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人防诈骗讲座
老年人防诈知识讲座

理财骗局有哪些
声称开发某项目,还会组 织参观,证明项目真实可靠, 一旦入股,有去无回,实际就 是骗投资人的钱。 常见:黑茶骗局,影视投资
区块链数字货币Leabharlann 二、民族资产解冻某朝某代的达官贵人或皇族后 裔留下了一笔巨额资产,被国 家认定为“民族资产”,到现 在一直被专人保管;国家计划 通过不公开的方式将其解冻用 于扶贫,而解冻需要筹集费用, 每个人出几块钱解冻后就可以 得到几十万元的分红……
防推销欺诈
一. 遇到“专家义诊”别去凑热闹。 二. 产品牛皮吹得再响,也得看功效。 三. 不断强调“进口、专利、高科技”的产品要当心。 四. 卖家库存紧张、大折扣、大优惠的真实心态是“不怕你买光就 怕你不买”。 五. 买不买没关系,听个讲座免费送鸡蛋,是洗脑的开始。 六. 卖产品的人,往往说话很好听,做人甚至比你的亲儿女还亲。 八. 卖产品的最喜欢用视频例子来教育你,正面的反面的都有。
视频
防理财诈骗
一、不要被高利率迷惑,切勿相信只赚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陷阱 。 二、不要轻信理财信息,不要加入投资群体,不要被洗脑。 三、不要投资不懂的东西,比如区域链概念、绿色技术概念等。 四、不要轻信有政府、有大公司为之担保的项目,没有一个政府一 个公司会为别人做担保。 五、不要轻信有资产解冻项目,几块钱对于你无所谓,对国家说这 种骗术就是个毒瘤。
手机支付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一、手机(支付)就是钱包,要保管好手机,不要给别外人,不要给儿孙。 二、短信验证码是资金安全最后保障,绝对不要让外人看去。 三、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号不要交给外人,拿去骗人、转脏钱,那你自己 也要倒霉。犯法!!!!! 四、不要为了一袋便宜米就让别人拿自己的身份证去开卡、开账号,去注 册一堆账号,帮别人犯罪。 五、不要为了一点小利就随便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不明身份的人。 六、实在弄不明白就去问问村干部,让他们帮忙弄弄清楚,别误大事正事!
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教育

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教育尊敬的老年朋友们,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普及,电信网络诈骗已经成为骗子们的新手段。
为了帮助您们更好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保护您们的财产和个人信息安全,本文将为大家详细分析并说明老年人如何进行安全防范的教育。
首先,老年人应该认识到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
诈骗分子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以各种借口欺骗老年人,窃取财产或者获取个人信息。
这些诈骗手段五花八门,包括假冒亲友、假冒公检法机关、假冒银行等,目的都是为了让老年人上当受骗。
老年人要明确认识到,一旦受骗,不仅会损失财产,还可能造成心理和身体上的创伤。
其次,老年人需要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
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如不随便点击陌生链接、谨慎使用社交平台以及不给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等,都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方法。
此外,老年人还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如虚假中奖信息、假冒公检法机关要求汇款等,以便能够及时辨别诈骗行为,避免被骗。
进一步地,老年人可以通过参加安全教育课程来学习如何防范网络诈骗。
社区、政府或者公民组织通常会组织这样的课程,通过演示案例和讲解技巧,指导老年人辨别和拒绝网络诈骗。
在实际操作中,老年人应当做到始终保持警觉,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给出的各种信息,同时及时向亲友、公安部门或者电信运营商举报可疑行为。
通过这种方式,老年人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防骗能力。
此外,家庭成员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老年人的安全教育。
家人应该帮助老人定期更新系统和软件,及时安装杀毒软件,设置强密码,并对老人进行宣传教育。
社会机构和爱心人士则应当加大对老人的宣传力度,帮助老人了解网络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方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综上所述,老年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
通过认识诈骗的危害性、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参加安全教育课程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老年人能够有效地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保护自己财产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愿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养老诈骗讲课稿稿范文

