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泄露应急预案
硫酸泄漏处置专项应急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和应对硫酸泄漏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范围内发生的硫酸泄漏事故,包括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应急领导小组成立硫酸泄漏处置专项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事故处置工作。
组长:单位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领导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环保员等。
2.2 应急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处置的具体实施。
指挥长: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指挥长: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员、环保员等。
2.3 应急救援队伍成立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环境监测等工作。
救援队伍由以下人员组成:(1)现场指挥员: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整体协调和指挥;(2)救援队员: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环境监测等工作;(3)医护人员:负责现场急救、伤员转运等工作;(4)后勤保障人员:负责现场物资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
三、应急处置措施3.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2)事故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3)事故应急处置情况;(4)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3.2 事故现场处置3.2.1 现场警戒事故发生后,立即设置警戒区域,限制人员进入,确保事故现场安全。
3.2.2 人员疏散组织事故现场周边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3.2.3 环境监测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
3.2.4 事故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1)隔离泄漏源,防止泄漏扩散;(2)收集泄漏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3)对泄漏区域进行清洗、消毒;(4)对受污染的土壤、水体进行治理。
浓硫酸泄漏应急预案

浓硫酸泄漏应急预案
《浓硫酸泄漏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浓硫酸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化学品,一旦泄漏就会对人体、环境和设施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浓硫酸泄漏应急预案显得非常重要。
二、应急预案内容
1. 事故基本情况确认
一旦发现浓硫酸泄漏的情况,立即确认事故基本情况,包括泄漏位置、泄漏量、泄漏原因等信息。
2. 危险区域隔离
立即将泄漏区域进行隔离,确保没有人员和设备进入危险区域,并立即向周边区域通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3. 疏散人员
对周边地区的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疏散,确保他们的安全。
4. 应急处置
迅速调动专业人员进行应急处置,采取合适的措施减少泄漏影响,包括喷水冷却、使用吸收剂和中和剂等。
5. 处理废弃物
对泄漏后的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理,确保对环境没有进一步的危害。
6. 事故报告
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上报事故情况,包括泄漏原因、泄漏影响范围等。
三、应急预案的实施
1. 定期演练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 健全硬件设施
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包括防护服、呼吸器等。
3. 安全教育
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总结
建立一套完善的浓硫酸泄漏应急预案对于企业和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科学的预案和日常的维护,才能确保在突发事故中能够做出正确、迅速的应对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硫酸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卫生部门
分工协作方案
当地政府成立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的应急响应行动。
公安部门协助安全监管部门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协助企事业单位制定应急预案并监督其执行情况。
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救治,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和药品供应。
THANKS
感谢观看
清洗地面
使用中和剂和大量清水清洗地面,确保不留有残留物。
清理现场
对事故现场进行全面勘察,收集照片、视频等证据,以便后续的事故原因分析。
收集证据
初步调查
专家鉴定
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等信息,初步判断事故原因。
邀请专业人士对事故进行鉴定,分析事故原因,为后续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03
事故调查
监测与报警
建立硫酸泄漏事故监测网络,配置必要的报警装置,及时发现泄漏情况。
信息通报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通报泄漏事故信息,请求必要的支援和配合。
信息报告
对泄漏事故现场进行隔离,疏散周边群众,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现场警戒
切断源
收集证据
立即切断泄漏源,关闭相应的阀门和管道,防止硫酸继续泄漏。
对泄漏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录像和文字记录,收集证据资料。
加强队伍培训
应急队伍保障
储备足够的防护用品
应储备足够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以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配备应急处置设备
应配备专业的应急处置设备,如中和剂、吸附剂、砂土等,以便及时处置泄漏的硫酸。
物资装备保障
设立应急专项资金
为确保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应设立硫酸泄漏事故应急专项资金。
对应急预案进行全面、系统的演练,确保所有参与应急救援的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应急响应程序。同时,要对应急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不断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硫酸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一、目的和依据为预防、控制与处理硫酸泄漏事故,确保人员安全、环境不受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内部及关联企业硫酸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成立硫酸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全面领导和指挥。
2.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受伤人员救治、泄漏物质控制等工作。
(2)环境监测组: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泄漏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3)信息联络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和发布。
(4)物资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物资的筹备、调配和供应。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现场的后勤保障工作,包括人员食宿、交通等。
四、应急响应1.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等。
2.启动应急响应根据事故情况,应急指挥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组织各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现场救援(1)现场救援组应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评估,确定救援方案。
(2)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并安排专车送往医院。
(4)控制泄漏物质,防止扩散。
4.环境监测(1)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泄漏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治理措施。
5.信息发布信息联络组负责及时收集、汇总、上报和发布事故信息。
