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上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人多地少 类型齐全 区域差异明显 习题课件-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人多地少 类型齐全 区域差异明显 习题课件-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
A.①水田 ②旱地 ③林地 ④草地 B.①旱地 ②水田 ③林地 ④荒地 C.①水田 ②旱地 ③荒地 ④林地 D.①旱地 ②水田 ③荒地 ④草地
【解析】题中的①②③④四幅图,①地为湿润地区, 降水丰富,以水田为主;②地为半湿润地区,降水在 800mm 以下,以旱地为主;③地东北处有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等山脉,西南有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等,以林地 为主;④地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以草地为主。
7. (抚顺县期末)我国平原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 型是( C )
A.草地 B.林地 C.耕地 D.城市建设用地
8. (泰兴市期末)下列属于难利用的土地是 (A)
A.新疆的干旱荒漠地区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内蒙古草原
9. 下图表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下列选项 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 )
10. 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及年降水 量曲线图”,a、b、c、d 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其利用 类型分,依次是( B )
A.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B.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C.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D.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11. 下图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
第一课时 人多地少 类型齐全 区域差异明显
◎新知梳理 一、人多地少 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基本 自然资源,中 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 3 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 均土地面积的 1/3 。因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 是“ 人多地少 ”。
二、类型齐全 2. 类型:中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拥有 耕地 、 林地 、 草地 等多种土地类型。 3. 比重:中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 其中 草地 面积较广,比重大,而 耕地 、 林地 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4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4节 中国的海洋资源
Hale Waihona Puke 最为著名。返回首页
知识点二 海洋资源的保护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等。 2.措施: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 海洋污染 ,并对海洋资源进行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返回首页
重难•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一 丰富的海洋资源 【例1】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气候 的调节器、交通的要道、资源的宝库。 海洋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海洋 是人类共同的希望。
返回首页
答案
面临主要问题
采取的措施
海洋灾害频繁(台风、风 暴潮等)
加强保护力度(建沿海防护林,加固海堤)
海洋 资源 开发
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 (石油泄漏,沿海城市污水 排放等)
防止海洋污染(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建城 市污水处理厂)
利用 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实施休渔制度,禁 止过度捕捞)
返回首页
思路分析 中国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多,数量大,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与其优越 的海洋自然环境有关,我国主要盐场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
返回首页
探究问题二 海洋资源的保护 【例2】 中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 行保护? 思路分析 中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 许多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等。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本课结束
返回首页
基础•限时达标
知识点一 丰富的海洋资源 1.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 )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 C.紫菜、虾、扇贝、鲍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2.中国最大的盐场是( B ) A.布袋盐场 B.长芦盐场 C.莺歌海盐场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三章电子教案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三章电子教案
(板书)类型
(提问)“活动2”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
(出示幻灯片)判断图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结合“活动3”)
(过渡)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讲授)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像过去认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空气、风景等,现在也被纳入了自然资源的范围。(出示幻灯片)
布置
作业
调查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土地资源构成以什么类型为主?并收集这类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方面的资源。
课后小结
备课时间
2017.11.13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杨晓伟
课题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地理事物的能力。
(板书)范围不断扩大
(开动脑筋)贝贝说:“说不定到哪一天,海啸、地震、风暴等都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这有可能吗?
(出示幻灯片)此表反映出中国自然资源有何特征?为什么?
(学生回答)(板书)数量大而有限
(开动脑筋)玲玲说:“假如石油都开采完了,将来怎么办?”你想过这个问题吗?说一说你的主意。
(小组讨论)请学生提出对策。
2、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下面资料所说: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 自然资源概况课件(25张PPT)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 自然资源概况课件(25张PPT)

知识点一 什么是自然资源
1.概念:自然资源就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大理岩
大熊猫
海洋鱼群

