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5月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2024年5月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2024年5月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和目标本次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次实践性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

二、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实习地点为某测绘公司数字摄影测量部门,实习时间为2024年5月。

三、实习内容和步骤1. 学习理论知识:在开始实习前,我首先阅读了有关数字摄影测量的相关教材和资料,系统学习了数字影像的获取、处理和解译理论。

2. 仪器设备的使用:在实习的第一天,我首先熟悉了数字摄影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GNSS接收机、数字相机等。

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现场测量:在掌握了仪器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后,我参与了实际的测量工作。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在实际测量中准确定位、定向和定标。

4. 影像处理:实习的第二周,我开始学习数字影像的处理方法。

通过使用相关软件,我学会了对数字影像进行校正、融合和配准等操作。

5. 数据分析: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我学习了如何进行数字摄影测量数据的分析与解译。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能够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并进行相关的空间分析。

四、实习收获和体会通过一月的实习,我对数字摄影测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掌握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学会了使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测量,并且能够独立完成数字影像的处理和数据分析工作。

同时,我还了解了数字摄影测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深刻认识到数字摄影测量在测绘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通过实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在实际操作中,我有时会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不够熟悉,导致操作时间较长,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同时,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问题,对软件操作不够熟练,不能得到理想的处理结果。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行改进。

首先,我会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对数字摄影测量的认识。

其次,我会积极参与实践,提高现场测量和数据处理的操作技巧。

《数字摄影测量学》课堂实验报告(遥感)

《数字摄影测量学》课堂实验报告(遥感)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数字摄影测量学》教学实验报告(专业必修课)┄┄┄┄┄┄┄┄┄┄┄┄┄┄┄┄┄┄┄┄┄┄┄┄实验成绩: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12年月日实习报告一:点特征提取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通过实习掌握点特征提取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并能用计算机编程实现。

