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第一次作业讲评

合集下载

商品学教案

商品学教案
1、通过PPT课件讲授基本知识。
2、技能训练。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
一、新课讲解
【导入案例】
第1节 商品储运期间的质量变化
一、商品的物理机械变化
(一)挥发
低沸点的液体商品或经液化的气体商品,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表面分子能迅速汽化而变成气体散发到空气中去的现象叫挥发。
(二)溶化
溶化是指固体商品在保存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或环境中的水分达到一定程度时,会溶解变成液体的现象。
授课时间
第4周
教学时间
安排
2节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二章 商品的分类
分类的主要标志
商品编码
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
认识商品分类的方法
认识商品编码
掌握条形码的制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条形码的制作
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
1、通过PPT课件讲授基本知识。
2、技能训练。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基本内容及过程
一、新课讲解
2、认识长尾理论。讨论长尾理论为商品学带来了什么变化
讲授,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以自身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效用或物的效用,即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反映了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三、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
作业与课外训练
课外阅读资料
课后反思
专业名称
市场营销、物流管理
课程名称
商品学
课程类型
(A、B、C)类
B
开课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授课班级
2021级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班

商品学说课稿

商品学说课稿

商品学说课稿各位评委好:非常感谢各位评委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的说课,在此我向各位评委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感谢。

我说课的课程名称是:商品学,课程类型是:专业基础课,授课专业和班级是:物流、连锁、营销,现授课班级:650910,现讲授轮次:第三轮,我是本课程的教师:顾峰。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材和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及课程改革、教学设计示例、课程后续建设思路等8个方面来对商品学进行说课。

第一部分:是课程定位商品学在课程定位是专业基础课,下面我们来看看它在物流、连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课程1.1商品学在课程中的位置:经济学基础与应用、管理学基础2门课程是公共专业基础课而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企业门店营运管理、连锁经营门店开发与设计、供应链管理是专业课。

而商品学的课程是起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

1.2商品学课程目标商品学的专业能力目标:能够树立现代商品营销及物流管理观念;能够运用商品储运与养护知识(物流专业)商品分类与编码(连锁专业)分析实际的问题;能够运用商品学的分类(连锁专业)及养护(物流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方法能力目标: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商品整理能力、商品技术应用能力社会能力目标:具备辩别是非的能力、具有热爱科学,的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第二部分:是课程定位2.1 教学设计本课程采取的倒推法,首先根据物流连锁岗位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能够了解客户的购物需求、能够合理摆放商品、能够准确无误地介绍商品、能够鉴定商品的质量等级、能够牢固快捷包装商品、能够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能进行库存期间的商品养护的各项要求,然后来确定商品与商品学、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及管理商品标准及标准化、商品质量认证、商品检验、商品包装、商品储运和养护等章节,最后这就是商品学教学内容体系。

2.2课程理念与思路根据物流连锁岗位国家职业标准到上课选取典型案例到理实一体课堂教学安排课后自主学习配合模拟仿真实验最后达到培养职业应用能力的目标。

商品学教案(2016)

商品学教案(2016)
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复习思考题
师生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评价
揭示板书课题
教师引导讲解
举例说明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评价
教师对比讲解,加强学生理解与记忆
学生举例讨论
教师讲解举例说明、总结
学生听讲、思考、举例讨论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教师对比讲解,举例说明、总结
二、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所有的在市场交换中得以承认的有用性
①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物质性和社会性。
物质性:即物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在一定使用条件下所具有的用途和性能、功能。
社会性:即社会的使用价值,或市场适销性,体现了商品使用价值被社会和消费者所承认的程度。
1、商品质量的定义
2、商品质量的层次
(二)商品质量的构成
(1)从表现形式看:外观、内在、附加
(2)从形成环节看:设计、制造、市场
(3)从有机组成看:自然、社会、经济
二、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使用性、安全卫生性、审美性、经济型、寿命和可靠性、信息性
5、生活资料类商品质量要求
(1)食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营养成分、可消化率、发热量
8、银层,一等品不露光,二等品轻微露光;
9 、抽气尾管破裂、裂纹、冷爆、搭伤、石棉脱落、内外瓶相搭,一、二等品均不允许有。
问题:你认为5号保温瓶胆的质量要求是否科学?
课堂小结:
1、商品质量的概念
2、商品质量的构成
3、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商品学课件第一章

