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议论文语言的美容》复习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学案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学案一、考试说明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主要考查根据语境运用修辞的能力。
二、经典考题请从下面四个选项中选出恰当的喻体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黑墨②黑钻石③黑夜④黑葡萄(1)此刻,她那般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他,带着瓷城女子半洋半土、半文半野的气味。
(2)透过墨镜望去,姑娘的脸呈平滑的褐色,眼睛像似的,闪烁着奇异的光亮。
(1),理由:。
(2),理由:。
【答案】(1)④理由:用黑葡萄来比喻眼睛,形象地写出了眼睛的深邃与润泽。
(2) ②理由:从四个备选项看,能与后文“闪烁着奇异的光亮”搭配的只能是“黑钻石”。
三、方法指要而培养运用修辞方法的能力,不仅包括审题能力,还应包括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语境分析能力。
语境中往往隐含的信息较多,如果捕捉不住,拟写的语句是不会符合要求的,当然还有具体的操作能力,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等等。
3.树立大修辞观,破除片面性。
首先在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时候,要理解修辞除修辞方法外,还存在着范围的广阔性、内容的全面性。
我们还要注意修辞在语音、词语、句法、篇章等方面的运用。
其次,修辞的理解和运用还得注意和语法、逻辑结合。
语法管话说得通不通,逻辑管话说得对不对,而修辞管话说得好不好。
说话、写文章,先要通顺、正确,然后要求好,即形象生动。
四、题型介绍考查修辞知识的几种题型:1.仿写题这类题考查的重点就是修辞,是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仿”的对象就是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2.扩写题扩展语句主要考查将一句话的内容充实丰富起来或者合理地扩展成几句话的能力。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其信息量不足,一般比较简洁、凝练。
扩展后的语句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表意丰富,有血有肉;同时在句式或修辞等方面符合试题要求。
3.诗歌鉴赏题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与鉴赏题五、诊断练习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
08-09学年高三语文作文议论文分解论点部分教学案(第四周)(苏教版高三)

请以“勇与畏”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 话题范围之内。 五、作文评讲:
三、方法习得 使用三三开拓法,意即“一分为三”,多面阐释,层层扩展,无疑丰富了内容,深化了层次,论说得 比较全面,展开得较为充分,这种思路,我们称之为“三三制”。在使用时要注意分论点之间是要有 联系的,是对总论点的分解,并不是随便找几个句子了事,要想着是把总论点大的方面分解为几个小 的方面,这几方面是总论点的一些侧面,是从总论点出发的,是对总论点的发问的回答,记住分论点 组合起来的和等于总论点。 (一)纵向开拓 例子: 中心论点: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分论点: 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 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 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 中心论点: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 分论点: ①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 ②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的时代。 ③青年时代是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的时代。 中心论点: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分论点: 1、要有挑战时代的理想。 2、要有过硬的知识技能。 3、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训练: 过去,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家有梧桐树,自来金凤凰”。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话值得 商榷。现代社会,个人求职要推销自己的才能,企业发展要推销自己的产品,一个地区招商引资要推 销自己的地域优势。请以“推销自己”为话题,拟一个中心论点和一组分论点。 优秀作文欣赏 稳中求胜 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
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宋公明为人沉稳,刘备做事敦厚,戍土谦稳厚实,终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故曰:为人沉 稳,稳中求胜,吉。 沉稳从志而来。一个人若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从容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 林则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 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一个人若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 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 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始皇建秦以来,不居安思危,身陷声色犬马,终心浮气躁,毫无沉稳。一夫作 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倘若秦王不念纷奢,经历磨难,以求沉稳,则可递三世以至万世 而为君。