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日记
生产实习日记4篇(模板)

生产实习日记4篇生产实习日记篇1渐渐开始习惯了项目上的工作生活,虽然自己只是个实习生,一切都以学习为主。
今天跟了小张(我们跟同一师傅,但他已经来这里实习半年了)一同上去天面检验工人对钢筋的施工情况,由于之前也有对图纸很认真地研究,虽然还有一些看不明白也很难理解的,但通过在现场对照图纸去认识,使自己对在看图纸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拿着图纸去检验钢筋的布置情况,自己也可以发现工人施工中的错误问题,比如底筋的间距不对等。
实习的第四天,有提高了自己看图纸的能力,也了解了项目的组织结构。
主要的部门有商务部、技术部、施工部、质量部、安全部等。
生产实习日记篇21.6月5日上午我们早上9点到达柳工大门,首先由黄老师带领我们参观柳工产品展览馆,在这里给我们介绍了柳工产品的情况,不管是主导产品装载机,还是其他产品如挖掘机、压路机、摊铺机、叉车等的销售都在业内名列前茅,这体现了柳工雄厚的技术实力。
接着,黄老师带领我们总体参观了一遍柳工所有的厂房,让我们对柳工的生产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2.6月5日下午下午参观热处理厂和工具厂。
热处理厂有许多大型的热处理机器,组成一条全自动的热处理生产线,能完成各种热处理工艺,包括正火,回火,调质处理,退火,校直,渗碳,渗氮,清洗等工艺。
每台设备都设有安全防护,墙上和告示板上随处可见安全警示语,这体现出柳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
紧接着我们参观了工具厂。
这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工人们认真工作的态度,我们一大群人围在机床四周观看,但是工人们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他们所加工的零件上,好像从来没有发现我们围在四周一样。
我想,柳工的发展和壮大,是离不开这样一群令人钦佩的工人的。
在这里,我们近距离的观察了多种机床,包括车床、铣床、钻床、线切割机床和数控车床等传统的和先进的加工设备。
3.6月6日上午上午参观变速箱厂。
我们先进入大件车间,这里生产变速箱的箱体,设备为专用机床和组合机床,夹具使用专用夹具减少装夹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实习日记

生产实习日记一天就要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何不趁现在赶紧写一篇日记。
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作者整理的生产实习日记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产实习日记篇1实习日志第一天XX年7月31日第1次实习,想早点到的,但因为其他原因耽搁了,到9点的样子才到公司,本以为要被批一顿的,还好,接待师傅比较亲切,直接把我带到的分组的地方。
我们这次一共来了9个人,要分到不同的组,一个组一般带1到2个人,那样比较容易沟通吧。
没多久负责人就来了,简单介绍完之后我们便分了组,我的组长是张青海。
他人很和蔼可亲,总保持有微笑。
因为第一天只是去报道,所以便没有去基站了,他们准备第二天带我去看看。
到了小组张师傅给我们讲了一些基站的基本知识。
基站是通信传输中的一个站点,至于具体怎么样还要等过了明天我才知道。
要是信号能够传输就要设置很多的站点,但站点可能会出些故障,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我们就是处理故障的。
所以的站点都是由监控中心24小时监控的,当监控中心发现有问题,我们就必须马上到站上去查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再通知相应的部门前去维修。
实习日志第二天XX年8月1日今天没出什么事,组长便带我们去巡查。
每个月每个组都要对自己的站点全部巡查一次,不管有没有问题都得去。
而巡查就是去统计一下基站里的设备的型号,数量,规格等。
把填好的表放在基站里,以便以后检查的时候用,今天是8月的第一天,自然开始把所有的站点都清理一遍了。
进去基站,里面的温度就是23或24.夏天进去特别爽,里面有很多设备。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系统:传输系统,包括sdh设备,光缆,电缆等等;动力系统,蓄电池,市电等等;动环监控系统;天馈系统;bts主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如空调,防盗门等等。
里面的温度都是保持在23℃或者24℃。
因为是夏天进去特别的凉快,不过有的空调坏了,里面的温度可以达到40℃以上。
因为是巡查所以特别简单。
所谓的巡查便是将基站内的所有设备的名称,类型,个数,型号等统统做一个统计。
生产实习日记模板5篇

生产实习日记模板5篇生产实习日记篇1一个星期下来有些累,今天就自己戴着笨拙的安全帽去工地随便转转。
