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的控制系统稳定性设计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说明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说明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控制系统是一种常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它通过特定的编程语言对输入和输出进行逻辑处理和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和处理过程。
在PLC控制系统中,硬件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功能的实现。
本文将对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中,核心是选择合适的PLC控制器。
PLC控制器是PLC系统的中央处理器,它负责接收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运算、控制输出信号等功能。
在选择PLC控制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系统需求:根据实际应用需求确定PLC控制器的性能要求,包括输入输出点数、计算速度、存储容量等。
2.可靠性:选择具有良好可靠性的PLC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工作寿命。
3.扩展性:考虑到系统可能的扩展和升级需求,选择具有一定扩展能力和模块化设计的PLC控制器。
其次,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还需要考虑输入输出模块的选择。
输入输出模块是与PLC控制器相连接的设备,用于接收或输出信号。
在选择输入输出模块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输入输出点数: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模块,确保能够满足系统的输入输出要求。
2.通信接口:考虑通信方式和协议,选择与PLC控制器兼容的输入输出模块。
3.扩展性:选择具有一定扩展能力的输入输出模块,以便满足系统的扩展需求。
此外,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还需要考虑电源供应和接线方式。
电源供应是保证PLC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应该保证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接线方式则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环境和接线布置来确定,通常采用绝缘型接线盒或者由专门承载PLC控制系统的设备柜提供接线空间。
最后,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还需要考虑各种保护和检测电路的设计。
保护电路用于保护PLC控制系统免受电源波动、短路、过载等故障的影响,可以采取电源电压稳压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等设计。
PLC控制项目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PLC控制项目系统设计方案分析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PLC控制项目系统设计方案。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不过跟着我,保证让你轻松上手,成为项目里的技术大拿!一、项目背景这个项目是关于PLC控制系统的,简单来说,就是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
这玩意儿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线、设备控制等领域,好处就是稳定、可靠,还能降低人工成本。
二、系统设计目标1.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2.确保系统稳定、可靠,降低故障率。
3.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便于后期升级和维护。
4.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三、系统设计方案1.PLC选型根据项目需求,我们选择一款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PLC,如西门子的S7-1200系列。
这款PLC具有丰富的通讯接口和编程功能,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2.输入输出模块输入模块主要负责采集现场设备的信号,输出模块则负责控制现场设备。
根据项目需求,我们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模块,如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等。
3.通讯网络设计为了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我们需要搭建一个通讯网络。
这里我们选择工业以太网,它具有传输速率快、稳定性高等特点。
4.控制程序设计控制程序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实现设备的自动控制。
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艺要求,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先将整个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子系统,再分别编写控制程序,将它们整合在一起。
5.电气设计电气设计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我们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电压、电流等参数,设计合适的电气线路。
同时,还要考虑电气安全,确保系统在恶劣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
6.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是操作人员与系统交互的平台。
为了提高操作便利性和可视化程度,我们选择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
通过触摸屏,操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调整参数,查看故障信息等。
四、系统调试与验收1.系统调试系统调试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调试

C 案例ASESOCCUPATION2013 0690摘 要:可编程序控制器伴随计算机技术而迅速发展、广泛普及和应用。
