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创】萧航 七绝-秦淮八艳(新韵)
《秦淮八艳》诗词与简介大全集

《秦淮八艳》诗词与简介大全集秦淮八艳(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八位名伎)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即今中国科举博物馆),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
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伎,故又称“金陵八艳”。
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
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
《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看来所言不谬。
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伎董小宛》中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也与《板桥杂记》相同。
(周高潮)明朝江浙秦淮八艳(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咏醉杨妃菊清代:顾横波一枝篱下晚含香,不肯随时作淡妆。
自是太真酣宴罢,半偏云髻学轻狂。
舞衣初著紫罗裳,别擅风流作艳妆。
长夜傲霜悬槛畔,恍疑沈醉倚三郎。
海月楼坐雨清代:顾横波香生帘幕雨丝霏,黄叶为邻暮卷衣。
粉院藤萝秋响合,朱栏杨柳月痕稀。
寒花晚瘦人相似,石磴凉深雁不飞。
自爱中林成小隐,松风一榻闭高扉。
董小宛小重山令·题彭城君摹董小宛病榻听秋图清代:夏孙桐秋士从来易感秋。
美人迟暮日,亦相侔。
萧条天壤任悠悠。
谁分别,古恨与今愁。
烟墨故缣留。
影梅庵畔语,漫寻搜。
卅年桑海在心头。
春灯黯,残梦五湖舟。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 陈圆圆陈圆圆,常州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本姓邢,名沅,字畹芬。
为苏州名妓,善歌舞。
初为田畹歌妓,后吴三桂纳为妾。
吴三桂出镇山海关,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陈圆圆曾被俘。
吴三桂降清,清军攻陷北京,仍归三桂,从至云南。
晚年为女道士,改名寂静,字玉庵。
民间传说称吴三桂降清是为了她。
秦淮八艳- 柳如是柳如是,明末清初名妓,生于1618年,本名杨爱,一说杨朝,杨影怜。
十岁那年因家庭窘迫被卖入娼寮。
娼门卖俏所必备之技艺,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资聪慧,容貌俏丽,诗文丹青出色,颇负声名.柳如是虽为妓女,却非常憎恶卖笑生涯.柳如是爱恋过江南正义人士宋徵舆、陈子龙,但是,情场履受挫折,极不如意.后嫁予东林领袖钱谦益,是常熟著名才子。
早在明末已驰名文坛,家中府第连云,肥田千顷,奴婢过百,财力雄厚。
因被指控纳贿舞弊,革职在家已十二年。
当时,钱已六十岁,早年也是功名事业心极重之人,满怀匡济澄清雄心壮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变得消沉颓放,终日在秦楼楚馆中厮混,结果得了个“东林浪子”的外号。
崇祯十七年初,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
秦淮八艳- 卞玉京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
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18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
卞赛一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
卞赛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
秦淮八艳- 董小宛董小宛,本名董白(1624-1651年),字小宛,一字青莲,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
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曾“自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
秦淮八艳

• 秦淮边有佳人——董小宛 与‚明末四公子‛冒辟疆 的爱情故事
