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
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一带一路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一带一路”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新的契机:它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重要路径,也为拓展人民币职能搭建了良好平台,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走出去”,而且为国内经济和金融改革提供了新动力,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载体。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在拓展地域、强化货币职能两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在人民币由周边化到区域化再到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一带一路”建设能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人民币进一步走出国门提供有利条件。
“一带一路”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被国际上更多的经济主体所认可和接受;可以为扩大人民币跨境需求提供实体经济支撑,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对国际社会的吸引力。
在强化货币职能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将助推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与进程

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与进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重塑国际货币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和进程。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1. 加强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主导地位依然在美元手中,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加强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
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等领域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中国将更有发言权和权力参与全球金融治理。
2. 打造全球化的人民币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中国打造全球化的人民币市场。
一个稳定、可信赖、高效的人民币市场将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介入中国资本市场,争取更多国际化的人民币资本。
3. 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随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率不断提高,国际贸易和投资双方将可以避免货币转换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提高交易的效率和便利程度。
4. 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助于加强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防控。
随着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使用率不断提高,中国将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形成更加完善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1. 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币深化使用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中国应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交流,鼓励当地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投资和贸易,并积极推动当地金融机构的人民币服务业务。
2. 加快完善国内人民币市场的建设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国内市场的建设也非常重要。
中国应该加快完善人民币市场的建设,打造更加全球化和便利化的人民币市场。
3. 拓展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应用场景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使用场景也非常重要。
中国应该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应用场景,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率。
4. 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外汇管制的平衡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国际化和外汇管制也非常重要。
【2024版】“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世界经济长廊,也许会成为一个新的RMB区域。
为了加速RMB国际化进程。
因此在“一带一路”政策的背景之下,分析了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
1对外贸易在提出“一带一路”初期,中国处于不平衡的供求结构状态。
另一方面,国内产业中拥有过剩能力,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些外界因素的阻碍,我国对于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已经超过了之前的标准,对外的依存度也变得极高。
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发布,可以使得我国和边疆国家之间的贸易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国家的地理、政策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合作,降低贸易国之间的交易成本,更好地实现国家之间的资源配置。
同时也可以加强区域之间人民的流通性,在进行对外贸易中,随着商品流通,RMB的需求增加,对于改善地区RMB的跨国境流具有重大意义。
2跨境投融资“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为中国跨境投资和筹资提供一个平台,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天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但是基础的交通设施运输较为落后。
中国依靠“一带一路”沿着路线扩大对国家的直接外国投资。
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完全发挥RMB投资和结算功能,实现RMB 流出。
同时,通过海外直接投资,促进了RMB有序回流。
因此,RMB跨境投资和融资规模的扩大对于中国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促进RMB的国际化进程。
3其他因素除了对外贸易和海外直接投资外,海外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RMB值的稳定性以及中国经济结构都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设“一带一路”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是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设立投资银行做重要铺垫。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实体经济也是在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人民币的需求也是在不断扩大。
实体经济的健全不仅有利于区域资源分配,同时还可以使得我国的资本账户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其次,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会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与贡献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与贡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的计划。
它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倡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响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为拓展国内市场和寻求新的增长动力而提出的。
