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四步触诊及骨盆外测量
妇产科实训报告骨盆

一、实训背景在妇产科领域,骨盆是女性特有的解剖结构,对于妊娠、分娩及产后恢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骨盆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骨盆实训。
二、实训目的1. 掌握骨盆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2. 了解骨盆检查的方法和技巧;3. 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为孕产妇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实训内容1. 骨盆解剖结构骨盆由髂骨、坐骨、耻骨三块骨骼组成,分为真骨盆和假骨盆。
真骨盆是分娩通道,假骨盆是支撑和保护真骨盆的结构。
骨盆的四个骨盆孔分别为:入口、出口、前孔和后孔。
2. 骨盆生理功能骨盆具有支持体重、保护内脏、传递压力、分娩通道等功能。
3. 骨盆检查方法骨盆检查主要包括视诊、触诊、量诊和X光检查等。
(1)视诊:观察骨盆外形、大小、对称性等。
(2)触诊:检查骨盆各部位有无压痛、畸形等。
(3)量诊:测量骨盆入口、出口、前后径等。
(4)X光检查:观察骨盆各部位形态、大小等。
4. 骨盆检查技巧(1)检查者需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取得孕产妇的信任和配合。
(2)检查前,了解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孕次、产次等。
(3)检查时,注意观察孕产妇的表情、反应,确保检查过程安全、舒适。
(4)检查过程中,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了解骨盆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掌握骨盆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2. 实操训练:在模拟器上练习骨盆检查,熟悉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临床案例,探讨骨盆检查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4. 座谈交流:与带教老师、同学进行讨论,分享实训心得。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骨盆实训,我掌握了以下内容:1. 骨盆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临床意义。
2. 骨盆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视诊、触诊、量诊和X光检查。
3. 骨盆检查的注意事项,如无菌操作、沟通技巧等。
4. 骨盆检查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充分发挥所学知识,为孕产妇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妇产科实习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

妇产科实习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一、常规产前检查:1、四步触诊法【操作等级】基本操作【掌握程度】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
【目的】产科检查通过四步触诊法,能够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先露部是否衔接。
【体位】孕妇排尿后仰卧位,双腿屈曲,在做前三步手法时,检查者站在孕妇右侧面向孕妇;在做第四步手法时,检查者应面向孕妇足端。
【操作方法】第一步手法: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底部,向下稍加按压,了解子宫外形并摸清子宫底高度,估计胎儿大小与妊娠周数是否相符。
然后用双手指腹触摸,判断子宫底部的胎儿部分。
若为胎头则圆而硬容易推动且有浮球感,仔细触摸有时能触到胎头与胎背之间有一沟状区域,推动胎头时胎背不动。
若为胎臀则较而宽且软形状略不规则,推动胎臀时胎身也随之运动。
若为肩先露则子宫底高度较妊娠月份低,宫底处空虚摸不到胎头或胎臀。
第二步手法:检查者两手分别放于腹壁两侧。
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向对侧深按,两手交替操作,仔细分辨胎背和胎儿肢体的位置。
若触及平坦饱满部分为胎背并确定胎背方向(向前、侧方或向后),若触及高低不平、可变形部分则为胎儿肢体,有时可以感觉到胎儿肢体在活动。
第三步手法: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放在耻骨联合上方握住胎先露部,再次复核是胎头或胎臀,并左右推动判断是否衔接。
