9151830 9.0 12.0 15.0 18.0 12201830 10002000 9152135 12202440 15003000 注:引自《竹胶合模板》JG/T3026-19952.1.2木胶合板与竹胶合板物理理学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T17658和《竹胶合模板》JG/T3025的要求2.13木方:规格、100mm x 100mm 木方,50mm x100mm 木方。
2.1.4 支撑件:柱箍、冷弯矩形空心型钢(俗称方钢管)2.1.5 隔离剂(脱模剂):竖向结构模板可采用水质隔离剂或油质隔离剂,水平结构模板不得采用油质隔离剂。
2.2 主要机具斧子、电锯、电刨、手锯、刨子、扳手、电钻、线坠、2m 靠尺、方尺、锤子、卷尺、水平尺、撬棍等。
2.3 作业条件2.3.1 框架机构先施工柱子,水平施工缝一般设在梁下50mm 处:剪力墙结构先施工墙,水平施工缝设在模板底标高上3~5mm 处。
2.3.2 模板设计(1)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晋兴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梁板支撑间距,模板组装形式(就为组装和预制拼装),连接节点大样等。
支模架搭设、模板安装及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7、模板安装前,墙体与顶板间施工缝应处理完毕;墙体与墙体间竖向施工缝已处理完毕,并已经隐检。
8、熟悉图纸,作好技术交底。
(二)材料要求
1、竹胶板模板:尺寸(915×1830mm)、厚度(15、18mm)。
2、方木:45×95mm方木,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3、拆除模板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的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
补充作业内容:
交底人签字:
讲解时间:年月日
接受任务负责人签字:
检查执行情况
安全员签字:
本卡管理办法:1、凡下达施工任务,必须填写本卡,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2、本卡填写一式三份Ⅰ工长留存,Ⅱ附任务单上,Ⅲ交安全员。
4、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梁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模用脚手管和扣件固定好。梁侧模板上口要拉线找直,用梁内支撑固定。
5、复核梁模板的截面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
6、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检查合格后办预检。
(四)安装楼板模板
1、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梁跨度≥4m时应按规定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脚的处理同梁模板工艺要点中的有关内容。
3、对拉螺栓:采用φ14以上的Ⅰ级钢筋(最好用HPB235),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
4、隔离剂:严禁使用油性隔离剂,必须使用水性隔离剂。
5、进场的机具设备按规定进行维修和保养,不合格和有能可维及到作业人员的机具设备(圆盘锯刨木机等)不能使用,不能带病运转。
(三)施工机具
5、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等。
支模架搭设、模板安装及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2)

工程名称:永和社区商办项目(含养老院)
分部分项名称:支模架搭设、模板安装及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NO:
交底内容:
一、一般安全要求: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
2、禁止穿拖鞋、高跟鞋、凉鞋、裙子、打赤脚、赤膊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劳保鞋上班作业。
3、2米及以上高处作业无安全防护措施必须系好安全带,系挂牢固,并按规定高挂低用。凡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痢病、恐高症、眩晕等禁忌症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
、支模架的稳固,应采用斜杆(剪刀撑)保护。在脚手架的外围一圈必须设置连续剪刀撑,竖直方向纵横双向全高范围内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水平方向沿平面每两步增设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宜在45—60度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宜为45度。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米。
、支模架不得采用钢、竹混设。脚手架的基础除按规定设置外,必须做好排水处理.