养老诈骗讲课稿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些关于养老诈骗的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养老诈骗也愈发猖獗。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让大家了解什么是养老诈骗,如何防范养老诈骗,并增强大家的防骗意识。
一、什么是养老诈骗养老诈骗,简单来说,就是以欺骗的手段获取老年人的财产。
养老诈骗案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社交诈骗等等。
诈骗分子通过虚构各种理由,让老年人相信他们的谎言,进而骗取老人的财产。
养老诈骗不仅仅是一种经济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
它破坏了家庭关系、社会制度,给老年人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和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重视养老诈骗问题,为老年人保驾护航。
二、常见的养老诈骗手法1. 电话诈骗电话诈骗是目前最为常见的养老诈骗手法之一。
通常,诈骗分子冒充公安、银行、快递等部门工作人员,通过谎称受害人存在涉嫌犯罪、账户被冻结、包裹丢失等情况,进而以退还、解冻、补偿等名义,让受害人提供银行卡信息、转账金额等,从而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2.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近年来兴起的养老诈骗手法,通过网络平台进行。
诈骗分子通过制造虚假网购、投资理财、中奖信息等来吸引老年人上当。
他们会以低价诱惑、高回报保证等手段,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和资金。
3. 社交诈骗社交诈骗是利用社交平台和人际关系进行的养老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会伪装成熟悉的亲友或者通过认识的中介人员,主动加老年人为好友,并通过聊天、借款等手段,获取老年人的信任,最终骗取钱财。
以上只是常见的养老诈骗手法之一,诈骗分子会不断变换手法,使人难以防范。
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增强防骗意识。
三、如何防范养老诈骗1. 增强警惕养老诈骗多为不法分子的精心策划,很多时候很难一眼看出来。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增强警惕,对于来历不明的电话、邮件、短信等消息,要保持警觉,不要贸然相信。
尽可能询问周围的亲友、工作人员等,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老年人安全与防范健康教育讲座

提升生活质量:提高安全与防范意识,使老年人在生活和社交中更 加自信、独立,提升其生活质量。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加强老年人的安全与防范教育,有助于构建和 谐社会,减轻社会负担,推动社会稳定发展。
老年人心理健康与调适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孤独感:由于退休、社交圈子缩 小等原因,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
焦虑和抑郁:面对衰老、健康状 况下降等问题,老年人容易出现 焦虑和抑郁情绪
疑病和恐惧死亡:老年人对健 康状况的担忧和对死亡的恐惧 可能导致疑病和恐惧死亡的心 理问题
睡眠障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往 往下降,容易出现失眠、早醒等 问题
记忆力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记忆力逐渐减退,容易 出现认知障碍等问题
心理调适的方法与技巧
保持积极心态: 乐观面对生活中 的挑友保持联系,分 享彼此的生活和 情感
适当运动:通过 运动来释放压力, 增强身体健康
接受心理咨询: 寻求专业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获 得有效的心理支 持和指导
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
THANK YOU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饮食合理:均衡 饮食,避免暴饮 暴食
避免生冷食物: 老年人消化系统 较弱,避免食用 生冷食物
社交安全
避免与陌生人交 往,特别是涉及 财务方面
警惕诈骗电话和 短信,不轻易泄 露个人信息
遇到紧急情况, 及时报警或联系 家人
遵守交通规则, 不随意横穿马路 或闯红灯
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应对
老人防诈骗知识安全教育

老人防诈骗知识安全教育
一、在自己家里或者路上,遇有陌生人敲门或打招呼,并极力向您讨好求救时,您千万不可轻易信任或带其进家门,这可能是陷阱的第一步,接下来便可能使用花言巧语引诱你,最终诈骗您的钱财。
二、平时自己的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或者其他证件应妥善保管,万不可转借他人以防被偷偷复印,否则将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麻烦或损失,有的甚至于被抵押或贷款等。
三、当有人向您兜售金银财宝、古玩字画或者古董文物时,一定要警惕,防止被迷惑,当心最终花费了巨额资产买到的却是一文不值的破铜烂铁、泥木疙瘩。
四、在路上行走,无意发现地上有贵重财物,同时身旁又有人跟你周旋要和您平分时,您一定要头脑清醒,也许是骗子正在设局把您的财物变成自己的。
五、当接到警察、法院、医院等电话说您的子女或者亲友在他处,要求立刻打钱或者其他事宜时,不要一下子慌了神依照对方所说的去做,而要先联系到子女和亲友,着看事情是否是真的。
老年人防诈骗讲座ppt

