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
降钙素原(PCT)应用

PCT 指导抗生素治疗方法
如果已经使用了抗生素:
• 在第3, 5, 7天的时候重新测量PCT值;
• 使用上述相同的界点值停止抗生素;
• 如果一开始PCT水平>10 μg/l,那么当PCT峰值下降80-90%后 停止抗生素;
• 如果PCT持续较高水平,考虑治疗失败
• 门诊病人:根据上次PCT结果决定抗生素使用的时间
3, 5, 7天后重新测量: •测量PCT值 •使用上述相同的界点值 停止抗生素
➢对于临床评价认为需要抗生素治疗但其 PCT值较低(<0.25ng/ml)的患者,建议不 应使用抗生素
➢对于有极低PCT值(<0.1ng/ml)的患者 ,应强烈禁止抗生素治疗
3, 5, 7天后重新测量: •测量PCT值 •使用上述相同的界点值, 小于界点值停止抗生素 •如果PCT持续较高水平, 那么当PCT峰值下降80 -90%后停止抗生素
高的患者其水平下降80%~90%,则停用抗生素。
Haubitz S, et al. Expert Rev. Respir. Med. 7(2), 145–157 (2013)
中国:降钙素原(PCT) 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PCT质量浓 度(ng/ml)
<0.05 <0.5
0.5-2
2-10பைடு நூலகம்
≥10
PCT质量浓度的临床意义和处置建议见表1
降钙素原合成途径在不同的炎症状态中有所不同
在没有全身性炎症的情况下,PCT合成仅限于甲状 腺神经内分泌细胞,当全身性炎症由细菌感染引起 时,除甲状腺外,肝脏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肺 、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及内分泌细胞都能合成分泌 PCT,此时血清PCT水平会明显升高。 在细菌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 症反应早期(2~4 h)即可升高, 感染后24~48 h内达到高峰,且 随感染进展或控制而持续在高 水平或逐渐下降。
降钙素原检测在临床中的意义及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临床中的意义及应用
冯金霞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3(032)031
【摘要】降钙素原(PCT)是降钙素的前体肽,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也是一种内源性非类固醇类抗炎物质,多在细菌感染时诱导产生,在调控细胞因子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对PCT做大量的探索与研究,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其生物学特性不断被发现.PCT作为一种炎性介质,近年来成为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新型标志物,在细菌所致炎症或感染性疾病中可特异性升高.尤其对败血症、脓毒症、全身严重细菌感染、细菌性与非细菌性的鉴别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预测疾病的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作用.PCT作为一个新的炎症指标,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冯金霞
【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医院检验科,300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1
【相关文献】
1.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检测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意义探讨
2.降钙素原的检测和应用——《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解读
3.降钙素
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4.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D-二聚体检测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5.细菌感染诊断中应用血清降钙素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新: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

最新: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完整版)血清降钙素原(pr。
Ca1CitOnin,PCT)是反映细菌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
一直以来,血清PCT被用作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2017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1]首次批准勃拉姆斯(B∙R∙A∙H∙M∙S)血清PCT0.25μg∕1阈值应用于下呼吸道感染(IOW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1RTD抗菌药物指导。
PCT在指导抗菌药物应用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特别是在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成人1RTI分级管理,儿童感染性疾病等领域形成了多个专家共识[2-4]o虽然临床上血清PCT已在儿童1RTI广泛应用,但目前仍缺乏统一指导原则。
为使血清PCT更为合理、科学的应用于儿童1RTI管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组织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多个领域专家,共同完成〃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专家组就血清PCT在儿童1RTI病原鉴别诊断、抗菌药物管理、严重程度评估和疾病分流管理的应用及血清PCT正确解读等多个主题,通过广泛查阅文献,结合儿科临床实践,遴选出与儿童1RTI管理密切相关的14个临床问题,通过德尔菲法投票[5],多次会议讨论,最终达成共识。
本共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儿科临床医师,共识的目标人群为疑似或明确诊断为1RTI的儿童。
1方法1.1 共识专家组及撰写组组成与职责共识专家组由儿童重症、急诊、呼吸、感染等21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临床问题遴选、共识意见修订、投票达成共识。
共识撰写组由12名临床研究人员组成,包括3名专业型博士及9名主任/副主任医师。
其主要职责是:(1)调研临床问题;(2)文献复习;(3)起草推荐意见共识表;⑷记录专家共识制订过程;⑸协调共识制订的各种工作。
