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巴金《家》赏析

巴金《家》赏析

巴金《家》赏析读巴金《家》,就仿佛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老相册,一页页翻阅,都是那个时代独有的味道。

这本书啊,就像是咱们家里那本泛黄的族谱,记录着高家三代人的悲欢离合,让人看了心里头五味杂陈。

故事里头,高家大院,那可真是个大家族,人多热闹,可热闹背后,却藏着不少让人揪心的事儿。

巴金老爷子用他那细腻的笔触,把高家上下老老少少,每个人的心思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就像是咱们村里头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本难念的经。

先说说觉新吧,这家伙可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他是个有担当的大哥,为了家族,为了弟弟妹妹,他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娶了个不喜欢的媳妇儿,还得天天陪着笑脸,心里头苦啊,可谁让他是长子呢,肩上的担子重啊。

这就像咱们有时候,明明心里不愿意,但为了家人,还是得硬着头皮上。

觉新啊,就像是那挑着重担的老黄牛,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承受。

再来说说觉民和觉慧,这俩小子可真是有股子冲劲儿。

他们不像觉新那么憋屈,他们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和封建礼教抗争。

觉民爱上了琴表妹,俩人情投意合,可家族不同意,他们愣是顶着压力,最后还是走到了一起。

这就像咱们有时候,遇到了真爱,哪怕前路再坎坷,也得咬牙坚持下去。

而觉慧呢,更是不得了,他直接离家出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自由。

这家伙,就像是那破茧而出的蝴蝶,终于摆脱了束缚,飞向了广阔的天空。

当然啦,故事里头还有那些女人们,她们的命运也同样坎坷。

瑞珏啊,她温柔贤惠,是个好媳妇儿,好母亲,可最后却因为封建迷信,难产而死。

真是让人心疼啊,这么好的一个女人,就这么没了。

还有梅表姐,她和觉新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最后却因为家族利益,被迫嫁给了别人。

她心里头苦啊,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就像咱们有时候,明明相爱,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在一起,那种无奈和痛苦,真是难以言喻。

《家》这本书啊,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

它让咱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他们的无奈和抗争。

巴金《月》之赏析

巴金《月》之赏析

巴金《月》之赏析《月》是巴金的一篇短篇小说,也是他最后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读着读着,我感到其中所蕴含的哲理真是耐人寻味啊!《月》中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在这个世界上,你会发现许多东西:美丽如春花,平凡似秋月,都值得赞颂;而星星虽然暗淡,却仍存有一份光亮;石头虽然坚硬,但它毕竟不是钻石。

生命之重是自己,而非外力。

死亡可以消失,生命却永存于世。

每个人活着的时候,他就是一切,即使是他最微小的错误,那也是命运赐予的无价之宝。

只要活着,就能学会爱,也就是说“活着就有希望”。

当初的热恋到后来的相互仇恨,这种心态是如此的明显,但她们对此一无所知。

内心充满欢乐的夏老板和心怀嫉妒的梅表姐,在痛苦的海洋里挣扎,求生不得,欲罢不能。

好容易熬过了生死劫,等来了大团圆的结局,谁知在空中又飞起了几朵黄色的鸟。

她的人格尊严一步步被践踏,在她想说出“我就是梅表姐”时,他又残忍地告诉她,她已经没有资格叫“梅表姐”。

在悲剧中,你品尝着人生的苦涩,亦品尝着生命的真谛!而又正因为有了各种磨难,才成全了伟大的人物。

文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把月光写得富有人性,有情感,有生命,营造出了一种温馨宁静的氛围。

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无生命的事物,而是具有了鲜活的灵魂。

作者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月光下的柳梢的描绘,借助月亮将眼前景物与往昔岁月巧妙的联系起来,将作者的思绪与现实紧密相连。

在这样一个寒风呼啸,夜色朦胧的夜晚,月亮又照进了甜蜜的小屋,照进了相互倾吐秘密的姑娘们心中。

巴金所创作的这些爱情故事有血有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共鸣,读来总令人激动不已。

除此之外,巴金所写的书信,也值得细细体味,不管是文字中还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对妻子的关爱。

读了之后,深受感染,觉得他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他的一封封书信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感受到了他对妻子的爱,更感受到了他对祖国的爱。

