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QC七大手法报告
新QC七大手法

新QC七大手法一.新QC七大手法:●親和圖法●關連圖法●系統圖法●鉅陣圖法●箭頭圖法●PDPC法●鉅陣數據解析法1. N7是新時代的新手法,因應TQM時代的需要.現在是顧客為上的時代,QC已成為企業所有部門、所有階層的人都必頇有組織化的參與.品管管理從原來是以檢查、制造部門為中心的QC,變為重視新產品開發的企劃、設計,而業務、服務部門也成為被強調的部門.因此,品質、成本、交期、效率、安全、滿意成為現在品質管理的目標.有優秀的品質,但成本無法競爭是沒有用的,有優秀的品質且價格合理,但經常無法準確的交貨,顧客也不會等太久.因為時間就是金錢,等待的成本很高,而且可用的可替代品太多了,品質、成本、交期都好,效率必佳.而安全的產品是現代產品的責任,產生不安全的產品不但會產生極大的損失,同時,要負法律責任.顧客滿意是最后的審判.品質成本交期效率都OK,但是顧客說“我不滿意”.2. N7是整理語言資料的手法.在QC里以事實為依據的資料,作為管理的資本.但是,在事實上管理有時並不一定可以用數值資料來表現.如:消費者感到不滿的機械的操作、外觀、色彩等,這些不一定是能用數值資料來表示,而必頇用語言來表示.N7就是為了將這些語言資料整理成圖形而開發出來.3. N7是組合成能解決問題之形式的手法.N7是整理復雜問題時所使用的手法.如:“會計業務效率化”問題.4. N7是以集團來充實計劃的方法.TQM是需要有關系者共同協力解決問題.因此,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將智慧凝聚起來,重要的是能想出好方案.N7是包括了過去問題點的語言資料整理手法,對TQM推行時所期待的集團計劃階段之充實,在使用上有著極大的助益.二.N7在品管手法中的地位.●非取代品管七大手法.品管七大手法: 將現象數量化,以數值掌握資料,強調是理性面,亦即用在已經存在的問題之解決與改善.新QC七大手法: 是以文字來掌握資料情報,強調是感性面,亦即任何事物的推進或計劃,新的構想,新方式的導入,就算我們以往一點經驗也沒有,仍可籍著此手法的幫助,有系統、有條理、有計劃、有效率的達成預期的目標.●與品管七大手法相輔相成.一.親和圖法1.定義:是把復雜而沒有頭緒的觀念或事實,依據相互間的親和性加以歸納統合,使這些觀念或事實的關系明朗化的手法.2.適用範圍:(一).使模糊不清的問題明朗化,常用于1.從事各種調查與預測;2.制定企業政策;3.從事企業診斷;4.提高研究開發的效率;5.提高各種改善計劃的效率.(二).創造全員參與的企業環境,常用于1.促進溝通與協調;2.運用于各種會議上.(三).培育杰出的領導人才(四).其他如品質管制活動、員工教育訓練、研究開發、顧客抱怨等方面.●特點:優點如下:(一).從混淆不清的狀態中,掌握語言資料,將其統合以便發掘問題.(二).打破現狀,產生新構想.(三).確實掌握問題的本質,讓有關人員明確地認識.(四).別人和自已的意見都被采納,可以提高全員參與的意識.●基本構成:(一).KJ法進行必備的文具.(二).關系符號相互因果關系對立關系因果關系沒有關系相等因為所以●制作步驟:1.決定主題 4. 編組卡尺2.匯集情報 5. 繪制KJ圖3.填制卡片 6. 文章化二.關連圖法整理復雜的枝節,明確因果關系,探索要因所在1.定義:所謂關連圖法,是將原因結果或目的手段……等糾纏在一起的問題,以邏輯方式,從整體性的觀點來把握分析,使關系明確化,然后找出運當解決對策的一種方法.2.運用範圍:(一).全公司品管CWQC推動(Company wide quality control)1.為使全公司的重點事項明確化,可作CWQC導入推動上重要項目群的關連圖.2.推動CWQC時,為明確各職位應盡職責,可作CWQC實施內容的關連圖.3.決定事務部門業務改善的重點項目,可作事務部門之業務改善的關連圖.(二).方針管理1.思考經濟環境,成本提高品質保證等,在檢討對應措施的重點項目時,可作“選定實施項目的關連圖”2.在決定重點實施項目時,為使能與上層方針明確關連,可作“方針管理關連圖”(三).品質管制改善(工程解析)1.為了解過去所未注意到的原因,以便提出對策,可作追究產品裝配線之不良原因關連圖.2.在檢討多數人為錯誤所形成之顧客抱怨對策時可作市場抱怨對策的關連圖.3.要解析減少A制產品異常的要因時,可作特性值有關的關連圖.4.追求購入原料之不良原因,使各原因的關連明確化,並采取有效對策時,可作“接收檢查不良關連圖”.(四).新生產方式導入.(五).生產管理、改善.3. 關連圖特點:(一).適宜整理原因非常復雜的問題,很快即可進入改善活動.(二).從計劃階段一開始就可以廣闊的視野來透視全盤.(三).可準確掌握重點項目,明確各個原因之間的相互關連,使有關人員容易認識.(四).容易取得成員的一致同意.