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场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畜牧智慧养殖系统设计方案

畜牧智慧养殖系统设计方案畜牧智慧养殖系统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畜牧业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养殖过程进行全面监控的一种解决方案。
它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和养殖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一个畜牧智慧养殖系统的设计方案。
1.系统架构畜牧智慧养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数据传输网络、数据处理中心和管理平台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 数据采集终端负责收集养殖环境、畜禽信息、饲料投喂等相关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传输网络。
- 数据传输网络负责将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采用高速稳定的网络传输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 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供实时的监控、预警和决策支持服务。
- 管理平台为管理员提供用户界面,用于实时监控养殖情况、设置参数、生成报告等。
2.功能模块畜牧智慧养殖系统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动物监测、饲料管理和智能决策支持四个功能模块。
- 环境监测模块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等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控制,用于保持适宜的养殖环境。
- 动物监测模块通过标识识别、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监测等技术手段,对动物的行为、健康状态、生长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 饲料管理模块通过饲料投喂控制系统,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自动投喂合适的饲料,避免浪费和营养不均衡。
- 智能决策支持模块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养殖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管理员提供科学的决策建议。
3.技术支持畜牧智慧养殖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 物联网技术用于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监控,通过传感器、RFID等设备对养殖环境和动物进行实时监测。
- 大数据技术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智能决策支持模块,通过建立养殖模型和决策算法,为管理员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支持。
4.应用与优势畜牧智慧养殖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养殖场、农场和畜禽养殖企业,能够帮助养殖者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生产。
畜禽养殖综合监测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

畜禽养殖综合监测监控系统设计解决方案简介:畜禽养殖业是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养殖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动物数量众多等因素,使得该行业管理难度加大。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和安全管理水平,设计一个畜禽养殖综合监测监控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原理、功能模块以及实施步骤。
一、设计原理1.1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一个数据采集模块,使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养殖舍内的温度、湿度、氨气、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输到主控中心。
1.2 数据传输模块通过网络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主控中心。
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网络,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1.3 数据存储模块在主控中心建立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并进行实时更新。
同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以建立数据备份机制。
1.4 数据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和统计模型进行大数据分析,从而得到畜禽养殖过程中的规律和趋势,并提供预警和决策支持。
1.5 系统监控模块设置系统监控模块,通过监控软件对各个养殖舍内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对畜禽养殖过程的全面掌控。
二、功能模块2.1 实时监测功能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养殖舍内温度、湿度、氨气、二氧化碳等关键参数,并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在监控界面上,便于饲养员进行观察和分析。
2.2 预警功能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阈值,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一旦某一参数超过设定的阈值,系统将自动发出警报,提醒饲养员及时采取措施。
2.3 数据分析功能该系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并生成图表、报表等形式,为决策提供依据。
例如,根据历史数据分析,预测合理的饲料投放量,提高饲养效益。
2.4 远程监控功能通过网络技术,饲养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远程监控养殖舍内的参数,随时随地掌握养殖情况。