1.2 共识制订方法1.2.1 确定临床问题撰写组通过文献复习初步提出临床问题,专家组成员通过评分,优选、增减相关临床问题。
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

监测并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脓毒症或严重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例如,制动、免疫功能缺陷、外 伤、手术等)(建议每天检测)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具有肺炎和其他院内感染风险) 置入任何类型的静脉或动脉导管(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 免疫抑制的患者(肿瘤、器官移植、化疗、中性粒细胞减少) 手术或创伤后的患者,如果有任何增加感染风险或怀疑脓毒症的情况 有二重感染风险的患者(烧伤、病毒感染) 有非特异性诊断或诊断不明的患者
Company Logo
影响PCT水平的非感染疾病
Company Logo
肾功能不全
器官移植
自身免疫性疾病
PCT
外科手术和创伤
胰腺炎、肿瘤
血液系统疾病
Company Logo
外科手术和创伤
PCT参考范围 (ng/mL)
严重细菌感染或 脓毒症 升级到重度脓毒症 和/脓毒性性休克
不可能确定低PCT值 6-24小时后
中度风险
在6-24小时后 监测PCT,然 后是每日监测
高风险
在6-24小时后 监测PCT,然 后是每日监测
非常高的风险
临床评估
每日监测PCT
Company Logo
左图左侧为正常组,
只有甲状腺和肺组 织有少量分泌 右侧为脓毒症组, 身体所有组织都开 始分泌PCT
Company Logo
在一次内毒素刺激的人体试验中 不同的标志物的动力学变化
快速、高特异性的
PCT主要生物学效应
次级炎 症因子 的作用
PCT
趋化因子 的作用
抗炎和保护作用
Company Logo
PCT的检测方法和稳定性
降钙素原的检测和应用――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解读

降钙素原的检测和应用――?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解读摘要检测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可辅助诊断感染性疾病,并在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和判断患者的预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期,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客观、全面地介绍了感染相关重要生物标志物。
本文就该共识中有关降钙素原检测和应用的相关内容作进一步解读。
中国论文网/6/view-12995517.htm关键词降钙素原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中图分类号:R446.112;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1-0014-05De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calcitonin ― interpretation for Expert Consensus on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terpretation of Infection-related BiomarkersZHU Meiying,CAO Ehong*〔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PLA,Jiangsu 210002,China〕ABSTRACT Detection of infection-related biomarkers can assist physicians to diagnose disease,so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infection type and patient’s prognosis and guiding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Recently,Expert Consensus on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terpretation of Infection-related Biomarkers was issued by InfectiousDisease Professional Committee of Chinese Medical Education Association,in which the important infection-related biomarkers were introduced objec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e contents related to the de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calcitonin in this expert consensus were further interpret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procalcitonin;infectious disease;detection methods 感染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于人体任一部位,可能会导致患者多个器官的炎症和并发症如肺炎、脓毒症等,严重的感染甚至会危及生命。
《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

《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要点一、背景和目的降钙素原(D-dimer)是一种血浆蛋白,其水平的显著升高可以作为一种非特异性标志物,用于评估凝血功能异常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本共识旨在总结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指导,以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了解感染病原体的药敏情况,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2.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特征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3.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和风险评估,避免不必要的使用抗菌药物。
三、降钙素原的临床应用1.降钙素原的水平与感染病原体和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
2.降钙素原的水平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肝功能损伤、怀孕等。
3.降钙素原的动态监测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建议1.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尽可能选择狭谱抗菌药物。
