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课时作业:14唐诗五首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4唐诗五首习题含解析粤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古典诗歌(2)14 唐诗五首习题(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粤教版唐诗五首根底夯实1.以下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 )A.沙渚.(zhǔ)猿啸.(xiào)纤.细(xiān)惘.然(wǎng)B.筵.席(yán)浣.女(huàn)炽.热(zhì)谄.媚(chǎn)C.葱茏.(lónɡ)剔.透(tì)癖.好(pǐ)锦瑟.(sè)D.徘徊.(huí)湍.急(tuān)歼.灭(jiān)粗糙.(cāo)解析B项,“炽〞应读“chì〞;C项,“剔〞应读“tī〞;D项,“徊〞应读“huái〞。
答案A2.59360053以下各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王孙..自可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B.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C.万里..悲秋常作客(指路途遥远)D.锦瑟无端..五十弦(没有来由)解析“万里〞指远离故土。
答案C3.以下诗句中,朗读节拍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解析D项,为“二二二一〞的格式(即“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其他的为“二二一二〞的格式(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答案D4.5936005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山居秋暝》中“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均以直接描写的手法来刻画。
B.《参军行》中第三、四句是直接抒情,嗟叹战争艰苦,归家无日,情感消沉压抑。
C.刘禹锡把石头城放在寂静的群山、带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中来描写,尤显故国的没落荒凉。
D.《登高》前半局部写景,后半局部抒情,四联各自对仗,以雄阔之景写壮心不已之情。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课时分层作业14唐诗五首粤教版必修3

课时分层作业(十四) 唐诗五首[语言运用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渚清沙白鸟飞回.(盘旋)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B.潦倒..新停浊酒杯(衰老多病)此情可待..成追忆(岂待)C.夜深还过女墙..来(古代指为女子经过而筑的墙)山居秋暝.(晚)D.竹喧..归浣女(竹林中声音喧哗)黄沙百战穿.金甲(磨穿)C[C项,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2.古诗词中的语序,有时为了押韵,或协调平仄,或强调而打乱,读诗时要弄懂意思,就须调整好语序,下面几句诗都存在这种现象并作了调整,调整不当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浣女归竹喧(或竹喧浣女归)B.孤城遥望玉门关——遥望玉门关孤城C.黄沙百战穿金甲——百战黄沙穿金甲D.万里悲秋常作客——常作客万里悲秋D[作客万里常悲秋。
]3.下列是现代小诗《笋》的诗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春天里②想来打听③悄悄地④花开的消息⑤拱出大地⑥树绿的秘密A.①⑤③②④⑥B.③⑤②①⑥④C.⑤③②①④⑥D.②①⑥④③⑤B[从意象、意境、连贯等角度考虑。
起句不能突兀,打听的顺序应是先树后花。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中“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均以直接描写的方法来刻画。
B.《从军行(之四)》中第三、四句是直接抒情,嗟叹战争艰苦,归家无期,情感低沉压抑。
C.刘禹锡把石头城放在沉寂的群山、带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中来描写,尤显故国的没落荒凉。
D.《登高》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四联各自对仗,以雄阔之景写壮心不已之情。
C[A项,“浣女”、“渔舟”为间接描写;B项,并非“嗟叹战争艰苦,归家无期”,情感应为坚定深沉;D项,写出的应是作客思乡、悲秋苦病、忧时伤国之情。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必修3巩固提升案:第四单元 14 唐诗五首 Word版含解析

一、基础考查1.下列加点字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浣.女(huàn)渔.舟(yǔ)渚.清(zhǔ) 潦.倒(liáo)B.萧.萧(xiāo) 淮.水(huái)日暖.(nuǎn) 惘.然(wǎnɡ)C.清泉.(quán) 竹喧.(xuàn)春芳.(fānɡ) 猿啸.(xiào)D.烦.霜鬓(fán) 寂寞.(mò)锦瑟.(sè) 杜鹃.(juān)解析:选B。
A项,“渔”读“yú”;C项,“喧”读“xuān”;D项,“烦”应为“繁”。
2.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竹喧归浣.女B.莲动下.渔舟C.青海长云暗.雪山D.艰难苦恨繁.霜鬓解析:选A。
A项,浣:动词,洗(衣);B项,下:名词作动词,顺流而下;C项,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暗;D项,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
3.下列四句诗的意境和写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解析:选C。
C项,着力渲染“幽深”。
其他三项都是以动衬静,用的是反衬手法。
4.下列对《山居秋暝》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把题目全部点了出来,山、晚、秋即地点、时间、季节,还点出了题目中没有但对全诗意境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雨”。
B.中间两联从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方面写出了山村特征——既幽静又充满活力,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
C.尾联用典抒情,把诗人自己留恋山中的心情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D.王维是盛唐时期的人,诗意暗喻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解析:选D。
王维诗中没有暗喻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6题。
