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汽车运用工程--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汽车运用工程--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各使用级的齿轮油不能互相混用。
PPT课件
34
5.1.2 汽车润滑材料及合理使用(续)
❖选择齿轮油粘度级别 • 最低气温 • 最高工作油温
(4)齿轮油的更换 • 定期换油 • 按质换油
PPT课件
35
5.1.2 汽车润滑材料及合理使用(续)
3.润滑脂及合理使用 定义: 以液体润滑油作为基础油,加入稠化剂和添加剂所形成 的一种稳定的固体或半固体润滑材料。
5.1汽车运行材料及合理使用
汽车 运行材料
及 合理使用
燃料 及 合理使用
润滑材料 及
合理使用
工作液 及
合理使用
轮胎 及 合理使用
PPT课件
1
5.1.1汽车燃料及合理使用
1.汽油及合理使用
(1)汽油的性能指标
蒸发性、抗爆性、安定性、防腐性、清洁性
❖蒸发性
定义: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性能。
•蒸发性越好就越易汽化,汽车加速性能好。 •蒸发性差,起动、加速性能变差,油耗增多 •蒸发性过强,易产生气阻。
的影响
PPT课件
24
5.1.2 汽车润滑材料及合理使用(续)
④柴油机油使用性能等级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
发动机的平均有效压力、活塞平均速度、发动机负荷、
使用条件和轻柴油的硫含量
⑤根据发动机结构选择了机油的使用性能等级后,在下 列苛刻使用条件下,应酌情提高一级
a.汽车长期处于停停开开使用状态,如有地车和出租车
齿轮油的作用:
✓降低齿轮及其他运动部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降低摩擦,减小功率损失;
✓分散热量,起冷却作用;
✓防止腐蚀和生锈;
✓降低工作噪声,减小振动及齿轮间的冲击;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单元一模块2)[30页]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单元一模块2)[30页]
循环行驶工况规定了车速-时间行驶规范,例如,何时换档、何时制动以及 行车的速度和加速度等数值。因此,它在路上试验比较困难,一般多规定在室内 汽车底盘测功机(转鼓试验台)上进行测试;而规定在路上进行试验的循环工况均 很简单。
我国规定轿车按二十五工况进行循环试验,客车按四工况进行循环试验,总 质量<3 500kg的货车按轿车循环试验进行;总质量为3 500~14 000kg的货车 按六工况进行循环试验。工况循环试验以客车四工况为例。
2020/5/7
汽车等速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曲线
模块实施
等速行驶工况并不能全面反映汽车的实际运输情况,特别是在市区行驶中频 繁出现的加速、减速、怠速、停车等行驶工况。因此,在对实际车辆进行跟踪测 试统计的基础上,各国都制定了一些典型的循环试验工况来模拟汽车实际进行工 况,并以其百公里的燃油消耗量(或MPG)来评定相应工况的燃油经济性。
作为汽车专业技术人员,请对汽车的燃油经济性进行评价,并分析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能的主要因素。
2020/5/7
模块要求
1.时间要求:建议 2学时
2.目标要求:掌握汽车使用经济性的内涵、汽车燃油经济性的 评价指标及主要影响因素。
2020/5/7
模块实施
一、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1.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是指汽车以最小的燃料消耗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 常用汽车行驶100km所消耗的燃料量(L/100km)来评价。 由于汽车燃料消耗量与发动机类型、结构、制造工艺、调整状态、燃料品 质及道路条件、交通状况、气候、驾驶技术等许多种因素有关,因此燃油经济 性指标值要根据道路试验或室内台架试验结果来评定,也可以通过理论分析来 进行估算。
2.燃油经济性能的道路试验检测方法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道路试验检测方法分为不控制的道路试验、控制的道路试 验和道路循环试验。因实际条件限制,比较常用的试验方法为道路循环试验。道 路循环试验是指汽车完全按规定的车速-时间规范进行的试验。试验对换挡时间、 制动时间、行车速度、加速度、制动减速度等数值都加以规定。等速行驶油耗试 验和怠速油耗试验是这类试验中最简单的两种道路循环试验方法,我国广泛采用 等速行驶百公里油耗试验。