2.根据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选择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
3.避免同时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和使用时间。
五、降钙素原与抗菌药物治疗的关系1.降钙素原的水平可以用来评估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和预后。
2.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可以缩短降钙素原水平的下降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六、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临床医生应该密切关注降钙素原的水平,及时调整抗菌药物的治疗方案。
2.抗菌药物的使用应该根据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进行,避免盲目使用和滥用。
七、研究的不足和展望1.目前关于降钙素原和抗菌药物治疗的研究还不够充分,需要进一步加强。
2.未来的研究可以探讨降钙素原作为评估抗菌药物疗效的指标以及基于降钙素原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总结:《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强调了降钙素原在抗菌药物治疗中的重要性,提供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和建议。
准确评估降钙素原的水平,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和风险评估合理调整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0)要点

《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0)要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核心,近年来,我国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多重耐药菌越来越常见,治疗难度增加,医疗负担加重。
抗菌药物疗程过长是导致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停药时机仍是临床面临巨大难题。
实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降钙素原(PCT)已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PCT在下呼吸道感染和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中的指导价值逐渐被认可。
一、证据等级与推荐等级二、PCT在辅助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推荐意见1】:临床怀疑不明原因感染及脓毒症时,建议及时行PCT检测,以帮助进一步明确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高证据等级,强推荐)【推荐意见2】:对于疑似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当PCT≥0.25μg/L,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高,建议启用经验性抗菌治疗。
(低证据等级,弱推荐)【推荐意见3】:对于怀疑脓毒症的患者,应立即启动经验性抗菌治疗。
PCT ≥0.5μg/L时,有助于脓毒症诊断(高证据等级,强推荐),高水平 PCT(尤其>10 μg/L时)提示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性更高。
(低证据等级,弱推荐)【推荐意见4】:存在院内感染风险的患者,如接受长期机械通气、外科手术治疗、留置动脉或静脉导管等,建议动态监测PCT变化。
若出现PCT显著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应结合临床,及时予以抗菌药物治疗。
(中证据等级,强推荐)【推荐意见5】: PCT检测不能取代微生物学检查,病原微生物仍是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因此,怀疑细菌感染时应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合理留取标本送检。
(高证据等级,强推荐)三、PCT在指导抗菌药物停药中的应用【推荐意见6】:已启动抗菌治疗的患者,建议合理监测PCT的动态变化,及时评估治疗疗效(高证据等级,强推荐)。
ICU感染患者推荐每24h监测,PCT无明显下降或不降反升,需积极寻找原因,考虑调整治疗方案;非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至48~72h。
2020 降钙素原(PCT) 感染科

或局部感染。
增高的病因。
中度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存在感染,也可能 建议查找可能的感染因素。如果 是其他情况,如严重创伤、大型手术、心源 发现感染,建议6-24h后复查PCT。 性休克。
很可能为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者脓毒性休 建议每日复查PCT。如果PCT持续
克。具有高度器官功能障碍风险。
高水平(>4d):重新考虑脓毒
症的治疗方案。
几乎均为严重细菌性脓毒症或者脓毒性休克, 建议每日检测PCT以评价治疗效 常伴有器官功能障碍,具有高度死亡风险。 果。
PCT:临床应用
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 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脑膜炎 急性支气管炎 COPD急性加重 肺纤维化感染 哮喘中的感染 充血性心力衰竭
腹部感染 胰腺炎 尿路感染 术后感染
第5届多伦多脓毒症圆桌会议
诊断
监测
+++
+++
++
++
++
++
++
++
++
++
+
++
+
+
+
+
++
++
Report of the 5th Toronto Sepsis Roundtable, Toronto, Ontario, Canada, October 25, 26, 2000.
预后
+++ ++ + +++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降钙素原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的核心,近年来,我国临床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多重耐药菌越来越常见[1],治疗难度增加,医疗负担加重。
抗菌药物疗程过长是导致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停药时机仍是临床面临巨大难题。