秋兴八首(其八)杜甫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2019-2020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第14课虞美人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14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
C.读完李煜的《虞美人》,读者就会被词作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答案】B(A.搭配不当,“提高”与“表现技巧”不搭配。
C.中途易辙,删去“使读者”。
D.句式杂糅,删去“显示”)2.下列对李煜《虞美人》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是指作者在江南南唐国当皇帝的事情。
B.“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了。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中“雕栏玉砌”指代南唐故国宫苑;“朱颜改”是说宫苑中的妃嫔已年老色衰,不能再来帮助主人排遣心中的苦楚。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问君”的“君”指的是作者李煜自己;“一江春水”写尽了“愁”之深重,于凄恻无奈之中蕴含了忧愤。
【答案】C(“不能再来帮助主人排遣心中的苦楚”有误)二、文本阅读阅读课文《虞美人》,完成后面的题。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词的上阕一共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写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这是什么写法?【答案】词的上阕一共写了“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五个意象。
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是“美”。
它们是良辰美景,作者写这些是为了表明自己对人生的厌倦。
2020届高中语文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唐诗五首(含解析)粤教版必修3

课时追踪检测(十四)唐诗五首( 时间: 40 分钟满分:46 分)一、文言基础专练(18分,选择题每题 3 分 )1.以下对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王维,字摩诘,盛唐边塞诗代表人物,与孟浩然齐名,合称“王孟”。
他精晓诗、书、画、音乐等,有《王右丞集》传世。
B.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有名边塞诗人。
他善于绝句,有“七绝圣手”之称。
C.刘禹锡,字梦得,中唐诗人。
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
D.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
他的诗富于想象,深婉绵密,境界模糊。
他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分析:选 A“边塞诗代表人物”错误,王维是山川诗的代表人物。
2.以下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为哪一项()A.竹喧归浣.女C.青海长云暗.雪山B.莲动下渔舟.D.困难苦恨繁霜鬓.分析:选A A 项,浣:动词,洗( 衣 ) ; B项,下:名词作动词,顺水而下; C 项,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暗; D 项,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加。
3.以下四句诗的境界和写法,与其余三句不一样的一句是()A.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B.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D.映阶碧草自春光,隔叶黄鹂空好音分析:选 C C项,着力衬着“幽静”。
其余三项都是以动衬静,用的是反衬手法。
4.以下诗句中,加点的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无边落木萧萧下 ( 落叶 )..百年多病独登台 ( 指一世 )..B.落魄新停浊酒杯 ( 衰老多病 )..此情可待成追想 ( 岂待 )..C.夜深还过女墙来(古代指为女子经过筑的墙)..山居秋暝 ( 晚).D.竹喧归浣女 ( 竹林中声音吵闹)..困难苦恨繁霜鬓 ( 形容词作动词,增加).分析:选 C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城。
5.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山居秋暝》中交代时间、地址、季节,创造出一种幽静境地的句子是:,。
(2)《参军行》中写边塞荒芜艰辛将士思乡的句子是,。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时练《唐诗五首》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时练《唐诗五首》含答案和解析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皋薄.暮望(接近)B.长河..落日圆(指黄河)C.水面初.平云脚底(刚刚)D.仍怜.故乡水(可怜)2.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B.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D.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3.默写。
(1)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记述神话传说,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句子是“,”。
(2)崔颢用对偶描写在黄鹤楼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3)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4)唐代诗人崔颢在《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的诗句“?”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选自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主要写了作者的经历和思想,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也出自《朝花夕拾》。
B.新闻作品包括消息、特写、通讯。
消息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的特点,一般正文第一句是导语,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特写是截取新闻事件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