PLC工业控制系统为各式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控制应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为自动化控制应用提供安全可靠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
根据PLC自动控制及其逻辑控制的特点,为了更好地运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本文探讨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及调试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PLC 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 脱硫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及调试文/张晓君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基本是围绕着“三个做”的基本问题展开的,即做什么、怎么做和用什么做。
“做什么”就是根据控制对象的工艺特点和控制要求,明确系统所要完成的工作和必须具备的功能。
PLC控制系统的功能可以包括控制功能、通讯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管理功能。
“怎么做”就是对系统进行分析,拟定出实现系统功能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条件,并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
“用什么做”就是确定PLC的机型和配置。
通常的设计应先拟定设计任务书,即根据所设计系统的工艺特点和控制要求,拟定设计的技术条件,并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确定下来,然后再进行具体设计。
系统设计的任务主要有系统硬件设计和系统软件设计两部分。
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应统筹进行,而不应完全分开。
一、系统硬件设计其内容主要有:选定PLC型号,确定外部设备及其安全保护措施,设计外设连接口或连接装置,绘制PLC输入/输出端子的接线图,确定系统的安装方法和安装工艺。
PLC的选型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功能应该满足控制对象的要求,如PLC的运算能力与精度、定时/计数器的数量和定时/计数范围、用户存储器的容量、I/O形式和点数及其响应时间、是否需要智能模块、是否需要在线编程、是否需要具备联网通讯功能、安装位置对PLC结构形式的要求等,此外还需考虑可靠、经济、美观等方面的因素。
确定外设主要应考虑:输入信号的种类和数量,传感器的性能及其抗干扰能力,输出控制对象的种类、数量和容量,如何控制等。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机械手是一种用来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繁琐或危险工作的机械装置。
PLC控制系统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监控设备的功能。
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是指利用PLC控制系统来控制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
1.系统需求分析:根据机械手的任务和要求,分析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性能,确定系统的控制策略。
2.硬件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PLC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选择适当的PLC、输入输出模块、传感器等设备,并进行布置和连线。
3.软件设计:根据机械手的动作和任务,设计PLC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编写PLC程序、设置逻辑关系和时序控制等。
4.程序调试:将编写好的PLC程序烧写到PLC中,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通过观察机械手的运动和动作,检查是否符合系统需求。
5.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如果发现机械手运动不正常或出现故障,需要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6.系统调试:将机械手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连接,并进行整体调试和测试。
通过检查机械手的运动轨迹和动作正确性,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在机械手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装调过程中1.确保PLC控制系统性能和稳定性: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确保其性能能够满足系统需求;合理设计PLC程序,避免死循环和死锁等问题;对系统进行充分测试和调试,排除潜在的故障。
2.确保机械手安全和可靠运行:考虑机械手的载荷、速度、加速度等因素,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确保机械手的安全运行;设置传感器和限位开关等装置,监控机械手的位置和状态,及时停止或调整其运动。
3.确保系统兼容性和扩展性: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和变化,留出足够的余地;选择具有通信接口和扩展模块等功能的PLC,方便与其他设备进行联动和协同控制。
4.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设计PLC程序时,考虑到操作人员的使用和维护需求,使系统界面友好且易于操作;合理安排PLC程序的模块结构和注释,便于后续维护和修改。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经典)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一、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1.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PLC控制系统主要是实现被控对象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设计前应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并拟定电气控制方案。
2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护方便。
3 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4 考虑到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PLC的容量时应适当留有欲量。
