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项目实施方案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项目实施方案XX吴定稿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2013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项目实施方案动画制作技术项目理论知识部分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
涵盖影视动画原理、动画概论、镜头景别分类及表现特征、画面运动、画面构成要素、蒙太奇、分辨率、安全框、时间线、MAYA建模、MAYA材质贴图、MAYA粒子渲染、MAYA快捷键使用、骨骼运动等。
实践操作部分参赛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所有软件不含第三方插件)和相关资源,利用MAYA 2013软件完成相应任务,按照试题要求制作完成符合要求的角色三维模型和动画,作品体现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最终生成符合要求的图片格式或者视频格式。
要求提交的项目文件:(1)动画渲染视图;(2)角色动画视频;(3)项目制作的工程文件。
考核要点:(1)建模MODELING: Polygon建模,NURBS建模,Subdivision 建模,UV贴图编辑,贴图烘焙技术。
(2)渲染RENDERING:灯光及阴影,材质调节(含默认材质及MENTAL RAY渲染器材质),全局光照渲染设置,焦散效果渲染,HDIR图像照明渲染,输出各种格式的图片或视频。
(3)动画ANIMATION:设置关键帧,角色皮肤与肌肉设置,骨骼绑定制作,模型权重设置,动画制作及调节技法,运动混合编辑。
(4)特效EFFECT:不作特别要求。
5.动画制作技术项目240分钟(其中理论笔试20分钟、操作技能考核220分钟)。
动画制作技术项目1.赛场提供的硬件环境: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最低要求:CPU双核、主频1.8 GHz 以上;内存2 GB;硬盘120 GB;独立显卡,显存256 MB;DVD 光驱;耳机,17寸以上显示器。
2.赛场提供的软件环境:Windows XP Pro SP2(中文版)MS Office 2003(中文版)Autodesk Maya 2013(中文版)Adobe Photoshop CS3 Extended (中文版)Unfold3D 4.0(英文版)ACDSee 10 (中英文都可)以上软件均不提供原介质包以外的第三方插件。
2015年江苏省技能比赛信息技术类实施方案设计

2015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项目实施方案一、竞赛项目及内容(一)竞赛项目本次竞赛设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网络搭建及应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动画片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八个项目,分为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和教师组三个组别。
其中,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网络搭建及应用(2人一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电子商务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智能家居安装维护(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为团体竞赛项目,动画片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为个人竞赛项目。
(二)竞赛内容及要求各项目竞赛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闭卷机考方式进行;操作技能竞赛采用现场操作方式进行。
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项目1.理论知识部分物联网原理、RFID、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WSN技术、物联网智能设备与嵌入技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定位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应用等基础知识。
2. 操作技能部分参赛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和操作要求完成以下操作:中职学生组:使用赛场提供的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装置、计算机等设备、耗材完成实践考试,按工程设计图进行施工,完成系统布线、传感器节点板焊接、无线传感应用模块程序配置烧录、组网测试、智能商业应用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健康系统的安装调试、上位机数据库安装配置、上位机应用管理软件的部署和配置以及移动互联应用服务端与终端软件程序编写,完成竣工文档编写、整理工具及现场等任务。
高职学生、教师组:使用赛场提供的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装置、计算机等设备、耗材完成实践考试,按比赛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完成系统布线、传感器节点板焊接、无线传感应用模块程序配置烧录、组网测试、智能商业应用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健康系统的安装调试、上位机数据库安装配置、上位机应用管理软件的部署和配置以及移动互联应用服务端与终端软件程序编写,完成竣工文档编写、整理工具及现场等任务。