在看内墙的砌筑的时候,发现工人在实际操作过程对于遵循着砖墙的施工原则相当严格:横平竖直、沙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搓可靠。
对隔墙、楼梯扶手等的砌筑,工人首先根据施工员定好的尺寸,利用吊垂、墨线对墙体的竖向、平面进行定位、砌筑。
该工程内隔墙采用的是空心混泥土砌块和灰沙砖混合砌筑。
其中空心混泥土砌块是主要的填充材料,而灰砂砖是辅助材料。
当空间不能满足布置空心混泥土砌块的时候,尤其是砌筑到与梁板接近的部位,这是一般就由灰砂砖填充。
在这个时候也只有用比较小的的砌块才能保证砂浆的饱满。
生产实习日记篇2今天放线,跟昨天一样,通过昨天和今天的实践,我对“平水”渐渐有了一个较为清晰地概念,“平水”其实就是将标准的水平标高引向将要施工的墙体。
即画出墙体的某个对施工定位极其有意义的水平线。
一般情况下采离楼板一米高,当然这要从首层的水准点引上来的。
“平水”其实是水准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应用。
平水的过程首先是选择测站。
测站的选取要保证标准水准点与测站和测站与所要“平水”的墙体间的视线畅通无阻,而且尽可一次测量到尽可能多的墙体。
随后,支架水准仪,调平、调焦、读出标尺的读数。
接着,根据读数和水准仪把水准点引到其他墙体上并用红色铅笔作出标记(一般每墙一面画两个点,分别在墙的两侧)。
最后利用两点一线弹好墨线。
说的好像还挺复杂的,但实际上做起来也就那么几步,他们来了半年一年的施工员做起来更是小菜一碟,想都不用想,效率很高。
不过很辛苦,这么热的天,几个小时这么晒着,额,我得努力考上研究生。
让进入施工单位成为小概率事件。
药厂的实习日记【一】3月6日下午在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自动化和电气两个专业的学生在__、__、__三位老师的带领下,驱车来到了__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星期的生产实习。
这对于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将课本理论和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可以了解到企业生产的流程,提高我们对自身能力的清晰认识,我们精通什么,我们可以做什么,我们不会做什么,从而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提供方向。
大学生产实习日记(11篇)

大学生产实习日记(11篇)大学生产实习日记篇112.12星期一晴实习第一天,实际算是适应期。
主要了解一些公司的背景、产品、发展方向和前景等。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能源、材料和机械电子设备方面的,而我实习的主要内容是机械电子设备方面。
今天的主要实习内容是熟悉公司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将要进行的实习情况,了解公司的基本构成。
我在公司的安排下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了解,也对自己的实习有了更充分的准备。
公司安排明天跟着师傅进行一些基本的业务熟悉,让自己好好准备,自己对明天的实习很期待但又有些许紧张,毕竟在学校学的基本都是理论知识,动手的机会不是那么的充分,也不知道自己和实际工作中有多大的差距,只好认真准备和努力了。
另外,尝试更同事多沟通,多听,从交谈中也能够学到不少东西。
同事们都很热心,很照顾我,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便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令我非常感动。
上午过后开始在同事的帮带下,做一些业务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在一旁协助处理一下简单的事情。
也就是打根基。
可别小看了这些活,虽说简单,但都是疏忽不得的,每件事情都至关重要,因为它们都是互连的。
为了保证最后能够顺利,前面的每一步基础都要打好。
为了能够真正的使用知识,我很严格的要求自己去做好每一件事情,即使再简单的事情我都会认真考虑几遍,因此,虽然做得不算快,但能够保证让同事们满意。
同事通常也不催促,都把任务安排好,然后便交给我自己去处理,同时还不时提供一些帮助。
等慢慢熟悉起来,做起事情也越来越顺手了。
第一天的实习,我可以简单的总结为几个字,那就是:多看,多问,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一方面要发扬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碰到问题的事情,自觉努力去独立解决,这样对问题便能够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当解决的时候也会获益良多。
另一方面,要发扬团队精神。