食盐
森林
√√ 自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
2.分类
气候资源 01
海洋资源 06 矿产资源 05
02 水资源 03 土地资源
04 生物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1
33 2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你能给下列自然资源分类吗?
气候资源
光热
土地资源
林地
海洋资源
海洋生物
生物资 源
大熊猫
水资源
淡水
矿产资源
煤炭
结合以下材料,你能说出它属于自然资源的哪一个特征吗?
1.优美的风景成为一种新的自然资源;海啸、地震、风暴等未来也有可能成 为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欧佩克的统计显示,截至2003年底,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1376亿桶。 BP发布,2006世界能源统计,全球石油储量可用40年。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知识点二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 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在土地上种庄稼,种了一季又一季,收获了一次又一次,这说明土地资源是 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竭的,可以随意使用。 这种说法对吗?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概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31自然资源概况
读熊猫图,答复2~3题。 2 .该图表示的资源是〔 B 〕 A .土地资源 B .生物资源 C .气候资源 D .矿产资源 3 .该资源的类型及在我国的分布区是〔 C 〕 A .可再生,东北地区 B .非可再生,西北地区 C .可再生,西南地区 D .非可再生,东南地区
4 .我国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资源有 〔 A 〕
对于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 注意节约,防止浪费和破坏
中国的矿产资源 目前,中国已发现了171种矿产,查明资源储量 的矿产有159种。中国为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几个资源大国之一。 中国的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构造不够理想。 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 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金属矿产在中国根本上都有探 明储量。其中,居世界第1位的有钨、锡、锑、稀土、 钽、钛等。中国大多数非金属矿产资源探明储量丰 富,其中菱镁矿、石墨、萤石、滑石、石棉、石膏
贝贝的说法对吗?请你说说理由。
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竭的, 可以随意使用。
可再生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的,由于再 生速度受到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影 响,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可再生资源是 有限的。对于可再生资源应有方案、有限制 地加以开发利用。
风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风力发电是把风能 转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中国东南沿海、新 疆北部、内蒙古、甘 肃北部,是风能资源 丰富的地区。新疆达 坂城的风力发电场装 机容量达412.9兆瓦,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风 力发电场。
平顶山 淮北
山西
淮南
河北 山东
在我国的能源中其储
攀枝花 六盘水
河南
安徽
量和产量居首位,而
在世界上其产量也居
第一位,山西省是我 国煤炭储量最多的省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位置和疆域一、地理位置优越(一)地理位置:(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①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②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①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经济联系。

②我国西部深入大陆内部,有利于发展陆上交通,加强与中亚、西亚、欧洲等的联系。

③面临大洋,背靠大陆,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在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形成丰富的降水。

二、疆域辽阔:(1)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陆上边界线长2.2万多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我国领土的四个端点:①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的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②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南北跨纬度约为50度,因而冬季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绿意盎然。

)③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④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73°E)。

(东西跨经度约62°,东西相差约4个小时,因而东部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西部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3)我国的临海与岛屿: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渤海、琼州海峡;岛屿:台湾岛、海南岛;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4)中国的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5)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T韩国、M日本、L菲律宾、W马来西亚、Y文莱、Z印度尼西亚。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反思新版湘教版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反思新版湘教版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反思
《自然资源概况》一节是中国地理中《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的开篇,对下面各种资源的学习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渗透,比较教学的运用,以及资料的运用和分析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本人都特别注重,教学的三维目标也基本达成,在课程的设计、课的条理性,教学过程的过渡与衔接,教师的教态、亲和力及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等方面,都受到同组老师们的肯定。

本人颇感欣慰的是以下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在课堂中能顺利实施,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词语导课,以“地大物博”一节进行导课,复习了旧课,又自然地引入新课,简单明了,又颇有新意。

2.对教材内容,特别是活动题部分进行了整合,把活动题的资料、问题融入教学中的举例、讨论和探究中的各个环节,让所教内容有讲有例有练,加上注重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使课的条理清晰,一气呵成。

3.以本人设计的“我的一天”为题的课堂活动作为课的结尾,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时又是整节课的升华,因为此环节是让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并学以致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本节课也有缺憾,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涉及面广,资料性强的特点,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最大的缺憾,不然将会给学生以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维度、立体的刺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资源概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自然资源概况
例如,我国历史上对石油发 现和利用,是东汉时期才有相关 的记载;而太阳能发电是工业革 命以后才有的。
人类历史上对自然资源开发的广度与开发强度
2.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自然资源数量巨大是指在当前社会经济 条件下,人类已经探明的各种自然资源数 量是非常巨大的,例如,我国土地面积达 144亿亩,已证实的石油储量达978亿桶, 全国森林面积达2.08亿公顷,蓄积量为 24.83亿立方米。
3.自然资源的种类 水资源
水资源是被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广泛利用的资源,不仅广泛应用于农业、 工业和生活,还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
3.自然资源的种类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指可供农、林、牧业或其它各利用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资 料和劳动对象,在其利用过程中,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的改造 措施。
3.自然资源的种类
读中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图,归纳中国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分布特点。
石油:东北、华北、西北 天然气:西北、华北、西南
3.自然资源的种类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读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归纳中国 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特点。
有色金属: 主要分布在南方
课堂总结
什么是自然 资源


