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剂指标参数
增塑剂品级指标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邻苯二甲 透明无可见杂 DIBP 酸二异丁 一等品 质的油状液体 酯 合格品 优等品 邻苯二甲 透明液体,无 DINP 酸二异壬 一等品 悬浮物 酯 合格品 优等品 DOP 邻苯二甲 酸二辛酯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DOTP 对苯二甲 透明无可见杂 一等品 酸二辛酯 质的油状液体 合格品
≤0.1
≥210 1.484-1.487
≤0.1
≥1.5
≤0.010 ≤0.015 ≤0.030 ≤0.02 ≤0.03 ≤0.04
≥196 ≥192 ≥192 .03 ≤0.05 ≤0.10
≥1.0
≥2.0 ≥1.0 ≥0.5
优等品 TBC 柠檬酸三 丁酯 一等品 合格品 乙酰基柠 ATBC 檬酸三丁 酯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DOA 己二酸二 清晰,无悬浮 一等品 辛脂 物 合格品 优等品 DOS 癸二酸二 透明无可见杂 一等品 辛酯 质的油状液体 合格品 优等品 TOTM 偏苯三酸 透明无可见杂 一等品 三辛酯 质的油状液体 合格品
≤0.05 ≤0.08 ≤0.10 ≤0.08 ≤0.10 ≤0.12 ≤0.07 ≤0.15 ≤0.20 ≤0.04 ≤0.07 ≤0.10 ≤0.15 ≤0.20 ≤0.30 ≥240 ≥215 ≥210 ≥205 ≥190 ≤0.10 ≤0.15 ≤0.20 ≤0.05 ≤0.05 ≤0.10 ≤0.10 ≤0.15 ≤0.20 ≥5 ≥3 ≥3 ≤0.10 ≤0.10
≤20 ≤30 ≤50 ≤20 ≤30 ≤50 ≤20 ≤50 ≤120 ≤20 ≤30 ≤60 ≤50 ≤80 ≤120 ≥99.5 ≥99.0 0.924-0.929 ≥98.0 ≥99.5 ≥99.0 0.913-0.917 ≥99.0 ≥99.5 ≥99.0 0.984-0.911 ≥98.0 ≥99.0 1.040-1.058 ≥99.0 1.038-1.042
盛亚集团环保增塑剂SY-103说明

190
GBT1671-2008
折光率n
1.507
GB/T 6488-2008
加热减量(boc)2h%≤
0.04
热分解温度℃≥
130
内标
酯含量%≥
99
GB-T 1665-1995
注:本系列产品接受客户根据密度、粘度、色泽定制。
产品说明:本产品色泽较深,适合用于对色泽要求不高的环保产品,其余性能与SY-102一致。
盛亚集团产品展示
SY-103(二级常规品)质量指标
项目
质量指标
测试方法
色泽(铂-钴)号≤
800
GB/T 1664-1995
密度(50c)g/cm3
1.23
GBT4472-2011
氯含量%
42
HG/ 3017-1997
酸值mg/gKOH
0.5
GBT1668-2008
黏度(50℃)mpas
450
GB/T 1660-2008
SY-103(二级高粘)质量指标
项目
质量指标
测试方法
色泽(铂-钴)号≤
800
GB/T 1664-1995
密度(50c)g/cm3
1.30/1.35
GBT4472-2011
氯含量%
45
HG/T 3017-1997
酸值mg/gKOH
0.5
GBT1668-2008
黏度(50℃)mpas
3000/6000
GB/T 1660-2008
闪点℃
220
GBT1671-2008
折光率n
1.511
GB/T 6488-2008
加热减量(boc)2h%≤
增塑剂各种指标测试的标准

