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与电镀的比较

合集下载

电泳与电镀的比较

电泳与电镀的比较

电泳与电镀的比较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电泳与电镀的比较电泳与喷涂的比较简述电泳涂装业在国内的发展及成功应用一、概述电泳涂装技术研究起于一百多年前,基于人们对金属表面防腐防锈要求的不断提高而相关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又不能较好地解决这种需求的压力下,而被逐渐研制开发。

直到 60 年代才由 George Brewer 博士及福特汽车公司研制开发成功阳极电泳漆。

其最早应用于福特汽车公司的涂装线,随着阳极电泳漆生产使用,并被人们等认可并大力推广应用。

之后,电泳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品种由环氧型树脂型发展到丙烯酸型及聚氨脂型。

产品的保护品种也由汽车行业引申到自行车、摩托车及家电、轻工饰品行业,如:空调、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眼镜、锁具、灯具及饰品、发夹、领带夹及各个金属行业以及铝材表面防锈行业。

二、电泳涂漆之优势1 、在很凹的部位,即可形成完成均匀之保护膜,并可利用调整不同之操作电压,即可控制镀层的厚度,达到极高的防腐性,并消除了电镀过程中的厚薄不均电极效应,同时也消除了喷漆过程中的结皮、泪痕之故障。

2 、涂料利用率高达 95% ,与喷漆法相比,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3 、以水作溶剂,免除了火灾危险,也大大降低了水处理及空气污染,安全性提高,减少了环保设备费用。

4 、可减少贵金属镀层厚度,仍可维持及超越原来镀层寿命,用彩色电泳漆可取代镀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5 、生产性高,生产时间缩短。

金属表面处理、电镀、皮膜等,完成后携带大量水,传统喷涂方法要先行烘干再生产,费时而且浪费能源,而电泳可连续作业,易于大量及自动化生产。

三、电泳漆之工作原理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之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它包括四个过程:1 、电解(分解)在阴极反应最初为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及氢氧根离子 OH ,此反应造成阴极面形成一高碱性边界层,当阳离子与氢氧根作用成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涂膜沉积,方程式为: H2O→OH+H2 、电泳动(泳动、迁移)阳离子树脂及 H+ 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而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过程。

电泳涂装工艺与电镀等其他工艺的比较

电泳涂装工艺与电镀等其他工艺的比较

电泳涂装工艺与电镀等其他工艺的比较一、电泳分类电泳工艺分为阳极电泳和阴极电泳。

若涂料粒子带负电,工件为阳极,涂料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在工件沉积成膜称为阳极电泳;反之,若涂料粒子带正电,工件为阴极,涂料粒子在工件上沉积成膜称为阴极电泳。

二、工艺特点●阳极电泳的特点:1.原料价格便宜(一般比阴极电泳便宜50%);2.设备较简单,投资少(一般比阴极电泳便宜30%);3.技术要求较低;涂层耐蚀性能较阴极电泳差(约为阴极电泳寿命之1/4)。

●阴极电泳涂层耐蚀性高的原因:1.工件是阴极,不发生阳极溶解,工件表面及磷化膜不破坏;2.电泳涂料(一般为含氮树脂)对金属有保护作用,且所用漆价高质优。

三、工艺流程电泳一般工艺流程如下:工件前处理(除油→热水洗→除锈→冷水洗→磷化→热水洗→钝化)→电泳→清水洗→烘干1.除油溶液一般为热碱性化学除油液,温度为60℃(蒸汽加热),时间为20min左右。

2.热水洗温度60℃(蒸汽加热),时间2min。

3.除锈用H2SO4或HCl,例如用盐酸除锈液,HCl总酸度≥43点;游离酸度>41点;加清洗剂1.5%;室温下洗10~20min。

4.冷水洗流动中冷水洗1min。

5.磷化用中温磷化(60℃时磷化10min)。

6.钝化用与磷化液配套的药品,室温下1~2min即可。

7.阳极电泳电解液成分:固体分质量分数9%~12%,蒸馏水质量分数88%~91%。

电压:(70±10)V;时间:2~2.5min;漆液温度:15~35℃;漆液PH值:8~8.5。

电泳过程中电流随漆膜增厚会逐步下降,注意工件出入槽要断电。

8.清水洗流动冷水中清洗。

9.烘干在烘箱中于(165±5)℃温度下烘40~60min即可。

四、工艺比较电泳与电镀的比较:1.电泳漆层高低电位厚薄均匀;一般电镀高低电位处镀层厚薄差距大。

2.电泳漆层能完全覆盖隐蔽处;一般电镀不能深入隐蔽处。

3.电泳俗称镀漆,是高分子树脂的沉积;电镀是金属离子沉积的过程。

电镀工艺和电泳工艺

电镀工艺和电泳工艺

电镀工艺和电泳工艺电镀工艺和电泳工艺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它们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增加其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装饰性。