2023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项目竞赛实施方案

2023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项目竞赛实行方案一、竞赛项目及内容(一)竞赛项目本次竞赛设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网络组建与管理、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硬件检测、动画片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七个项目,分为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和教师组三个组别。
其中,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网络组建与管理(2人一组)、电子商务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为团体竞赛项目,计算机硬件检测、动画片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为个人竞赛项目。
(二)竞赛内容及规定各项目竞赛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构成。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闭卷机考方式进行;操作技能竞赛采用现场操作方式进行。
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项目1.理论知识部分(各组别)物联网原理、RFID、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WSN技术、物联网智能设备与嵌入技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定位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应用等基础知识。
2. 操作技能部分(各组别)参赛选手运用大赛组委会提供旳软硬件环境和操作规定完毕如下操作:使用赛场提供旳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物联网工具箱及耗材包、工作台、计算机等设备完毕实践考试,完毕物联网感知层设备安装与调试、物联网网络传播层连接与配置、物联网应用层系统布署与配置、物联网应用系统使用与维护及物联网应用系统旳开发与调试等任务。
教师组需撰写试验教学设计文档..............考核要点(各组别):(1)认知型知识:(2)实操型知识:(3)开发型知识:网络组建与管理项目1.理论知识部分(各组别)(1)计算机网络旳构成,体系构造及协议,局域网原则及主流局域网技术,广域网及网络互连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网络应用等理论知识。
(2)Linux系统旳基础知识,基本命令及应用,文献系统及服务器配置,网络安全等理论知识。
2022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比赛方案

本次竞赛设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电子商务技术、网络搭建及应用、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挪移互联与物联网技术七个项目,分为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和教师组三个组别。
其中,计算机硬件检测维修(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 3 人一组,教师组 2 人一组)、电子商务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 3 人一组,教师组 2 人一组)、网络搭建及应用 ( 2 人一组)( 3 人一组)、挪移互联与物联网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 3 人一组,教师组 2 人一组)为团体竞赛项目,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为个人竞赛项目。
各项目竞赛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份组成。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闭卷机试方式进行;操作技能竞赛采用现场操作方式进行。
1. 理论知识部份( 1 )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晶振、直流电源等电子元件及电路原理理论知识。
( 2 )恒温烙铁、万用表、热风焊台、吸锡器、编程器、示波器、 POST 检测卡、打阻值卡等检测维修工具使用知识。
( 3)台式机主板 CPU 供电电路、内存供电电路、 CMOS 电路、开机电路、时钟电路、接口电路、复位电路、 ATX 电源等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知识。
( 1 )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晶振、直流电源等电子元件及电路原理理论知识。
( 2 )恒温烙铁、万用表、热风焊台、吸锡器、编程器、示波器、 POST 检测卡、打阻值卡等检测维修工具使用知识。
( 3)台式机主板 CPU 供电电路、内存供电电路、 CMOS 电路、开机电路、时钟电路、接口电路、复位电路、 ATX 电源等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硬件故障的维修思路和方法。
(4)液晶显示器构架及基本知识、电源电路、驱动板电路、高压板电路、按键板电路、屏显电路结构和原理等理论知识、硬件故障的维修思路及方法。
2. 操作技能部份通过竞赛,重在考察选手在计算机硬件维修工具的使用、台式机主板硬件故障的检测维修技能,以及掌握这些知识所衍生的数码产品的检测、维修与调试的技能,撰写相关报告。
学校技能竞赛信息技术类技能竞赛方案

