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文鉴赏专题一《寒夜》

合集下载

唐诗宋词杜耒寒夜赏析

唐诗宋词杜耒寒夜赏析

宋诗《寒夜》赏析:
虚实相济蕴赞美之情。诗歌最后两句,虚实结合,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愉悦与对客人的盛赞。 实写今晚月色因为梅花而与往日不同,其实是他 与客人交流之后无比满足与喜悦的情感表露。虚 则是以“梅花”来喻指客人,借梅花来赞美客人 品格的高雅,使自己的生活焕发了与往日不同的 光彩。虚实相济,使这首诗歌表现出了极其丰富 的意蕴,令人反复咀嚼而愈感情味深长。
杜耒《寒夜》
制作:张学凤 单位:城关三小
一 作者简介 二 宋诗《寒夜》 三《寒夜》译文 四《寒夜》赏析
宋诗《寒夜》: 简介
译文 赏析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作者简介:
宋诗
译文
赏析
杜耒(?~一二二七),南宋诗人。字子野,号小
山(《诗家鼎脔》卷上),南城(今属江西抚州)人 (《江西诗徵》卷一九)。尝官主簿,后入山阳帅幕, 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其事迹见于《续资治通鉴》 卷一六四 。
宋诗《寒夜》: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诗 宋诗《寒夜》译文:
简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赏析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 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 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 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 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 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宋诗《寒夜》: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宋诗《寒夜》赏析:宋诗 简介 译 文
宋诗人杜耒的《寒夜》一诗,语言质朴,含 蓄隽永,表现了朋友深情和品性高雅。 这是一首语言质朴的七言绝句。在创作上有 三个方面的特色:平铺直叙寓欣喜之情;侧面烘 托衬热烈之情;虚实相济蕴赞美之情。此诗的主 要特色在于它辞简意丰,言有尽而意无穷。

《寒夜》鉴赏

《寒夜》鉴赏

《寒夜》鉴赏一、《寒夜》简介《寒夜》巴金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这是巴金继《激流三部曲——家》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也标志着作家在艺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作品写于1944年一个寒冷的冬夜里,完成于1946年12月31日。

书中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且通过他揭示了了旧中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暴露了抗战后期“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

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

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

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

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二、《寒夜》创作背景《寒夜》,这部作品完成于1946年底,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九四四年冬季到一九四五年底一个重庆小职员的生活,作者并不是以自己为写作原型的,然而,在他的作品中又有许许多多他身边人的影子。

在本文主人公汪文宣的身上,有他的老友陈范予的影子,陈范予患了肺结核死在武夷山,在给“我”的告别信中说:“咽喉剧痛,声音全部哑失……”;有老友王鲁颜的影子,在王鲁颜声音全无的时候,却仍然没有失去求生的意志,直到寂寞凄凉的死在乡下;也有巴金表弟的身影,他也是在肺结核的折磨下死去的;还有三哥的影子……当然也有巴金自己的影子在里面。

而对于汪文宣的妻子树生和母亲的人物形象,在巴金的周围也能找到许许多多这样的原型,因此,巴金写出这样的文章也具是偶然中的必然。

寒夜①古诗词鉴赏答案

寒夜①古诗词鉴赏答案

寒夜①古诗词鉴赏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寒夜①古诗词鉴赏答案
揭傒斯
疏星动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离乡为官的第七年。

诗歌题目中的“寒”有什么含义?请简要说明。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时闻一叶落”的妙处。

答案
“寒”,一是诗人对深秋夜晚的自然环境的真切感受;二是诗人因冷寂环境
和凄凉心绪而引起的精神上的感受。

“一叶落”的声音极为细微,以动衬静,表现了秋夜的静寂;馆中人
能清晰地听见“一叶落”,表明了漫漫长夜中不能入眠的状态,传达出诗人的在外做
官,不得还乡的愁苦心绪。

古诗词鉴赏答案:。

《寒夜》古诗解析

《寒夜》古诗解析

《寒夜》古诗解析寒夜,暗淡的星光洒满了天空,夜风吹拂着草木,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氛围。

在这个古老的夜晚中,许多古代诗人借寒夜来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对寂寥、孤独、思乡等主题的描绘,诗人们展现出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寒夜中的寂寥与孤独常常成为古代诗人们灵感的源泉。