(五).因形式較自由,故問題點與原因可連結得很好.(六).沒有圖形的限制,有助于思考的轉換與展開.(七).可打破先入為主的觀念.(八).追加情報時,要與哪個原因或項目連結,可迅速整理且可預測今后數步或以后的狀況.(九).可對其他人(特別是高層人員)在短時間內說明,且得到了解.(十).經過幾次修改,解決問題的重點及同關系的一目了然.4.基本構成:表示結果或目的表示原因或手段表示原因與結果之間的關連文詞用簡潔明了易懂的內容表示,至少需名詞+動詞,可能無法充分表示其意思,會減少關連圖的效果,宜避免之.5.制作步驟:(一).決定題目.(二).小組組成.(三).找尋原因、重要項目.(四).排列語言數據.(五).連接因果關系,作關連圖.(六).修正圖形.(七).記入資料履歷于圖旁.(八).找出重要項目、原因並將之文章化.(九).重要項目提了改善對策.(十).關連圖的再修訂.三.系統圖法以分析思考追求達成目的的最高手段●定義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選擇一些手段,為了說明這些手段又必頇找出下層次的手段,而上層次的手段就變成下層次的目的了.再由下層次的目的找出更下層次的手段,再轉成目的.如此循環下去,直到找到具體的可行手段.為此,此種解析的方法,稱之為系統圖法.●適用範圍(一).新產品開發中的設計品質的展開.(二).品質保證的展開與QC工程圖的關連.(三).與特性要因圖配合使用.(四).目標、方針及實施項目的展開.(五).部門機能管理機能明確化及效率化策略的尋找.(六).生產力提高的策略展開.(七).QCC活潑化的策略展開.(八).減少顧客抱怨的策略展開.(九).CWQC活動的策略展開.(十).降低不良的策略展開.●優點(一).可以很容易作有系統且合乎邏輯來針對事項展開並減少疏漏的發生.(二).易于統一成員的意見.(三).易于整理,手段又一目了然,故對有關人員具有強的說服力.●制作步驟(一).預備用具(二).確定目的或目標(三).提出手段(或策略)(四).評價手段(或策略)(五).制卡(六).展開手段或策略,作成系統圖(七).由手段目的的反方向確認目的(八).完成系統圖制作(九).做成實施計劃四.矩陣圖法,使問題點明確化1.定義:將問題做有系統的展開,排成矩陣形式,以找出對因素之間的相關程度,據此經由多元性的思考,使問題明確化的方法,稱為矩陣圖法.2.適用範圍:(一).擬定系統制品的開發及改良構想點.(二).素材制品的品質.(三).確立各機能項目與各單位間之關系,以明確其品質權責劃分.(四).強化品質評價體制,使效率化.(五).尋求制程中的不良原因.(六).擬定關連市場和制品的綜合制品戰略案.(七).明確許多專案和固有技術間的關連.(八).探索現有技術和材料等的應用範疇.(九).檢討多變量解析時應收集何數據.3.特點:具有如下優點(一).根據多年深厚的經驗,可以在極短時間內獲得有關構想的資料.(二).能使因素的關系明確化,所以可以一眼就掌握整體的構成情形.(三).對于整理那些目的與手段相互之間有多數關連的問題極為有效.4.制作步驟:(一).決定事項.(二).選擇適用的矩陣圖.(三).決定行與列的排列因素.(四).記入有關連或關連程度的符號.(五).尋找構想點.五. PDPC法展望未來,將問題導向最希望的結果.1.定義:隨著事態的進展,事先設定各種結果,而將問題導向最希望的結果稱為PDPC法2.適用范圍:一.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主題的實施計劃決定.二.目標管理中實施計劃的擬定.三. 重大事幫的預測及其對策.三.制作中不良對策的擬定.四.CWQC活動實施計劃的擬定.PDPC法最適用于非做做看不可的工作,廣泛應用于生產性的提高,技術開發,改善,防止事故制品安全性等.3.PDPC法的特點PDPC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是將可能的手段或方案事先設想出來,因此,具有下列特點.(一)PDPC法是動態的手法(二)PDPC法兼具預見性與臨機應變法(三)PDPC法能提高目標的達成機率.(四)PDPC法利于負責人對整個局勢的掌握.(五)PDPC法能使參與人員的構想,創意得以盡情的發揮.4.PDPC法的種類(一)逐步展開型籍著適當的判斷與充實的計劃而達到目標(二)強制連法型訂定避免造成重大事態的對策5.PDPC法的進行步驟PDPC法的制作程序並沒有一定的規範,完全視實際狀況而定,其基本步驟如下:(一)集合有關人員,針對待解決的主題開會討論.(二)從自由討論中,選必要檢討的事項(三)考慮在實施所選出的事項時,將會有什么結果,並將之列舉來.(四)將各項檢討事項重要度所需工時,實施可能之難易度……等加以分類及評價,對於當前要著手的事項,其可預計的結果,再住后預測規劃,應做什麼並以箭頭連向期望狀態.