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

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

因此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必须使学生有个清醒的认识。

本节课是其中的第一课时,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在技术进步下, 自然资源范围不断的扩大四个的特征。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特征;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4、通过阅读矿产分布等图,了解自然资源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5、学会应用图、资料等归纳和总结地理事物。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图片,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2、通过分组、利用多媒体手段、竞赛的方式加深对六类自然资源的认识;3、通过玲玲和贝贝的论点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巨大, 但又是有限的特征;4、通过学生分析资料、讨论归纳出自然资源的范围不断变化的特征;5、通过比赛让学生说出家乡自然资源存在合理或不合理现象、解决的方法。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的范围是不断变化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具准备:自制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一“地大物博”。

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

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

(电脑视频)视频介绍:首先我给大家播放一段法国经典的保护水资源公益广告,它介绍了水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告诉人们要保护水资源,那么水资源在我们口常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途呢?请大家带着问题观看短片(学生讨论)饮用,消防,洗澡,烹饪,清洁,种植,养鱼,云层保护地球, 冰山储存水,调节气候(教师小结)同学们看的很仔细,水的作用还有很多,不仅用于生活,还用于工业、农业、渔业、交通等等方面,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同学们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水资源对我们影响很大,但它只是自然资源的一种,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文P61。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新版)湘教版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能运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4、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1、学会判断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2、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板书】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讲授新课板书:一、什么是自然资源?师:自然资源是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

同学们在书中找出这个概念划出来。

同学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来自于自然界,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

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下面我们来做一道判断题:小麦不是,它虽然有利用价值,但不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而是通过人们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出来的,所以不是。

煤炭是,它存在于自然界,并且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闪电不是,它虽然来自自然界,但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闪电还不能被人类所利用,所以不是。

转: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自然资源了,那么自然资源都有什么用途呢?板书:二、自然资源的用途⑴我们利用土地资源可是发展种植业,可是发展畜牧业等。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框架,为后续学习各类自然资源的具体特点和管理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自然资源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资源的直观感受,对自然资源的系统知识和深入理解相对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自然资源的系统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学会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系统认识,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3.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知识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二、学生分组讨论
黑板板书讲解
三、教师反馈讲解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①④⑧)
①天然宝石②皮革③羊毛衫④东北虎
⑤煤油⑥水泥⑦农村沼气⑧阳光
2、下列物质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C)
A煤B油
C森林D金矿
3、下列物质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C)
A土地B森林
C矿产D水
4.下列对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一、探究
阅读课本第54页,思考: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必须具备哪两个属性?
3.闪电、小麦是否是自然资源?
4.自然资源可分为哪几类?
5.自然资源还可以分为哪两类?
6.什么叫可再生资源?什么叫非可再生资源?
7.你们认为六种资源哪些是可再生资源?
8.为什么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9.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补充介绍“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加强对知识的运用,调动学生思维。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概念
二、属性
自然属性
经济属性
三、分类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A.可再生生资源可以永续利用。
B.要珍惜和节约非可再生资源。
C.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因此我们不要浪费。
D.要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二、连线题
草原
可再生资源水能
铁矿
非可再生资源阳光
石油
石墨
身边的地理,生活中的地理是我们学习地理的有利资源,学生会因此产生兴趣。
对学生提出的观点适当作出点评和纠正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从文字叙述中找到知识。
标题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概况》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的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旨在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掌握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引导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从基础知识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然资源的相关概念,并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学会分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

2.难点: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自然资源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自然资源案例和图片,制作PPT。

2.准备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表格。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自然资源的图片,如森林、河流、矿产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什么自然资源吗?”通过问答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讲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

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什么是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重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难点:1、自然资源的范畴是不断变化的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和主要类型2、知道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拓展性等重要特征3、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量之间的矛盾3、通过阅读矿产分布等图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知道我们使用的纸张是用什么做的吗?(木材)谁能举例说说还有哪些生活和学习用品的原料来源于自然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自然资源概况2、认定目标:分层逐步展示,学生静听、牢记3、导学达标(一)什么是自然资源读书思考:1、什么叫自然资源?举例说明。

2、自然资源是怎样进行分类的?师总结后,利用电脑呈现多幅图片,让学生辨认各种类型的自然资源,并做P54活动2、3题,教师进行反馈矫正。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读书思考: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哪些?生读书后,归纳得出。

(师用电脑呈现要点)1、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讲述中可以以实例(湖南张家界)引入,使自然资源范畴变化变成直观形象的实例呈现给学生,有利于突破难点。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

2、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有差异的。

教师展示内蒙古草原从东向西的景观图片,通过不同地域的操场景观揭示草场质量的差异。

3、自然资源的分布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让学生读“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中国主要煤矿”“中国主要金属矿产”5、自然资源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

最后指导学生作课本P55上的活动练习。

5、课堂小结:教师选用典型数据和图片指导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和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

6、达标测评:学生抢答或齐答一、找出正确的一项:1、下列资源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土地 B森林 C 阳光 D电能2、下列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炭 B石油 C树木 D石墨3、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二、分门别类: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核能耕地煤白桦林石灰沙漠三峡工程木材道路石山石油太湖草原房基地水库天然气1、土地资源。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1《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学习目标:
(1)知道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能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自然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2、难点是联系身边的事例形成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1《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学生活动
同学们,我们经常用“地大物博”这样一
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我们已经了
解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认知我们伟大祖
国的“物博”,即丰富的自然资源。
一. 什么是自然资源
阅读教材 61 页,思考下列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问
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都 题。
属于自然资源吗?(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在 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 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课题 备课人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激情互动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张然
课型 新授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课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课时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3.通过例举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利用方式,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 自然资源的意识。
生资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 与开发利用。
1
拓展延伸 课堂练习
石燃料。如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等矿产资
源。)
2.如何开发利用两类资源?(对可再生资源进
行过度开发利用,会导致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与
不可持续利用,只有当人类对可再生资源的开
发利用不超过其再生速度时,可再生资源才会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于非可再生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评估:
1、启发学生根据板书自行归纳该节教学的主要内容。
2、重点总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
3、简明总结各组的课堂学习效果。
根据教师的提问,有针对性地思考,也可互相研讨,学生对教师的设问,可能有多种答案,教师引导并归纳出正确的答案。
梳理、归纳、小结本节知识学习、学科能力及学科德育的学习情况,并对个人的达标情况进行自我评估。
3
3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4、教师引导学生做教材第75页想一想栏目。
5、组织学生讨论:
联系世界地理知识,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加拿大、美国相比有哪些差别。
6、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我们在利用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如何看待并解决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资源形势日趋严峻的问题?
讲授新课:
(一)自然资源大国
1、让每组选出代表交流搜集到的资料,说
我国的领土、主要矿产、耕地、主要河流的分布图以及文字说明。
3、教师设问:
为什么说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
观看课件演示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说明我国许多的自然资源数量大,是世界资源大国的结论
10
资源种类多、数量大
板书设计: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人均占有量少
教后记:
本节课有如下特点:
1、采用目标教学模式
2、借助多媒体教学
3、对教学内容作了必要的补充
4、注重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情境。
5、板书设计简明。




重点:1、我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大国”,但“人均资源不足”
2、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难点: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辩证关系,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特征的认识。
教具
电脑、背投
教法
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导入新课:
用计算机展示:中国政区图,引出本章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学期总第32课时
本单元第1课时
授课日期
11、24
课题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课型
新授




1、记住中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2、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3、初步学会根据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对实际生活中见到或听到的有关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
4、逐步树立人地关系、地区差异、因地制宜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