商品学课件第一章

商品学课件第一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商品学课件第一章,主要涵盖了商品的分类、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包装和商标等知识点。

具体内容包括:1. 商品的分类:根据商品的性质、用途、生产部门等进行分类。

2. 商品的属性:商品的质量、规格、价格、商标等。

3. 商品的包装:商品包装的作用、包装材料、包装设计等。

4. 商标:商标的定义、商标的作用、商标的注册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商品的基本分类,认识到不同类别商品的特点。

2. 让学生了解商品的属性,认识到商品属性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

3. 让学生了解商品包装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商品包装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商品的分类、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包装和商标等知识点。

难点:商品属性的深入理解和商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商品实物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商品,引导学生发现商品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和黑板,讲解商品的分类、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包装和商标等知识点。

3. 例题讲解:举出实例,让学生理解商品分类和商品属性的实际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款商品包装,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6. 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不同类别的商品,观察并分析它们的属性和包装特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商品的分类2. 商品的属性3. 商品的包装4. 商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举例说明商品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商品的特点。

答案:商品的分类可以按照性质、用途、生产部门等进行分类。

例如,日用品、食品、服装、家电等。

不同类别商品的特点不同,如日用品注重实用性和价格,食品注重口感和保质期,服装注重款式和质量,家电注重性能和耐用性。

2. 作业题目:请分析一款你喜欢的商品的属性,并说明这些属性对你购买决策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讲解知识点、举例分析和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商品的分类、商品的属性、商品的包装和商标等知识点。

商品学实训总结范文精选3篇(全文)

商品学实训总结范文精选3篇(全文)

商品学实训总结范文精选3篇XX:1006-4311(20XX)04-0175-010引言商品学实训是商品学理论课程的重要补充,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实践环节。

在历年的教学中,商品学实训教学对理论课的教学影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1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历的阶段1.1 初次尝试商品学实训教学模式20XX年,学院面临省级示范院校验收,实训室和实训开展情况是一个重要指标,而商务治理专业又是新专业,面临教改和专业建设,大胆提出了商品学实训方案,根据当时的教学条件设计了;饮料识别、酒类识别、乳制品识别、茶叶识别、纺织品识别和POS机操作演练。

在短短两天,教研室的4位老师不辞辛苦,采购了近万元的各类商品,力求商品判别准确,正规采购,商品齐全,总类尽可能涵盖比较全面,满足实训要求。

我把学生分成8各小组,利用一周时间由学生小组长带领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圆满完成实训任务,交出了出色的实训作品,学生自我总结中用的做多的词汇,希望老师多多安排此类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非常突出,学生中意度达到满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1.2 启动校外实训基地在上一阶段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毛皮识别项目。

鉴于当时教师对此类商品也难于识别,教研室大胆与红云皮革接触成为商务治理专业首个校外实训基地并签约。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淡季学生亲自去车间,有周总亲自为大家讲授毛皮识别,旺季企业代表亲自到学校利用一天时间传授技艺,经过几轮实践教学,毛皮识别大大提高,同时周总以切身经历教育学生要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实现理想和抱负,光有文凭是没有用的。

学生深受教育,激励了学生脚踏实地。

1.3 实训教改进一步深化在原有实训项目的基础上,各种样本制备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理念上,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不断地开展和深入,德育教学与实训教学如何紧密结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从茶叶识别大家找到了突破口,通过讲座的方式,请资深茶艺方面的专家为我们的学生作报告,从品茶、识别、做人角度为学生讲述了饮茶与做人微妙的关系,让学生初步领会茶文化的魅力与渊博。

商品学教案

商品学教案

商品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商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明确商品学在市场营销和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2.使学生掌握商品分类的方法和原则,能够对商品进行合理的分类。

3.培养学生对商品质量的认识,了解商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对商品质量的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了解商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的作用,能够正确使用和解读这些信息。

5.提高学生对商品售后服务政策的理解,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增强消费者权益意识。

二、教学内容1.商品学概述(1)商品学的定义:商品学是研究商品的产生、发展、流通、消费和回收再利用的全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规律和方法的学科。

(2)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商品、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消费和商品回收再利用等。

(3)商品学的内容: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包装、商品标签、商品说明书、商品售后服务等。

2.商品分类(1)商品分类的意义:便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便于消费者选购商品,便于政府对市场进行监管。