6.应急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筹备、调配和供应,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五、后期处置1.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事故责任。
2.善后处理(1)对受伤人员、受影响人员给予必要的救助和赔偿。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修复。
(3)对事故原因进行总结,提出整改措施。
六、附则1.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硫酸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硫酸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硫酸泄漏专项应急预案》
一、前言
硫酸是一种具有强腐蚀性和毒性的化学物质,一旦发生泄漏事件,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因此,建立一套专项的硫酸泄漏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责任部门
1. 硫酸泄漏应急预案的责任部门是环保局和应急管理局;
2. 相关单位配合执行,包括消防部门、医疗救援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
三、应急预案内容
1. 事故预防措施:对硫酸贮存和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安全操作,及时排查潜在风险;
2. 应急响应措施:一旦发生硫酸泄漏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处理;
3. 事故处理流程:包括现场隔离、疏散群众、封锁污染源、开展救援工作等;
4. 紧急救援措施:及时派遣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溶液稀释、中和和清除;
5. 对环境影响的控制:尽快限制污染范围,减少环境损害;
6. 疏散与安置:组织周边居民疏散,提供安全避难场所;
7. 事故后处理:对事故影响进行评估,采取必要的修复措施;
8. 事故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和处理进展。
四、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硫酸泄漏应急演练,模拟不同情况下的事故发生,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总结
硫酸泄漏是一种典型的化学危险事故,对人员生命安全、环境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的硫酸泄漏应急预案至关重要,只有充分做好预案的制定与执行,才能有效应对突发事故,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硫酸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硫酸泄漏事故应急预案一、总则硫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
如果发生泄漏事故,将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硫酸泄漏事故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明确应急救援的流程和责任,提高应对硫酸泄漏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为确保硫酸泄漏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成立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各专业小组组长组成。
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各专业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应急救援任务。
三、应急救援流程1.接警与响应级别判定:发现硫酸泄漏事故后,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接报人员应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迅速判定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现场勘查与信息收集: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勘查和信息收集。
了解泄漏范围、泄漏量、泄漏途径以及现场气象等信息,为制定救援方案提供依据。
3.人员疏散与隔离:根据现场情况,迅速组织周边人员疏散,设置警戒区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同时,对泄漏物可能波及到的区域进行隔离,防止事故扩大。
4.处置措施:根据泄漏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如使用吸附材料、中和剂等控制泄漏物扩散;关闭相关阀门、电源等切断泄漏源;采取通风等措施降低现场有害气体浓度等。
在处置过程中,要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5.医疗救护与后勤保障:及时联系医疗机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同时,做好救援物资的供应和后勤保障工作,确保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6.事故调查与善后处理:事故处理完毕后,应组织专业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防范措施。
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和修复,对伤亡人员进行抚恤和赔偿等善后处理工作。
四、应急资源保障为确保硫酸泄漏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应建立健全应急资源保障体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资储备:根据可能发生的硫酸泄漏事故,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防护服、手套、口罩、吸附材料、中和剂等。
硫酸泄露应急预案

-硫酸泄露应急预案一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泄漏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合用于化验室的硫酸泄露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1)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员工生命安全。
2) 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
1、份子式: H2SO4。
2、份子量: 98.08。
3 、CAS 号: 7664-93-9。
4、熔点(℃): 10.5。
5、沸点(℃): 330.0。
6、相对密度(水=1): 1.83。
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4。
8、饱和蒸气压(kPa):0.13(145.8℃)。
9、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10 、燃烧热:无意义。
11 、临界温度〔℃〕:无资料。
12 、临界压力:无资料。
13、闪点(℃):无意义。
14、引燃温度(℃):无意义。
15、爆炸上限%(V/V):无意义。
16、爆炸下限%(V/V):无意义。
17 、溶解性:与水混溶。
18、稳定性:稳定19 、禁配物:碱类、碱金属、水、强复原剂、易燃或者可燃物。
20、防止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21、聚合危害:不能发生22、分解产物:不分解23、急性毒性: LD50:2140 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 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 小时(小鼠吸入)24、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25、刺激性:1380μg ,重度刺激。
26、致酸性:无资料27、致突变性:无资料28、致畸性:无资料29、致癌性:无资料30、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31、生物降解性:无资料32、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33 、其它有害作用:无。
34 、主要用途:水质化验用。
35 、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36、危(wei)险性类别:第 8.1 类酸性腐蚀品。
37、危(wei)险货物 8100738 、UN 183039、包装标志:腐蚀品40、包装类别: I 类包装41、包装方法:罐装42、运输本卷须知: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妥帖。
硫酸泄漏的应急预案

一、总则为预防和控制硫酸泄漏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单位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硫酸过程中发生的泄漏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硫酸泄漏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工作组:(1)现场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救援、人员疏散、物资调配等工作。
(2)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指标。
(3)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受伤人员的救治、转运等工作。
(4)信息宣传组:负责事故信息的收集、整理、发布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负责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设备、人员等保障工作。