巴金曾说:“我希望通过作品来探索人生的意义,我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就是爱”。

我的心巴金全篇详细赏析

我的心巴金全篇详细赏析

我的心巴金全篇详细赏析《我的心巴金全篇详细赏析》1. 巴金的《我的心》就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人们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渴望。

当我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就仿佛跟着巴金先生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你看啊,他开篇就说“近来不知道什么缘故这颗心痛得更厉害了。

”这简单的一句话,就像一把小锤子,轻轻地敲在读者的心坎上。

他没有任何的掩饰,直接把内心的痛苦摆在你面前,就好像一个受伤的孩子在向你诉说委屈。

我就在想,是什么让他的心如此疼痛呢?难道是当时社会的黑暗如同乌云般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吗?2. 文中巴金先生对自己的心的描写特别细腻。

他说“我的心像被火烧着。

”哎呀,这比喻多妙啊!火,那是一种怎样炽热又难以控制的东西啊。

这就好比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极其愤怒或者焦急的事情时,内心那种火烧火燎的感觉。

我仿佛能看到巴金先生的心在火焰中煎熬,他是在对当时社会上那些不公平的现象表示强烈的抗议吧。

他看到人们受苦,看到善良被践踏,他的心怎么能不痛呢?就像我们看到自己珍惜的东西被破坏,心里也会像着了火一样难受。

3. 巴金先生还写道“我的心还在发痛,它还在出血。

”这可真让我揪心啊。

出血,那是一种多么严重的伤痛啊。

这就像一棵大树,被人无情地砍伤,伤口处不断地渗出树汁一样。

巴金先生的心在滴血,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的人间悲剧。

他可能看到贫苦的人民在饥饿和疾病中挣扎,而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却无动于衷。

我就想问问,那些人的心难道是石头做的吗?巴金先生的心却如此柔软,如此充满着同情和怜悯。

4. 在文章里,巴金先生的那颗心还像是一只困在笼子里的小鸟。

他说“我的心反抗着,它给我带来痛苦。

”小鸟被困住的时候,它会拼命挣扎,想要冲破牢笼,获得自由。

巴金先生的心也是这样,他想要反抗那个压抑人性的社会。

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有时候在一些不合理的规则面前,也会像一只被困的小鸟一样,心里特别难受,想要反抗却又有些无力。

5. 他又说“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见到了笼中的同类时,它是悲痛的。

巴金的日赏析

巴金的日赏析

巴金的日赏析巴金的日是一篇很有力量的作品呢。

这篇文章里,巴金把对光和热的追求表现得特别强烈。

他写太阳,那可不只是在写一个自然的天体哦。

他笔下的太阳就像是一种希望的象征,一种能驱散黑暗的强大力量。

你看啊,我们生活里有时候会碰到好多让人觉得压抑、黑暗的事情,就像乌云遮住了天空一样。

但是巴金心中的太阳,就像是那股能把乌云吹散的风,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活力。

他在文中表达的情感,那是相当浓烈的。

感觉他就像是在跟一个特别亲近的朋友倾诉自己内心的渴望一样。

他渴望光明,渴望那种能让世界变得美好的力量。

这让我想到我们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我们也会在迷茫的黑暗里徘徊,不知道方向在哪里。

巴金的这种对光和热的向往,就像是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我们也想要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光明。

巴金写这篇文章的文笔也很有特点。

他的语言很直白,直白得就像我们平常聊天一样。

但是这种直白里又蕴含着深深的哲理。

他不会用那些晦涩难懂的词藻去堆砌文章,而是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最深刻的道理。

就像他在描述对太阳的热爱时,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心底里蹦出来的,充满了生机。

从文章的内涵来讲,它不仅仅是巴金个人的情感抒发,更像是对当时那个时代的一种呐喊。

那个时代有太多的黑暗面,有太多的人在苦难中挣扎。

巴金就像是一个拿着火把的人,通过这篇日,试图照亮周围的黑暗,给那些在黑暗中前行的人一些希望。

而且啊,巴金在文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坚定的信念也特别打动我。

他对光和热的追求是那么的执着,就好像不管遇到多少困难,他都不会放弃一样。

这让我反思我们自己,我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或者目标的时候,是不是也能有这样的执着呢?是不是也能像巴金对待光和热一样,充满热情,勇往直前呢?这篇日还让我感受到巴金是一个特别有正义感的人。