C.《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本文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
作者用生花妙笔,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也写出自己面对美景的独特感受。
D.律诗是古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七律”。
《渡荆门送别》是律诗,李白年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本诗写于他乘舟东下、出楚入蜀的途中。
5.“为你读诗”综合性学习。
阅读材料,从以下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
“为你读诗”是一个公众网络艺术平台,它用诗歌吟读的方式表达情感,推动诗歌成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倡导诗意生活。
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课时作业 第14课:诗词三首

第14课:诗词三首一、单选题1.下列诗句中,加粗字的读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停杯投箸(zhu)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ji)苍海。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0)人。
D.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sh©ng)寒。
2.下面加粗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珍羞(害羞)不胜寒(经受不住)B.直万钱(直接)冰塞川(堵塞)C.济沧海(渡)弃置身(丢弃,放在一边)D.万木春(春天)把酒(执,持)3.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金樽清酒斗十千(盛酒的器具)玉盘珍羞(羞,同“儒”,美味的食物)B.直挂云帆济沧海(渡)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C.何事长向别时圆(什么事)我欲乘风归去(回到家乡)D.千里共婵娟(这里指月亮)玉盘珍羞直万钱(同“值”,价值)4.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端午三天假期,全省高速公路通行车辆超过600万辆左右,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
B.面对庞大的确诊感染,越早注射安全可靠的疫苗,对人类社会恢复正常生产生活越有利。
C.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近代以后,仁人志士忧患的是民族自强、复兴和独立。
D.接近八成的受访市民认为,射洪市老旧小区改造改善了社区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要重视榜样的力量。
②比如,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僵卧孤村”却“尚思为国戍轮台”,做梦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
③我非常重视先圣先贤的榜样力量,通过鲜活形象传达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达再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奋斗的精神品性。
唐诗五首-邦国教育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教案(人教部编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唐诗的基本特点、意境描绘和艺术特色。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唐诗情感表达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作诗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唐诗中的意境描绘。
2.朗读体验: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诗歌的朗读体验。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体验的感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唐诗中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对唐诗艺术特色的把握。学生对于唐诗的韵律、对仗、意象等艺术手法不易掌握。
举例:以《将进酒》为例,教师可分析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韵律美和对仗工整,帮助学生理解并欣赏。
(3)生僻字词的记忆与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僻字词容易混淆,难以灵活运用。
举例:教师可通过编写字词卡片、组词游戏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并掌握生僻字词。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诗歌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提升空间。
4.丰富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相对较好,但在提问环节,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某些知识点的困惑。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14
一、基础知识
1.对本课所选五首唐诗的基本艺术风格,概括不当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风格比较幽雅清新,色彩秀丽明净,充满诗情画意。
B.《从军行(之四)》写边塞生活和景色,大漠风尘,金戈铁马,画面开阔大气,风格雄放,有阳刚之美。
C.《登高》写悲秋之情,忧国忧民忧己,苍凉广阔,景中见情,寓情于景,风格清新俊朗。
D.《石头城》为咏史之作,追昔抚今,感慨盛衰兴亡,有独到之见,笔势雄浑,慷慨激昂,精警动人。
E.《锦瑟》托物抒情,如泣如诉,充满伤感情调,寄托深远,含蓄凄美。
【答案】C【解析】“清新俊朗”应为“沉郁顿挫”。
2.《登高》被誉为七言律诗之冠。
对这首律诗的对仗、写景抒情处理方式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律诗一般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而《登高》则四联都对仗,每联句内分别对仗,这在古代格律诗中是极为罕见的。
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本是首联,按律诗要求,不必对仗,但却对仗工整,而且句内“风急”与“天高”、“渚清”与“沙白”对仗贴切自然,足见诗人在律诗写作上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C.首联、颔联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这种万物萧条凋零的秋景,契合诗人忧时伤世、万念俱灰的心境,景中有情,是谓景中情。