实验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降钙素原(PCT)已被广泛应用于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PCT 在下呼吸道感染和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感染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中的指导价值逐渐被认可。
为充分发挥该炎症标志物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我国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共识小组广泛征求国内多学科专家意见,并经过多次会议讨论,共同制定了本共识。
本共识的适用范围为怀疑或诊断为成人下呼吸道感染和ICU 重症感染患者。
一、证据等级与推荐等级证据质量等级和推荐强度等级依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进行分级,证据等级分高、中、低、极低四级,推荐等级分为强、弱两级。
二、PCT 在辅助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推荐意见1:临床怀疑不明原因感染及脓毒症时,建议及时行PCT 检测,以帮助进一步明确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高证据等级,强推荐)生理情况下,PCT 由116 个氨基酸组成,在甲状腺C 细胞中由前体物质(141‑氨基酸)脱去25 个氨基酸序列而产生,随后在转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降钙素(32‑氨基酸)。
因而健康成人血清PCT 水平很低,通常不超过0.05 μg/L。
细菌感染时,宿主炎症应答产生的促炎因子诱导甲状腺以外的组织(如肝脏、肺、肠道等)合成PCT,由于这些组织细胞中缺乏分泌颗粒和转化酶,PCT 未经处理即以原形释放入血,从而导致血清浓度显著升高。
病毒感染时,机体释放的γ干扰素可抑制PCT 的产生,因此,PCT 是细菌感染较为特异的炎症标志物。
动力学数据显示,细菌感染可快速诱导PCT 产生,2~6 h 即可升高,12 h 达峰,临床怀疑是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及时检测PCT,有助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
推荐意见2:对于疑似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当PCT≥0.25 μg/L,提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高,建议启用经验性抗菌治疗。
(低证据等级,弱推荐)下呼吸道感染主要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等,鉴别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和可能的病原体种类对于决定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细菌感染患者PCT 水平往往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一项荟萃分析显示,PCT 鉴别细菌(含不典型病原体)和非细菌感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2,其中,细菌感染较不典型病原体(军团菌除外)感染升高更为显著。
Rodríguez 等使用0.25 μg/L 作为临界值评估流行性感冒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时,阴性预测值可达92%。
在观察性研究中,因使用的临界值不同,相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变化较大。
几项下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10‑12]参考临界值0.25 μg/L 判断细菌感染可能性,以及是否建议启动抗菌治疗,结果显示,PCT 指导下的抗菌治疗,抗菌药物处方率显著下降,且安全性良好。
因此,对于疑似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当PCT≥0.25μg/L 时,提示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大;但将PCT用于排除诊断时需谨慎,因此,即使PCT<0.25μg/L,而临床高度怀疑细菌感染时,仍可启动经验性治疗,并及时复查PCT。
推荐意见3:对于怀疑脓毒症的患者,应立即启动经验性抗菌治疗。
PCT≥0.5 μg/L 时,有助于脓毒症诊断(高证据等级,强推荐),高水平PCT (尤其>10 μg/L 时)提示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性更高。
(低证据等级,弱推荐)PCT 是脓毒症较为特异的炎症标志物,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患者中,早期识别细菌感染的效能优于C 反应蛋白(CRP),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有较好的相关性,有助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一项纳入3 244 例患者的荟萃分析显示,PCT 诊断脓毒症的AUC 可达0.85。
目前普遍使用的诊断脓毒症的临界值为0.5 μg/L。
大多数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有效抗菌治疗的延迟将导致病死率增加,因此,怀疑是脓毒症的患者应立即启动经验性治疗,不应等待PCT 检测结果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若PCT 低水平,则考虑复测,并排查其他可能诊断。
不同病原体诱导的宿主应答有所不同,PCT 水平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导致促炎因子大量释放,进而诱导PCT 合成,因此,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者PCT 水平较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升高更为显著。
一项纳入4 858 例患者的观察性研究显示,PCT预测革兰阴性菌菌血症AUC 为0.72,最佳临界值为10μg/L,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其他肠杆菌细菌菌血症升为显著。
不同研究报道的PCT 水平差异较大,考虑到重症患者对诊断指标的准确性要求更高,因此,PCT 高水平提示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性更高,为病原体的鉴别提供参考,但尚不足以指导治疗决策。
真菌引起的血流感染时,PCT 也可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革兰阴性菌,初始经验性治疗后PCT 未明显下降,应结合患者免疫状况、基础疾病等合并因素及其他检查结果,警惕真菌感染可能。
推荐意见4:存在院内感染风险的患者,如接受长期机械通气、外科手术治疗、留置动脉或静脉导管等,建议动态监测PCT 变化。
若出现PCT 显著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应结合临床,及时予以抗菌药物治疗。