本文将分别介绍电镀工艺和电泳工艺的原理、应用领域和优缺点。

一、电镀工艺电镀工艺是在金属表面通过电化学反应沉积一层金属涂层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利用电解质中的金属离子在电解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将金属原子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金属涂层。

电镀工艺广泛应用于装饰、防护和功能性涂层的制备。

在装饰方面,电镀可以使金属表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增加其美观性。

同时,通过电镀还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功能性涂层领域,电镀可以制备导电性、磁性和抗菌性等特殊功能的涂层,满足特定的工业需求。

电镀工艺的优点是工艺成熟、涂层均匀、附着力强,可以在各种金属材料上进行涂层制备。

然而,电镀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涂层厚度有限、加工复杂、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电泳工艺电泳工艺是利用电场作用使带电粒子在电解液中游离并沉积在工件表面的技术。

它的原理是在电解槽中将带电颗粒悬浮在离子溶液中,通过施加电场使其向电极运动并沉积在工件表面。

电泳工艺主要应用于涂装和防腐领域。

在涂装方面,电泳可以制备均匀且具有良好附着力的涂层,提高工件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在防腐领域,电泳可以形成致密的防腐层,提高材料的防腐蚀性能。

与电镀工艺相比,电泳工艺具有涂层厚度可控、涂装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然而,电泳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工件形状限制、涂层质量受电极效应影响等。

电镀工艺和电泳工艺都是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它们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电镀工艺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金属材料,可以制备多种功能的涂层。

而电泳工艺则适用于涂装和防腐领域,具有涂层厚度可控、涂装效率高等优点。

两种工艺各有优缺点,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工艺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电镀工艺和电泳工艺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仪表加工中的电镀和电泳技术

仪表加工中的电镀和电泳技术

仪表加工中的电镀和电泳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愈加高端化和精细化。

在诸如仪器仪表等领域,外表光洁、稳定性强的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而电镀和电泳技术正是一种能够在表面形成一层具有特殊性质的膜,提高产品外观和性能的技术方法。

一、电镀技术1.1 电镀技术的应用范围电镀技术,是指将金属粘附在基材表面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使基材获得良好的防腐蚀和电性能力。

电镀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它可以应用于钢铁、铜铝等金属材料上,也能够将金属镀在塑料、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上。

在仪器仪表领域,电镀技术可以用于表面美化和表面硬化两个方面。

电镀技术可以提高仪器仪表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寿命,也可以提高产品的观感和附加值,使之更具市场竞争优势。

1.2 不同种类的电镀技术不同种类的电镀技术适用于不同的金属和需求。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电镀技术:1.2.1 镀铬技术镀铬技术是将铬金属粘附在基材表面的一种方法,可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和硬度。

在仪器仪表领域,一般使用硬质铬镀层镀金属表面以改善其的硬度和耐磨性。

1.2.2 镀金技术镀金技术可以将金属镀在产品表面,使其产生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度。

镀金技术分为硬质金镀层和软质金镀层,硬质镀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而软质镀层较为美观。

1.2.3 镀银技术镀银技术可以产生一层美观的银白色金属表层,用于提高仪表产品的观感和美观度。

镀银技术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使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实用和长寿。

二、电泳技术2.1 电泳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电泳技术,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将带电荷的颗粒从水溶液中移向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膜。

它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工艺,不会产生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问题。

电泳技术的优点在于:(1)低成本;(2)快捷、高效,可以在数分钟内涂上光滑、均匀的涂层;(3)具有良好的耐碱性和抗酸性,能够抵御各种酸碱介质的腐蚀。

2.2 电泳技术的应用范围在仪器仪表领域,电泳技术可以应用于表面防护和表面美化领域。

电泳和电镀哪个好【一文搞懂】

电泳和电镀哪个好【一文搞懂】

电泳和电镀哪个好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行业的表面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金属表面处理中,目前市场上的涂装方法主要用的是电泳和电镀。

那么电泳和电镀有什么区别呢?哪个好?那个贵呢?首先泓和顺电泳漆厂家先来带大家了解下什么是电泳,什么是电镀。

电泳是金属表面有另外一种树脂离子沉积在表面的过程。

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

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一、功能电镀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硫酸铜等)及增进美观等作用。