• 秦淮八艳似乎人人皆有所听说 ,有所闲谈。不过把这八艳拆 开来一个个说,似乎说得清的 人如今便少了些。秦淮八艳之 中有佳人名董小宛,明末四公 子中有郎君名冒辟疆。他们之 间的爱情在明末清初的政局动 荡兵荒马乱之中颠沛流离,然 又坚贞相随,执子之手,不离 不弃。今天要说的,便是董小 宛与冒辟疆的爱情。 •
灵秀青莲——艳艳风尘董小宛
• 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董 小宛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 ‚董糖‛ ‚董肉‛ • 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夏夜纳凉,小宛喜欢背诵 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 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窗户 ,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 倚窗而望,恋恋不舍,还常常反复回环地念诵李贺的诗 句‚月漉漉,波烟玉‛。‚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 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小宛就 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 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 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 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 京和顾眉生。柳如是名隐,字如是, 小字蘼芜,本名杨爱,因读辛弃疾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 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 君‛、‚蘼芜君‛。 • 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 (1618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 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 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 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 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 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 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草》 《尺牍》。
章台柳隐 ——风骨嶒峻柳如是
秦淮八艳

南 后董最教南水的秦 曲秦人小先坊贡相八淮 名淮又宛见名院隔位八 伎八加、于伎 河才艳 ,艳入卞余聚即两艺指 故指柳玉怀集今岸名的 又的如京的之中,伎是 称是是、《地国分,明 、李板。科别十末 明 金 陈香桥著举是里清 陵末圆君杂名博南秦初 八清圆、记的物方淮江 艳初而寇》有馆地是南 南 。京称白分旧,区南地 秦为门别院另会京区 淮秦、写、一试繁南 河淮马了珠畔的华京 上八湘顾市则总所秦 的艳兰横。是考在淮 八。六波 南场,河 个 人、 部江一畔 。
" "
(
" "
)
===
• 声名真似汉扶风, 妙理玄规更不同。一室茶香开澹黯, 千行墨
妙破冥濛。竺西瓶拂姻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 东山葱岭莫辞从。
• 冰心玉色正含愁, 寒日多情照柂楼。万里何当乘小艇, 五湖已
秦淮八艳

马湘兰作品
柳如是公元1618年~1664年
• 章台柳隐 ——风骨嶒峻柳如是 • 本姓杨,名爱,号影怜,又 号闻我居士、河东君,浙江 嘉兴人,明末清初名妓,秦 淮八艳之一,夫钱谦益东林 党首领,南明礼部尚书,后 降清,仍为礼部侍郎。虽然 身处脂粉之地,柳如是却倜 傥自如,不但工于书法,诗 词也有较高造诣。
•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
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剧情以
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复社”邂逅秦淮歌
妓李香君,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
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侯方域,并强
