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及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合集下载

2023级《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2023级《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2023级《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任务与内容1、设计任务(1)、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基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设计常见的塑料制品,考察同学们对塑料原材料及助剂性能、各种加工工艺方法特点及对制品性能的影响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着重考察同学们从制品的使用环境要求出发,选择适当的塑料原材料及各种助剂并进行配方设计,同时选择适当的成型加工工艺来获得制品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以几种常见的塑料制品为设计对象,分析组成每个制品均由数个塑料部件,然后根据各个部件的使用环境要求选择材料、设计配方和成型加工工艺制造出各个部件,并将其组合成一个完整制品。

同时要求对采取的设计方案做出经济成本分析。

具体每个组成部件的设计内容如下:1)产品设计并绘出产品图2)原材料选择与配方设计3)生产方法选择与工艺过程设计(绘出工艺过程方框图和工艺流程图)4)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5)工艺过程与操作说明6)生产工艺配套设备的选择7)生产该产品的成本核算8)设计说明和设计小结9)根据以上内容编写出设计说明书三、其他设计要求(1)设计内容完整合理,文理通顺,层次分明,字迹工整。

(2)参数选取恰当,数据准确无误。

(3)论理论据充分,资料来源可靠。

(4)图纸视图正确,图面整洁规范。

(5)按时完成任务。

四、时间与进度安排根据本课程特点,本课程设计主要采用分散指导的方式进行。

14周: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动员学生做好相应准备工作15周:完成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设计、成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与操作说明。

16周:完成设计说明与小结及整理资料编写成设计说明书初稿并交指导老师审阅。

17周:修改与整理成正稿并交稿,同时进行答辩。

目录第一章食用油塑料桶使用环境及性能分析 (1)1.1 使用环境分析 (1)1.2 性能要求分析 (1)1.3 油桶性能分析 (1)1.4 食用油塑料桶质量要求 (2)1.5 食用油塑料桶外观要求 (3)1.6 食用油塑料桶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情况 (3)第二章食用油塑料桶基本介绍 (4)2.1 食用油塑料桶基本介绍 (4)2.2 食用油塑料桶尺寸图 (4)第三章原料选择及配方设计 (5)3.1 原料选择 (5)3.2 配方设计 (7)3.2.1 配方设计原则 (7)3.2.2 桶体的配方设计 (8)3.2.3 桶盖及提手的配方设计 (8)3.2.4 包装膜的配方设计 (9)第四章生产方法选择及工艺设计 (10)4.1 生产方法的选择 (10)4.2 工艺设计 (10)4.2.1 桶体的工艺设计 (10)4.2.2 桶盖及提手的工艺设计 (12)4.2.3 包装膜的工艺设计 (13)第五章生产工艺参数的确定 (14)5.1 塑料吹塑机的工艺参数的确定 (14)5.2 桶体工艺参数的确定 (14)5.3 桶盖工艺参数的确定 (14)5.4 包装膜工艺参数的确定 (15)第六章工艺过程与操作说明 (16)6.1 桶体的工艺过程 (16)6.2 桶盖及提手手工艺过程 (17)第七章生产设备及产品实物图 (21)第八章测试性能 (24)8.1 阻隔性 (24)8.2 物理机械性能 (24)8.3 卫生性能 (24)8.4 性能测试实验 (24)第九章成本核算 (26)9.1 设备成本核算 (26)9.2 原料成本核算 (26)9.2.1 桶体成本 (26)9.2.2 桶盖成本 (26)9.2.3 提手成本 (26)9.2.4 包装膜成本 (27)第十章设计小结 (28)参考文献 (29)第一章食用油塑料桶使用环境及性能分析本次课程设计的产品是十升食用油塑料桶,本次塑料桶的设计规格确定为桶高410mm,宽200mm,桶口宽60mm,桶盖高13mm,桶体壁厚1mm该食用油桶为透明色塑料桶。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太原科技大学《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模具教研室《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了《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材料与热处理》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学习后进行的针对注塑成型模具设计的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与实际工作相关的设计工作,该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作用是:1.巩固与扩充《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学》、《非金属材料》等课程所学的知识与技能。

