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生小窍门
实用养生小窍门

实用养生小窍门
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养生小窍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坚持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提高心肺功能。
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2. 合理饮食
饮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应该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
建议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品、低脂肪乳制品、鱼类、禽肉和豆类等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
3. 睡眠充足
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时间,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睡前可以进行放松的活动,如泡澡、听音乐等,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4. 心理调节
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建议学会放松自己,保持积
极的心态,避免过度压力和焦虑。
5. 喝水充足
水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每天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建议每天喝8-10杯水,避免过量饮用咖啡、茶和饮料。
6.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身体的问题,预防疾病的发生。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胆固醇等指标的检查。
7.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建议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以上是一些实用的养生小窍门,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养生小常识科普

健康养生小常识科普
健康养生小常识是指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维持身体健康和促进健康的方式。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健康养生小常识,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
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和维生素,有益于健康。
2. 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过多的脂肪和糖摄入会导致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3. 少吃盐:高盐饮食容易引发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运动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坚持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控制体重。
2. 每天保持适量运动: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免疫力。
3. 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不仅容易导致肥胖,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睡眠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规律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身体节律,增强身体免疫力。
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良好的睡眠环境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减少睡眠问题。
3.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会刺激大脑,影响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面的调节,我们可以有效地保持身体健康、促进健康。
100个养生小妙招

100个养生小妙招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
养生健康小常识大全

养生健康小常识大全
养生健康小常识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小知识:
1. 早晨起床后空腹喝一杯温开水有助于滋润肠道,帮助身体排毒。
2. 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并按摩鼻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
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
4.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有利于身心健康。
5.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
6. 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高热量食物,以保持身体健康。
7.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久站等,适当的活动有助于减轻身体负担。
