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最值问题
求最值方法--高考数学复习

求最值方法 -- 高考数学复习一问一答 -------- 最值问题方法总论1高中数学求最值有哪些方法?答:有 9 种方法: 1)配方法 2)鉴别式法; 3)不等式法; 4)换元法; 5)函数单一性法; 6)三角函数性质法; 7)导数法; 8)数形联合发;9)向量法2如何将恒成立问题转变为最值问题?答:1) a f ( x)恒成立,则a f (x)max 2)a f ( x)恒成立,则 a f (x)min一元整式函数最值1、二次函数张口方向、对称轴、所给区间均确立,如何求最值 ?答:1)确立对称轴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能否在所给区间。
2)假如在所给区间,一个最值在极点处获得,另一个最值在与极点横坐标较远的端点处获得。
3)若不在所给区间,利用函数的单一性确立其最值。
2、二次函数所给区间确立,对称轴地点变化,如何求最值 ?答: 1)挪动对称轴,将对称轴平移到定区间的左边、右边及区间内议论, 2)在区间内,只考虑对称轴与区间端点的距离即可。
3、二次函数所给区间变化,对称轴地点确立,如何求最值 ?答:分类议论,分为四种状况: 1)对称轴在闭区间左边;2)对称轴在闭区间右边3)对称轴在闭区间内且在中点的左边; 4)对称轴在闭区间内且在中点的右边(或过中点);4、二次函数所给区间、对称轴地点都不确立,如何求最值 ?答:将此中一个看作是“定”的,另一个看作是“动”的,而后如上分四种状况进行议论。
5、什么状况下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答:当两个变量的和或积为定值时运用,有时需要变形。
即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
6、对于多项式乘积的最值问题,如何求解答:能够考虑睁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7、如何求复合型函数的最值答:若函数f ( x), g( x) 在 [ mn.] 上单调性相同,则h( x) f (x)g(x) 在 [m.n] 上与 f ( x), g( x) 有同样的单一性,可利用单一性求h( x) 在[ mn.] 上的最值。
高中数学。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数学。
三角形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练习题(含答案)解三角形问题是高考高频考点。
主要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知识解题。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灵活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边转角”“角转边”。
另外,要注意a+c。
ac。
a+c三者的关系。
高考中经常将三角变换与解三角形知识综合起来命题。
如果式子中含有角的余弦或边的二次式,要考虑用余弦定理;如果遇到的式子中含有角的正弦或边的一次式时,则考虑用正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以上特征都不明显时,则要考虑两个定理都有可能用到。
而三角变换中主要是“变角、变函数名和变运算形式”,其中的核心是“变角”,即注意角之间的结构差异,弥补这种结构差异的依据就是三角公式。
正弦定理的主要作用是方程和分式中的边角互化。
其原则为关于边,或是角的正弦值是否具备齐次的特征。
如果齐次则可直接进行边化角或是角化边,否则不可行。
例如:(1)sinA+sinB-sinAsinB=sinC。
可化为a+b-ab=c;(2)bcosC+ccosB=a 可化为sinBcosC+sinCcosB=sinA(恒等式);(3) bcsinBsinC/2=asinA/2.余弦定理为a²=b²+c²-2bccosA。
变式为a=(b+c)-2bc(1+cosA)。
此公式在已知a,A的情况下,配合均值不等式可得到b+c和bc的最值。
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在判定是否构成三角形时,只需验证较小的两边之和是否比第三边大即可。
在求最值时使用较少。
另外,在三角形中,边角以及角的三角函数值存在等价关系。
例如a>b则A>B,则sinA>sinB,cosAB 则cosAB则sinA>sinB仅在一个三角形内有效。
解三角形中处理不等关系的几种方法包括:(1)转变为一个变量的函数;(2)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得最值。
例如,已知四边形面积为S1、S2、S3、S4,则S1+S2+S3+S4的最大值为多少?答案】1) $\frac{b}{a}=\frac{\sqrt{3}+1}{2}$;2) $a+b+c$ 的最大值为 $2\sqrt{3}+\sqrt{6}$。
高中数学最值问题12种

高中数学最值问题12种高中数学最值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找出某个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求解,涉及到导数、不等式、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数学知识。
下面我们将介绍12种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解法和相关概念。
1.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指函数的各个值中最大和最小的值。
一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常可以通过求解导数为0的点来获得。
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能需要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法等方法。
2.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求解顶点坐标来获得。
二次函数的最大值发生在开口向下的情况下,最小值发生在开口向上的情况下。
3.三角函数的最值:三角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来获得。
一般情况下,三角函数的最值为1和-1。
4.不等式的最值:不等式的最值是指不等式的解集中最大和最小的值。
不等式的最值可以通过求解方程来获得。
需要注意确定不等式边界的方式。
5.绝对值函数的最值:绝对值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分段性质来获得。
需要考虑绝对值函数的参数取值范围。
6.对数函数的最值:对数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来获得。
对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常发生在底数小于1的情况下。
7.指数函数的最值:指数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来获得。
指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常发生在指数大于1的情况下。
8.等式的最值:等式的最值是指满足等式的变量的最大和最小的值。
等式的最值通常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组来获得,在求解过程中需要注意排除无解的情况。
9.不定积分的最值:不定积分的最值可以通过求导和临界点的方式来获得。
需要注意确定积分的上下界。
10.定积分的最值:定积分的最值可以通过函数在积分区间上的最值来获得。
需要注意确定积分的上下界和积分变量的取值范围。
11.矩形面积的最值:矩形面积的最值可以通过求解矩形的边长和面积关系来获得。
需要注意确定矩形的条件和限制条件。
12.三角形面积的最值:三角形面积的最值可以通过求解三角形的边长和高的关系来获得。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析版)-高中数学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题型梳理【题型1直接法求最值】【题型2配凑法求最值】【题型3常数代换法求最值】【题型4消元法求最值】【题型5构造不等式法求最值】【题型6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题型7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题型8与其他知识交汇的最值问题】命题规律基本不等式是高考热点问题,是常考常新的内容,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题型通常为选择题或填空题,但它的应用范围很广,涉及到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等内容,它在高考中常用于大小判断、求最值、求最值范围等.在高考中经常考察运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或代数式的最值,具有灵活多变、应用广泛、技巧性强等特点.在复习中切忌生搬硬套,在应用时一定要紧扣“一正二定三相等”这三个条件灵活运用.知识梳理【知识点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方法】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几种方法(1)直接法:条件和问题间存在基本不等式的关系,可直接利用基本不等式来求最值.(2)配凑法:利用配凑法求最值,主要是配凑成“和为常数”或“积为常数”的形式.(3)常数代换法:主要解决形如“已知x+y=t(t为常数),求的最值”的问题,先将转化为,再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4)消元法:当所求最值的代数式中的变量比较多时,通常考虑利用已知条件消去部分变量后,凑出“和为常数”或“积为常数”的形式,最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5)构造不等式法:构建目标式的不等式求最值,在既含有和式又含有积式的等式中,对和式或积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构造目标式的不等式求解.