二、实验设备1、计算机一台2、立体数字图像3、VC 开发平台三、实验步骤1.编写Forstner点特征提取算子的软件,并进行调试。

2.进行BMP数字图像的点特征提取。

3.提取结果分析,评价特征点的提取的情况。

代码如下:double WINAPI Det(double N[], int n){if(n==4)return (N[0]*N[3]-N[1]*N[2]);elsereturn 0;}//计算矩阵N之迹(即对角线元素之和)的值//参数:大小为n的数组、数组宽度//返回值:矩阵N之迹double WINAPI Tr(double N[], int w){double sum=0.0;for(int i=0;i<w;i++)sum += *(N+i*w+i);return sum;}//判断该点是否为初选点//参数:大小为n的数组、数组维数、阈值//返回值:是,返回真;否,返回假BOOL WINAPI Mid(int dg[], int n,int T){BOOL flag=FALSE;int i=0,num=0;for(;i<n;i++)if(*(dg+i)>T)num++;if(num>1)flag=TRUE;return flag;}/////////////////////////////////////////////////////////////////////////////特征提取的函数(仅对灰度图象)//参数:块图象数据指针或数组、块图象宽、块图象高、局部非最大窗口宽、局部非最大窗口高//返回值:标记特征点位的二值化块图象指针void WINAPI ForstnerCha(BYTE image[],BYTE* newimage, int width, int height, int win_w, int win_h) {static int T=10;//提取初选点的阈值static double Tq=0.40;//阈值int i,j,l,m,n;//计数器int dg[4];//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差分绝对值// BYTE* newimage=new BYTE[width*height];//为保存特征点开辟的数组BYTE t,t1,t2,t3,t4;//替换值变量//提取初选点for(i=0;i<height;i++)for(j=0;j<width;j++){if(i==0 || j==0 || i==height-1 || j==width-1)*(newimage+i*width+j)=0;//窗口边缘点置零else{t=*(image+i*width+j);t1=*(image+(i+1)*width+j);t2=*(image+i*width+(j+1));t3=*(image+(i-1)*width+j);t4=*(image+i*width+(j-1));dg[0]=abs(t-t1);//向下的差分绝对值dg[1]=abs(t-t2);//向右的差分绝对值dg[2]=abs(t-t3);//向上的差分绝对值dg[3]=abs(t-t4);//向左的差分绝对值//若四个方向的差分绝对值有任意两个大于阈值,为真,否则为假if( Mid(dg,4,T) )*(newimage+i*width+j)=255;//若为真else*(newimage+i*width+j)=0;//若为假}}float* w=new float[width*height];//存放各点权值的数组int k=3/2;double N[4];//窗口的灰度协方差矩阵double gu,gv;//像素的Robert`s梯度float q;//兴趣值//提取极值点for(i=0;i<height;i++)for(j=0;j<width;j++){*(w+i*width+j)=0.0;//权值数组各元素置零if(*(newimage+i*width+j)!=0){for(l=0;l<4;l++)N[l]=0;//灰度协方差矩阵置零for(m=i-k;m<=i+k-1;m++)for(n=j-k;n<=j+k-1;n++){//该像素的Robert`s梯度gu=*(image+(m+1)*width+(n+1))-*(image+m*width+n);gv=*(image+m*width+(n+1))-*(image+(m+1)*width+n);//计算灰度协方差矩阵N[0]+=pow(gu,2.0);N[1]+=gu*gv;N[2]=N[1];N[3]+=pow(gv,2.0);}q=(float)(4.0*Det(N,4)/pow(Tr(N,2),2.0));//计算兴趣值if(q>Tq)*(w+i*width+j)=(float)( Det(N,4)/Tr(N,2) );//若q大于阈值,计算其权值else*(newimage+i*width+j)=0;}}int w_h,w_w;int x,y;float dmin;int h_l=win_h,w_l=win_w;int h_k=h_l/2,w_k=w_l/2;//局部非最大提取特征点for(i=0;i<height;i+=h_l)for(j=0;j<width;j+=w_l){//控制每次局部非最大的窗口大小if(j+w_l >= width)w_w=width;elsew_w=j+w_l;if(i+h_l >= height)w_h=height;elsew_h=i+h_l;x=i; y=j;dmin=*(w+x*width+y);float temp;//选取权值最大点为特征点,其余点置零for(m=i;m<w_h;m++)for(n=j;n<w_w;n++){if(*(newimage+m*width+n)!=0)*(newimage+m*width+n)=0;temp=*(w+m*width+n);if( temp > dmin ){dmin=temp;x=m;y=n;}}if(*(w+x*width+y)!=0)*(newimage+x*width+y)=255;}delete []w;// return newimage;//返回记录的特征点}四、实验结果与体会结果处理如上图所示。

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生产流程;2)、掌握立体像对定向建模型过程3)、掌握数字摄影测量测图方法二、实习基本情况1)、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机操作;2)、实习时间:2010.3.1-2010.3.53)、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机时间:上午08:30——11:30,下午14:00——5:00;地点:博雅楼807三、实习仪器及软件1)、VirtuoZo/JX4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2)、AUTOCAD2004、CASS7.0软件四、实习内容1、定向参数解算1)、参数设置:测区参数、模型参数、影像参数、相机参数、地面控制点。

2)、自动空中三角测量:设置自动空中三角测量参数、立体像对生成等。

3)、模型定向:内定向(误差小于0.01mm)、相对定向(限差小于0.02mm)、绝对定向、生成核线影像。

注意的是内定向的好坏影响相对定向的高与低,也就是下图中红“+”多与少。

2、立体测图数字影像测图是利用计算机代替解析测图仪、用数字影像代替模拟像片、用数字光标代替光学光标,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方法。

本模块为交互式数字影像测图系统(Interactive Graphics System,IGS),主要用于地物量测。

用户可在立体影像或正射影像上,进行地物数据采集及编辑,生成数字测图文件(.xyz),并按标准的制图符号将之输出为矢量地形图。

1)、在VirtuoZo 主界面中单击测图IGS 数字化测图菜单项,进入IGS 模块。

2)、新建或打开测图文件(.xyz)。

3)、新建或打开了一个矢量窗口后,可装载相应的立体模型或正射影像。

单击装载立体模型(或正射影像)菜单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需要载入的立体模型或正射影像,确认后,系统即在IGS 界面中打开一个窗口显示立体模型或正射影像。