四、事故报告及应急响应1. 发生硫酸泄漏事故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事故情况。
2. 应急指挥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响应级别分为四个等级,具体如下:(1)一级响应:事故涉及重大人员伤亡或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2)二级响应:事故涉及较大人员伤亡或造成较大环境污染。
(3)三级响应:事故涉及一般人员伤亡或造成一定环境污染。
(4)四级响应:事故涉及轻微人员伤亡或造成轻微环境污染。
五、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救援组:(1)立即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安全。
(2)切断泄漏源,防止事故扩大。
(3)设置警戒区域,限制人员进入。
(4)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泄漏物质。
2. 环境监测组:(1)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估污染情况。
(2)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3. 医疗救护组:(1)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其生命安全。
(2)对事故现场周边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进行救治。
4. 信息宣传组:(1)及时收集、整理事故信息,发布事故通报。
(2)加强与媒体沟通,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酸泄露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硫酸泄漏事故,快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环境污染事故和降低财产损失,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化验室的硫酸泄露
三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处置坚持如下原则:
1) 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员工生命安全。
2) 先抢救人员、控制险情,再消除污染、抢救设备。
四硫酸的危险性分析
1、分子式:H2SO4。
2、分子量:98.08。
3、CAS号:7664-93-9。
4、熔点(℃):10.5。
5、沸点(℃):330.0。
6、相对密度(水=1):1.83。
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4。
8、饱和蒸气压(kPa):0.13(145.8℃) 。
9、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10、燃烧热:无意义。
11、临界温度(℃):无资料。
12、临界压力:无资料。
13、闪点(℃):无意义。
14、引燃温度(℃):无意义。
15、爆炸上限%(V/V):无意义。
16、爆炸下限%(V/V):无意义。
17、溶解性:与水混溶。
18、稳定性:稳定
19、禁配物: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
20、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21、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22、分解产物:不分解
23、急性毒性:LD50:2140 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24、亚急性和慢性毒性:无资料
25、刺激性: 1380μg ,重度刺激。
26、致酸性:无资料
27、致突变性:无资料
28、致畸性:无资料
29、致癌性:无资料
30、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31、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32、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33、其它有害作用:无。
34、主要用途:水质化验用。
35、外观与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
36、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37、危险货物编号: 81007
38、UN编号: 1830
39、包装标志:腐蚀品
40、包装类别: I类包装
41、包装方法:罐装
42、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处理设备。
运输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43、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44、废弃处置方法:集中管理,统一处理
45、废弃注意事项:注意防止发生环境污染。
46、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47、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48、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关注对水体的污染。
49、燃爆危险:本品助燃,与可燃物接触会引起燃烧。
50、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1、危险特性:助燃。
遇水大量放热, 可发生沸溅。
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或燃烧。
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52、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53、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54、灭火注意事项: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55、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56、消除方法:发生泄漏,用土围堰或挖坑防止污染面积扩大,然后用碱性物质(生石灰或电石渣等)进行中和反应。
或用自来水大
量地冲泄漏液体将其稀释(稀释过程中应严格禁火)。
处理时,现场处理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品,以防灼伤。
57、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还原剂、碱类、碱金属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58、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59、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60、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61、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62、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63、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64、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硫酸泄漏事故的处置方案
1硫酸外泄事故现场应急处理置方案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泄漏时用氢氧化钠溶液部分中和、黄沙覆盖,并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2人员中毒灼伤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旦发生人员中毒,应急处理人员在穿戴好防护服的情况下,迅速将中毒者救离泄漏区至安全区,由医疗救治组进行急救。
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受伤严重的立即联系医院进行急救。
3伤员救援原则
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硫酸特性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正确。
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
4人员防护
4.1一般泄漏的防护要求:
1、呼吸系统的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带防毒
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2、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镜。
3、防护服:穿工作服。
4、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5、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防护规定着装,在夜间救援时,应配备有照明灯具。
4.2人员监护
参加救护、救援人员的以互助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
在救援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队员受伤的,其他救援人员发现时必须向指挥部报告,并作出是否申请支援的决定,若申请支援时,由指挥部下达预备救援队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救援的命令。
5信息发布
事故发生后,需要发布的信息经审核后,由办公室统一负责发布。
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发布与事故有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