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 错因有哪些
七年级历史考试分析,月考试卷分析1

七年级历史考试分析,月考试卷分析当我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我们要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学习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一起学习吧!七班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这次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查内容:一至六课,但其中包含了第七课内容有8分。
主要题型:有选择题,读图题,连线题,材料题,列举题,探究题,题型多样,既有考查识记的,也有考查能力的。
从取得的成绩方面:7、8班的均分和及格率比较高,7班及格率96.61%,均分77.63;8班及格率87.93%,均分74.35,最高分达99分。
一般班3、4、6班及格率也可以,最高分达94分。
从成绩看,一部分学生学得比较好,知识落实到位,特别是7、8班学生表现的尤为突出。
这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是:1、各班学生优秀率不高,1班、2班、5班及格率比较低。
2、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很多基础题也会失分。
如:连线题,张冠李戴;战国七雄,错字百出。
3、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差。
如:读图题,不会从图中寻找有用信息,盲目答题;探究题,不懂问题的意思,答非所问。
出现问题的原因是:1、时间紧迫,学生没有复习时间。
由于我接任课时开学已经两周,各班只讲到第二课;再加上后来七班级队列训练,耽误了一些课时,各班勉强讲完,特别是1、2、5班最后只讲到第五课,而6、7课的内容占到40分。
2、由于课程赶得比较紧,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培育没有来得及抓。
3、老师上课语速过快,对学生要求过高,而七班级学生刚步入初中,对老师的教学方法还不太适应。
4、一个人代七个班四百多学生,精力有限,很难做到一一落实。
下一步具体工作措施:1、注重学生历史学习爱好的培育,因为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2、老师调整工作策略,从培育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始,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适应。
高一历史选择题总是错的原因

高一历史选择题总是错的原因距离高考越来越来越近了,有很多学生反映,历史选择题错误率越来越高,文综老师仔细分析了不同学生的情况,集中解答以下两个疑问:第一个疑问,为什么历史教材都看烂了,结果历史选择题总是错?第二个疑问,为什么不怎么学习历史教材,结果每次历史选择题正确率都很高?文综老师在多年高考文综——历史的教学实践中,既教过不同类型的学生,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高考历史选择题有一定难度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回答第一个问题把教材快看烂的学生,确实是好学生,但是教材知识点往往是零散的,诸如,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不是按照通史模式编排的,而是按照知识块编排的,容易造成孩子思维混乱。
而且,仅仅把教材看好是第一步,但是远远不足以应对高考,因为历史教材中隐含的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背景、经过、特点、历史影响、前后历史事件的联系、纵横历史事件的比较,都需要学生学的很清楚。
所以,仅仅看好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回答第二个问题虽然没有怎么看教材,但是不等于历史素养不高。
文综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并不怎么看教材的学生,并不是不看教材,而是对教材吃的很透,而且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总是有自己的评价观点。
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源自这些孩子们有广博的历史面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平时一般多看与历史相关的书籍、影视等等,往往对历史事件把握的较好。
第三,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是什么?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历史选择题的正确率还与做题方法有密切关系的。
一般不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要通读材料,悟出材料的最核心意思,就可以选出正确选项了。
而且,在做历史选择题的过程中,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表面现象,抓住历史背后的本质和经济、生产力根源。
高中历史单选题答题技巧(一)审题方法能否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随着命题技术的进步,选择题的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愈来愈强,迷惑性越来越大。
第31题——十年(2010—2019)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按题号顺序分类(解析版)

(说明:2010—2014年大纲卷题号为19)第31题10年模块知识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近代政治近代思想现代政治现代经济现代文化世界政治世界经济通过对近10年第31题考查知识点分布的分析来看,对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考查所占比重比较大。
依据下面具体试题考查情况可以看出,对现代经济的考查主要侧重于一五计划、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对现代政治的考查主要侧重于新中国的外交方面,思想文化方面主要涉及新中国教育的发展。
从2014年至今,新课标高考第31题主要侧重考查中国现代史部分,时间跨度设在新中国成立至今,事件主要为新中国的外交、经济发展和教育等。
第31题10年题型分布图示(依据下面试题统计得出)说明体现类背景原因目的类史实对应型影响意义类图表漫画类通过上图来看,说明、体现类选择题所、图表漫画类选择题所占的比重较大。
通过对第31的分析可知,图表漫画类选择题在近五年的中考试题中频繁出现,几乎年年都有涉及,2019年涉及一道,2018年新课标三套试卷均是图表漫画类试题。
本节将对图表、漫画类选择题进行阐述。
图表、漫画类选择题主要以历史人物、历史文物、事件、漫画等图片及表格、数据图等为题干,考查形式多样,角度变化较多,考查历史读图能力,以及处理图片资料的能力。
总结起来,图表、漫画类选择题的考查类型有历史情景图片、历史地图、漫画及表格、柱状图、扇形图等数据图表。
图表、漫画类选择题题型特点:考查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图片反映的内容、出现的原因、产生的影响、出现的变化等。
设问方式:设问方式多种多样,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反映了什么现象”“体现了什么特征”等、解题策略材料内容考虑因素历史情景、图片(文物、人物等图片)①图名;②观察每一处文字;③时间,或根据图片文字辨别时间或历史时期;④图上出现的人物,联系该人物的成就;⑤地点;⑥其他明显特征历史地图①根据图名确定地理范围;②注意图例;③不同区域间的特征漫画①图名;②漫画中出现的人物;③作者的题词等文字信息;④其他显著特征及相关历史背景数据图表(表格、柱状图、扇形图等)①看数据对应的时间;②内容所反映的领域;③数据变化规律或特点(如从高到低,或者从低到高);④根据时间联系相应的社会背景2019年卷Ⅰ卷Ⅱ卷III设问词这表明当时隐性设问隐性设问考查点新中国经济建设新中国经济建设新中国经济建设考查模块必修2 必修2 必修2考查时期20世纪50年代1979~1981年1953年题型特点①说明、体现类选择题②影响、意义类选择题③图表、漫画类选择题3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
历史文言文选择题