将李香君许配他人,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
诗扇,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扇中画
出一树桃花……
《桃花扇传奇》
秦淮八艳
----艳绝秦淮
八艳介绍 桃花扇传奇
影视剧中八艳图
八艳介绍: 顾横波 董小宛 卞玉京 李香君 寇白门 马湘兰 柳如是 陈圆圆
共同点:爱国的民族气节 诗词和绘画很高的造诣 对爱情和友谊十分忠诚
顾横波公元1619年~1664年
• 横波夫人 ——侠骨芳心顾眉生 • 顾横波,生于1619年,本名顾媚, 字眉生,又名顾眉,号横波,又号 智珠、善才君,亦号梅生,人称横 波夫人,上元(今南京)人,秦淮八 艳之一。 • 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 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 • 《海月楼夜坐》、《花深深·闺坐 》、《虞美人·答远山夫人寄梦》 、《千秋岁·送远山夫人南归》等 诗词,收入所著《柳花阁集》。
陈圆圆公元1623年~1695年
• 红颜倾国 ——倾国名姬陈圆圆 • 陈圆圆(1623-1695),原 姓邢,名沅,字圆圆,又 字畹芬,明末清初苏州名 姬,江苏昆山人氏。父业 “惊闺”, 俗呼货郎。母 早故,育于姨母陈氏家, 改姓陈,居苏州桃花坞。 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 戏曲家尤西堂少时“犹及 见之”。陈圆圆“容辞闲 雅,额秀颐丰”,有名士 大家风度。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秦淮歌遍彻Jin3 wai2 gou1 bi4 ce1八艳才名平秋色Bo1 yi4 sai3 ming1 bing3 cei1 se(柳如是)佳句杯中游Ga1 ju4 bie1 zong1 yu3歌舞自风流Gou1 fu2 si3 fong1 lei3如是风光不知愁Yu3 si2 fong1 guang1 fe1 zi1 sei3 一曲新词一壶酒Ye1 qo1 sin1 si3 ye1 ou3 zei4浮光掠影过Fou3 guang1 lve2 ying4 gou4花间袖Hu1 ji1 sei3(李香君)十里烟雨重重Se2 li4 yi1 yu2 song3 song3灯花逐水流Deng1 hu1 suo2 su4 lei3盛庭华筵依旧Seng3 ding2 wu2 yi4 yi1 su3琵琶声色悠悠Bi2 bu4 seng1 se yu1 yu1香扇桃花绣Xiang1 su1 dai3 hu1 sei1新辞一阕为君奏Sin1 si3 ye1 qo1 wai4 jun1 zei4(卞云裳)落笔行云走Lo2 bie1 ang3 yun1 zei4文史古今通Fen3 si4 gou4 jin1 tong1歌绝画栏百花动Gou1 sie2 wu3 lie1 ba hu1 dong2 浮华转瞬空Fou3 wu2 zv4 sen3 kong1青灯素裳亦惊鸿Cing1 deng1 so sang3 a2 zing1 ong3(董小宛)小楼醉春红Xie4 lei3 zei4 cen1 ong3乱世宛如梦Lv3 su1 wai4 yu3 mang2一缕香魂半生零落Ye1 lv4 xiang1 wen3 bv4 sang1 ling3 luo 琴声乱Jin3 sang1 lv2未成曲调先诉情浓Vi3 seng2 qo1 die3 xi1 sou4 sing2 nong3金陵舞四方Jin1 ling1 fu2 si1 fang1八绝共赏满庭芳Bo sie2 gong4 sang4 mv2 ding3 fang1(陈圆圆)佳人翘盼首Ga1 nin3 qie4 pv4 sei4翠阁下帘钩Cei4 ge3 wu3 li3 gei1霓裳水袖妙歌喉Ni3 sang1 su4 cei4 mie4 gou1 ei2花好月圆宫墙柳Hu1 hai4 nge2 yu3 gong1 siang3 lei3舞绝秦淮岸Fu2 sie2 jin3 wai2 nyu2醉王侯Zei4 mang3 ei1(寇白门)青山白云幽幽Cing1 sie1 ba2 yun3 yu1 yu1相思曲不休Siang1 si1 qo1 fou1 sei1今朝红尘看透Jin1 zie1 ong3 sen2 kv4 tei4朱门车马匆匆Zv1 men3 cu1 mu2 cong1 cong1再登金陵楼Zie1 deng1 jin1 ling3 lei3黄粱一梦情难留Wang3 liang1 ye1 mang2 sing3 nie3 lei3(马湘兰)醉点金钗瑠Zei4 di4 jin1 cu1 lei2湘裙敛温柔Siang1 jun3 li2 wen1 sei1从来欢歌绕画梁Song3 lie1 hv1 gou1 nie2 wu3 liang1何必惹愁肠Ou2 bie1 sa2 sei3 sang3素手妙笔添兰芳So1 sei4 mie4 bie1 ti1 lie3 fang1(顾眉生)江湖名远扬Gang1 ou2 ming3 yu4 yang2眉楼玉生香Mie3 lei1 nyo2 sang1 xiang1侠骨柔肠艳冠八方A2 guo1 sei3 sang3 yi4 gv4 bo1 fang1待君归Die4 jun1 guai1金玉满堂鸳鸯成双jin1 nyo2 mv3 dang2 yu1 yang1 seng3 sang1。