三、实施步骤3.1 硬件设施建设搭建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传感器的安装和监测设备的布设。
确保数据准确、稳定地采集到主控中心。
智慧畜牧系统简介范文设计方案

智慧畜牧系统简介范文设计方案智慧畜牧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科技和物联网技术的畜牧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畜牧场环境和动物行为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并能够通过云端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进行远程管理。
智慧畜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环境监测模块:该模块安装在畜牧场环境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
例如,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畜舍的温度和湿度,光照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光照强度,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畜舍的空气质量,以保障畜牧场的舒适度和生产环境。
2. 动物监测模块:该模块安装在动物身上,通过动物定位传感器、体温传感器、体重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动物的位置、体温、体重等参数。
例如,动物定位传感器可以追踪动物的位置,体温传感器可以监测动物的体温变化,体重传感器可以监测动物的体重变化,以实时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和行为习惯。
3. 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该模块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和动物监测模块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
例如,对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畜舍的温湿度变化趋势,对动物体温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动物是否有生病等。
同时,该模块还可以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动物健康模型,预测动物的未来健康变化。
4. 远程管理模块:该模块通过云端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实现对智慧畜牧系统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养殖场主或畜牧专家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实时监测畜牧场环境和动物健康状况,并进行远程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调整养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喂食器自动给动物喂食,提高养殖效率和动物健康度。
智慧畜牧系统的设计方案如下:1. 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根据畜牧场的实际需求和规模,选择可靠、稳定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
同时,根据设备的传输距离和功耗要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如LoRaWAN、NB-IoT等。
2. 设计网络架构:建立畜牧场的物联网网络架构,确保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的无线连接稳定可靠。
养猪场智能化自动监控系统方案

养猪场智能化自动监控系统方案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农业领域对智能化自动监控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
养猪场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养猪方式存在人力成本高、操作繁琐、容易出现人为错误等问题。
因此,本方案旨在通过引入智能化自动监控系统来提高养猪场的管理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质量和保障食品安全。
一、系统架构养猪场智能化自动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控制模块和用户界面。
传感器主要用于采集养猪场的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
数据采集和传输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设定的参数判断养猪环境是否合适。
控制模块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的结果,自动调整养猪场的环境条件,如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等。
用户界面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养猪场环境的参数和状态,方便用户进行监控和操作。
二、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氨气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以获取养猪场的环境数据。
2.无线通信技术: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以减少布线成本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设定的算法判断养猪环境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则发出警报并自动调整环境条件。
4.控制技术: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的结果,通过控制模块自动调整养猪场的环境条件,如自动控制温度、湿度等。
5.用户界面技术:设计用户界面,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养猪场环境的参数和状态,方便用户进行监控和操作。
三、系统优势1.提高管理效率:养猪场智能化自动监控系统可以自动监测和调整养猪环境条件,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管理效率。
2.降低劳动成本:传统的养猪场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而智能化自动监控系统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节约劳动力资源。
