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深圳中考科学详细分数所占比例,必考点!浙教版
2011年深圳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8.00%
命题与证明
O1:命题与定理
3
3.00%
图形的变化
图形的对称
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8
8.00%
图形的相似
S8: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3
3.00%
S9: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3
3.00%
锐角三角函数
T5: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5
5.00%
投影与视图
U1: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3
3.00%
统计与概率
数据收集与处理
VC:条形统计图
7
7.00%
数据分析
W4:中位数
3
3.00%
概率
X6: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3
3.00%
3
3.00%
分式方程
B3:解分式方程
6
6.00%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C2:不等式的性质
3
3.00%
函数
一次函数
FH:一次函数的应用
9
9.00%
FI:一次函数综合题
3
3.00%
二次函数
H3:二次函数的性质
3
3.00%
HF:二次函数综合题
9
9.00%
图形的性质
圆
M2:垂径定理
3
3.00%
MO:扇形面积的计算
2011年深圳中考数学试卷分析
一级考点Βιβλιοθήκη 二级考点三级考点分值
比例
数与式
有理数
14:相反数
3
3.00%
1I: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3
3.00%
代数式
38: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3
2011科学考试说明

2011年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学科说明一、考试性质深圳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以下简称科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该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考试依据《深圳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学科学业考试说明》编制的依据是《广东省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三、考试命题指导思想科学学业考试的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的内容和要求与《课程标准》的规定相一致。
具体遵循以下原则: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避免盲目拔高。
但注重基础不等于知识的简单复现和技能的机械组合,应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
2.突出以能力立意来命题。
注意从实际出发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的水平。
引导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3.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
4.积极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新题型,充分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注意题型结构的合理配置,以实现检测功能上的互补,有利于整体考查目标的实现。
5.试题内容应正确无误、表述清晰准确;试卷结构要科学、合理,题量适当;难易程度符合实际情况,不设置繁、难、偏、怪的试题;试卷形式要规范。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各领域中基本的、核心的内容,并注意五大领域(科学探究,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内容的合理分布。
2008-2011年深圳科学学业卷分析

备考一些方法:
A.结合热点问题多思考 学生一些自主思考的时间。 基本规律一定要掌握好,以课本为基础,但绝对不能 死记硬背. 出题老师往往会无意识地把社会热点事件,结合在考 题中。毕业班老师要做个有心人,看电视或读报纸时,多 关注些社会新闻热点,把社会事件和平时学习的知识点结 合起来,比如动车事故、国家新科技发明等等,结合动车 事故,针对乘客受伤方面的就能出生物题,比如说通过伤 者血液的颜色判断流出的血是静脉血还是动脉血以便准确 包扎受伤部位;针对事故原因就能出物理类题目。
结论:
1 重点内容每年都要考,非重点知识轮换考。 2 命题特点
1.难度 07~0.75 ■选择题除个别外,都是比较容易题。 ■地学部分是送分题。 ■控分点在实验探究题和少数简答题计算题上。多数在化学,物理及生物探究题目上. 2.试卷结构稳定 3.题目体现的出题原则: ■ 题目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避免盲目的拔高.题目比较灵活多样并且与社会实 际结合比较紧密,很有本土风格. ■突出以能力来解题 ■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各综合能力的考查,强调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 能力.
27
重视培养思维能力 1.例举 11年45 2.对策 (1)能找出所涉及的知识 (2)知道相应的知识结构 (3)能从图文提取有效信息 (4)能综合分析进行逻辑推理来解决实际 问题
2012年中考科学方向预测:
考纲基本变化不大 考纲和难度没有变化,基本与去年一致。重点内容每年 都要考,非重点知识轮换考.具体中考考试考纲说明将于 近期确定,并发放到学校老师手中。 中考毕竟是选拔性考试,跟平时的水平测试不一样, 要有一定难度系数,“既要有利于选拔,也要为学生适应 高中学习和发展作准备,所以中考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分析 能力、推理能力、探究能力和学习新知识等能力的考查。
2011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