汽车运用工程第一章汽车运用基础

汽车运用工程第一章汽车运用基础

第一节、 概述
汽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汽车比以往更安全、更 节能、更舒适和更环保,能够更加满足人们对汽车动力性、燃料经济性、安全 性和环保性、智能化的要求。现代汽车的安全设备,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辅助约束系统(SRS)等已经成为汽车的基本配置;舒适的空调系统、音响系统、 导航系统、网络系统等给人们在驾乘过程中提供了更加舒适的 乘坐环境,有利于提高驾驶人的工作效率和驾驶安全性。
表1-10 各级公路设计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
四级
-
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
二、道路条件
4. 服务水平
目前,发达国家都建设了与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速公路网。根 据经济发展与高速公路增长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一般 分为四个阶段。 (1)发展起步期: 经济总量较小,高速公路认知度低,规模不大且里程增 长缓慢。 (2)快速发展期: 经济加速增长,高速公路需求旺盛,通车里程迅速增长。 (3)接近饱和期: 经济稳定增长,资源紧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趋缓, 以提高路网质量为主。 (4)相对稳定期: 资源紧缺,高速公路网规模趋于稳定,主要依靠现代化 交通管理技术提高路网运行质量,如智能运输系统。
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 二、道路条件 4. 服务水平
公路服务水平分为六级,各级公路设计服务水平应不低于表1-10,并应 符合下列规定:一级公路用作集散公路时,设计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长隧 道及特长隧道路段、非机动车及行人密集路段、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分合流区 段以及交织区段,设计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
公路等级
第二节、汽车运用条件
二、道路条件
5.汽车高速公路使用条件
高速公路与高速运输密切相关。高速运输对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操 纵稳定性、加速性、舒适性的要求更加严格。

汽车运用基础(第二章)PPT课件

汽车运用基础(第二章)PPT课件
Tt=Ttqigioηt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对于装有分动器、轮边减速器、液力传动等装置的汽
车,上式应计入相应的传动比和机械效率。
汽车的驱动力为
Ft=T t/r= Ttqigioηt/r
式中:r为驱动轮半径。
(2-3)
(1)发动机转矩
在进行动力性估算时,一般仍沿用台架试验稳定工况
时所测得的使用外特性中的功率和转矩曲线。
发动机功率的单位如用kw表示,则功率和转矩有如下
关系:
Pe=T tqn/9549
(2-4)
式中:T tq——发动机转矩,单位为N/m;
N——发动机转速,单位为r/min。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2)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发动机所发出的功率Pe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的过程中, 为了克服传动系各部件中的摩擦,会消耗掉一部分功率
超车加速时间是指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 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一般常用0→400m(0→0.25mile)距离所需的时间 或用0→100km/h(0→60mile/h)所需的时间来表明原地 起步加速能力。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的最 大爬坡度。以imax表示。显然,最大爬坡度是指Ⅰ挡最大 爬坡度。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二、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的平衡关系式称为汽车
的行驶方程式。汽车行驶方程式为:
Ft=ΣF (2-1)
式中:Ft——汽车的驱动力; ΣF——汽车行驶阻力之和。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1.汽车的驱动力 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 得到的。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有效转矩经汽车传动系传到驱 动轮上,产生一个对地面的圆周力,地面对驱动轮的 反作用力即是驱动汽车的外力——汽车的驱动力。 若发动机发出的有效转矩为Ttq,变速器的传动比 为ig,主减速器传动比为io,传动系的机械效率为ηt, 则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为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 第四章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 第四章