尤其是在辗转反侧之际,寒夜下的孤寂更能让人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与无助。

而这种寂寥与孤独也渗透到了诗人的笔墨之中。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便是一首描绘寒夜孤寂的佳作。

诗中,杜甫回忆起与已故的弟弟一同在寒夜中作文的时光,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诗人运用夜晚中的冷寂来突出自己内心的空虚与孤单,使读者对诗人的情感有了更深的共鸣。

而思乡也是寒夜中常被描绘的主题之一。

寒夜无疑会加深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宋代文学家王之涣创作的《登鹳雀楼》便以寒夜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人身处他乡,夜晚的寒冷增添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使得他对故乡的思念达到了巅峰。

古人在描写寒夜时,还常常运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加强诗中的氛围。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泊牛渚怀古》中,诗人以夜晚的寒冷和孤寂,以及牛渚古洲附近浩渺的江水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通过对江水、树影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使读者与诗中的场景产生共鸣,进一步增强了寒夜所带来的情感。

在描绘寒夜时,除了孤寂、思乡等情感,一些诗人也常常运用对人类命运的沉思来丰富诗歌的内涵。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诗人以登高望远的方式来思考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诗中引用了古人修身养性的典故,通过对人类渺小与命运的思考,让读者在思索人生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夜晚带来的冷寂。

总的来说,古代诗人们通过对寒夜的描绘,表达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尤其是对孤独、思乡、命运等主题的思考和反思。

寒夜为古人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凝思的时机,也成为了他们创作的重要灵感之源。

在阅读这些寒夜的古代诗歌时,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古人的情感和思想境界,使我们对当下的生活和内心的感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寒夜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寒夜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寒夜》是宋朝杜耒的作品,诗歌一二句描绘了冬夜的寒
冷和凄清,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具体来说,“寒夜孤灯壁冷清”这句诗描绘了寒冷的冬夜,诗人独自一人坐在房间里,只有一盏孤灯陪伴着他。

房间的
墙壁透着冷清,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气氛。

“乡心客梦两凄凄”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身在异乡,无法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这种孤独和思
乡之情让他感到非常凄凉和无助。

同时,他也感到了旅途中
的艰辛和疲惫,这些因素都让他在寒夜中感到更加孤独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寒冷、孤独、凄凉的冬夜,以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种情感表达得非常深刻和感人,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寒夜阅读答案范文

寒夜阅读答案范文

寒夜阅读答案范文寒夜阅读答案寒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①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②有梅花便不同。

[注释]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1)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答:(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说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试题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古诗句中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描述画面的能力。

答题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同时要在把握诗歌主旨的根底上进展分析。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化。

例如: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2)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能力。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浸染了作者的感情,是诗人用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

细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按照题目要求,可知“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说明自己和客人一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我猛然想起,张老师的木柴已经烧光了!这样冷的天,张老师拿什么取暖?我急忙翻身下床,悄悄爬上小阁楼,把大哥留着大年三十炖猪头的好木柴“背”了一大捆,向对面山腰跑去。

赶到老师窗下,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寒风夹着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不住往里灌,年久失修的窗扇也在风中不住颤抖着;张老师握着红笔,正在批改忙业。

他不停地跺脚,还不时放下笔来,往手上哈着热气,灯光照着他清瘦的面宠和冻得发青的嘴唇,他的鼻尖和耳朵冻得通红……看着这一切,我的心里就像吞进了铅块,难受极了。

古诗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翻译赏析

古诗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翻译赏析

古诗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翻译赏析《寒夜·寒夜客来茶当酒》作者为宋朝诗人杜耒。

其古诗全文如下: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前言】《寒夜》是南宋诗人杜耒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韵味无穷的友情诗。

诗的前两句写客人寒夜来访,主人点火烧茶,招待客人;后两句又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别有一番韵味,显得和平常不一样。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让人回味无穷。

【注释】⑴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

是一种烧炭的小火炉,外壳用竹子编成,炉芯用泥,中间有铁栅,隔为上下。

⑵汤沸:热水沸腾。

⑶才有:同“一有”。

【翻译】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

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赏析】这首诗因为被《千家诗》选入,所以流传很广,几乎稍读过些古诗的人都能背诵,“寒夜客来茶当酒”,几被当作口头话来运用。