N 满足要求Y N 满足要求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步骤PLC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如图所示1. 根据生产工艺过程分析控制要求分析控制要求确定人机接口设备PLC硬件系统设置分配I/O点设计梯形图程序写入、检查程序模拟调试设计制作控制柜现场安装接线分析控制要求现场总调试交付使用这一步是系统设计的基础设计前应熟悉图样资料深入调查研究与工艺、机械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密切配合共同讨论以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应详细了解被控对象的全部功能例如机械部件的动作顺序、动作条件、必要的保护与联锁系统要求哪些工作方式例如手动、自动、半自动等设备内部机械、液压、气动、仪表、电气五大系统之间的关系PLC与其他智能设备例如别的PLC、计算机、变频器、工业电视、机器人之间的关系PLC是否需要通信联网需要显示哪些数据及显示的方式等等。
还应了解电源突然停电及紧急情况的处理以及安全电路的设计。
有时需要设置PLC之外的手动的或机电的联锁装置来防止危险的操作。
对于大型的复杂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将系统分解为几个独立的部分各部分分别单独的PLC或其他控制装置来控制并考虑它们之间的通信方式。
1. 选择和确定人机接口设备I/O设备用于操作人员与PLC之间的信息交换使用单台PLC的小型开关量控制系统一般用指示灯、报警器、按钮和操作开关来作人机接口。
PLC本身的数字输入和数字显示功能较差可以用PLC的开关量I/O点来实现数字的输入和显示但是占用的I/O点多甚至还需要用户自制硬件。
plc控制系统基本原则

PLC控制系统基本原则一、引言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控制设备。
它通过编程控制输入输出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本文将介绍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则,以及通过事实举例来说明这些原则的应用。
二、基本原则1. 稳定性原则PLC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稳定性包括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和控制逻辑的稳定性。
在选择PLC设备时,应优先考虑其稳定性,并确保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
同时,在编写控制逻辑时,应避免出现死循环、逻辑错误等问题,以保证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2. 灵活性原则PLC控制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和变化。
灵活性包括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编程性。
系统的可扩展性意味着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输入输出设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生产需求。
可编程性则意味着控制逻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以适应生产过程的变化。
3. 可靠性原则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是保证生产过程正常运行的关键。
可靠性包括硬件设备的可靠性和程序的可靠性。
在选择PLC设备时,应选择具有高可靠性的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备份和冗余设计。
在编写控制程序时,应考虑到各种异常情况,并设置相应的故障处理机制,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
4. 安全性原则PLC控制系统的安全性是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重要因素。
安全性包括对设备的安全保护和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应考虑到设备的安全保护需求,如安装安全开关、限位开关等,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对操作人员来说,应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确保其正确操作设备,避免意外伤害。
三、事实举例1. 稳定性原则的应用某工厂使用PLC控制系统对生产线进行控制。
在一次生产过程中,PLC控制系统突然出现故障,导致生产线停工。
经过检查,发现是PLC设备的电源模块损坏导致的。
为了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工厂决定对PLC设备进行备份,以便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设备,避免生产线停工。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plc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
1.PLC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PLC控制系统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这关系着PLC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
主要包括输入和输出电路两部分。
(1)PLC控制系统的输入电路设计。
PLC供电电源一般为AC85-240V,适应电源范围较宽,但为了抗干扰,应加装电源净化元件(如电源滤波器、1:1隔离变压器等);隔离变压器也可以采用双隔离技术,即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屏蔽层与初级电气中性点接大地,次级线圈屏蔽层接PLC输入电路的地,以减小高低频脉冲干扰。
PLC输入电路电源一般应采用DC24V,同时其带负载时要注意容量,并作好防短路措施,这对系统供电安全和PLC 安全至关重要,因为该电源的过载或短路都将影响PLC的运行,一般选用电源的容量为输入电路功率的两倍,PLC输入电路电源支路加装适宜的熔丝,防止短路。
(2)PLC控制系统的输出电路设计。
依据生产工艺要求,各种指示灯、变频器/数字直流调速器的启动结束应采用晶体管输出,它适应于高频动作,并且响应时间短;如果PLC系统输出频率为每分钟6次以下,应首选继电器输出,采用这种方法,输出电路的设计简单,抗干扰和带负载能力强。
如果PLC输出带电磁线圈等感性负载,负载断电时会对PLC的输出造成浪涌电流的冲击,为此,对直流感性负载应在其旁边并接续流二极管,对交流感性负载应并接浪涌吸收电路,可有效保护PLC。
当PLC扫描频率为10次/min以下时,既可以采用继电器输出方式,也可以采用PLC输出驱动中间继电器或者固态继电器(SSR),再驱动负载。
对于两个重要输出量,不仅在PLC内部互锁,建议在PLC外部也开展硬件上的互锁,以加强PLC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对于常见的AC220V交流开关类负载,例如交流接触器、电磁阀等,应该通过DC24V微小型中间继电器驱动,防止PLC的DO接点直接驱动,尽管PLC手册标称具有AC220V 交流开关类负载驱动能力。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PLC的控制系统设计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它可以通过编程来自动控制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广泛应用于制造业、自动化工程和建筑领域等。