当在做历史选择题时出现古文时,又看不明白在说明什么?怎样做呢?同时又怎样分析材料的内容来做出选择呢?看时间,大概推测一下那个时期的时间或者是历史书上出现的标志性的东西。
再就是找关键词,肯定会有(没有那么难的古文的),这个时候不要大意的发挥你的想象力和课本上一切挂钩的东西进行联想就差不多了1、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主张的是()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②“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 ①③④D.①②④2.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
”“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
”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A.依法治国B.维护专制C.主权平等D.公平贸易3.卢昭《题昭君出塞图》:“草黄沙白马如云,落日悲笳处处闻。
此去妾心终许国,不劳辛苦汉三军。
”从诗中可看出作者肯定昭君主要是因为昭君出塞A.为了个人幸福,打破传统观念 B.不畏艰险,不辞劳苦C.以西汉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密切了汉匈友好关系 D.忍气吞声,忍辱负重4、在镇南关大捷之后,李鸿章说:“若此时与[法国]议[和],似兵费(赔款)可免,边界可商”,“与其兵联祸结,日久不解,待至中国饷源(军费)匮竭,兵心、民心动摇,或更生他变。
似不若随机应变,早图收束之有裨益全局矣。
”这段话表明李鸿章:A、阻挠中国军队追歼法军以卖国求荣B、惧怕外敌和内乱而委曲求全C、懦弱无知而不了解前线战局的发展D、审时度势避免遭受更大损失5、据12月8日《参考消息》报道:12月1日出生的日本皇太子公主起名为爱子,称号敬宫,这是出自儒家经典《孟子》中“仁者爱人,人恒爱之;有礼者敬人,人恒敬之”一语。
初一历史试卷

初一历史试卷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xxx 分钟;出题人:xxx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1.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 .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 D .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2.宋辽、宋夏、宋金和议的共同之处是( )A .少数民族的军队撤走B .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C .重新划定边界D .宋向少数民族政权送纳岁币3.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4.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在( )A .战国B .秦朝C .西汉D .东汉5.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惜唐宗宋祖,略输文采” 中的“宋祖”指的是 ( ) A .元昊 B .李世民 C .赵匡胤 D .铁木真6.我们刚刚渡过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这一节日与下列哪一位名人有关: A .孔子 B .屈原C.张骞D.华佗7.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新旧制度更替B.战争频繁C.诸侯争霸D.百家争鸣8.图是一件冰裂纹瓷器,该文物出自( )A.邢窑 B.哥窑 C.越窑 D.景德镇9.司马迁写《史记》,下列事件不可能被写进去的是()A.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班超出使西域10.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二、判断题1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山顶洞人生活的氏族是按照地域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河姆渡居民制作的彩陶上面有许多各式各样美丽的图案。
为什么孩子考试总是把会的题做错