根据胎头与胎臀形态不同加以区别,若胎先露部未入盆可被推动,若已衔接则不能被推动。
第四部手法:检查者两手分别放在胎先露部的两侧,沿着骨盆入口方向向下深按,核对先露部入盆程度。
先露为胎头,在两手下插过程中,一手可顺利进入骨盆入口,另一手被胎头隆起部阻挡,该隆起部称为胎头隆突。
枕先露时胎儿隆突为额骨,与胎儿肢体同侧。
为面先露时胎儿隆突为枕骨,与胎背同侧。
通过产科检查四步触诊法对胎先露部是胎头还是胎臀难以确定时,可进行肛查、B超检查协助诊断。
整理:帮助孕妇整理好衣服,根据需要协助其起身。
【考核标准】1、目的…2分(完全掌握2分;基本掌握1分;不掌握0分)。
产前检查四步触诊及骨盆测量

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孕妇张女士在孕晚期接受了产前检查四步触诊,医生通过触诊发现胎儿为臀位 ,且有脐带绕颈一周。经过评估,医生建议张女士进行剖宫产手术。
案例二
孕妇李女士在接受产前检查四步触诊时,医生发现其骨盆出口狭窄,可能影响 胎儿顺利分娩。医生建议李女士进行骨盆测量,进一步评估分娩方式。
四步触诊法包括四个步骤:摸清胎位、测量宫高、确定胎先 露和估计胎儿大小。
四步触诊法的目的
确定胎儿的位置和大 小,评估是否适合自 然分娩。
了解骨盆出口的大小 和形状,判断是否适 合自然分娩。
发现胎儿异常情况, 如胎位不正、胎儿过 大或过小等。
四步触诊法的操作步骤
01
02
03
04
摸清胎位
医生将双手置于子宫底部,确 定胎儿的头部或臀部位置,并 判断胎位是头位还是臀位。
通过四步触诊及骨盆测量 ,实现对胎儿和孕妇的早 期筛查,及时发现潜在的 健康问题。
个性化诊疗
根据孕妇的个体差异,制 定个性化的产前检查方案 ,提高诊疗效果和安全性 。
预防保健
通过定期的产前检查,预 防和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 生,保障母婴健康。
科研方向与成果
基础研究
深入研究四步触诊及骨盆测量的 生理机制和病理变化,为临床应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 如超声成像、三维重建等 ,提高四步触诊及骨盆测 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对产 前检查数据进行深度学习 ,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 率。
远程医疗
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实现 产前检查的远程诊断和监 测,为孕妇提供更加便捷 和高效的服务。
临床应用前景
早期筛查
这些检查手段能够提供更准确的产前 诊断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更为合适 的分娩计划,减少分娩过程中的风险 。
四步触诊法 ppt课件

四步触诊法
【实操分析】: 孕37周,测量宫高、腹围、骨
盆外测量:24-26-19-9 37周B超:BPD90 HC331
AC327 FL72。
四步触诊法
Thank you~
四步触诊法
两拇指间的角度, 正常为 90
四步触诊法
【小结】
1.说出四步触诊的注意事项 ; 2.四步触诊检查包括哪些检查?
a.腹围及宫高的测量 b.四步的手法及目的 3.骨盆外测量各径线的名称、 起止点及正常值 ? 髂棘间径 髂嵴间径 骶耻外径 坐骨结节间径 出口后矢状径
耻骨弓角度
四步触诊法
【案例实操】: 孕37周,请结合四步触诊法体 查及测量宫高、腹围、骨盆外
5 cm。
四步触诊法
(5) 出口后矢状径: 孕妇仰卧位, 两腿弯曲, 双手紧抱双膝, 肛查 找到骶尾关节,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的中点到骶尾关节的距离, 正常值
8~9cm。
四步触诊法
(6) 耻骨弓角度: 孕妇仰卧位, 两腿弯 曲, 两手拇指指尖斜着对拢置于耻骨联合 下缘, 两手拇指平放在耻骨降支上, 测量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二步: 检查者两手
分别置于腹部两侧, 一手 固定, 另一手轻轻深按, 两手交替, 仔细分辨以明 确胎背及胎儿肢体的位置 。 平坦饱满者为胎背, 高 低不平部分是胎儿肢体, 有时感到胎儿肢体活动。
四步触诊法
检查方法及步骤
第三步: 检查者右
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 , 在耻骨联合上方握住 胎先露部, 进一步查清 是胎头或胎臀 ,并左右 推动以确定胎先露是否 入盆 。若胎先露部仍浮 动, 表示尚未入盆。若 已入盆, 则胎先露部不
水量的多少。
四步触诊法
【适应症】
妊娠 24 周以后。
实训-四步触诊及骨骼外测量

实训-四步触诊及骨骼外测量触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实践技术,用于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定位异常。
本文档介绍了四步触诊方法及骨骼外测量技术。
四步触诊方法四步触诊是触诊过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可用于检查腹部器官和表面压痛点。
以下是四步触诊方法的步骤:1. 观察: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注意是否有明显的畸形、红肿或其他异常情况。