(五)對於性質不同的內容,視其相互關連,決定優先順序(六)決定實施的負責人,並預估完成的時間(七)依最初作成的PDPC圖,具體實施,實定期集合檢討進行的情況,必要時作實施項目的修正及追加或作新的PDPC圖.1.逐次展開型的PDPC畫法(1)決定展開型的PDPC畫法(2)擬定期望中的計劃(3)想像不順利的情況(4)擬定實施前的計劃(5)將計劃逐次展開.2.強制連結型的PDPC畫法(1)決定初期的狀況與最終的結果.(2)將導致最終結果的不安要素連接起來(3)將不致造成重大事態的要素以細的箭頭畫到旁邊,記號,視為無問題.(4)擬定對策六箭頭圖法考慮步驟,訂定最適實行計劃進行有效的管理1.定議:顧名思義,箭頭圖法就是帶有箭頭的圖形,換句話說以許多的箭頭,依據其相關的必要性,連接成圖形並以這種圖形來作管理的手段,稱之為箭頭圖法.2.適用範圍:箭頭圖法的應用範圍相當廣,任何計劃均可應用,常見主要用途如下:(一)新產品開發的推廣進行及其進度管理.(二)產品的改善計劃及其進度管理(三)各種生產計劃和QC活動的協調(四)建廠或遷廠計劃及其進度管理.3.箭頭圖法的特點:箭頭圖法是一種展開計劃,並進行管理的方法.特點有二:(一)各項工作能力不能如期完成,對整體計劃能否如期完成的影響關系,表現得相當清楚.(二)各項工作提早或延后完工的話,對整體計劃的最終完成日期,有多少改變,立即得到計量化.由于箭頭圖法有著這兩項特點,運用時,有下列優點:1.適合擬定精細計劃.2.在計劃階段可再三修訂,以找到最適的計劃.3.當進入實施階段后,遇有狀況變化容易變更修改計劃.4.部分作業延遲,所導致對整個計劃的影響度,或迅速獲得正確情報,並采取措施.5.計劃案的規模再大,都能掌握其全盤狀況,並且在著手進行工作前,可以使工程的問題點明確.6.追蹤進度時重點哪裡,可以明確掌握管理效率高.7.有關人員很容易溝通意見,也容易取得共識.8.只要畫出綱絡,就可以發現意想不到的改善妙法.4.箭頭圖法的種類:1.結合點式箭頭圖2.箭線式箭頭圖3.時間刻畫箭頭圖4.決定記號箭頭圖5. 基本構成(一)圖示記號及其意義(二)先行作業與后續作業表示(三)並行作業的表示(四)虛線的表示.6.箭頭圖法的進行步驟:(一)列舉必要的作業(二)將作業名稱畫定在卡片上(三)尋找作業卡間的順序關系(四)決定作業卡的位置(五)作成箭頭圖(六)估算各作業所需日報(七)計算結合點日程.7.日程計算:(一)時間估算法常用方法有兩種: 一.為單時估計法二.為三時估計法(二)結合點日程計算有最早開始日程與最遲完成日程兩種.七章矩陣數據解析法處理交纏的大量情報求得能掌握全盤狀況的較好結論1.定義:所謂矩陣數據解析法是將矩陣圖中行與列的相關連主度,以數字或記號記入,並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從行列關系中,分析出各主成份的固有向量值,然后計算其主成份得分,將主成份的得分以下X,Y座標表示,使數目眾多的數據,經由圖解一目了然的手法.2.適用范圍: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上,一般使用在計劃和執行的階段中有大量數據需解析時.。
新QC七大手法分析

××不良柏拉图
%
不 良
30
率 25
20
15 10
5
0
A B C D E 其他
100% 84.9% 累 计 影 响 度
QCC七大手法之四:直方图 1、何谓直方图
将某期间所收集的计量值数据(如尺 寸、重量、硬度……等)经分组整理 成次数分配表,并以柱形予以图式化,
以掌握这些数据所代表的情报。
明确问题
缩小问题范围←比较← 层别
原因分析 提出对策与实施
掌握重要要因←比较←层别 对策评价←比较←层别
要因
为何×××不良 评价特性
(2)列出大要因 ①大要因直接部门可依制程分类,亦可
依4M(人、机械、材料、方法)来分类。 ②大要因以 圈起来,加上箭头的大
分枝到横粗线。
评价特性
(3)各大要因,分别记入中小要因 ①利用脑力激荡术,共同研讨。
②依各要因分别细分,记入中要因、小要 因。
③最末端必须是能采取措施的小要因。
不
累
100%
良
70% 计
影
率
响
度
A
B CD
2、柏拉图的由来 经济学家pareto分析国民所得 品管大师juran应用到品管上 品管圈创始人石川馨博士应用到品管
圈活动中
3、特征 (1)以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点。
(2)掌握全体不良情形。 (3)掌握重要不良项目(改善的重
点)。
4、作法 (1)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 依查检表不良项目(结果、原因项目)。
材料
再来米
经验不足 30次
女
已婚
男 不懂
矿泉
水质 井水
时间
5:1 水米比 例不对
QC新7大手法全面详解