【知识点2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1.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的解题策略(1)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函数的最值.(2)解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变量的实际意义及其取值范围.(3)在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时,若等号取不到,则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举一反三【题型1直接法求最值】1(2023上·北京·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已知a>0,则a+1a+1的最小值为()A.2B.3C.4D.5【解题思路】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过程】因为a>0,所以a+1a+1≥2a⋅1a+1=3,当且仅当a=1a即a=1时取等号;故选:B.【变式训练】1(2023·北京东城·统考一模)已知x>0,则x-4+4x的最小值为()A.-2B.0C.1D.22【解题思路】由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小值.【解答过程】∵x>0,∴x+4x-4≥2x×4x-4=0,当且仅当x=4x即x=2时等号成立.故选:B.2(2023上·山东·高一统考期中)函数y=x2-x+9x(x>0)的最小值为()A.1B.3C.5D.9【解题思路】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小值即可.【解答过程】y=x2-x+9x=x+9x-1≥2x⋅9x-1=5,当且仅当x=9x,即x=3时等号成立,故选:C.3(2023下·江西·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3+1 x21+4x2的最小值为()A.93B.7+42C.83D.7+43【解题思路】依题意可得3+1 x21+4x2=7+1x2+12x2,再利用基本不等式计算可得.【解答过程】3+1 x21+4x2=7+1x2+12x2≥7+21x2⋅12x2=7+43,当且仅当1x2=12x2,即x4=112时,等号成立,故3+1 x21+4x2的最小值为7+4 3.故选:D.【题型2配凑法求最值】1(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a>1,则a+16a-1的最小值为()A.8B.9C.10D.11【解题思路】运用基本不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过程】因为a>1,所以由a+16a-1=a-1+16a-1+1≥2a-1⋅16a-1+1=9,当且仅当a-1=16a-1时取等号,即a=5时取等号,故选:B.【变式训练】1(2023上·吉林·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已知x>3,则y=2x-3+2x的最小值是()A.6B.8C.10D.12【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和的最小值,注意取值条件.【解答过程】由x-3>0,则y=2x-3+2(x-3)+6≥22x-3⋅2(x-3)+6=10,当且仅当x=4时等号成立,故最小值为10.故选:C.2(2023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设x>2,则函数y=4x-1+4x-2,的最小值为()A.7B.8C.14D.15【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解答过程】因为x>2,所以x-2>0,所以y=4x-1+4x-2=4x-2+4x-2+7≥24x-2⋅4x-2+7=15,当且仅当4x -2 =4x -2,即x =3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y =4x -1+4x -2的最小值为15,故选:D .3(2023上·辽宁·高一校联考期中)若x >0,y >0且满足x +y =xy ,则2xx -1+4y y -1的最小值为()A.6+26B.4+62C.2+46D.6+42【解题思路】结合条件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和的最小值.【解答过程】若x >0,y >0且满足x +y =xy ,则有1x +1y=1,所以x >1,y >1,2x x -1+4y y -1=2x -1 +2x -1+4y -1 +4y -1=6+2x -1+4y -1≥6+22x -1⋅4y -1=6+28xy -x +y +1=6+42,当且仅当2x -1=4y -1,即x =1+22,y =1+2时等号成立.所以2x x -1+4y y -1的最小值为6+4 2.故选:D .【题型3 常数代换法求最值】1(2023上·内蒙古通辽·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已知a >0,b >0,若2a +3b=1,则2a +b3的最小值是()A.8B.9C.10D.11【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1”的应用即可求解.【解答过程】由题意得a >0,b >0,2a +3b=1,所以2a +b 3=2a +b 3 2a +3b =4+1+2b 3a +6ab ≥5+22b 3a ×6a b=9,当且仅当2b 3a =6ab 时,即a =3,b =9,取等号,故B 项正确.故选:B .【变式训练】1(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正实数a ,b ,点M 1,4 在直线xa +y b=1上,则a +b 的最小值为()A.4B.6C.9D.12【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得1a+4b=1,结合基本不等式运算求解.【解答过程】由题意得1a+4b=1,且a>0,b>0,故a+b=a+b⋅1a+4b=5+b a+4a b≥5+2b a×4a b=9,当且仅当ba=4ab,即a=3,b=6时,等号成立.故选:C.2(2023上·重庆·高一统考期末)若正实数x,y满足2x+8y-xy=0,则2x+y的最大值为()A.25B.16C.37D.19【解题思路】根据等式计算得出1,再结合常值代换求和的最值,计算可得最大值.【解答过程】∵x>0,y>0,2x+8y-xy=0,∴2y+8x=1,x+y=x+y2y+8x=2x y+8+2+8y x≥22x y×8y x+10=18,∴2 x+y ≤218=19.故选:D.3(2023·重庆·统考一模)已知a,b为非负实数,且2a+b=1,则2a2a+1+b2+1b的最小值为()A.1B.2C.3D.4【解题思路】首先根据题意求出0≤a<12,0<b≤1,然后将原式变形得2a2a+1+b2+1b=2a+1+1b-1,最后利用1的妙用即可求出其最值.【解答过程】∵2a+b=1,且a,b为非负实数,b≠0,则a≥0,b>0则b=1-2a>0,解得0≤a<12,2a=1-b≥0,解得0<b≤1,∴2a2 a+1+b2+1b=2(a+1)2-4(a+1)+2a+1+b2+1b=2(a+1)-4+2a+1+b+1b=(2a+b-2)+2a+1+1b=2a+1+1b-12 a+1+1b=42a+2+1b=13(2a+2)+b⋅42a+2+1b=135+4b2a+2+2a+2b≥135+24b2a+2⋅2a+2b=3,当且仅当4b2a+2=2a+2b即2a+2=2b,2a+b=1时,即b=1,a=0时等号成立,故2a+1+1b-1min=2,故选:B.【题型4消元法求最值】1(2023上·江苏·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正数x,y满足3x-4=9y,则x+8y的最小值为12.【解题思路】根据指数方程,得出x,y的关系式,运用消元法将所求式化成关于y的关系式,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解答过程】由3x-4=9y,可得x-4=2y,即x=2y+4,代入x+8y中,可得2y+4+8y=2y+8y+4≥22y⋅8y+4=12,当且仅当y=2,x=8时,取等号,所以x+8y的最小值为12.故答案为:12.【变式训练】1(2023上·安徽池州·高一统考期中)已知x,y∈R+,若2x+y+xy=7,则x+2y的最小值为62-5.【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化简得到x+2y=x2-3x+14x+1,设t=x+1,求得x2-3x+14x+1=t+18t-5,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解答过程】由x,y∈R+,且2x+y+xy=7,可得y=7-2xx+1,则x+2y=x+2×7-2xx+1=x2-3x+14x+1,设t=x+1,可得x=t-1且t>1,可得x2-3x+14x+1=t2-5t+18t=t+18t-5≥2t⋅18t-5=62-5,当且仅当t=18t时,即t=32时,等号成立,所以x+2y的最小值为62-5.故答案为:62-5.2(2023上·山东淄博·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已知正实数a,b,且2a+b+6=ab,则a+2b的最小值为13.【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解答过程】由2a+b+6=ab可得a=b+6b-2>0,由于b>0,所以b>2,故a+2b=b+6b-2+2b=8b-2+2b-2+5,由于b>2,所以8b-2+2b-2≥216=8,当且仅当b=4时等号成立,故a+2b=8b-2+2b-2+5≥13,故a+2b的最小值为13,故答案为:13.3(2023·上海崇明·统考一模)已知正实数a, b, c, d满足a2-ab+1=0,c2+d2=1,则当(a-c)2+(b-d)2取得最小值时,ab=22+1.【解题思路】将(a-c)2+(b-d)2转化为a,b与c,d两点间距离的平方,进而转化为a,b与圆心0,0的距离,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小值,进而分析求解即可.