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思考题
思考题——精选推荐

第二章 预习思考题1、什么是运动副?运动副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高副?什么是低副?它们的运动简图符号分别如何表达? 2、平面机构中的低副和高副各引入几个约束?3、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时,机构自由度数和原动件数之间具有什么关系?4、什么是机构运动简图,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基本方法是什么?5、用机构运动简图表示你家中的缝纫机的踏板机构。
6、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三个问题?6、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如果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将会产生什么结果? 7、 平面机构中的虚约束常出现在哪些场合? 8、怎样处理复合铰链和局部自由度? 9、机构组成原理是什么? 10、如何判定机构级别?第三章 预习思考题1、机构速度分析图解法可分为哪两种?2、什么叫瞬心?用什么符号表示?3、什么叫绝对瞬心?什么叫相对瞬心?4、什么叫三心定理?它的作用是什么?5、什么叫机构的封闭矢量方程式?6、什么叫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原理?它的适用范围7、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加速度时,什么时候有哥氏加速度?8、速度瞬心法只适用于求什么?第八章 预习思考题第八章 预习思考题1、连杆机构的主要优缺点。
2、铰链四杆机构有哪三种基本型式?3、何谓连架杆?何谓连杆?何谓曲柄?何谓摇杆?4、何谓倒置法?试举三例说明机构的演化。
5、何谓“杆长之和条件”?机构中具有双周转副的构件是否是最短杆?6、铰链四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中存在周转副的条件分别是什么?7、曲柄摇杆机构中,极位夹角和摆角有何区别? 8、何谓压力角?何谓传动角?何谓死点? 9、机构死点位置与极限位置有何区别? 10、如何用反转法图解综合平面四杆机构?第九章 预习思考题1.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试问同一凸轮采用不同端部形状的从动件时,其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相同?为什么?2.设计哪种类型的凸轮机构时可能出现运动失真?3.当出现运动失真时应该考虑用哪些方法消除?4.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它在凸轮机构的设计中有何重要意义?5.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压力角的大小与该机构的哪些因素有关?6.在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从动件向上移动为工作行程,则凸轮的轴心应相对从动件导路向左偏置还是向右偏置为好?为什么?7.若从动件导路偏置得太多会有什么问题产生? 8.当设计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时,若机构的最大压力角超过了许用值,试问可采用哪几种措施来减小最大压力角或增大许用压力角? 9.在图示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凸轮转向如图所示,说明从动件相对凸轮轴心的配置是否合理,为什么?10.有一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为改善从动件尖端的磨损情况,将其尖端改为滚子,仍使用原来的凸轮,这时该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无变化?简述理由。
房地产经济学-2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1、城市土地具有哪些特性?现代社会由于大量人口集中在城市较小的地理空间范围内,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带来了经济活动的集约化、规模化,带来了显著的集聚经济效果,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集聚不经济的消极后果。
这种消极后果突出地表现在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交通拥挤以及滋生各类社会问题。
城市土地与一般土地利用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性,是指城市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土地利用集约化。
集聚性的突出影响在于一大批人口和企业集中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带来了相当的经济利益或成本节约,劳动分工得以深化。
另一种影响在于大量人口和企业竞争以争夺有限的空间资源,从而带来了各种集聚成本,主要表现在土地费用提高、交通运输费用增加、交易费用提高等。
(2)城市土地利用的高成本性,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土地利用平面化发展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城市人口就业的交通运输成本增加,企业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和仓储成本增加。
在城市处于成熟时期时,城市土地利用的高成本性特性表现的更为突出。
城市土地的有限性与城市扩张对土地需求量的无限增长,又促使地价不断上升,因而提高商务成本,甚至推动房价上涨。
