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乙醇教案(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乙醇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乙醇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乙醇优质教学设计教案乙醇教学设计学科:化学教材版本:人教版年级:高一章节: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内容: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乙醇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乙醇》教学设计本节研究任务概述:生活中有机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其中乙醇和乙酸是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可以了解乙醇和醋酸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以这两个化合物为例,学生还可以掌握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定义。

一.课标分析:1.知道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2.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程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

本节课程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解乙醇,第二课时讲解乙酸。

三.教学建议:本节课程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注重学生动手参与实验和相互交流。

对乙醇和乙酸的结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模型和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加强直观教学,便于学生理解。

第一课时乙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乙醇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学生可以掌握由事物表象解析事物本质和变化的方法。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动手实验,规范学生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解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让学生学会比较、推断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

让学生形成由现象知本质的研究方法。

三.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课的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和结构简式,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2.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

四.教学方法分析:本节课程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通过提问古诗词,让学生填空,引出所讲有机物乙醇。

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总结物理性质。

初中化学乙醇的教案

初中化学乙醇的教案

初中化学乙醇的教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和应用;
2. 能够描述乙醇的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3. 能够说明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乙醇的结构式和物理性质;
2. 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乙醇的制备方法和反应特点。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器材:试管、实验室平板、酒精灯等;
2. 实验药品:乙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有关醇类化合物的知识,提出问题:乙醇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二、讲解乙醇的性质与结构(10分钟)
1. 介绍乙醇的结构式;
2. 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如密度、沸点、熔点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1. 展示乙醇的燃烧实验,说明乙醇可以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 展示乙醇的挥发实验,观察乙醇的挥发速度。

四、学生讨论(10分钟)
1. 学生讨论乙醇与水的相容性;
2. 学生分享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场合。

五、小结与交流(5分钟)
总结乙醇的性质与应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交流思考。

六、作业布置
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完成有关乙醇的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乙醇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演示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乙醇的应用领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乙醇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乙醇教案

初中化学乙醇教案

初中化学乙醇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乙醇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乙醇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3.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乙醇的结构和性质;
2. 乙醇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
1. 乙醇的用途;
2. 乙醇与水的混合物的制备与分离。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酒精、水等;
2. 实验原料:酒精、醋酸、氢氧化钠等;
3. 实验操作指导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开场导入:通过简单的实验或图片展示引入乙醇的主要特性;
2. 讲解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乙醇的用途;
3. 展示乙醇的制备方法,并进行简单实验演示;
4.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感受乙醇的性质。

第二课时:
1. 继续讲解乙醇的用途,并通过案例展示加深理解;
2. 指导学生进行乙醇与水的混合物的制备和分离实验;
3. 结合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乙醇与水的混合物的性质和分离方法;
4. 进行小结,强调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用途。

教学反馈:
1. 师生互动:对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 总结归纳: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拓展延伸:
1. 学生可以自行探索乙醇的更多用途,如酒精的杀菌消毒作用等;
2. 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乙醇的生产和应用领域,拓展化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反思:
1.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乙醇教案(大全)

乙醇教案(大全)

乙醇教案(大全)第一篇:乙醇教案(大全)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认识乙醇的组成、主要性质。

2.引导学生常识性地了解人类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联想·质疑”引导关注学生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激发他们对相关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知识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交流·研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乙醇的化学性质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乙醇的催化氧化教学方法:问题激疑、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趣味竞赛:分组赛诗(含酒)二.推进新课〔师〕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古往今来有许多与酒有关的诗句.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又有什么样的用途?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首先观察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试写出其结构式。

一.乙醇的组成的结构分子式:C2H6O 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H2OH或C2H5OH 官能团为:-OH 展示用一试管盛少量的乙醇让学生观察其状态,并闻其气味.实验乙醇和水以任意比互溶二.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2)比水轻,沸点78.5℃,熔点-117.3℃,易挥发(3)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水的任意比互溶.分析乙醇结构,让学生推测其可能有的化学性质三.乙醇的化学性质〔学生动手实验〕乙醇与钠的反应〔(要求学生总结上述实验现象并比较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钠粒沉于无水酒精底部,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钠粒不熔成闪亮的小球,也不发出响声,反应缓慢.分析:乙醇分子中的羟基没有水分子中羟基活泼反应实质:乙醇跟金属钠反应,钠置换羟基上的H,生成乙醇钠,并放出氢气。

《乙醇》教学设计1

《乙醇》教学设计1

《乙醇》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最先接触的是乙醇,教材从另外一个角度---饮食的角度,来认识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从乙醇开始要比烃类物质组成上复杂了,与人类生活及人体更加有密切的关系,更加注重官能团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烃的基础知识,在烃的衍生物中,从简单的多了个氧原子开始,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酒精开始,来学习烃的衍生物,降低了认识难度。

在烃的内容学习过程中,学生已接触过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的科学关系,在此节课上学生可继续加以应用。

三、设计思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建构起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本节课的教学采取从古人、古诗日常生活入手感受酒精,从结构到性质,从性质到用途,然后启发引导、实验探究、讨论总结。

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乙醇。

四、教学内容鲁科版必修二第三章第3节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一、乙醇 P77-79五、教学目标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有关乙醇的实验,提高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比较乙烷和乙醇结构、性质的差异,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六、重点难点重点: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设计16:3.3.1 乙 醇