【解答过程】可将(a-c)2+(b-d)2转化为a,b与c,d两点间距离的平方,由a2-ab+1=0,得b=a+1 a,而c2+d2=1表示以0,0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c,d为圆上一点,则a,b与圆心0,0的距离为:a2+b2=a2+a+1 a2=2a2+1a2+2≥22a2⋅1a2+2= 22+2,当且仅当2a2=1a2,即a=±412时等号成立,此时a,b与圆心0,0的距离最小,即a,b与c,d两点间距离的平方最小,即(a-c)2+(b-d)2取得最小值.当a=412时,ab=a2+1=22+1,故答案为:22+1.【题型5构造不等式法求最值】1(2023下·河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已知2a+b=ab(a>0,b>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的最大值为8B.1a-1+2b-2的最小值为2C.a+b有最小值3+2D.a2-2a+b2-4b有最大值4【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运用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可知ab≥8,所以A错误;将原式化成a-1b-2=2,即可得1a-1+2b-2=1a-1+a-1≥2,即B正确;不等式变形可得2b+1a=1,利用基本不等式中“1”的妙用可知a+b≥3+22,C错误;将式子配方可得a2-2a+b2 -4b=(a-1)2+(b-2)2-5,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其有最小值-1,无最大值,D错误.【解答过程】对于A选项,ab=2a+b≥22ab,即ab≥22,故ab≥8,当且仅当a=2,b=4时等号成立,故ab的最小值为8,A错误;对于B选项,原式化为a-1b-2=2,b=2aa-1>0,故a-1>0;a=bb-2>0,故b-2>0;所以1a-1+2b-2=1a-1+a-1≥2,当且仅当a=2,b=4时等号成立,B正确;对于C选项,原式化为2b+1a=1,故a+b=a+b2b+1a=2a b+1+2+b a≥3+22,当且仅当a=2+1,b=2+2时等号成立,C错误;对于D选项,a2-2a+b2-4b=(a-1)2+(b-2)2-5≥2a-1b-2-5=-1,当且仅当a=1+2,b=2+2时等号成立,故有最小值-1,D错误.故选:B.【变式训练】1(2022上·山东青岛·高一青岛二中校考期中)已知x>0,y>0,且x+y+xy-3=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xy的最小值是1B.x+y的最小值是2C.x+4y的最小值是8D.x+2y的最大值是42-3【解题思路】利用基本不等式得x+y+xy-3≥(xy+3)(xy-1)、x+y+xy-3≤(x+y)24+(x+y)-3分别求xy、x+y的最值,注意取等条件;由题设有x=3-yy+1且0<y<3代入x+4y、x+2y,结合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注意取等条件.【解答过程】由x+y+xy-3≥xy+2xy-3=(xy+3)(xy-1),当且仅当x=y=1时等号成立,即(xy+3)(xy-1)≤0,又x>0,y>0,故0<xy≤1,仅当x=y=1时等号成立,所以0<xy≤1,故xy的最大值是1,A错误;由x+y+xy-3≤(x+y)24+(x+y)-3,当且仅当x=y=1时等号成立,所以(x+y)24+(x+y)-3≥0,即(x+y+6)(x+y-2)≥0,又x>0,y>0,则x+y≥2,仅当x=y=1时等号成立,故x+y的最小值是2,B正确;由x+y+xy-3=0,x>0,y>0,可得x=3-yy+1,且0<y<3,所以x +4y =3-y y +1+4y =4y 2+3y +3y +1=4(y +1)2-5(y +1)+4y +1=4(y +1)+4y +1-5≥24(y +1)⋅4y +1-5=3,当且仅当y +1=1,即y =0、x =3时等号成立,故x +4y >3,C 错误;同上,x +2y =3-y y +1+2y =2y 2+y +3y +1=2(y +1)2-3(y +1)+4y +1=2(y +1)+4y +1-3≥22(y +1)⋅4y +1-3=42-3,当且仅当y +1=2,即y =2-1、x =22-1时等号成立,故x +2y ≥42-3,D 错误;故选:B .2(2023上·江苏·高一专题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 >2,则函数y =x +1x -1的最小值为3B.若x >0,y >0,3x +1y =5,则5x +4y 的最小值为5C.若x >0,y >0,x +y +xy =3,则xy 的最小值为1D.若x >1,y >0,x +y =2,则1x -1+2y的最小值为3+22【解题思路】选项A :将函数变形再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判断最值即可,选项B :由基本不等式进行判断即可,选项C :结合换元法与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进行判断即可,选项D :对式子进行变形得到1+yx -1+2x -1 y+2,再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过程】解:选项A :y =x +1x -1=x -1+1x -1+1≥2x -1·1x -1+1=3,当且仅当x -12=1时可以取等号,但题设条件中x >2,故函数最小值取不到3,故A 错误;选项B :若x >0,y >0,3x +1y =5,则5x +4y =153x +1y 5x +4y =1519+5x y +12y x ≥1519+25x y ·12y x=19+4155,当且仅当5xy =12y x时不等式可取等号,故B 错误;选项C :3-xy =x +y ≥2xy ⇒xy +2xy -3≤0当且仅当x =y 时取等号,令xy =t t ≥0 ,t 2+2t -3≤0,解得-3≤t ≤1,即0<xy ≤1,故xy 的最大值为1,故C 错误;选项D :x +y =2,(x -1)+y =1,1x -1+2y =1x -1+2y·x -1 +y =1+y x -1+2x -1 y+2≥3+2y x -1·2x -1y=3+22,当且仅当y =2x -2时取等号,又因为x +y =2,故x =2y =2-2 时等号成立,即1x -1+2y最小值可取到3+22,故D 正确.故选:D .3(2023上·广东中山·高三校考阶段练习)设正实数x ,y 满足x +2y =3,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 x +3y 的最小值为4 B.xy 的最大值为98C.x +2y 的最大值为2D.x 2+4y 2的最小值为92【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以及“1”的妙用判断各选项.【解答过程】对于A ,y x +3y =y x +x +2y y =y x +x y +2≥2yxxy+2=4,当且仅当x =y =1时取等号,故A 正确;对于B ,xy =12⋅x ⋅2y ≤12×x +2y 2 2=12×94=98,当且仅当x =2y ,即x =32,y =34时取等号,故B 正确;对于C ,(x +2y )2=x +2y +22xy ≤3+22×98=3+3=6,则x +2y ≤6,当且仅当x =2y ,即x =32,y =34时,故C 错误;对于D ,x 2+4y 2=(x +2y )2-4xy ≥9-4×98=92,当且仅当x =32,y =34时取等号,故D 正确.故选:C .【题型6 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a +b ≥92a +2b,则a +b 的最小值为()A.5B.52C.52D.522【解题思路】先根据基本不等式求出92a +2ba +b ≥252.然后即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得出a +b2≥92a +2ba +b ≥252,列出两个等号同时成立的条件,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过程】由已知可得,a >0,b >0,a +b >0.因为92a+2ba+b=92+2+9b2a+2ab≥29b2a×2ab+132=6+132=252,当且仅当9b2a=2ab,即2a=3b时等号成立.所以,a+b2≥92a+2ba+b≥252,当且仅当2a=3ba+b=92a+2b,即a=322b=2时,两个等号同时成立.所以,a+b≥322+2=522.故选:D.【变式训练】1(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设实数x,y满足x+y=1,y>0,x≠0,则1x+2xy的最小值为()A.22-1B.22+1C.2-1D.2+1【解题思路】分为x>0与x<0,去掉绝对值后,根据“1”的代换,化简后分别根据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得出答案.【解答过程】当x>0时,1x+2xy=x+yx+2xy=yx+2xy+1≥2yx⋅2xy+1=22+1,当且仅当yx=2xy,即x=2-1,y=2-2时等号成立,此时有最小值22+1;当x<0时,1x+2xy=x+y-x+-2xy=y-x+-2xy-1≥2y-x⋅-2xy-1=22-1.当且仅当y-x=-2xy,即x=-1-2,y=2+2时等号成立,此时有最小值22-1.所以,1x+2xy的最小值为22-1.故选:A.2(2023·河北衡水·衡水市第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已知实数x,y,z>0,满足xy+zx=2,则当4y+1z取得最小值时,y+z的值为()A.1B.32C.2 D.52【解题思路】两次应用基本不等式,根据两次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过程】因为实数x,y,z>0,满足xy+zx=2,所以xy +zx=2≥2xy ×z x =2yz ⇒yz ≤1,当且仅当z =yx 2时,yz =1,所以4y +1z≥24y ×1z=24yz≥241=4,当且仅当4y =1z且yz =1时,等号成立;所以当yz =1且4y =1z 时,4y +1z取得最小值4,此时解得y =2z =12 ⇒y +z =52,故选:D .3(2023上·辽宁大连·高一期末)若a >0,b >0,a +b =1,则a 2+3ab a +2b +2b +1-1b 的最大值为()A.2B.2-2C.3-2D.3-22【解题思路】由已知可得a 2+3ab a +2b +1b +1=3-2b -1b +1,进而有a 2+3ab a +2b +2b +1-1b =3-2b -1b,结合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注意取值条件.