(2)商品分类的方法:按照商品的用途、原材料、生产方法、产地、品牌等进行分类。

(3)商品分类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稳定性等。

3.商品质量(1)商品质量的定义:商品质量是指商品在使用过程中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

(2)商品质量标准体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

(3)商品质量检测方法:感官检测、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等。

4.商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1)商品包装的作用:保护商品、便于运输、促进销售、提高商品价值等。

(2)商品标签的内容:商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生产地质、联系方式等。

(3)商品说明书的作用:指导消费者正确使用商品,提供商品的相关信息。

5.商品售后服务(1)商品售后服务的内容:商品退换货、维修、保养、咨询等。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商品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商品分类、商品质量、商品包装等实际问题。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现代商品学》
• 建国后:商品学可得到蓬勃的发展,1995年
成立了商品学会
商品知识汇集
我国商品学的发展 商品学诞生
商品学发展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第一节 商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三、商品学界的主要学派及主张
技术学派
经济学派 融合学派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第一章 商品学认知
第二节 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研究商品质量评定,对其依据的研究离不 开各种商品的质量特征,这就需要计量学标准 化等学科的理论知识。·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一、商品学学科的性质
• 商品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 商品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 的应用技术学科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一、商品学学科的性质
• 研究商品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要以化学、物 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和微生物学为基础 • 研究商品质量评定需要计量学、标准化等学 科知识。 • 研究商品包装、研究商品质量的保护和维护、 研究商品的分类、商品品种类别及其构 成……… • 商品学既是一门边缘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 较强的学科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第二节 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 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属性。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第二节 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市场流通的大众消费品,特别是 纺织、服装、食品、电子电器、日 用化学等轻工产品。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第二节 商品学研究的对象与任务
核心部分、有形附加部分和无形 附加部分。
《您的金钱的价值》
第一章商品学认知
第一节 商品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外商品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外在首次开设商品学这门课 程以前,有关商品的研究和著述是 作为商业的一部分来进行的。

商品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最全电子讲义(最新)

商品学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 最全电子讲义(最新)
广义的商品质量是指商品适合其用途所需的各种特 性的综合及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衡量商品使 用价值的尺度。
任务一 商品质量概述
二、商品质量组成
(1)商品的内在质量 (2)商品的外观质量 (3)商品的社会质量 (4)商品的经济质量
任务一 商品质量概述
三、商品质量基本要求
(一)商品质量特性 商品质量特性,是根据一定的准则,就爱你攻对
四、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一)产品设计对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为了保证生产商品的质量,必须进行全面市场的
调查与分析,认真研究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基本技 术要求,这样才能设计出结构合理、样式新颖, 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有便于加工、使用和修理 的商品。
任务一 商品质量概述
四、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
(二)原材料供应对商品质量的影响 原材料是构成商品的原始物质,其质量是决定商
项目一商品及品类管理基础 知识导读
1-1 认识商品准
一、对商品的产生的认识 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早期人类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 出现,社会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劳动者生产的产 品除了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外,开始出现了剩余, 这就为交换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交换的出现,意味 着人类劳动产品开始转化为商品。
第一,这里的“规定”指国家有关规定、质量标准或买卖双方的合 同要求等方面的认为界定。
第二,“潜在要求”指人和社会对商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卫生性、 可靠性、耐久性、美观审美性、经济性、信息性等方面的期望。
第三,“特征”指用来区分同类商品不同品种的特别显著标志。 第四,“特性”指不同类别商品所特有的性质,即品质特性。 可以说, 商品质量是商品具备适用性功能,满足规定和顾客需求
任务一 商品质量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学第一次作业讲评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3C”标志:名称为“中国强制认证”,是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性的检测和审核后,证明符合国家强制标准、技术法规的合格评定制度,准许出厂销售、进口和使用的证明标记。

2.充气包装:是将商品置于气密性好的包装容器中,用氮、二氧化碳等不活泼气体置换容器中原有空气的一种包装方法。

这种包装多用于水果、蔬菜等鲜活商品3.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害扩散,针对进出境的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的装载容器、包装物以及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运输工具实施的检疫。

4.国际标准: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

5.防御商标:指非驰名商标的所有人将自己的同一商标在各种不同类别的商品上分别予以注册的商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商品包装要根据内装饰商品的特性确定其属性和功能,既不要发生“不良包装”,也不要避免出现“(过分包装)”现象。