2.学习专业设计手册的使用,强化工程计算、绘图及文献检索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及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3. 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进行塑料制件设计的实际训练,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使用场合,学习对塑料件进行工艺分析的方法。

进行塑料模具设计的实际训练,学习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具体方法与步骤,培养和提高模具设计的综合能力。

为今后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学目标:完成塑料制件设计,熟悉常用塑料的性能、使用场合,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完成具有一定特点的塑件的注射模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掌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的注射模具设计使用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掌握成型另件工作尺寸计算,受力另部件强度,刚度计算;掌握选择注射机的原则和方法,选择注射机,确定型腔数;确定成型方案;还要了解塑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二、模具设计要点及与注射机的关系。

1、模具设计要点:<1>熔体的流动情况:流动阻力,速度,流程,重新融合,排气.<2>熔体冷却收缩与补缩.<3>模具的冷却与加热.<4>模具的相关尺寸与注射机关系.<5>模具的总体结构与零部件的结构,考虑模具安装与加工强度,精度. 2、模具与注塑机的关系:注塑机的技术规范:类型,最大注射量,最大注射压力,最大锁模力,最大成型面积,最大最小模厚,最大开模行程,定位孔尺寸,嘴喷的球面半径,注射机动模板的顶出孔,机床模板安装螺钉孔或丁字槽的位置与尺寸。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指导书一.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是模具教学的一个综合训练环节,通过设计将使本专业学生初步掌握模具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借助于各种资料独立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塑件的设计及模具装配图一张以及设计说明书一份。

三.设计内容及步骤1.根据塑件功能及加工工艺性,进行塑件设计(1)使用塑料品种(2)成型收缩率(3)塑件尺寸公差(4)塑件外观质量(5)塑件壁厚(6)脱模斜度2.根据所选塑料品种,进行成型工艺设计(1)注射成型前塑料原料的处理(2)对注射机的要求(3)注射成型工艺条件(4)注射成型后塑件的处理(5)注射缺陷,产生的原因及纠正3.模具结构设计(1)确定模具的总体设计方案(2)分型面的选择(3)型腔数的选择(4)成型零件设计(5)浇注系统设计(6)侧抽芯机构设计(7)脱模机构设计(8)冷却水道设计(9)导向定位机构设计(10)排气系统设计4.设计计算(1)浇注系统设计计算(2)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3)型腔及模板的刚度及强度计算(4)脱模阻力计算(5)模具冷却水道设计计算5.注射机的选择(1)最大注射量校核(2)注射压力校核(3)锁模力校核(4)流动比校核(5)开模行程及顶出行程校核6.模具与注射机安装模具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1)喷嘴尺寸(2)定位圈尺寸(3)最大及最小模厚(4)模板螺孔尺寸(5)拉杆内间距7.模具材料的选择8.绘制正式施工工作图9.编制模具零件机械加工及装配工艺方案10.编写设计说明书四、要求(1)装配图(a)全面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b)根据装配图可拆出所有零件(c)图面符合国标要求(d)公差配合选择及技术要求合理(2)说明书A4纸,小四字,5页以上。

格式应规范,主要内容应包括:总体结构方案的确定;模具结构的设计;主要参数的设计计算;设计总结;参考书目。

五、参考书目1《机械设计手册》成大先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三版2《实用塑料注射模设计与制造》陈万林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3《塑料模设计手册》《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4《注射模典型结构100例》蒋继宏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5《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提案》刘际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6《塑料模具设计》刘昌祺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7《塑料·橡胶成型模具设计手册》奚永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一版8《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许发樾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9《注射模具CAD/CAE/CAM技术》王国中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一版10《模具标准》设计说明书样式《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沈阳化工学院设计题目:设 计 者: 学号:设计日期: 月 日 至 月 日 2008 年指导教师: 王 立 强 成绩:这段文字在提交适应去掉设计任务书塑料制品设计图塑料制品说明制件的用途,生产要求,数量要求等设计参数材设计任务模具装配图一张(A1)以及设计说明书一份。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适用)一、设计性质《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设计》(以下简称《课程设计》)是根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配合《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课程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设计目的《课程设计》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目的是通过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掌握工程设计技巧,提高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实际工程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样件或制品图要求,在教师辅导下完成一套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工作。