【解答过程】由题设,a 2+3ab a +2b +1b +1=a (a +3b )+1b +1=a (2b +1)+1b +1,而a =1-b >0,b >0,所以a (2b +1)+1b +1=2+b -2b 2b +1=1+1-2b 2b +1=1+2(1-b 2)-1b +1=3-2b -1b +1,所以a 2+3ab a +2b +2b +1-1b =3-2b -1b 且0<b <1,又2b +1b≥22b ⋅1b =22,当且仅当b =22时取等号,所以a 2+3ab a +2b +2b +1-1b ≤3-22,当且仅当a =1-22,b =22时取等号,即目标式最大值为3-2 2.故选:D .【题型7 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1(2023上·四川眉山·高一校联考期中)如图,高新区某居民小区要建一座八边形的休闲场所,它的主体造型平面图是由两个相同的矩形ABCD 和EFGH 构成的面积为400m 2的十字形地域.计划在正方形MNPQ 上建一座花坛,造价为8400元/m 2;在四个相同的矩形(图中阴影部分)上铺花岗岩地坪,造价为420元/m 2;再在四个空角(图中四个三角形)上铺草坪,造价为160元/m 2.设总造价为y (单位:元),AD 长为x (单位:m ).(1)用x表示AM的长度,并求x的取值范围;(2)当x为何值时,y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解题思路】(1)由题意可得矩形AMQD的面积,即可得出AM=400-x2 4x;(2)先表示出总造价y,再由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过程】(1)由题意可得,矩形AMQD的面积为S AMQD=400-x24,因此AM=400-x24x,∵AM>0,∴0<x<20.(2)y=8400x2+420×400-x2+160×4×12×400-x24x2=8000x2+3200000x2+152000,0<x<20,由基本不等式y≥28000x2×3200000x2+152000=472000,当且仅当8000x2=3200000x2,即x=25时,等号成立,故当x=25时,总造价y最小,最小值为472000元.【变式训练】1(2023上·山东·高一校联考期中)某校地势较低,一遇到雨水天气校园内会有大量积水,不但不方便师生出行,还存在严重安全问题.为此学校决定利用原水池改建一个深3米,底面面积16平方米的长方体蓄水池.不但能解决积水问题,同时还可以利用蓄水灌溉学校植被.改建及蓄水池盖儿固定费用800元,由招标公司承担.现对水池内部地面及四周墙面铺设公开招标.甲工程队给出的报价如下:四周墙面每平方米150元,地面每平方米400元.设泳池宽为x米.2≤x≤6(1)当宽为多少时,甲工程队报价最低,并求出最低报价.(2)现有乙工程队也要参与竞标,其给出的整体报价为900a x+2x元(a>0)(整体报价中含固定费用).若无论宽为多少米,乙工程队都能竞标成功,试求a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结合基本不等式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分离参数,再结合基本不等式代入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过程】(1)设甲工程队的总造价为y 元,则y =150×2x +16x×3+400×16+800=900x +16x+7200≥900×2x ⋅16x +7200=14400当且仅当x =16x时,即x =4时等号成立.即当宽为4m 时,甲工程队的报价最低,最低为14400元.(2)由题意可得900x +16x +7200>900a x +2 x.对∀x ∈2,6 恒成立.即a <x 2+8x +16x +12令y =x 2+8x +16x +2=x +2 +4x +2+4∵2≤x ≤6,∴4≤x +2≤8.令t =x +2,t ∈4,8 ,则y =t +4t+4在4,8 上单调递增.且t =4时,y min =9.∴0<a <9.即a 的取值范围为0,9 .2(2023上·江苏苏州·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因新冠疫情零星散发,某实验中学为了保障师生安全,同时考虑到节省费用,拟借助校门口一侧原有墙体建造一间高为4米、底面积为24平方米、背面靠墙体的长方体形状的隔离室.隔离室的正面需开一扇安全门,此门高为2米,且此门高为此门底的13.因此室的后背面靠墙,故无需建墙费用,但需粉饰.现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甲工程队给出的报价:正面为每平方米360元,左右两侧面为每平方米300元,已有墙体粉饰为每平方米100元,屋顶和地面以及安全门报价共计12000元.设隔离室的左右两侧面的底边长度均为x 米(1≤x ≤5).(1)记y 为甲工程队整体报价,求y 关于x 的关系式;(2)现有乙工程队也要参与此隔离室建造的竞标,其给出的整体报价为4800t (x +1)x元,问是否存在实数t ,使得无论左右两侧底边长为多少,乙工程队都能竞标成功(注:整体报价小者竞标成功),若存在,求出t 满足的条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分别计算正面和侧面以及其它各面的费用,相加,可得答案;(2)由题意可得不等关系240184x +10x-3120>4800t (x +1)x,对任意x ∈[1,5]都成立,进而转化t <10x 2-13x +18420(x +1)恒成立,采用换元法,结合基本不等式求得答案.【解答过程】(1)由题意,隔离室的左右两侧的长度均为x米(1≤x≤5),则底面长为24x米,正面费用为3604×24x-2×6,故y=3604×24x-2×6+4×24x×100+2×300×4x+1200=240184x +10x-3120,1≤x≤5.(2)由题意知, 240184x +10x-3120>4800t(x+1)x,对任意x∈[1,5]都成立,即t<10x2-13x+18420(x+1)对任意x∈[1,5]恒成立,令k=x+1,则x=k-1,k∈[2,6],则t<10(k-1)2-13(k-1)+18420k=10k2-33k+20720k=k2+20720k-3320,而k2+20720k≥2k2⋅20720k=20710,当且仅当k=20710∈[2,6]取等号,故0<t<20710-3320,即存在实数0<t<20710-3320,无论左右两侧长为多少,乙工程队都能竞标成功.3(2023上·重庆·高一校考阶段练习)为宜传2023年杭州亚运会,某公益广告公司拟在一张面积为36000cm2的矩形海报纸(记为矩形ABCD,如图)上设计四个等高的宣传栏(栏面分别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和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为了美观,要求海报上所有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留空宽度均为10cm,设DC=xcm.(1)将四个宣传栏的总面积y表示为x的表达式,并写出x的范围;(2)为充分利用海报纸空间,应如何选择海报纸的尺寸(AD和CD分别为多少时),可使用宣传栏总面积最大?并求出此时宣传栏的最大面积.【解题思路】(1)根据题意列出总面积y表示为x的表达式即可.(2)根据(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可使用宣传栏总面积最大时AD和CD的值.【解答过程】(1)根据题意DC=xcm,矩形海报纸面积为36000cm2,所以AD=36000xcm,又因为海报上所有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留空宽度均为10cm,所以四个宣传栏的总面积y =CD -5×10 AD -2×10 =x -50 36000x-20 ,其中x -50>036000x -20>0 所以x ∈50,1800 .即y =x -50 36000x-20,x ∈50,1800 .(2)由(1)知y =x -50 36000x-20 ,x ∈50,1800 ,则y =x -50 36000x -20 =37000-20x +1800000x,x ∈50,1800 20x +1800000x≥220x ×1800000x =12000,当且仅当x =300时取等号,则y =37000-20x +1800000x≤25000,当且仅当x =300时取等号,即CD =300cm ,AD =36000300=120cm 时,可使用宣传栏总面积最大为25000cm 2.【题型8 与其他知识交汇的最值问题】1(2023上·安徽·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满足c +b cos2A =2a cos A cos B A ≤B .(1)求A ;(2)若角A 的平分线交BC 于D 点,且AD =1,求△ABC 面积的最小值.【解题思路】(1)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边化角即可求解;(2)表示出所求面积后运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解答过程】(1)由已知和正弦定理可得:sin C +sin B cos2A =2sin A cos A cos B ,所以sin C =sin2A cos B -sin B cos2A =sin (2A -B )>0.又因为C ∈(0,π),2A -B ∈(0,π),所以C =2A -B 或者C +2A -B =π.当C =2A -B 时,A +B +2A -B =π,A =π3;当C +2A -B =π时,A =2B 与题设A ≤B 不符.综上所述,A =π3.(2)△ABC 面积S =12bc sin π3=34bc ,由AD 是角平分线,∠BAD =∠CAD =π6,因为S △ABC =S △ABD +S △ADC ,得12bc sin π3=12b sin π6+12c sin π6,即b +c =3bc ,由基本不等式3bc ≥2bc ,bc ≥43,当且仅当b=c=233时等号成立.所以面积S=34bc≥34×43=33.故△ABC面积的最小值3 3.【变式训练】1(2023上·安徽铜陵·高二校联考期中)已知圆C的圆心在坐标原点,面积为9π.(1)求圆C的方程;(2)若直线l,l 都经过点(0,2),且l⊥l ,直线l交圆C于M,N两点,直线l 交圆C于P,Q两点,求四边形PMQN面积的最大值.