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基础4-1
《汽车运用基础》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汽车运用基础》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我国汽车维修技术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2、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是指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或()的关系。
3、汽车运行条件主要包括道路条件、()和气候条件。
4、由燃烧室排放出的颗粒物有三个来源:其一是(),其二是可燃的但未进行燃烧的物质,其三是燃烧生成物。
5、磨损是汽车零件损坏的主要原因,其形式有(),黏着磨损和腐蚀磨损等。
6、汽车在低温条件行驶的主要问题是发动机起动困难和()等。
7、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抵抗制动效能的()和水衰退的能力。
8、评价汽车的加速时间通常用原地()时间和()时间。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车辆“三级维护”制度是指一级维护,二级维护和三级维护。
()2、不同规格的制动液能混用。
()3、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在良好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4、当磨损达到极限值时,必须修理或更换,降低故障率,避免因汽车技术状况恶化引发交通事故。
()5、HC是指发动机废气中未燃烧部分,还包括供油系统泵中燃料的蒸发和滴漏。
()6、车辆没有领取号牌不准移动车辆。
()7、发动机噪音主要包括:燃烧噪音、机械噪音、进气噪音、排气噪音和风扇噪音等。
()8、汽车保险投保项目越多越好。
()9、汽车在高温条件下行驶,易出现零件磨损加剧现象。
()10、汽车属于机动车,它作为交通工具上路行驶,可以不必注册登记。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汽车识别代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VIN)是汽车制造厂为了识别一辆汽车而规定的一组字码,它由一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成,共()位。
A、15B、16C、17D、182、在组织汽车修理生产中,对拆解和总装采用()。
A、综合作业B、定位作业C、流水作业D、换件作业3、一级营运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要求为Rb≤()。
A、3.5B、3.6C、3.7D、4.04、汽车术语“电子制动力分配”的英文简称()A、ARSB、ABSC、EBDD、ESP5、下面那个因素不会影响汽车的通过性()A、轮胎类型B、差速器类型C、转向系统的类型D、最小离地间隙6、GB/T1834-2001属于()。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答案

《汽车运用基础》复习题一、解释名词1、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汽车的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的总和。
2、汽车经济使用寿命: 综合考虑汽车使用中的各种消耗,以取得汽车使用最佳经济效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保证汽车总使用成本最低时的使用期限。
3、汽车技术使用寿命:汽车已达到技术极限状态,而不能用修理的方法恢复其主要使用性能的使用期限。
4、运输条件: 由运送对象的特性和运输任务的要求所决定的影响汽车使用的各种因素称为运输条12.装载质量利用系数;车辆实际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之和与汽车在载重行程额定载质量得以充分利用时所能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之和之比。
13.零担货物:一次性托运货物不足3吨的小批货物。
14.比装载质量;15.紧凑性;二、综述1.汽车运输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汽车的速度性能(2)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3)满足最大通行能力要求(4)车辆通过方便,乘客有舒适感(5)车辆运行材料消耗最低,零件的损坏消耗最小2.道路是如何分级的?(1)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2)一级公路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一般为连接高速公路、大城市结合部、开发区经济带以及边远地区的干线公路。
(3)二级公路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为连接中等城市干线公路或通往大工矿区、港口的公路,或交通运输繁忙的城郊公路。
(4)三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一般为沟通县及成真的集散公路。
(5)四级公路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一般为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支线公路。
3.货运条件包括那些方面?(1)货物类别从接收承运起到送交收货人止的所有商品或物资(2)货物运输量(3)货物运距随着运距增加,适用于选用大吨位车辆运输。
(4)货物装卸条件决定了汽车装卸作业的停歇时间、装卸货的劳动量和费用(5)货物运输的组织特点4.运输需求包括那些要素?(1)运输需求量,也称流量,通常用货运量或客运量来表示,用来说明货运和客运需求的数量和规模。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 单元2 汽车的合理使用