常在口头的话,说的时候往往用不着思考,脱口而出,可是细细品味,总是有多层转折,“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就可以让人产生很多联想。

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去备酒,这客人必是熟客,是常客,可以“倚杖无时夜敲门”,主人不必专门备酒,也不必因为没有酒而觉得怠慢客人。

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兴趣出门访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所以能与主人寒夜煮茗,围炉清谈,不在乎有酒没酒。

前两句,诗人与客人夜间在火炉前,火炉炭火刚红,壶中热水滚滚,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着芳香的浓茶,向火深谈;而屋外是寒气逼人,屋内是温暖如春,诗人的心情也与屋外的境地迥别。

三、四句便换个角度,以写景融入说理。

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进了阵阵寒梅的清香。

寒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寒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

寒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寒夜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8篇寒夜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寒夜思友三首·其三唐代:王勃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译文: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每个早晨站在翠山之下,每个夜晚来到苍江水流转弯处,吟唱着思乡的曲子。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我一再来到这里思念远方的亲人,盼望着一起喝酒,陶醉在花香绿树里。

注释:朝(zhāo)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

朝朝:天天,每天。

苍江曲:苍江水流转弯处。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

清尊:酒器。

亦借指清酒。

尊,同“樽”。

芳绿:美酒。

赏析: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日夜思念着家乡和亲友。

“朝朝翠山下,夜夜苍江曲”两句以诗人的行动表现其思绪,白天和夜里,山下和水边,都割不断对家乡亲友的思念。

“复此遥相思,清尊湛芳绿”两句描写对亲友相聚共欢的盼望,想象着美妙的景色以及与亲友共醉的情景,这更衬托出此时此刻相思的孤独和寂寞。

寒夜原文翻译及赏析2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译文疏星散布在霜空里凝结不动,朦胧月色下草木湿湿润润。

旅居在客店中辗转难眠,正是万籁俱寂时,听得那一片枯叶落地的声音。

注释疏星:稀疏的星星,形容天上的星星很少。

虚馆:寂静的馆舍。

赏析时令当在凉秋。

如用“映”“点”“著”等替代,前两句便带上平叙味道,使全篇旨意由言愁转化为言幽。

诗人首句着一“冻”字,意在强调自己冷峭的心情。

揭傒斯的这首《寒夜作》,最令人欣赏的是一句“时闻一叶落”,落叶的声音很小,而一叶落的声音更小,还是“时闻”,真实反映了人不眠时,那种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

寒夜寒,风冷星疏,朦胧之月让林子披上薄薄一层冷光,人员稀少的旅馆,更显得孤寂难耐。

这首诗,描写了人在他乡的无奈与悲凉,反映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联系到作者由宋入元,有改朝换代后的不适,“虚馆人不眠”,还为官有朝不保夕之感,“时闻一叶落”,也在诗中隐隐表现出来。

寒夜原文翻译及赏析3原文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耒
南宋诗人,字子野,号小山。 1. 唐代殷尧藩的诗作 2. 宋代高彦竹、巩丰的诗作 3. 元朝揭傒斯的诗作 4. 清代袁枚的诗作 5. 当代阿袁(即陈忠远)的诗作 6. 席慕容的叙事性散文、巴金的长篇小说
寒夜
寒夜
注释: ①竹炉:指用竹篾套子 套着的火炉。 ②才:仅。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寒夜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2)请展开合理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 景。 【答】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 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3)试从“梅花”这个意象来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梅花”有高洁的志趣,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 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明自己和客人一 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 才有梅花便不同。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无雕琢之笔,表现的意境清新、隽永,让人回味 无穷; B.从“寒夜客来茶当酒”可以看出客人不是俗人,他与主人定有共同的语言, 共同的雅兴,情谊很深; C.作者虽是南唐诗人,此诗却没有因国事衰微而带来的哀飒之风; D.三四句写到窗外刚刚绽放的梅花,可以看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是本诗的主 旨; E.诗看似随笔挥洒,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喜悦的心情,耐人寻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