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训练11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业纸(1)

合集下载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练习后附答案 部编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练习后附答案 部编版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顺生论》的作者()a.《顺生论》b.《倪焕之》c.《流年碎影》d.《佛教与中国文学》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a.《流年碎影》b.《顺生论》c.《文言与白话》d.《谈文论语集》三、解词题14.高文典册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21沾溉后人的。

四、简答题25.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26.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27.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28.试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29.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五、阅读分析题30.阅读本文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段反映了叶先生什么品德?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本段在语言方面有何特点?一、填空题1.叶圣陶,又名,二十世纪著名作家、,《顺生论》的作者是话”、“简洁”______。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充当_______。

7.学而不厌,_诲而不倦________,何有于我哉?8.仁者见仁,_智者见智_。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记人(回忆性)_______散文。

二、选择题d ( b )a.《顺生论》b.《倪焕之》c.《流年碎影》d.《佛教与中国文学》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 c )( d )a.《流年碎影》b.《顺生论》c.《文言与白话》d.《谈文论语集》三、解词题典册经典性著作。

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练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堂练习题1.叶圣陶,原名,江苏苏州人,家、家、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童话集等。

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是,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

代表作有随笔集等。

3. ,江苏丹阳人,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

4. 记载春秋历史的史学名著,儒家经典之一。

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实际成书时间在战国中期。

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语出。

意思是,。

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语出。

意思是,。

7.课文中“丁卯年”是纪年法的表述。

天干有:,地支有:。

8.字词训练:() zhuó() pì丁卯.年商()修润.()如 rú huì tuǒ()雅()人不倦()当() jū gōng diān pèi打拱.()()()()流离()() huì sè累赘.冗.长()()()自顾不暇.9.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字词。

10.本文记述叶圣陶先生的哪些品德?11.叶圣陶先生认为写文章应怎样?参考答案:1.2.3.4.略5.《论语·述而》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6.《论语·雍也》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7.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8.略9.10.待人厚,律已严。

待人厚:第3自然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

第5段:复信律已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11.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二三事》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二三事》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叶圣陶二三事》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单选,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A. 确凿(záo) 哺育(fǔ)喧嚣一拍既合B. 炽痛(zhì)重荷(hè)磐石无遐及此C. 亘古(gèng) 污秽(huì) 仰幕锋芒毕露D. 斑斓(lán)胡骑(jì) 幽寂迥乎不同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二、语用能力提升(单选,每题3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 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C.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D.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④②⑤D.①③②④⑤5.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

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A. 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B. 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C. 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D. 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三、课内精彩阅读(15分)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至“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二三事》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叶圣陶二三事》课后作业试题(含答案)

《叶圣陶二三事》课时练一、语基达标训练(单选,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A. 确凿(záo) 哺育(fǔ)喧嚣一拍既合B. 炽痛(zhì)重荷(hè)磐石无遐及此C. 亘古(gèng) 污秽(huì) 仰幕锋芒毕露D. 斑斓(lán)胡骑(jì) 幽寂迥乎不同2.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昨天下午,第一海水浴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B.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C.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背后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D. 虽然你现在只是涓涓细流,然而只要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

二、语用能力提升(单选,每题3分)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 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C.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

D. 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①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

②当然要观察。

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

④怎样才能接近实际?⑤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A.①②③④⑤B.③①②④⑤C.③①④②⑤D.①③②④⑤5.下列选项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霏霏的春雨,像蚕丝儿那么柔和,①,给人一种清新、神爽、舒适之感。

烟雨迷蒙,使所有的景色若隐若现,若幻若真,② !A. ①飘在脸上,凉沁沁的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B. ①凉沁沁的,飘在脸上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C. ①软绵绵的,飘在脸上②恐怕没有哪位国画家能挥洒出如此飘逸的笔墨D. ①飘在脸上,软绵绵的②就像哪位国画家画出来的一幅优美的水彩画三、课内精彩阅读(15分)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至“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名校课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业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名校课堂】《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业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01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商酌(zhuó) 恳切(kěn) 譬如(pì)累赘(zhuì) 别扭(niu) 拖tà(沓)修rùn(润) 生shū(疏)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A.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B.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惯之,宽厚待人。

C.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癫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D.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责,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解析:B项“惯”应写为“贯”;C项“癫”应写为“颠”;D项“责”应写为“则”。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阅读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活动。