1、新车的使用
1.1 新车购置入户程序
1.1.2新车上牌具体操作方法
1.1.2.3上牌流程 (6)验车。
在验车区,把整理好的资料交验车员进行验车。 (7)选号。
验车完毕到办证大厅再次验证身份并把资料录入电脑。资料录入完成后, 进行选号(采用网上选号以及自编自选号码则要等15个工作日才能拿到车牌。 在拿到车牌之前,车管所会出具纸质的临时牌照)。完成选号后,可获得机动车 领牌凭证、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书。 (8)购买车船税。
1、新车的使用
1.2 车辆登记的种类和方法
汽车注册登记必须具备的手续如下: (1)对于商品车。 ①合法经营单位开具的购车发票。 ②国产车须有列入当年《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生产厂及公安厅批准入户 车型的出厂合格证;进口车须有《海关货物进口证明书》和《进口机动车辆终检 通知单》。如是统一进口的,还须有进口单位转拨(分销)凭证。 ③生产厂(经营单位或进口口岸)所在地至用户所在地的临时号牌或其他调运方 式的凭证。 ④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车辆购置税完税证明或车辆购置税免征凭证。 ⑤车辆彩色照片4张(汽车照片要求要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照汽车转向盘一侧, 与车身呈45°角,把整车照全)。
1、新车的使用
1.1 新车购置入户程序
1.1.1购车入户基本流程
车辆从选购到投入使用需要办理很多手续,大致要经过验证、办理移动证、 验车、办理保险等多项程序(图2-1),要通过工商、税务、交通、车管所等多 个单位来进行办理。目前,一些汽车交易市场都设立了现场办事机构,许多手续 都可以在交易市场内得到办理。而一些经销商为了促销,推出了“一条龙”服务, 相关的手续都可以由其代办。
1、新车的使用
1.1 新车购置入户程序
1.1.2新车上牌具体操作方法
4-1汽车机械基础总结

铰链四杆机构在汽车中的应用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极位夹角,即摇杆位于两极限位置时, 曲柄所夹的锐角。
图4-1-3 曲柄摇杆机构
项目四 汽车常用机构分析
任务一
3.传力特性 压力角:在不计摩擦力、惯性力和杆件的重力时,从动件上 受力点的速度方向与所受作用力方向之间所夹的锐角,称为 机构的压力角,用 表示; 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 ,用 表示。
铰链四杆机构在汽车中的应用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图4-1-5压力角和传动角
项目四 汽车常用机构分析
任务一
3.传力特性 压力角:在不计摩擦力、惯性力 和杆件的重力时,从动件上受力点 的速度方向与所受作用力方向之间 所夹的锐角,称为机构的压力角, 用 表示; 传动角:压力角的余角 ,用 表 示。 越小或者越大,有效分力越大, 对机构传动越有利。
(b) 利用机构错位排列的方法 机构渡过死点的方法
项目四 汽车常用机构分析
任务一
3.传力特性
死点位置的应用
铰链四杆机构在汽车中的应用
二、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a)利用死点位置夹紧工件 (b) 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 图4-1-8死点位置的应用
项目四 汽车常用机构分析
任务一 三、曲柄滑块机构
1.曲柄滑块机构的特性 ①若曲柄AB为主动件并做连续整周回转,通过连杆BC可以 带动滑块C做往复直线运动,滑块C移动的距离H等于曲柄长 度的两倍。
任务一 铰链四杆机构在汽车中的应用
一、铰链四杆机构
2.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
铰链四杆机构根据两连架杆是否是曲柄,分为三种基本形式: 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具有一个曲柄和一个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和
汽车运用复习题

汽车运用基础复习题吴立安一、填空题1、汽车按技术状况分为一级车,二级车,三级车,四级车四类。
P1062、汽车的保险有基本险和附加险两部分,其中基本险分为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责任险。
3、在内燃发动机中,CO是空气不足或其他原因造成不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4、制动性评价指标有_ 制动效能__、_ 制动效能恒定性_、制动方向稳定性。
5、车用汽油作为汽油机的主要燃料,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烃类化合物。
6、影响汽车的燃料消耗的因素概括起来有汽车技术状况和汽车使用因素。
7、评价汽车制动效能的最基本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8、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丧失方向稳定的情况有跑偏、侧滑、失去转向能力三类。
9、我国汽车维修技术标准分为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10、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是指汽车技术状况与汽车行驶里程或行驶时间的关系。
11、汽车运行条件主要包括道路条件、交通状况和气候条件。
12、由燃烧室排放出的颗粒物有三个来源:其一是不可燃物质,其二是可燃的但未进行燃烧的物质,其三是燃烧生成物。
13、磨损是汽车零件损坏的主要原因,其形式有磨料磨损,黏着磨损和腐蚀磨损等。
14、汽车在低温条件行驶的主要问题是发动机起动困难和总成摩擦严重等15、制动效能的恒定性是指抵抗制动效能的___热衰退____和___水衰退____的能力。