电镀有金属质感。

而电泳只是高仿电镀,性能,颜色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电泳很难做出电镀的金属质感。

但是:在漆膜均匀度方面,电泳漆涂层高低电位的膜厚均匀,而电镀层的高低电位的镀层就不均匀了。

电泳在漆膜覆盖上也更有优势,电泳涂层能完全覆盖隐蔽处,如内壁及凹陷处;而电镀一般不能深入隐蔽处。

电泳只能作用于可导电的金属表面;电镀除了金属表面,还可以电镀在经过特殊处理的塑胶上面。

二、成本电镀是镀的一层金属,而电泳涂的是一层树脂,电泳相比电镀更加简单、操作方便。

所以从成本上来说相差甚远,电泳比电镀要便宜很多。

三、环保电泳漆是以水为溶剂,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少。

电镀废水含铬、镉、镍、银等重金属离子和氰化物等,容易产生污染。

泓和顺以上所讲诉的就是电泳和电镀的主要区别。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更多相关内容,就在深圳机械展!。

电泳与电镀的比较

电泳与电镀的比较

电泳与电镀的比较一、概述电泳涂装技术研究起于一百多年前,基于人们对金属表面防腐防锈要求的不断提高而相关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又不能较好地解决这种需求的压力下,而被逐渐研制开发。

直到 60 年代才由 George Brewer 博士及福特汽车公司研制开发成功阳极电泳漆。

其最早应用于福特汽车公司的涂装线,随着阳极电泳漆生产使用,并被人们等认可并大力推广应用。

之后,电泳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品种由环氧型树脂型发展到丙烯酸型及聚氨脂型。

产品的保护品种也由汽车行业引申到自行车、摩托车及家电、轻工饰品行业,如:空调、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眼镜、锁具、灯具及饰品、发夹、领带夹及各个金属行业以及铝材表面防锈行业。

二、电泳涂漆之优势1 、在很凹的部位,即可形成完成均匀之保护膜,并可利用调整不同之操作电压,即可控制镀层的厚度,达到极高的防腐性,并消除了电镀过程中的厚薄不均电极效应,同时也消除了喷漆过程中的结皮、泪痕之故障。

2 、涂料利用率高达 95% ,与喷漆法相比,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3 、以水作溶剂,免除了火灾危险,也大大降低了水处理及空气污染,安全性提高,减少了环保设备费用。

4 、可减少贵金属镀层厚度,仍可维持及超越原来镀层寿命,用彩色电泳漆可取代镀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5 、生产性高,生产时间缩短。

金属表面处理、电镀、皮膜等,完成后携带大量水,传统喷涂方法要先行烘干再生产,费时而且浪费能源,而电泳可连续作业,易于大量及自动化生产。

三、电泳漆之工作原理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之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它包括四个过程:1 、电解(分解)在阴极反应最初为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及氢氧根离子 OH ,此反应造成阴极面形成一高碱性边界层,当阳离子与氢氧根作用成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涂膜沉积,方程式为: H2O →OH+H2 、电泳动(泳动、迁移)阳离子树脂及 H+ 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而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过程。

电泳涂装工艺介绍及及与其他表面处理的比较

电泳涂装工艺介绍及及与其他表面处理的比较
不强,易脱落
强,很难脱落
防府性
不耐腐蚀
耐腐蚀
装饰性
表面粗糙,平滑度低
平展光滑
环保性
污染严重
合符环保要求
电泳涂装工艺介绍及及与其他表面处理的比较
4、冷水洗。流动中冷水洗1min。
5、磷化。用中温磷化(60℃时磷化10min)。
6、钝化。用与磷化液配套的药品,室温下1~2min即可。
7、阳极电泳。电解液成分:H08-1黑色电泳漆,固体分质量分数9%~12%,蒸馏水质量分数88%~91%。电压:(70±10)V;时间:2~2.5min;漆液温度:15~35℃;漆液PH 值:8~8.5。注意工件出入槽要断电。电泳过程中电流随漆膜增厚会逐步下降。
三、工艺流程(Technological process)
电泳一般工艺流程如下:
工件前处理(除油→热水洗→除锈→冷水洗→磷化→热水洗→钝化)→电泳→清水洗→烘干
1、除油。溶液一般为热碱性化学除油液,温度为60℃(蒸汽加热),时间为20min左右。
2、热水洗。温度60℃(蒸汽加热),时间2min。
3、除锈。用H2SO4或HCl,例如用盐酸除锈液,HCl总酸度≥43点;游离酸度>41点;加清洗剂1.5%;室温下洗10~20min。
一、电泳工艺分类(Electrophoresis process classification)
电泳工艺分为阳极电泳和阴极电泳。若涂料粒子带负电,工件为阳极,涂料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在工件沉积成膜称为阳极电泳;反之,若涂料粒子带正电,工件为阴极,涂料粒子在工件上沉积成膜称为阴极电泳。
二、特点(Characteristic)
阳极电泳的特点是:原料价格便宜(一般比阴极电泳便宜50%);设备较简单,投资少(一般比阴极电泳便宜30%);技术要求较低;涂层耐蚀性能较阴极电泳差(约为阴极电泳寿命之1/4)。