【解题思路】(1)根据面积解出半径,再应用圆的标准方程即可;(2)根据几何法求出弦长,再应用面积公式计算,最后应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解答过程】(1)由题可知圆C的圆心为C(0,0),半径r=3.所以圆C的方程为x2+y2=9.(2)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且不为0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圆心到直线l的距离为d,则d=2k2+1,|MN|=232-d2=29-4k2+1,同理可得|PQ|=29-41k2+1=29-4k2k2+1,则S PMQN=12|MN|⋅|PQ|=12×29-4k2+1×29-4k2k2+1=29-4k2+19-4k2k2+1≤9-4 k2+1+9-4k2k2+1=14,当且仅当9-4k2+1=9-4k2k2+1,即k2=1时等号成立.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MN|=6,|PQ|=232-22=25,此时S PMQN=12|MN|⋅|PQ|=12×6×25=65.当直线l的斜率为0时,根据对称性可得S PMQN=65.综上所述,四边形PMQN面积的最大值为14.2(2023上·江苏盐城·高一校考阶段练习)已知在定义域内单调的函数f x 满足f f x +12x+1-ln x=23恒成立.(1)设f x +12x+1-ln x=k,求实数k的值;(2)解不等式f7+2x>-2x2x+1+ln-ex;(3)设g x =f x -ln x,若g x ≥mg2x对于任意的x∈1,2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题思路】(1)由题意列方程求解;(2)由函数的单调性转化后求解;(3)参变分离后转化为最值问题,由换元法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解答过程】(1)由题意得f x =ln x-12x+1+k,f k =ln k-12k+1+k,由于y=ln k-12k+1+k在k∈0,+∞上单调递增,观察ln k-12k+1+k=23,可得k=1;(2)由于f x 在定义域内单调,所以f x +12x+1-ln x为常数,由(1)得f x =ln x-12x+1+1,f x 在x∈0,+∞上单调递增,f-x=ln-x-12-x+1+1=ln-ex-2x2x+1,故原不等式可化为f7+2x>-2x2x+1+ln-ex=f-x,由2x+7>0-x>07+2x>-x,解得-73<x<0,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7 3 ,0;(3)g x =f x -ln x=-12x+1+1=2x2x+1>0,g x ≥mg2x可化为m≤2x2x+1⋅4x+14x=4x+14x+2x=1+-2x+14x+2x对于任意的x∈1,2恒成立,设t=-2x+1∈-3,-1,则-2x+14x+2x=t1-t2+1-t=1t+2t-3,t∈-3,-1,由基本不等式得t+2t=--t+2-t≤-22,当且仅当-t=2-t即t=-2时等号成立,故当t=-2时1t+2t-3min=22-3,故m≤22-2,当且仅当x=log22+1等号成立.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22-2.3(2023下·湖南长沙·高三长沙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长方形A1B1C1D1内一点,∠APC是二面角A-PD1-C的平面角.(1)证明:点P 在A 1C 1上;(2)若AB =BC ,求直线PA 与平面PCD 所成角的正弦的最大值.【解题思路】(1)由二面角定义知AP ⊥PD 1,CP ⊥PD 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可证PD 1⊥面APC 、PD 1⊥面ACC 1A 1,结合面APC 与面ACC 1A 1有交线,确定它们同平面,进而证结论;(2)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令P 12,12,k且k >0,C (1,1,0),D (0,1,0),求直线方向向量、平面法向量,应用空间向量夹角坐标表示、基本不等式求线面角正弦值的最大值,注意取值条件.【解答过程】(1)由∠APC 是二面角A -PD 1-C 的平面角,则AP ⊥PD 1,CP ⊥PD 1,又AP ∩CP =P ,AP ,CP ⊂面APC ,则PD 1⊥面APC ,又AC ⊂面APC ,即PD 1⊥AC ,由长方体性质知A 1C 1⎳AC ,故PD 1⊥A 1C 1,由长方体性质:AA 1⊥面A 1B 1C 1D 1,又PD 1⊂面A 1B 1C 1D 1,则PD 1⊥AA 1,又A 1C 1∩AA 1=A 1,A 1C 1,AA 1⊂面ACC 1A 1,故PD 1⊥面ACC 1A 1,而面APC ∩面ACC 1A 1=AC ,且PD 1⊥面APC 、PD 1⊥面ACC 1A 1,根据过AC 作与PD 1垂直的平面有且仅有一个,所以面APC 与面ACC 1A 1为同一平面,又P ∈面A 1B 1C 1D 1,面ACC 1A 1∩面A 1B 1C 1D 1=A 1C 1,所以点P 在A 1C 1上;(2)构建如下图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令AB =BC =1,AA 1=k ,由题设,长方体上下底面都为正方形,由(1)知PD 1⊥A 1C 1,则P 为A 1C 1中点,所以P 12,12,k且k >0,C (1,1,0),D (0,1,0),则AP =12,12,k ,PC =12,12,-k ,PD =-12,12,-k ,若m =(x ,y ,z )是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则m ⋅PC =12x +12y -kz =0m ⋅PD =-12x +12y -kz =0,令y =2,则m =0,2,1k,所以|cos ‹AP ,m ›|=|AP ⋅m||AP ||m |=212+k 2⋅4+1k 2=23+4k 2+12k 2≤23+22=2(2-1),仅当k =422时等号成立,故直线PA 与平面PCD 所成角的正弦的最大值为2(2-1).直击真题1(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若x ,y 满足x 2+y 2-xy =1,则()A.x +y ≤1B.x +y ≥-2C.x 2+y 2≤2D.x 2+y 2≥1【解题思路】根据基本不等式或者取特值即可判断各选项的真假.【解答过程】因为ab ≤a +b 2 2≤a 2+b 22(a ,b ∈R ),由x 2+y 2-xy =1可变形为,x +y 2-1=3xy ≤3x +y 2 2,解得-2≤x +y ≤2,当且仅当x =y =-1时,x +y =-2,当且仅当x =y =1时,x +y =2,所以A 错误,B 正确;由x 2+y 2-xy =1可变形为x 2+y 2-1=xy ≤x 2+y 22,解得x 2+y 2≤2,当且仅当x =y =±1时取等号,所以C 正确;因为x 2+y 2-xy =1变形可得x -y 2 2+34y 2=1,设x -y 2=cos θ,32y =sin θ,所以x =cos θ+1 3sinθ,y=23sinθ,因此x2+y2=cos2θ+53sin2θ+23sinθcosθ=1+13sin2θ-13cos2θ+13=43+23sin2θ-π6∈23,2,所以当x=33,y=-33时满足等式,但是x2+y2≥1不成立,所以D错误.故选:BC.2(2020·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已知a>0,b>0,且a+b=1,则()A.a2+b2≥12B.2a-b>12C.log2a+log2b≥-2D.a+b≤2【解题思路】根据a+b=1,结合基本不等式及二次函数知识进行求解.【解答过程】对于A,a2+b2=a2+1-a2=2a2-2a+1=2a-1 22+12≥12,当且仅当a=b=12时,等号成立,故A正确;对于B,a-b=2a-1>-1,所以2a-b>2-1=12,故B正确;对于C,log2a+log2b=log2ab≤log2a+b22=log214=-2,当且仅当a=b=12时,等号成立,故C不正确;对于D,因为a+b2=1+2ab≤1+a+b=2,所以a+b≤2,当且仅当a=b=12时,等号成立,故D正确;故选:ABD.3(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设O为坐标原点,直线x=a与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E两点,若△ODE的面积为8,则C的焦距的最小值为() A.4 B.8 C.16 D.32【解题思路】因为C:x2a2-y2b2=1(a>0,b>0),可得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bax,与直线x=a联立方程求得D,E两点坐标,即可求得|ED|,根据△ODE的面积为8,可得ab值,根据2c=2a2+b2,结合均值不等式,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过程】∵C:x2a2-y2b2=1(a>0,b>0)∴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bax∵直线x=a与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D,E两点不妨设D为在第一象限,E在第四象限联立{x=ay=bax,解得{x=ay=b故D(a,b)联立{x=ay=-bax,解得{x=ay=-b故E(a,-b)∴|ED|=2b∴△ODE面积为:S△ODE=12a×2b=ab=8∵双曲线C:x2a2-y2b2=1(a>0,b>0)∴其焦距为2c=2a2+b2≥22ab=216=8当且仅当a=b=22取等号∴C的焦距的最小值:8故选:B.4(2021·天津·统考高考真题)若a>0,b>0,则1a+ab2+b的最小值为22.【解题思路】两次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解答过程】∵a>0,b>0,∴1 a +ab2+b≥21a⋅ab2+b=2b+b≥22b⋅b=22,当且仅当1a=ab2且2b=b,即a=b=2时等号成立,所以1a+ab2+b的最小值为2 2.