通过这一倡议,中国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加大投资力度,推进互联互通,打造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扩大中国市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与多个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这种扩张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了国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中国作为倡议的主要发起国,也会在安家扎根的国家建立商业和贸易中心,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当地产品销售和物流服务业。
1.2 推进中国产业升级中国的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低端制造业。
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积极投资沿线国家,通过先进技术和产业升级促进他们的经济发展。
同时,沿线国家的市场需求和自然条件也能够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催生我国技术的创新和产业链的升级。
1.3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中国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多个国家开展投资和贸易往来,大量资本转移涉及人民币流通。
这种趋势能够带来较大的人民币使用和流通量,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影响力。
2. 倡议对全球经济的贡献“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中国经济有益,同时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2.1 促进全球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倡导“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致力于推进更多城市和国家的交流合作,促进全球互联互通,为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2.2 多元化推进全球经济协调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倡导利用各国优势,推动离线国家之间的多元化合作,打通国际合作新渠道。
“一带一路”对经济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带一路”对经济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分析作者:暂无来源:《经营者》 2018年第1期一、“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的前身是发源于古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后来成为东西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由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组成。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并在10月的东盟国家访问时提出愿与东盟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
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丝路基金。
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国的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至此我国21世纪最伟大、最卓越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式走向世界舞台。
二、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作用(一)全面发展国内市场经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对于中国来说,将会有更多的产品涌入中国市场,特别是能源和大宗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是可预期的。
我们可以肯定中国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会有自己的原油期货、黄金期货以及影响国际经济波动的原材料市场。
这在原材料价格上会有更明显的优势,有利于制造业的改造升级以及竞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建设的改善也有助于中国货物在当地的运输和周转,提升市场效率,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体外汇的存量。
“一带一路”也将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
未来海外接受人民币报价会逐步形成机制。
这样最直接的影响是可以减少汇兑损失,加快企业的结算速度,降低成本,最终也将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普通老百姓感受最多的就是境外旅游更加便捷。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李娟娟1,吴 航2(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院,郑州 450018;2.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127)提要: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币波动日益频繁,波动区间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更为密切;与此同时,自200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国对外贸易关系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基于2001—2018年我国与5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面板数据,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规模的影响,结论认为在直接标价法下,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化与出口贸易规模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汇率波动与出口贸易规模负相关,沿线各国GDP的增加及贸易开放度的增加有助于双方贸易的发展,但贸易成本是制约双方贸易往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汇率波动;贸易规模;一带一路中图分类号:F832.6;F75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21)02-0085-08 DOI:10.13483/j.cnki.kfyj.2021.02.012 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国际贸易长期以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31.54万亿,占当年GDP的35%。
历经2005年与2015年两次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汇率波动区间与频率都不断加大,对我国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产生重要影响。
与此同时,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我国开放格局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2020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为9.27万亿,同比增长10.8%,高出同期我国对外贸易整体增速7.4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对象,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引言 2013年 9月和 10月,习近平主席正式提出建设“丝
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 纪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简 称 “一 带 一路”)战略构想,并倡议从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 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来共同建设“丝绸 之路经济带 ”。丝 绸 之 路 始 于 古 代 中 国,连 接 了 古 代 亚 洲、非洲、欧洲 的 商 业 贸 易,而 如 今 再 提 出 “丝 绸 之 路 ”, 不仅是为了恢复古老丝路的辉煌,更是在国家层面上提 出了重大的发展战略。
现有文献主 要 关 注 “一 带 一 路 ”进 程 中 影 响 人 民 币
国际化、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因素,大都从全球范围进行定