2. 平浅触诊:用手掌轻轻触摸患者的相应部位,感受患者的温度、湿度和肌肉张力等。
3. 深浅触诊:采用适量的力度进行触诊,通过手指宣测其软硬程度和患者对触诊的反应。
4. 压痛点触诊:检查特定部位是否有压痛点,通过手指进行压迫,观察患者是否有不适或疼痛感。
四步触诊方法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在触诊过程中全面评估患者的腹部器官和相关情况,提供初步的诊断参考。
骨骼外测量技术骨骼外测量是一种通过非接触性测量方法来评估骨骼结构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身体各个部位的测量和评估,如颈椎弯曲度、腰部曲度等。
常用的骨骼外测量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 客观标志点的确定:选择骨骼特定的标志点,以确定测量区域和起点。
2. 测量仪器的准备: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和仪器,如体态测量仪或X光测量仪。
3. 测量过程:按照事先设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测量,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4. 数据记录和分析: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以获得相关指标和结论。
骨骼外测量技术可以提供骨骼结构的客观评估,有助于医务人员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本文档对四步触诊方法及骨骼外测量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的实训提供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和操作步骤,请参考相关医学教材和指南。
产前检查-四步触诊及骨盆测量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王海芳
产前检查时间
从确诊早孕开始: 妊娠 28周前每 4周查1次; 妊娠 28周后每 2周查1次; 妊娠36周后每周检查 1次; 凡属高危妊娠者,应酌情 增加产前检查次数。
3.产科检查
目的是了解胎儿及产道的情况。 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阴道检查、肛门 检查、其他辅助检查及绘制妊娠图。
观察腹部外形、大小、有 无妊娠纹、手术瘢痕及水 肿。
测宫高及腹围
宫高腹围:用手测宫底高度或用软尺测量 子宫长度和腹围,判断胎儿大小是否与孕 妇隐 私的保护。
腹部检查--四步触诊法
目的:
了解胎儿大小、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 意义: 了解孕妇和胎儿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及纠正胎位异常 发现胎儿发育异常 决定适合的分娩方式
孕妇的体位要求
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 露出腹部,双腿略屈曲稍分开 使腹肌放松。
视诊
医院操作规范:妇科检查 四步触诊 骨盆外测量

妇产科基本技能操作妇科检查法一、注意事项1.检查者态度严肃、语言亲切、检查仔细、动作轻柔。
每次检查不应超过3人。
2.男医生检查时,应有其他女性医务人员在场。
实习同学有上级医师在场。
3.避免经期做盆腔检查。
若异常阴道出血必须检查,检查前消毒外阴、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器械。
4.未婚患者禁作双合诊及阴道窥器检查,可行直肠-腹部诊。
5.双合诊检查不满意或检查骶韧带、子宫直肠窝病变、肿瘤与盆腔关系时应作三合诊。
6. 注意人文关怀,言语得体,重视与患者的交流。
二、准备工作1.用物:一次性会阴垫、窥器、手套。
2.患者解小便,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
有尿失禁者,检查前不需排空膀胱。
检查者面向患者,立在患者两腿之间。
三、操作方法1.面对患者,态度和蔼的说:您好!我是X大夫,这是我的上级大夫,请您先去解一下小便,我们一起给您做一下妇科检查。
2. 请你脱去一条裤腿,躺在检查床上!对了,呈膀胱截石位。
您有过同房史吧?好,有同房史,我们给您做一下阴道检查,有些不舒服,请您尽量放松,我会尽量轻柔的给您检查。
3. 观察外阴部:外阴发育及阴毛分布情况,有无皮炎、溃疡、肿块、异常分泌物、红肿及色素脱失,分开小阴唇,暴露阴道前庭、尿道口和阴道口。
嘱患者用力向下屏气,观察有无阴道前后壁的脱垂和子宫脱垂。
观察的同时口中描述:阴毛分布正常,无红肿、无异常分泌物、无赘生物。
4.阴道窥器检查:检查者用左手将两侧阴唇分开,同时说:有些不舒服,您尽量放松,两腿分开,屁股放在床上,阴道没有出血,我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无菌石蜡油)润滑一下窥器(您有阴道出血,我用稀碘伏消毒给您检查)。