8. 及时治疗感冒等常见疾病,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9. 定期进行体检,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10.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学会放松心情和缓解压力。
以上是养生健康小常识的一些常见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小知识100条

中医养生小知识100条一、饮食篇1.早餐要吃好,吃饱,有利于提供能量和营养。
2.午餐要吃饱,但不宜过饱,以免影响消化。
3.晚餐要少吃,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
5.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瘦肉、豆制品等。
6.少食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物,以免引发慢性疾病。
7.饮食要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饥饿过度。
8.每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喝水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
9.冬天多吃温热食物,如姜、葱、大蒜等,有助于驱寒。
10.夏天多食清凉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
二、运动篇11.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12.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一下。
13.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有助于气血流通。
14.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瑜伽、太极等。
15.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避免运动损伤。
16.运动后要做好拉伸放松,有助于恢复身体状态。
17.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进行剧烈运动。
18.在户外运动时要注意保暖或防晒。
19.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0.避免在过于寒冷或高温的环境下进行运动。
三、睡眠篇21.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生物钟。
22.晚上睡觉前不要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23.睡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激烈的思维活动。
24.睡前可以泡脚,有助于放松身心。
25.睡前可以进行放松训练,如冥想、瑜伽等。
26.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光线刺激影响睡眠。
27.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舒适的氛围。
28.避免过度疲劳,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9.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需根据个人需求合理安排。
30.睡眠质量不佳时,可以尝试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
四、情绪篇31.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32.学会放松自己,如听音乐、阅读等。
33.适当发泄情绪,避免积攒导致身体不适。
34.与亲友交流,分享心情,有助于舒缓压力。
35.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时化解,避免消化不良。
养生小妙招,关注健康生活

养生小妙招,关注健康生活健康是一种财富,拥有健康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养生的重要性。
要想拥有健康的生活,不仅需要关注饮食和运动,还需要掌握一些养生小妙招。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简单却有效的养生方法,帮助您关注健康生活。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习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一个健康的人必须确保每一餐都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以下是一些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小妙招:1. 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是我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每天吃5份蔬菜和水果,能够提供足够的营养,增强免疫力,预防慢性疾病。
2. 选用健康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是健康的。
选择瘦肉、鸡蛋、鱼类和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维持饱腹感和提供必要的营养。
3. 控制糖分摄入糖分是现代饮食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摄入过多的糖分会导致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减少糖分摄入,尤其是限制加工食品和含糖饮料的摄入,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