第 17 页
(3) 走合后维护
走合期结束后,应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其作业项目和深度可参照制造 企业的要求进行,或结合二级维护进行全面的检查、紧固、调整和润滑作 业,使其达到良好的技术状况,主要内容如下。
① 清洗润滑油道和集滤器,更换润滑油的细滤芯。 ② 测量气缸压力,清除燃烧室的积炭,视需要研磨气门。 ③ 按规定“先中间后四周”分2~3次紧固气缸盖螺栓。铝质缸盖在 发动机冷态时拧紧;铸铁缸盖在发动机变热后,再检查气缸盖螺栓的紧度, 以防螺栓热膨胀后,造成气缸盖密封不良,损坏气缸盖衬垫。 ④ 清洗变速器、驱动桥、转向器并更换润滑油。 ⑤ 紧固前后悬挂的U形螺母(满载时进行),检查后钢板弹簧固定端 的螺栓及小U形螺栓的紧固螺母有无松动。 ⑥ 检查和调整制动效能,检查调整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⑦ 检查、紧固调整前桥转向机构的技术状况。 ⑧ 按规定力矩检查底盘和传动部分的各部连接。 ⑨ 检查并紧固车身、车厢各部的连接,调整车厢栓钩。
3 汽车运行材料的使用规定
汽车的运行材料主要包括燃料、润滑油和轮胎等,它们对车辆的正确使用有着直接且重要的影 响。在使用燃料、润滑油和轮胎等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燃料、润滑油的选用必须符合制造厂说明书的技术要求。 ② 各种燃料、润滑油的运输和存放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③ 燃料、润滑油应保持清洁,柴油必须经过沉淀、过滤后方能使用。 ④ 不同种类、牌号的燃料、润滑油不得混合使用。更换不同牌号的润滑油或进 行季节性换油时,必须做好清洗工作。 ⑤ 进口汽车所用的燃料、润滑油,应严格按汽车制造厂规定选用,或按其规格 性能要求选用相应国产牌号的燃料、润滑油。 ⑥ 认真做好润滑油料的回收工作。回收的油料应按不同种类分别盛装,防止混 入水分和杂质,收集到一定数量后交回收部门处理。 ⑦ 运输单位和个人应按交通部颁布的《汽车运输行业轮胎技术管理制度》的要 求,加强轮胎管理,提高轮胎使用维修技术水平。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 第一章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 第一章
VDS的第1~5位(即VIN的第4~8位)应对车型特征进行描述, 其代码及顺序由车辆制造厂决定。VDS的第6位(即VIN的第9位字 码)为检验位。检验位可为“0~9”中任一数字或字母“X”用以 核对车辆识别代号记录的准确性。
检验位是其他16位字码对应数值乘以其所占位置权数的和除以 11所得的余数,当余数为0~9时,余数就是检验数字;当余数是10 时,使用字母“X”作为检验数字。检验位的作用是校验VIN编码 的正确性。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由3位字码组成。 第一位字码:是由国际代理机构分配的、用以标明一个地理区域的一个字母或数字字码。国际代理 机构已经根据预期的需要为某一个地理区域分配了几个字码,例如,A~H代表非洲,J~R代表亚 洲,S~Z代表欧洲,1~5代表北美,6和7代表大洋洲,8,9和0代表南美洲。
第二位字码:是由国际代理机械分配的、用以标明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一个国家的一个字母或数字 字码,国际代理机构已经根据预期的需要为某一个国家分配了几个字码。第一位和第二位字码的 组合可以保证国家识别标志的唯一性。
>0.75~3.5 >3.5~10
>10
第 7页
读一读 我国曾用的汽车分类与分级
② 按车身长度分类。客车按车身长度可分为微型、轻 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客车,如表1-3所示。
表1-3 客车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不同,汽车可分为轿车、客车、载货 汽车、越野汽车、牵引汽车、自卸汽车和专用汽 车7类。
第 20 页
3)车辆指示部分(VIS)
车辆指示部分是车辆识别代号的最后部分,是 车辆制造厂为区别不同车辆而制定的一组代码。它 由8位字码组成(即VIN的第10~17位)。VIS的第 一位字码(即VIN的第10位)代表年份(每30年循 环一次),第二位字码(即VIN的第11位)代表装 配厂。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 第十章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 第十章
汽车运用基础
第10章
汽车的运用效率和成本
第 2页
目 录 / contents
10.1 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和运输工作条件 10.2 汽车利用程度评价指标 10.3 汽车运输生产率 10.4 汽车运输成本
第 3页
10.1
汽车运输工作过程和运输工作条件
10.1.1 汽车运输工作过程
汽车运输工作过程是指利用汽车或汽车列车运送货物或旅客的工作过程。通过汽车运输,使货物或旅 客移动一定的距离,完成运输工作。汽车运输工作过程主要包含准备工作、装载工作、运送工作和装卸工 作等阶段,如图10-1所示。这4个工作阶段构成了一个完整循环的运输过程,称为运次。
L1 100% L
行程利用指标反映了汽车总行程的有效利用程度,其影响因素主要 有客、货源及运送目的地的分布,运输组织,汽车对不同运输对象的适 应能力等。
提示
汽车总行程包括重车行程和空车行程。
第 19 页
10.2.4 载重(客)量利用指标
载重(客)量利用指标反映了车辆载重(客)量的有效利用程度,常用的指标有载重(客)量利用率和实载率。
社会经济条件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及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等因素的总和。经 济体制是指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 机制的总和。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经济体制对运 输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和效果都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计划经济时期,运输经济市场整齐划一, 运输企业国有化;而在市场经济时期,运输市场 被激活,独立地依法从事各项经营活动。
1 载重(客)量利用率
载重(客)量利用率 是指车辆实际完成的运输周转量与在重车行程利用全部额定吨(客)位所能完成的周
转量的百分比,即
P 100% qL1 100%
P0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单元一模块7)[22页]