学校技能竞赛信息技术类技能竞赛方案技能竞赛方案:学校信息技术类技能竞赛一、竞赛背景分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学校决定组织一次信息技术类技能竞赛。
通过此次竞赛,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归纳总结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竞赛目标1.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营造全校信息技术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竞赛内容1.硬件部分:学生需要组装一台电脑,并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测试其正常运行。
2.软件应用部分:学生需要通过虚拟机环境安装、配置操作系统,并能够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和编程语言。
3.网络部分:学生需要搭建局域网,进行网络连接设置和常见网络故障排除。
四、参赛人员和组队要求1.参赛人员:本次竞赛开放给全校学生报名参加,每个年级选拔出不超过10名学生参赛。
2.组队要求:每个队伍由3名学生组成,其中至少一个学生具备较强的硬件知识,一个学生具备较强的软件应用知识,一个学生具备较强的网络知识。
五、竞赛形式1.初赛:采取筛选赛制,每个参赛队伍需要完成一系列的选择题和实操题,根据得分情况选拔出前10名队伍晋级。
2.决赛:决赛分为三个环节:演示环节、应急环节和创新环节。
-演示环节:参赛队伍需展示自己搭建的电脑和局域网,并演示一些常用软件的应用。
-应急环节:设置一些网络故障和电脑故障,参赛队伍需要进行排除和修复。
-创新环节:参赛队伍需要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过程。
3.决赛评分:综合考虑队伍在各个环节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最终决出冠军、亚军和季军。
六、竞赛安排1.报名阶段:指定报名时间,并要求参赛队伍填写报名表。
2.初赛阶段:确定初赛时间和场地,组织初赛测试,选出前10名队伍晋级。
江苏省2015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方案范文

2015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项目实施方案一、竞赛项目及内容(一)竞赛项目本次竞赛设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网络搭建及应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动画片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八个项目,分为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和教师组三个组别。
其中,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网络搭建及应用(2人一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电子商务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智能家居安装维护(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为团体竞赛项目,动画片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为个人竞赛项目。
(二)竞赛内容及要求各项目竞赛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闭卷机考方式进行;操作技能竞赛采用现场操作方式进行。
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项目1.理论知识部分物联网原理、RFID、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WSN技术、物联网智能设备与嵌入技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定位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应用等基础知识。
2. 操作技能部分参赛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和操作要求完成以下操作:中职学生组:使用赛场提供的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装置、计算机等设备、耗材完成实践考试,按工程设计图进行施工,完成系统布线、传感器节点板焊接、无线传感应用模块程序配置烧录、组网测试、智能商业应用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健康系统的安装调试、上位机数据库安装配置、上位机应用管理软件的部署和配置以及移动互联应用服务端与终端软件程序编写,完成竣工文档编写、整理工具及现场等任务。
高职学生、教师组:使用赛场提供的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装置、计算机等设备、耗材完成实践考试,按比赛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完成系统布线、传感器节点板焊接、无线传感应用模块程序配置烧录、组网测试、智能商业应用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健康系统的安装调试、上位机数据库安装配置、上位机应用管理软件的部署和配置以及移动互联应用服务端与终端软件程序编写,完成竣工文档编写、整理工具及现场等任务。
江苏省2015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方案