QC新7大手法全面详解写在前面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的纳谷嘉信教授,在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体系的手法上,又研究和归纳了一套品质管理手法。
这个手法也有7项,有别于原有的「QC七大手法」,被称为「QC 新七大手法」。
这套手法可以快速的从一片混沌复杂的状态中理出问题的头绪,并直接切入问题的核心,规划出许多的解决方案,尔后再从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中筛选出最具经济效益的优先方案。
与原先的「QC七大手法」注重数据的收集相比,更加注重从问题提出到有效解决的思维的整理过程。
QC新7种手法分类λ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λ关联图法(Interrelationship Digraph)λ系统图法(Tree Diagram)λ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λ PDPC法(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λ箭线图解法(Activity Network Diagram)λ矩阵数据分析法(Factor Analysis)QC新7种手法用途用途手法内容说明看清问题亲和图法当你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你需要理清问题,整理出思路的时候使用关联图法展开方案系统图法对于具体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筛选出最佳对策。
矩阵图法实施计划 PDPC法对于问题事件,做出相应的对策实施计划并具体执行箭线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QC新7种手法益处λ迅速的把握问题。
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不知道如何下手。
λ有效的解决过程。
强调有效的解决问题,能够每次都踩到点子上。
λ始终在关注重点。
而不幻想什么问题都解决,始终摆精力关注在最重要的方面。
λ全员整体参与。
强调全员参与的重要,进而产生认同感与成就感。
一、亲和图法1. 什么是亲和图法?亲和图法又叫KJ法,是日本学者川喜田二郎(KAWAKITASIRO) 研究开发并加以推广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所谓KJ法,就是针对某一问题,充分收集各种经验、知识、想法和意见等语言、文字资料,通过A型图解进行汇总,并按其相互亲和性归纳整理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

新QC七大工具(七大手法),完整版,收藏起!展开全文文章来源:网络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或者新旧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旧QC七大手法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七大手法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旧七大工具:检查表、数据分层法、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散布图、控制图新七大工具: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过程决策程序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箭条图01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在现实的企业活动中,所要解决的课题往往关系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节约资源和能源、预防环境污染等方方面面,而每一方面又都与复杂的因素有关。
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同样也多是由各种各样的因素组成。
解决如此复杂的问题,不能以一个管理者为中心一个一个因素地予以解决,必须由多方管理者和多方有关人员密切配合、在广阔范围内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
关联图法即是适应这种情况的方法。