公司是一个整体,公司产品是团队的结晶,每个人都需要跟其他人更好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帮助,合力完成共同的目标,团结众人的智慧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
12.13星期二晴实习逐渐深入,我也已经逐渐进入状态。
生产实习日记(六篇)

生产实习日记(六篇)篇一第一天第1次实习,想早点到的,但因为其他原因耽误了,到9点的样子才到公司,本以为要被批一顿的,还好,接待师傅比较亲切,直接把我带到的分组的地方。
我们这次一共来了9个人,要分到不同的组,一个组一般带1到2个人,那样比较容易沟通吧。
没多久负责人就来了,简单介绍完之后我们便分了组,我的组长是张青海。
别人很和颜悦色,总保持有浅笑。
因为第一天只是去报导,所以便没有去基站了,他们准备第二天带我去看看。
到了小组张师傅给我们讲了一些基站的基本知识。
基站是通信传输中的一个站点,至于详细怎么样还要等过了明天我才知道。
要是信号能够传输就要设置很多的站点,但站点可能会出些故障,从而影响信号的传输,我们就是处理故障的。
所以的站点都是由监控中心24小时监控的,当监控中心发现有问习题,我们就必须马上到站上去查明到底出了什么问习题,再通知相应的部门前去维修。
篇二第二天今天没出什么事,组长便带我们去巡查。
每个月每个组都要对自己的站点全部巡查一次,不管有没有问习题都得去。
而巡查就是去统计一下基站里的设备的型号,数量,规格等。
把填好的表放在基站里,以便以后检查的时候用,今天是8月的第一天,自然开始把所有的站点都清理一遍了。
进去基站,里面的温度就是23或24。
夏天进去特别爽,里面有很多设备。
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系统:传输系统,包括sdh设备,光缆,电缆等等;动力系统,蓄电池,市电等等;动环监控系统;天馈系统;bts主设备;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如空调,防盗门等等。
里面的温度都是保持在23℃或者24℃。
因为是夏天进去特别的凉爽,不过有的空调坏了,里面的温度可以到达40℃以上。
因为是巡查所以特别简单。
所谓的巡查即是将基站内的所有设备的名称,类型,个数,型号等通通做一个统计。
可能是()为了以后检查方便一些吧。
我们这个组就四个人吧,两个司机,不过也管辖了大概50多个站点。
基站在我的理解应该是信号传输的一个中点吧,就如同公交车的站台,有了它你才能方便的到各个地方,而有了基站信号也才能传得更远更宽。
生产实习日记

生产实习日记生产实习日记集锦八篇一天即将完结,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
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生产实习日记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产实习日记篇120xx年X月X日星期X 晴今天在同事的帮助下终于安装上了PKPM啦,不过密码狗是向同事借的,暂时先用这吧,今天的任务就是熟悉PKPM软件里面的主菜单功能,如何完成轴线输入和网格生成的操作,在这过程中,因为对软件的不熟悉,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是在同事的帮助和指点下,这些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一天一小步,一个星期一大步,这是我对自己定下的目标,今天的任务就是熟悉PKPM软件,希望能够唤起以前课堂上老师讲课的记忆。
通过今天的熟悉,我基本了解了PKPM的基本工作方式。
今天继续学校PKPM软件,今天学习了PKPM软件中的楼层定义、柱的布置和梁的布置。
在框架梁结构里,主梁是放在框架柱上的,次梁是放在主梁上的。
在相交处要小心计算主梁,因为,这是主要受力构件,不得马虎。
计算要点有:1、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2、与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3、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0~60)mm,双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构件,通常按弹性理论计算,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今天贺辉辞职了,有点舍不得他,因为在我刚来到设计院的时候,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在这里祝他一路顺风吧、生产实习日记篇220xx年2月25日星期二今天,李老师要去仓库办事,在我的要求下也带上了我,看到堆乱七八糟的都是一些从未见过的东西,李老师告诉我这些东西都是从公司郊区的工厂运过来的。
所有的东西都是分类摆的,所以她叫来了一个仓库的师傅来,在她的使唤下工人师傅把东西搬来搬去的。
关于生产实习日记10篇

关于生产实习日记10篇生产实习日记篇1因为之前几天去看了预应力张拉的施工,发现自己有太多的困惑,虽然有通知师傅了解了一些,但还是有太多的不懂,所以今天在办公室学习了一些有关预应力的知识。