3.提高生产质量: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养猪环境,保障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猪的健康状态,进而提高生产质量。
畜牧养殖场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畜牧养殖场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养殖场项目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传统的养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们对高效养殖的需求,因此,智能化的养殖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旨在讨论如何设计一个适用于畜牧养殖场的智能化系统,使它具有良好的管理性能,提高养殖效率,并且能够实现自动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
二、系统架构
1.硬件架构:首先,为了实现畜牧养殖场的智能化,我们需要部署一些智能硬件设备,如传感器、摄像头、机器人和控制器等,它们可以实时收集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污染程度等,并将数据发送到控制器,从而实现环境监测。
此外,还需要部署摄像头、机器人等智能硬件,它们可以实时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在动物的状况出现异常时及时采取措施。
2.软件架构:在软件架构部分,我们需要开发一套智能的管理系统,能够根据获取的环境数据和动物的健康状况,实时监测环境,并进行自动化管理,比如调节温度等,从而实现环境的优化。
养猪场智能化自动监控系统方案

养猪场养殖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方案书北京盛世宏博科技有限公司养猪场养殖综合监控系统方案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现代化科学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北京盛世宏博科技有限公司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将多场合所需参数综合起来,将功能实用、推出了适于机房、变电所、农业大棚、畜牧养殖厂、锅炉房、档案馆、医院、药厂等监测综合方案,以实现对温度、湿度、氨气、硫化氢、压力、流量、环境,烟雾报警、漏水报警等保证安全的综合监测监控系统。
二、养猪场养殖综合监控系统集中监控系统功能介绍:该系统通过现场传感器可实现各个猪舍的温度、湿度、照度等参数的自动采集监测并将事实监测数据传到监控中心监控电脑,进行实时数据显示报警,数据存储查询等功能。
现场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现场传感器和监控中心电脑之间通过工业485总线传输。
监控室工控机可以进行数据存储、报表打印、控制输出,报警监控等分析工作。
监控软件采用工业组态监控软件开发。
软件操作简单易学,可加上现场电子地图,各方位参数、状态可在地图界面上直观明了的体现。
系统能实现所有猪舍的室内外环境温湿度,猪舍内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猪舍内饮用水温度、大气压力,的集中监控数据采集,存储,生成数据报表,历史曲线,中央监控室统一远程监控功能。
智能监测软件应实现以下功能(1)提供实时供每个监测点的温湿度、氨气、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大气压力;(2)提供历史数据查询,支持过去任一时段的数据查询,对一些突发事件提供数据依据。
(3)提供历史曲查看,通过对过去某一时段的变化趋势观察,可以总结出相应的变化规律,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宝贵经验。
(4)提供实时报警功能,当监测到的任一个参数达到报警条件时,监测软件会提供声音和相应数值闪烁报警,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报警提示。
(5)数据自动储,支持以Excel格式存储,可长期保存,方便日后查找和参考。
(6)监测软件采用工业组态平台,具有性能稳定、扩展方便、便于维修。
猪场环境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

猪场环境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对于猪场环境的监测越来越严格。
然而,传统人工巡查方式存在人力成本高、信息反馈慢等问题。
因此,猪场环境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系统设计要求(一)功能要求1. 数据采集:温湿度、氨气等环境信息实时采集;2. 报警功能:当环境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保证猪场环境的安全稳定;3. 数据存储:环境信息数据存储,方便查询和分析。
(二)性能指标1. 数据传输可靠性:确保海量数据传输不出现错误;2. 实时性:实现环境信息的及时采集和报警;3. 系统可靠性: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系统组成(一)传感器猪场环境的监测主要依赖传感器采集环境信息。
针对不同的环境信息,需要选用不同的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氨气传感器等。
(二)物联网模块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传输,实现对环境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处理。
通过物联网模块,环境数据可以传输到云端进行基于数据的决策。
(三)云计算平台云计算平台通过数据存储和处理,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
同时,云计算平台的强大计算能力可以分析数据,提取有效内容,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应用服务应用服务是用户对环境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的用户界面。
通过应用服务界面,用户可以了解环境信息的实时变化,设定报警阈值并进行报警处理。
四、系统实现思路(一)硬件实现1. 选用适用于猪场环境的传感器,并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测试。
2. 选用适用于猪场环境的物联网模块,并进行相关软硬件的调试和测试。
(二)软件实现1. 设计和实现云计算平台和应用服务框架。
2. 设计和实现数据传输和存储模块。
3. 设计和实现报警处理模块。
五、系统实现效果通过将猪场环境智能化监控系统成功实现,可以有效降低猪场管理成本,提升环境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为猪场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六、总结通过对猪场环境智能化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可以有效提高环境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牧区智慧牧场建设方案设计