增塑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用于增加塑料的柔软性和灵活性。
为了确保增塑剂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检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增塑剂指标测试的标准:1. 酸值测试:酸值是指增塑剂中游离羧酸或羧基的含量,一般采用滴定法进行测定。
酸值过高会影响增塑剂的稳定性和耐候性,因此需要进行控制。
2. 羟值测试:羟值是指增塑剂中醇羟基的含量,一般采用滴定法进行测定。
羟值过高会导致增塑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影响增塑效果。
3. 酯值测试:酯值是指增塑剂中酯基的含量,一般采用滴定法进行测定。
酯值过高会导致增塑剂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影响增塑效果。
4. 折射率测试:折射率是指增塑剂的折光性能,一般采用折射仪进行测定。
折射率过高会导致塑料制品表面光亮度降低,影响外观质量。
5. 热稳定性测试:热稳定性是指增塑剂在高温下保持稳定的能力,一般采用热分析仪进行测定。
热稳定性差的增塑剂会在加工过程中分解或挥发,影响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6. 耐寒性测试:耐寒性是指增塑剂在低温下保持柔软和灵活性的能力,一般采用低温试验箱进行测定。
耐寒性差的增塑剂会在低温下变得硬脆,导致塑料制品在低温下无法正常使用。
7. 耐热性测试:耐热性是指增塑剂在高温下保持稳定和性能的能力,一般采用高温试验箱进行测定。
耐热性差的增塑剂会在高温下分解或挥发,影响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8. 耐光性测试:耐光性是指增塑剂在光照条件下保持稳定和性能的能力,一般采用紫外灯照射试验箱进行测定。
耐光性差的增塑剂会在光照条件下变色或降解,影响塑料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这些测试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增塑剂的质量和性能,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同时,这些测试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增塑剂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为我们的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增塑剂A详细介绍

增塑剂A一、简介:增塑剂A是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锌皂的混合物。
本品为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锌盐的混合物,无毒,不溶于水,难溶于普通有机溶剂,可溶于矿物油、油脂和卤代烷。
产品质量指标:注:可根据客户的需要作相应的调整。
二、用途:本品为多用途橡胶加工助剂。
与橡胶相容性极好,不喷霜.具有塑解及分散功能,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的塑炼或混炼过程均可使用,有优良的物理润滑作用,能降低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胶料的粘度使其便于加工。
塑炼时加入可降低橡胶的门尼粘度;混炼时加入可降低混炼或塑炼温度,缩短混炼或塑炼时间,增加塑性,提高可加工性,混炼时加入还可提高胶料的流动性,使配方中各个组分如炭黑等配料分散均匀;还可提高硫胶料的弹性及抗撕裂强度;对提高橡胶制品的合格率和尺寸稳定性也都有很好的效果,也不影响金属和纤维的粘合。
A. 可用作炭黑分散剂,因炭黑表面硅醇基极易与锌皂盐发生阳离子置换反应,生成Si-OZnR等,所以硅醇基上氢离子被置换,削弱了炭黑表面的极性,减少了表面解团自聚,降低了胶料门尼粘度,十分有利于炭黑分散。
B. 可用作硫化活性剂:增A能改善胶料储存稳定性,对直接硫化过程尤其有利。
而且能促进硫化,有助于硫化产品的脱模,保持模具干净。
C. 可用作橡胶胶料挤出或压延助剂,改进压出膨胀率和降低压出加工温度,提高挤出速度,口型膨胀小,提高半成品的光滑和尺寸稳定性,使用本品可部分减少配方中硬脂酸的用量。
三、应用领域:1. 橡胶轮胎领域:塑炼时能塑解天然橡胶和异戊二烯橡胶,改进橡胶轮胎胶料的混炼加工工艺,提高轮胎制品的合格率和尺寸稳定性。
使用方法:建议在密炼机中使用,特别适用于含有高活性白炭黑的胶料:子午线轮胎胎面胶。
轮胎厂家(子午线轮胎最多),多数该类客户对质量指标要求不高,少数对味道要求较高。
2. 橡胶鞋底领域:在天然橡胶鞋底胶料中作为快速硫化促进剂,具有优异的抗返原性,且不喷霜、不产生亚硝胺、具有耐黄变等性能,可很好的运用于半透明快速硫化的天然胶鞋底配方中,且能提高白炭黑与橡胶的相容性,提高鞋底的耐磨性能,浅色增A特别适用于浅色鞋底制品中,无污染,较好地避免鞋底出现气泡、充模不足、断底等质量问题,也能改善表面析出、变色等外观问题。
塑化剂 丙三醇添加剂的用量标准