16、评价汽车的加速时间通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__超车加速__时间。
二、判断题(√)1、汽车送修时,一般应具有行驶功能、装备齐全。
(√)2、我国现行汽车修理制度的原则是“视情修理”。
(×)3、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直线行驶在良好路面上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4、汽油的抗爆性是指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不产生爆燃的性能。
(×)5、制动效能稳定性的主要内容是指汽车行车制动系统的涉水稳定性。
(√)6、车辆的牌照管理是全世界都采用的车辆管理的基本方法。
汽车运用基础作业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汽车运用基础》作业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解释名词(每题1分,共10分)1.诊断参数的单值性:口f到口t范围内没有极值。
2.诊断参数的稳定性:多次测量测量值具有良好的全都性。
3.汽车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和力量的检查。
4.汽车诊断:在不解体的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查明故障部位缘由的检查。
5.汽车技术状况参数:评价汽车外观和性能的物理量和化学量。
6•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和时间的关系。
7.汽车完全故障:汽车完全丢失工作力量的现象。
8.汽车局部故障:汽车局部丢失工作力量的现象。
9.故障概率:汽车行驶到某一公里数时故障大事与总大事之比。
10.故障概率密度:在不换件状况下,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汽车牵引支承参数的评价指标是(附着质量)、(附着质量系数)和(接地比压)。
2.柴油机微粒物的组成是(碳烟)、(可溶性有机物)、和(硫酸盐)o注:请老师用碳素墨水书写清晰,各题之间不要留空白1页3.ISO2631给出的人体对振动反应的三种感觉界限是(舒适降低)、(疲惫工效降低)和(暴露极限)。
4.用优化方法计算的汽车使用寿命属于(经济使用寿命)。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用高速档行驶与采纳低速档行驶相比哪种状况节油?为什么?(10 答:当主减速比肯定时,在肯定的道路条件下,用高速档行驶较为省油。
这是由于在同样的道路和车速条件下,虽然发动机输出功率相差不大,但档位越高,后备功率越小,发动机的负荷率越高,发动机有效比油耗越小。
所以一般尽可能选用高档位行驶,以便节油。
2.发动机润滑油牌号是如何划分和选用的?(共10分)答:发动机润滑油是依据润滑油的质量等级和粘度等级划分的;选用发动机润滑油的一般原则为:依据发动机的工作条件选择润滑油的质量等级;(4分)粘度等级则按以下原则选择:(1)依据发动机的性能,例如大负荷、低转速的发动机选用粘度大些的润滑油;小负荷、高转速的发动机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2)依据发动机的磨损状况,旧发动机磨损大,选用粘度大的润滑油;新发动机磨损少,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3)依据工作地区的气温,夏季南方使用的发动机,选用粘度大一些的润滑油,而冬季北方选用粘度小的润滑油。
汽车运用基础--电大考试试题库

汽车运用基础第一章一、单选题1.根据公路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和性质,交通部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公路分为 ( C )等级。
A.3B.4C.5D.62.汽车使用中的运输工作条件是指运输车辆和( D )。
A.运输的人B.运输的货物C. 运输道路D. 运输对象3.汽车运输中的货物按装卸方法可分为( A )类。
A.3B.4C.5D.6二、多选题1.汽车使用条件包括气候条件、道路条件和( BC )等。
A.汽车驱动条件B.运输条件C.汽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D.以上都是2.汽车的使用性能主要有汽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制动性和( ABC )等。
A.操纵稳定性B.行驶平顺性C.通过性D.加速性3.汽车整备质量利用系数与汽车的部件( ABD )有关。
A.总成B.结构的完善程度C.备胎和随车工具质量D. 轻型材料的使用率4.汽车的机动性是指车辆在最小面积内(AB )的能力。
A.转弯B.转向C.掉头D.以上全都是三、判断题。
1.汽车的道路条件直接影响汽车的结构、汽车运行工况和汽车技术状况。
(√? )2.车辆运行速度和道路通行能力是确定道路等级、车道宽度、车道数、路面强度以及道路纵面和横断面的依据。
(√)3.货物运距是货物由装货点至卸货点间的运输距离,一般用米作为计量单位(×)4.客运分为市内客运和公路客运,其中市内客运的车辆座位宽大舒适,且椅背倾斜可调。
(×)5.汽车运载危险货物时,应在车辆左前方悬挂黑底黄字的“危险品”标志。
(×)6.汽车运输组织、管理水平越高,而汽车在质量利用系数和里程利用率不一定就高。
(×)7.为了充分利用货车的装载质量,可以随意增加装货的高度和宽度。
(×)8.汽车行驶的道路条件越好,功率利用率越高。
(×)第二章一、单选题。
1.在测量汽车原地起步加速距离时,一般采用从汽车静止加速到( B )速度所行驶的距离评价汽车原地起步加速性。
A.10km/hB.100km/hC.10km/minD.100km/min2.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 A )所能爬上的坡度。
汽车运用基础