他看到黑暗,就想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改变它。

他用文字作为武器,去对抗那些不好的东西。

这种精神在现在这个社会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时代,但是也还是会有一些不公平、不美好的事情存在。

繁星巴金赏析

繁星巴金赏析

繁星巴金赏析巴金的《繁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星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以下是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一、开篇引人入胜文章一开始,巴金就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他在海上看到繁星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夜晚,感受到了星空的璀璨与神秘。

这种开篇方式不仅引起了读者的兴趣,也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调。

二、情感真挚动人在描述星空的过程中,巴金融入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他通过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星星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它们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共享着这美好的夜晚。

同时,巴金也表达了自己对星空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种情感真挚而动人,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三、寓意深刻除了表达对星空的热爱之外,巴金在文章中还寄寓了深刻的寓意。

他通过描述星星的闪烁和变化,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

然而,尽管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巴金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认为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仰。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对读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四、语言优美巴金在《繁星》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整篇文章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味。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短句和长句的结合,使得文章既有节奏感又富有变化性。

这种优美的语言风格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综上所述,《繁星》是一篇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散文佳作。

巴金通过描绘星空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巴金作品分析

巴金作品分析

一、中西文化对巴金创作的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借着五四运动的大势,一批先驱人物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在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的同时,将眼光投向西方,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大量的西方小说被翻译介绍,而且相应地各种西方文学思潮也在中国的文坛上流传开来,浪漫主义,写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等等理论,流派都寻找自己的信从者,在年轻的中国现代文坛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多作家都吸取了西方文化营养,进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巴金也不例外,他曾说:“在所有的中国作家中,我可能是最受西方文学影响的一个。

”巴金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然而像鲁迅等一批现代作家一样,虽然他们有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排斥否定,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从社会人生出发,并且即使理论上可能走向彻底干净的否定,但在创作上绝对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否定过去状态的同时,过去状态中的某些东西会不自觉的沉淀下来。

首先,如果说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是有理的话,那么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历史积淀会在冥冥中对其发生作用,而且“童年是一个人记忆的起点,”,巴金生长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大家庭的点点滴滴,在他脑海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他五岁的时候在广元县衙门内和两个哥哥两个姐姐一道在家塾就读,跟一个姓刘的先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背诵《古文观止》,还有美丽的母亲在晚间时教他背《白香词谱》。

虽然巴金曾一度在提到《红楼梦》表现得有点冷漠,但据记载小时候,红楼在他家到处流传,一些丫鬟仆人都知道具体情,以至在他还没有开始阅读就已经熟悉了书里的人物和情节。

在这样一个家庭背景下长大的作家要完全摆脱传统文化的熏陶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巴金小说中的家情结与人性解放的叙写巴金一生的作品十分丰厚,但能代表其创作思想特征的则是《激流三部曲》、《憩园》、《寒夜》,巴金也说这三部作品是他最喜欢的。

1931年4月在上海《时报》上连载的长篇小说《家》,作为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开端,在一开始就以其强烈的主观激情和对封建大家庭的体察和书写,与茅盾鸿篇巨制的《子夜》和老舍的充满着北京市民文化习俗的《骆驼祥子》共筑了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长篇小说的创作艺术巅峰。

巴金的《家》赏析

巴金的《家》赏析

巴金的《家》赏析
《家》是巴金笔下的一部关于对家的爱的传世佳作。

在书中,作者用故事的形式来展示人们对家的热情和深沉的情感,传达和家庭相处的种种感受、苦乐与欢乐,十分动人,让人回味无穷。

书中,文士用自己苦苦挣来的九十五文银子在回家的路上买回了一只花花公子,回到家里让家人们都惊喜莫名,母亲把花花公子释放在家天井里,就像带来了满家的喜悦。

在作者的诗般的笔触下,家庭成员们的欢乐烂漫,充满了温馨的情愫。

作者通过细腻的写作,描写了文士和家人之间温馨的相处时光,他们围坐一起吃饭、聊天;还有文士跟家里的孩子们一起放风筝、逛街和观鱼,表达出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抚慰着读者的心灵,传达出作者对家庭深沉的情感。

