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及应用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光线传播路径及特点
光线传播路径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会聚于一点(焦点);通过光心的 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特点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 光线会聚于焦点。
焦距、物距和像距概念
01
02
03
焦距(f)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表示 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
物距(u)
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表示物体与凸透镜的相 对位置。
像距(v)
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表示像与凸透镜的相对位 置。
02
成像规律探究
实验器材与步骤介绍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源、光屏、尺子等
01
02
实验步骤
放置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它们的高度和位 置
03
04
打开光源,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通过凸 透镜照射到光屏上
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记录物距和像距
05
06
改变物距,重复以上步骤,观察成像变化
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不 成像。
成像类型及特点归纳
01
02
03
04
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大于2倍焦距,应用如照 相机。
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等于2倍焦距,应用如测 焦距。
倒立、放大的实像
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 间,应用如投影仪。
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小于1倍焦距,应用如放 大镜。
记忆口诀分享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应用
投影仪广泛应用于家庭娱乐、商务演示、教育培训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生 动、形象的视觉体验。
放大镜原理及应用
原理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通过凸透镜的放大作用,使得物体在视觉上被放大。

九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及应用PPT优秀课件

九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及应用PPT优秀课件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考点4 显微镜和望远镜
项目
组成
显微镜
两个凸透镜
望远镜 (开普勒 望远镜)
两个凸透镜
工作原理
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 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放大,观察
者就能看清微小物体了
利用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 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观
察者就能看清远处物体了
考点聚焦
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 A.使屏幕远离透镜
B.使屏幕靠近透镜
C.使屏向上移动
D.使屏向下移动
图4-2
考点聚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命题角度: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操作要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
成像的特点
u>2f 倒_立__、__缩__小_、__实__像
u=2f 倒_立__、__等__大_、__实__像
像距v f<v<2f (v<u) v=2f (v=u)
光路图
应用 照相机 测焦距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考点聚焦
图4-1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命题角度: (1)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3)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如图所示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探究(二)
凸透镜起汇聚作用能成缩小的实像
物距凸透镜非常远
导 入



口诀
练习


凸透镜的应用
镜头(凸透镜)
(像)
物距凸透镜很远照相机能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物距凸透镜较近
放大镜
物距凸透镜很近凸透镜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光路图
光路图
物距(u)
像距(v)

应用
U很大
v=f
/
测焦距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u=2f
u=2f
倒立等大实像
测焦距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f
/
/
u<f
/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小结
影响凸透镜成像的因素是物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光路图
说课大纲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前期内容: 透镜的分类 及应用 凸透镜的相 关概念
教材后期内容:凸透镜成像 规律应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控制变量归纳总结
分析知:影响凸透镜成像的 因素是物距故实验过程中的变量是物距
分 析
选择仪器并放置
引导学生选择
三心共线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人的眼睛,通过调节焦距和光圈大小,控制景深和曝光量, 从而得到清晰的照片。
投影仪的工作原理
投影仪通过镜头(凸透镜)将图像光线聚焦在屏幕上,形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人的眼睛,通过调节焦距和亮度,控 制投影画面的大小和清晰度。
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放大镜通过凸透镜将物体光线聚焦在 视网膜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VS
远距离物距
当物体远离透镜时,像的大小会小于物体 的大小。像的位置位于透镜的另一侧,且 随着物距的增加,像距会增加。
不同光源的凸透镜成像规律
单光源
单光源经过凸透镜成像后,会形成一个清晰的像点。像点的位置和大小取决于光源的位 置和焦距。
多光源
当多个光源经过凸透镜时,每个光源都会形成一个独立的像点。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像 点可能会重叠或干涉,导致成像质量下降。
记录不同物距下的像距,并观察像的 性质变化。
固定光源和透镜的位置,移动光屏, 观察在不同物距下,像的形状、大小 和清晰度。
注意事项:确保实验环境足够明亮, 以便观察到清晰的像;调整透镜和光 屏的位置时,要小心谨慎,避免碰撞 ;记录数据时要准确无误。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在不同物距下,观察到的像的性质有所不同。随着物距的减小,像的大小逐渐增大,清晰度 逐渐提高。
光的反射
当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会按照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 射回去,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
凸透镜的焦距与成像
焦距定义
凸透镜的焦距是指平行于主轴的光线 通过透镜后汇聚的点到透镜中心的距 离。
焦距与成像关系 当物体位于焦距以内时,成放大正立 的虚像;当物体位于焦距以外时,成 倒立实像;当物体位于焦距处时,成 等大倒立实像。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PPT课件(人教版)