牧区智慧牧场建设方案设计牧区智慧牧场建设方案设计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牧业越来越受到各个牧区的关注,并成为推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针对牧区智慧牧场的建设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旨在为牧区智慧牧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一、方案设计1.物联网技术方案中采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对畜群实时监控,包括体温、饮水、饮食、活动量等多个方面,实时掌握畜群的动态信息,充分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管理。
2.人工智能技术方案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数据模型,对畜群的健康状态、疾病预警等方面进行监测和控制,自动判断疾病类型及其严重程度,以及采用对应的措施,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并大大减少牲畜死亡的风险。
3.信息化管理技术本方案中在畜牧场管理中使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将畜群数据入库,实时监测畜群状况,管理饲料、药品的使用情况,以及全面了解生产成本和收益情况,帮助以业务管理为中心的决策,提高牧区智慧牧场的经营效益。
二、实现措施1.硬件设备方案的第一个步骤是部署必要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智能侦测设备、数据终端装置以及智能控制设备等,以监测畜群状态的变化和监管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2. 软件集成采用各种主流的软件语言进行开发,将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到实际数据分析中。
并且,根据园区管理需要,采用开放接口的方式,支持多个系统的集成应用,方便管理人员实现不同的操作。
3.数据存储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都需要分析处理,数据处理工作必须建设完备的数据中心。
对于大规模牧区智慧牧场建设方案,考虑云计算,采用服务器集群实现大数据存储和快速数据分析,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和容易访问。
4.培训和推广对于牧区人员推广牧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和使用智慧牧场工具的重要性,应该进行培训,以便全面拥抱智慧牧场新时代。
让牧区的员工全面掌握智慧牧场的操作和相关内容,在规范管理方面更上一层楼。
5.项目实施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将以上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培训方案实施到实际的运营之中,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不断提升智慧牧场应用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畜牧场智能化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目录1、前言2、电视监控系统3、周界防范系统4、电子巡更系统5、背景音乐系统6.RFID物体跟踪定位系统1前言此建设方案为**畜牧场智能化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根据该项目目前的施工状况和要求,我们设计此方案,主要详尽的概述了项目的智能化监控管理系统所体现的功能,并就系统推荐产品供贵方选型。
本设计方案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前言∙系统简介∙电视监控系统∙背景音乐紧急广播系统∙电子巡检系统∙周边边界监控系统∙RFID智能动物跟踪系统项目情况简介合理的需求分析是智能化系统成败的关键,智能监控系统的建设不是智能化系统的简单堆砌,更不是最新、最先进产品和技术的试验,而是适用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并综合应用和服务。
项目具体情况简介:本系统专为畜牧场区设计及规划2电视监控系统2.1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DBJ08-47-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监视规范》(GBJ50198-94)《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GA/T74-94)《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1997-290)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8-2001《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监视规范》GB 50198-94《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T16-83)《入侵报警技术要求》GA/T368-2001《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维护操作的安全要求》IEC574-3/SJ/Z9141-2畜牧场区智能监控系统要求及图纸2.2设计原则先进性及成熟性:系统组成及设备选型与当前的技术发展潮流相吻合,代表当前电视监控系统的先进水平,保证系统的技术寿命及后期投资的可延续性。
选用技术上成熟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系统当前使用和未来发展的需求。
实用性、稳定性、可靠性:系统力求实用可靠,操作尽量简单直观,使用维护方便,能长期稳定地工作。
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系统的设计采用了开放式原则,便于升级换代,随着技术的发展,系统可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系统充分考虑功能扩展性和技术升级性,在未来的较长时期内都能满足需求。
在系统及设备配置上考虑留有余量,满足在系统扩容及更换部分设备时的通用性及可替换性。
完整性和经济性:力求在产品配套方面的完整性,以增加系统的集成化和系统化。
在实现先进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2.3系统组成闭路电视系统是在重要场所安装摄像机,向监视中心提供实时现场信息,同时还可以录像,录下报警时的现场状况,供分析研究使用。
它由摄像、传输、控制和显示记录2.4系统功能配置电视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的设置既要保障整个畜牧区的公共场所及所有设施的安全、又要维护饲养动物的安全性。
根据实际要求的具体情况,我们建议在牧区周界、主要出入口、主要的活动场所内设置低照度红外摄像机。