通过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并正确运用相关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学习工程设计的思路、方法及设计技巧,获得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具体设计内容及要求如下:(一)接受并了解设计任务设计任务由指导教师以《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达。

《课程设计任务书》是本环节教学的指令性文件。

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后须认真学习理解《课程设计任务书》,了解设计任务内容、基本要求、设计文件提交形式、完成时间等,依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设计完成设计工作。

(二)分析、消化、整理原始资料接受模具设计任务后,首先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分析、消化、整理设计原始资料,为设计模具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绘制塑件图:如果任务书给定的原始资料为样件或模型,先对样件或模型进行测绘,形成制品图。

并根据关于塑件的说明,注明原材料品种、牌号,生产批量、技术要求等。

(如果任务书给定的原始资料为制品图,此步工作可省略)2、分析、消化塑件图及相关要求,主要考虑并弄清以下问题:①了解制品结构特点及相关技术要求,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尺寸精度、形位公差等,如塑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选择塑件精度最高的尺寸进行分析,估计成型公差是否低于塑件的允差,能否成型出符合要求的塑件。

《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教学大纲

《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Polymer Molding Machinery )课程号(代码):30000703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48 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是高分子材料制品成型的必要手段,是聚合物工业发展的基础。

本课程结合聚合物成型加工的特点,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角度出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剖析、讲授聚合物成型机械的工作结构与原理。

本课程涵盖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中的各主要机械,以注塑机和挤出机为主,是聚合物加工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聚合物成型机械在聚合物成型加工中的应用、成型机械的工作与原理、结构特点以及主要部件的设计原则。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5;(2)毕业要求3,分指标点3.3;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绪论(1学时)简要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的定义及分类,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建立整体概念。

要点: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的定义、分类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课程学习的目的、方法、要求第一章液压传动(13学时)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中普遍使用到液压传动,本章从液压元件的基本原理、结构入手,阐述其功能和应用。

讲解液压系统的基本回路和典型的注塑机液压系统。

使学生能够看懂常用的液压回路,能设计简单的液压回路。

1、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1学时)要点:传动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液压传动的主要特点液压传动系统压力等级2、油泵及油马达(2.0学时)要点:油泵及油马达的功能叶片泵及叶片油马达柱塞泵和柱塞油马达齿轮泵及其油马达3、油缸(1学时)要点:油缸种类,包括活塞式油缸、柱塞式油缸、摆动式油缸和组合油缸油缸的密封(动密封)油缸的缓冲与排气装置4、液压控制阀(4学时)要点:压力控制阀,包括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和调速阀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和换向阀比例控制阀5、液压控制基本回路(5学时)要点:速度控制回路,以节流调速回路为主,还包括容积调速回路、分级控制调速回路和快速回路压力控制回路,包括调压回路、卸荷回路、减压回路、增压回路和保压与背压回路方向控制回路,包括换向回路和锁紧回路顺序动作回路安全回路典型高分子材料成型机械液压控制系统实例第二章挤出成型机(18学时)挤出成型是高分子材料成型的重要方法之一,其成型过程连续,生产效率高,能生产管材、棒材、板材、型材等众多高分子制品。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1. 概述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是指将高分子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和成型过程,使其达到一定性能和外形尺寸的工艺过程。

高分子材料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因此了解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学习,深入了解高分子材料成型的主要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其对产物性质的影响,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

2. 实验目的1.了解高分子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工艺参数。

2.通过实验,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

3.分析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参数对成型产物性质的影响。

4.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 实验内容3.1 实验材料本实验材料包括:聚乙烯(PE)粉末、聚丙烯(PP)颗粒、加工用蜡、润滑剂等。