骗术5:猜猜我是谁
案例写真
诈骗分子冒充熟人,在电话中让你猜猜他是谁,“连我声音都听不出 来?”“你是, XX”“是啊,是啊!”当你不确定地报出一个名字,他马上予以承认,随即谎称近期将来 看你,然后再以出车祸或赌博等被公安机关抓获需付保证金为由要求汇款。
11
骗术6:冒充亲友请求“汇钱救急”
案例写真
5
蔓延的原因
公安机关一直在打击,采取侦查破案、开展专项斗争、组织全国性的 专项行动,一直不停地在打击,各种媒体,报纸、电台、网络都一直 在宣传,提醒老百姓不要上当受骗。为什么这个案件还越来越多呢? 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因素。
诈骗犯罪的增多是由经济社会发展和刑事犯罪规律所决定的。任
1 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
据公开报道,今年初,刘先生想买火车票回家过年,在骗陷阱,骗子骗他输入购票验证码3199888, 结果就这样被骗走了31998.88元。
9
骗术3:久未谋面“老友”行骗
案例写真
很多人都会接到这种电话,对方称自己是“老朋友”后 行骗。为了逼真,一些诈骗分子还会采用盗取别人QQ 号、飞信号,然后向其好友借钱。 去年,吴先生接到了一条飞信,“号码是我一个朋友, 她说自己的钱包被偷,让我先给她钱救急”,吴先生称, 手机上显示的就是她的名字,“我以为她不好意思打电 话说,也就故意没拨过去确认。” 吴先生回忆,看朋友说话的口气像是很急,再说要的钱 也不多,仅1500块钱,他就汇了过去。 “过了几天,我问她还有钱没有,这才知道被骗了。” 吴先生称,经常会有被盗的QQ好友,向人发信息借钱, “这种情况都知道是骗子,但飞信和手机号绑定,很容 易上当。” 除了盗取QQ、飞信骗取钱财,还经常会接到一些电话, 对方称是自己老朋友,再以“出车祸”等方式骗钱。
老年人防诈骗安全知识

老年人防诈骗安全知识标题:老年人防诈骗安全知识:保护身份安全,防范电信诈骗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已成为网络和电话诈骗的高风险群体。
为了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保护个人财产安全,本文将从身份安全和电信诈骗两个方面展开详细分析,提供一些有关老年人防诈骗的安全知识。
首先,老年人应加强对身份安全的保护。
身份信息是骗子进行犯罪的重要渠道。
因此,老年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不轻易泄露个人身份证件和银行卡信息。
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如银行、超市等,要尽量避免将这些信息暴露给陌生人。
其次,合理设置密码。
老年人应当尽量避免使用简单的密码,如生日、电话号码等,而是选择复杂的密码,包括数字和字母的组合。
同时,定期更换密码,确保账户安全。
此外,老年人还应保护好电子设备,如手机和电脑,及时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安装杀毒软件,防范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
其次,老年人还应警惕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手段千变万化,骗子通常冒充银行、政府机构、亲友等,以虚假信息诱骗老年人,骗取财产。
为此,老年人要牢记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电话、短信或邮件。
其次,当接到可疑电话时,应提高警惕,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并不泄露个人信息。
此外,老年人可以了解银行等机构的常见诈骗手段,通过感知潜在风险,提高分辨真伪的能力。
另外,老年人可以联络家人或银行官方电话核实信息,避免上当受骗。
应当注意的是,在处理财产相关事务时,老年人可以选择选择人士协助,以确保自身利益。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帮助。
政府、社区、亲友等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加强老年人对防诈骗构成威胁的认知和警觉。
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建立举报渠道,及时处理老年人的投诉和举报,加强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老年人防诈骗安全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加强对身份安全的保护和警惕电信诈骗,老年人可以提高自身防范能力,防止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同时,全社会也要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社会环境,让老年人过上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养老反诈宣传发言稿