2015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项目实施方案一、竞赛项目及内容(一)竞赛项目本次竞赛设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网络搭建及应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智能家居安装维护、动画片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技术八个项目,分为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和教师组三个组别。
其中,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网络搭建及应用(2人一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电子商务技术(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智能家居安装维护(中职学生组和高职学生组3人一组,教师组2人一组)为团体竞赛项目,动画片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数字影音后期制作为个人竞赛项目。
(二)竞赛内容及要求各项目竞赛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闭卷机考方式进行;操作技能竞赛采用现场操作方式进行。
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项目1.理论知识部分物联网原理、RFID、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与WSN技术、物联网智能设备与嵌入技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定位技术、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应用等基础知识。
2. 操作技能部分参赛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和操作要求完成以下操作:中职学生组:使用赛场提供的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装置、计算机等设备、耗材完成实践考试,按工程设计图进行施工,完成系统布线、传感器节点板焊接、无线传感应用模块程序配置烧录、组网测试、智能商业应用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健康系统的安装调试、上位机数据库安装配置、上位机应用管理软件的部署和配置以及移动互联应用服务端与终端软件程序编写,完成竣工文档编写、整理工具及现场等任务。
高职学生、教师组:使用赛场提供的移动互联与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装置、计算机等设备、耗材完成实践考试,按比赛要求进行工程设计,完成系统布线、传感器节点板焊接、无线传感应用模块程序配置烧录、组网测试、智能商业应用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健康系统的安装调试、上位机数据库安装配置、上位机应用管理软件的部署和配置以及移动互联应用服务端与终端软件程序编写,完成竣工文档编写、整理工具及现场等任务。
信息技术行业技能竞赛活动方案

信息技术行业技能竞赛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行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激发信息技术从业人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增强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特举办此次信息技术行业技能竞赛。
二、活动目的1、提升信息技术行业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鼓励创新和实践。
2、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信息技术人才,为行业发展储备力量。
3、促进信息技术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
4、提高社会对信息技术行业的关注度,增强行业的影响力。
三、活动主题“创新驱动,技领未来”四、参赛对象信息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信息安全工程师等。
五、竞赛内容1、软件开发编程语言:Java、Python、C++等。
开发项目:Web 应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桌面应用开发等。
考核重点:算法设计、代码规范、功能实现、性能优化等。
2、网络技术网络规划与设计:包括网络拓扑结构、IP 地址分配、VLAN 划分等。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如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
网络故障排查与修复:模拟网络故障,要求参赛者迅速定位并解决问题。
网络安全: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与防范等。
3、数据库管理数据库设计:根据给定的业务需求,设计合理的数据库结构。
数据操作与管理:数据的增删改查、存储过程编写、索引优化等。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制定备份策略,进行数据恢复操作。
数据库性能调优:分析数据库性能瓶颈,提出优化方案。
4、信息安全网络攻击与防御:识别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系统安全配置:服务器的安全配置、操作系统漏洞修复等。
密码学应用:加密算法的使用、数字证书的管理等。
安全漏洞挖掘与修复:发现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并进行修复。
六、竞赛形式1、初赛采用在线理论知识测试的方式,涵盖竞赛内容的各个方面。
考试时间为具体时长,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
根据初赛成绩,选拔一定比例的选手进入复赛。
