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常规赛项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T-2018033赛项名称:养老服务技能英文翻译:Aged Care Service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公共管理与服务二、竞赛目的旨在通过竞赛全面展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面向应用的实践能力和专业风采,检验学生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养老服务操作技能、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的综合能力;引领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专业技术,提升养老服务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教学改革和专业方向调整,扩大行业与职业影响力,促进我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和储备,推动我国养老服务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竞赛内容以养老服务人员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根据养老服务人员工作过程,整合3个考核项目,涵盖生活照料、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培训指导等内容。

其中,生活照料包括:为不能自理老年人喂饭;为老年人布置睡眠环境并协助老年人上床睡觉;为卧床老年人更换床单、被罩;为卧床老年人翻身预防压疮;为带鼻饲管老年人进行进食照料;用棉球法为老年人进行口腔护理;识别老年人进食困难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基础护理包括:查对并帮助老年人服药;使用热水袋为老年人保暖;为老年人进行湿热敷;采用绷带包扎法进行外伤止血包扎;留置尿管的老年人更换尿袋;为老年人测量腋下体温;为Ⅰ期压疮老年人提供照护;应对老年人Ⅰ度烫伤。

康复护理包括:指导老年人使用拐杖行走训练;使用轮椅转运老年人;帮助老年人进行穿脱衣服训练;指导肢体障碍老年人进行床上翻身康复训练;指导肢体障碍老年人进行桥式运动的康复训练。

心理护理包括: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疏导老年人不良情绪。

培训与指导包括:对初级养老护理员进行实践指导。

(一)竞赛形式及时间1.实操笔答(90分钟)案例分析:参赛选手对给出的1份老年人照护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分析,按照答题要求提出解决方案。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doc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doc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8118赛项名称:护理技能英语翻译:Nursi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医药卫生二、竞赛目的通过竞赛,全面考核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引领高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搭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培养能够顺利进入护理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护理人才。

三、竞赛内容以临床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要求,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科学的护理。

竞赛分别设置健康评估室、抢救室2个考评站点。

在健康评估室,选手根据赛项提供的案例对患者现状进行评估,列出主要护理问题(至少4个),并针对首优护理问题列出主要护理措施(至少4个以上);在抢救室,选手根据案例在四个赛室分别实施右踝关节扭伤包扎、心肺复苏、静脉留置针输液、气管切开护理4项护理技术操作。

案例分析竞赛时长为30分钟,占总成绩的10%;技术操作竞赛时长为32分钟,占总成绩的90%。

重点考查参赛选手知识应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执行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素养。

四、竞赛方式(一)参赛对象须为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五年制高职四、五年级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

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8年5月1日为准。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本赛项。

(二)组队要求1.本赛项为个人赛,包括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以团队方式报名参赛。

2.同一院校参赛选手不超过2名,每名选手限1名指导教师。

3.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报名获得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换。

如备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因故无法参赛,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相应赛项开赛10个工作日之前出具书面说明,经大赛执委会办公室核实后予以更换。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doc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doc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8088赛项名称:现代物流综合作业英语翻译:Modern logistics integrated operation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物流二、竞赛目的服务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适应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下物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推动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标准的实施与完善,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中职物流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展示参赛选手在物流中心现场作业、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吸引企业参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高中职物流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提升培养专业人才的市场匹配度。

三、竞赛内容竞赛内容由作业任务优化和职业素养、现场实操、方案汇报和作业总结三部分组成,具体如下。

竞赛内容、时间和分值表内容竞赛时间占总分比例作业任务优化60分钟12.5%第一部分物流专业素养30分钟12.5%第二部分现场实操40分钟65%第三部分方案汇报与作业总结20分钟10% (一)第一部分:作业任务优化和职业素养1.作业任务优化参赛队根据给定的一套题目(题目为Word形式呈现),题目中包含一个物流中心的全年的出入库订单信息和1天的工作计划(含入库、出库、移库、补货、拣选、盘点等作业任务),并根据Word2010答题纸完成作业任务优化,并用PowerPoint2010制作ppt(在第三阶段答辩时进行汇报)。

(1)使用Excel2010对指定货物在指定期间内的出入库汇总报表,并按题目要求对货物进行ABC分类(出入库汇总报表和ABC分类结果通过Word答题纸呈现);(2)按word答题纸模板的要求完成出入库汇总报表、库存信息统计、ABC分类、货位规划、出入库作业计划、移库作业计划、拣选作业计划、盘点作业计划等作业任务优化,通过使用Word2010答题纸呈现;(3)使用PowerPoint2010对以上(1)和(2)的内容形成汇报ppt。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赛项名称:市场营销技能英语翻译:Marketing Skills赛项组别:高职赛项归属产业:财经商贸二、竞赛目的本赛项为各院校师生提供交流借鉴的平台,引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以赛促教,推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营销过程对接,提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