教学设计16:3.3.1 乙 醇

第1课时乙醇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乙烷、水与乙醇结构、性质的差异,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通过有关乙醇的实验,提高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

了解酗酒造成的危害,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二.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三. 教学准备教学媒体:乙醇分子球棍模型、乙醇催化氧化的反应机理视频、教学PPT药品:乙醇、蒸馏水、钠、铜丝仪器:烧杯、酒精灯、试管、镊子等四. 教学过程呢?【实验】请同学们将酒精在涂你的皮肤上,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闻到了什么?【板书】一. 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易挥发来。

【总结】无色、有特殊香味、具有挥发性其掌握一定的信息整理能力。

探究乙醇结构【过渡】外形上我们了解了乙醇一些物理性质,那乙醇的分子式和分子结构到底是什么样呢?【板书】C2H5OH【提问】了解了乙醇的分子式是C2H5OH及C、H的价键特点,例如CH4。

而O原子最外层有两个未成对电子,它能与两个原子相连接。

根据此推测出乙醇的结构简式?【板书】CHCHHHHO H【提问】这样的结构它与乙烷比较有什么异同?【副板书】【引导】从两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乙醇与乙烷的不同点在于右边的H原子被OH原子团取代。

【追问】哪些物质中有类似的结构?(如果有学生回答NaOH,那么增加一个实验:用酚酞来检验乙醇是否显碱性。

从而得出这里的—OH和OH-不同)产生疑问【思考】CHCHHHHO H【回答】比乙烷多一个—OH可能回答有H2O、NaOH【学生实验1】分别将两小块钠放入蒸馏水和无水乙醇中,观察结合已学知识,突破结构式确定这一难点对比学习有机物和无机物当中—OH的异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水的比较更能让学生准确描述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乙醇》第一课时 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第一课时 教案

课题备课人:时间:课型: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生活中的化学以及第三章前两节有机物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有机物时掌握了一些有效学习方法,对乙醇的物化性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而乙醇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其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反应方程式。

重难点乙醇的催化氧化及与金属钠的反应
授课流程、内容、时间双边
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时间---
曹操《短歌行》中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是我国的酒圣,
传说酒就是他发明的,所以后世人用杜康指代酒。

但酒的主要成分又
是什么呢?我们平常说的酒的度数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二、出示学习目标:时间---
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反应方程式。

三、出示自学指导:时间---
阅读课本P103-105内容,完成创新设计P63-64自主学习部分。

四、一、乙醇的物理性质与分子结构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挥发性
2.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官能团填充模型
CH3CH2OH或
C2H5OH
名称化学式
[议一议]
1.能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吗?
2.怎样通过实验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如何只用一种试剂鉴别乙醇、苯和
四氯化碳?
3.决定乙醇化学性质的基团是什么?比较羟基与OH-有何不同?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1.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乙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乙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情境中引发兴趣探究中把握规律_____“乙醇”(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学科,实验探究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加深体验的重要途径。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以实验探究的方式突出化学学科的特色,以此引导、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基本的设计思路如下:二、前期分析1.教材分析乙醇是生活中重要的有机物之一,从教材(《有机化学基础》人教版)的设置来看,本节在教材中是继烃、卤代烃之后的第一种烃的含氧衍生物,因此本节课既与前面有机物间存在相互的转化关系,也是进一步训练学生“由个别到一般”思维方式的关键,同时要为以后学习有机合成等内容打下基础,所以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探究方法的引导。

2.学情分析学生在人教版必修2中已经学习了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常见的化学性质。

选修5学过官能的分类。

醇类是继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学习后的另一类有机物,所以学生对于有机学习的基本思路“官能团决定物质的主要性质,同时基团之间会相互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类别”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在学习卤代烃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用实验事实分析问题的方法。

乙醇和卤代烃的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如何如何设计实验以及如何提取信息是学生最大的障碍,需要教师的适当的点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实验和乙醇与浓硫酸的反应总结出乙醇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惊喜,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难点:乙醇的消去反应五、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有关知识六、教学实录(一)引入新课:中国自远古以来,诗与酒的交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酒文化。

古有“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曾有苏轼“把酒问青天”的佳句,今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情怀,酒中到底有什么神秘的物质能使人为此倾倒?(二)新课【多媒体投影】出示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学生活动】1.自主学习:醇的概念、分类及其通式2.小组内交流完善,快速识记3.结合课本表格总结出醇的物理性质4.观察乙醇,概括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5.小组汇报展示【教师活动】1.总结评价:大家概括的很好!醇的判断我们除了看分子中有没有羟基和苯环外,还得看烃基连接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理解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4)理解烃的衍生物及官能团。

(3)理解乙醇与活泼金属钠的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的探究,感受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中国酒文化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对乙醇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探究,体验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乙醇的分子结构
难点:乙醇的分子结构的确定
【教学流程】
大家刚刚对乙醇结构的探究过程,正是科学家[提问]同学们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到参加反应的乙醇和[回答]
[讨论、回答]
1mol乙醇与钠完全反应,生成 mol mol氢原子,
1mol乙醇分子中存在活泼氢原子 mol。

结构简式:CH3CH2OH或
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5H2O B. 无水硫酸铜
浓硫酸 D. 金属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