2、复赛以实际操作项目为主,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信息技术类项目实施方案一、竞赛项目及内容(一)竞赛项目本次竞赛设企业网搭建及应用、CAD技术、数字影音后期制作、动画制作技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五个项目,分为中职学生组和教师组二个组别。
其中,企业网搭建及应用(2人一组)、网络综合布线技术(3人一组)为团体竞赛项目,其它项目均为个人竞赛项目。
(二)竞赛内容及要求企业网搭建及应用项目:竞赛由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
理论知识竞赛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操作技能竞赛采用现场操作方式进行。
1.理论知识部分(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体系结构及协议,局域网标准及主流局域网技术,广域网及网络互连技术,网络应用等理论知识。
(2)Linux系统的基础知识,基本命令及应用,文件系统及服务器配置,网络安全等理论知识。
(3)Windows系统的基本概念,用户与组、域与策略、磁盘与文件管理、群集管理、网络安全与服务器配置等理论知识点。
2.操作技能部分中职学生组:参赛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按试题要求和技术规范组建网络,并对交换机、路由器及无线设备进行配置;在虚拟机Oracle VM VirtualBox上安装Windows 和Linux操作系统;在保证网络连通的情况下,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与管理,使网络系统按要求运行,实现文件上传下载及网络打印等功能。
教师组:参赛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按试题要求和技术规范,合理组建网络,并对交换机、路由器及无线设备进行配置;在虚拟机Oracle VM VirtualBox上安装Windows 和Linux操作系统;在保证网络连通的情况下,对服务器进行配置与管理,使网络系统按要求运行, 实现文件上传下载及网络打印等功能。
教师组需撰写实验教学设计文档(格式参照实验指导书)。
3.注意事项:选手自带交换机、路由器、打印机、双绞线制作工具。
CAD技术项目:1.理论知识部分主要考核Inventor软件操作知识、产品设计理论、图示方法及材料与结构等知识。
2.操作技能部分参赛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和制作要求,利用Autodesk Inventor完成以下操作:中职学生组:完成一种以上产品的零部件的制图、产品的外观造型创意设计及最终效果渲染。
考核要点:基本识图能力、制图能力,软件操作熟练程度、产品外观造型的基本创意设计能力。
教师组:完成一种以上产品的零部件的制图、产品的外观造型创意设计及最终效果渲染。
并能针对一种工业产品的设计提出自己的实训方案,包括软件应用技巧、设计创意切入点等。
考核要点:识图能力、制图能力、软件操作熟练程度、产品外观造型设计创意能力,对工业产品设计方法、软件操作、实训教学等的理解及操控能力。
3.竞赛项目说明产品设计所涉及的范围主要包括:(1)家居类:电风扇、排气扇、空调扇、咖啡壶、咖啡机、电熨斗、吸尘器、空气加湿机、电暖器、电热油汀、空气清新机、空气净化器、饮水机、净水机等。
(2)个人类: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电动牙刷、电子按摩器、脱毛器、电子体温计、电子美容仪、卷发器等。
(3)消费电子类:个人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电子辞典等电子消费产品,MP3、MP4、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影像视频产品,显示器、电话、手机、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网络通信产品,电子乐器、电子游戏机、电子玩具、电子礼品等电子技术产品等。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1.理论知识部分中职学生组: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判断题。
涵盖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电视摄像技术、景别含义及表现特征、镜头分类及表现特征、画面运动、画面构成要素、蒙太奇含义、蒙太奇类型、画面组接原则、像素、分辨率、安全框、时间线、各类特效含义、键控、素材类型、编辑方式、非编概念、音视频文件格式等。
教师组: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判断题。
涵盖电视节目制作流程、电视摄像技术、景别含义及表现特征、镜头分类及表现特征、画面运动、画面色彩、色温、画面构成要素、蒙太奇含义、蒙太奇类型、电视叙事方法、画面组接原则、画面镜头设计、像素、分辨率、安全框、时间线、各类特效含义、键控、素材类型、编辑方式、非编概念、音视频文件格式等。
2.操作技能部分中职学生组:选手须根据赛场提供的软硬件环境、素材以及试题要求,利用Avid Media Composer 5.5软件完成相应任务,能按照指定的格式生成视频文件,所完成的视频文件必须能够完全脱离制作环境播放,竞赛题目中有制作要求的项目,要根据要求或提供的样片制作作品,短片编辑要求制作片头、片尾、字幕,并添加必要的声音和合成效果。
教师组:选手须根据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素材以及试题要求,利用Avid Media Composer 5.5软件完成相应任务,能按照指定的格式生成视频文件,所完成的视频文件必须能够完全脱离制作环境播放。
竞赛题目中有制作要求的项目,要根据要求或提供的样片制作作品,短片编辑要求完成片头、片尾、字幕、声音和合成效果,作品体现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符合蒙太奇规律,画面流畅,节奏紧凑,有创意。
考核要点:镜头选取;镜头组接技巧;特效、特技制作;字幕创作;声音处理;作品输出;短片创作。
动画制作技术项目:1.理论知识部分题型为选择题和判断题。