汽车运用基础课件(单元一模块7)[22页]
2020/5/5
模块实施
二、汽车排放限值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订了GB18352.5-201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 及测量方法》(国Ⅴ)。自2018年1月1日起,本标准代替GB18352.32005标准(国Ⅲ、国Ⅳ),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已开始实施。本标准规定 了点燃式和压燃式发动机的轻型汽车,在常温和低温下排气污染物、双怠 速排气污染物、曲轴箱污染物、蒸发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污染 控制装置耐久性、车载诊断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规定了燃用液化 石油气(LPG)或天然气(NG)轻型汽车的特殊要求。本标准使用于以 点燃式发动机或压燃式发动机为动力、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50km/h 的轻型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2020/5/5
模块实施
GB18352.5-2013《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国Ⅴ)规定 了所有汽车常温下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限值。
汽车常温下冷起动后排气污染物限值
基准
质量
CO
TH
(RM)
C
(kg) g/km
g/
km
类 级别
PI
CI
PI



-
全部
1.
0.
0.

0
50
100


RM≤
1.
2020/5/5
模块实施
三、汽车噪声限值及检测 汽车行驶在道路上,发动机、喇叭、轮胎等都会发出大量噪声,严重影响人 们的身体健康。根据国家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把汽车噪声纳入了环境保护的范畴。 1.汽车噪声检测限值 (1)汽车内噪声的检测限值 汽车内噪声主要是发动机及传动系在运行中引起的车身振动和车身的孔缝透 声形成的。按照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客车车内噪声 级不应大于79Db(A)。 (2)汽车喇叭噪声的检测极限 按照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机动车喇叭声级在 距车前2m、离地高1.2m处测量时,其测量值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7kw以下的摩 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为80~112dB(A),其它机动车为90~115dB(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运用基础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二、汽车的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的平衡关系式称为汽车
的行驶方程式。汽车行驶方程式为:
Ft=ΣF (2-1)
式中:Ft——汽车的驱动力; ΣF——汽车行驶阻力之和。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运用基础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传动系功率损失可分为机械损失和液力损失两大类。 机械损失是指齿轮传动副、轴承、油封等处的磨擦损失。 机械损失与啮合齿轮的对数、传递的转矩等因素有关。 液力损失指消耗于润滑油的搅动、润滑油与旋转零件之 间的表面摩擦等功率损失。液力损失与润滑油的品种、 温度、箱体内的油面高度以及齿轮等旋转零件的转速有 关。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运用基础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一、汽车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
力性主要可由下面三个指标来评定,即: 1.汽车的最高车速Vamax,单位为km/h; 2.汽车的加速时间t,单位为s; 3.汽车能爬上的最大坡度,简称爬坡度,指标为imax,%。
1.汽车的驱动力 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 得到的。 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有效转矩经汽车传动系传到驱 动轮上,产生一个对地面的圆周力,地面对驱动轮的 反作用力即是驱动汽车的外力——汽车的驱动力。 若发动机发出的有效转矩为Ttq,变速器的传动比 为ig,主减速器传动比为io,传动系的机械效率为ηt, 则作用于驱动轮上的转矩为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3)车轮半径 轮胎的尺寸及结构直接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 车轮处于无载荷作用时的半径,称为自由半径ro。 汽车静止时,在车重作用下,轮胎产生以径向变形为
主的变形,车轮中心到轮胎与道路接触面间的距离称为 静力半径rs。车轮的静力半径小于其自由半径。