塑化剂丙三醇添加剂用量标准一、丙三醇含量丙三醇是塑化剂的一种重要成分,可起到增塑、保湿、润滑等作用。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需求,丙三醇的含量标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丙三醇的含量应不低于70%。
在某些特殊应用中,如用于制作食品包装材料,丙三醇的含量应达到90%以上。
二、游离酸含量游离酸含量是评价塑化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多的游离酸会导致塑化剂的稳定性和相容性下降,影响其性能。
根据相关标准,塑化剂中游离酸的含量应不超过0.5%。
三、水分含量水分含量是评价塑化剂纯度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分过高会导致塑化剂的稳定性和性能下降。
根据相关标准,塑化剂中水分含量应不超过0.2%。
四、灰分含量灰分含量是指塑化剂中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无机杂质含量。
灰分过高会影响塑化剂的透明度和纯度,同时也会影响其性能。
根据相关标准,塑化剂中灰分含量应不超过0.1%。
五、挥发物含量挥发物是指在高温下易挥发的物质。
挥发物含量过高会影响塑化剂的稳定性和性能。
根据相关标准,塑化剂中挥发物含量应不超过0.5%。
六、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如铅、汞等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塑化剂中的重金属含量必须严格控制。
根据相关标准,塑化剂中重金属含量应不超过10ppm。
七、微生物含量微生物含量是评价塑化剂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微生物过高会导致塑化剂变质、腐败,不仅影响其性能,还会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应采用适当的防腐措施以降低微生物含量。
根据相关标准,塑化剂中微生物含量应不超过1000CFU/g。
dina增塑剂分子量

dina增塑剂分子量摘要:1.DINA 增塑剂简介2.DINA 增塑剂分子量的概念3.DINA 增塑剂分子量的影响因素4.DINA 增塑剂分子量的测定方法5.DINA 增塑剂分子量的应用正文:一、DINA 增塑剂简介DINA(己二酸二异丁酯)是一种常见的增塑剂,被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PVC)等材料的生产中。
增塑剂的作用是提高材料的柔韧性和可塑性,使其更易于加工和使用。
二、DINA 增塑剂分子量的概念DINA 增塑剂的分子量指的是其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分子量是衡量DINA 增塑剂分子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其性能和应用有着重要影响。
三、DINA 增塑剂分子量的影响因素DINA 增塑剂的分子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1.合成方法:不同的合成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反应条件,从而影响DINA 增塑剂的分子量分布。
2.反应条件: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都会对DINA 增塑剂的分子量产生影响。
3.原料比例:原料的比例会影响反应的平衡,从而影响DINA 增塑剂的分子量。
四、DINA 增塑剂分子量的测定方法DINA 增塑剂分子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凝胶渗透色谱法(GPC):这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通过对样品进行渗透和洗脱,可以得到其分子量分布。
2.质谱法:通过测量样品的分子离子质量,可以准确测定其分子量。
3.粘度法:通过测量样品的粘度,可以推算出其分子量。
五、DINA 增塑剂分子量的应用DINA 增塑剂的分子量对其性能和应用有着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分子量分布宽的DINA 增塑剂柔韧性好,但耐热性差;分子量分布窄的DINA 增塑剂耐热性好,但柔韧性差。
dbp增塑剂 质量标准

dbp增塑剂质量标准DBP增塑剂是一种常见的增塑剂,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名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在工业生产中,DBP增塑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印刷油墨等领域,可增加材料的柔韧性、延展性和韧性,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性能。
然而,由于DBP增塑剂的使用与环境和健康问题有关,各国纷纷对其施加了相关的质量标准和限制。
以下是关于DBP增塑剂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1.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DBP增塑剂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化合物,但其对环境的危害性仍然存在。
许多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控制DBP增塑剂的排放,以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2.健康安全方面的标准:DBP增塑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因此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健康安全标准,要求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控制DBP增塑剂的含量和接触量,以保护工人和消费者的健康。
3.食品包装材料标准:由于DBP增塑剂常被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针对其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使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这些标准要求DBP增塑剂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含量不能超过一定限制,并规定了材料的安全性评估和认证要求。
4.儿童玩具标准:儿童玩具是DBP增塑剂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安全,各国纷纷制定了针对儿童玩具中DBP增塑剂的使用的相关标准。
这些标准要求儿童玩具中DBP增塑剂的含量不能超过一定限制,并规定了玩具的安全性评估和认证要求。
5.国际标准:除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外,国际标准组织也发布了相关的标准,以便国际贸易和交流。
例如,在欧盟,DBP增塑剂的使用受到欧盟REACH法规的限制,其他国际标准组织如ISO和ASTM等也发布了相关标准。
总的来说,DBP增塑剂的使用受到环境和健康方面的关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的质量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这些标准包括环境保护方面的限制、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食品包装材料和儿童玩具的特殊标准等。
此外,国际标准组织也发布了许多相关标准,以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d0tp增塑剂的检测报告