(3)城市土地利用的高冲突性,各土地利用相邻关系各方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在狭窄的城市空间更容易产生冲突。
(4)城市土地利用的综合性,表现在各种用地类型如居住、商业、办公、交通、基础设施、行政等需要综合协调,也要与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发展变迁相统一,也要求城市土地利用要有超前性的规划,同时要协调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2、土地的双重属性表现在哪些方面?二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是什么?土地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
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1)土地总量的有限性;(2)土地区位的差异性;(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4)土地使用的耐久性。
土地的经济特性包括:(1)土地的稀缺性;(2)土地的区位可变性;(3)土地的报酬递减性;(4)土地经营的垄断性。
第二章 思考题

(2)ΔH=0 (3)ΔU=ΔH=0
第二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思考题
1.某体系当内能、体积恒定时,△S<0 过程则不能发生。 答:必须限制在组成不变的封闭体系中,且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即公式 dU=TdS-pdV 的适用范围。当 dU=0,dV=0 时,dS=0,不可能发生 dS<0 的过程。
2.某体系从始态经历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为了计算某些状态函数的变 量,可以设计一绝热可逆过程,从同一始态出发到达国一终态。 答:根据熵增原理,绝热不可逆过程△S>0,而绝热可逆过程的△S=0。从同一 始态出发,经历绝热不可逆和绝热可逆两条不同途径,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
(4)ΔU=0 (5)ΔG=0
6.试分别指出系统发生下列状态变化时的△U,△H,△S,△A 和△G 中何者必 定为零: (1)任何封闭系统经历了一个循环过程; (2)在绝热密闭的刚性容器内进行的化学反应; (3)一定量理想气体的组成及温度都保持不变,但体积和压力发生变化; (4)某液体由始态(T,P*)变成同温、同压的饱和蒸气。其中 P*为该液体在 温度 T 时的饱和蒸气压; (5)任何封闭系统经任何绝热可逆过程到某一终态; (6)气体节流膨胀过程。 答:(1)对于循环过程,系统的状态最终未变,因而所有状态函数均未改变。故 △U,△H,△S,△A 和△G 均等于零; (2)绝热 Q=0,恒容 W=0,故△U=0; (3)对于定量、定组成的理想气体,U 和 H 只是 T 的函数,故 T 不变,则△U 和△H 为零; (4)此相变可通过等温、等压且W ′ = 0 的可逆相变过程来实现,故△G=0; (5)绝热可逆,△S=0; (6)节流膨胀,等焓过程,△H=0.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1.景区产品的概念如何理解?答案要点:旅游景区产品(Product of Tourism Attraction )从狭义讲,景区产品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
从广义来讲,景区产品是多种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旅游产品所包含的4As——旅游资源(Attraction),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Access),住宿、餐饮、娱乐、零售等旅游生活设施和相应服务(Amenities)辅助设施。
2.试阐述景区产品的特点?答案要点:主要从7个方面理解:(1)不可检验性。
(2)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3)不可储存性。
(4)不可移动性。
(5)季节性。
(6)脆弱性。
(7)共享性。
3.为什么说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结合景区经营权和管理权等问题加以阐述。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的特征主要从景区产品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方面分析(课本第29页)。
排他性问题要从景区日常经营的门票制度来分析,最好能引导学生分析景区门票“涨声一片”与准公共产品经营权和管理权之间的矛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4.整体产品有哪3个层次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如何?答案要点:整体产品是指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扩展产品3个层次;景区产品的构成包括:(1)旅游景区吸引物-核心产品(2)旅游景区活动项目-有形产品(3)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扩展产品。
5.试以博物馆为例说明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案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某一类型博物馆游客流量变化和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课本图2-7博物馆生命周期曲线存在的可能性及原因。
6.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结合案例说明。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主题创新、结构创新、功能创新,详细内容参见课本40页。