4)、提取矢量信息。

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报告三

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报告三

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报告三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报告三实验名称:数字摄影测量实验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摄影测量的原理与方法;2.使用数字摄影仪进行实际测量;3.分析与处理数字摄影测量数据。

实验装备:1.数字摄影仪;2.三脚架;3.电脑;4.有关软件。

实验步骤:1.实地摄影:a.在实验场地设置标志物,并使用三脚架固定摄影仪;b.使用摄影仪对场地进行全景拍摄。

2.数据导入与处理:a.将摄影仪中的数据通过USB线导入电脑;b.使用相应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所需信息。

3.地面控制点标定:a.在助教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控制点,进行标定;b.对标定点进行测量,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

4.三维坐标系统建立:a.根据标定点的坐标信息,建立三维坐标系统;b.将场地中的其他点的坐标转化为三维坐标。

5.三维测量数据提取:a.在软件中选择需要测量的物体,提取其三维坐标信息;b.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我们成功使用数字摄影仪进行了一次实地摄影和测量。

通过数据导入与处理的步骤,我们得到了场地中物体的三维坐标。

在地面控制点标定步骤中,我们选择了一些控制点,并进行了测量与对比分析。

根据标定点的坐标信息,我们建立了三维坐标系统,并将其他点的坐标转化为三维坐标。

在三维测量数据提取步骤中,我们选择了需要测量的物体,提取了其三维坐标信息。

通过分析和比较测量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并了解了其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实验结论:通过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我们成功使用数字摄影仪进行了一次实地摄影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其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数字摄影测量具有高效、准确、可靠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城市规划等领域。

实验改进与展望: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完成了一次数字摄影测量实验,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2023年5月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2023年5月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

2023年5月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2023年5月,我在某测绘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数字摄影测量实习。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数字摄影测量项目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工作,并有机会参观了公司的数字摄影测量设备和实验室。

二、实习目标1. 掌握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熟悉数字摄影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3. 学习数字摄影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4.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在测绘领域的应用。

三、实习过程1. 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在实习开始之前,我参加了公司组织的数字摄影测量基础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摄影测量流程以及常用的软件工具等。

通过培训,我初步了解了数字摄影测量的原理,并对实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一定的准备。

2. 数字摄影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观了公司的数字摄影测量设备,包括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和地面摄影测量系统。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学习了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设置摄影参数、如何控制航行器和相机的运动等。

我还亲自操作了设备进行了一次实际的数据采集。

3. 数字摄影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在实习期间参与了一个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的数字摄影测量项目。

在项目中,我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具体包括对摄影测量数据的预处理、图像匹配与控制点标定、三维点云的生成等。

我利用公司提供的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完成了任务,并与同事一起进行了数据的质量检验和精度评定。

4. 数字摄影测量在测绘领域的应用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数字摄影测量在测绘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除了城市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应用,数字摄影测量还可以用于地形测量、道路设计、管线监测等方面。

通过实际项目的参与,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在测绘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

四、实习收获通过这一个月的数字摄影测量实习,我取得了以下收获:1. 对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有了深入的了解;2. 学会了使用数字摄影测量设备进行数据采集;3. 掌握了数字摄影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4. 了解了数字摄影测量在测绘领域的应用;5. 提高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摄影数字测量实习报告

摄影数字测量实习报告

摄影数字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摄影数字测量实习旨在让每位同学熟练掌握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技能和内业处理的方法。

实习要求同学们了解像控点布设的基本原理,熟悉室内选点和野外验证的一般要求,掌握航空像片调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基于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数字产品的自动空中三角测量。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的前三天为外业实习,包括像控点布测和像片调绘。

我们学习了像控点布设的基本原理,熟悉了室内选点和野外验证的一般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像控点测量,并掌握了航空像片调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习的后两天为内业实习,主要基于MapMatrix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数字产品和自动空中三角测量。

我们深入掌握了摄影测量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全数字摄影测图过程。

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MapMatrix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主要模块的功能,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线画地图(DLG)的制作工艺与流程。

三、实习成果与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技能和内业处理的方法,还深入理解了摄影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和全数字摄影测图过程。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像控点测量,掌握了航空像片调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基于MapMatrix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生产数字产品和自动空中三角测量的技能。