、所有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40—65N.m。
、斜杆接长不宜采用对接扣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米,扣件不得少于3个,且等距离设置。
三、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1、工程结构图进行模板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度和稳定性。模板按墙进行编号,并涂刷好水性隔离剂,分规格堆放。
6、墙体根部10cm范围内应抹平压光,以防模板下口跑浆。
7、模板安装前,墙体与顶板间施工缝应处理完毕;墙体与墙体间竖向施工缝已处理完毕,并已经隐检。
8、熟悉图纸,作好技术交底。
(二)பைடு நூலகம்料要求
主体工程-模板(木模板、竹胶板)安装与拆除

(2) 柱、墙、梁、轴线位移:单层5mm;高层框架3mm;多层大模5mm;高层大模3mm。
(3) 标高;单层±5mm;高层框架+2,-5mm;多层大模±5mm;高层大模±10mm。
(4) 基础截面尺寸:单层±10mm;高层框架±10mm;多层大模±10mm;高层大模±10mm。
(9)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单层3mm;高层框架3mm;多层大模3mm;高层大模3mm。
(10)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单层3mm;高层框架3mm;多层大模3mm;高层大模3mm。
(11) 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移:单层2mm;高层框架2mm;多层大模2mm;高层大模2mm。
(12) 预埋螺栓外露长度:单层+10,-0mm;高层框架+10,-0mm;多层大模+10,-0mm;高层
大模+10,-0mm。
(13) 预留洞中心线位移:单层10mm;高层框架10mm;多层大模10mm;高层大模10mm。
(14) 预留洞截面内部尺寸:单层+10,-0mm;高层框架+10,-0mm;多层大模+10,-0mm;高
层大模+10,-0mm。
四、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1) 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5)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5、成品保护
(1)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2)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3)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
模板安装拆除规程

模板安装拆除规程模板制作操作规程1根据施工组织和流水段的划分按项目部确定的大模板数量进行加工。
2制作模板的工作面必须平坦稳固。
3锯裁模板采用c305锯,齿数120齿,即嵌有硬质合金的圆锯片,电机转数要高,防止板面起刺。
锯裁线要直,严禁随意切割。
4模板钻孔前应弹线定位后方可进行,钻孔时模板应垫实,钻机应垂直模板,以保证钻孔质量。
5锯裁以及模板钻孔后一定必须防水封边,用油漆刷两遍,并使胶合板防止钢键、温、气等冲刷,避免模板脱落和收缩变形。
6不得在板四周侧边上沿板面方向钉钉子。
7角模制作时,在其背部加几道横肋及支撑,防止拆模时撞击模板造成角模不方正。
8角模与大模之间留出5mm的余量,易于施工吊装。
9模板制作要严格控制拼缝宽度,拼缝宽度不得大于0.3mm,否则应刨平。
10严格控制相连板高差,相连板高差严禁大于0.5mm。
11成品模板堆满前要冲洗整洁,刷上不好脱模剂。
12成品大模板要搭架背靠背立放,倾斜角度75~80度,相邻两块大模板面板一侧留出500mm~1000mm的距离,便于清理大模板,大模板顶部采用铁丝固定防止倾倒,大模板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
13应合理用料,做到长料长用,短料短用,严禁随意锯割模板造成浪费。
14对加工的余料应集中堆放。
模板加装操作规程1模板安装前要根据轴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和外侧控制线。
在竖向钢筋绑扎完后,放出每层标高控制线。
2模板比拼缠处与阴阳角处必须加设木方,并设海绵条。
3柱根与墙根处楼面混凝土要平整,并严格控制墙体两侧和柱四周板标高,标高控制在2mm以内,支模时加设海绵条。
如地面平整度达不到要求,应通知责任工程师。
柱墙模板安装前,地面必须彻底清扫干净。
4模板加装时,背楞先排竖带,后排横带,内衬两面块小模板的企口缠融合密切,背部螺栓应当包著。
5为防止独立柱和外边柱出现错台现象,上层柱模必须往下搭接300mm以上,并且最底一道柱箍布置在下层已完成的柱面100~150mm以下。
6为避免边墙和筒体上下层墙体发生粘连错台,须在下层墙体距顶部250mm处为留出一排穿墙螺栓套管,等待上层墙体模板往下内模时用穿墙螺栓将模板与已完成墙体包住。
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完整版】

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疗养食堂改扩建工程,位于青岛市太平角六路7号。
建筑面积:2590㎡,层数:地上3层,地下1层,结构类型:框架结构。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条基(独立基础)+防水板,部分为筏板基础。
二、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工作.2、依据施工图纸,做好模板翻样工作.3、做好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工作.(二)施工准备1、提前做好周转材料供应计划,为下步施工做准备.2、提前做好现场平面布置工作,对木工制作场地应及时规划搭建,并安装好制作机械.3、提前落实好施工操作班组,确保操作人员技术素质高,能吃苦耐劳,组织一支特别能战斗劳动力队伍.4、提前做好施工进度计划,并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做出各阶段材料供应计划,劳动力组织计划,设备进场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为如期完成进度计划,提供有力保障.5、材质要求:本工程选用胶合板、竹胶板等,模板支架的材料选用钢管、顶托、木方等,材料的材质符合有关的专门规定。
模板及其支架符合以下规定: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注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三)机械准备木工机械主要有:1、圆盘锯2台2、手提锯4台3、手电钻6把(四)劳动力组织根据现场实际工程量结合总进度计划要求,基础及主体施工阶段计划投入木工80名。
三、模板搭设要求1、模板支架由架子工搭设和拆除,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模板支架须用钢管和扣件搭设成支撑系统,严禁使用木、竹等材料搭设。