秦淮八艳

从来都喜欢听古代爱情故事,包括那柔韧如蒲苇的女子,那坚硬如磐石的男子,一成不变的生活让人抑郁难当,经常浮想连篇如堕梦中,恍惚间置身六朝兴旺,十里秦淮。
凭栏而望,临水而立,看那桨声灯影才子如云,烟水澄碧沉香飘逸,觥酬交错挥金如土。
画舫里,亭台楼阁中,出现若干凌乱的女子,衣香人影,胭脂乱眼,蝶舞翩阡。
那些传说,那些旧事,随着江河日下,却逐渐浮现,生生不息。
陶醉。
只想在那停留,不愿醒来,睡梦中那些女子笑颜如花,那些男子才情四溢,编织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
倘若可以离开这钢筋林立的城市,离开这粘稠混浊的公寓,离开那日夜算计的人心,离开那废至污染的环境,回到那远古的时空。
寇白门,旧事飘零空嗟叹若生生世世沦落在世娼之家,一日能得以从良改嫁已经得尝所愿,而这个男子,竟动用八抬花轿,五千士兵,惊动百里长街。
那天人潮汹涌,张灯结彩,唢呐震天,礼炮迎空,她浓妆重彩,衣饰华丽,从南京武定桥一直肃立至内桥朱府家门前。
那是明朝以来金陵最大的迎亲场面,她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青楼歌女,婚礼隆重却超过了豪门淑缓。
这足以覆盖了,一直以来所有际遇的不堪,就算这个男人日后被囚到北京,为求活命,打算把家中所有的歌姬婢女全卖掉来赎他的性命时包括她,薄情寡义让人无限痛心。
就算以后与他决断,仍然为他筹措了两万两黄金赎身。
就算重回青楼,日日醉生梦死与文人墨客继续酒酣诗热或歌或哭。
就算最后生活潦倒,不幸卧病,撒手人环。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金陵人。
曾经与一个叫韩生的文人发生感情,而这个人在她病的时候不但没照顾她,还在隔壁房间里与她的一个婢女调笑,崇祯十五年秋夜嫁与朱国弼为妻后,只能“筑园亭,结宾客” 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乐籍病死。
”原来在那个年代,简单的爱情就也会难以追寻了。
刹那的冲动和感官的愉悦取代了心灵的碰撞,人都在意浮名与红尘,一步步远离当初内心的纯粹,而爱情瞬间凋零,随时间悄悄地流逝,令人无限唏嘘。
只剩下曾经的甜言蜜语欲说还休。
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1.李香,人称李香君。
活动区域:南京秦淮旧院。
气质才艺:身材短小,冰清玉洁,知书析理,调笑无双,善辨别士大夫忠奸贤愚,人称“香扇坠”。
交游名士:张溥,字天如,复社盟主。
夏允彝,字彝仲,几社盟主。
杨文聪。
侯方域,字朝宗,复社名士,与李香关系甚为亲密,他俩故事,孔尚任戏剧《桃花扇》中有详细描绘。
最后归宿:明亡后,不知所终。
2.李贞丽,李香的假母,字淡如。
活动区域:南京秦淮旧院。
气质才艺:工书画,有豪侠之气,曾一夜在赌场将千金输尽。
交游名士:陈贞慧,字定生,复社四公子之一。
最后归宿:不知所终。
3.王月,字微波。
活动区域:南京珠市。
气质才艺:巧于修饰化妆,修身婷婷玉立,明眸皓齿,妖冶异常,名动公卿,曾被公认为花榜状元。
交游名士:孙临。
蔡如衡,字香君,官至安庐兵备道。
张岱。
最后归宿:开始为蔡如衡所娶,后张献忠攻破庐州,将其俘获,定为压寨夫人。
一天,因一事触怒张献忠,被张砍头处死。
4.寇湄,字白门。
活动区域:南京珠市。
气质才艺:娟娟静美,跌宕风流,既能度曲,又善画兰。
略知诗词韵律,天姿聪颖,但后天不肯努力。
交游名士:钱谦益。
杨州某孝廉。
吴伟业。
最后归宿:开始被保国公买进公府,后来被人赎身来到金陵,老病而死。
5.陈圆圆,字畹芬,名沅。
活动区域:主要游冶于吴郡等地。
气质才艺:芳心丽质,淡秀天然。
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
18岁时,初登梨园,每一登场,花明雪艳,独冠群芳,观者无不消魂。
交游名士:冒襄。
吴伟业。
最后归宿:开始为达官贵戚田畹独占,明亡后,被明重臣刘宗敏所得,后来依从吴三桂,晚年剃度为女道士。
6.杨宛,字宛叔。
活动区域:金陵歌妓。
气质才艺:能诗善词,书法上尤工行楷,能以瘦硬中逞现姿媚。
交游名士:茅元仪,字止生,此人有匡世之志,诗文才气横溢,随明将孙承宗在东北三省为国尽忠,终因得罪权臣,失意纵酒而死。
最后归宿:初始归茅元仪所有,后从贵族外戚田弘遇。
守城为清兵所破后出逃,被强盗所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原创】萧航  七绝-秦淮八艳(新韵)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彩云追月陈则钊- 水墨江山壹七律--秦淮八艳之李香君
秦淮名妓李香君,调笑无双世所闻。
侠慧知书明大义,忠贞博爱晓人伦。
一腔血染桃花扇,满腹情裁柳叶裙。
来燕桥南寻旧迹,媚楼日夜锁芳魂。