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 展的重要前提。“一带一路”沿线的货币流通,与国家之 间的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发展水平紧密相连,反过来又 促进了区域金融的发展。自 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 算试点管理办 法 》及 《实 施 细 则 》推 出 以 来,人 民 币 跨 境 结算快速发展,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币国 际地位也 得 到 了 全 球 认 可。据 环 球 银 行 金 融 电 讯 协 会 (SWIFT)的统计显示,2014年 12月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 五大支付货币,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市场份额 达到 217%。中国银行 2015年 8月的跨境人民币指数 (CRI)为 321点,较上月上升了 42点,创 2013年指数发 布以来历史新高,这意味着人民币在跨境和境外支付结 算中使用比例扩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保持良好发展态 势。2016年 9月 21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乌 鲁木齐举行的丝绸之路金融论坛上表示,中国在 2016年 前 8个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实际 收付金额达 8600亿元。种种数据都反映了人民币跨境
人民币贬值对“一带一路”实际影响甚微

亿吨,再加上同等数量的间接出口,全部钢材出口量将在2亿吨左右,这对目前正需要大力拓展市场规模的钢铁产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利好的消息。
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有40%左右的铁矿石依赖进口,人民币贬值,提升了我国以进口铁矿石为主的钢铁企业的采购成本,从而达到控制钢铁总生产量。
2014年中国钢铁出口增速放量,并呈现两位数的增长,但是其中40%是含硼钢材,而2015年年初含硼钢材不再列入退税行列,给钢铁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随着人民币不断贬值,能否让出口再度回暖,受到进一步关注。
随着产业升级不断深入,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完善,人民币贬值也有利于钢铁产品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人民币贬值,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建筑等行业的生产成本下降,会拉动对钢材的需求,给我国钢材的内销带来一定的作用。
在一定中,人民币是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强势货币。
现在世界各国货币都在竞相贬值,以刺激出口和生产,中国可以站在美元的一边,让它稳定不贬;也可以跟着多数货币快速贬一下。
从长远看,晚贬不如早贬,长痛不如短痛。
快贬,一步到位地贬,其实有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财经评论人士水皮分析认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9月就加息,而美元一旦进入加息周期,美元资本回流也就是一种必然,而新兴市场货币贬值也是必然,区别在于流出的大小多少而已。
尽管这点流出对于我国3.6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没什么大影响,但是影响预期,影响流动性,最后还是会影响到资产的价格,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民币贬值宜早不宜迟。
莫衷一是 贬值利好钢材出口虽然议论纷纷,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民币中间价下调,有利于增加出口,预计今年中国钢材直接出口量有可能超过近段时间,在美国央行加息的预期下,人民币开始出现贬值。
8月11日,央行“闪电”出手大幅下调人民币中间价,3天内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达到4.66%。
随着今年人民币汇率的连续走低,人民币贬值对“一带一路”的影响也日渐隐现。
众说纷纭 人民币何故贬值对于此次人民币“主动”贬值的原因,业内人士呈现出不同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研究2015年第3期(总第17期)作者巴曙松系香港交易及结算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叶聃就职于国家开发银行深圳分行。
*本文为作者向第四届“CF40-PIIE 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提交的交流文章。
摘要: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逐步让人民币在离岸市场连续流动和交易起来,建立起完善的离岸循环机制,包括流出、流通和回流环节。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出为促进人民币流出境外创造了条件,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人民币境外实现自循环,进而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离岸市场◎巴曙松叶聃一、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一)“一带一路”战略为人民币流出创造了条件1.“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贸易和投资需求“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研究*29【CF40-PIIE 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专题】新金融评论/New Finance Review “一带一路”纲领性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①(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纲领文件)在贸易畅通方面提出了要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在对外投资方面提出要加快中国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拓展相互投资的领域,这就为人民币向海外输出创造了条件。
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0年到2020年,亚洲各经济体的基础设施要想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内部基础设施投资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融资需求和融资缺口巨大。
如果其中一半资金使用人民币结算,也将向海外输出大约24.8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②。
2.“一带一路”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难得契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能够极大带动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从而促进人民币向海外输出,这是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需求衍生出海外机构持有人民币的交易动机,在海外形成充裕的人民币供给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基础的市场条件。
(二)人民币海外流通情况人民币流出本国后,要求有发展良好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支撑其在海外的流通,实质上需要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提供的丰富的人民币计价资产以支持投资者的持币意愿。
根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4月,香港占境外人民币支付比重约为72%,是目前最主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
除香港外近年来其他离岸人民币中心也快速发展起来,主要包括伦敦、新加坡、中国台湾、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离岸人民币在境外流通还包括在周边国家流通(持币交易动机)以及被一些国家纳入外汇储备等形态存在。
①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
②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84亿美元。
30“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研究2015年第3期(总第17期)(三)人民币回流通道目前离岸人民币回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人民币直接投资(FDI )、境外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人民币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RQFII )、沪港通制度、存款直接回流以及跨境人民币贷款等。
二、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情况离岸资本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海外货币持有者是否能寻求到合适的投资工具和风险管理场所,从而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条件。