养老反诈宣传发言稿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我代表养老反诈宣传团队,向大家介绍一些与养老反诈有关的重要事宜,并启发大家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养老人群是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
他们利用老年人的善良、信任和易受影响的特点,采取各种手段将老年人的财产非法骗取。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己的养老反诈意识。
其次,我们要学会辨别骗局。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冒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等名义进行诈骗。
我们要切记,合法机构和组织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要求个人的银行账号、密码或其他敏感信息。
如果接到此类电话,我们应该及时与相关机构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再次,我们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切勿在公共场所、网络等地方随意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与财务相关的信息。
我们要保持谨慎,定期更改密码,并且使用强密码来保障自己的账户安全。
此外,我们要遗嘱法律知识。
养老人群往往拥有较多的财产,对于财产的继承安排必须有明确的规划,以免受到诈骗分子的侵害。
我们应当及时与专业的律师咨询,制定遗嘱等相关文件,确保我们的财产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传承。
最后,养老反诈宣传不仅仅是一次活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养老反诈意识,同时也要关心身边的老年人,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财产观念和反诈知识。
只有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为我们的养老生活保驾护航。
谢谢大家!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为养老反诈宣传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的镇子变得更加安全,让我们的老年生活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防诈骗讲座
为了提高老年人防诈骗意识,康馨社区特别请来了胜利街社区民警陈新军同志给社区的老年人上一堂防诈骗知识讲座,切实提高老年居民的警惕意识和分析应变能力。
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手上攒下了一些钱,平时接收信息的渠道又比较少,因此成为了诈骗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目标。
近年来诈骗案件呈高发、多发态势,诈骗手段不断推陈出新,电话诈骗、保健品诈骗、金融理财诈骗等形式五花八门。
今天我们会根据实例,还有相关经验总结给大家做出讲解。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院长宫志刚认为,老年人受骗是个老话题,老年人是社会上主要的受骗对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原因1——
年纪越大就越容易相信别人
随着年纪增大,有些老年人的知识、信息结构明显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对社会中很多复杂的现象知之不多。
有些老年人的知觉反应迟钝,轻信花言巧语,加之与社会接触较少,分析判断能力减弱,对花样翻新的骗术不易识别,易被歪理邪说所迷惑,便往往成为犯罪分子诈骗的目标。
原因2 ——
物质、健康需求增大
部分老年人退休或下岗后经济状况不稳定,常期望能有机会意外致富,因此容易上假广告和推销商的当,损失钱财。
另外,随着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病痛增多,他们对晚年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死亡的恐惧感会增强。
这时,他们会容易迷信各种“神奇”的疗法,以求“不得病”,一些江湖骗子就利用部分老年人的心理,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进行欺骗。
原因3 ——
与亲人缺乏沟通、联系
人到晚年,就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怀。
一旦跟家人、亲戚的联系不足,面对陌生人递过来的“关爱”橄榄枝,老年人很难设防。
在很多的保健产品诈骗中,骗子假装对老人关怀备至、嘘寒问暖。
另外,诈骗者通过电话等手段谎称自己是老人的儿孙,并且用自己遇到急事为由头要一大笔钱。
看似简单的手段,却因为被骗者独居、与儿孙联系少,屡屡得手。
原因4 ——
诈骗的形式越来越专业化
对老人进行诈骗的形式一直在变化,在物价、医疗上涨等背景下,老龄人的安全感降低,很容易陷入到许以重利等融资投资中去。
老年人是投资理财风险防范最弱的群体,投资理财知识缺乏,获取市场行情信息的渠道窄,再加之耳根软,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特点”,设下投资理财陷阱,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
老年人该如何防范诈骗
公安部离退休干部局副局长吕小平认为:“保障老年人权益,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社会公平正义,关乎家庭幸福安康。
老年人一旦被骗,对身心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未然’。
”
要防范诈骗,吕小平提醒广大老年人:
一、经常读书看报,尤其要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的文章和节目。
可以通过社区内的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宣传,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以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也可从别人的上当受骗的经历中汲取教训,使自己变得理智和聪明一些。
二、克服贪婪的心理,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
世界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要老年人出钱的
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
三、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热。
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或找老伴、或找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
另外,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四、有病要到正规的医院去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去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谋求工作要到正规的中介所去找,出版书籍要到正规的出版社去洽谈。
五、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及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防止受其蒙蔽;不要相信有高额回报的各种投资,防止利令智昏;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一叶蔽目。
讲座第二项内容
因老年人年纪增大,眼睛视力下降,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纸币防范意识降低。
就纸币防范与辨识我们请来了银行工作人员,接下来我们有请石嘴山银行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真假币的识别和纸币相关知识
民警同志介绍了近来发生在身边的几起典型诈骗案件,将案件进行逐一分析点评,指出了骗子几种常用的诈骗伎俩。
通过案件分析,提醒老年人收到关于钱财的电话时要多留一个心眼,有疑问及时询问子女或拔打派出所电话,防止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另外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别让骗子利用这种心理而有机可趁。
同时银行工作人员也为我们讲解了纸币知识与理财知识。
此次讲座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的法律知识和防诈骗意识,做到三思而后行,保护了居民的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