1.确定系统需求:首先需要明确所需的控制功能和性能指标。
这包括控制的精度要求、输出信号类型和数量、输入信号类型和数量、通信接口要求、安全要求等。
只有明确了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
2.确定逻辑结构:PLC的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业过程或设备的逻辑关系来设计合适的控制逻辑结构。
通过分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适当的控制算法和指令。
3.编写程序:根据确定的逻辑结构,编写PLC的程序。
PLC控制程序主要包括输入信号采集、信号处理、控制算法、输出信号控制等。
4.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设备:根据系统需求和控制逻辑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可以包括传感器、开关、按钮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电磁阀、电机、显示屏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设备类型和规格。
5.进行系统集成:将PLC系统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和集成。
通过合适的通信接口和协议,实现与其他设备的数据交换和控制。
6.调试和优化:在完成系统集成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优化。
通过模拟各种操作和异常情况,检查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在PLC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因素。
合理的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益,降低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总结起来,PLC的控制系统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从需求确定、逻辑结构设计、程序编写、设备选择、系统集成、调试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需要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以达到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控制效果和性能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PLC 的出现也就成了划时代的主而题,通过比较稳定的硬件和灵活的软件控制使得自动化走向了新的高潮。
尤其是如今的互联网大潮下,可编程控制器和其它工业控制计算机组网构成大型的控制系统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中已有大量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编程控制器作为自动化控制网络和国际通用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工业及工业以外的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要分析了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从硬件安装、配置和软件编程方面提出了提高PLC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其中硬件措施由电源的选择、输人输出的保护、完善的接地系统和Pi£自身的改进4部分组成;软件措施包括提高输人输出信号的可靠性、信息的保护和恢复、互锁功能的设置、故障检测程序的设计、数据和程序的保护以及软件容错。
关键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AbstractThe PLC emergence also became the epoch-making topic,adding the vivid software control through a very and stable hardware,making the automation head for the new high tide. Judg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nd other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networking constitute a large control system is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 current computer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in a large number of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pplication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network, the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as automation control network and international general network will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dustry and industry, the numerous fields outside play an increasing role.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reliability of PLC control system.analyzed,a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RCcontrol system are explained from the hardware installation, configuration, and software progranuning. The Hardware measures include selection of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of input and output, perfect grounding system and improvement of PLC itself. 