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作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 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 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 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 ,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宋公明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好汉的拥护,刘备以沉稳之心赢得了半壁江山,而自然界的大山以沉稳的性 格也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让我们拥有一颗和大山一样沉稳的心吧,在我们的人生中也变化出 不同的色彩来。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文章在亮出中心论点“为人沉稳,稳中求胜”之后,便从三 个方面展开了充分的论述:“沉稳从志而来,沉稳从难而来,沉稳从无欲而来”。令人可喜的是,这 三个分论点,并非在同一平面上展开,而是“层层深入”。再者,文中所用例证,均采自高中语文课 本。文中提到的人物如宋江、刘备、孔明、班超、林则徐、秦始皇、楚霸王等,均为人所熟知。更为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将古典诗文如《出塞》、《过秦论》、《阿房宫赋》及名人如孟子、孔明等的“ 名句”“信手拈来”,且运用得十分熨帖。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 我还想借此指出的是,高中生,一定要立足于写好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要想写出一手好文章,学 好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当为第一要务。 四、课堂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拿破仑曾豪气冲天地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说出这样的话,不仅仅因为他身后有千军万马, 更因为他是一位勇者――勇者无畏! 孔子也曾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勇者不惧”。 但孔子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 人之言。”
江苏省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之议论文的论证》教学设计

新材料作文之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议论文论证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论述需要恰当地运用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能根据论述需要恰当地运用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通过相关方法的教学、具体例文的研习和训练,基本准确运用论证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考点解读:考试说明中关于写作的相关说明:能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要注意选定文体的文体规范;要求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倾向健康、积极。
议论文说理充分、论据充足;要求提出自己领悟的正确观点,表达自己的深切体会;或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或点明原因,论述结果;或指出规律,预见发展;或抓住关键,切中要害。
要求议论性文章有理有据,引证丰富,确切有力。
教学内容:一、概念解读论证,就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法,也就是指材料和观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如论据和论点之间呈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的联系等。
它担负着回答“怎样证明”的任务。
论证方法,指的是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方法。
常见的有:例证法、正反对比法、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喻证法、引证法。
考生写作议论文时比较常用的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
本学案重点针对学生议论类作文中最常用的举例论证方法运用中的问题,研究例证方法的正确运用。
其他论证方法可结合学案中提示,老师根据实战经验加以指导。
二、论证中常见的问题:①论点+论据+结论(缺少论证,事实上只是罗列、堆砌事例)②论证抓不住实质③论证不能紧扣论点展开并一以贯之,东扯西拉,信马由疆,不着边际。
④论证不能深入,在一个平面上兜圈子。
⑤在论证中偷换概念⑥在论证中缩小了论题。
三、深化认知(活动一: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谈谈自己的看法。
)(1)论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
中考语文 第20课题《现代文阅读(议论文)》复习教案 苏教版

课题:现代文阅读(议论文)[复习过程]一.导入谈话: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评事论理的文章体裁。
从论证方式来看,议论文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议论文的特点: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的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目。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它是被论点统领,为论点服务的。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
道理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警句等。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四种: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
从论证过程上看,论证结构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
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生动性的特点。
二.导学:巩固拓展延伸中考一般从四个方面来考查对议论文的理解程度:1.文章的论题和论点是什么?要区分论题与论点的各自定义,明确论题,把握论点。