保持适度的运动除了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也是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体重、增强心肺功能,还能提高免疫力和促进心理健康。
以下是一些保持适度运动的小妙招:1. 每天坚持锻炼每天坚持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跳绳,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
有氧运动有助于燃烧卡路里、加强心肺功能和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
另外,定期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或做俯卧撑,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密度。
2. 多种运动结合为了全面锻炼身体,我们可以选择多种运动结合起来。
比如,一周进行有氧运动、瑜伽和游泳等不同类型的运动,可以增加运动的趣味性,同时锻炼不同的肌肉群。
3. 从生活中增加运动量除了有计划的锻炼,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运动量。
比如,选择爬楼梯而不是乘电梯,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车,都可以增加我们的运动量。
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夏季篇

养生知识大全集100条夏季篇一、饮食养生1.暑气当头时,多喝绿豆汤清火解暑。
2.炎炎夏日,适量食用西瓜可清热解暑。
3.避免过量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上火。
4.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少对肠胃的负担。
5.饮食中应注重荤素搭配,保持营养均衡。
6.夏季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7.烹调食物尽量选择清蒸、水煮等健康方式。
二、起居养生8.避免午后直接暴晒,以免中暑。
9.睡前适度运动可帮助睡眠质量。
10.夜晚睡眠时保持通风,避免中暑中风。
11.科学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12.长时间坐立不安易导致体虚,定时活动很重要。
13.夏季常熬夜容易耗伤气血,应尽量早睡早起。
14.夏季多饮开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三、运动养生15.夏季适宜早晨或傍晚进行户外运动,避免中暑。
16.运动后及时进行伸展放松,避免肌肉疼痛。
17.夏季运动时喝些淡盐水,补充体内失去的盐分。
18.游泳是夏季健身的不错选择,有利于健康。
19.夏季户外运动时要注意防晒,避免晒伤。
20.游泳后及时冲淋凉水,避免感冒。
四、心理养生21.夏季气候炎热,保持心情愉悦有利于健康。
22.夏日炎炎,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23.夏季多读书学习,有助于放松心情,保持心理健康。
24.学会适当放松,避免长时间紧张压抑。
25.心情不好时,可以尝试瑜伽、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26.和家人朋友一起聚会交流,增进情感交流。
五、保健养生27.夏季多喝菊花茶或绿茶,有清热解暑作用。
28.避免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间,空气流通有助于健康。
29.多晒太阳有利于合成维生素D,增强免疫力。
30.夏季室内外温差大,适时添加衣物保暖。
31.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增强抵抗力。
32.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有利于减少糖尿病风险。
六、药膳养生33.饮食中可适量加入薏米、红豆等食材,有助于健康。
34.夏日多吃些凉性食物如绿豆、黄瓜等,有清热解暑作用。
35.煮粥时可加入莲子、百合等食材,有滋润养颜作用。
养生小妙招100条

养生小妙招100条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水果、蔬菜、全谷物和健康蛋白,减少加工食品和糖分的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或游泳。
3. 保持足够的睡眠:确保每晚有足够的睡眠时间,成年人通常需要7-9小时。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5. 保持水分平衡: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6. 减轻压力:学会管理压力,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音乐等方式。
7. 多食用坚果:适量食用坚果,它们富含健康的脂肪和抗氧化剂。
8. 控制咖啡因摄入: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尽量选择低咖啡因的饮料。
9. 保持良好的姿势:注意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相同的姿势。
10. 多吃鱼: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有益心血管健康。
11. 适度晒太阳:合理晒太阳,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
12. 适量食用大蒜:大蒜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13. 用深色食物:食用深色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营养素。
14. 维持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
15. 适量食用红酒:适度饮用红酒可能对心脏健康有益。
16. 保持乐观态度:积极的心态有助于身心健康。