为什么孩子考试总是把会的题做错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每当孩子考试考砸了时都会这么说,这次考试没认真,太粗心!但请注意:粗心是做错题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小编整理了为什么孩子考试总是把会的题做错,欢迎参考借鉴。
为什么孩子考试总是把会的题做错一、熟练度不够所谓熟练度,可以想象一下我们成年人,做小学一年级的计算题,每一题其实对我们来说都很简单。
但是当我们在计时的情况下完成1000题,并不一定全对。
如果平时经常做计算类的工作,很可能做的又快又准;如果平时疏于做简单计算的人,很可能又慢又错误百出。
解决:一道题目,反复接触至少要六次以上,并且每次都在思考,才会熟悉并产生记忆。
这样才会在考试中能做对。
二、基本概念不清还有一些题目,学生们认为自己是会做的,因为平时做对过,只是考试错了。
但很可能是他们只看过1-2次,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很多概念的细节到底是什么?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可以有哪些变化?并未深究。
在考试有时间限制和压力的情况下,人通常本能的选择自己大脑中最先搜索到的记忆存储,而这个记忆和认知很可能是错误和疏漏的。
所以考试订正时,这类题目,不妨再变形或者深究一下,举一反三,这时会发现同学们又疑惑或者糊涂了。
所以,学过,并不等于是学懂了,更不等于融会贯通。
解决:试着去讲解题目,如果做到能讲解题目,表示确实理解了。
通常在讲解过程中,也会不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漏洞。
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意思。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出于《礼记?学记》)三、准确率不高家长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打字时,你是每个词是一次输入正确,还是不断删除修改?这个也是准确率的问题。
如果平时做事力求“一遍做对”,“每遍都提升”,关键时刻才有可能一次做对。
这需要用心投入和沉稳,还需要刻意自我要求,反复多次后才能成为本能。
如果做错了,觉得“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常常会造成多次也无法做到比较好的状态。
另外,准确率还和“做题量”以及“题目类型”有关。
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 提高正确率的方法

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提高正确率的方法
考试的备考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选择题的错误率很高,下面我为大家提供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选择题错误率高的原因在备考历史的时候很多考生都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课听懂了但是题不会做,或者一做题就错,出现这样状况其实是因为大家没有对考试内容真正的了解,在听历史课的时候没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总,在听课的时候是一个对老师讲课内容接受的过程,等到做题的时候就是才是一个自己真正思考的过程,所以可能就会出现错误率高的问题,究其原因考生没有真正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并且涉猎的内容不是很全面,没有深度,不会灵活应用知识点,还有一点就是可能考生在做题的时候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做题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做题方法,导致历史选择题的错误率很高。
怎样提高历史选择题的正确率在做历史选择题的时候想要提高历史选择题的正确率,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听课只做为学习的一部分,并且在听课的时候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将自己不会的内容及时问老师,然后在课下的时候及时做题加以练习,对于出现问题的历史选择题,先自己分析错误原因,然后如果还是存在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或者历史比较好的同学。
第二个要改变的就是历史的做题习惯,在做历史的时候首先要学会限时做题,在规定的时间去做题,然后对于
不会的试题标记出来,课下的时候回归书本再次复习,并且在做历史选择题的时候可以利用一定的技巧,比如排除法对比法等等提高历史选择题的正确率。
以上内容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历史选择题错误率高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考试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站,我将会持续为您发布相关文章。
历史选择题错10个

历史选择题错10个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选择题是一个常见的考查形式。
然而,由于历史知识的广泛性和复杂性,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选择题中犯错。
下面就是我在历史选择题中犯错的10个例子:1. 错误:在哪个历史时期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39年至1842年。
2. 错误: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指哪个历史时期?正确:中国的封建社会大致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
3. 错误: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正确: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
4. 错误: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治武功”的“四民”是指哪四类人?正确: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治武功”的“四民”是士、农、工、商。
5. 错误:在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王朝是哪个?正确: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王朝是秦朝。
6. 错误: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正确: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7. 错误:谁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之一?正确: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8. 错误:“一带一路”倡议是哪个国家提出的?正确:“一带一路”倡议是由中国提出的。
9. 错误:中国的“五四运动”是在哪一年发生的?正确:中国的“五四运动”是在1919年发生的。
10. 错误: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是指哪一年发生的?正确: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的九月十八日。
通过这10个历史选择题的错误,我意识到自己在历史知识上的薄弱之处,也更加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历史的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能够提高自己的历史知识水平,不再在选择题上犯错。
历史是一本永不停止的教科书,让我们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历史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选择题为什么老错错因有哪些
为什幺历史教材都看烂了,结果历史选择题总是错?为什幺不怎幺学习历史教材,结果每次历史选择题正确率都很高?下面是一些错因分析及解决方法,供参考。
1历史选择题总是错距离高考越来越来越近了,有很多学生反映,历史选
择题错误率越来越高,文综老师仔细分析了不同学生的情况,集中解答以下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为什幺历史教材都看烂了,结果历史选择题总是错?
第二个疑问,为什幺不怎幺学习历史教材,结果每次历史选择题正确率都很高?
文综老师在多年高考文综——历史的教学实践中,既教过不同类型的学生,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高考历史选择题有一定难度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回答第一个问题
把教材快看烂的学生,确实是好学生,但是教材知识点往往是零散的,诸如,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不是按照通史模式编排的,而是按照知识块编排的,容易造成孩子思维混乱。
而且,仅仅把教材看好是第一步,但是远远不足以应对高考,因为历史教材中隐含的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背景、经过、特点、历史影响、前后历史事件的联系、纵横历史事件的比较,都需要学生学的很清楚。
所以,仅仅看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