右手将窥器斜行45°沿着阴道后侧壁缓慢插入阴道内,插入后逐渐旋转至前方,摆正后,估计到达宫颈外口时,缓慢张开两叶,暴露宫颈、阴道壁及穹窿部,宫口然后旋转至一侧以暴露侧壁。
观察阴道粘膜、阴道分泌物及宫颈有无异常。
边观察边说:宫颈光(轻糜),不肥大,宫颈口没有脓性分泌物。
四步触诊法

四步触诊法实验一四步触诊法四步触诊法是产前检查的常用方法,通过四步触诊法可以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胎先露是否衔接、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并估计胎儿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
胎儿24周以后。
【操作前准备】检查者停用门窗,遮盖屏风,手要温暖;孕妇排便后,站立于检查床上,曝露腹部,双腿略屈外展,腹肌收紧。
前三步触诊时,检查者位于孕妇右侧并面对孕妇头部,第四步触诊时,检查者则面对孕妇足部,动作要轻柔。
1.第一步检查者双手放在子宫底部,先确认子宫底高度,估算宫底高度与孕周与否吻合,再以双手指腹交错轻推,辨别宫底处就是胎体的哪一部分,圆而硬有浮球感的为胎头,阔而软圆形的为胎臂。
2.第二步检查者双手置于子宫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深按,两手交替进行。
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各在母体腹壁的哪一侧,平坦饱满者为胎背,高低不平,有结节者为胎儿肢体。
3.第三步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离,放在耻骨联手上方,紧握默氏部,按第一步特点推论默氏就是头还是臂;再左右促进默氏部,以确认与否入盆,能够被促进提示信息未入盆,反之提示信息入盆。
4.第四步两手分别插入先露部两侧,向骨盆入口深按,再一次核对先露部的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实验二骨盆测量骨盆是胎儿娩出的必经通道,其大小、形态和各径线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分娩能否顺利进行。
临床测量骨盆的方法包括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
骨盆外测量可间接反应骨盆的大小和形态,而骨盆内测量可直接反应骨盆的大小、形态,椐此判断头盆是否相称,进而决定胎儿能否经阴道分娩,因此,骨盆测量是产前检查必不可少的项目。
一、骨盆外测量首次产前检查的孕妇【操作前准备工作】检查者关闭门窗,遮挡屏风,准备骨盆测量器,手要温暖;孕妇排尿后,仰卧于检查床上。
1.髂棘间径(interspinaldiameter,is)挑丰唐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间的距离,正常值23~26cm。
2.髂脊间径(intercristaldiameter,ic)体位同上,测量两髂脊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通过骨盆外测量间接判断骨盆大小及其形状,从而初步判断胎儿能否通过骨产道。
【评估】
于腹部左右两侧,轻轻深按检查
握住先露部,查清先露是否入盆固定
手置于胎先露两侧深压
观察孕妇腹部有无不适
教学内容
批注
1. 孕妇心理状态,对骨盆外测量的合作程度。
2. 孕妇孕周及身体发育情况。
【准备】
2. 检查中动作尽量轻柔,如有不适要立即停止。检查时注意保护其隐私。
3. 当胎先露是胎头或胎臀难以确定时,可进行肛诊以协助判断。
【健康教育】
1. 讲解腹部四步触诊法的目的和方法。
2. 告知孕妇每步检查的结果。
【评价】
1. 孕妇愿意配合,有安全感。
2. 孕妇及家属了解腹部四步触诊的相关知识。
3. 孕妇在检查中无不适感和其他意外发生。
1. 操作者准备
(1)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2)熟悉骨盆外测量的操作技术,向患者解释骨盆外测量的重要性、目的和注意事项。
2. 用物准备 骨盆外测量器、笔、记录本。
3. 孕妇准备
(1)孕妇了解骨盆外测量的目的,愿意合作,有安全感。
(2)排空膀胱。
4. 环境准备 整洁、安静、屏风遮挡。
【实施】
操作步骤:
(4)检查者面向孕妇足端,两手分别置于先露两侧,轻轻深按,再次判断先露部分诊断是否正确,并确定先露部入盆程度
6. 观察
7. 整理 协助孕妇下床,询问孕妇感受
8. 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
1. 操作前重点评估孕妇是否能取仰卧位,子宫是否过度膨胀或有疤痕而致宫壁肌层过薄,B超显示子宫肌层厚度≤3mm时避免行四部触诊,若是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耻骨联合分离症应避免四部触诊。
【实施】
操 作 步 骤
1. 核对、解释 核对孕妇,向孕妇说明操作目的,取得配合
2. 体位 孕妇取舒适体位,双腿屈曲分开,露出腹部
3. 测量宫高 测耻骨联合上方至子宫底的弧形长度
4. 测量腹围 测量绕肚脐一周的长度
5. 触诊
(1)检查者面向孕妇头部,两手置于宫底部,了解子宫外形并测得宫底高度,然后以双手指腹相对轻推,判断子宫底部的胎儿部分是胎头还是胎臀
正常值18~20cm
正常值8.5~9.5cm
正常值90°
观察孕妇腹部有无不适记录检查情况