2.商品分类标志按其适用性可分为(普通适用)和(局部适用)两类两类。

3.EAN系统处理期刊和图书时,常采用的编码方法是利用原有期刊号和(国际标准书号)号。

4.标准化经济效果=(标准化有用效果)÷(标准化劳动耗费)。

5钢按照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6.建立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分类的国际协议,简称(尼斯协定)。

7.国际物品编码协会规定,只有当标准版条码所占面积超过总印刷面积的(25 )%时,申请使用缩短版条码才是合理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国际标准ISO 8410—1994中对质量的定义是()。

A.反映实体满足明确的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B.国家的有关法规、质量标准以及合同规定的对产品适用、安全和其他特性的要求C.为确定某种物品或某种服务是否满足了自己的目的而作为评价对象的所有特性和性能的总和正确答案:A2.区分红茶、绿茶、乌龙茶的分类标志是()A.商品的原料B.加工程度C.加工制造方法正确答案:C3.中国从1992年起全部采用并实施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的简称是().CNB.HSC.SITC正确答案:B4.下面的标准号中,属于地方标准的是()。

A.GB4694B.QB2218C.DB31/0013正确答案:C5.下列商品中,需要制作实物(样品)的标准是().A.羊毛B.鞋面用皮革C.自镇流荧光灯正确答案:A6.中国消费者协会根据消费者投诉,从市场取样,进行监督检验,并将结果通过媒介向社会公布,促进生产企业改进商品质量,这种活动形式属于()。

A.国家质量监督B社会质量监督C.消费者质量监督正确答案:B7.欧盟实行的强制性安全认证制度是()A.BSI认证B.UL认证C.CE认证正确答案:C8.在商品运输包装标志中,习惯上称为“唛头”的是()A.收发货标志B.包装储运图示标志C.警告性标志正确答案:A9.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单件运输包装是()A.集装箱B.木箱C.纸箱正确答案:C10.按照《标准化法》的规定,中国的商品标准分为()A.3个等级B.4个等级C.5个等级正确答案:B11.对商品的色、香、味、形、外观疵点、包装的结构和装潢等内容进行的检查,属于(B)A.物理检查B.感官检验C.实用性检验正确答案:B12.商品体抵抗外力作用而保持其体态完整的能力成为(B)A.弹性B.强度C.塑性正确答案:B13.对原油品质极为不利的有害物质主要是()A.硫B.磷C.硫和磷正确答案:A14.在一项商品标准的内容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应当是(B)A.标准的适用范围B.各项技术要求C.商品的检验方法正确答案:B15.商品使用价值实质上是人的需要和商品属性之间的(B)A.交换关系B.满足关系C.从属关系正确答案:B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对的打√错的打X )1.(√)“国际危规”规定,三类危险品包装适用于盛装轻度危险性物质。

2.(√)“纺织品”、“商品”、“玩具”、“机械”等,都是按商品用途组成的类目名称。

3.(X)《协调制度》中类此及同类内的章次多依照动物性商品在先,矿物性商品其次,植物性商品再次的顺序排列。

4.(√)证明商品完全不涉及商品提供者的信息,其实用全转让也被完全禁止。

5.(√)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了商品具有一定的用途和功能。

6.(√)商品目录有时被看成是一种粗的商品分类体系。

7.(×)强调商品包装的增值供功能与商品包装的经济性要求不存在互相冲突情况。

8.(√)国际上的“纯羊毛标志”、中国的“绿色食品”标志和“真皮标志”都是证明商标9.(√)《协调制度》基本上以商品所属的生产行业作为分类的划分依据。

10.(√)1976年,国际商品学会在奥地利成立,实现了国际商品学学术交流活动一体化。

11.(×)低端产品,常用来指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

12.(×)施加于商品上,可引起商品发生变形或运动的作用力称为内力。

13.(√)《出入境检验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是我国国家商检部门根据对外贸易发展以及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需要而新调整的商品目录。

14.(×)中国将商品质量认证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世界先进水平级别、国际一般水平级别、国家级别等,并分别使用不同的认证标志。

15 (×)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已享有“事实上的国家标准”的地位。

16.(×)环境标志最早创立于德国,称“风筝”标志。

17.(√)中国的茶叶之所以闻名于世,也与茶叶商品学专著《茶经》的传播与密切关系。

18.(×)质量的概念总是出自某些权威组织和机构在有关质量文件当中或有关法律法规作出的统一规定。

19.(×任何商品标准都是统一规定,并且这种统一规定排斥多样性。

20.(×)商品包装附属于内装商品,包装本身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五、简答题1.举例说明商品包装的安全性。