小编注:李香君,(1624-1653),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苏州人。
她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
因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的时候,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
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
她歌喉圆润,但不轻易与人歌唱;丝竹琵琶、音律诗词亦无一不通,特别擅长弹唱《琵琶记》。
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1699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名于世。
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
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
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香君以死抗争,此时正值马、阮大捕东林党人,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
清军南下之后,侯方域降顺了清朝,香君之下落,众说纷纭。
七律--秦淮八艳之顾横波
盈盈秋水顾横波,未语先频美黛螺。
声起眉楼桃叶渡,名
成兰卷柳花阁。
庄严静雅情随性,风度超群爱不奢。
洗尽铅华人已杳,是非功过任评说。
小编注:顾横波(1619年-1664年)原名顾媚,又名眉,字眉生,别字后生,号横波,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
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柳如是、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工诗善画,善音律,尤擅画兰,能出己意,所画丛兰笔墨飘洒秀逸。
作有《海月楼夜坐》、《花深深·闺坐》、《虞美人·答远山夫人寄梦》、《千秋岁·送远山夫人南归》等诗词,收入所著《柳花阁集》。
受诰封为'一品夫人'。
顾横波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
记载,顾横波“庄妍靓雅,风度超群。
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她通晓文史,工于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中,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时人以其画风追步马守真(即出生较早的马湘兰,也是秦淮八艳之一,明代知名女画家,尤善画兰),而姿容胜之,推为南曲第一。
(南曲,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又精音律,尝反串小生与董小宛合演《西楼记》《教子》。
七律--秦淮八艳之卞玉京
绝代风华卞玉京,秦淮河上冠群英。
画兰写楷文人赞,鼓
瑟操琴墨客倾。
花落香残归寂寞,月明弦索已无声。
可怜薄幸吴公子,误了红尘负了卿。
小编注:卞玉京(约1623--1665年),又名卞赛,字云装,后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
与马湘兰、顾横波、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柳如是、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尤擅小楷,还通文史。
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尤善画兰。
作有《题扇送志衍入蜀》。
顺治七年(1650年),卞玉京在钱谦益家看到了吴伟业的《琴河感旧》四首诗,知道吴伟业对她的思念。
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相见,卞玉京为吴伟业操琴,吴伟业不胜感怀,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据说另一首《临江仙·逢旧》,也是吴悔村在描述与卞玉京的最后一次见面:'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
依然绰约掌中轻。
灯前才一笑,偷解砑罗裙。
薄幸萧郎憔悴甚,此生终负卿卿。
姑苏城外月黄昏。
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横。
'之后两人的感情就这样无任何结果的消逝。
七律--秦淮八艳之寇白门
娟娟静美寇白门,侠义风流本性纯。