教学内容
批注
【注意事项】
1. 评估孕妇配合能力,身体移动能力,能否自动保持相应体位,是否需要协助。
2. 检查前应排空膀胱,告知孕妇检查的目的及步骤,使其合作,有安全感。
3. 检查中应注意保护其隐私,动作应轻柔,更换体位时给予协助。
1. 核对、解释 核对孕妇,向孕妇说明操
作目的,取得配合
2.体位孕妇取舒适体位,解松裤带,露出腹部
3. 测量
(1)测量髂棘间径 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侧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
(2)测量髂脊间径 孕妇体位同上,测量两侧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
(3)测量骶耻外径 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五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距离
5 min
5min
55min
10 min
教学内容
批注
实训一 产科腹部四步触诊法
【目的】
1. 判定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以及先露是否衔接。
2. 判定子宫大小是否与孕周相符。
3. 估计胎儿的大小和羊水量的多少。
【评估】
1. 产妇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2. 了解孕妇腹壁肌肉的紧张度,有无腹直肌分离及子宫的敏感度。
2.王席伟,顾炜主编,妇产科护理学(供专科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3.卢碧瑛等主编,简明产科护理,第5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1
4.王娅莉主编,妇产科护理学,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杂志:
网址:
1. 医学论坛/bbs/
(4)测量坐骨结节间径 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屈曲,双手紧抱双膝,测量两侧坐骨结节内侧缘之间的距离
(5)测量耻骨弓角度 两拇指指尖斜着对拢,放在两耻骨降支上面,测量两拇指之间的角度
4.观察
5.整理协助孕妇下床,询问孕妇感受
6. 洗手、记录
要点说明:
确认产妇,取得合作
正常值23~26cm
正常值25~28cm
授课时间
第 14 周
教学时数
2学时
章节名称
实训:四部触诊法及骨盆外测量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1. 熟练掌握骨盆外测量及腹部四步触诊的方法。
2. 基本掌握骨产道的正常经线、胎方位、胎先露是否入盆及入盆程度。
3. 了解产前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教
学
重
点
及
难
点
重点:
骨盆的分界及骨盆的各平面及其经线的正常值,与分娩有关的标志点:骶骨岬、耻骨弓、坐骨棘、坐骨结节
2. 中华妇产科网/
3. 妇产科护理学视频课件/
思
考
与
练
习
4. 骨盆外测量数值异常者,应进一步做内测量检查。
【健康教育】
1. 讲解骨盆外测量的目的和方法。
2. 讲解每条径线的正常值及实际意义。
【评价】
1. 孕妇愿意配合,有安全感。
2. 孕妇及家属了解骨盆外测量的相关知识。
3. 孕妇在检查中无不适感和其他意外发生。
参考资料
参考书
1.乐杰主编, 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难点:
骨盆的各平面及其径线。
教具
VCD光盘、骨盆模型、高级电脑孕妇检查模型、软尺、骨盆外测量器
教学方法
讲解并示教、分组练习、考核
教学过程设计
时间分配
1. VCD电教
2. 教师讲授产前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3. 演示腹部四步触诊及骨盆外测量的手法。
4. 学生在模型上及同学身上进行练习。
5. 回示考核
15 min
3. 宫底的高度及腹围值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符。
【准备】
1. 操作者准备
(1)仪表符合要求,洗手、戴口罩。
(2)熟悉腹部四步触诊的操作技术,向患者解释腹部四步触诊的重要性、目的和注意事项。
2. 物品准备 软尺、笔、记录本。
3. 患者准备
(1)孕妇了解四步触诊的目的,愿意合作,有安全感。
(2)排空膀胱。
4. 环境准备 整洁、安静、屏风遮挡,室温适宜。
要点说明
确认孕妇,取得配合
两手分别置于腹部左右两侧,轻轻深按检
两手分别
教学内容
批注
(2)检查者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一手固定,另一手轻轻深按检查。两手交替进行,仔细分辨胎背及胎儿四肢的位置
(3)检查者右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置耻骨联合上方,握住先露部,进一步查清是胎头或胎臀,左右推动以确定是否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