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时练习第3课 《盛唐气象》习题2(含答案)
第3课 盛唐气象(解析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课时同步练(部编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一、基础巩固1.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A.B.C.D.【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故D符合题意;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排除A;水排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排除B;耧车是西汉的播种工具,排除C。
故选D。
2.对于下图所示工具,《土贵要予赋水轮》中这样描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材料中“物”的作用是A.灌溉B.耕地C.鼓风D.播种【答案】A【详解】由图示以及“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物为筒车,这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所以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
故本题答案为A。
3.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很高,闻名中外,造型精美。
其中最著名的是()A.越窑的青瓷B.邢窑的白瓷C.唐三彩D.青花瓷【答案】C【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朝的手工业发达。
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唐三彩闻名中外,造型精美,色彩亮丽,C正确;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也是唐朝著名的瓷器,但是不是最著名,AB排除;青花瓷是明朝时期著名的瓷器,D排除;故选C。
4.宋代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材料中的“水轮”是指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水排【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可知,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灌溉工具,并且不需要人力,结合所需可知,筒车是利用水力进行灌溉,B项正确;耧车是播种工具,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曲辕犁是耕作工具,而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灌溉工具,C项错误;水排是冶铁工具,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5.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其原因是①地处大运河、长江交汇处,是南北交通枢纽②胡商云集,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③受益于经济重心的南移④政治、经济地位超过长安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后期扬州地处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点,又紧邻长江口,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发达,后来又受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经济更加繁荣。
部编_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_第3课盛唐气象课时练习(WORD版有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四十一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开放的时代第3课盛唐气象课时练习(WORD版有答案及解析)选择题(23个)综合题(3个)1单选题中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
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
它们是()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曲辕犁和筒车。
2单选题中于涵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了下列图片。
请你为这组图片设计一个主题()A.唐朝农业的发展B.唐朝陶瓷业的发展C.唐朝丝织技术的髙超D.唐朝商业的繁荣【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唐朝陶瓷业有重要发展,题中图片是唐三彩和白瓷。
故选择B项。
3单选题中民族友好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
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吐蕃位于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正确答案】A【题目解析】本题考査唐与吐蕃的友好交往,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难度一般。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吐蒋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靑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故此题选A项。
4单选题中唐朝时期,文成公主人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为汉藏两族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促成这段千古佳话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唐中宗D.唐玄宗【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贞观年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5单选题中大唐王朝近300年间,任用外国人做官不计其数,长安城更是中西文化荟萃之地、各族文化交融的国际大都市。
这体现出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A.封闭、保守B.胡汉交融、中西贯通C.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D.完全模仿周边国家【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唐朝时,任用外国人为官、长安城各族文化交融,这些体现出唐朝时期中西贯通和胡汉交融的社会风气,A、C、D均不符合史实,故选B。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1.选项应该改为 A。
①②,因为盛唐时期农业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而选项 A 中的两张图片都与农业有关。
2.材料中的“物”应该改为 B。
筒车,因为文中提到“一轮十筒挹且注”,而筒车就是用来挹水的工具。
3.这句唐诗赞美的是 A。
唐三彩,因为“千峰翠色”是唐三彩的一种特征。
4.选项应该改为B。
①③④,因为唐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城市布局严整,商业繁荣,而选项 B 中的三个情景都与此相关。
5.这个题目没有提供图片,无法回答。
6.正确的表述是 B。
①②④,因为XXX是XXX派出的,最终目的地是嘉峪关,而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7.这里的“胡”是指 D。
吐蕃,因为文中提到“贵主和亲”,指的是唐朝和吐蕃的和亲。
8.这两位诗人是 A。
XXX、XXX,因为他们是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
9.二人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D。
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因为XXX生活在安定的时期,而XXX则经历了战乱和社会动荡。
10.没有关联错误的选项,题目有误。
11.材料一是XXX的话,表达了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材料二是关于文成公主进藏的材料,表明唐朝时期与西藏的交流十分频繁。
问题不明确,无法回答。
10.B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XXX、XXX、XXX的作品。
XXX的诗风豪放,描写社会现实;XXX的诗则温婉细腻,表达内心情感;XXX的诗歌则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现生命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二、XXX答题11.材料三描述了XXX和金城嫁给吐蕃赞普的情况。
