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报表报出的日期。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两种类型:(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是指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提供了新的或进一步证据的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是指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情况的事项。
第三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表明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的,企业不应当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第二章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第四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第五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事项:(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诉讼案件结案,法院判决证实了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现时义务,需要调整原先确认的与该诉讼案件相关的预计负债,或确认一项新负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取得确凿证据,表明某项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了减值或者需要调整该项资产原先确认的减值金额。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进一步确定了资产负债表日前购入资产的成本或售出资产的收入。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现了财务报表舞弊或差错。
第三章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第六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第七条企业发生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通常包括下列事项:(一)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重大诉讼、仲裁、承诺。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资产价格、税收政策、外汇汇率发生重大变化。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因自然灾害导致资产发生重大损失。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其他巨额举债。
(五)资产负债表日后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六)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巨额亏损。
新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 取得成本一 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累积
摊销额
其他资产计税基础= 取得成本
2 负债的计税基础= . 负债的账面价值一 未来期间按照税
M ea l r i a n n i l c u tn t l g c lFi a c a u Ac o n i g
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 1税法规定税前扣除标准的
固定资产计税基础= 取得成本一 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累积 折旧额
( 新准则规定的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 二) 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分析造成税法计算的 应交所得税与会计计算的所得税费用差异原因:在某一时 点, 资产、 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与其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不 等, 使得会计资产、 负债在未来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
1 .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期间的应纳税所 得额时, 将导致产生增加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1资产 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未来经济利 益的总流入, 计税基础是未来可税前扣除的总金额, 经济利 益总流人大于可税前扣除数, 将调增未来应税金额。() 2负
M e a l r c lFi nc a c untn t lu gi a na i lAc o i g
斯 准 则
徨 税 菝 算 法
资 产j 债 袤债 芬 i 【
彭 明 旺
财政部于20 年 2月 1 发布了 《 06 5日 企业会计准则第 和税法资产、负债在未来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产生 差异( 由于在未来可以转回故是暂时性差异) 根据资产、 。 负 债的确认条件 ,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并
度。
二、 新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会企 01 表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
资产行
次
期末余
额
年初余
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
益)
行
次
期末余
额
年初余
额
流动资产: 1 流动负债:36 货币资金 2 短期借款37 交易性金融资产 3 交易性金融负债38 应收票据 4 应付票据39 应收账款 5 应付账款40 预付账款 6 预收账款41 应收股利7 应付职工薪酬42 应收利息8 应交税费43 其他应收款9 应付利息44 存货10 应付股利45 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11 其他应付款46 待摊费用12 预提费用47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
资产
13 预计负债48 其他流动资产14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9 流动资产合计15 其他流动负债50 非流动资产:16 流动负债合计5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7 非流动负债:52 持有至到期投资18 长期借款53 投资性房地产19 应付债券54 长期股权投资20 长期应付款55 长期应收款21 专项应付款56 固定资产22 递延所得税负债57 在建工程23 其他非流动负债58 工程物资24 非流动负债合计59 固定资产清理25 负债合计60 生产性生物资产26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61 油气资产27 实收资本(或股本) 62 无形资产28 资本公积63 开发支出29 盈余公积64
商誉30 未分配利润65 长摊待摊费用31 减:库存股66 递延所得税资产32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67 其他非流动资产33 68 非流动资产合计34 69
资产总计35 负债和所有者(或股东权益)合
计
70。
企业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及填报说明

企业会计制度财务报表及填报说明企业会计制度财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以下是这些报表的填报说明: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或年末)的财务状况。
它列出了企业在该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在填写资产负债表时,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分别填入相应的栏目中,并计算出所有者权益。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确保报表的平衡。
2. 利润表:利润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如一个季度或一年)的经营成果。
它列出了企业在该期间内的收入、成本、费用和税前利润或亏损。
在填写利润表时,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分别填入相应的栏目中,并计算出利润或亏损。
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注意收入和成本的配比原则,确保报表的准确性。
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如一个季度或一年)的现金流量情况。
它列出了企业在该期间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在填写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将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分别填入相应的栏目中,并计算出现金净流量。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需要注意现金流量的分类和确认原则,确保报表的准确性。
在填报财务报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报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2. 保证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随意篡改或隐瞒数据。
3. 按照报表的编制要求,认真审核数据来源和计算过程,确保报表的质量。
4. 及时编制和报送财务报表,以满足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和企业管理的需要。
总之,企业会计制度财务报表的填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会计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同时,也需要加强财务报表的审核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资产负债表(适用小企业会计准则)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行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行次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31 应付票据 32 应付账款 33 预收账款 34 应付职工薪酬 35 应交税费 36 应付利息 37 应付利润 38 其他应付款 39 其他流动负债 40 流动负债合计 41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42 长期应付款 43 递延收益 44 其他非流动负债 45 非流动负债合计 46 负债合计 47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48 资本公积 49 盈余公积 50 未分配利润 51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52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 填报日期: 会小企01表 单元:元
资 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其中:原材料 在产品 库存商品 周转材料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 长期债券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无形资产 开发支出 长期待摊费用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资产负债表(适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附填表说明)