2. 此处的“高度”不可改为“直线”;调节时,应先点燃蜡烛。
3. 清楚像的确定:光屏向前移,烛焰的像变模糊;光屏向后移,
烛焰的像也变模糊,则这个位置就是成清楚像的位置。
感悟新知
知1-讲
4. 移动光屏的方法:每次实验中,应先让光屏贴近凸透镜,再 逐渐远离凸透镜,直至视察到光屏上出现清楚的像(或一直 都没看到清楚的像),而不能意左右移动光屏。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Hale Waihona Puke -讲1.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情 况
物距u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
应用
1 u > 2f

缩小

2f>v>f
照相机、摄像 机、摄像头
2 u=2f 倒 等大 实
测焦距、微焦
v=2f
摄影
感悟新知
知2-讲
情 况
物距u
像的性质 正倒 大小 虚实 像距v
应用
3 2f>u>f
知1-讲
(3)在光具座上做实验时,最好选用焦距为10 cm 左右的凸 透镜。若焦距过大,将无法调节物距和像距。
(4)在探究物距满足f<u<2f 的情况时,物体不能太靠近焦点, 否则像离凸透镜太远,像太大,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感悟新知
深度理解:
知1-讲
1. 成像物体为烛焰,利用烛焰进行实验,可以成更清楚的像。
答案:C
感悟新知
知2-练
2-1. [中考·乐山] 如图6 所示,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 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将蜡烛移至a处时,移动光屏,可 看见放大、正立的实像 B. 将蜡烛移至b处时,移动光屏,可 看见缩小、倒立的实像 C. 将蜡烛移至c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倒立的实像 D. 将蜡烛移至d处时,移动光屏,可看见放大、正立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PPT演示课件

凸透镜成像PPT演示课件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
19
结 束
小结:
3、成实像时,u越小,v越大,像越 大。物距越小像越大。(像进物退, 像变大,反之像变小。) 4、成虚像时,u越小,像越小。物 距越小像越大。
20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23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24
结 束
D是: 烛焰 。
7
预备知识:
1.物距(u): 物体 到 凸透镜中心 的距离;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2.像距(v): 像
u
到 凸透镜中心
v
的距离;
25
40
拓 展
68 V =?28cm
8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u=? 15cm
实验探究、收集数据
应 用
设 计 课 题 预 备 实 验 1 0 5
注意:1、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显示在光 屏上。
9
论 证 口 诀 练 习 拓 展 挑 战 返 回 结 束
实验步骤
1、记下凸透镜的焦距;f= 10 厘米 2 、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好蜡烛、凸透镜、 光屏。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 成在光屏的中央; 3 、 移 动 凸 透 镜 位 置 , 使 物 距 分 别 为 u > 2f ; u=2f ; f < u < 2f ; u=f ; u < f 再移动光屏 找像,眼睛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最清晰为止; 若光屏上无像,可透过凸透镜看烛焰。 4 、记下物距、像距和凸透镜 1 倍或 2 倍焦距相比 较,再记下成像情况。

第5章第1课时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第5章第1课时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ppt课件

用此透镜观察较小的文字时,看到了正立的放大的字,则较小
文字到透镜的距离( C ) A.等于12 cm
B.大于6 cm小于12 cm
C.小于6 cm
D.大小12 cm
4.物体AB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 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B )
A.照相机 B.放大镜 C.幻灯机 D.潜望镜
5.近年来流行一种“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 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神器”可以
12.当物体距凸透镜8 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
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
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 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
凸透镜的焦距f是( C )
A.f<2 cm
B.2 cm<f<4 cm
C.4 cm<f<5 cm
D.5 cm<f<8 cm
1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 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
直击中考
14.(2018·深圳)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
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C )
A.大于20 cm
B.等于10 cm
C.小于10 cm
D.在10 cm与20 cm之间
15.(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 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 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 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⑥凹面镜成的像。下列关于 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PPT课件(人教版)

第2课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PPT课件(人教版)
1 2 3 4
自主预习
❖ 阅读教材第97面、98面,完成下列填空:
❖ (1)凸透镜第一条成像规律是

❖ (2)照相机成的像的特征是

小组讨论
❖ 用老式照相机给小组同学照相,当发现有一个同学没有进 入镜头时,照相机是远离小组同学还是靠近小组同学,照 相机的镜头是往后缩还是往前伸?这种成像调节的原理是 什么?
教师点拨
❖ (1)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第五 条“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 吻合的。因此,可以利用这条规律来认识幻灯机。
❖ (2)根据凸透镜成虚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减小时,像距也 会减小,像会变小。因此,为使书本上字的虚像变大,应使放 大镜远离书本。
教师点拨
❖ (1)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与凸透镜成像规 律的第三条“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 之间,像在两倍焦距之外,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是吻 合的。因此,可以利用这条规律来认识投影仪。
❖ (2)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减小时 ,像距就会变大,像也会变大。因此,为使白色墙壁 上像变大,应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来增大像。所以, 投影仪的镜头应靠近投影片,同时投影仪远离白色墙 壁。
自主预习
❖ 阅读教材第97面、98面,完成下列填空:
❖ (1)凸透镜第二条成像规律是