3、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模板的每根立柱底部均设置木垫板、钢底座。
4、模板支撑系统按要求设置立柱和纵横向扫地杆,模板立柱间距不大于 1.2m;应按规定增设纵横向大横杆,步距应由计算决定,但最大步距不超过 1.2m;最高一步大横杆与模板支撑点之间的立杆高度不大于50cm。
模板安装与拆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柱子模板的拆除方法:
a)拆除拉杆或斜撑b)从上到下依次拆除柱箍c)拆除部分竖肋d)运输和维护模板及配件
3、梁板模板的拆除方法:
四、模板拆除的方法
1.模板的拆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侧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足够使其表面和棱角不受损伤的情况下进行。
b)底模板的拆除必须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执行。作业班组必须向技术部门申请拆除许可。
c)已经拆除模板和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才能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效应更不利时,必须进行额外的计算,并加设临时支撑。
3.对拉螺栓采用中14mm以上的I级钢筋,双边套丝扣,并且两边配有两个螺母,带有润滑油用于备用。
4.采用水性脱模剂作为脱模剂。
5.模板截面支撑采用钢筋支撑,并在两端涂上防锈漆。
6.使用的木工工具有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翘棍等。
7.支撑体系包括柱箍,钢管支柱,钢管脚手架或碗扣脚手架等。
2.已安装完成的墙体和柱子模板在吊装其他模板时不得碰撞,也不得作为临时支撑物,以防模板变形或产生平台,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并防止平面模板的高度和平整度发生偏差。
六、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问题
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mm)
6.安装一定流水段柱子模板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注意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测量,并固定好水平拉杆和剪力支杆。
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方案

大模板的安装与拆除1施工准备1.1材料及主要机具:1.1.1 各种规格的大模、脚模、柱模、包括地脚螺栓及垫板、穿墙螺栓及套管、铸铁压板、山型螺母、芯带、销板、连接螺栓、护身栏、爬梯及作业平台等。
1.1.2 海绵条:2MM厚20MM厚。
1.1.3 隔离剂:甲基硅树脂或水性脱模剂。
1.1.4 一般应有备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扳手、手据、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1.1.5 钢管、扣件、可调顶托、木楔子、木方。
1.2 作业条件:1.2.1 确定所建工程施工区、段的划分。
根据工程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的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砼工序)的作业量,确保工程进度。
1.2.2 按工程结构设计图进行模板设计,确保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1.2.3 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
1.2.4 轴线、模板线、门窗洞口线、标高线放线完毕,并办好预检手续1.2.5为防止大模板下口跑浆,安装大模板前,对大模板的承垫底部先20mm厚的海绵条,若底部严重不平的,应先沿模板内边线用1:3水泥砂浆,根据给定的标高线准确找平(找平层不得伸入墙内)。
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垫木方,与找平砂浆上平交圈,以保准标高准确和不漏浆。
1.2.6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0-80mm处,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的水平移位。
1.2.7墙、柱子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
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好隐检手续。
1.2.8拼装模板的场地应坚实平整,条件允许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
1.2.9 按模板设计配板进行拼装,所有背楞螺丝、连接螺丝等必须有效固紧。
1.2.10 对于所以组装完毕的模板,应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形尺寸紧固件是否有效、牢靠;并涂刷脱模剂,分门别类放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安装与拆除——木模板、竹胶板
(主体工程)
一、施工准备
1.材料
(1)木模板(或竹胶合板):其规格、种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2)木材:木枋的规格、种类必须符合模板设计要求。
(3)支架系统:木支架或各种定型桁架、支柱、托具、卡具、螺栓、、交叉撑、钢管等。
2.作业条件
(1)模板设计已完成,有模板设计图纸(手画草图)。
(2)木模板备料:模板数量应按模板设计方案结和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
(3)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4)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5)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二、操作工艺
1.基础模板制作安装
条形基础模板:侧板和端头板制成后,应先在基槽底弹出基础边线和中心线,再把侧板和端头板对准边线和中心线,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经检测无误差后,用斜撑、水平撑及拉撑顶牢。
2.柱模板
(1)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注意:外侧板宽度要加大两倍内侧板模板厚)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模板,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