预应力张拉就是在构件中提前加拉力,使得被施加预应力张拉构件承受拉应力,进而使得其产生一定的形变,来应对钢结构本身所受到的荷载,包括好屋面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等。
一般张拉用到钢绞线、千斤顶、锚板、夹片等;其作用是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绞线,施加预压应力,提高构件的抗弯能力和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
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生产实习日记篇2今天看到裙楼外有一部分脚手架正在拆除,自己在跟小张走完现场后,利用在办公室的空余时间去了解有关脚手架方面分知识。
工艺流程为:水平悬挑→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
定距定位。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其余按一下构造要求搭设。
脚手架的拆除顺序:总的原则,先搭的后拆,后搭的先拆。
1、拆除顺序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
即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2、拆立杆时,应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生产实习日记[五篇]
![生产实习日记[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c2f15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d.png)
生产实习日记[五篇]1.生产实习日记篇一今日实习感受觉得工厂里面太热了,这是因为方面便蒸煮过程产生的热量,里面的工人实在辛苦。
发觉xxxx在生产方便面的时候并不完全自动化的,例如在成品检验,还有把餐具放进方便面里面这两个环节都是人工的。
假如可以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的话,面的质量肯定还会提升。
实现包装机高效、低损耗、自动检测等多功能才是该企业以后发展的方向。
方便面中最贵的并不是面,而是它的酱料。
酱料的调制是生产方便面里面最关键的一环,因为酱料生产算是企业机密,我们这次没有机会看得到,实在可惜。
油炸方便面一般生产流程是:原料搅拌、混合→熟化→复合压片→连续压片→切条波纹、成形→蒸煮糊化→初冷→切断→折叠→分排→着味→油炸脱水→冷却→成品检验→分袋包装→成品装箱。
xxxxx的方便面的生产基本上完全按照上面的经典流程。
2.生产实习日记篇二今日一下车我就傻眼了,天哪!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刺鼻的气味,我们四人一组,每个车间的师傅负责带我们生产学习,现在的化工厂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工人劳动相对比较轻松,但是一般一个岗位一班就一个人,一班的时间是8个小时,也就是说,工人师傅要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一呆就是八个小时。
一开始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对于我们来说,在学校里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和同学朋友,这八个小时单调的工作难以想象,但是随着与工人师傅共同工作的时间久了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我们现在吃穿不愁,但是真正到了社会上,首先我们的自己养活自己!然后的为家庭担起相应的责任!我们必须靠自己的劳动来实现这些!这时我们就不会觉得这八个小时是多么的漫长了,因为这八个小时的背后是我们劳动换来的收获。
在实习时的工作学习同时让我认识到社会是残酷的,没有文化、没有本领、懒惰,就注定你永远是社会的最底层!但同时社会又是美好的,只要你肯干、有进取心,它就会给你回报、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总之,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收获是很大的。
我会更加珍惜我的学习,并且用实习的心得时时激励自己!3.生产实习日记篇三今日我们的主要实践活动是参观xxx机械厂和xxxx机械厂,了解工厂的工业生产业务,制造大、中、小型各类零部件的机床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以及生产,加工各类零部件的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实习日记
生产实习日记4篇
6·28宇海电子陶瓷厂
