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Financial Mathematics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代码:020305T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数学理论基础,掌握金融风险评估、金融产品设计开发的方法,具备进行定量分析和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可在银行、证券、投资等金融部门从事金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可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数理金融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金融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2. 能够运用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具备处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了解金融数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 具有独立学习与创新思维能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置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
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选修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
课程按内容分为通识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专业任选课)三级课程平台,实践教学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金融数学、证券投资学、计量经济学。
(一)通识课程(61学分)1.通识必修课程(43学分)通识必修课指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原则上各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育等。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金融数学专业培养方案Financial Mathematics学科门类:经济学专业代码:T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金融数学理论基础,掌握金融风险评估、金融产品设计开发的方法,具备进行定量分析和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可在银行、证券、投资等金融部门从事金融、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也可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数理金融思维和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够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掌握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金融理论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2. 能够运用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具备处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3.了解金融数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有关经济和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5. 具有独立学习与创新思维能力,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设置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两类。
其中必修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包括通识选修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和专业任选课。
课程按内容分为通识课(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专业任选课)三级课程平台,实践教学课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本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金融数学、证券投资学、计量经济学。
(一)通识课程(61学分)1.通识必修课程(43学分)通识必修课指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原则上各专业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课程、体育等。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数学系始建于1945年,程其襄、杨武之、朱言钧、樊映川、张国隆、陆振邦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
解放后,几经国家调整,本系时有间断。
于1980年,(应用)数学系正式恢复,陆续引进一批国内外培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原有师资队伍的结构有了变化,充实了教学与科研力量。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又先后引进国内知名数学家、博土生导师陈志华、陆洪文、姜礼尚教授等来数学系工作,教学和科研整体实力有很大提高。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建系后就已设立,文革期间中断了招生,1978年恢复高考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也随之恢复了招生。
至今本专业已培养了毕业生3000多人,数学系的学生遍布国内外的许多国家,有的继续从事做数学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有的在大型国企和外企,特别是银行、金融、计算机等行业工作,很多毕业生已成为杰出科学家和行业精英。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理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数学基础,并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信息、金融保险等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管理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等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或能继续在国内外攻读研究生学位的高级专门人才。
五、专业培养标准
表 1 :专业标准。
北京大学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一、学院简介数学科学学院起源于1904年京师大学堂的算学门。
1912年5月1日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理科中便含有数学门。
1913年秋北京大学数学门招收新生,标志着我国现代第一个大学数学系正式开始教学活动。
1919年秋,北大改“门”为“系”。
在确定各系的序列时,蔡元培校长指出:“大学宗旨,凡治哲学文学应用科学者,都要从纯粹科学入手;治纯粹科学者,都要从数学入手。
所以,各系秩序,列数学系为第一系”。
时至今日,数学科学学院在全校各院系中仍然位列第一。
1952年秋,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
北京大学数学系与清华大学数学系、燕京大学数学系经调整后,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
1969年力学专业在陕西汉中北京大学分校成立了力学系。
1985年,概率统计专业独立成立了概率统计系。
随着事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在数学系与概率统计系的基础上,1995年成立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是国内第一个数学科学学院。
九十年来,北京大学的数学学科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辛勤耕耘,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不断向前迈进: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其中16位毕业生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千名本科毕业生、六百余名硕士毕业生和百余名博士毕业生分布在国内外多种行业,很多人都是业务骨干,有的成为知名企业家,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数学科学学院现设五个系:数学系、概率统计系、科学与工程计算系、信息科学系、金融数学系。
数学学院现有教师93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名,教授51名,副教授29名,博士生导师58名。
数学科学学院经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具有按照一级学科(数学)授予博士学位的权力,不论在数学科学的哪个领域,只要研究生的学习成绩和论文达到了博士学位的要求,皆可授予博士学位。
数学科学学院的本科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金融数学)专业代码: 07010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经济部门、科研部门和政府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金融产品设计的涉外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它的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一)知识要求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了解金融数学学科的若干最新进展及相近学科的一般原理与知识;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掌握金融数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运用所学的数学与金融分析方法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与数学处理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二)素质要求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较高的人文、科学和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人际交往意识;科学的思维方法、求实创新精神、专业分析的素养;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里素质。
(三)能力要求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利用、管理信息的能力;了解金融数学学科的若干最新进展及相近学科的一般原理与知识,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金融数值计算,具有金融风险管理及证券投资的模拟试验能力。
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
本专业部分课程将为基地班的学生提供独立教学优势,为培养研究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专业毕业生除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外,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金融、电信等部门从事数学研究工作与教育、图形图像及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统计分析,信息管理、科学计算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
培养要求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数学建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本专业分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基地班、普通班、运筹学方向三个专业方向,基地班采取滚动制,优秀学生通过选拔可进入基地班,其它两个方向学生可自由选择某一个方向就读。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分析、代数、几何及其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