3.2 实验仪器本实验仪器包括:成型模具、压力机、电热板等。

3.3 实验步骤本实验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材料预处理将聚乙烯(PE)粉末与聚丙烯(PP)颗粒分别于100℃条件下烘干2h,待其完全降温后加入适量的润滑剂,搅拌均匀,并再次密闭烘箱1h以保证润滑剂均匀附着于聚合物表面。

加工用蜡需要用搅拌器在60℃条件下均匀搅拌至成解胶状态,然后用专门的工具将加工用蜡均匀涂布于模具表面,并在室温下自然凝固。

第二步:成型试验制定不同的成型工艺方案,包括模具类型、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方式等。

将预处理好的高分子材料均匀地放置于成型模具内,加入相应数量的加工用蜡,并用压力机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高分子材料充沛地填充到模具内并排除气泡和空穴。

待高分子材料在模具内凝固后,将制品从模具中取出,剪去多余的材料边缘并进行表面处理。

第三步:成品测定对成型产物进行外观、尺寸、密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测试与分析。

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

4. 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步骤所得到的高分子材料成型产品进行性能测试,分析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

通过实验结果,确定高分子材料成型参数的适宜范围,并对不同工艺参数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及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及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doc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及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一、选》®依据教研组下达的《课程设计任务书》,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生产实习或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主设计或选定一款模塑制品,作为课程设计拟设计模具的目标产品。

提交简要的课程设计选题报告(说明型件结构、材质、用途、用法、使用环境等使用要求)交指导教师审核。

指导教师根据选题报告审核设计题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及难易程度。

选题经指导教师审核认可并在《课程设计任务书》上签字确认后,该同学的设计任务得以落实。

如果你的选题报告没有得到指导教师认可,则需修改后重新提交。

二、落实设计任务生产实际中模具设计任务通常以“模具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达,“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型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槊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槊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我们这里以自拟的选题报告代替成型规料制件任务书,由同学自己或指导教师拟定模具设计要求,并据此开展模具设计。

三、设计准备在落实设计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分析、消化关制件设计、物料特性、成型工艺、成型设备等原始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塑料制件分析。

了解卿件结构、材质、用途、用法、使用环境等使用要求,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

例如,架料制件结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状态、颜色、透明度及使用性能要求等。

明确型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

2.型件材质及工艺分析。

了解塑件成型所用塑料材料的种类、规格、组成、性能特点,特别是流动性、结晶性、收缩取向等原料性能资料,还要了解槊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分析落实成型材料能否满足阳料制件的强度、刚度、均匀性(各向同性)、热稳定性等要求。

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分科诚型材料是否满足染色、镀金属、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成型设备分析。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教学设计 (2)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教学设计 (2)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2.掌握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如注塑、挤出、吹塑等;3.能够使用相关设备进行高分子材料成型;4.能够根据不同需求选择合适的高分子材料和成型工艺。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介绍;2.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介绍;3.高分子材料成型设备的介绍,操作方法讲解;4.高分子材料成型实验演示。

三、教学步骤本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如下:1. 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通过讲解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原理,让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成型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可以采用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

2. 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讲解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如注塑、挤出、吹塑等。

对每种成型工艺进行介绍,包括原理、优缺点、应用场景等。

3. 高分子材料成型设备的介绍、操作方法讲解介绍高分子材料成型的设备,如注塑机、挤出机、吹塑机等。

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对设备的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4. 高分子材料成型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手操作设备进行高分子材料成型,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工业产品进行生产,并对成型后的产品进行测试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2.实验操作;3.讨论交流。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的考核:通过课堂测试、实验操作考核等方式来衡量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掌握程度;2.课程效果的评估:对本节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教学内容的合理性等。

六、教学资源本节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课件资料;2.外部培训课程;3.实验室设备。

结语高分子材料成型是现代工业制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本节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成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提高学生的真实操作能力和技术素养,为其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及机械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选》®
依据教研组下达的《课程设计任务书》,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生产实习或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自主设计或选定一款模塑制品,作为课程设计拟设计模具的目标产品。