所谓关联图,如下图所示,是把若干个存在的问题及其因素间的因果关系用箭条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工具,是一种关联分析说明图。
通过关联图可以找出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于统观全局、分析以及拟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计划。
关联图法的主要用途是:1. 制订、展开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方针;2. 制订质量管理的推进计划;3. 分析制造过程中不良品的原因,尤其是潜在原因的分析;4. 提出解决市场投诉的措施;5. 有效的推进QC小组活动;6. 促进采购原辅材料、外构件的质量管理;7. 改进各职能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联图法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1. 提出认为与问题有关的一切主要原因(因素);2. 用简明通俗的语言表示主要原因;3. 用箭头表示主要原因之间,原因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4. 了解问题因果关系的全貌;5. 进一步归纳出重点项目,用双圈标出。
QC七大手法(新)

常用品管手法概要概要:统计是采取“数据与事实发言”的管理方法,除了客观判定事实外,亦应具有相当合理的说服力,而在QC活动中所采取的统计手法,均极为简易。
重要性:94年版ISO9001 4.20中,特别规定应将各项品质改善,用统计的手法来分析,2000版ISO9001中8.1策划中谈到使用统计技术的要求,并且条文8.4资料分析万万离不计分析。
常用品管手法1.根据数据、事实发言-图表(GRAPH),查检表(CHECK LIST),散布图(Scatter diagram);2.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性之问题- 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 Dirgram);3.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数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数与变异数来考虑- 直方图(Histogram)、管制图(Control Chart)。
4.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之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曾别法(Stratification)。
5.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措施,而是先从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点- 排列图(柏拉图)(Pareto Diagram).ISO中应使用统计技术的场合推移图:1、品质目标达成情况控制;2、各阶层不良率控制;查检表:1、内部审核结果不符合点分布判断;2、5S执行情况点检;特性要因图:1、显著问题原因分析;2、潜在问题分析;3、客户抱怨分析;曾别图:1、作业条件之曾别;2、制品之曾别;3、班别等;排列图:1、不良项目排列;2、供应商别合格率排列;3、客户别不良率;直方图:1、制程常态分布情况;管制图:1、制程稳定情况。
在近日ISO旋风席卷全球之际,各企业应依实绩的情况,积极的在各阶层全面事实QC教育训练,提升品质意思,熟用各种品管手法/技术,及以提升系统的品质,在近日ISODE 洪流冲击下,必将成为明日企业的佼佼者。
目 录第一章:查检表---------------------3 第二章:散布图--------------------16 第三章:层别图--------------------19 第四章:直方图--------------------26 第五章:柏拉图--------------------45 第六章:特性要因图----------------55 第七章:管制图--------------------59第一章:查检表(Check Sheet;Check list)一.定义:查检表是使用简单易于了解的标准化表格或图形,人员只需填入规定之查检记号,再加以统计完整其数据,即可提供量化分析或比对检查用者谓之,亦称为点检表或查核表。
新QC七大工具(手法)完整版!