这两位公主的婚姻对于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方面,XXX的嫁妆中包括了大量的书籍和文化物品,促进了汉藏两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XXX的婚姻更加明显地体现了唐朝的外交策略,通过婚姻联姻,巩固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12.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XXX、XXX、XXX 的作品。
XXX的诗风豪放,描写社会现实;XXX的诗则温婉细腻,表达内心情感;XXX的诗歌则以自然景观为主题,表现生命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3《盛唐气象》练习及答案

第三课《盛唐气象》练习一、填空题1、唐朝农民改进了犁的构造,制成的生产工具是灌溉工具叫。
2、陶瓷在唐朝有重要发展,以的青瓷和的白瓷最为有名。
3、唐朝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的是。
4、唐朝丝织工艺水平很高,其中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5、唐朝都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的、、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6、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住宅区称,商业区称。
7、唐太宗时实行了的民族政策,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
8、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是。
9、今天藏族人的祖先叫,当时是哪一位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10、唐朝时吐蕃的都城定在哪?(古今地名)、11、历史上“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哪两家的关系?。
12、唐朝时先后有哪两位公主入藏?、13、描绘了唐太宗接见禄东赞向大唐求婚场景的名画叫。
14、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封南诏首领为。
15、唐朝还先后设置和两个机构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16、被称为诗仙的是,被称为诗圣的是,他的诗有之称。
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17、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的字端正劲美,雄浑醇厚;的字方折俊丽,笔力劲健18、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代表作品是。
二、选择题1、唐代出现了筒车。
它是用竹木制成立轮,轮的四周斜装若干小筒。
筒车安置在水边,立轮随水流转动,小筒不断把水舀起,倒入田间。
这说明筒车是(A. 农业耕作工具B. 便捷的交通工具C. 农业灌溉工具D. 实用的生活用具2、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 B.商业经济繁荣 C.对外贸易活跃 D.经济重心南移3、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至唐而盛,至晚唐而工。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士皆争竭其心思而为之。
【★★★】2023-2024学年初中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一单元第3课 盛唐气象

第3课盛唐气象一、选择题1.以下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骨耜曲辕犁翻车筒车A.政治制度完备B.农业技术进步C.海外贸易发达D.文学艺术繁荣2.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关于唐朝社会经济的主题学习。
他们可以参考的资料是()A.半两钱B.曲辕犁C.交子D.《盛世滋生图》3.下列图片所示工具,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是()A.石器B.骨耜C.铁农具D.曲辕犁4.下列史实中,能够反映出唐朝时期民族交往与交融的有()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②设置西域都护③文成公主入藏④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5.他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右图是他的作品《步辇图》。
这位画家是()A.张择端B.王羲之C.阎立本D.辛弃疾6.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表1中①处应为()表1C.西藏D.东北7.天山将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
702年,唐朝设立的管辖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C.北庭都护府D.伊犁将军府8.唐代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其中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B.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C.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D.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局面9.李白《秋浦歌》第十四首写道:少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赧na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
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李白的诗歌豪迈奔放、激情飞扬B.该诗描绘了冶金矿场欢快劳动的生动场景C.该诗饱含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D.李白诗歌成就辉煌,被称为“诗史”10.提取下列四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
正确的是()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繁荣与开放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1.如果让你制作一张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
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①张仲景提倡预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论②李白创作的具有浓郁浪漫情怀的诗歌③促进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展的指南针④深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国粹——京剧A.1个B.2个C.3个D.4个12.重庆市云阳县明月坝寺庙遗址发掘中,出土了5枚“开元通宝”钱币。
初一历史下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附答案)

1.在唐朝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2.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知识点二民族交往与交融3.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
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4.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知识点三开放的社会风气5.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知识点四多彩的文学艺术6.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7.唐朝书法名家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欧阳询。
8.唐朝的绘画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
9.李白、杜甫在诗坛上享有怎样的赞誉?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有“诗史”之称。
随堂巩固案1.(2016•绵阳市)如图,两幅图是唐朝出现的新型工具,它们适用于(A )A.农业 B.工业C.商业 D.交通2.唐朝手工业发达。