四、实习总结本次摄影数字测量实习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运用软件解算数据的能力。

通过实习,我们发现了自己在实践动手方面的不足,并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

相信这次实习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全面提高了我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本次摄影数字测量实习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学习经历。

我们不仅掌握了摄影测量外业的基本技能和内业处理的方法,还深入理解了摄影测量学的基础理论和全数字摄影测图过程。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我国摄影测量事业做出贡献。

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报告

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报告

《数字摄影测量学》之“4D 产品生产”综合实习实验报告一、实验任务及目的在所有专业课程结束之后,为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毕业前的以实际生产为标准的4D 产品生产实习,进一步深入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础理论以及全数字摄影测图过程。

包括掌握VirtuoZo 的主要模块的功能、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线画地图(DLG)的制作工艺与流程。

并在4D产品基础上,制作出该区域虚拟现实成果。

此实习主要针对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摄影测量与遥感方向的本科生。

二、试验流程三、内容和形式●了解掌握VirtuoZo 的主要功能模块,利用自动空中三角测量软件完成一个区域的加密任务●利用空中三角测量的成果,生成DEM●进行数字微分纠正,生成DOM,并且进行影像镶嵌●采用已有航空影像的调绘资料,结合等高线图完成一幅全要素矢量DLG 制作●对已有的纸质地形图扫描数字化,完成DRG 制作●将4D成果,导入三维软件,制作虚拟现实场景;四、实验准备●23×23一对数字航空影像以及相应的影像参数。

例如:主距、框标距、摄影比例尺、成图比例尺、控制点、数字高程模型的间隔参数以及正射影像的比例尺等。

●每个学生提供一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VirtuoZo 及立体观测设备●VirtuoZo提供的实验数据\hamer\三、实验方法及步骤●启动软件运行桌面快捷图标或bin目录下的VirtuoZoNT.exe程序,进入VirtuoZo NT系统主界面,如图所示,上方是主菜单条,中央为用户区。

●打开测区(新建测区)点击【文件】-【打开测区】,设置测区存放路径(放在主目录中)●设置测区参数在弹出窗口中,按照下图设置参数,其中,等高线间距设置为10●引入影像点击【文件】-【引入】-【影像文件】,在弹出窗口中点击【增加】,添加立体像对,勾选【彩色转成黑白】,点击【处理】,生成*.vz 文件类型●打开模型点击【文件】-【打开模型】,在弹出窗口中设置模型存放位置●设置模型参数在弹出窗口中,如图所示设置模型参数,需要注意的是,左图像为156,右图像为155影像内定向点击【处理】-【模型定向】-【内定向】,在弹出窗口中点击【是】在弹出窗口中调整控制点位置,使十字丝刚好落在红色圆形区域中心对每个点都进行调整后,观察精度,符合精度后点击【保存退出】(精度要求mx、my<=0.009)同样道理对右片进行处理立体像对相对定向点击【处理】-【模型定向】-【相对定向】在~VirtuoZo\Example\hamer\images目录下,打开hamerIndex.html文件,记录六个控制点点号信息在相对定向窗口中,右击,选择【查找点】,输入控制点点号记录点号对应位置点击【删除点】根据记录的点的位置信息,控制精度(精度要求mx、my<=0.05,中误差<=0.03)绝对定向点击【处理】-【模型定向】-【绝对定向】,在弹出面板中查看绝对定向精度(精度要求mx、my<=0.5,mz<=1)●核线重采样点击【处理】-【核线重采样】按钮●影像匹配点击【处理】-【影像匹配】按钮●匹配结果编辑点击【处理】-【匹配结果编辑】按钮弹出面板点击按钮,配戴三维眼镜,从立体影像调整等高线对有错误线段进行修改,点击,选中需要修改区域,切换成左右像片模式,利用调整高度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点击【产品】-【DEM】-【DEM生成】,建立了当前模型的DEM.显示DEM,观察DEM是否与实际地形相符。

数字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数字摄影测量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字摄影测量学原理、方法及应用的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过程中,要求掌握数字摄影测量基本流程,包括影像预处理、控制点布设、空三加密、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等。