引导学生列举不同创新方法的景区产品。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解答2-1 判断正确(√)与错误(×)。
电路的静态是指:(1)输入交流信号的幅值不变时的电路状态。
( )(2)输入交流信号的频率不变时的电路状态。
( )(3)输入交流信号且幅值为零时的状态。
( )(4)输入端开路时的状态。
( )(5)输入直流信号时的状态。
( )目的澄清静态的概念。
解(1) ×。
因为这是动态概念。
(2) ×。
理由与(1)相同。
U=时的状态,也就是正弦波过零点对应的状态就是静态。
(3) √。
即当i0U=的条件,可能有干扰信号从输入端窜(4) ×。
输入端开路时不能保证i0入,因此不能保证静态。
(5) ×。
这仍然是动态概念。
2-2 试判断图题2-2(a)~(i)所示各电路对交流正弦电压信号能不能进行正常放大,并说明理由。
图题2-2目的 检查放大电路是否能正常放大。
分析 一个能正常工作的放大电路应该同时满足四个原则,缺一不可。
这就是:①e 结正偏,c 结反偏。
由直流电源CC V 与BB V 保证。
②信号能输入。
③信号能输出。
④波形基本不失真。
由合适的工作点保证。
检查一个电路,只要有一个原则不满足就不能正常放大。
解 图(a)不能正常放大。
因为BB V 的极性接反了,使e 结反偏。
图(b)不能放大。
原因是CC V 极性接反了,使c 结正偏。
图(c)不能放大。
因为b R =0,使信号i U 通过短路线以及CC V 对地交流短路,加不到晶体管上,从而o U =0。
图(d)不能放大。
因为e 结处于零偏置。
图(e)能正常工作。
因为四个原则均满足。
图(f)不能放大。
因为电容C 有隔直作用,使BB V 不能在b R 上产生偏置电流,即BQ I =0,工作点不合理。
图(g)不能放大。
因为BB V 将信号i U 对地直接短路,不能输入到晶体管上。
图(h)不能放大。
因为c R =0,信号不能输出。
图(i)能放大。
四个原则均满足。
其中二极管起温度补偿作用。
第二章 思考题

第二章思考题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质量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2)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的浓度无关。
√(3)反应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也越大。
×(4)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以下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1)放热反应均是自发反应。
不一定(2)Δr S m为负值的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不一定(3)冰在室温下自动溶化成水,是熵起了主要作用的结果。
是3.由锡石(SnO2)生产金属锡,要求温度尽可能低。
可以单独加热矿石(产生O2),或将锡石与碳一起加热(产生CO2),或将锡石与氢气一起加热(产生水蒸气)。
根据热力学原理,应选用何种方法?(氢气一起加热)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H2S(g);S(s) + O2(g) SO2(g);则反应:H2(g) + SO2(g) O2(g) + H2S(g)的平衡常数是下列中的哪一个。
(1) - (2) · (3) / (4) /√5.区别下列概念:(1)与(2) 与(3) J 与J c、J p (4) Kθ与K c 、K p6.评论下列陈述是否正确?(1)因为(T)=-RT ln Kθ,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不一定(2)(T)=Σνi(298.15)(生成物) + Σνi(298.15)(反应物)×(3)CaCO3在常温下不分解,是因为其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在高温(T>1173K)下分解,是因为此时分解放热。
×7.向5L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HCl(g)和2molO2(g),反应:4HCl(g) + O2(g) 2H2O(g) + 2Cl2(g)的=-114.408 kJ·mol-1 ,在723K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为Kθ。
试问:(1)从这些数据能计算出平衡常数吗? 若不能,还需要什么数据?不能(须知道转化率或平衡分压或反应的熵)(2)标准态下,试比较723K和823K时Kθ的大小。
第二章思考题

思考题
1.设A 点为后视点,B 点为前视点,A 点高程为87.425m 。
当后视读数为1.124m ,前视读数为1.428m 时,问A 、B 两点的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2.何谓视准轴?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3.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在水准测量中各起什么作用?
4.何谓水准点?何谓转点?转点在水准测量中起什么作用?
5.将图2-37中水准测量观测数据填人表2-3中,计算出各点的高差及B 点的高程, 并进行计算校核。
图2-37 第5题图
6.调整表2-4中附合水准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高程。
7.调整图2-38所示的闭合水准路线的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8.DS 3水准仪有哪些轴线?它们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9.设A 、B 两点相距为80m, 水准仪安置在中点C ,测
得A 、B 两点的高差h AB =+0.224m 。
仪器搬至B 点附近处,
B 尺读数b 2=1.446m ,A 尺读数a 2=1.695m 。
试问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果不平行,应如何校正?