使用
一点就少一点
举例子
土地、水、森林等
煤、铁、石油等矿产 资源
3.自然资源的种类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活动:对下列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温泉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藏羚羊
风能 海鱼 核能 天然气 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温泉
藏羚羊
原因: 能够循环利用。
花岗岩
树木 风能
草地 海鱼
潮汐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选出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选择题后面的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60分)
1. 以下一组全部是自然资源的是()
A 阳光、森林、土地
B 水能、钢铁、天然气
C 土地、阳光、电灯
D 金矿、空气、棉花
2.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绿色、节能、低碳”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废物再利用 B.出门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C.使用环保袋替代一次性塑料袋 D.人走不关灯保持房间常明
3.下图所示信息能体现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之一的是()
A.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C.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是夏秋多、冬春少
D.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低
4.我国的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C.占多少,
垦多少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5.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量较大,但要坚持节约用水
B.季节分配不均,春夏多,秋冬少
C.浪费很多,污染严重
D.空间分布不均匀,南丰北缺
读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回答6-7题
6.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区主要分布在
A.400mm降水量以西的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塔里木盆地
D.山西、陕西、甘肃、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区
7.下面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的是()
①植树种草②陡坡修建梯田
③退耕还林④修建挡土坝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我国居民每天使用的塑料袋是在30亿个以上,每天仅买菜就用掉10亿个。

对使用塑料袋带来的影响,
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污染环境
B.危害人体健康
C.绿化环保
D.浪费资源
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且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下图为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GDP)区域比重图,读图完成9--13题。

9.人口数量最多、GDP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10.水资源总量最多的区域是()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11.北方区耕地面积比重高于南方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植被
1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南方区
B.北方区
C.西南区
D.西北区
13.缓解上述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修建水库
B.北粮南运
C.南水北调
D.退耕还林
14.下列资源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A.煤矿—南少北多
B.石油—南多北少
C.太阳辐射总量—东多西少
D.有色金属—南少北多
15. “美丽中国梦”主题班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

下列措施对建设美丽中国不利的是()
A.洞庭湖区退田还湖
B.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C.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D.首都北京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16.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A.长芦盐场、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渤海渔场
读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17--18题。

17.该地区最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丘陵
C.中、低山
D.高山
18.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近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10万多册。

据此完成19~20题。

19.课本的循环使用,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
保护作用()
A.煤炭资源
B.森林资源
C.土地资源
D.石油资源
20.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右图中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②⑤
21.下面地形剖面示意图中各地段较为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①村落 ②林地 ③耕地
B.①耕地 ②村落 ③林地
C.①林地 ②果园 ③耕地
D.①林地 ②耕地 ③果园
22.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23.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相对短缺的状况,主要原因是( )
A.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很大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小
C.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少
D.我国人口众多
24.漫画“手下留情”:“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护绿记心中!”告诉我们道理是(

A.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5.中学生为抗击干旱所能做的工作是( )
26.下列有关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
B.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
C.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D.我国的旱田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统计资料。

回答27~28题:
年份 森林覆盖率 耕地面积(km 2) 年降水量(mm ) 气温年较差(℃) 河流含沙量 粮食平均单产(万kg/公顷) 粮食总产
(亿kg )
1975 19% 333 420 38 10% 1.23 1.025
1995 12% 478 350 42 35% 0.9 0.975
27.上述材料反映导致该地区20年来粮食产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 ) D
C B A 我家在福建山区,这里地形崎岖,不宜耕种,却有利于林业的发展。

我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茂,以盛产三河牛、三河马闻名。

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热量条件好,一年可种植三季作物。

我家在新疆,
这里气候干
旱、沙漠广布,
绿洲农业较为
发达。

A.退耕还牧面积增大
B.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28.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D.光照条件差
海洋是人类发展的资源宝库,保护我们的“蓝色国土”需要实施综合管理。

读我国南海盐场、沉积盆地分布图和海洋污染示意图,完成29—30题。

29.对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加大海洋渔业资源捕捞力度
B.加快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C.加大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D.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排人海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