在纵深范围较大需要监控的场所采用一体化高速型摄像机,一体化高速球型摄像机水平能3600连续旋转,俯仰可3600自动翻转,转动速度最大可达200多度/秒,可以快速捕获目标。
高速智能快球带有预置位功能,将需要重点监视部位设为预置点,智能快球可以按照预定的次序,自动对这些预置点进行巡视扫描,快速全面地掌握监视区域的动态。
该部分共设4处监控点。
出入口具强背光的场合,配置具有超宽动态功能的摄像机,配置自动光圈控制镜头,以获得最佳监视效果。
该部分共设2处监控点。
出入口选用枪式高清晰低照度彩转黑摄像机,夜晚低照度能清晰监视出入人员及车辆进出情况,同时要求能清晰的拍摄下车牌号码。
畜牧场边界由于距离较长,采用一体化摄像机,传输方式采用双绞线传输方式。
该部分共设4处监控点。
畜牧场区放养具有特殊性,要实施了解饲养动物的位置,数量等情况,由于有一定的饲养遮挡物纯在,建议设置一台热红外摄像机;此款摄像机虽然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情况,但可以在雾,雨,黑夜情况下通过热红外反射呈现出任何发热动物及人的图像运动情况,树叶及其遮挡物可透过,无距离限制。
原有产品应用在军事行动跟踪系统,我公司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深化及简化设计,应用在工业及民用监控系统中。
系统设控点,见下表:2.5设备选型与技术参数前端设备摄像机高速智能球:TG LT703P产品性能:1/4" Exview CCD,彩色540线27倍光学变焦(3.25mm~88mm),数码变焦12倍彩色最低照度0.6Lux,低照度感应开启时,0.003Lux 黑白最低照度0.1Lux,低照度感应开启时,0.0001Lux 电子菜单可调整快门:1/50~1 /90,000秒宽动态技术:双快门控制,62db水平360度,垂直180度,最大转动速度240度/秒8 报警输入/4输出IP66,防水防碎裂工作温度:-25°C~55°C电源:AC24V,最大 20W尺寸:ø230×332 mm红外一体型彩色摄像机:泰谷 TG-5901IR/C产品性能:影像感应器:1/3 ″SONY Super HAD CCD信号系统:PAL或NTSC 彩色系统实际像素:PAL:752(H) × 582(V) NTSC:768(H) × 494(V) 水平解析度:540 线最低照度:0.3Lux/F2.0(红外灯关闭);0Lux (红外灯打开) 日夜转换:照度 < 1 ~ 3 Lux/F2.0红外灯打开/关闭打开:1~3 Lux;关闭:5~6 Lux信噪比:大于48dB电子快门:1/50 ~ 1/100,000秒(PAL), 1/60 ~ 1/100,000秒(NTSC)背光补偿:自动自动白平衡:自动自动增益控制自动镜头:板机镜头,f= 8,12,16mm大功率IR-LED:28+28 PCS红外波长:850nmIR距离:30~50米伽玛校正:0.45同步模式:内同步视频输出:1.0Vp-p, 75 Ohm电源电压:直流12伏功率消耗:2.5W(红外灯关闭) +6W (红外灯打开)工作温度:-10 ℃ ~+50 ℃ RH90% MAX(NON-CONDENCING)机体:铝材重量:900克日夜型超高清晰度摄像机: TG-468C/W产品性能:采用SONY低照度1/3″SONY SUPER HAD II CCD图像传感器高清晰度彩色达540线白天彩色,夜间黑白的自动转换内置可移动红外滤光片最低照度0.008ux/F1.2(可外加红外辅助光源,照度可达0 Lux),当环境照度低于1~3Lux时,摄像机自动从彩色转成黑白模式信噪比大于50dB背光补偿功能电子快门自动白平衡低照度模式(AGC ON)、视频/直流驱动自动光圈接口工作电流:120mA +300 mA(最大)(红外灯打开)工作温度:-10℃~ +50℃ RH90% MAX(NON-CONDENCING)外壳材料:铝尺寸:Ф94x80.5mm重量:大约300g中央控制室设备硬盘录像机海康DS-8116HF-S产品性能:视音频输视频压缩标准:H.264模拟视频输入:16路,BNC(电平:1.0Vp-p,阻抗:75Ω),PAL/NTSC 自适应音频压缩标准:OggVorbis音频输入:4/8/16路,BNC接口(电平:2Vp-p,阻抗:1kΩ)语音对讲输入:2个,BNC接口(电平:2Vp-p,阻抗:1kΩ)视音频输出图像监视分辨率:PAL:704*576 NTSC:704*480VGA输出:1个,分辨率:1024*768/60Hz,1024*768/70Hz,1280*1024/60Hz回放分辨率:4CIF/DCIF/2CIF/CIF/QCIF视频输出:2路,BNC(电平:1.0Vp-p,阻抗:75Ω)视频帧率:PAL:1/16--25帧/秒,NTSC:1/16--30帧/秒压缩输出码率:32Kbps-2048Kbps,可自定义,最大6144Kbps音频输出:2路,BNC接口(线性电平,阻抗:600Ω)音频输出码率:16kbps同步回放路数:4硬盘驱动器类型:8个SATA接口最大容量:每个接口支持容量大于2TB的硬盘外部接口网络接口:1个,RJ45 10M/100M/1000M自适应以太网口串行接口:1个RS-232接口(用于参数配置、设备维护、透明通道);1个RS-485控制接口(用于云台控制);1个RS-485键盘接口(用于专用控制键盘)USB接口:3个,USB2.0报警输入:16路开关量报警输出:4路开关量其它电源:AC220V,47--63 HZ功耗(不含硬盘):≤70W工作温度:-10℃--+55℃工作湿度:10%--90%机箱:19英寸标准2U机箱尺寸(mm):450mm长×450mm宽×95mm高重量(不含硬盘):≤8Kg3周界防范系统3.1系统结构本系统系统主要是针对牧区动物外围墙进行防范,防止非法侵入,抢劫、盗窃和蓄意破坏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并对已发生的事件第一时间联动相关系统,提醒相关人员紧急处理。
该系统由控制主机、分控键盘、室外红外对射探测器、电源及系统管理工作站组成。
系统内部采用总线制连接方式,可与监控系统实现联动。
联动系统图:由系统图可看出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探测器/继电器、报警控制中心系统以及系统通讯路由3个大部分组成。
负责墙周界各个点、线的侦测任务。
本次周界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的红外对射探测器、现场的报警信号接入模块、中心的控制主机键盘及多媒体工作站等设备构成。
本子系统主要用于防止围墙的入侵报警,在围墙上安装红外对射的报警探测装置,通过防盗报警主机的集中管理和操作控制,如布、撤防等,构成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
当系统确认报警信号后,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报警信息,并通过与电视监控子系统的联动等功能的实现,达到很高的安防水平。
系统采用报警信号的2芯信号线直接传输和总线制的传输方式相结合的方式。
前端报警探测器直接通过2芯的报警线传输到总线制信号编码模块,经过总线信号编码后转变成485总线的报警信号,然后通过485报警总线传输到报警中心主机。
再连接到一台专门的报警管理电脑上。
在该报警管理电脑上可以绘制出所在前端报警点附近的平面布置图。
采用报警信号与摄像机进行联动,构成点面结合的立体综合防护;系统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设防或撤防,能实时显示报警部位和有关报警资料并记录,同时按约定启动相应的联动控制;系统具有防拆及防破坏功能,能够检测运行状态故障;系统与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联动,所有的控制集中在中心控制室管理,同时可以设置分控中心以便于区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