10.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离相等可消除哪些误差?
表2-3 第5题表
图2-38 第7题图
表2-4 第6题表。
发动机原理每章思考题与习题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2-1 内燃机的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指标为什么要分为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两大类?表示动力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表示经济性能的指标有哪些?它们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2 怎样求取发动机的指示功率、有效功率、平均指示压力和平均有效压力?2-3 机械效率的定义是什么?2-4 平均有效压力和升功率在作为评定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方面有何区别?2-5 充量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Φc的高低反映了发动机哪些方面性能的好坏?2-6 试推导由吸入的空气量来计算平均有效压力的解析式及升功率的解析式,并分析提高发动机升功率的途径。
2-7 影响be的因素有哪些?降低be的途径有哪些?2-8 过量空气系数Φa的定义是什么?在实际发动机上怎样求得?2-9 内燃机的机械损失由哪些部分组成?详细分析内燃机机械损失的测定方法,其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2-10 要设计一台六缸四冲程高速柴油机,设平均指示压力Pmi=0.85 MPa,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m=0.15 MPa,希望在2000r/min时能发出的功率为73.5kW。
1)为将活塞平均速度控制在8m/s,缸径行程比取多大合适?2)为使缸径行程比为1:1.2,缸径与行程取多大?2-11 有一台6135Q-1柴油机,D×S=135mm×140 mm,6缸,在2200r/min时,发动机发出的有效功率为154kW。
be=217g/(kW·h)。
1) 求发动机的Pme、Ttq、和ηet。
2) 当ηm=0.75时,试求bi、ηit、Pi和Pm的值。
3) 当ηit、Φc、Φa均未变,ηm由0.75提高到0.8,此时PL、Pe和be的值。
4) 若通过提高Φc使Pe提高到160kW,而ηit、Pm均未变化,则Pi、ηm、be值是多大?5) 通过以上计算,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第三章思考题与习题3-1 研究理论循环的目的是什么?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有何区别?3-2 试推导混合加热理论循环热效率的表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思考题
1.下列各过程中的运算式,哪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
(1)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12ln
V V nR S =Δ (2) 水在298K ,p θ下蒸发:T
G H S Δ−Δ=Δ (3) 恒温恒压可逆电池反应:T
H S Δ=Δ (4) 实际气体节流膨胀:∫−=Δ21p p dp T
V S (5) 恒温恒压条件下可逆相变:p T
G S ])([∂Δ−∂=Δ 2.判断下列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 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而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
(2) 有人用下列事实来否定热力学第二定律,请指出错误所在
(3)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过程∆U=0,热全部变成了功,与开氏说法不符。
(a) 冷冻机可以从低温热源吸热放给高温热源,这与克氏说法不符。
(b) 被压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复原,这是个从单一热源吸热对外做功的过程与开氏说法不符。
(4) 凡熵增加的过程都是自发过程。
(5) 不可逆过程的熵永不减少。
(6) 体系达平衡时熵值最大,自由能最小。
(7) 某体系当内能、体积恒定时,∆S <0的过程则不能发生。
(8) 某体系从始态经一个绝热不可逆过程到达终态,为了计算某些热力学函数
的变量,可以设计一个绝热可逆过程,从某一始态出发到达同一终态。
(9) 在绝热体系中,发生一个不可逆过程从状态I→II,无论用什么方法,体
系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
(10)绝热循环过程一定是个可逆循环过程。
(11)C p 恒大于C v 。
3. 体系经历一个不可逆循环后( )
(a)体系的熵增加 (b)体系吸热大于对外做功
(c)环境的熵一定增加 (d)环境内能减少
4. 在383K ,p θ下,1mol 过热水蒸气凝结成水,则体系、环境及总的熵变为( ) (a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b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c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
(d )000<Δ>Δ<Δuniv surr syst S S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