d0tp增塑剂的检测报告DOTP增塑剂是一种环保型的聚合物复合助剂,耐高温、耐腐蚀,优质安全性优于其他同类增塑剂。
本检测报告旨在对 DOTP塑剂的性能指标进行全面的测试,并获取 DOP/DOTP塑剂性能指标的详细数据。
一、实验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是DOATP增塑剂(成份为Dioctyl Terephthalate),厂家名称:上海神思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80720,合格证书号:HG/T 5126-2018。
二、实验方法1.加剂溶解度:将地址添加剂放入不同温度的溶剂中,观察添加剂的溶解状况;2.稳定性:将添加剂加入指定温度的溶剂中,测量添加剂的热稳定性;3.导率:溶解性添加剂的电导率测量;4.碱性:添加剂的酸碱测量;5.温变色试验:采用标准的高温变色试验法,测定添加剂的可塑变性6.观密度:采用标准表观密度试验法,测定添加剂的表观密度7.工变形:采用标准数据表法,测定添加剂的加工变形性。
三、实验结果1.溶解度:DOTP塑剂在 70℃溶剂中,溶解度达到了 100% 。
2.热稳定性:在 130℃无水溶剂中,DOTP塑剂的挥发量仅为0.09% 。
3.电导率:DOTP塑剂的电导率为 0.3μs/cm。
4.酸碱性:DOTP塑剂的酸碱度为 6.7。
5.高温变色试验:DOTP塑剂在 180℃,没有出现变色现象。
6.表观密度:DOTP塑剂的表观密度为 1.0g/cm3。
7.加工变形:DOTP塑剂可以轻松达到压延及拉伸膜要求。
四、结论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DOTP塑剂在溶解度、热稳定性、电导率、酸碱度、高温变色、表观密度及加工变形性方面,都能达到优良的性能指标,因此,可以安全耐用。
本次实验得出结论:DOTP塑剂性能指标优良,环保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 1669-2001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7
GB/T 1670-2008
增塑剂热稳定性试验
8
GB/T 1671-2008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9
GB/T 1672-1988
液体增塑剂体积电阻率的测定
10
GB/T 1676-2008
增塑剂碘值的测定
11
GB/T 1677-2008
增塑剂环氧值的测定
16
GB/T 24802-2009
橡胶增塑剂A
17
GB/T 3400-2002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
行业标准:
1
HG/T 3027-1988
有机玻璃中增塑剂含量的测定方法紫外光谱法
2
JG/T 164-2004
砌筑砂浆增塑剂
3
SN/T 1778-2006
PVC食品保险膜中DEHA等己二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2
GB/T 1844.3-2008
塑料 符号和缩略语 第3部分:增塑剂
13
GB/T 22048-2008
玩具及儿童用品 聚氯乙烯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测定
14
GB/T 22931-2008
皮革和毛皮 化学试验 增塑剂的测定
15
GB/T 23653-2009
塑料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热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
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8
SN/T 2409-2009
玩具中磷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
增塑剂 标准目录汇总(含国标、行标)
序号
标准号
中文标准名
1
GB/T 1660-2008
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定
2
GB/T 1663-2001
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GB/T 1664-1995
增塑剂外观色度的测定
4
GB/T 1665-2008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5
GB/T 1668-2008
增塑剂酸值及酸度的测定
4
SN/T 1779-2006
塑料血袋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5
SN/T 2037-2007
与食品接触的塑料成型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6
SN/T 2249-2009
塑料及其制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7
SN/T 225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