二、实习地点[实习地点]三、实习用具1. 航空遥感影像数据;2. 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如:Pix4D、ENVI、Photoscan等);3. 个人电脑;4. 控制点数据;5. 铅笔、尺子、计算器等。

四、实习内容1. 影像预处理(1)影像配准:利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对影像进行配准,确保影像间的几何关系正确。

(2)影像校正:对配准后的影像进行辐射校正,消除影像的几何畸变。

(3)影像镶嵌:将校正后的影像进行镶嵌,形成连续的影像数据。

2. 控制点布设(1)野外布设:在实地对控制点进行布设,包括控制点坐标、点位标识等。

(2)内业处理:将野外布设的控制点数据导入数字摄影测量软件,进行内业处理。

3. 空三加密(1)控制点选取:在影像上选取合适的控制点,用于空三加密。

(2)空三解算:利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进行空三加密,获取影像的几何变换参数。

4. 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1)DEM提取:利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提取DEM数据。

(2)DEM滤波:对DEM数据进行滤波处理,提高DEM数据的质量。

5. 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制作(1)DOM生成:利用数字摄影测量软件生成DOM数据。

(2)DOM拼接:将生成的DOM数据进行拼接,形成连续的DOM数据。

五、实习过程与成果1. 实习过程本次实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了解数字摄影测量基本原理;第二阶段为实践操作,按照实习内容进行实际操作。

2. 实习成果(1)完成影像预处理、控制点布设、空三加密、DEM生成、DOM制作等数字摄影测量基本流程。

(2)掌握数字摄影测量软件的基本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摄影测量》实验报告院系:矿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班级:测绘14-2 班姓名:田海燕指导教师:叶欣矿业工程学院·测绘工程教研室实验一 DEM制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影像匹配原理及过程,掌握DEM数据的生成原理及实现过程2.掌握关键步骤: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

3.了解4d的基本概念,了解VirtuoZo NT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4d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

4. 掌握匹配窗口及间隔的设置,运用匹配模块,完成影像匹配。

掌握匹配后的基本编辑,能根据等视差曲线(立体观察)发现粗差,并对不可靠区域进行编辑,达到最基本要求。

5.通过DEM透视图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确定拼接区域的选定及确定拼接产品的路径。

二、实验内容1.模型内定向与核线影像的生成。

2.影像匹配及匹配后的编辑。

3.生成单模型DEM。

4.多模型的DEM拼接。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启动软件,新建工程,对工程进行命名。

2. 参数检查及设置:选择“工程名”节点,在右方的属性窗口设定工程相关参数3. 建立影像列表:新建航带,右击影像节点新建航带即可。

4.添加影像病检查相机反转参数。

5.进行控制点的整理与相机参数文件的设置,用以内定向,并检查是否有误。

二.DEM的制作方法是像片的周边通常有4个或8个经过严格校正并获取精确像片坐标框标点,通过量测这些点的像素坐标,构成一个仿射变换的模型,即可把象素纠正到像片坐标系上。

由于内定向是程序自动化处理,可能略有误差,为了保证内定向的精确,需一个框标一个框标检查并将十字丝编辑到框标的正中心,且误差需在规范要求内。

方法为:先选择框标选择按钮,再在影像工具中将十字丝调整到红色框标中心,为了让十字丝调整更准确,在影像工具窗口中间点击右键可以放大,最好放到1:8倍及以上再调整十字丝,编辑完毕后,需检查误差满足规范要求。

1. 创建立体像对选择“工程”节点,右键菜单选择“创建立体像对”菜单,即可生成立体像对;2.相对定向,概念:通过量取一定数量(最少5个)的相对定向点,解求出相邻相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操作过程:选择需要处理的立体像对,点击相对定向按钮即进入相对定向界面点击按钮,系统可自动做相对定向处理,处理完毕后,属性窗口会列出相对定向点的上下视差,需保证上下视差在规范要求内。