________________①信息转换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久地保存下来。

②人类社会也因此发展并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

③这种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④这样就突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经验能够系统地保留和传播。

A.②①④③B.③①④②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4.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C)A.你已经交了作业,科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取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能把你的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吗?”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5.(2017·南京)下列材料中画线的句子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学校,礼堂,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正在进行。

围绕“未来智能机器人会取代人类诗人”这一辩题,正方率先发言:“以后人类诗人将被机器人所取代。

机器人‘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已经出版了。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练习01(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时练习01(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6.根据下列描述写出相应的词语,有误的一项是()A.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颠沛流离)B.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付之一笑)C.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不耻下问)D.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为人师表)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叶圣陶先生一丝不苟、诲人不倦....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深受感动。

B.课堂上我们要敢于向老师提问,这种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课时课后练习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

B.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是叶圣陶先生的代表作。

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张中行,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

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D.张中行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也多在共同从事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对文风存在的问题,两人有截然相反的看法。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触动到)B.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

(圆润)C.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商量斟酌)D.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

B.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

C.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

D.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先生知道自己身为编课本的领导,要处处以身作则....。

B.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们要诲人不倦....地向老师请教。

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

D.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希望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

答案:1. D应该是两人有一致的看法。

2. B修润:修改润色。

3. D D项中的“得”是“得到”的意思,是动词,A、B、C三项中的加点词都是助词。

4. B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用在该句中,不合句意。

拓展阅读(一)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怀念叶圣陶先生——肖复兴一次偶然的机遇,能够改变一个人终生的命运。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 附加答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题 附加答案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练习一、填空题1.叶圣陶,又名_____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_ 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顺生论》的作者是_________。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_。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_________。

7.学而不厌,_________,何有于我哉?8.仁者见仁,_________。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________散文。

二、选择题10.叶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发起组织者之一a.新月社b.未名社c.创造社d.文学研究会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张中行先生的作品()a.《顺生论》b.《倪焕之》c.《流年碎影》d.《佛教与中国文学》12.《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举“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说明叶圣陶先生()a.宽厚b.礼让c.律己严d.谦虚13.本文选自()a.《流年碎影》b.《顺生论》c.《文言与白话》d.《谈文论语集》三、解词题14.高文典册15.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16.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皇天无亲,惟德是辅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达而达人20.著作等身21沾溉后人的。

22.不愧于屋漏23.不即不离的文就会发荣滋长24.余然之四、简答题25.本文是记人散文,为什么用很多篇幅记述叶圣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26.写叶先生语文方面的主张,对刻画叶先生的形象有何好处?27.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28.试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29.叶先生写话主张的内容是什么?五、阅读分析题30.阅读本文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自主学案11
课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姓名:学号:命题人:李静审核人:范晓倩【预习检测】
1.为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A级)
修润.()生shū()商酌.()恳.()切
pì()如朦胧
..()()..()()累zhui()别扭
拖tà()妥帖.()诲.()人不倦不chǐ()下问
diān pèi()()流离以身作zé()
【梳理内容】
2.文中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B级)
【感知形象】
3.结合叶圣陶先生的言行举止,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B级)
【体会情感】
4.摘录并品味作者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读出深情的赞美。

(写出一例)(A级)
5.摘录并品味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情感的语句,读出深切的怀念。

(写出一例)(A级)
【积累语言】
6.张中行也是真正的儒生,他和叶圣陶先生亦师亦友。

他的语言既有儒生的典雅,又有叶圣陶先生倡导的平易简洁的写话风格。

请从文中找出例子。

(C级)
【我的疑问】
【拓展阅读】
阅读七下主题丛书4中《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回答下列问题。

8.全文写了“我”回忆和怀念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请概括回答。

(A级)
9.请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一眼又望见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黄昏中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B级)
10.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题目。

(1)第⒀段写到“他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

”请你想象“若有所思地望望窗外那爬山虎”的叶老会想些什么呢?(B级)
(2)在作者的眼里,叶老是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叶老具有怎样的人品和文品?(B级)
11.在文中,叶老说到这样一句话:“这样好!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请结合你的写作体验谈谈看法。

(C级)
12.请简要分析文章以“那一片绿绿的爬山虎”为标题的作用。

(C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