电泳工艺和电镀工艺的区别

电泳工艺和电镀工艺的区别

电泳工艺和电镀工艺的区别
电泳工艺和电镀工艺是两种不同的表面处理技术。

1. 原理不同:
- 电泳工艺:借助电泳液中的电场作用,将带电粒子输送至工件表面,通过离子沉积形成均匀的涂层。

- 电镀工艺: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电流作用,将金属离子氧化成金属原子,然后沉积在工件表面,形成均匀的金属镀层。

2. 成膜方式不同:
- 电泳工艺:通过离子交换和电化学作用,在工件表面直接形成氧化膜,起到防腐、美化和增加表面硬度的作用。

- 电镀工艺:在工件表面形成金属镀层,可以增加工件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改善外观。

3. 工艺应用不同:
- 电泳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建筑、家具等行业,可以实现对大型物体的涂装。

- 电镀工艺:多用于金属制品表面的保护或装饰,如铜、镍、铬等金属的镀层。

4. 环境影响不同:
- 电泳工艺:相对环保,涂料可回收利用,电泳液不含有害物质,减少了有机溶
剂的使用。

- 电镀工艺:涉及到使用重金属或有机化合物,存在对环境污染的风险,如铬、镉等有毒物质的排放。

综上所述,电泳工艺通过离子交换和电化学作用形成均匀的氧化膜,而电镀工艺通过电解反应形成金属镀层。

电泳工艺广泛应用于大型物体的涂装,而电镀工艺主要用于金属表面的保护和装饰,并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泳与电镀的比较
一、概述
电泳涂装技术研究起于一百多年前,基于人们对金属表面防腐防锈要求的不断提高而相关表面处理工艺技术又不能较好地解决这种需求的压
力下,而被逐渐研制开发。

直到60 年代才由George Brewer 博士及福特汽车公司研制开发成功阳极电泳漆。

其最早应用于福特汽车公司的涂装线,随着阳极电泳漆生产使用,并被人们等认可并大力推广应用。

之后,电泳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品种由环氧型树脂型发展到丙烯酸型及聚氨脂型。

产品的保护品种也由汽车行业引申到自行车、摩托车及家电、轻工饰品行业,如:空调、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眼镜、锁具、灯具及饰品、发夹、领带夹及各个金属行业以及铝材表面防锈行业。

二、电泳涂漆之优势
1 、在很凹的部位,即可形成完成均匀之保护膜,并可利用调整不同之操作电压,即可控制镀层的厚度,达到极高的防腐性,并消除了电镀过程中的厚薄不均电极效应,同时也消除了喷漆过程中的结皮、泪痕之故障。

2 、涂料利用率高达95% ,与喷漆法相比,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3 、以水作溶剂,免除了火灾危险,也大大降低了水处理及空气污染,安全性提高,减少了环保设备费用。

4 、可减少贵金属镀层厚度,仍可维持及超越原来镀层寿命,用彩色电泳漆可取代镀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5 、生产性高,生产时间缩短。

金属表面处理、电镀、皮膜等,完成后携带大量水,传统喷涂方法要先行烘干再生产,费时而且浪费能源,而电泳可连续作业,易于大量及自动化生产。

三、电泳漆之工作原理
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之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工件表面。

它包括四个过程:
1 、电解(分解)
在阴极反应最初为电解反应,生成氢气及氢氧根离子OH ,此反应造成阴极面形成一高碱性边界层,当阳离子与氢氧根作用成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涂膜沉积,方程式为:H2O →OH+H
2 、电泳动(泳动、迁移)
阳离子树脂及H+ 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而阴离子向阳极移动过程。

3 、电沉积(析出)
在被涂工件表面,阳离子树脂与阴极表面碱性作用,中和而析出不沉积物,沉积于被涂工件上。

4、电渗(脱水)
涂料固体与工件表面上的涂膜为半透明性的,具有多数毛细孔,水被从阴极涂膜中排渗出来,在电场作用下,引起涂膜脱水,而涂膜则吸附于工件表面,而完成整个电泳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