3.绝对定向概念:通过在相对上量测一定量(最少3个,一般是4个或者6个)的外业控制点,解求每张相片的外方位元素操作过程:添加控制点:在相对定向界面中,找到该模型对应的控制点点位图,在影像窗口中找到与控制片对应的某控制点大致位置后,单机鼠标左键确认,然后在控制点左右微调窗口调整测标对准控制点,为了保证添加的控制点更加精确,选择左微调窗口的按钮,在立体模式下戴上立体眼镜调节控制点,调整完毕后,在左微调窗口上方的编辑栏中输入相应的控制点名,点击按钮,即将此控制点添加到了立体模型中,同样方法可加入其他控制点绝对定向计算:添加完毕至少三个控制点后,点击绝对定向按钮,即可做绝对定向处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会计算出每个控制点的单点误差,摄影测量中每种比例尺都有相应的精度要求(本数据为山地成图比例尺为1:2000,定向精度平面不超过0.6米,高程不超0.6米),如果误差超限,必须进行检查和编辑。

假设某点x超限,先调整步距-,再选中改点,然后点击X+或X-至误差在精度要求内。

特别注意,误差只是作为参考,唯一的标准是在立体状态下,该点必须添加的严格与外业控制点点位一致,如果误差变小了,点位偏移了也是不正确的。

如果每个点都与点位图一致,但是某个点误差较大,那么很有可能是该点本身就是外业量测或者点位图描述错误,需让外业检核或者重新测点。

4.核线重采样核线的理解:核线是按照核线的原理对影像进行一次重排列,消除像对的上下视差,让像对有立体感。

操作方法:在相对定向界面中,将影像设定为全局显示模式(使用按钮切换),然后选择按钮,在影像上用鼠标拉框定义核线影像的采集范围,或者选择,让程序自动定义最大核线范围(若用户没有定义核线范围,退出相对定向界面时,程序自动按照最大重叠区生成最大核线范围);定义完成后,存盘退出相对定向界面,在工程视图中选择需要采集核线影像的模型,点击按钮,即可完成核线影像重采样。

完成核后,可以直接左键选中模型文件名,点击显示按钮,即可显示立体影像。

说明:在完成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和核线重采样后,便可直接进行立体测图。

5.自动匹配在工程视图中选择需要匹配的模型,点击影像匹配按钮,即可完成影像自动匹配。

6.自动生成DEM1)创建DEM:右键工程名,选择创建DEM产品2)DEM参数设置:左键选择产品下的DEM节点,在右边的属性窗口中设置DEM的x,y方向间距为2米。

7.自动生成DEM左键选择相应的DEM模型文件名,点击按钮,即可完成DEM的自动生成。

左键单个DEM,选择显示按钮,即可显示DEM。

四、实验成果实验得分:实验二DOM制作一、实验目的1. 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图。

2.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

3.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

4.掌握DEM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

二、实验内容数字正射影像制作时给予DEM的数据,采用反接法进行数字微分纠正而制作。

其过程也是全自动化的。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新建DOM:右键工程名节点,选择创建DOM产品2.设置DOM参数:左键选择DOM节点,在右边的属性窗口中设置DOM的x,y方向间距为0.2米(0.2米也称为地面分辨率是根据规范要求设置的,不同的成图比例尺地面分辨率不同)3.自动生成DOM:右键DOM文件名,选择生成。

4.DOM成果显示:左键选择DOM文件名,选择左上方的显示按钮,可以显示DOM。

实际的DEM,DOM生产流程并非如此简易,最终的4D产品基本都是以指定的格式按照标准图幅提交给甲方,每图幅都有自己规定的起点坐标,范围等,但是刚才教学中的流程仅仅只是做单模型的,单模型的地理坐标范围和标准图幅肯定不一致,因此对于DEM后期还有拼接,裁切,格式转换;对于生DOM,拼接前还要匀光,拼接(拼接是采取提取拼接线的方式来确定影像的取舍关系,且还要涉及到拼接线编辑),裁切,甚至可能会有局部调色,局部修补拉花变形等。

四、实验成果实验得分:实验三立体测图(DLG制作)一、实验目的1.掌握制作DLG的制作实验步骤及过程2.掌握只做DLG的实验原理及应用3.掌握地物数据的采集与编辑的基本操作。

采集房屋、道路、高程点、等高线、并对等高线进行编辑4.掌握立体切准的基本专业技能三、实验方法与步骤1)新建DLG文件:右键DLG节点,选择新建DLG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不用改换路径,输入矢量文件名,选择打开,在DLG节点下就会新建一个空的*.fdb矢量文件,然后右键*.fdb数字化。