2.文章的主要论据有哪些?为什么要选用这些论据?假如让你选用论据,你还能提供哪些?这样的题目要认真分析,要调动积累,要合理选择,要突出重点。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学案苏教版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学案苏教版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复习学案苏教版自学目标:1、通过自己对语句的翻译,归纳总结出语句翻译的规律和技巧2、通过训练,落实掌握好高考文言翻译的方法技巧。
学习过程:一、考点阐释2021年江苏《考试表明》对文言文译者建议就是:认知并译者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
并且建议古文译者以意译居多,并维持语意畅通。
必须特别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这一考点建议学生具有两项能力:第一能够恰当把握住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的能力;第二,能够精确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能力。
二、中考例题基准1:(2021年中考江苏卷)把文言文写作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后)学科网(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2)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网(3)尔曹才不诛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以也。
例2、(2021年高考江苏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并使吾不以风流富贵辛苦其心者,抑吾妻之并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就是人饮而欢耶?在做文言文翻译题时,要注意坚持以下两个原则:(1)、不脱离语境原则文言文译者时一定必须把句子放到具体内容的语言环境中来认知它的真正意思,即为通常说道的“词不距句,句不距篇”。
有些词多义,但放到具体内容句子中它的义项就确认了;代词指代的内容,就可以根据上下文回去推测;虚词用法有效率,但在语境中的用法也就是紧固的。
三、规律总结a组与:1、楚左尹项伯者,素善领侯张良。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3、永和初,累迁河间二者。
b组: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c组:1、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今王田猎于此。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复习学案之如何叙述事例复习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指导复习学案之如何叙述事例》复习学案苏教版例文1: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着《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一、如何叙述事例?叙:要简明概括,往论点上贴。
选择事例中符合论点的角度进行叙述,叙述内容与照应论点中的关键词,并且体现论点中包含的逻辑关系。
其余的不写和略写。
忌:照搬整个事例,完整地描写和记叙,没有针对性,甚至根本与论点不一致(不能证明论点)例文2:《短暂与永恒》①短暂的生命,可彰显永恒的奉献精神。
“碧空英雄”李剑英面对命运给出的16秒时间,先后三次放弃跳伞逃生的机会,最终迫降失败,壮烈牺牲。
为什么他能在千钧一发时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他考虑的只有人民的安全和国家的财产!他的死重于泰山,虽然再高的荣誉也换不回英雄的生命,但他的光辉形象会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因此,即使是短暂的一瞬,也要用无畏筑起生命的堡垒,用奉献书写永恒的人生!例文3:论证“敢于向权势挑战”这个论点1852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挚友屠格涅夫,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的悲伤、泪水,赶写了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
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民爱戴的名字出现在报刊上。
他们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
正直而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圣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接到禁令,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了出来。
沙皇的特务机关不久就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了屠格涅夫。
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人》杂志上登载《猎人笔记》的作家。
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斯马达斯基去。
为了果戈理,为了朋友而被流放的屠格涅夫,感到自豪和光荣。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议论文入格训练学案(无答案)不分版本

江苏省大丰市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入格训练学案(无答案)不分版本议论文入格训练教学目标:1 明确议论文的格式,做到从形式上区分议论文和记叙文、散文、说明文等。
2 在审题的根底上学会造排比句,学会构思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3 初步学会写议论文。
学习重点:学会写议论文。
学习难点:学会构思中心论点的分论点。
教学方法:鉴赏法,讲述法,实践写作,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发放一篇例文给学生熟悉议论文的典型模式;周三安排写作一篇关于“学会欣赏别人〞的作文,准备在周五课后进行修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感知着我们的生活,感知着这个世界,并做出自己的评判,我们评判、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甚至以争辩的方式企图说服别人。
简单地说,针对某件事情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看法的写作形式就是议论文。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写作议论文。