汽车运用基础汽车运输对道路条件的基本要求是:(1)充分发挥汽车的速度性能(2)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3)车辆通过方便,乘客有舒适感(4)车辆运行材料消耗最低,零件的损坏最小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我国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
货物可分为堆积、计件和罐装(按装卸方法)普通货物和特种货物(按运输和保管条件)公路运输枢纽一般由客运场站系统、货运场站系统、通信信息服务系统、生产生活辅助服务系统组成。
车辆大修间隔里程定额:指新车到大修,或大修到大修之间所使用的里程限额。
按型号和使用燃料类别等分别制订。
发动机大修间隔里程定额:指新发动机到大修,或两次大修之间所使用的里程限额。
按型号和使用燃料类别等分别制订。
汽车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四大部分组成。
汽车行驶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行驶条件:驱动条件和附着条件。
往复式活塞式四行程发动机一般由下列组成:(1)机体(2)曲柄连杆机构(3)配气机构(4)燃料供给系统(5)冷却系统(6)润滑系统(7)点火系统(8)起动系统底盘是汽车的基础,用于传递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保证按驾驶人的操作意图正常行驶。
汽车底盘由(1)传动系统(2)行驶系统(3)转向系统(4)制动装置组成。
汽车车身的结构主要包括车身壳体、车门、车窗、车前钣金制件,车身内、外装饰件,及座椅、通风、冷暖空气调节装置等车身附件。
汽车的驱动型式当代汽车的布置形式有以下5种:(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3)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4)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5)全轮驱动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型号表示实例)CA1091: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总质量为9310kg的第二代载货汽车EQ2080:第二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代越野汽车,越野时总质量为7720kg CA7180: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发动机排量为1779cm^3的第一代普通小红旗轿车BXL5170XLC:河南冰熊冷藏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总质量为17000kg的厢式冷藏车ZK6120HW: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车长为12000mm的宇通牌后置发动机卧铺客车车辆识别代号(VIN)是制造厂为了识别而给车辆指定的一组代码,其每位代码代表汽车某一方面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重大事故:
(4)特大事故
按事故性质划分:(1)非责任事故
(2)有责任事故
(3)责任事故
2.道路交通事故构成要素
(1)车辆
(2)在道路上
(3)在通行中
(4)发生事态
(5)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人为的
(6)后果
5.车表允许误差范围+20﹪~-5﹪
6.车辆外观应整洁,各零部件应完好,连接紧固,无缺损;车体应州整,外缘左右对称部位高度差不得大于40mm
7.车辆直线行驶时,其前后轴的中心的连线与行驶轨迹的中心线应一致
8.汽车列车和轮式拖拉机组在平坦、干燥的路面上直线行驶时,被牵引的车辆不得有明显的偏摆。
二.发动机的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三.转向系的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1.转向盘应转动灵活、操作轻便、无阻滞现象
2.转向轮转向后应有自动回正能力
3.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应服从中间位置向左或向右的转角;最大设计车速大雨或等于10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大于10°,最大设计车速小于100公里的机动车不得大于15°(三轮农用车除外)
4.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时不得跑偏,其转向盘不得有摆震、路感不灵或其他异常现象
新课导入:上一章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汽车排放及噪声的控制,这一节我们要学习汽车的安全和使用,掌握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部分:讲授新课
第六章 汽车安全使用与管理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概述
一. 交通事故的定义
二.交通事故的分类和构成事故的要素
1.分类:
按后果分(1)轻微事故:指一次交通事故造成轻伤1~2人,或直接经济损失机动车折损1000元以下,非机动车折款不足200元的事故。
1971年开始1~9、A~Z位一个周期,依次…其中I、O、Q不能使用
2.侧倾稳定角:车辆在空载、静态下,向左侧或右侧倾斜最大侧倾稳定角。如表8-2
3.在发动机运转及停车时,水箱、水泵、缸体、缸盖、暖风装置及所有连接部位不得有明显渗漏水现象。
4.机动车连续行驶距离不小于10公里,停车5分钟后观察,不得有明显渗漏油现象。
(3)发动机型号标志
发动机型号应打印在(或铸处)在气缸体易见部位;
出厂编号应打印在气缸体易见且易拓印部位,在出厂编号的两端应打印起止标志;
(4)整车型号与出厂编号标志
应打印在车加上、或车身上且易于拓印的部位;型号在前、出厂编号在后、两端有起止标记。
另外,车辆识别代号(VIN)的含义:是制造厂为了识别而给一辆车制定的一组定码,共17位,它由三部分组成
一.整车条件