总之,巴金的《家》既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又可以给压力山大、勤奋耕耘的现代人们传递温暖、和谐的家庭情结。

这是一部细腻温馨的作品,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重。

巴金散文日原文及赏析

巴金散文日原文及赏析

巴金散文日原文及赏析巴金,原名李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散文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

其中,他的散文作品《日》被誉为经典之作,深受读者喜爱。

本文将以《日》的原文及赏析为主题,对这篇散文进行深入解读。

《日》原文。

日出时分,我走进院子,看见一只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它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

我站在那里,静静地聆听着,心中充满了感动和喜悦。

太阳慢慢地升起,照耀着大地,照亮了一切。

我感到自己仿佛也被这阳光所沐浴,心情愉悦无比。

太阳升得越高,光芒越盛,我看见了树叶上的露珠,它们闪着晶莹的光芒,像是一颗颗宝石般美丽。

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这些微小的生命竟然如此令人惊叹。

我深深地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奇妙。

太阳升到了正中天,天空湛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

我抬头仰望着这一片蔚蓝的天空,感到心旷神怡。

这一刻,我仿佛忘记了一切烦恼和忧虑,只想沉浸在这美好的时光中。

我想,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谛吧,简单而美好。

太阳渐渐西斜,天边泛起了一抹红霞。

这红霞如同一把火焰,燃烧着天空,照亮了整个世界。

我感到自己仿佛也被这火红的光芒所点燃,心中涌起了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憧憬。

我想,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吧,燃烧着自己,照亮别人。

太阳渐渐落下,天边泛起了一抹金黄。

这金黄的光芒温暖而柔和,给人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感觉。

我感到自己仿佛也被这柔和的光芒所包裹,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激和珍惜。

我想,也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吧,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日》赏析。

《日》这篇散文以描写一天中不同时间的太阳景象为主线,通过对太阳升起、升高、正中天、西斜、落下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深刻领悟。

整篇散文以太阳为主题,通过对太阳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首先,作者通过对鸟儿歌唱的描写,展现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的向往。