提交简要的课程设计选题报告(说明型件结构、材质、用途、用法、使用环境等使用要求)交指导教师审核。

指导教师根据选题报告审核设计题目的可行性、合理性及难易程度。

选题经指导教师审核认可并在《课程设计任务书》上签字确认后,该同学的设计任务得以落实。

如果你的选题报告没有得到指导教师认可,则需修改后重新提交。

二、落实设计任务
生产实际中模具设计任务通常以“模具设计任务书”的形式下达,“模具设计任务书”由型料制件工艺员根据成型槊料制件的任务书提出,模具设计人员以“成型槊料制件任务书”、“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来设计模具。

我们这里以自拟的选题报告代替成型规料制件任务书,由同学自己或指导教师拟定模具设计要求,并据此开展模具设计。

三、设计准备
在落实设计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整理、分析、消化关制件设计、物料特性、成型工艺、成型设备等原始资料,以备设计模具时使用。

1.塑料制件分析。

了解卿件结构、材质、用途、用法、使用环境等使用要求,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

例如,架料制件结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状态、颜色、透明度及使用性能要求等。

明确型件的几何结构、斜度、嵌件等情况是否合理,熔接痕、缩孔等成型缺陷的允许程度,有无电镀、胶接、钻孔等后加工。

2.型件材质及工艺分析。

了解塑件成型所用塑料材料的种类、规格、组成、性能特点,特别是流动性、结晶性、收缩取向等原料性能资料,还要了解槊料的塑化及成型工艺参数。

分析落实成型材料能否满足阳料制件的强度、刚度、均匀性(各向同性)、热稳定性等要求。

根据塑料制件的用途,分科诚型材料是否满足染色、镀金属、装饰性能、必要的弹性和塑性、胶接性或者焊接性等要求。

3.成型设备分析。

模具是成型设备的附属工装,必须根据成型设备相关要求进行设计。

因此,设计模具前必须熟知拟用成型设备的性能、规格、特点。

例如对于注射机来说,在规格方面应当了解以下内容:注射容量、锁模压力、注射压力、模具安装尺寸、顶出装置及尺寸、喷嘴孔直径及喷嘴球面半径、浇口套定位圈尺寸、模具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模板行程等,具体见相关参数。

要初步估计模具外形尺寸,判断模具能否在所选的注射机上安装和使J Uo
四、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阶段涉及模具结构及模具各个系统的类型、参数、及相互关系的确定。

影响因素很多且互相交又,情况夏杂多变,必须综合考虑。

首先,根据对型件、材料、设备等设计要求和条件,构思模具总体结构。

确定模具类型、结构组成、型腔数目、脱模方式等等。

要求在绝对可靠的条件下能使模具本身的工作满足成型该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经济的要求。

对塑料制件的工艺技术要求是要保证规料制件的几何形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生产经济要求是要使观料制件的成木低,生产效率高,模具能连续地工作,使用寿命长,节省劳动力。

然后,通过设计计算,分系统分别细化、优化各部分设计,确定模具结构参数和加工、装配要求:
1、型腔布置。

根据塑件的几何结构特点、尺寸精度要求、批量大小、模具制造难易、模具成本等确定型腔数量及其排列方式。

2、确定分型面。

分型面的位置要有利于模具加工,排气、脱模及成型操作,观料制件的表面质量等。

3、确定浇注系统(主浇道、分浇道及浇口的形状、位置、大小)和排气系统(排气的方法、排气槽位置、大小)。

4、选择顶出方式(顶杆、顶管、推板、组合式顶出),决定侧凹处理方法、抽芯方式。

5、决定冷却、力口热-方式及加热冷却沟槽的形状、位置、加热元件的安装部位。

6、确定主要成型零件,结构件的结构形式。

考虑模具备部分的强度,计算成型零件工作尺寸。

7、根据模具材料、强度计算或者经验数据,确定模具零件厚度及外形尺寸,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定位、导向件位置。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了,模具的结构形式I'l然就解决了。

这时,就应该着手绘制模具结构草图,为正式绘图作好准备。

五、绘制模具图或建立模具三维造型
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结合国家未规定的工厂习惯Hi法绘制模具总装图。