1.车辆标志
在验车时车辆管理部门需检查的项目,
(1)商标或厂标
指在车身前部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应至少装置一个能永久保持的商标或厂标,在车身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应装置能识别车型的标志。
(2)产品标牌
产品标牌应固定在一个明显的、不受更换部件影响且能永久保持的位置,其具体位置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指明。(一般在驾驶室内)
b.组织全国统一的交通管理指挥机构,完善交通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协调工作。
c.加强驾驶人员的训练和管理,开展并强化交通安全教育,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d.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实现交通管理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1998、1、1起至行的GB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的
九. 汽车安全防护装置符合运行条件
十. 其他的安全技术条件
第三部分 本章小结
1、掌握汽车行驶的基本要求
2、了解汽车相关法规
第四部分 课后复习思考题
作业内容: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教学后记
5.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水泥或沥青路面上,以10km/h的速度在5s之内沿螺旋线从直线行驶过渡到直径为24m的圆周行驶,是驾驭方向盘外援的最大且乡里不得大于245N。
6.最小转弯直径(以外轮轨迹中心线计)不得大于24米,当转弯直径为24米时前转向轴和末轴的内轮差(以两内轮轨迹中心线计)不得大于3。5米
7.前轮定位值应规定标准;前轮的侧滑量不得超过5m/km
8.转向节及臂、转向横、直拉杆及球销应无裂纹和损伤,并且球销不得松旷。维修时,横直拉杆不得拼焊。
四.制动系的行驶安全技术条件
五.照明信号装置和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条件
六.行驶系的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七. 传动系的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八. 车身的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2.车辆的原因
车辆本身技术状况不良引起,后果一般较严重,主要包括:
(1)制动失灵
(2)机件失灵:如方向、传动、行驶系统等的机件失灵;轮胎失灵——有可能是带病车;也有可能是在使用过程中达到疲劳极限所至。
(3)车辆装载问题——
3.道路和环境的原因——在某些情况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1)道路:道路线形几何要素不合理
章节名称
第六章汽车运行安全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概述第二节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授 课安 排
授 课
时 数
2
授 课时 间
授 课
方 法讲授授 课 教 具源自多媒体课件教学目的
了解汽车道路交通管理的法规。
掌握汽车行驶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汽车行驶的基本要求。
教 学
难 点
汽车行驶的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知识复习:汽车排气净化的措施。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
1.人的原因
人——交通事故的制造者;
交通事故的受害者;
交通安全的主体;——机动车驾驶员或行人、非机动车驾驶者
(1)自身的生理、心理状态不符合交通安全的要求;——如驾驶员思想麻痹
(2)自身违章行走、违章操作、违章装载、违章行驶等;——如驾驶员违章驾驶
(3)对他人的交通动态及道路变化、气候变化、车况变化观察疏忽或措施不当等;——如驾驶员操作失误。
道路状况不良影响车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系数
道路尺寸不能满足车辆正常通行
(2)环境:交通流量大——导致交通事故
交通流量小——导致交通事故(车速过快)
四.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和预防
1.我国交通环境现状及危害:
车多,交通设施不完善,人车混行,交通拥挤,驾驶员素质差,等等导致交通事故年年递增,
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危害,即政治上给国家造成影响,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给驾驶员和受害者及其家属在精神上造成巨大的痛苦。
2.预防:从两个方面考虑
(1)道路环境和汽车性能方面
a.兴建有完善安全设施的新型公路,改建、扩建现有公路,增设各种安全防护设施。
b.改进车辆结构性能,防止车辆因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而导致事故
c.加强车辆安全性能的检验和维护工作,“三检”
(2)在管理方面措施
a.制定完善的交通法规,强调法制,按国家统一的法规和条例维持正常的交通秩序。
1.发动机应动力性能良好,运转平稳,怠数稳定,无异响,机油压力正常。发动机功率不得低于原标定功率的75﹪
2.发动机应有良好的启动性能。汽车发动机应有驾驶员在座位上启动
3.发动机不得有回火、放炮的现象
4.柴油机停机装置必须灵活有效
5.发动机电或、燃料供给、润滑、冷却和排气等系统的机件应齐全,性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