故答案为:2 2.5(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已知a>0, b>0,且ab=1,则12a+12b+8a+b的最小值为4【解题思路】根据已知条件,将所求的式子化为a+b2+8a+b,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解答过程】∵a>0,b>0,∴a+b>0,ab=1,∴12a+12b+8a+b=ab2a+ab2b+8a+b=a+b2+8a+b≥2a+b2×8a+b=4,当且仅当a+b=4时取等号,结合ab=1,解得a=2-3,b=2+3,或a=2+3,b=2-3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4.6(2020·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已知5x 2y 2+y 4=1(x ,y ∈R ),则x 2+y 2的最小值是45.【解题思路】根据题设条件可得x 2=1-y 45y 2,可得x 2+y 2=1-y 45y 2+y 2=15y 2+4y 25,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解答过程】∵5x 2y 2+y 4=1∴y ≠0且x 2=1-y 45y 2∴x 2+y 2=1-y 45y 2+y 2=15y2+4y 25≥215y 2⋅4y 25=45,当且仅当15y2=4y 25,即x 2=310,y 2=12时取等号.∴x 2+y 2的最小值为45.故答案为:45.7(2019·天津·高考真题)设x >0, y >0, x +2y =5,则(x +1)(2y +1)xy的最小值为43【解题思路】把分子展开化为2xy +6,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答过程】∵(x +1)(2y +1)xy =2xy +x +2y +1xy,∵x >0, y >0, x +2y =5,xy >0,∴2xy +6xy ≥2⋅23xyxy =43,当且仅当xy =3,即x =3,y =1时成立,故所求的最小值为43.8(2017·江苏·高考真题)某公司一年购买某种货物600吨,每次购买x 吨,运费为6万元/次,一年的总存储费用为4x 万元.要使一年的总运费与总存储费用之和最小,则x 的值是30.【解题思路】得到总费用为4x +600x ×6=4x +900x,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答过程】总费用为4x +600x ×6=4x +900x≥4×2900=240,当且仅当x =900x,即x =30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30.。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立体几何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而其中的最值问题更是让许多同学感到头疼。
这类问题往往需要我们综合运用空间想象力、几何知识以及数学方法来求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
一、常见类型及解法1、距离最值问题(1)两点间距离最值在立体几何中,求两点间距离的最值,常常需要我们将空间中的两点转化到同一平面内。
例如,在长方体中,求异面直线上两点的最短距离,就需要通过平移将其转化为共面直线,然后利用平面几何中的知识求解。
(2)点到直线距离最值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值时,通常要找到点在直线上的投影。
如果直线是某一平面的斜线,那么可以通过作垂线找到投影,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距离。
(3)点到平面距离最值对于点到平面的距离最值,一般可以利用空间向量法。
先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向量的数量积来计算点到平面的距离。
2、面积最值问题(1)三角形面积最值在立体几何中,涉及三角形面积的最值问题,可能需要考虑三角形的边长关系或者角度大小。
例如,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当夹角为直角时,面积最大。
(2)四边形面积最值对于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其面积可以表示为底边乘以高。
当底边长度固定时,高取得最大值时面积最大;或者当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时,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3、体积最值问题(1)柱体体积最值对于柱体,如圆柱、棱柱,其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当底面积不变时,高最大则体积最大;反之,高最小时体积最小。
(2)锥体体积最值锥体体积为三分之一底面积乘以高。
在求解锥体体积最值时,需要关注底面积和高的变化。
二、例题分析例 1:在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ABCD A1B1C1D1 中,E、F 分别是棱AB、BC 的中点,求点 A1 到直线 EF 的距离。
解:连接 A1C1、C1F、EF,因为 A1C1 平行于 EF,所以点 A1 到直线 EF 的距离等于点 A1 到直线 C1F 的距离。
高中数学函数最值问题的求解思路与实例分析

高中数学函数最值问题的求解思路与实例分析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最值问题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考点。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
本文将从求解思路和实例分析两个方面,详细介绍高中数学函数最值问题的解题方法。
一、求解思路要解决函数最值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在明确了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求解函数的最值问题。
1. 找出函数的极值点函数的极值点是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
要找出函数的极值点,可以先求出函数的导数,然后令导数等于零,解方程得到极值点的横坐标。
再将这些横坐标代入原函数中,求出对应的纵坐标,即可得到函数的极值点。
2. 检查边界点边界点是函数定义域的端点。
在求解函数的最值问题时,需要检查边界点是否可能成为函数的最值点。
将边界点代入函数中,与已经求得的极值点进行比较,找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3. 比较极值点和边界点的大小将已经求得的极值点和边界点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这个值就是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二、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函数最值问题的解题方法,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题:求函数f(x) = 2x^3 - 3x^2 - 12x + 1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题步骤:1. 求导数f'(x) = 6x^2 - 6x - 122. 求极值点的横坐标令f'(x) = 0,解方程得到x = -1和x = 3。
3. 求极值点的纵坐标将x = -1和x = 3代入原函数f(x)中,得到f(-1) = -8和f(3) = -32。
4. 检查边界点由于函数没有明确的定义域,我们需要检查函数的值域。
当x趋于正无穷大时,f(x)也趋于正无穷大;当x趋于负无穷大时,f(x)也趋于负无穷大。
因此,函数的边界点为正负无穷大。
5. 比较极值点和边界点的大小将已经求得的极值点和边界点进行比较,发现f(-1) = -8是最小值,f(3) = -32是最大值。
综上所述,函数f(x) = 2x^3 - 3x^2 - 12x + 1的最大值为-32,最小值为-8。
高中数学根据导数求函数的最值问题解题技巧总结

高中数学根据导数求函数的最值问题解题技巧总结在高中数学中,根据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这类问题要求我们通过求函数的导数,找到函数的极大值或极小值点,从而确定函数的最值。
下面我将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应对这类问题。
一、寻找函数的极值点在解决根据导数求函数最值问题时,首先需要找到函数的极值点。
一般来说,函数的极值点就是函数的导数等于零的点,即函数的驻点。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找到函数的极值点:1. 求函数的导数。
根据问题给出的函数,我们可以先对其求导数。
例如,对于函数f(x),我们可以求得它的导函数f'(x)。
2. 解方程f'(x) = 0。
将求得的导函数f'(x)置零,解方程求得函数的驻点。
这些驻点就是函数的极值点。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函数的极值点可能还存在于函数的定义域的边界处,所以我们还需要将边界处的点也考虑进去。
二、判断极值点的性质找到函数的极值点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判断这些点的性质,即确定它们是极大值点还是极小值点。
这里有两种常见的方法:1. 使用导数的符号表。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导数的符号表来判断极值点的性质。
具体做法是,在函数的定义域上选择几个代表性的点,代入导数f'(x)的值,然后根据导数的正负确定函数在这些点附近的增减性。
如果导数从正变负,那么这个点就是极大值点;如果导数从负变正,那么这个点就是极小值点。
2. 使用二阶导数。
二阶导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极值点的性质。
具体做法是,求得函数的二阶导数f''(x),然后将极值点代入二阶导数。
如果二阶导数大于零,那么这个点就是极小值点;如果二阶导数小于零,那么这个点就是极大值点。