如以车轮转动圈数与实际车轮滚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换 算得出车轮半径,则称其Fra bibliotek车轮的滚动半径。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运用基础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汽车的最高车速是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混凝土或 沥青路)上汽车能达到的最高行驶车速。
汽车的加速时间是指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迅速提高 行驶速度的能力。
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示汽车的 加速能力。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是指汽车由第Ⅰ档或第Ⅱ档起步, 并以最大的加速强度(包括选择恰当的换挡时机)逐步 换至最高档后达到某一预定的距离或车速所需要的时间。
PT,。传动系的机械效率为:
ηT=1—PT/P e
(2-5)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但在进行汽车动力性的初步分析时可把它看作一个常数。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传动系的功率损失由传动系中的部件——变速器、 传动轴、万向节、主减速器等的功率损失所组成。其中 变速器和主减速器的功率损失所占比重最大,其余部件 的功率损失较小。
Tt=Ttqigioηt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运用基础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对于装有分动器、轮边减速器、液力传动等装置的汽
车,上式应计入相应的传动比和机械效率。
汽车的驱动力为
Ft=T t/r= Ttqigioηt/r
式中:r为驱动轮半径。
(2-3)
(1)发动机转矩
在进行动力性估算时,一般仍沿用台架试验稳定工况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是在专门试验台上测得的。试 验结果表明,在直接档工作时啮合的齿轮不传递转矩, 因此比超速挡和其它档位时的效率要高。同一档位转 矩增加时,润滑油损失所占比例减少,机械效率较高。 转速低时搅油损失小,比转速高时机械效率要高。
传动系的机械效率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 化,但在进行汽车动力性的初步分析时可把它看作一 个常数,表2-l为传动系各部件的传动效率。采用有级 机械变速器传动系的轿车,其传动系机械效率可取为 0.9~0.92,货车、客车可取为0.82~0.85,越野汽车 取0.80~0.85。表2-1推荐的数值亦可用来估算汽车传 动系的机械效率。
超车加速时间是指用最高档或次高档由某一较低车 速全力加速至某一高速所需的时间。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运用基础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一般常用0→400m(0→0.25mile)距离所需的时间 或用0→100km/h(0→60mile/h)所需的时间来表明原地 起步加速能力。
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的最 大爬坡度。以imax表示。显然,最大爬坡度是指Ⅰ挡最大 爬坡度。
第一节 汽车动力性 第二节 汽车的使用经济性 第三节 汽车的行驶安全性 第四节 汽车的通过性和平顺性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运用基础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汽车的动力性是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直线行 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 行驶速度。它表示了汽车以最大可能的平均行驶速度 运送货物或乘客的能力。汽车的动力性是汽车各种性 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性能。
汽车运用基础 ppt 课件
书名:汽车运用基础 ISBN: 978-7-111-19284-2
作者: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配有电子课件
汽车运用基础
汽车运用基础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汽车运用基础 高职高专 ppt 课件
第二章 汽车使用性能 学习目的:
1.掌握汽车各种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 2.掌握提高汽车各种使用性能的方法。
时所测得的使用外特性中的功率和转矩曲线。
发动机功率的单位如用kw表示,则功率和转矩有如下
关系:
Pe=T tqn/9549
(2-4)
式中:T tq——发动机转矩,单位为N/m;
N——发动机转速,单位为r/min。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2)传动系的机械效率
发动机所发出的功率Pe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的过程中, 为了克服传动系各部件中的摩擦,会消耗掉一部分功率
r r=S/2πn (2-6) 式中n——车轮转动的圈数;
S——在转动n圈时车轮滚动的距离。
汽车运用基础
§2-1 汽车的动力性
(4)汽车的驱动力图 一般用驱动力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曲线Ft—V a来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