新QC七大工具(手法)完整版!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或者新旧QC七大工具(手法),都是由日本总结出来的。
日本人在提出旧七种工具推行并获得成功之后,1979年又提出新七种工具。
旧QC七大手法偏重于统计分析,针对问题发生后的改善,新QC 七大手法偏重于思考分析过程,主要是强调在问题发生前进行预防。
之所以称之为“七种工具”,是因为日本古代武士在出阵作战时,经常携带有七种武器,所谓七种工具就是沿用了七种武器。
旧七大工具:检查表、数据分层法、排列图、直方图、因果分析图、散布图、控制图。
新七大工具包括:1 . KJ法(亲和图法)(Affinity Diagram)2 . 关联图法(Rolation Diagram)3 . 系统图法(Systematization Diagram)4 . 矩阵图法(Matrix Diagram)5 . 过程决策计划图法(Process Dicesion program Chart)6 . 箭条图法(Arrow Diagram)7 . 矩阵数据分析法(Factor Analysis)01 . KJ法(亲和图法)┃新QC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亲和图 - 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关联图 - 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系统图 - 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矩阵图 - 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PDPC法 - 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箭条图 - 合理制定进度计划;矩阵数据解析法 - 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新QC七大手法概述:┃新QC七大手法的特点:1 . 整理语言资料的工具2 . 将语言情报用图形表示的方法3 . 引发思考,有效解决凌乱问题;4 . 充实计划;5 . 防止遗漏、疏忽;6 . 使有关人员了解;7 . 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8 . 确实表达过程。
9 . 管理工具,可以应用于QC以外的领域┃新QC七大手法的五项益处:1 . 迅速掌握重点 - 实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QC七大手法、异常处理8D报告

柏拉图法
总结词
通过排序和累计百分比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详细描述
柏拉图法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解决关键问题的工具。它通过将问题按严重程度排序,并计算每个问题的 累计百分比,从而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直方图法
总结词
通过直方图展示数据的分布和集中趋势。
详细描述
直方图法是一种用于表示数据分布和集中趋势的工具。它通过将数据分成若干个区间, 并用直方图的形式表示每个区间的频数或频率,帮助人们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
总结词
防止再发生和标准化是为了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并将解决方案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 系中。
详细描述
在实施永久对策后,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并将解决方案标准化。这包括将 解决方案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等。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以确保其持续有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实施临时对策
总结词
实施临时对策是为了快速控制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同 时为永久对策的制定和实施争取时间。
详细描述
在明确问题定义和影响后,需要立即采取临时对策来控 制问题,如紧急修复、替代方案等。临时对策的实施需 要迅速、有效,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问题对生产和服务的 影响。
确认并验证问题的根本原因
总结词
管制图法
总结词
通过控制图展示过程的状态并控制过程的稳 定性。
详细描述
管制图法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过程稳定性 的工具。它通过将实际数据绘制在控制图上, 并与控制限进行比较,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异 常和偏差,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过程 的稳定性。
QC七大手法(新)

自主检查未落实 品管管理方法不当
钢材不良
现场管理不严
作业方法不当
其他
方法
D、柏拉图
• 1897年,意大利学者柏拉图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绝大 多数财富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称为“柏拉图法则”。 • 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博士将其应用到品管上,创出了 “Vital Few, Trivial Many”(重要的少数,琐细的多数) 的名词,称为“柏拉图原理”,也称为“80/20法则”。
中心偏移1.5σ之缺陷数
1 2 3 4 5 6 7
317,400 PPM 45,400 2,700 63 0.57 0.002 0.00003
697,700 PPM 308,733 66,803 6,200 233 3.4 0.019
F、散布图
定义: 为研究两个变量间的相关性,而搜集成对二 组数据(如温度与湿度或海拔高度与湿度等),在 方格纸上以点来表示出二个特性值之间相关情形 的图形,称之为“散布图”。
七大手法简介:
A.层別法:层別作解析. (按层分类,分別统计分析) B.检查表:检查收集数据. (调查记录数据用以分析) C.鱼骨图:鱼骨追原因. (寻找因果关系) D.柏拉图:柏拉抓重点. (找出“重要的少数”) E.直方图:直方显分布. (了解数据分布与制程能力) F.散布图:散布看相关. (找出两者的关系) G.管制图:管制找异常. (了解制程变异)
规格上限
两边无限延伸,当3S= T 时,其分布规格范围占总数据分 2 布范围的99.7%.