(8分)答题思路:(1)食品、药品等直接入口的或直接用于人体上的化妆品的包装应具有安全性和卫生性。

这其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包装容器能有效阻隔各种不卫生、不安全因素、如灰尘、病菌、人为事故等对内装商品的污染;二是包装材料本身在与内装商品接触时不污染商品。

(2)(药品等)包装在开启使用过程中应符合儿童安全防护要求,如美国就有关于“儿童防护盖”的包装要求。

对有些可能危及儿童安全的包装物,应明确表明安全警句,如对于某些塑料袋,应标明“此塑料袋不是玩具,为避免窒息,切忌远离婴幼儿”。

(3)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应避免包装废弃物污染环境,即满足环境安全要求或“绿色包装”要求。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包装废弃物能回收再利用;二是如果不能再利用,包装废弃物在大自然中能自然降解。

举例来说,一吨废纸可回收再利用0.75吨,即使没有回收回来,在自然界也能被微生物分解,因此纸材料属于绿色包装材料。

2.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8分)答题思路:决定和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很多,排除人的因素,从商品质量的形成过程看,如果是加工制造的产品,其质量取决于原材料和生产工艺的质量;如果是自然生长的产品,其质量高低取决于饲养、栽培方法、生长条件。

从商品流通过程看,影响质量的因素贯穿于商品运输、储存、包装甚至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中。

3.简述《尼斯协定》建立的商品分类的基本原则。

(9分)答题思路:①制成品原则上按其功能、用途进行分类。

②原料、未加工品或半成品原则上按其组成的原材料进行分类。

③商品构成其他商品某一部分,原则上与其他商品分在同一类。

但这种同类商品在正常情况下不能用于其他用途。

其他所有情况均按上述标准进行分类。

④成品或半成品按其组成的原材料分类时,如果它们是由几种不同原材料制成,原则上按其主要原材料进行分类。

⑤用于盛放商品的盒、箱之类的容器,原则上与该商品分在同一类。

商品学第二次作业讲评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商品的分类标志:是指商品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方面的一些本质性特征和特性,人们依据这些特征能将商品唯一地、稳定地、明显地区分开。

2·过分包装: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包装的有效容积大大超过内装商品的实际体积,外形尺寸被故意扩大;二是指包装质量和内装商品的质量不匹配,包装被过分的装饰装潢。

3·(有机体商品的)呼吸作用:是指有机体的商品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呼吸,分解体内有机物,产生热能,维持其本身的生命活动的现象。

4·品质公差:是指由于科技水平或生产水平所限而产生的、国际上公认的工业制成品的质量误差,即品质规格的上下限度之差。

5·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它的制定和实施,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对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标准化的目的是获得在企业中建立起最佳的生产秩序、技术秩序、安全秩序、管理秩序和获得最佳社会效益。

2.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广泛的单件运输包装是纸箱。

3.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等12个国家开发出的与UPC条形码兼容的欧洲物品编码系统简称EAN码。

4.按照商品的用途构成的许多类目名称,如玩具、医药品等,都已成为固定下来的专有名词。

5.按照标准化的对象,可将标准区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类。

6.化学肥料按照主要化学成分分类,可以分为氮肥、钾肥和磷肥。

7.标准化组织CAC的中文全称是食品法典委员会。

8.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习惯上把其中的第0~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而把第5~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

9.商品质量监督的实施方式有抽查型质量监督、评价型质量监督和仲裁型质量监督三种。

10.商品包装应达到“科学、经济、牢固、美观、适销”的基本要求。

11.集合运输包装常见的形式有集装箱、集装袋、托盘三大类。

12.UPC码共有5种版本,常用的是UPC-A和UPC-E两种版本。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协调制度》中类次及同类内的章次多依照()的顺序排列。

A. 动物性商品在先,矿物性商品其次,植物性商品再次B. 植物性商品在先,动物性商品其次,矿物性商品再次C. 动物性商品在先,植物性商品其次,矿物性商品再次正确答案:C2·丝织品有绫罗绸缎等14大类,这是按照()进行分类的结果。

A. 商品的加工制造方法B. 商品的性质C. 商品的外观形态正确答案:A3. 某种面包执行了轻工行业标准生产,其可能的标准代号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