(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现状2009年中国政府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从早期的仅能通过清算行存款于人民银行开始,经过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金融市场,目前离岸市场上存在人民币贷款、债券、股票等基础金融产品以及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管理产品。
1.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基础金融业务发展现状香港离岸人民币贷款主要包括双边贷款、银团贷款和贸易融资等产品。
目前,香港人民币融资的利率通常在3%-4%的年利率,低于内地5%-6%的年利率。
截至2014年12月底,香港未偿还人民币贷款为188亿元,仅占当年人民币存款和存款证的16%①,市场发展相对缓慢。
制约香港人民币贷款市场发展的瓶颈之一主要包括离岸人民币贷款使用主体缺乏,目前大部分为出口外向型中资企业在港设立壳公司申请贸易融资,而壳公司财务实力并不足以申请到大额的海外授信。
人民币债券期限在以短期限为主,主要产品分布在1-3年的期限,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包括银行、基金、保险公司、私人银行等资产管理机构。
2014年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出现多元化产品类型:英国政府首次发行离岸人民币①根据香港金管局数据,2014年年底香港存款以及存款证总额达到11583亿元人民币。
31【CF40-PIIE 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专题】新金融评论/New Finance Review 10亿元人民币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中国内地私人发行人中国内地政府香港发行人海外发行人存款证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年主权债,某银行发行了首笔离岸人民币应急可转债,产品类型的丰富有助于深化债券市场的发展。
香港金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量活跃,2014年较2013年上升27%至4347亿元人民币。
随着发行额的显著上升,香港未偿还离岸人民币债券总额于2014年12月底年增长18.8%至6181亿元人民币。
不过,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截至2008年底,离岸市场美元债券总额达到8.396万亿美元,达到同期境内外美元债券总额27.84万亿美元的30.6%(渣打银行特别报道,2010年)。
2014年底,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总额为4347亿元人民币,中国内地债券发行总额为109815亿元人民币①,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占比仅为3.8%。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图1新发行的离岸人民币债券资料来源:香港金管局2015年3月《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
①香港金管局2015年3月《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32“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研究2015年第3期(总第17期)700600500400300200100半年及以内半年至1年1年至3年3年至5年5年至10年10年以上10亿元人民币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年香港离岸人民币股票市场发展缓慢,只有数量有限的人民币股票产品。
2011年4月,首只人民币计价的房地产信托基金汇贤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 )完成首次公开招股,目前也仅有汇贤产业信托及公路基建两只人民币计价的股票产品。
制约离岸人民币股票市场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在于一直以来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偏小,不足以支撑人民币IPO ;另一方面在于境外人民币使用渠道不足,海外企业到港募集离岸人民币动力不足。
2.香港离岸人民币资产管理业务香港离岸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一系列基金产品(见表2)。
除人民币计价基金外,香港其他人民币理财产品还包括人民币保单:包括储蓄、寿险、年金及重大疾病保险等;结构化或高息储蓄产品:包括与外币同业拆息挂钩的人民币存款产品、三级跳利率存款以及人民币存款证等。
总体而言,图2尚未偿还离岸人民币债券(根据剩余年份)资料来源:香港金管局2015年3月《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33【CF40-PIIE 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专题】新金融评论/New Finance Review 离岸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主要以债券基金为主,种类较少。
离岸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瓶颈,一是受人民币升值趋势影响,二是可选择的人民币资产有限。
目前香港离岸人民币股票市场尚未发展起来,债券市场发展深度有限,这就制约了人民币基金基础标的资产的选择,对于基金回报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二)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不佳的原因整体而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还处于比较初期的阶段,主要有两方面制约因素。
1.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规模小2004年2月,香港开办当地居民个人人民币业务,从而正式建立了人民币存款市场。
由于缺乏人民币的回流机制和投资渠道,境外机构和居民持有人民币存款和资产的意愿不足,导致香港人民币存款市场规模小。
随着中国政府一系列加速人民币向国际化迈进的举措,人民币在香港的存款有了一定发展。
2014年年底香港存款以及存款证①总额达到11583亿元人民币。
目前离岸人民币规模尚不足以支撑离岸市场的发展。
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国内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13.9万亿元,香港人民币存款占比仅为1%左右。
根据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2014年初估计②,离岸美元存款约等于美国本土三成,简单对比的话,可见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总体规模还偏小。
香港金管局于2013年1月17日规定,香港银行的人民币现金、在人民币清算行的结算账户结余、在托管账户的结余、所持中国财政部在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以及通过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的人民币债券投资的总额须经常保持在不低于其人民币客户存款的25%,这就限制了一部分人民币的用途。
按照2014年年末数据估算,人民币自由资金池③规模仅为8700亿美元。
①根据香港金管局2015年3月公布的《货币与金融稳定情况》半年度报告,2014年离岸人民币存款证总额达到1547亿元人民币,绝大多数存款证由来自中国内地/香港的银行发行。
②2014年2月18日《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回顾与展望》。
③可自由应用的资金。
34“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海外循环机制研究2015年第3期(总第17期)香港离岸人民币资金池规模相对较小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部分投资者基于汇率套利的动机持有离岸人民币不利于资金池的稳健发展。
一直以来,部分投资者持有人民币或投资人民币资产主要还是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一种套利行为。
目前来看,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增速与人民币升贬值趋势呈正相关关系。
2012年6月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进入陡峭的下单位:百万元人民币表3香港银行体系人民币存款额及分布资料来源:香港金管局网站。
35【CF40-PIIE 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专题】新金融评论/New Finance Review 行通道,香港离岸人民币存款增速马上从2011年12月底的86.9%下降到2012年6月底的0.7%。
目前香港人民币计价资产收益率普遍不高,以点心债为例,大部分点心债息率维持在2%-3%。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2007年第一只离岸人民币债券国开债票息率为3%,2011年世界银行发行的首只离岸人民币债券票息率仅为0.95%。
投资者认购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的主要动机之一还是基于人民币是升值资产。
从人民币汇率走势看,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已经呈现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未来仅依靠部分投资者的升值预期而维持离岸人民币资金池扩张是不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