附图(正态分布图):
-6σ
-5σ
-4σ
-3σ
-2σ
-1σ
68.26% 95.44% 99.73% 99.9937% 9;3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黑板报
圈员家举行 烤肉郊游
活动活泼化
多交流
公司内 公司外 国际性 标语 技能操作
竞赛
第四章 系统图
七、注意事项 •系统图也适用于生産管理外,还可用在日 常管理工作中; •针对最下级手段应具体,并且要提出实施 对策和计划; •针对改善对策可以进行有效评价,从实效、 实现性、等级考虑;
思考题
第四章 系统图
手段4 手段1 手段5
2
要因1 7
A部门 工程1 工程2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2
目 的
手段6 手段2 手段7
4 3
活动要项1
3 5 6
8
4
7
手段8 手段3 手段9 手段10
5 6
8
工程3 工程4
9
9
第三章 关联图
五、关联图做法:
v决定题目—以标记写出主题; v 小组组成—集合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小组; v资料收集—运用脑力激荡,寻找原因; v 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作卡片; v 连接因果关系制作关联图; v 修正图形—讨论不足,修改箭头; v 找出重要项目、原因并以标记区别; v 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别人易懂; v 提出改善对策;
第六章
矩阵图
二、适用范围 v明确各机能与各单位间的关系; v明确质量要求和原料特性间的关系; v明确质量要求和制程条件间的关系; v明确制程不良与抱怨或制程条件间 的关系;
;
第六章
矩阵图
三、矩阵图特点 v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关构想和资料; v能使因素的关系明确化,掌握整体 的构成 情形;
第六章
四、矩阵图种类:
五、系统图做法: v 确定目标或目的; v 提出手段和措施; v 评价手段和措施; v 绘制措施卡片,作成系统图; v确认目标是否能够充分的实现; v 制定实施计划;(最好确定进度、责任人)
六、实例
如 何 使 Q C C 落 实
第四章 系统图
加强培训
观念要正确 举办读书会
内训 外训
购置书刊
宣导
圈会活泼化
第三章 关联图
培训不够 未追查回复 作业疏忽 报表作业 时间太长
部门联 系不够
没人专人 送报表
部门距 离太远
回复时间长
资料遗失 未分类
未签收
未定回复时间
追踪方式不好
表格不佳
追查表不明确
第四章 系统图
一、定义: v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
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 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 的一种方法。
公司规章及课 程不了解
废物规范不佳 物品摆放区无
5S 管 理 不 良
整理不良
整顿不良
表单摆放不当
物品摆放不当
器具摆放不定位
规划摆放顺序
规划摆放位置 购置清洗地板机器 门口放置脚踏板 重新规划保养
清扫不良 清洁不良
地板容易脏 仪器保养差
一、定义: v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 资料,按其相互亲和性(相近性)归纳整理 这些资料,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统一认 识和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v亲和图法是1953年日本川喜田二郎在探险 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资料予以整 理时研究开发 的。
第五章 亲和图
参考
交期不准 品质不合 包装错误 色泽太深 重量不合
工作效率低
缺能源 锅炉故障 停电 停水 原料管理差 物料延误
原料贮存变质
机器故障 设备老旧 保养不周 操作不当
生产计划不周 订单日期太近
人员疲劳
人员不足
工作环境差
订单临时增加
通知生产太迟
第六章
一、定义:
矩阵图
从问题事项中,找出成对的因素群,分别排 列成行和列,找出其间行与列的关系或相关程度 的大小,探讨问题点的一种方法。
第四章 系统图
二、适用范围: v新産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v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v可与因果图结合使用; v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v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v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 题的创意进行展开。
第四章 系统图
三、系统图的特点 v很容易地对事项进行展开; v易于统一成员的意见; v容易整理,手段又一目了然;
如果公司5S定置管理不良,请你利用系统图 法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制定。提示从5个方 面考虑不足现象。教养、整理、整顿、清扫 清洁。
第四章 系统图
(可能不良原因) 第一章 专业知识不足 (可以采用的对策措施) 实施课内专业教育培训 相关杂志心得报告 垃圾分类 排定值日人员 规划物品放置区 按工作性质摆放定位 教养不良
乱盖房
灯头多 光线暗 厂房低
节电意识差
缺乏节电教育
第三章 关联图