三、竞赛内容市场营销技能赛项包括营销实战展示、商务数据分析和情境营销三个竞赛模块。

其中,营销实战展示模块考察营销过程中市场调查、产品促销、电话推销、网络客服、大客户拜访、网络营销、全渠道推广实战等各类典型职业活动的方案设计、组织落实、过程管理等基本专业技能,以及沟通表达、礼仪规范等基本职业素质;商务数据分析模块考察学生的商品分类、商务数据采集与分析等基本专业技能;情境营销模块不仅考察学生的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竞争策略分析与执行、营销活动策划与组织、成本核算与财务分析等基本专业技能,还进一步考察学生对充分竞争市场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

竞赛中选手将会用到经济学基础、商品学基础、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分析、消费心理学、营销策划、财务管理等课程的综合知识。

竞赛内容详见表1。

表1 “市场营销技能”竞赛内容与时长四、竞赛方式1.本赛项为团体赛。

以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为单位组织报名参赛。

2.团体赛不得跨校组队,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

每支参赛队由4名参赛选手组成。

每队限报2名指导教师,指导老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

3.本赛项可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国际团队观摩。

五、竞赛流程表2 竞赛流程六、竞赛赛卷本赛项包括营销实战展示、商务数据分析和情境营销三个模块。

(一)营销实战展示(15分)参赛院校选取真实商品在真实市场环境中进行真实营销典型职业活动,于竞赛当天在赛场完成活动方案和过程管理的总结文案,并按要求借助PPT进行现场汇报,允许使用Excel、Word、PowerPoint 软件进行辅助操作。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8020赛项名称:零部件测绘与CAD成图技术英语翻译:Parts Mesurement & Modeling & Drafting Competition 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加工制造业二、竞赛目的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有关精神,主动把握“中国制造2025”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机械工业“十三五”期间“强基”这一重点工程,通过技能大赛有效引导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职业学校大力培养具有数字化与信息化制造技术素养的现代工匠型专业综合技能人才,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赛项要求选手熟悉常用机构的结构和特性;掌握典型机械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在生产中的应用;理解机械零件几何精度的国家标准、ISO标准和行业标准;掌握极限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标注方法。

使其具备手工绘制草图、计算机制图和解决生产中测绘零部件等技术问题的基本技能。

赛项通过对零部件测绘、手工绘图、CAD成图、三维建模、装配专业知识与技能、质量控制、团队协作、职业素养等能力的全面考核来检验选手岗位综合技能水平。

赛项借鉴了世界技能大赛同类竞赛项目的竞赛规程与评分标准,吸引国际选手参与,引入企业典型生产项目案例,对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引导国内中等职业学校加强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使之不断与生产实际及专业课程相结合,做到岗位标准与课程标准相统一,从而改变专业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做、学、教”一体化。

三、竞赛内容竞赛时间:连续4小时。

竞赛内容:给定某机械部件或装置产品装配实物,要求:完成该产品或装置的测绘,徒手绘制指定零件的草图,用竞赛软件绘制该部件或装置的装配图和各零件的零件图、完成各零件的造型及其三维装配。

给定部件或装置中的某零件图纸及尺寸,要求:通过对给定尺寸的零件的综合检测,完成零件的质量检测报告,得出零件质量的合格性。

201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T-2018013赛项名称: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英语翻译:Metal smelting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能源动力与材料二、竞赛目的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及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我国冶金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生产自动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

企业生产要求岗位操作人员既懂工艺又懂设备。

目前,开设冶金相关专业的大多数院校比较重视金属冶炼的工艺技术培养,对设备检修技能关注甚少。

从参赛选手的操作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安全环保意识等方面展示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等,从而引领职业院校工艺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竞赛以金属冶炼生产要求设计内容,以火法冶炼相关岗位高级工职业技能要求为核心技能和核心知识考核点,培养考核选手金属冶炼环节设备检修、物料平衡、热平衡控制、冶金原理、正常冶炼操作、异常工况处理等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通过金属冶炼与设备检修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冶金及设备检修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促进冶金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升冶金及电气自动化类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为我国冶金行业转型升级、提升金属材料附加值等提供合格技能人才。

三、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括冶炼用专用行车设备电气排故项目、铜火法冶炼项目、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项目。