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成图比例尺,并确定。

确定后便进入了立体采集界面,在左边的工程窗口中右键相关模型,选择打开核线像对,便可打开立体模型。

说明:在mapmatrix中做过核线重采样的才能打开核线像对,如果没有,可以打开实时核线像对(在进行采集的过程中,到了像对接边的位置,可以选择ctrl+tab 键切换立体像对)。

对于卫星影像的立体采集不能使用核线像对,只能使用原始像对。

设置矢量成图边界。

设置边界一般可以按照立体模型范围大小设置,也可以按照标准图幅范围设置(需事先选择工作区--导入--导入DXF--选择分给自己的标准图框,将标准图框导入进fdb文件)2)参数设置(设置一次即可)测图界面整理并保存。

Featureone的默认配置界面不一定适合你自己的操作习惯,建议在进行采集前将界面调整为自己喜欢的布局,并保存下来。

激活手轮脚盘。

选择工具----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先选择手轮脚盘(MapMatrix)---设备激活---输入端口(com1)--设置信号的速率系数(如果不用手轮的话x,y可以给0)---保存设置。

转动脚盘可以发现测标的高程是在变化。

选项设置。

选择工具---选项---影像视图---高性能立体模式。

高性能立体开启才能激活实时核线,实时核线是航天远景的一大技术亮点,就是可以不采集核线而能直接看立体,既能节约磁盘空间,方便快速查图,尤其适合姿态不好的无人机小数码影像采集)。

选择选项---数据保存--输入间隔保存时间。

本功能是每隔多少时间将矢量文件另存一份,是为了防止意外情况下的数据丢失。

另存文件存放在与fdb同级的fdb_baks文件夹中。

符号库配置。

选择选项---符号化配置,在右边的配置路径中找到mapmatrix安装文件夹下的config文件夹,然后选择要求的符号库,程序默认的符号库是国标旧版。

圆弧容差:数值越小,画的样条曲线就越光滑,但是线串化后结点数会越多,导致数据量越大。

3)精度检测及确定最佳测图区在正式测图前最好导入下控制点与立体套合,检查定向精度是否有问题,若无即可开始测图。

立体测图时应该是在最佳测图范围内测图,尽量不要超出最佳测图区(尤其在模型接边差较大的情况下),最佳测图区一般都是控制点的连线。

工作区---导入--导入控制点--选择控制点文件,如果是导入全测区的控制点,将图幅范围内的勾去掉。

精度检测方法:在矢量窗口选择全屏显示图标,即可看到所有控制点分布情况,然后将鼠标切换到编辑状态(点击鼠标右键是表示某个量测动作结束,也表示切换量测和编辑状态,十字丝上有矩形框的表示编辑状态,只有十字丝的表示量测状态),左键选择控制点,立体窗口就会自动切换到控制点位置,戴上眼镜观测控制点与立体是否套合,一个点一个点检查。

定义最佳测图区方法:在量测状态下将控制点连成一个闭合封闭面即为最佳测图区(如果没有控制点,需要根据经验将模型的中心范围画出来)4)立体采集说明:立体采集是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采集不仅是切准地面,这个是绝对需要具备的前提,下面是我们采集时需要掌握的几个。

1.采集时每种地物都需要归类归层,标准的地形图图示将地物分成9大类,每大类中又分层,我们需要熟练掌握如何分层。

2.每个层的采集方法要熟练掌握,比如,如何采集,如何综合取舍等(当然大部分的线状地物,面状地物采集方法是类似的)3.不同地物层之间的衔接(如:路与房屋,田块与陡坎的衔接等)4.作业人员与作业人员的图幅接边.....下面将最常见的地物类型分别讲解:1.采集房屋。

点击键盘的F2键程序会激活采集索引列表,输入特征码2110即可切换到采集房屋图层然后在右边的属性窗口中设置采集参数,再点击缺省配置按钮将参数配置成默认状态,以后测房屋就不用再设置。

最后点击F3F4放大缩小,将立体放大到立体感觉最好的倍率并进行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