绘制模具总装图是尽量采
用1: 1的比例,先由型腔开始绘制,主视图与其它视图同时画出。

模具总装图应表明模具各部分结构组成、零件构成及相互关系,模具上的所有零件都必须在图上表达出来,可不表达详细结构,但头脑中必须有明确的结构参数,对非标零件还要考虑模具零件的加工丁.艺要求。

模具总装图应包括以下内容:
1.成型零件结构形式及装配关系。

2.浇注系统、排气系统的结构形式。

3.分型面及分模取件方式。

4.外形结构及所有连接件,定位、导向件的结构形式及装配关系。

5.标注模具外形(总体)尺寸、关键尺寸和配合尺寸。

6.按顺序将全部零件序号编出。

7.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

(模具总装图的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可涉及装配丁•艺的要求,模具使用、维护、保养要求,装拆方法及注意事项,试模及检验方面的要求等内容;以及模具工作原理等)
8.填写图题栏和零件明细表,明细表应包括全部零件并与图中零件序号相互对应,应给出每个零件的名称、代号(图号或标准号、商品型号)、数量、材质、备注内容等。

如果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贝服先调用或建立组成模具的零件数据模型,组装成装配体模型, 然后生成装配图,装配图文件要求同上。

六、绘制零件图
由模具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

零件图也要按照国家制图标准和工厂习惯画法绘制,具体要求如下:
1.图形要求:一定要按比例画,允许放大或缩小。

视图选择合理,投影正确,布置得当。

为了使加工制造人员易看陈便于装配,图形尽可能与总装图一致,图形要清晰。

2.标注尺寸要求统一、集中、有序、完整。

标注尺寸的顺序为:先标主要零件尺寸和出模斜度,再标注配合尺寸,然后标注全部尺寸。

在非主要零件图上先标注配合尺寸,后标注全部尺寸。

3.表面粗糙度。

把hV用最多的一种粗糙度标于图纸右上角,其它粗糙度符号在零件各表面分别标出。

4.正确填写图题栏和技术要求。

明确给出零件名称、图号、图形比例、材料牌号、制作数量、设计韦、完成廿期,以及热处理及其硬度要求,表面处理、自由尺寸的加工精度和其它需要说明的内容。

七、•校核设计结果
设计完成后对设计结果进行全面校核,发现问题及时修改。

校核主要内容如下:
1.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
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材质、硬度、尺寸精度,结构等是否符合槊件图纸的要求。

2.型料制件方面
观料料流的流动、缩孔、熔接痕、裂口,脱模斜度等是否影响型料制件的使JIJ性能、尺寸精度、表面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图案设计有无不足,加工是否简单,成型材料的收缩率选用是否正确。

3.成型设备方面
注射量、注射压力、锁模力够不够,模具的安装、却料制件的脱模有无问题,注射机的喷嘴与浇口套是否正确地接触。

4.模具结构方面
1)分型面位置及精加工精度是否满足需要,会不会发生溢料,开模后是否能保证规料制件留在有顶出装置的模具一边。

2)脱模方式是否正确,推杆、推管的大小、位置、数量是否合适,推板会不会被型芯卡住,会不会造成擦伤成型零件。

3)模具温度调节方面。

加热器的功率、数量;冷却介质的流动线路位置、大小、数量是否合适。

4)处理犯料制件制侧凹的方法,脱侧凹的机构是否恰当,例如斜导柱抽芯机构中的滑块与推杆是否相互干扰。

5)浇注、排气系统的位置,大小是否恰当。

5.设计图纸
1)装配图上各模具零件安置部位是否恰当,表示得是否清楚,有无遗漏
2)零件图上的零件编号•、名称、制作数量,零件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表面精加工程度是否标记、叙述清楚。

3)零件主要工作尺寸及配合尺寸正确与否,要便于生产者测量。

4)检查全部零件图及总装图的视图位置,投影是否正确,画法是否符合制图国标,有无遗漏尺寸。

八、设计说明书编写及文件归档
按《课程设计任务书》所附的说明书格式和内容编写设计说明书并装订成册。

图纸折叠成A4 大小,按®序排好(总装图在上,零件图按图号依次排列)并装订成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