2011杭州中考科学试卷分析2011年的中考科学卷满分180分,物理总分66分,化学总分63分,生物总分45分,地理总分6分。
总体难度不大,更多的倾向于贴近生活,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其中也不乏个别有陷阱的题目。
物理、化学、生物部分知识点分布、分值及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各题中知识分布和分值比例相比于近几年,今年的题目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更加注重实际应用。
今年的题目更多的将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结合,而非简单考察知识点。
例如17题考察电路中开关的联接,直接与实际应用结合让学生自己判断合适的连接方式;22题需要学生考虑到应用玻璃材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哪些物理性质的影响;26题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为背景,考查化学反应微观模型;30题“海水法烟气脱硫工艺”需要考虑海水成分然后进行分析;36题从“钻木取火”抽象出热学模型,要求学生自己根据题目推导出做功与能量转化、温度变化的关系,并进行估算。
二、注重科学分析能力今年的科学卷中涉及到实验步骤和设计、实验分析和结论的题目约35分,占总分的近20%。
现在实验题很少直接询问已学过实验的注意事项,而是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实验的思想和方法。
第7题溶液的考查没有出现常规的图文结合模式,而是在纯粹的文字叙述中融合了核心概念和物质化学性质考查,关键信息隐晦,考验学生的考场心态和推理能力,难度不降反增;32题电路的联接和分析都十分简单,而要求学生能自行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33题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自己推导出具体需要采集哪些数据、控制哪些变量,要求不可谓不高。
但是只要掌握了科学实验分析中控制变量原则,这些题都迎刃而解,如23题(4)小题就在考查实验对照的选择,33题(3)小题和38题(5)小题就在考查无关变量的控制。
三、加大理解和推导的比重。
作为高中招生考试,必然需要筛选出更加能够适应接下来高中学习的学生。
因此今年的题目设置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学知识,能否利用知识进行推导和解决实际问题。
浙江省2011年中考科学试卷分类汇编 七年级下册 浙教版

某某省2011年中考科学分类汇编七年级下册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第一节感觉世界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第三节耳和听觉第四节光和颜色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义乌卷)5.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
这是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B(嘉舟卷)9.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D(嘉舟卷)25.乌镇的许多民居都依水而建,游客乘船游览别有情趣。
爱动脑的小华观察右图景色后写出下面两条科学知识,请你帮助填写完整。
(2)房子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 而成的像。
25. (2)反射(某某卷)19.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
下列模(第25题图)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D(某某卷)4.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实像4.C第六节眼和视觉(某某卷)13.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C第七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本章综合(某某卷)22.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形式。
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被电视机接收,电视机发出的声音被人听到,这两个过程中,能量分别是以光波和▲的形式传播。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电视画面在观众的视网膜上成一个▲(填“倒立”或“正立”)、缩小的实像。
22.声波倒立透过树林的阳光 镜中的人像 倒映在湖中的桥 看见海面下的冰山 A B C D(某某卷)26.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 的A 处时,玻璃板后B 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 (3)小科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 中点且垂直AB 的位置上,移动光屏到B 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
浙教版科学中考必背公式

浙教版科学中考必背公式浙教版科学中考必背公式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
以下是详细的介绍:一、物理公式1. 动能公式:E_k = 1/2mv^2其中,E_k表示物体的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动量公式:p = mv其中,p表示物体的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3. 动量定理:FΔt = Δp其中,F表示物体所受的力,Δt表示力的作用时间,Δp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4. 能量守恒定律:E_1 + W = E_2其中,E_1表示物体的初能量,W表示物体所受的外力所做的功,E_2表示物体的末能量。
5. 电功率公式: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二、化学公式1. 摩尔质量公式:M = m/n其中,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
2. 摩尔体积公式:V_m = V/n其中,V_m表示摩尔体积,V表示物质的体积,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
3. 摩尔浓度公式:C = n/V其中,C表示摩尔浓度,n表示物质的摩尔数,V表示物质的体积。
4.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公式:n = (Oxidation\ number\ of\ oxidant) - (Oxidation\ number\ of\ reductant)其中,n表示电子转移数,氧化剂的氧化数减去还原剂的氧化数即为电子转移数。
5. 摩尔反应热公式:ΔH = Q/n其中,ΔH表示摩尔反应热,Q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n表示反应物的摩尔数。
三、生物公式1. 呼吸作用公式:C_6H_12O_6 + 6O_2 → 6CO_2 + 6H_2O + 能量其中,C_6H_12O_6表示葡萄糖,O_2表示氧气,CO_2表示二氧化碳,H_2O表示水。
2. 光合作用公式:6CO_2 + 6H_2O + 光能→ C_6H_12O_6 + 6O_2其中,CO_2表示二氧化碳,H_2O表示水,C_6H_12O_6表示葡萄糖,O_2表示氧气。
浙教版科学中考知识点考纲大全