排好队后我们被分成两组,分别有一个技术人员带领我们参观。
带我们这一组参观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一问才知道,他竟然跟
我们学的是同一个专业。
他首先带我们来到第一个环节——配料室。
这个工厂主要生产压电陶瓷,原料为氧化锆、氧化钛。
各用一个大
盘装,一盘有50公斤左右,用天平配料,采用人工配料方式,一次
配5公斤。
第二步是混料。
配完料后要进行混料。
混料有三种方式:搅拌,滚动和振动。
其中搅拌和滚动介质是水,如果原材料中含有溶于水
的物质则只能选振动的`方式。
第三步是预烧。
用压力罐将料浆中的水压出,压成料饼后进行预烧,让配好的料在850~950度的温度下进行反应。
预烧在隧道窑
(卧窑)中进行,由控制柜控制。
预烧温度根据料不同而有变化。
非BT的预烧温度为850~950,BT的为1100~1200。
隧道窑中采用了
热电偶来传热。
烧成温度为1250~1350。
烧成前要进行排塑,用隧
道窑,隧道窑内温度630度,烧结时间为22~24小时。
产品形状不
一样,温度也不一样。
而烧成采用的设备是JLS150型立式炉,宜兴
市飞达电炉电气设备厂出产的。
料从进下出,热气下进上出,形成
对流。
窑内温度为1200~1350,立式炉的保温性比隧道窑好。
第四步为成型。
成型分为自动成型和手动成型,形状复杂的用手动成型,大批量生产的时候用自动成型的方式,大部分都是用手动
成型。
成型之前的一个过程是加PVA粘合剂造粒。
PVA是一种高分子,高温挥发。
成型方式有三种,分别为:干压。
等静压,扎膜。
干压和扎膜在成型前都必须加PVA,等静压可以不加。
等静压也叫
静水压。
压成快沉浮24个小时破碎过筛先过40|30目取之间颗粒可
成型。
原料成型后要对原材料进行取样检验,用标准片20*2检验原
材料是否符合标准。
第五步,加工,分为加工粗磨和加工细磨。
加工细磨有四道平磨机,加工粗磨加磨砂——金刚砂。
参观完粗磨和细磨后,师傅又带
领我们分别参观了磨外圆,内圆,斜面,平面。
第六步:上电极,涂银浆。
在烧成好的陶瓷表面镀氧化银,在
700~800摄氏度的温度下
加热,氧化银分解。
给压电陶瓷上电极,极化后用电容纸包起来,不让银氧化。
烧银后极化具有压电效应,
第七步为测试,测试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电容;2、频率;3、介电常数;4、阻抗;5、谐振频率;6、反谐振;7、几点阻碍使
电轴趋向一个方向,给它一个电场;8、损耗(介电);
经过3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最之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xx县xx完小。
第一眼看到周围的时候,就一个感觉“穷”,村民都就住的土坯房,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就就一台彩色电视机,小孩子穿得都不就
十分得体,十分缺乏照顾。
我认识的第一个孩子叫做吴龙琴。
认识她就因为在我们打扫办公室的时候她主动过来帮我们的帮我们的忙。
她麻利地打扫着,一看
就明白她经常做诸如此类的家务活。
透过询问,她告诉我们,她经
常在家扫地、洗衣服或者就炒菜,而她却仅仅只十岁不到。
我惊讶
于她的懂事与勤快,毕竟我这个20岁的人都很少做或者就不会做。
她们很小就开始照顾自我,自我洗澡、洗衣服、梳头,此时一切都
被自我安排得仅仅有条,只就做不做得好就就另外一回事。
第一天,我便参观了车间,它是现代化的,印刷机的档次决定了这个厂的档次--都是进口于瑞士、网名大全德国、日本等地的先进
设备。
在隆隆的设备声中,我看见了著名的哈药六厂的外盒包装。
然后我就来到了制作中心。
经过了一两天,中心的大哥大姐叔叔阿
姨的脸也熟了,自然,我心里也没那么紧张了。
这些前辈给人的感
觉:认真。
这种不是两个字可以描绘出来的感觉,除非你身临其境去感受一下,那种气氛自然影响到每个人。
这便是尽业精神吧。
平时,除了在一旁静静地看大伙工作,由于本身个人原因,不太敢于问问题。
再者,大家都在忙,我便更加不便打扰他人工作。
而平时比较空,于是我便想了解一下这个制作中心的流程。
首先,我自己想了一下,在纸上一比划:接单子→构思设计→修改→审→①不合格继续修改②通过后生产。
后来看了标准流程,再加上平时所见所闻,发觉工艺员的工作最烦琐,也觉得工艺员与制作员的工作最有意思。
除了了解流程外,平时,我就在中心里走动走动,看看大伙都在干什么,真的很想了解成为工艺员所需专业知识,可是"不打扰工作"的念头一直在脑中盘旋……
还有,在这里给我留下印象的还有文挡之保存与交接--这是很重要的,使工作具有条理,有据可查。
五天里,我也接到过些小工作,发个传真,去蓝纸等等,一一认真完成了。
挺想多些这样的工作的,把我弄得忙不过来。
但更想学会工艺员和制作员的技术。
a、将刚焦了墨水的线从墨斗里拉出来在空中拉紧,然后轻轻的弹一下。
这样可以把墨绳上过多的墨水弹出来,从而避免了弹出来的墨线变得太粗。
b、弹墨线的时候,用力把墨绳拉紧,这样弹出来的线就可以又细又清晰了。
很简单,但是很实用~。
不过近期已经没有放线的工作了,我想我也这次实习也没有什么机会去实践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