三、举一反三根据导数求函数的最值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求解极值点,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类型的函数中。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例题:求函数f(x) = x^3 - 3x^2 + 2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高中数学最值问题

高中数学最值问题高中数学最值问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有限次数的变量所取得的函数最大或最小值的求解。
它的求解要求使用到最优化的原理,或者使用凸函数的概念,或者借助泰勒展开式来分析等。
在学习高中数学最值问题时,我们进行的讨论可以概括为三种:函数的最值的概念,最值问题的判断,以及最值问题的求解。
首先,函数的最值概念是研究高中数学最值问题时先要学习的一个重要概念。
函数的最值是指,当我们在一定区域内对函数求解时,函数图像可能出现函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现象,这就是函数的最值现象。
如果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定义给出的话,可以使用视图法、泰勒展开式等方法,来判定函数在某个特定的取值处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
其次,最值问题的判断技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方程的极值点判断,二是通过导数的正负判断,三是针对凹函数和凸函数的判断。
在通过方程的极值点判断最值问题时,我们首先将方程求导,如果使得函数的导数等于零,就是极值点。
极值点被称为有可能是函数的最值点。
另外,通过导数的正负判断最值点,如果导数的正负性改变,说明函数原函数的图像发生变化,而导数正负性改变时必定会出现最值点。
最后,针对凹函数和凸函数的判断也有一定的方法,凹函数的最小值点可以判定为图像上最小的点,而凸函数最大值点则可以判定为图像上最大的点。
最后,最值问题的求解也有不同的方法。
如果问题中给出有限次变量的两个或多个取值,那么我们可以采用穷举法,逐个把变量的取值带入函数,然后从中筛选出最值。
如果问题中没有给出有限次变量的取值,我们可以采取最优化法,通过求导法或贪心法来求解最值问题,具体求解方法还可以借助复杂的数学工具,比如算法、微积分、拓扑学等,来实现问题的求解。
总之,高中数学最值问题的研究从原理到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主要涉及到函数的最值概念、最值问题的判断,以及最值问题的求解等内容。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原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最值问题的分析和求解技巧,从而在学习和实践中运用知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值问题的解法一、配方法例1:当01≤≤-x 时,求函数x x y 432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34)322(32+--=xy ,当01≤≤-x 时,1221≤≤x.显然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1min =y ,34max =y . 二、判别式法对于所求的最值问题,如果能将已知函数式经适当的代数变形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有无实根的问题,则常可利用判别式求得函数的最值. 例2:已知0124422=-++-x x xy y ,求y 的最值.解析:由已知,变形得0)1()12(2422=-+--y x y x ,R x ∈,则0≥∆,即有0)1(16)12(422≥---y y 故 45≤y . 因此 45max =y ,无最小值. 例3:若x 、R y ∈且满足:0222=-+++y x xy y x ,则m ax x = min y = 解析:由已知,变形得:0)()12(22=++-+x x y x y ,R y ∈,则0≥∆,即有0)(4)12(22≥+--x x x ,于是018≥+-x ,即 81≤x .即 81max =x .同理,0)()12(22=-+++y y x y x ,R x ∈,则0≥∆,即有0)(4)12(22≥--+y y y ,于是018≥+y ,即 81-≥y .即 81min -=y .注意:关于x 、y 的有交叉项的二元二次方程,通常用此法例4:已知函数1134522+++=x x x y ,求y 的最值. 解析:函数式变形为:0)1(34)5(2=-+--y y x y ,R x ∈,由已知得05≠-y ,0)1)(5(4)34(2≥----=∆∴y y ,即:0762≤--y y ,即:71≤≤-y .因此 7max =y ,1min -=y . 例5:已知函数)(12R x x bax y ∈++=的值域为]4,1[-,求常数b a ,解析: 01222=-+-⇔+=+⇔++=b y ax yx b ax y yx x b ax y ∵R x ∈ ∴0)(4)(2≥---=∆b y y a ,即04422≤--a by y由题意:0430)4)(1(]4,1[2≤--⇔≤-+⇔-∈y y y y y 0161242≤--⇔y y 所以124=b ,162=a ,即3=b ,4±=a注意:判别式求函数的值域或已知值域求参数,把转化为关于x 的二次函数0),(=y x F ,通过方程有实根,判别式0≥∆,从而求得原函数的值域或参数的值.形如22221121c x b x a c x b x a y ++++=(1a 、2a 不同时为0),常用此法求得 例6:在20π≤≤x 条件下,求2)sin 1()sin 1(sin x x x y +-=的最大值. 解析:设x t sin =,因0(∈x ,)2π,故 10≤≤t ,则2)1()1(t t t y +-=即 0)12()1(2=+-++y t y t y因为 10≤≤t ,故01≠+y ,于是0)1(4)12(2≥+--=∆y y y 即 81≤y 将81=y 代入方程得 0[31∈=t ,]1,所以81max =y注意:因0≥∆仅为方程0)12()1(2=+-++y t y t y 有实根0[∈t ,]1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将81=y 代入方程中检验,看等号是否可取. 三、代换法 (一)局部换元法 例7:求函数422++=x p x y 的最值.解析:令42+=x t ,则2≥t ,函数tp t x p x y 4422-+=++=当8≥p 时,424-≥-+=p tp t y ,当4-=p t 时取等号当8<p 时,令212t t <≤,则)4()4(221121t p t t p t y y -+--+=-=+-)(21t t )(41221t t t t p --=)41)((2121t t p t t ---,因为 212t t <≤,8<p ,即有 0)41)((212121≤---=-t t p t t y y ,所以tp t y 4-+=在[2,)∞+内递增. 故 2242p p y =-+≥ 所以 当8≥p 时,42min -=p y ,无最大值; 当8<p 时,2min py =,无最大值. 例8:求函数x x y 21-+=的最值.解析:设x t 21-= (0≥t ),则由原式得11)1(212≤+--=t y 当且仅当1=t 即0=x 时取等号.故1max =y ,无最小值. 例9:已知20≤≤a ,求函数))(cos (sin a x a x y ++=的最值.解析:2)cos (sin cos sin a x x a x x y +++= 令t x x =+cos sin则 22≤≤-t 且21cos sin 2-=t x x ,于是]1)[(2122-++=a a t y当2=t 时,2122max ++=a a y ;当a t -=时,)1(212min -=a y . 注意:若函数含有x x cos sin 和x x cos sin +,可考虑用换元法解.(二)三角代换法(有时也称参数方程法)例10:已知x 、y R ∈,4122≤+≤y x .求22y xy x u ++=的最值.解析:设θcos t x =,θsin t y =,(t 为参数)因 4122≤+≤y x ,故 412≤≤t)2sin 211()sin sin cos (cos 2222θθθθθ+=++=∴t t u故当42=t 且12sin =θ时,6max =u ;当12=t 且12sin -=θ时,21max =u .例11:实数x 、y 适合:545422=+-y xy x ,设22y x S +=,则max1S +m in1S =____解析:令αcos S x =,αsin S y =,则5sin cos 54=-ααS Sααα2sin 2545cos sin 545-=-=S 当12sin =α时,3102545max =-=y ;当12sin -=α时,13102545min =+=y .所以58101310311minmax=+=+S S . 例12:求函数x x a y )(22-= (a x ≤||)的最值.解析:令αcos a x =,则ααααcos sin cos sin 2322a a a y =⋅=又令ααcos sin 2=t ,则ααααα222242cos 2sin sin 21cos sin⋅⋅==t274)3cos 2sin sin (213222=++≤ααα932932≤≤-∴t 即有 33932932a y a ≤≤- 所以3max 932a y =,3min 932a y -= 注意:利用重要不等式时,要满足“一正二定三相等” 例13:已知x 、y R ∈且x y x 62322=+,求y x +的最值.解析:化x y x 62322=+为123)1(22=+-y x ,得参数方程为⎪⎩⎪⎨⎧=+=θθsin 26cos 1y x )sin(2101sin 26cos 1ϕθθθ++=++=+∴y x 故 2101)(max +=+y x ,2101)(min -=+y x .(三)均值换元法例14:已知1=+b a ,求证:44b a +的最小值为81. 解析:由于本题中a 、b 的取值范围为一切实数,故不能用三角换元,但根据其和为1,我们可以令t a +=21,t b -=21,(R t ∈),则 222222222244)21()21(2])21()21[(2)(t t t t b a b a b a -+--++=-+=+2222)41(2)221(t t --+=)281()4241(4242t t t t +--++=81238142≥++=t t∴44b a +的最小值为81.