会企01表
编制单位:
资
产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 预付账款
年
月
日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 行次 年初数 期末数
权益)
流动负债:
1
短期借款
2
应付票据
3
应付账款
4
预收账款
5
应付工资
6
应付福利费
7
应付股利
8
应交税金
行次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100
长期负债:
长期借款
101
应付债券
102
长期应付款
103
减:累计折旧
40
固定资产净值
41
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2
固定资产净额
43
工程物资
44
在建工程
45
固定资产清理
46
固定资产合计
50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无形资产
51
长期待摊费用
52
专项应付款
106
其他长期负债
108
长期负债合计
110
递延税项:
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 135
权益)总计
单位:元 年初数 期末数
应收补贴款
9
存货
10
待摊费用
11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权投资 21
其他流动资产
24
流动资产合计
31
长期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32
长期债权投资
34
长期投资合计
38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新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资产负债表作为财务报表之一,扮演着向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角色。
它显示了企业在一定日期内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数据的核心,它以一种整洁、有组织的方式呈现了企业的资产和负债状况。
通过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一个企业的资本结构、运营能力以及财务稳定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的要求有所改变。
为了提高透明度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新的准则要求企业更加详细地披露其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并提供相关的附注说明。
这些改变将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作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本文将重点讨论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部分。
固定资产是企业长期使用并为其所拥有的具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如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
对于企业而言,固定资产的管理和运营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也对财务状况和业绩产生重要影响。
接下来的章节将进一步探讨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以及固定资产的定义、分类、重要性和管理。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准则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要求,并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指导和建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1.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以及其中的固定资产的影响。
首先,将对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简介,包括其背景、目的和适用范围等内容。
然后,将对资产负债表进行概述,包括其基本构成和作用。
接着,将重点介绍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包括固定资产的特点、计量和披露要求等内容。
3. 结论部分将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以及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和管理进行总结。
首先,将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包括对资产负债表报表格式、项目分类和披露要求等方面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合同履约成本 资产负债表

新会计准则合同履约成本资产负债表一、合同成本确认与计量规则的解析《新准则》以合同为载体,一方面规范了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规则,另一方面规范了合同成本的确认与计量规则。
纵观《新准则》的合同成本确认与计量规则,与以往相比,合同成本的确认对资产定义的恪守更加严格,合同成本的计量更加稳健。
(一)关于合同履约成本的确认《新准则》将企业为履行合同发生的成本,直接界定为合同履行成本,“合同履行成本”也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2018)(以下简称《指南》)中所设定的会计科目。
1.《新准则》除了明确要求企业将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或类似费用)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外,还明确规定了相应的限定性条件。
具体而言,限定性条件可区分为两种情况:限定条件之一: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
如果企业在履行某份合同过程中消耗了相应的料、工、费,但没有最终形成用于未来履约的合格品,那么“对象化”到废品上的料、工、费就不能界定为合同履行成本。
这与以往将“废品损失”作为成本计算单中单独设置为成本项目的“惯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笔者认为,由于企业履约过程中所形成的废品不能用于未来的履约义务,因此就不能给企业带来相应的现金流入,该部分料、工、费的支出就不具有资产属性,因此在确认合同收入之前也就不宜将其归类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要素,只能将其纳入损益系统来加以核算和列报。
限定条件之二: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
企业在履行某份合同过程中发生了实际的料、工、费消耗,但如果未来无法通过该合同的履行从客户处加以收回,那么预期无法收回的料、工、费的消耗就同样不具有资产属性,因此也就不宜将其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
2.《新准则》在规范合同履约成本确认条件的基础上,又明确界定了只能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得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的具体情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负债表
2015-01-31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款项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应付利息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合计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 预计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财务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 期末余额 单位:元 年初余额
资产负产 期末余额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款项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存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非流动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应收款 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工程物资 固定资产清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 油气资产 无形资产 开发支出 商誉 长期待摊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制表人: 负责人: 年初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