17.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常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18. 少食多餐:分多次进食,避免大量进食。
19. 适度摄入盐分:控制食盐摄入,有助于维持血压。
20. 保持手卫生:经常洗手,减少病菌传播的可能性。
21.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促进消化和维持肠道健康。
22. 保护眼睛:经常休息眼睛,远离电子屏幕,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23. 定期眼保健操:进行眼保健操,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
24. 少食煎炸食物:减少高温油炸食物的摄入,选择健康的烹饪方法。
25. 注意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如果有需要。
26. 避免过度饮酒:控制酒精摄入,过度饮酒对身体健康不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常养生小窍门日常养生小窍门1、晨起。
起床前懒床5分钟,先伸一个懒腰,舒展身体各部位关节,再闭目叩齿36下,有利于健齿明目。
2、刷牙。
伴随刷牙的节奏,将脚后跟抬起、落下做反复运动,既可使脚脖子得到锻炼,也能防止小腿肚脂肪积聚。
3、梳头。
尽可能将胳膊向上抬,既可避免肩胛骨突出,又有利于身体曲线美;同时,缓慢而有序地梳理头发,可增进脑部的血液循环,使大脑清醒。
4、上下班。
如步行应直背挺胸,以增强腹肌,挺直脊柱,舒展颈椎,此法尤其适合长期伏案的脑力劳动者。
5、乘车。
可做握拳运动,即将拳头迅速握紧,再放松展开,同时转动手腕。
此法可改善手指血液循环,增强手腕各部位韧带的灵活性。
6、午休。
午睡对缓解人体疲劳十分有益,但午睡的时间不宜过长,睡前可用手掌按摩腹部,有助消化和防治胃肠疾病。
7、看电视。
应放松和舒展身体各部关节,并且要经常改变看电视的姿势,但不宜坐得太近和看的时间过久。
这样可解除疲劳,保护视力。
8、睡觉。
上床后可做提肛运动。
方法是心情平静,轻轻提肛,稍停放松,缓缓呼气,久做可防痔疮等疾病。
9、男性最新养生大法从饮食到运动,男人其实可以轻松保养自己的身体。
按照以下办法去做,也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1)闭上眼睛,练练肌肉松弛法繁忙的工作令人神经紧绷,利用简单肌肉松弛法,使人可专心注意到自己身体肌肉的变化,藉以达到全身松弛状态。
方法如下:找个地方坐下,将心思集中在放松上。
快速地拉紧身体某一块肌肉持续5秒钟,然后再慢慢放松。
反复进行肌肉“紧——放松”动作,从头、眼睛到脚趾,全身肌肉都可以进行。
(2)好睡自然醒专家建议,成人每天一定要睡足8小时。
如果你早上需要闹钟叫醒你,那么你的睡眠显然并不足够。
容易失眠者可以试试老祖母的偏方──温牛奶。
研究发现温牛奶中的某些物质,可以安定脑内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帮助规律睡眠。
西洋菩提花茶也有安定助眠的效果。
睡前及起床前做简单的吐呐呼吸,不但容易入睡,早晨醒来时也会很舒。
方法:放点自然音乐,在睡前静坐调息30分钟,喝一点温开水,慢慢深呼吸,将工作及繁杂事务忘掉。
早上不急着起床,先在床上躺两分钟,慢慢做10分钟的吐呐,再起来梳洗,一整天都会有精神。
(3)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2000cc的水分,补充身体所需。
养生茶饮也不错。
中医建议气虚者(一般上班族)可以西洋参(3钱)、黄耆(5钱)、加2~3颗红枣泡水。
阳虚者(通常年龄超过50岁以上)则改用高丽参、冬虫夏草各半,泡水当茶喝。
常觉口干的人,可以用炒过的觉明子、白菊花和枸杞泡水当茶喝,可明目提神,或是麦芽、红枣、甘草泡水当茶亦可。
养生茶最好当日泡,当日喝完,以免中药材因氧化而无法达到效果。
含果皮香的柠檬香茅茶,可以恢复疲劳,维持活力,洋甘菊茶也有安抚神经的功效。
(4)淋浴、按摩,舒筋活血淋浴比泡浴更能消除疲劳。
因为水柱冲击,有推打效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一般药草浴,是利用活血化淤的药材,泡澡后经由皮肤被吸收,以达到效果。
但泡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
按摩对于去除疲劳,消除肌肉紧张,效果不错。
上班族男士疲惫时,可使用迷迭香、薄荷、油加利等香精油,慢慢按摩颈部,有激励的功效。
研究发现,一些缓慢的性行为,也有助于分泌脑内啡,使人愉悦。
另外,研究发现,一些单调、重复性的,没有情绪的声音也可以使心情平静。
下回烦闷时,不妨试试看一些气象报告、股市行情等,恢复心情。
10、养生需要恪守“九不过”王为兰年逾九旬,自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她的经验是:生活规律、调好情致、不图名利、没有负担、心情舒畅,乃得长寿。
她的“养生长寿之道”是信守自己的生活习惯“十不过”而受益。
(1)、衣不过暖:穿衣戴帽不要过于暖和,也不可过于单薄,过暖容易感冒,过冷容易受寒。
(2)、食不过饱:吃饭不要过饱,粗细都吃,荤素相兼;饭后要喝汤,不吸烟、不喝酒。
(3)、住不过奢:要随遇而安,居室富丽堂皇易夺心志而蜕化变质。
(4)、行不过富:身体健康允许,尽量以步代车。
如出门必乘车,日久腿脚就要失去灵便。
(5)、劳不过累:劳动的强度是有限的,超过负荷量容易造成身体的伤害。
我每日至少工作8小时,在8小时外适当地遛遛街、看看报,劳逸结合是必要的。
(6)、逸不过安:终日无所事事,会丧失对生活的情趣而心灰意懒,所以即使退休在家,也应勤于动脑,散步聊天、写字作画、下棋看戏等,心情由此舒畅,益于延年增寿。
(7)、喜不过欢:人逢喜事精神爽。
但是喜不能喜过头,“过喜则伤心”,古人范进中举后变疯,即为过喜所致。
(8)、怒不可暴:有不顺心的事和烦恼的事,心底不平衡不要生气恼怒。
怒则伤肝,伤肝就要发病,不要动肝火、发脾气,要有涵养,要乐观处世。
(9)、名不过求:名不过求、利不过贪,这是我一生的座右铭,平平安安、克勤克俭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幸福。
“酒色财气”我不取,“风花雪月”不沾边,无牵无挂,顺其自然,无欲长乐,活到耄耋。
11、加强营养有七忌一忌集中吃肉。
有的家庭隔三差五地吃炖肉、涮火锅、烤肉串,从营养学角度看,此举有如一大群人无序地挤进一扇狭窄的小门,势必造成吸收率下降,而且一次摄入蛋白质过量还会加重肾脏负担,影响维生素的摄入。