2、掌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及数学建模方面的基本训练。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4、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资料的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交流。
专业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几何学,常微分方程,实变函数,概率论,科学计算教学特色课程外语教学课程:同调代数、整体微分几何、黎曼几何、现代偏微分方程、同调代数、最优化、动态规划、搏弈论自学或讨论的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讨论研究型课程:前沿数学专题讲座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4+5授予学位理学学士辅修专业说明辅修专业:23学分,修读带*号的课程;双学位:修读全部专业课程,完成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8学分+5学分见理科试验班类通识类课程2. 大类课程 38.5学分(1)自然科学类≥32.5 学分1)必修课程11门28.5学分。
061B0170 微积分(I) 4.5 秋冬061B0180 微积分(II) 2 春061B0190 微积分(III) 1.5 夏061B0200 线性代数 2.5 秋冬061B0430 普通化学 3 春夏、秋冬061B0421 化学实验(甲) 1.5 春夏、秋冬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 4 春夏061B0590 地球信息科学基础 2 春夏061B0600 心理学导论 2 秋冬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4秋冬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 秋冬2) 选修课程≥4学分学生可在课程号带“B”的课程中选择修读。
数学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

数学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一、引言在当今世界,数学科学与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自然科学的深度研究,到社会科学的高度复杂计算,数学都在无声无息中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为了培养更多具备坚实数学基础,优秀科研素养,以及卓越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致力于提供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学科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以帮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接触这一极具前景的学科。
二、培养目标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的本科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深厚数学基础、广阔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通过系统的数学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批判性思维。
同时,该培养方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设置数学科学系的课程设置以严谨的学术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为特点。
学生在校期间将学习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统计、计算机科学等核心课程,同时还有机会选修各种跨学科课程,如经济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
该系还特别注重国际化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多种外语和国际交流机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环境。
四、科研与实践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鼓励并支持学生在科研和实践方面的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科研项目、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等,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同时,该系还与国内外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五、招生与录取为了确保招收和培养最优秀的学生,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的录取标准非常严格。
在招生过程中,该系会全面评估学生的学术成绩、科研经历、社会活动、领导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该系还会提供各类奖学金和奖励计划以鼓励他们在数学领域的发展。
六、总结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是一套既严谨又全面的教育体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方案方案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人才培养方案背景、目的和意义:嘿,朋友们!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数学的作用那可是杠杠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就像火箭一样飙升。
咱们制定这个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出一批既能玩转纯数学理论,又能把数学巧妙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高手。
这不仅能满足社会对这类人才的渴望,也能让咱们的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横着走,牛气哄哄!目标:咱们的目标可是很明确的,那就是在三年内,让 80%的毕业生能够在数学相关领域找到心仪的工作或者顺利升学深造。
同时,要让至少50%的学生在全国性的数学竞赛中获奖,提升咱们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现状分析:内部情况:咱们的师资力量还算不错,有几位资深的教授和一群充满激情的年轻教师。
但教学方法可能有点传统,不够灵活多样。
课程设置也有点中规中矩,缺乏与最新应用场景的紧密结合。
外部情况:社会对数学应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教育和科研领域。
金融、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热门行业都对数学人才伸出了橄榄枝。
但竞争对手也不少,其他院校的数学专业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咱们可得加把劲啦!具体方案内容:首先,课程改革得搞起来!增加一些实用的课程,比如“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金融数学基础”“人工智能中的数学方法”。
其次,教学方法要创新!多搞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然后,加强实践教学。
和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们提前感受职场的氛围。
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风险评估与应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新的课程和教学方法学生不适应,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企业合作出现问题,实习机会减少。
应对措施:定期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避免因个别企业的问题影响实习安排。
效果评估:评估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升学率、竞赛获奖情况、学生对课程和教学的满意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2012版)
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
专业代码:070101 专业名称:数学与应用数学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金融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和金融、经济等领域的专业技能,能够应用各种金融工具和分析手段解决金融实务问题、主要在金融行业从事实际应用、金融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
掌握数学、金融学、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数学在金融领域中应用的前沿知识,以及有效的应用数学方法与计算技术,具备较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学方法,定性及定量分析、解决现代金融领域中的相关问题。
2.能力
具有一定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并能在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掌握资料查询、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经过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
能熟练使用金融分析软件,处理金融数据的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素质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三、学科领域及专业主干课程
学科领域:金融学、数学
专业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运筹学、数学模型、金融数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利息理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四、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第二课堂
主要实践教学活动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数学软件学习竞赛、数学建模竞赛、高等数学竞赛、职业规划大赛、证券交易模拟比赛等。
本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比为32.5%。
五、课程类别及学分、学时构成比例
六、教学计划表(见附表)
七、学位课程及学分要求
1.备注栏标注“D”的课程为学位课程。
2.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71学分(含通识选修课10学分,第二课堂9学分),同时应修满学校规定的素质教育拓展类课程学分。
3.通识选修课为全校各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选修不低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共14门57学分,学生应至少选修15学分。
4.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2学分,其中集中实践教学15学分。
表四所列第二课堂部分仅包含院系举行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活动,第二课堂其它活动参照《平顶山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执行。
学生参加院系及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低于9学分。
附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方向)教学计划表
表一通识必修课程教学计划表
表二学科基础课程教学计划表
表三专业课程教学计划表
表四课外实践教学环节活动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