❖ (2)投影仪成的像的特征是

小组讨论
❖ 在投影仪上放上投影片使其成像在白色墙壁上, 尝试使白色墙壁上的像变大,则投影片离镜头的 距离是变大还是变小?整个投影仪是远离白色墙 壁还是靠近白色墙壁?这种成像调节的原理是什 么?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出示目标】
❖ 1、利用凸透镜成像的第一条规律,认识照相机的原理及 调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 A.使屏幕远离透镜
B.使屏幕靠近透镜
C.使屏向上移动
D.使屏向下移动
图4-2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命题角度: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和操作要点; (2)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焦距不变化
焦距可变化
u>2f,f<v<2f,缩小、倒立的实像
胶片上
视网膜上
镜头前后伸缩,改变 像距,焦距不变
改变晶状体的凸度, 即改变焦距,像距保持
不变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归类示例┃ 类型一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例1 2014•南京如图4-1所示,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 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 置。
考点聚焦
图4-1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命题角度: (1)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3)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
如图所示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点评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作用是中考常考考点,一般以 作图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呈现。熟悉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 光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类型三 生活中的透镜 例3 2014•南昌如图4-3所示,甲是__照__相__机____的工作原
理图,乙是___放__大__镜___的工作原理图。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考点4 显微镜和望远镜
项目
组成
显微镜
两个凸透镜
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 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放大,观察
者就能看清微小物体了
利用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 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观
察者就能看清远处物体了
考点聚焦
点评这是一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考查了实验操作 的具体过程,依据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掌握物距和像距之间 的关系,便可顺利解决问题。
[解析] 出现了一个与蜡烛等大的清晰像,说明物体在二 倍焦距处,故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更换一个焦距为15 cm 的凸透镜,物体的位置不变,物距还是20 cm,在一倍焦距和二 倍焦距之间,像距在二倍焦距外,故光屏需要远离透镜。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考点4 显微镜和望远镜
项目
组成
显微镜
两个凸透镜
望远镜 (开普勒 望远镜)
两个凸透镜
工作原理
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 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放大,观察
者就能看清微小物体了
利用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一缩小的 实像,这个实像再经过目镜放大,观
察者就能看清远处物体了
考点聚焦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考点聚焦┃
考点1 凸透镜和凹透镜
类型 特点
光心
焦点 焦距
凸透镜
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凡是通过该点的光线,其 传播方向不变
两个实焦点
两个虚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字母f表示)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f<u<2f u=f
倒_立__、__放__大_、__实__像 不成像
v>2f (v>u)
投影仪
物像
u<f
正__立_、__放__大__、__虚_像 同侧
(v>u)
放大镜
巧记规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实像分居两侧倒,虚像位 律 于同侧正;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
成像的特点
u>2f 倒_立__、__缩__小_、__实__像
u=2f 倒_立__、__等__大_、__实__像
像距v f<v<2f (v<u) v=2f (v=u)
光路图
应用 照相机 测焦距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拓展] 凸透镜的大小对成像的性质没有影响。 遮住透镜一部分,只会使像变暗。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考点3 眼睛与眼镜
项目
正常眼
近视眼
远视眼
外形
焦距
比正常眼的焦距
比正常眼的焦距
通过调节晶状体
____短__(选填“长” 长____(选填“长”或
的厚薄自动调节焦
或“短”),晶状 “短”),晶状体比较

体比较凸出
扁平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对光线作用 矫正方法
近处、远处物 体的像成在视网
膜上
折射光线本领 大,远处物体的
像成在视网膜 __前____
配戴_凹___透镜
折射光线本领 小,近处物体的
像成在视网膜 __后____
配戴_凸___透镜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知识纵横 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实像
倒、正 倒立
虚像
正立
光屏承接 能
不能
成像方式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折射或反射光线的 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2.类比眼睛和照相机
光学元件 焦距特点 成像原理 成像位置
成像方法
照相机
眼睛
凸透镜
角膜、晶状体、玻璃 体
[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经过焦点;通 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类型二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2 2014•潍坊如图4-2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
镜20 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
与蜡烛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 cm
典型 光路
性质
对光线有__会_聚___作用
对光线有_发__散___作用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考点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 装置
考点聚焦
归类示例
第4课时 凸透镜成像及应用
实验 过程
①安装蜡烛、凸透镜与光屏,使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 透镜的___两_侧____;②点燃蜡烛,调节高度,使凸透镜的中 心、光屏的中心、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同__一_高__度_____,这样 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光__屏__中__央____(即物屏两侧,三心同高, 像在中央);③调整蜡烛、光屏到透镜的距离,进行实验, 每种情况都要多做几次,以保证实验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④记下每次成像时的成像特点及物距、像距和焦距的大小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