正确食用肉类的方法是每餐食带肉的荤菜,这样可以科学地补充蛋白质。
二忌只吃鱼不吃肉。
有的家庭因为害怕吃畜类肉会使血脂升高,单纯食用鱼类和海鲜,其实这也是片面的。
吃鱼虽然可以满足一天的蛋白质需求,但是鱼类中的铁、锌等元素含量不足,长期单纯食用鱼类要适当补铁、补锌。
三忌不吃主食。
有的人为了减肥不敢吃主食,即便吃,也只是吃小丸子大小的一块馒头或者米饭。
其实谷类是人体绝对不能缺少的能量重要来源,应该占膳食结构的50%~60%,不吃或者少吃主食势必造成能量摄入不足,肉食和其他食品的摄入量反而要增加,脂肪的摄入也随之增加。
其实,谷类中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很多肉类所缺少的,尤其是膳食纤维,对于降低血糖和血脂都有促进作用。
四忌单纯食用粗粮。
有的老年人为了降血压和血脂,不敢吃馒头和米饭,每餐都以燕麦、土豆和玉米充当主食,这种做法也是不科学的。
太多杂粮的摄入会干扰人体蛋白质和铁、锌、钙的摄入。
科学食用粗粮的方法是每周吃三四次。
五忌把牛奶当水喝。
有些人喝牛奶有胃肠反应,所以有胃肠反应的人喝牛奶不能过分强调喝牛奶补钙。
正常人把牛奶当水喝是没必要的,每天喝500毫升牛奶完全可以满足补钙需要,二三十岁的健康人群不必服用钙片,完全可以通过食用奶制品补钙。
六忌盲目食用保健食品。
如果不是很偏食,完全没有必要依赖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补充营养,尽管一些保健品宣传的吸收率看上去很吸引人,但事实上这些片剂进入人体以后,都没有食品在人体中吸收速度快、吸收率高。
七忌滥补维生素。
营养专家认为,维生素E的保健作用并不确定,其抗氧化作用被一些人夸大,维生素E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是治疗心脏病,每天的剂量不能超过100毫克,过量补充维生素E会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对心血管反而会造成负面影响。
每日补充维生素C不能超过1000毫克,过量补充维生素C会导致肾小管的酸化功能障碍,影响肾脏的排毒功能。
12、疾病追着节气走一年之中,节气的更替反映气候的变化,对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也有不同的反映。
(1)立春前后,是生物激素变化最汪盛的时期,人们过敏性疾病增多,皮肤容易发痒或出现湿疹,鼻炎患者病情加重;人体内血液循环旺盛,易于上火,血压升高,痔疮患者容易发生出血。
(2)谷雨到端阳节是阳气越来越旺盛时期,人体头、胸部血流上冲,不少人会出现心悸、眩晕等症状。
(3)小满、芒种到夏至期间,多是梅雨季节,干燥性皮肤病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湿性皮肤病和风湿热、久治不愈的神经痛患者的病情多数加重。
(4)小暑、大暑到处署,气候转热,腹泻和痢疾、肠胃病等增多,有的人因炎热而中暑。
(5)白露到秋分期间,早晚温差变化大,易引起鼻炎及哮喘。
秋季,鼻炎往往会转为哮喘病状。
(6)寒露、霜降到立冬期间气候逐渐下降,哮喘会越来越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痔疮患者也较前加重。
(7)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
接近立春时瘙痒症状又会加重。
气候变化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
人们如能掌握气候变化规律,主动调节衣食住行,适应环境,对增进健康大有好处。
13、健身重在自我年逾八旬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仍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动作灵活。
他对此回答是:“我的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仍较好,这与比较重视自我保健有关。
”“重在自我保健,就会发挥健身的主观能动性。
”“我一直把自我保健作为固有生活习性,成为生活方式的自然组成部分,成为自觉的行为规范”。
(1)精神保健。
不把悲伤的事久放在心上。
他认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八九,家庭或个人的不幸,焉能不悲伤痛苦?但悲伤要伤身,乐观才是健康的根本所在。
总得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豁达乐观对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2)体育保健。
每天坚持半小时的健身锻炼。
他认为:“多活动,多思考,会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当然要量力而行和坚持不断才有好的效果。
”因此,吴老有固定的自行车健身,常踏着车子锻炼身体,现在,则常常晨起后,下楼散步和做广播操锻炼,尽管事忙,他每天也要心宁气和地坚持半个小时的健身。
(3)工作保健。
注意劳逸结合。
吴老虽退居二线,但这位著名医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仍坚持工作,但他科学安排,忙而有序,很注意劳逸结合,他说:“有时事情多,工作堆积起来,难免感到烦,但烦死也解决不了问题,不如乐观对待,有劳有逸,打歼灭战,完成一样就是一个胜利,在工作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又增添了乐观的情绪。
(4)饮食保。
注重合理的营养。
他认为营养是健康的重要因素,但长期和过剩的精粮、高脂、高盐、高糖会引起一些心血管病症,因此,他粗细粮皆吃,荤素搭配,从不挑食、过食。
(5)起居保健。
不随便打乱“生物钟”。
他认为“天人合一”的学说是几千年的实践中总结起来的科学,起、睡定时,每天5点半就起床,从不恋床。
午间小憩,晚上10点必就寝,生活极有规律,以保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行。
(6)情趣保健。
在看体育比赛中得到振奋。
年轻时,吴老爱好十分广泛,生活情趣多,对心身健康极有益处。
曾喜欢以网球、羽毛球、文艺演出健身,以打桥牌、看京剧健脑,现在,则移情于每晚电视的体育节目,他说:“体育节目竞争性强,可以使人精神振奋,”这些习以为常的自我保健活动,使吴老“至今没有退下的感觉”,“老之将至的感觉”,自我保健“也是一种最好最有效的健身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