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完成三个项目的操作。

冶炼时,冶炼操作人员检查行车是否运行正常影响冶炼效率,做出异常情况判断,与检修人员共同完成设备检修、测试。

本次竞赛时间为3天,其中冶金设备电气排故20分钟(行车),铜火法冶炼约120分钟,氧气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完成两炉约80分钟。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GZ-2018060赛项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英语翻译:Automobi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赛项组别:高职组赛项归属产业:装备制造业二、赛项目的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背景,通过“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两个项目的竞赛,检阅参赛队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安全及文明生产等职业素养;展示职业教育教学与改革的最新成果及参赛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步伐,向社会宣传职业教育的成就,进一步促进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为行业、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

三、竞赛内容比赛采用实操考核形式,分“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汽车电气系统检修”两个项目进行。

理论考核融入实操考核中,参赛队在完成实操考核同时,应填写诊断报告,各分赛项的竞赛内容、时长见表一:表一各分赛项的竞赛内容、时长内容竞赛时长(分钟)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60汽车电气系统检修60其中:1.“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项目的竞赛内容及分值分配见“附件1:2018年汽车发动机系统检修竞赛方案”。

2.“汽车电气系统检修”项目的竞赛内容及分值分配见“附件2:2018年汽车电气系统检修竞赛方案”。

四、竞赛方式(一)竞赛以团体赛方式进行。

每个参赛队3名选手,参赛选手必须是2018年度在籍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四至五年级(含四年级)的学生;不限性别,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8年5月1日为准。

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同类赛项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得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二)竞赛队伍组成:由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为单位组队参赛,同一学校相同项目报名参赛队不超过1支,不得跨校组队。

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每队限报2名指导教师。

(三)2018年本赛项诚挚邀请国际团队参赛,欢迎境外代表队到场有序观摩。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拟设赛项规程一、赛项名称赛项编号:ZZ—2018051赛项名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装调与运维英语翻译:Assembly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of Distributed PV system赛项组别:中职组赛项归属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技术产业二、竞赛目的本赛项基于分布式光伏工程运维领域复合型人才断层的产业需求背景,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导思想的文件精神,推动新能源等产业急需紧缺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融合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岗位能力要求特点设计而生的赛项。

本赛项主要突出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安装调试及其智能化运维管理。

赛项立足分布式光伏系统的项目实施、系统运行、工程维护、智能运维等,检验参赛选手在既定的工程项目下的方案识读能力、对分布式光伏领域专业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熟练的技能操作能力以及基础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的安装与调试、运行与维护、管理与分析提升中职学生对工具性知识的掌握,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并注重对应用实践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开发。

与此同时,该赛项旨在通过赛事的组织与推广,响应国家“互联网+”智慧能源行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引导中等职业院校对于分布式光伏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视,创造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环境,以促进“互联网+”智慧能源行业的发展。

三、竞赛内容本赛项需要参赛选手完成对分布式光伏系统项目的方案设计,并对项目中的光伏发电、控制、储能、逆变、负载等设备,依照方案进行安装及调试;完成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并网连接、并网运行及调试;完成智能化通讯系统的安装及配置、通过最新的物联网通讯技术下发调度指令进行分布式系统的智能化维护.本赛项选手竞赛时间为3小时,比赛任务及考核内容如表1所示。

表1:比赛任务及考核内容四、竞赛方式(一)赛项采取团队比赛形式,不计选手个人成绩,统计参赛队的总成绩并进行排序.(二)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其中队长1名)和1-2名指导教师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常规赛项实施方案
一、大赛名称: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二、比赛时间:2018年5月-6月
三、比赛地点:
主赛区——天津。

分赛区——内蒙古、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岛、宁波。

四、主办单位: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部门。

五、比赛分组:中职组、高职组
六、比赛项目:比赛项目涵盖74个大项(76个分赛项)。

其中,中职组30个大项(32个分赛项);高职组44个大项(44个分赛项)。

七、大赛具体报名通知及各赛项规程由大赛执委会另发。

八、报名资格:报名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单位组队。

以计划单列市为单位报名仅限中职项目。

中职组参赛选手须为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籍学生;高职组参赛选手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

本科院校中高职类全日制在籍学生可报名参加高职组比赛。

五年制高职学生报名参赛的,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学生参加中职组比赛,四、五年级学生参加高职组比赛。

中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1周岁;高职组参赛选手年龄须不超过25周岁,年龄计算的截止时间以2018年5月1日为准。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能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比赛。

团体赛不得跨校组队,同一学校相同项目参赛队不超过1支;个人赛同一学校相同项目参赛人数不超过2人。

团体赛参赛队、个人赛参赛选手均可配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团体赛每队限报2名指导教师,个人赛每名选手限报1名指导教师。

九、分赛区组委会名单由大赛执委会另发。

十、赛项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