D.颈联和尾联,诗人围绕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流离他乡、穷困潦倒、年老多病的悲哀。
这种悲情,在秋景中找到了最好的寄托,置身其间,悲、哀之情更加浓烈、凝重,是谓情中景。
【答案】A【解析】应为“每联联内对仗”,而不是“句内分别对仗”。
3.对《从军行(之四)》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军行”是乐府旧题。
B.全诗四句借景抒情,真实地再现了边塞环境的艰苦,刻画了征人的心理活动。
C.这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不畏环境艰苦,不惧战争残酷,誓死破敌、报国卫边的壮志。
D.这首诗境界阔大,气势雄浑,格调高亢,是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作。
【答案】B【解析】不是“刻画了征人的心理活动”,而是“使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4.对《石头城》有关诗句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石头城的险要形势与眼下的冷落荒凉。
因金陵乃六朝故都,所以唐人常以“故国”称之,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市。
B.第二句以人的情思赋予江潮,“空”与上句的“故”相呼应,使空间与时间结合,唤起苍茫惆怅的吊古意识。
C.第三、四句把哲理与抒情融为一体,抒发了更为深沉的感慨。
女墙,指石头城上的矮墙。
D.诗人把今人眼中之月称为“旧时月”,增加了吊古的情韵。
山围故国、潮打空城涌出,波澜迭起,至此月照女墙,余音袅袅,引发无限怀古幽思。
【答案】A【解析】没有“险要”之意。
5.对《锦瑟》这首七律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标题“锦瑟”,只是诗篇首句开头二字的客观摘录,并不具主观色彩,它既不能概括诗的主题,也未倾注诗人的情感。
B.首联以锦瑟为喻,暗写诗人自己。
诗篇首尾呼应,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一眨眼工夫,我已年届半百;追忆起已逝的青春年华,不禁百感交集,倍觉惘然。
C.颔联重在借人物典故来抒情表意。
用庄周梦蝶的典故来表现自己昔日曾沉迷于美好境界;又用望帝化鹃的典故来抒写自己的爱心寄托和殷殷的思念之情。
D.颈联仍化典入诗寄寓深情。
借南海鲛人的故事,来形容自己不住流泪的神态;再借“蓝田玉烟”的景象来描绘眼前的幻影:往日的生活依稀可辨。
【答案】A【解析】“也未倾注诗人的情感”这句话不恰当,它倾注了诗人的情感。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前人评此诗颈联有“片言明百意”之赞语,“百意”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万里”写离家之远;“秋”写时之凄惨;“作客”写漂泊异地;“常”写常
年漂泊;“百年”写一生;“多病”写身体之衰弱;“台”写高峻阔远之地;“独”写孤苦伶仃,愁苦难遣。
7.“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中,“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望蓟门①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蓟门:原指古蓟门关。
唐代以关名置蓟州后亦泛指蓟州(今蓟县,位于京、津、冀之腹心)一带。
唐代属范阳道管辖,祖咏当时游宦于范阳。
②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
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的“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用以泛指平卢、范阳这一带。
一个“惊”字,引出下文三句。
B.客心因何而惊呢?因为汉家大将营中,吹笳击鼓,喧声重迭。
汉将营中庄重的气派、严整的军容和肃穆的气氛,令诗人心灵震撼了。
C.颔联描写了雪下得如此之广,又积得如此之厚,雪上映出的寒光,足以令人两眼生花。
朦胧曙色中,高悬的旗帜在猎猎飘扬。
D.这首诗从军事落笔,意象雄伟阔大。
全诗紧扣“望”字,写望中所见,抒望中所感,格调高昂,感奋人心,颇有盛唐气度。
【答案】B【解析】令客心惊的还有第三、四句的边关景象。
9.请赏析诗歌尾联在写法上的特色,以及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前六句写“望”之所见,尾联紧承写“望”后之感。
照应起句的“客心惊”,由惊于边关之景、惊于军队之意气转到自己由此而生发的壮志,水到渠成,完满地结束全诗。
四、语言运用
10.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鲁冰花的五点作用,每点不超过15个字。
鲁冰花又名羽扇豆,是豆科类草本植物。
由于花朵色彩丰富、植株错落有序,鲁冰花经常被用于园林造景。
很多植物也喜欢与鲁冰花为邻,因为鲁冰花能帮助其生长,比如在茶叶植株附近种上鲁冰花就可以帮助茶叶健康生长,并让茶叶芳香甜美。
鲁冰花根部的小瘤子源源不断地把有机氮输送到土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所以欧洲许多国家还将鲁冰花种植在休耕的土地上,改良土壤,肥沃土地。
经过多年努力,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将鲁冰花豆荚中的蛋白质与散发青草气味的成分进行了分离,从而制作出口感与肉制品和奶制品相似的高蛋白食品。
鲁冰花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铁,可防止血管硬化,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可用于园林造景②能够帮助相邻作物生长③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④制成高蛋白食品⑤有医疗保健作用(防止血管硬化,改善贫血状况)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艺术创造,得承认它首先是一项手艺活儿,①,这是很重要的前提。
当然,如果一个画者仅仅只有技术而无境界,则只能被称为大师傅而不能叫大师。
虽然技术的精湛使你能把活儿做到以假乱真,②,而境界的升华才能赋予作品灵性与生命。
真正的境界却不是靠争取、努力得来的,而往往是因为参破了之后的开悟自然生成的。
③,而是内心宽恕的赠予。
【答案】①要有极其精湛的技术②却只是没有灵性与生命的标本③真正的境界不是外求的结果
12.下面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注册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注:图片基色是红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标志的中心是红十字,表示捐献工作由中国红十字会领导;周围有四颗红心,表示红十字会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人道宗旨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博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