鸟儿的歌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愉悦和感动,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爱生活,她爱一切,可是生活的门关住了她,只给 她留下那一条堕落的路。她想到这里,那条路便明显 地在她的眼前伸展,她带着恐怖地看了看自己的身子。 虽然在黑暗里她看不清楚,然而她知道她的身子是清 白的。好像有什么人要来把她的身子投到那条堕落的 路上似的,她不禁痛惜地、爱怜地摩抚着它。这时候 她下定决心了。她不再迟疑了。她注意地看那平静的 水面。她要把身子投在晶莹清澈的湖水里,那里倒是 一个很好的寄身的地方,她死了也落得一个清白的身 子。她要跳进湖水里去。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鸣凤之死是悲剧的所在,觉慧没有打开窗户,鸣凤在 窗子上用手指顺着觉慧的剪影描,然后就去投湖自尽 了。鸣凤失魂落魄地来找觉慧,当时她的话是急躁的, 但她又不能与觉慧讲清楚。觉慧见到鸣凤再三吞吐, 说:“鸣凤我很喜欢你,但是我还要办杂志,你总是 问我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我很忙,你过两天再来 吧。”鸣凤知道要将她嫁到冯家去后,如雷轰顶。她 又来到觉慧窗下:白纸糊的窗,煤油灯打过来留在窗 上一个非常清晰的觉慧的剪影。鸣凤在门口叫,觉慧 站直身想开窗,但还是没有开窗,说:“明天上午我 一定找你。一定,一定。”这时鸣凤对着窗子给了一 个亲吻。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1、控诉
• 对家族制度的罪恶的控诉,是《家》中最具有感染力 和批判力量。 • 这里主要是三个女性的悲剧命运。钱梅芬、李瑞珏、 鸣凤,她们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她们的悲剧 命运,最有力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性质。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一朵来不及绽放的花朵——鸣凤
她是一个丫头,一个奴隶。八年的奴隶生活让她 清楚明白自己的身份,不敢有非分之想,她是 善良的,为了不让她所爱的人背判家庭,遭受 苦难,她愿意一生为奴。这种爱对他人来说是 卑微的,对自己来说却是那样珍贵,这份爱在 人间也是伟大的,神圣的。如觉慧所说:“你 真纯洁,只有你才像这轮洁的明月啊!
• 巴金之所以能够写出《家》这样的作品,是和巴金本人 的生活经历具有密切关系的。《家》带有一定的自传性, 是写巴金个人生活的写照。巴金出身在一个封建大家庭, “有将近20个的长辈,有30个以上的兄弟姊妹,有4、50 男女仆人。”巴金在这个家庭生活了19年。这种大家族 生活,是巴金文学创作的巨大生活资源和感情力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太爱他了,她不能够失掉他。在 生活中她所得到的就只有他的爱。难道 这一点她也没有权利享受?为什么所有 的人都还活着,她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应 该离开这个世界?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在 她的脑子里盘旋。同时在她的眼前又模 糊地现出了一幅乐园的图画,许多跟她 同年纪的有钱人家的少女在那里嬉戏, 笑谈,享乐。
• 巴金小说数量很多,其艺 术水平参差不齐。《灭 亡》、《新生》、《火》 等都不能说是出色的作品。 但是,《家》、《憩园》、 《第四病室》、《寒夜》 却是非常优秀的小说,在 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 文学地位。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巴金创作跨越了三、四十年代的漫长时间,前后的风 格也不完全相同。30年代作品充满激情,是激情写作, 或者说是青春写作。单纯、热烈,躁动、焦虑。主要 以青年、恋爱婚姻、革命为表现对象。40年代作品具 有趋向写实,趋于冷静,甚至呈现出冷竣的色彩。即 使抒情,也是那种婉约式的情感。 • 巴金最擅长的是写家庭,一是写封建大家庭,一是写 小家庭。《激流三部曲》《憩园》是写大家庭的, 《寒夜》是写小家庭的。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到了30年代,由于文学逐渐成熟,特别是大规模的叙 述的文学样式逐渐繁荣。中国社会最典型的生活方 式——大家庭生活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学的视野。 巴金第一个用长篇小说的形式把大家庭生活表现出来, 为新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空间。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巴金这种对家族生活的审美开拓,也是对中国 古典文学审美传统的继承。中国古典小说就善 于进行大家庭的描写,《红楼梦》、《金瓶梅》 都是家族小说。这种家族小说后来中断了,巴 金却把它接续下来。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他有他的前途,他有他的事业。她不能够拉住他,她 不能够妨碍他,她不能够把他永远拉在她的身边。她 应该放弃他。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让他牺 牲他的一切来救她。她应该去了,在他的生活里她应 该永久地去了。她这样想着,就定下了最后的决心。 她又感到一阵心痛。她紧紧地按住了胸膛。她依旧坐 在那里,她用留恋的眼光看着黑暗中的一切。她还在 想。她所想的只是他一个人。她想着,脸上时时浮出 凄凉的微笑,但是眼睛里还有泪珠。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在巴金以后,一直存在着家族文学。家族文学可以说 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风景线。有曹禺的 《雷雨》、《北京人》、老舍的《四世同堂》,张爱 玲的小说,建国以后有欧阳山的《三家巷》。80年代 以后,这种大家庭生活仍然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 有影响的家族小说《妻妾成群》(《大红灯笼高高 挂》)。