涵盖影视动画原理、动画概论、镜头景别分类及表现特征、画面运动、画面构成要素、蒙太奇、分辨率、安全框、时间线、MAYA建模、MAYA材质贴图、MAYA粒子渲染、MAYA快捷键使用、骨骼运动等。
2.实践操作部分参赛选手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软硬件环境(所有软件不含第三方插件)和相关资源,利用MAYA 2013软件完成相应任务,按照试题要求制作完成符合要求的角色三维模型和动画,作品体现技术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最终生成符合要求的图片格式或者视频格式。
要求提交的项目文件:(1)动画渲染视图;(2)角色动画视频;(3)项目制作的工程文件。
考核要点:(1)建模MODELING:Polygon建模,NURBS建模,Subdivision建模,UV贴图编辑,贴图烘焙技术。
(2)渲染RENDERING:灯光及阴影,材质调节(含默认材质及MENTAL RAY渲染器材质),全局光照渲染设置,焦散效果渲染,HDIR图像照明渲染,输出各种格式的图片或视频。
(3)动画ANIMATION:设置关键帧,蒙皮设置,骨骼绑定制作,模型权重设置,动画制作及调节技法,运动混合编辑。
(4)特效EFFECT:不作特别要求。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项目1.理论知识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基础、传输介质和特性、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标准与规范、综合布线施工、测试及验收等内容;2.操作技能部分参赛选手利用赛场提供的软硬件环境和操作要求完成以下操作:中职学生组:能够按竞赛要求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和编制预算,完成RJ45网络模块和通讯模块安装与端接、网络跳线制作、铜缆链路安装与端接,光缆链路安装与熔接,PVC线管和线槽安装与施工等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并编写竣工资料、整理工具和清洁场地等任务。
教师组:能够合理进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和编制预算,完成RJ45网络模块和通讯模块安装与端接、网络跳线制作、铜缆链路安装与端接,光缆链路安装与熔接,PVC线管和线槽安装与施工等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施工,并编写竣工资料、整理工具和清洁场地等任务。
竞赛所需工具清单表考核要点:(1)点数统计表、端口对应表、材料统计表及预算表的编制;(2)系统图、施工图的绘制;(3)布线实训部分(底盒安装、模块安装、面板安装、线槽安装、线管安装以及链路安装等);(4)配线实训部分(链路测试、模块端接等);(5)网络跳线制作;(6)竣工资料的编写;(7)施工管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等)。
3.注意事项:(1)选手需自带竞赛所需工具,各参赛队只允许携带工具清单表中的工具,不允许携带任何其它工具及辅材。
(2)除了光纤熔接机外,不允许参赛队带任何交流电源设备及工具。
(三)竞赛时间1.企业网搭建及应用项目240分钟(其中理论考核60分钟、操作技能考核180分钟)。
2.CAD技术项目240分钟(其中理论笔试60分钟、操作技能考核180分钟)。
3.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240分钟(其中理论笔试60分钟、操作技能考核180分钟)。
4.动画制作技术项目300分钟(其中理论笔试60分钟、操作技能考核240分钟)。
5.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项目240分钟(其中理论笔试60分钟、操作技能考核180分钟)。
二、竞赛命题及裁判(一)竞赛命题由大赛组委会负责题库建设,竞赛时,从多份竞赛试题中随机抽取一份作为正式竞赛试题。
(二)裁判聘请具有高级工程师、副教授以上职称或高级考评员证书之一的计算机专业专家担任裁判员,大赛裁判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
三、软硬件环境要求(一)企业网搭建及应用项目1.参赛选手自带硬件4台路由器、2台三层交换机、2台二层交换机、2台无线路由器、2块无线网卡、1台打印机及驱动、双绞线制作工具2.赛场提供的硬件软件环境(1)硬件设备4台计算机(含DVD光驱)、各类相关耗材若干。
(2)赛场提供的软件环境Centos 5.5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中文版)Windows 7 (中文版)Windows 2003 Server R2(中文版)Windows 2008 Server(中文版)Windows Server 2008 R2(中文版)Oracle VM VirtualBox 4.0.6RAR 4.0(中文版)Microsoft Office 2010(中文版)(二)CAD技术项目1.赛场提供的硬件环境最低配置为Intel主频≥2.0MHz;内存≥2GB;硬盘≥320GB;显卡显存256MB以上。
2.赛场提供的软件环境Windows 7 64位(中文版)Microsoft Office 2007(中文版)Autodesk Inventor 2012(中文版)(三)数字影音后期制作项目1.赛场提供的硬件环境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处理器Intel Core 2 或Intel Core i 系列,内存:≥2GB,显卡显存≥256 MB,内置硬盘驱动器:硬盘≥250 GB,2.赛场提供的软件环境Windows 7 64位(中文版)Microsoft Office 2007(中文版)Avid Media Composer 5.5(包含中文语言包)QuickTime 7.0以上版本3.选手自带设备耳机(四)动画制作技术项目1.赛场提供的硬件环境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最低要求:CPU双核、主频1.8 GHz 以上;内存2 GB;硬盘120 GB;独立显卡,显存256 MB;DVD 光驱;17寸以上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