(2)安装柱箍:柱箍应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等因素进行设计选择(有木箍、钢箍、钢木箍等),柱箍间距一般在500mm左右,柱截面较大时应设置柱中穿心螺丝。
由计算确定螺丝的直径、间距。
3.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
(2)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
找平。
当梁底模板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千分之一至三。
(3)梁下支柱支撑在基土面时,应对基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入木垫板或混凝土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顶下沉。
(4)支顶在楼层高度4.5m以下时应设二道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若楼层高度在4.5m以上时要另行作施工方案。
(5)梁侧模扳: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
(6)当梁高超过750mm时,梁侧模板宜加穿梁螺栓加固。
4.楼面模板
(1)根据模板的排列图架设支柱和龙骨。
支柱与龙骨的间距,,应根据楼板的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的大小,在模板设计中确定。
一般支柱为800~1200mm,大龙骨间距为600~1200mm,小龙骨间距为400~600mm。
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
(2)底层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
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支架应垂直,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各层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
(3)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
(4)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模板应通线钉固。
(5)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5、成品保护
(1)坚持每次使用后清理板面,涂刷脱模剂。
(2)按楼板部位层层复安,减少损耗。
(3)材料应按编号分类堆放。
三、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承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承面积。
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2)木模板(或竹胶合板)应符合《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6一一83)中的承重结构选材标准,其树种可按本地区实际情况选用,材质不宜低于Ⅲ等材。
2.基本项目
(1)模板接缝宽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不大于2.5mm
优良:不大于1.5mm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采取防粘结措施。
每件(处)板的模板上粘浆和漏涂隔离剂累计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
合格:不大于2000mm2
优良:不大于1000mm2
3、允许偏差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基础轴线位移:单层5mm;。
(2)柱、梁、轴线位移:单层5mm;
(3)标高;单层±5mm;
(4)基础截面尺寸:单层±10mm;
(5)柱、梁截面尺寸:单层+4,-5mm;
(6)每层垂直度:单层3mm;
(7)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单层2mm;
(8)表面平整度:单层5mm;
(9)预埋管中心线位移:单层3mm;
四、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1)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2)基础模板
1)带形基础要防止沿基础通长方向,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够,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时上段混凝土缺损,底部钉模不牢的现象。
措施:
a、模板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
b、模板上口应钉木带,以控制带形基础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下平直。
c、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板下口支撑在钢筋支架上。
d、支撑直接在土坑边时,下面应垫以木板,以扩大其承力面,两块模板长向接头处应加拼条,使板面平整,连接牢固。
(3)梁摸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
措施:
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
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
(4)柱模板:防止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
措施:
a、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
(5)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措施:a、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c、板模按规定起拱。
五、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支模过程中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如遇途中停歇,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结稳固,不得空架浮搁。
拆模间歇时应将松开的部件和模板运走,防止坠下伤人。
(2)拆模时应搭设脚手板。
(3)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高空坠落及防止模板向外倒跌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