八、注意事项 v要针对复杂的因果关系; v原因查找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 面考虑; v针对找到的原因排序时适当调换位置; v中间关键因素也要作爲主因对待;
思考题
第三章 关联图
XX公司发现报表发出到结案的时间太长,往往 延误处理问题的时效,造成作业上的困扰,请 用关联图法寻找原因。以“报表作业时间长” 爲题目。
结晶 度不 均
断丝 飞纱 并丝
第六章
矩阵图
七、注意事项 •在评价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时,要获 得全体参与讨论者的同意,不可按多 数人表决通过来决定。
第六章
演练
Ø Ô Ì Ð Ï î Ä ¿ É Ð ³ Í Ð Ô ú Ð » µ Ð Ô Ö Ê ç µ Ô Ð Ü Ä Õ ¸ ¿ Ç Ô Ð È ¶ É Ð ³ Í ² Ä Á Ï A ð ¡ ò ¡ ò ¡ ð ¡ ð ¡ ÷ ¡ ð ¡ ð ¡ ò ¡ ð ¡ ÷ ¡ B ð ¡ ò ¡ ò ¡ Á ¡ ð ¡ ÷ ¡ ð ¡ ò ¡ ò ¡ ÷ ¡ ÷ ¡
四、关联图类型:
1
问题
第三章 关联图
4 2
3
问题
v多目的型 (两个以上目的)
问题
5 6
•单目的型 (单一目的) 2 1 3 4 5 6
问题
•中央集中型(向外扩散)
1 4 2
第三章 关联图
3
问题
8
9
10 11
7 5 6
•单向汇集型(单向顺延)
2 1 3 4 5
6
问题
第三章 关联图
•应用型(与系统图、矩阵图等联用)
矩阵图
C Ñ ¡ ò ¡ ð ¡ Á ¡ ÷ ¡ Á ¡ ÷ ¡ ÷ ¡ ÷ ¡ ÷ ¡ ÷ ¡ Ì Ð Ø Ô ± È ½ Ï D E F ò ¡ ð ¡ ÷ ¡ ò ¡ ð ¡ ò ¡ ÷ ¡ ò ¡ ò ¡ ð ¡ ò ¡ ò ¡ ð ¡ ð ¡ ð ¡ Á ¡ ÷ ¡ ÷ ¡ ð ¡ ð ¡ ò ¡ ÷ ¡ ð ¡ ð ¡ ð ¡ ð ¡ ð ¡ Á ¡ ð ¡ ð ¡ ð ¡ ÷ ¡ ÷ ¡
二、品管新七大手法浅说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可归纳如下: v关联图——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v系统图——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v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资料中汲取信息; v矩阵图——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vPDPC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v箭条图——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v矩阵资料解析法—多变数转化少变量资料分析;
第五章 亲和图
思考题
某公司老是发生交期不准事件,屡次受到外部 顾客的抱怨。请利用亲和图法寻找原因出自何 处?提示目前收集到以下语言资料:1包装错误、 2锅炉故障、3机器老旧、4物料延误、5産品色 泽太深、6经常停电、7停水、8机器保养不周、 9原料贮存变质、10设备操作不当、11人员疲劳、 12工作环境差、13人员不足、14人员流动高、 15订单日期太近、16订单临时增加、17通知生 産太迟、18産品重量不符合。
第四章 系统图
四、系统图类型:
v结构因素展开型
目的 手段
目的
(上一级手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
手段 目的
主题
•方法展开型
手段 目的 手段
主要类别
主要类别
主要类别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组成要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要 素
第四章 系统图
第五章 亲和图
第五章 亲和图
二、适用范围 v用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想出改善 对策; v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 v用于企业方针,目标的判定及推展; v用于研究开发,效率的提高; v用于 TQM 的推行;
第五章 亲和图
三、亲和图特点 v从混淆的状态中,采集语言资料,将其 整合以便发现问题; v打破现状,産生新思想; v掌握问题本质,让有关人员明确认识; v团体活动,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提高全 员参与意识;
第五章 亲和图
四、亲和图类型 v个人亲和图 主要由一人来进行,重点放在资料的 组织上。 v团队亲和图 以数人爲一组来进行,重点放在策略 方针上。
第五章 亲和图
五、亲和图做法 v决定课题(可从以下几方面) 对没有掌握好的杂乱无章的事物以求 掌握; 对还没理清的杂乱思想加以综合整理 归纳; 对旧观念重新整理归纳。
v两种品管七大手法的区别:
品管七大手法 理性面 大量的数据资料 问题发生后的改善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品管新七大手法 感性面 大量的语言资料 问题发生前计划、构想
•两种品管手法之间相辅相成;
第三章 关联图
一、定义:
v就是把关系复杂而相互纠缠的问题及其因素, 用箭头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分析工具,从而找 出主要因素和项目的方法。 v 60年代由日本应庆大学的千住镇雄教授开发 出来的,正式的全名叫做《管理指标间的关联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