请同学们自读刚发的材料,感知议论文的特点。
稳中求胜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梁山智有吴用,道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刘备做事敦厚,宋公明为人沉稳。
他们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施展风采,各得其所。
由此可见:为人沉稳,才能稳中求胜。
那么沉稳从何而来呢?沉稳从志而来。
一个人假设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沉迷于现实的花花世界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
班超投笔从戎,志在报国,在对匈奴一战中沉着不迫,沉稳冷静,终弘扬国威,不教胡马度阴山。
林那么徐斩钉截铁,志在禁烟,在与洋人交涉中不卑不亢,稳中含刚,终虎门销烟,让洋人胆战心寒。
有远大的志向,眼光便放得远,心胸便沉稳下来,故曰:非有志者不能稳也。
沉稳从难而来。
一个人假设没有经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身陷蜜水与襁褓之中,自然无法拥有沉稳的性格,一遇困境,便心浮气躁,岂能成所谓大事者哉。
君不见“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也就无法取得辉煌的成就。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之开篇破题》复习学案 苏教版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议论文写作之开篇破题》复习学案苏教版开篇破题,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的开头用简洁的文字点破题意、点明主旨。
议论开篇的方式很多,有人喜欢比兴开头,以展含蓄诗情;有人喜欢排比起始,彰显语言气势;而我以为,只有开篇破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为什么开篇必须破题?怎样才能准确深刻的破题呢?你寒窗苦读十余载,而我们只有90秒。
——阅卷人箴言2009广东高考作文题: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
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
自拟题目,自定写法,不少于800字。
例文一:百花都在春暖大地之时竞相开放,而野菊却选择了萧愁败雾的秋天;万紫千红都铺满在绵绵油绿的青草地上,而青莲却执意挺立在污泥之间;花草总有凋谢的时候,唯有竹子的苍劲松翠终不变节。
点评:开头写三个离开常识的排比,堆砌,花里胡哨,华而不实。
是虚假的感情,表达的是虚假的水平。
启发1:例文二:爱,无处不在,它会繁衍,有时会在血红的心脏上如病毒一般快速滋生,每一个人都认为爱是困难的,伟大的,甚至是难以攀登的。
但我告诉你,爱只是一种常识。
判为基本符合题意,部分离开了常识,而偏向了“爱”。
启发2:例文三:水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这也许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常识,因为他常见,故被称作常识,但常识背后隐藏着的,往往却又是一些极具哲理的学问。
于是,从水的三态中我看见了人生的三态。
判为偏离题意,挂羊头卖狗肉。
启发3:启发4:要为破题找方法一.阐释..破题基本思路:说文解字+论点出场思维程序:阐释..思维(可以对话题概念进行定义、特征说明、名词诠释、划分举例等)语言范式:××(话题)是……不是……××(话题)包括……又包括……比如……阐释..法的核心——对话题中心词进行说文解字参考模仿例文:例1:不为浮云遮望眼(2009广东满分作文)常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议论文语言的美容》复习学案苏教版
一、语言锤炼的方法
请从语言运用角度评析下面语段: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件事。
是您,鲁迅先生!沧海横流,你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你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您是千千万万人民心中的巨人。
特点: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
特点:
1、“诚信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诚信是火,照亮夜行之路;诚信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
3、“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
”
4、“它(文化小人)一方面愿意播扬和轰传一位文化名人的声誉,利用他,榨取他,引诱他,另一方面从本质上却把他视为异类,迟早会排拒他,糟践他,毁坏他。
”
5、“时钟一下一下走过,每一步都有齿轮的转动,每一步都写下长与短的补合。
爱因斯坦这科学之坛的巨匠,在太长的生命路途中,写下波尔的名字。
也许是面红耳赤的唇枪舌战,也许是互不相让的据理力争。
竞争中,两位科学家的长长短短补出了伟大的友谊,补出了人类世界的科学,补出了永远闪烁明光的智慧。
双赢是合作的双手种下的果实,这果实属于双方,这果实又岂限于双方?”
特点:
6、“凡是有生命的东西,和时间较量的结果都是失败。
有的败得辉煌,有的败得悲壮,有的败得美丽,有的虽败犹胜,有的败得合理,有的败得凄惨,有的败得龌龊。
”
7、"谁至聪至慧地说过音乐是'上帝'的语言呢?音乐,岂止是'上帝'的语言,简直是'上帝'的抚爱!她顷刻间抚平了人心灵上的皱折,顷刻间让一个人心灵的泉水流入另一颗心灵。
音乐,让人善良,让人豁达,让人慈祥,让人高尚,让一个浪迹在外的穷小子有了安身的雀巢了!"作者先作一个设问,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用整句回答问题,这样写的好处是:加强抒情性,突出抒情点。
8、“有青松翠柏的高大挺拔,才有无名花草的别有馨香;有如云飞飘的风帆,于是更显似赤鳞翔浪的轻舟;喜翼可蔽空的大鹏,更爱檐头私语的麻雀;慕步行万里的风,更羡潇洒的雨。
让参差咬合,长短互补,在竞争的天地间,让前进的齿轮运转!”
9、“竞争中的双赢是和谐的表征。
春花与秋月共同诠释的是古典文化的馨香;诗词与歌赋共同点缀了华夏青铜般的沧桑艺韵。
鼓角与丝竹,各自有着不同音韵,然而各异的声响,不只为着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还应有合奏凤鸣凰吟般悠远乐曲的意义。
竞争中的双赢,为着造一片共同的蓝天和一盘有力的齿轮。
”
11、“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过于张扬,烈日会使草木枯萎;过于内敛,黑暗会让赶路的行人恐慌;过于张扬,江水会决堤:过于内敛,驼铃无法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
原来,张扬与内敛谁也离不开谁。
”
二、随堂演练
运用上述方法,就你眼中的“潇洒”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