'Ihe software measures include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input signal and output signal,protection and recovery of information,establishment of function of interlocks, design of fault diagnostics, protectionof data and procedures, and software fault-tolerant. Keywords PLC:control system Reliability Hardware desSoftware0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影响PLC可靠性设计的因素 (3)1.1来自空间的辐射干扰 (3)1.2来自电源的干扰 (4)1.3信号线引入的干扰 (3)1.4来自接地系统混乱的干扰 (4)1.5来自PLC系统内部的干扰 (3)2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硬件措施 (2)2.1漏电流的处理 (8)2.2电源的选择 (3)2.3输入输出的保护 (3)2.4完善接地系统 (3)2.5 PLC自身的改进 (3)3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软件措施 (3)3.1提高输入输出信号的可靠性 (3)2.2信息的保护和恢复 (3)3.3设置互锁功能 (3)3.4故障检测程序的设计 (5)3.5数据和程序的保护 (4)3.6软件容错 (3)结束语.................................................................................................................................... X VI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引言PLC等机电一体化专业所在的大部分技术基础课和部分专业课内容,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实现不仅仅是牵连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还涉及到电机方面的知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考核与提高。
目前,由可编程序控制器和微机组成的PLC很快的速度发展着。
可编程控制(Programmable Controller)系统是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数字运算操作电子系统。
它采用一种可编程的存储器,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通过可编程控制器可以实现由继电器实现的逻辑控制功能,而且最主要的是可编程控制器的“可编程”功能,使得当改变电梯的控制功能时,只要更改程序即可,而不需要像继电器控制系统那样改变硬件和接线。
由于PLC 是专门为工业生产环境而设计的控制装置,厂家在硬件和软件上都采用了大量的抗干扰措施,一般不需要采取特别的抗干扰措施就可以直接在工业环境中使用。
随着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自动化程度的加深和在强电磁场、强腐蚀、高粉尘、高低温剧烈变化等恶劣环境下应用PLC 的广泛性,以及用户对PLC 控制系统运行可靠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都要求我们必须对PLC 控制系统的抗电磁干扰、冗余设计和软件抗干扰等做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计算及分析得出影响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的因素后。
如果是PLC的硬件影响PLC的可靠性。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一下措施来解决。
通过电源的选择,输入输出的保护,玩死接地系统以及PLC 自身的改进。
如果是PLC的软件影响PLC的可靠性。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通过提高输入输出信号的可靠性,信息的保护和恢复,设置互锁功能,故障检测程序的设计,数据和程序的保护以及软件容错来解决。
1 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因素1.1 来自空间的辐射干扰空间的辐射电磁场(EMI)主要由电力网络,电气设备的暂态过程,雷电,无线电广播,电视,雷达,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等产生,通常称为辐射干扰,其分布极为复杂.这种干扰影响主要来自两条路径:①直接对PLC内部的辐射,由电路感应产生干扰;②对PLC通信网络的辐射,由通信线路的感应引入干扰.辐射干扰与现场设备布置及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大小特别是频率有关.1.2 来自电源的干扰因电源引人的干扰造成PLC控制系统故障的情况很多,更换隔离性能好的PLC电源才能解决问题.PLC 系统的正常供电电源均由电网供电.由于电网覆盖范围广,它将受到所有空间电磁干扰而在线路上感应电压和电路.尤其是电网内部的变化,如开关操作浪涌,大型电力设备起停,交直流传动装置引起的谐波,电网短路暂态冲击等,都通过输电线路传到电源原边.PLC电源通常采用隔离电源,但因其结构及制造工艺使其隔离性并不理想.1.3 信号线引入的干扰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各类信号传输线除了传输有效的各类信息外,总会有外部干扰信号侵人.此干扰主要有两种途径:①是通过变送器供电电源或共用信号仪表的供电电源串人的电网干扰,这往往被忽视;②是信号线受空间电磁辐射感应的干扰,即信号线上的外部感应干扰,这是很严重的.由信号引人干扰会引起1/0信号工作异常,大大降低测量精度,严重时将引起元器件损伤.对于隔离性能差的系统,还将导致信号间互相干扰,引起共地系统总线回流,造成逻辑数据变化,误动和死机.PLC控制系统因信号引人干扰造成v0模件损坏相当严重,由此引起系统故障的情况也很多.1.4 来自接地系统混乱的干扰PLC控制系统正确接地是为了抑制电磁干扰的影响,并抑制设备向外发出干扰;而错误的接地反而会引起严重的干扰信号,使PLC系统无法正常工作.PLC控制系统的地线包括系统地,屏蔽地,交流地和保护地等,会引起各个接地点电位分布不均,不同接地点间存在地电位差而引起地环路电流,影响系统正常工作.例如电缆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如果电缆屏蔽层两端A, B都接地,就存在地电位差,有电流流过屏蔽层,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地线电流将更大.屏蔽层,接地线和大地也有可能构成闭合环路,在变化磁场的作用下,屏蔽层内会出现感应电流,通过屏蔽层与芯线之间的祸合于扰信号回路.若系统地与其它接地处理混乱,所产生的地环流就可能在地线上产生电位分布,影响PLC内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的正常工作.PLC:工作的逻辑电压干扰容限较低,逻辑地电位的分布干扰容易影响PLC的逻辑运算和数据存贮,造成数据混乱,程序跑飞或死机.模拟地电位的分布将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引起信号测控失真和误动作.系统接地对系统的屏蔽接地应采用专用接地方式,接地线直径在2mm以上,接地电阻应≤10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