下面对唐朝手工业的叙述,错误的是(D )A.丝织品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B.造船、矿冶颇具规模C.青瓷、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D.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3.(2010年咸宁市)吐蕃人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B )A.维吾尔族 B.藏族C.哈萨克族 D.白族4.下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A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A.吐蕃 B.回纥C.南诏 D.突厥5.(扬州市趺中考)“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耗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的是(B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C.李清照 D.金城公主6.为唐朝社会注入了生机勃发活力的因素不包括(D )A.国运昌盛,政局安定 B.科举选官等制度创新C.博大开放,汇纳百川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7.(襄阳市中考)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B)A.汉朝时期 B.唐朝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8.(2016年齐齐哈尔)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誉为“诗仙”的是(A )A.李白 B.白居易C.杜甫 D.苏东坡9.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的目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第3课盛唐气象知能演练提升一、选择题1.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材料中的“物”是()A.耧车B.筒车C.水排D.曲辕犁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这句唐诗赞美的是()A.唐三彩B.白瓷C.青瓷D.景德镇瓷器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②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③家中摆着唐三彩④农民用筒车灌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6.右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 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而建。
文成公主入藏时曾途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当地。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A.西夏B.辽C.金D.吐蕃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韩愈赞美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的一句诗。
这两位诗人是()A.李白、杜甫B.李白、杜牧C.李春、杜甫D.李春、杜牧★9.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
二人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缘故原由是()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B.所受的教育不同C.仕途不同D.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10.下列内容,关联有错误的是()..A.吴道子——“画圣”B.杜甫——“诗圣”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3课盛唐气象 课时练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3课盛唐气象课时练一、选择题1.《农书》中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
”这说明曲辕犁()A.在隋朝开始用于农业B.只适合南方水田C.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D.变革了耕作方式2.《太平广记》中提到,商人窦义在长安西市中”造(邸)店二十余间,当其要害,日收利数千”。
另外,长安西市还有”波斯邸店”。
《长安志》中提到,”(东)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约合七万家商铺)”。
由此可见()A.长安是国际性商业大都市B.唐朝始终厉行市坊分开制度C.西市货物比东市有竞争力D.唐朝出现富可敌国的大商人3.它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
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这里所描述的“它”是()A.翻车B.筒车C.曲辕犁D.秧马4.一代明君唐太宗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深得各族人民的爱戴。
下列哪句话可以看出他对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视()A.“舟可以比人君,水可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犾,朕独爱之如一。
”C.“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D.“致安之本,惟在得人。
”5.唐朝时,社会涌现出一大批天下闻名的女性人物,既有女皇帝武则天、女将军平阳公主,又有女官上官婉儿、女诗人薛涛、女道人鱼玄机等,这种现象()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进步B.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成果C.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D.反映了奢靡享乐之风盛行6.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题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A.多彩的文学艺术B.繁荣的经济C.密切的民族交往D.兼容并包的文化7.陆羽的《茶经》记载:“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
”这一现象表明唐朝()A.手工业发展水平高B.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社会风气比较开放D.文化艺术繁荣多彩8.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三课《盛唐气象》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唐朝发明的生产工具是()
A、曲辕犁
B、水排
C、翻车
D、耧车
2、唐朝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
A、湘绣
B、蜀锦 C 海南岛锦 D、浙锦
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其中类雪似银称誉的是()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景德镇瓷器
4、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新的生产工具有()
A.水排、筒车B.曲辕犁、筒车C.灌钢法、提花机D.翻车、提花机5、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因造型美观,釉色绚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
A.越窑青瓷B.邢窑白瓷C.唐三彩D.彩陶
6、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北宋
7、唐朝时诗人辈出,其中被称为诗仙的是()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苏轼
8、唐朝书法家辈出,属于子端正劲美、雄浑敦厚的书法风格的是()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欧阳询
D、苏轼
9、唐代名画《天王送子图》的作者是()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展子虔
D、赵孟頫
10、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材料三《忆昔》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此,唐太宗被尊称为什么?(2)材料二中当时哪个首领娶了文成公主?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盛世?两首诗的作者是谁?作者被尊称为什么?作者写出以上古诗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答案:
1、A
2、B
3、B
4、B
5、C
6、C
7、C
8、A
9、B
10、(1)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2)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3)开元盛世杜甫诗圣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