1934年摄于上海寓所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曾于1949年出席第 一次全国文代会, 当选文联常委。此 后的50余年中,先 后担任上海市文联 副主席、中国文联 副主席、中国作协 副主席、中国作家 协会主席、全国文 联副主席。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1982年至1985年相继 获得意大博士、美国文 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 士称号。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知道这不是幻象,在那个无穷大的世界中到处都有 这样的幸福的女子,到处都有这样的乐园,然而现在 她却不得不在这里断送她的年轻的生命。就在这个时 候也没有一个人为她流一滴同情的眼泪,或者给她送 来一两句安慰的话。她死了,对这个世界,对这个公 馆并不是什么损失,人们很快地就忘记了她,好像她 不曾存在过一般。“我的生存就是这样地孤寂吗?” 她想着,她的心里充满着无处倾诉的哀怨。泪珠又一 次迷糊了她的眼睛。她觉得自己没有力量支持了,便 坐下去,坐在地上。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世界是这样静。人们都睡了。然而他们都活着。所有 的人都活着,只有她一个人就要死了。过去十七年中 她所能够记忆的是打骂,流眼泪,服侍别人,此外便 是她现在所要身殉的爱……明天,所有的人都有明天, 然而在她的前面却横着一片黑暗,那一片、一片接连 着一直到无穷的黑暗,在那里是没有明天的。是的, 她的生活里是永远没有明天的。明天,小鸟在树枝上 唱歌,朝日的阳光染黄树梢,在水面上散布无数明珠 的时候,她已经永远闭上眼睛看不见这一切了。她想, 这一切是多么可爱,这个世界是多么可爱。她从不曾 伤害过一个人。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她跟别的少女一样,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聪明的心、 有血肉的身体。为什么人们单单要蹂躏她,伤害她, 不给她一瞥温和的眼光,不给她一颗同情的心,甚至 没有人来为她发出一声怜悯的叹息!她顺从地接受了 一切灾祸,她毫无怨言。后来她终于得到了安慰,得 到了纯洁的、男性的爱,找到了她崇拜的英雄。她满 足了。但是他的爱也不能拯救她,反而给她添了一些 痛苦的回忆。他的爱曾经允许过她许多美妙的幻梦, 然而它现在却把她丢进了黑暗的深渊。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巴金是一位善于长篇小说 创 作 的 作 家 ,他 写了 大量 的三部曲。《爱情三部 曲》、《激流三部曲》、 《革命三部曲》;而巨作 《火》,因书分三册,又 被称为《抗战三部曲》。 有人把他四十年代的《憩 园》、《第四病室》、 《寒夜》合称为《人间三 部曲》。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一、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
• 《家》以封建大家庭为表现对象,属于家族小说,是现代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描写大家庭生活的小说。为现 代中国新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家族。 • 家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具有 决定性影响。它几乎铸就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五四新 文化运动,对家族制度及其礼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鲁 迅的《狂人日记》)。但是,由于新文学刚刚诞生,还没 有足够的力量进行这种大规模的写作,描写家族生活的小 说并没有诞生。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爱是鸣凤唯一的希望,是鸣凤赖以生存的寄托,而封建 专制将鸣凤的希望打碎。她不愿做小,不原接受耻辱, 那么,死,成了薄命女子唯一的出路。她是倔强的, 她没有屈服,可她爱的人也不能帮助她。 觉慧的一吻 让鸣凤在死前得到安慰,为了报答这一吻,为了心 中神圣的爱,她把清白之躯交给了月下的湖。
1984年10月,接受香港中文 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主要目录:
巴金及其文学风格 《家》 一、现代家族小说的鼻祖 二、控诉、暴露与反抗 1、控诉 三、人物分析
四、青春激情
五《家》的弱点 1、思想内涵单一 2、人物性格缺少深 度和广度
2、暴露
3、反抗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巴金及其文学风格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二、控诉、暴露与反抗
• 《家》描写的家族生活幅度是比较宽的。涉及到大家 族的三代人:祖父高老太爷、父辈高克明、高克定、 高克安;孙辈的高觉新、高觉慧、高觉民,琴、李瑞 珏、钱梅芬等。但是描写的主要内容是青年一代的婚 姻爱情,主要冲突是孙辈青年与封建家长之间的冲突。 作品正是以这种冲突表现五四以来以人性解放为核心 的时代思想激流,对于传统封建家族制度及其礼教的 冲击。作品的标题——“激流”就是五四以来以人性解 放为核心启蒙主义思想的象征,作品实际是写新文化 冲击之下的传统家族生活。 • 《家》对家族制度否定主要采用控诉、暴露与反抗的 方式。
巴金:文学的良心
是 怀 19 巴 抱 07 金巴年 的金全 母的家 亲外福 。婆。 ,左 右三 三为
• 巴金,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原名李尧棠, 祖籍浙江嘉兴。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 文坛巨匠,主要作 品有《死去的太 阳》、《新生》、 《砂丁》、《萌芽》 • 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 • 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 。
中 国 文 学 欣 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