(中证据等级,强推荐)尽管重症感染患者不建议等待PCT 检测结果来决定是否启动抗菌治疗,但是对于有院内感染风险的患者,如接受长期机械通气、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手术或创伤等,常规监测PCT 对于院内细菌感染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仍有积极作用。
推荐意见5:PCT 检测不能取代微生物学检查,病原微生物仍是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因此,怀疑细菌感染时应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合理留取标本送检。
(高证据等级,强推荐)三、PCT在指导抗菌药物停药中的应用推荐意见6:已启动抗菌治疗的患者,建议合理监测PCT的动态变化,及时评估治疗疗效(高证据等级,强推荐)。
ICU感染患者推荐每24 h监测,PCT无明显下降或不降反升,需积极寻找原因,考虑调整治疗方案;非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至48~72 h。
(低证据等级,强推荐)PCT 消除迅速,半衰期为20~24 h。
PCT 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监测其动态变化趋势能够及时反映治疗应答。
随着有效的抗菌治疗,PCT 水平逐步下降;PCT 下降不明显,或不降反升,往往提示疗效不佳或无效,需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脓毒症治疗3 d 后,PCT 下降不到80% 的患者28 d 病死率是下降超过80% 的患者的两倍(P=0.001)。
尽管初始PCT 水平有助于评估预后,但治疗期间的下降速度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更大。
因此,建议结合PCT 动力学特点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合理监测。
ICU 重症感染患者每24 h 监测,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经验性治疗48~ 72 h 应进行疗效评估,基于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改变、PCT 等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变化,调整治疗药物;门诊的轻症患者可不必常规动态监测,若治疗48~72 h 后症状不缓解,可复查PCT。
需要指出的是,病程的早期PCT 可能不升高或仅轻度升高,如有必要,考虑6~24 h复查。
推荐意见7:对于非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当PCT 下降至0.25 μg/L 或峰值浓度80% 以下,且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建议停用抗菌药物。
(高证据等级,强推荐)抗菌治疗的疗程往往依赖于经验判断,需结合致病菌种类、耐药情况、感染严重程度和治疗应答等综合评估。
延长治疗时间是否能够降低治疗失败率和复发率尚不明确,但增加不必要的抗菌药物暴露,可增加耐药风险。
在现有感染生物标志物中,PCT 检测已被大量指导抗菌药物停药,有助于优化抗菌药物疗程和个体化诊疗,且使用方便快捷。
对于正在接受抗菌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当PCT 下降至0.25 μg/L 或峰值浓度80% 以下,且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可考虑停药,从而显著缩短抗菌药物治疗时间,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具有积极作用(表2)。
近期一项Cochrane 的系统评价,分析了26 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6 708 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PCT 组平均抗菌药物暴露时间显著缩短(P< 0.001),抗菌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01),且未增加治疗失败率(P=0.068)。
其中,AECOPD 和急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获益最大。
随机对照研究的结论在后续大规模“真实世界”研究中也得以验证。
推荐意见8:对于正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ICU 重症感染患者,当PCT 下降至0.5 μg/L 或峰值浓度80% 以下,建议抗菌药物停药。
(高证据等级,强推荐)de Jong 等的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共入组1546 例ICU 疑似或确诊细菌感染的重症患者,PCT 组不仅抗菌药物治疗时间更短(P<0.001),同时1 年病死率也更低(P= 0.019)。
入组患者中,49% 为医院获得性感染;从感染部位来看,肺部感染占64%。
表2PCT指导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治疗的RCT发表年份200420062007 2008 2009 2009 2016参考文献Christ‑Crain[10]Christ‑Crain[36]Stolz[11]Briel[39]Schuetz[40]Kristoffersen[41]Corti[42]研究类型aAAABBAA研究对象LRTICAPAECOPDURTI,LRTILRTILRTIAECOPD临界值(μg/L)<0.25<0.25<0.25<0.25<0.25或下降80%<0.25<0.25或下降80%研究结果临床指标例数抗菌药物治疗时间(d,xˉ±s)病死率[例(%)]例数抗菌药物治疗时间(d,xˉ±s)病死率[例(%)]例数抗菌药物处方率[例(%)]6个月病死率[例(%)]例数抗菌药物处方率[例(%)]抗菌药物治疗时间(d,xˉ±s)例数抗菌药物治疗时间[d,M(P25,P75)]例数抗菌药物治疗时间(d,xˉ±s)住院时间(d,xˉ±s)例数抗菌药物治疗时间[d,M(P25,P75)]病死率[例(%)]对照组11912.8±5.54(3)15112.9±6.520(13)10676(72)9(8.5)226219(97)7.1±2.26889(6,11)1076.8±0.96.7±0.8588.5(1,11)2(3)PCT组12410.9±3.64(3)1515.8±5.318(12)10241(40)5(4.9)23258(25)6.2±2.56715(1,8)1035.1±0.75.9±0.8623.5(0,10)1(2)P值0.0300.950<0.0010.730<0.0010.409<0.050<0.050<0.0500.0070.2200.0170.610注:a A为单中心RCT,B为多中心RCT;PCT为降钙素原;RCT为随机对照研究;LRTI为下呼吸道感染;URTI为上呼吸道感染;CAP为社区获得性肺炎;AECOPD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因此,对于正在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PCT 的动态变化有助于指导停药时机的判断,且安全性良好[44],还可降低患者整体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