在0=t 即21==b a 时取等号四、三角函数有界法对于R x ∈,总有1|sin |≤x ,1|cos |≤x 例15:求函数x x y 2cos 22sin -=的最值. 解析:1)42sin(212cos 2sin cos 22sin 2--=--=-=πx x x x x y因为 1|)42sin(|≤-πx ,故当1)42sin(=-πx 时,12max -=y ;当1)42sin(-=-πx 时,12min --=y . 五、均值不等式法例16:在任意三角形内求一点,使它到三边之积为最大.解析: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面积为S ,三角形内一点P 到三边的距离分别为x 、y 、zS cz by ax 2=++ (定值) 3)3(cz by ax cz by ax ++≤⋅⋅∴即 abcS xyz 2783≤ (cz by ax ==时取等号)因此,当此点为三角形的重心时(这时PAB ∆、PBC ∆、PAC ∆面积相等),它到三边之积为最大.例17:有矩形的铁皮,其长为30cm ,宽为14cm ,要从四角上剪掉边长为x cm 的四个小正方形,将剩余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矩形盒子,问x 为何值时,矩形盒子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多少?解析:依题意,矩形盒子底边长为)230(x - cm ,底边宽为)214(x - cm ,高为x cm .∴盒子容积x x x x x x x V )7)(15(4)214)(230(--=--= (显然:015>-x 、07>-x 、0>x )设x bx b ax a abV )7)(15(4--=0(>a ,)0>b 要用均值不等式.则 ⎩⎨⎧=-=-=+--x bx b ax a b a 71501 解得:41=a ,43=b ,3=x .从而 576)43421)(4415(364≤--=x xx V 故矩形盒子的最大容积为576 3cm . 也可:令bx x ax a ab V )7)(15(4--=或bx ax a x abV )7)(15(4--= 注意:均值不等式应用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当条件不满足时要灵活运用拆项、凑项、凑系数、平方等技巧凑配系数,适当时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来求. 例18:已知1sin sin sin 222=++γβα(α、β、γ均为锐角),那么γβαcos cos cos 的最大值等于__________解析:因α、β、γ均为锐角,所以γβαcos cos cos γβα222cos cos cos =962)3sin 1sin 1sin 1()3cos cos cos (32223222=-+-+-=++≤γβαγβα 当且仅当31sin sin sin222===γβα时取等号,故γβαcos cos cos 的最大值为962. 例19:求函数x b x a y 22cos sin +=的最小值(a 、b +∈R ). 解析: xb x a y 22sin sin +=x x ab b a x b b x a a 2222cot tan 2tan cot ++≥+++= ab b a 2++=当且仅当x btg x actg 22= 即 bax tg =2时,函数y 取得最小值ab b a 2++ 六、单调性法(一)利用若干次“≥”(或“≤”)求函数的最值例20:求函数x x y cos 1sin 1+=在0(,)2π内的最小值. 解析:222sin 22cos sin 2cos sin cos sin cos 1sin 1≥=≥+=+=xx x x x x x x x y 当4π=x 时,x x cos sin =,12sin =x .上式中的两个 “≥”中的等号同时成立,所以22≥y 是 “精确的”不等式.因而 22min =y另:此题还可用换元x x t cos sin +=以及函数单调性来判断 (二)形如xba x y +=的函数的最值 (1) 0>a ,0>b 时,函数在-∞(,ab -]内递增,在ab -[,)0内递减, 在0(,ab ]内递减,在ab [,)∞+内递增. (2) 0<a ,0<b 时,函数在-∞(,ab -]内递减,在ab -[,)0内递增, 在0(,ab ]内递增,在ab [,)∞+内递减. (3) 0<a ,0>b 时,函数在-∞(,)0内递减,在0(,)∞+内递减. (4) 0>a ,0<b 时,函数在-∞(,)0内递增,在0(,)∞+内递增.例21:求函数xx x x y 2222cos sin 161cos sin 4+=的最值.解析:函数x x x x y 2222cos sin 161cos sin 4+=xx 2sin 412sin 22+= 令x t 2sin 2=,则0[∈t ,]1,于是 t t y 41+=在0(,]21内递减,在21[,]1内递增.所以当21=t ,即81cos sin 22=x x 时,1min =y ;无最大值.例22:求函数xxx y sin 1cos sin 22+-=的最大值.解析:y )1sin 2()1(sin 1sin 2)1(sin 1sin 1sin 2sin 22+-++=+-+=+-+=x x x x x x x 令t x =+1sin ,则20≤<t ,函数tt y 2-+=在0(,)∞+内递增.所以在0(,]2内也是递增的.当2=t ,即1sin =x 时,1max =y .七、平方开方法例23:已知a 、b 是不相等的正数,求函数++=x b x a y 22sin cos xb x a 22cos sin +的最值.解析:因a 、b 是不相等的正数,x cos 与x sin 不能同时为0,故0>y .ab x b a b a y +-++=∴2sin 4)(2222当12sin 2=x 时,)(2max2b a y+=,)(2max b a y += 当02sin 2=x 时,ab b a y2min2++=,b a y +=min八、数形结合法有些代数和三角问题,若能借助几何背景和几何直观而求其最值,常能受到直观明快,化难为易的功效. 例24:求函数6cos 31sin 4--=x x y 的最值.解析:将函数式变形为)2(cos 3)41(sin 4--=x x y ,只需求函数2cos 41sin --=x x u 的最值. 把u 看成两点2(A ,)41,x B (cos ,)sin x 连线的斜率,(B 即为单位圆上的点), 则当直线AB 为单位圆的切线时,其斜率为最大或最小.设过A 点的单位圆的切线方程为)2(41-=-x k y ,即 0241=-+-k y kx . 则圆心到切线的距离为11|241|2=+-k k ,解得:431=k ,1252-=k .从而函数 最大值为14334max =⨯=y ;最小值为95)125(34min -=-⨯=y . 九、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 例25:设0>x ,0≥y 且212=+y x ,求当x 、y 为何值时,)148(log 231++=y xy u 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析:由212=+y x ,得y x 221-= )1412(log ]14)221(8[log 231231++-=++-=∴y y y y y u由0>x ,0≥y 且212=+y x 可得410<≤y ,从而34141212≤++-≤y y (当0=y 时左边取“=”号,61=y 时右边取“=”号),由对数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即 当61=x 、61=y 时,)34(log 31min =u ;当21=x 、0=y 时,0max =u .例26:求函数x x y 2cos 2cos 3--=的最值.解析:81)43(cos 21cos 32cos 2+--=-+-=x x x y要使y 有意义,必须有1cos 32cos -+-x x 0≥,即1cos 21≤≤x . 故 当43cos =x 时,4281max ==y ;当21cos =x (或1)时,0min =y . 例27:求函数x x m y 2cos sin 42--=的最值.解析:22221)(sin 2)sin 21(sin 42m m x x x m y -+-=---= 因为1|sin |≤x ,结合二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当-∞∈(m ,]1-时,m y 43max -=,m y 43min +=. 当1[-∈m ,]0时,m y 43max -=,2min 21m y -=. 当0[∈m ,]1时,m y 43max +=,2min 21m y -=. 当1[∈m ,)∞+时,m y 43max +=,m y 43min -=. 十、放缩法例28:若a 、b 、+∈R c ,且3=++c b a ,则111+++++c b a 的最大值是( )解析:2322)1(21+=++≤⋅+a a a 同理,2321+≤⋅+b b ,2321+≤⋅+c c .三式相加,6232323212121=+++++≤⋅++⋅++⋅+c b a c b a 即23111≤+++++c b a当且仅当2111=+=+=+c b a 即1===c b a 时取等号.十一、导数法例29:求函数3)(23+-+=x x x x f 在]3,3[-上的最值 解析:0)1)(13(123)(2/=+-=-+=x x x x x f ,得131-==x x 或 27222)31(=f ,4)1(=-f ,12)3(-=-f ,36)3(=f 所以函数最大值为36,最小值为12-注意:要求三次及三次以上的函数的最值,以及利用其他方法很难求的函数的最值,通常都用该方法,导数法往往就是最简便的方法,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例30:求函数x x x f -+-=612)(的最值 解析:函数的定义域为]6,1[,xx x f ---=62111)(/510)(/<<⇔>x x f ;650)(/<<⇔<x x f ,又)(x f 是]6,1[上的连续函数故有)(x f 在]5,1[上递增,在]6,5[上递减.5)1(=f ,5)5(=f ,52)6(=f故函数最大值为5,最小值为5当然,解最值问题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例如,还有复合函数法,反函数法等等,这里只是对求最值问题的方法作一个部分的归纳.就是一道题目里面,有时也是几种方法并用,如例7就用到了换元法和单调性法,例12就用到了三角换元法和重要不等式法,例17用导数法甚至更为简单.解函数的最值问题,关键还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