错嫁还金赎旧梦,重拾点绛画新唇。
秦淮十里烟花散,悲恨一腔月色沉。
世上声名身后土,何人识破女儿心。
小编注:寇白门,名湄,字白门,1624年出生于金陵,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
君、董小宛、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人称'女侠'十八岁时嫁给明朝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
1645年清军南下,南明小朝廷失败,朱国弼被囚到北京,朱国弼为了活命,打算把家里所有的歌姬婢女全卖掉来赎他的性命时,寇白门尽管痛心朱国弼的薄情寡义,在和朱国弼决断后,仍然为朱国弼筹措了两万两黄金,为朱国弼赎了身。
朱国弼脱身之后,一方面还是觉得如此美女不舍丢开,另一方面可能也真受了点感动:危难之际能够如此重义的女子并不易寻,便想和寇白门重修旧好。
然而今时白门已不同往日,不再是他的掌中玩物,她正言相告:'当年你用银子赎我出青楼,如今我也用银子把你赎回,你我互不相欠。
'从此与之一刀两断。
自此,寇白门又回到了秦淮歌楼里,日日醉生梦死与文人墨客往来酒酣诗热,后不幸卧病。
当时有个文人叫韩生,他和寇白门曾产生过一段感情,但在寇白门生病期间,有天夜里,寇白门恳求他在她身旁睡一夜时,韩生却不念旧情,推开寇白门的手,弃她而去,并在隔壁房间里与她的一个婢女调笑,寇白门听后,不胜悲愤,至此病愈急,不几日,一代侠义艳情的青楼女子就这样凄楚地撒手人间归仙了。
七律--秦淮八艳之董小宛董家小宛号青莲,灵秀聪明爱自怜。
醉卧山花纨扇柳,乐眠水月玉波烟。
吟诗作画风含
韵,采露提香雨带甜。
知己难酬倾一世,至今谁不忆红颜。
注:名妓董小宛倾心金陵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
清兵入关,冒弃笔从戎,投奔史可法。
途经姑苏,冒与小宛相见,小宛愿以身相托,与其一同为国效力。
清兵进犯,扬州危急,小宛冒死相随,中途小宛与冒走失,被钱牧斋收留。
汉奸洪承畴怂恿顺治掳小宛入宫,小宛在宫中绝食求死。
当得知冒己到京后,小宛以治病为由与冒在宫中相见,并力劝冒勿因儿女私事误了国家大事。
冒听得小宛的双关语后,与她含泪告别;见冒远去,小宛含笑撞石而死。
秦淮八艳之马湘兰
端庄稳重马湘兰,暗吐芳华美自妍。
满腹才情书卷气,一腔痴恨墨痕烟。
青楼女子何薄幸,俗世男儿更可怜。
终老花丛香未泯,为卿赋罢泪湿衫。
小编注:马湘兰(1548-1604),秦淮八艳之一,生于金陵,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是秦淮八艳之一。
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
在王稚登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
七律--秦淮八艳之柳如是
青山见我应如是,绝代风华岂不知。
梦里江南人去也,河东君子影来之。
章台杨柳银钩烂,花月春秋玉面失。
泪葬残红真本色,而今谁赏画和诗。
注:柳如是,女诗人,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寇白门、陈圆圆同称'秦淮八艳'。
后嫁有'学贯天人''当代文章伯'之称的明朝大才子钱谦益为侧室。
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留下的作品主要有《湖上草》、《戊寅草》与《尺牍》。
此外,柳如是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政治抱负,徐天啸曾评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
七律--秦淮八艳之陈圆圆
倾国一笑美红颜,多少英雄爱与怜。
山海关前鸣战马,北京城外起狼烟。
魂归故土三千里,梦断新朝二百年。
迟暮佳人终寂寞,化成菩萨手中莲。
注:陈圆圆(1623―1695),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明末清初江苏武进(今常
州)人。
居苏州桃花坞,隶籍梨园,为吴中名优,'秦淮八艳'之一。
崇祯末年被田畹锁掳,后被转送吴三桂为妾。
相传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遂引清军入关。
秦淮八艳秦淮八艳又称金陵八艳,是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畔八位色艺才气俱佳名妓的合称。
最早记载八艳事迹的是清朝余怀的《板桥杂记》,包括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合称为“八艳”。
她们兼具过人的美貌与才华,有着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更以在乱世中的侠义气节为人传颂。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