浙教版科学中考知识点考纲大全科学考试形式本次科学考试采用书面闭卷考试,试卷总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内容分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三个部分,并将“科学探究”和“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考查融入于“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宇宙”知识的考查之中。
试卷结构如下:试卷结构内容:考试内容 | 选择题比例 | 填空题比例 | 实验探究题比例 | 解答题比例 |生命科学 | 约25%。
| 约40%。
| 约35%。
| 约30%。
|物质科学 | 约70%。
| 约35%。
| 约25%。
| 约20%。
|地球和宇宙 | 约5%。
| 约25%。
| 约70%。
| 约22%。
|本次考试旨在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具体考试目标如下:1.科学探究单元考试内容: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并提出可以进行科学探究的问题;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针对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确定相关实验原理,列出探究实验所使用的相关材料、仪器、设备等,设计相关实验方案,画出相关装置图;能从多种信息源中选择有关信息;将证据与科学知识建立联系,得出基本符合证据的解释。
以上考试内容旨在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实验中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制订探究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并解释、检验与评价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在观察生物时,可以结合其形态和生活性,识别常见的生物和非生物物质。
同时,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生物,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其细节和特点。
此外,还需要了解不同生物类别的主要特点,如细菌、真菌、藻类、苔藓和蕨类等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细胞的结构在研究细胞结构时,需要掌握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和绘制简单的生物图的技能。
同时,还需要了解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
3.组织、器官和系统了解组织的形成过程,能够说出动、植物的主要组织,并描述器官和系统的组成。
浙教版中考科学必考知识点

浙教版中考科学必考知识点一、物理部分。
1. 力学。
- 运动和力。
-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理解惯性概念,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 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压强。
- 固体压强:p = F/S(p是压强,F是压力,S是受力面积)。
在计算固体压强时,要注意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等于重力。
- 液体压强:p=ρ gh(ρ是液体密度,g = 9.8N/kg,h是液体深度)。
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等无关。
- 大气压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1标准大气压p_0 =1.013×10^5Pa,生活中的吸盘、吸管等都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
- 浮力。
- 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gV_排。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_浮>G时,物体上浮;当F_浮 = G时,物体悬浮;当F_浮时,物体下沉。
对于实心物体,还可以通过比较物体密度ρ_物和液体密度ρ_液来判断浮沉,当ρ_物<ρ_液时,物体上浮;当ρ_物=ρ_液时,物体悬浮;当ρ_物>ρ_液时,物体下沉。
2. 电学。
- 电路。
- 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电路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欧姆定律:I = U/R(I是电流,U是电压,R是电阻)。
可以通过该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 电功和电功率。
- 电功:W = UIt,在纯电阻电路中W = I^2Rt=frac{U^2t}{R}。
单位是焦耳(J),生活中常用的单位是千瓦时(kW· h),1kW· h = 3.6×10^6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
4
易
2 1 2 1 6 2 2 2 2
中 易 易 易 难 易 中 中 中
收起 理由
已有 1 人评分
运动和力综合(惯性、力的作用、压强、 14 参照物) 15 16 科学家及其科学贡献 判读地形等高线图、地图与比例尺计算 科学常识(灭火、药品保存、防锈、大气 17 污染)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识别遗传现象 细胞的分裂 我国水资源分布与利用 人体新陈代谢类型 月球概况 反射的概念及应用 识别污水净化中的化学变化 地球公转及其相关现象 内分泌腺及其功能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 识别化合物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易 易 易 易 易 中 易 易 易 中 易 易 选择题 1.5 易 选择题 选择题 1.5 1.5 易 中 选择题 1.5 易
2011 年深圳中考科学试卷的难度如何呢?在这里分析 2008 年至 2010 年深圳中考的 科学试卷中涉及到的题型、考点、所占分值以及难易程度,让同学们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更好 的理清科学这一科的知识系统!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涉及考点 压强的单位 生态系统的组成 溶液的配制 太阳系的构成 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 动物细胞的结构 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重力的作用效果 移栽植物根部带土的目的 光的反射现象 溶液的概念 浮沉条件 常见气象灾害及抗灾防灾措施 题型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分值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难度 易 易 易 易 易 易 易 易 易 易 易 中 易
选择题
.5 1.5 1.5
易 中 易
选择题
1.5
易
选择题 选择题 实验题
1.5 1.5 3
中 易 易
填空
3
中
实验题 填空题
3 4 4 2
易 中 易 中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殖发育、有机物的输送 填空题 氢气的还原性与反应类型 填空题
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尿的生成和排出过程、 45 蛋白质的消化 46(1) 46(2) 46(3) 46(4) 47 48(1) 48(2) 48(3) 48(4) 地震的发生原因、利用经纬网判定方位 杠杆类型 传染病预防、利用 DNA 鉴定身份 液体压强的存在与其特点 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 重力的计算 电功的计算 已知电功率、电功计算时间 基本化学反应计算 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填空题 实验题 计算题 计算题 计算题 计算题
30 31
危机自救常识 电路变化影响电流、电压变化判断 科学常识(水的沸点、家庭电路电压、声
选择题 选择题
1.5 1.5
易 难
32 速、光速) 33 34 35 物质主要性质及简单应用 估计教室空气质量 化学式、物质的性质、元素质量分数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弱对有机物积 36 累的意义 37 38 39 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化学反应方程式与反应现象 达尔文植物向光性探究实验 计算不同时区的区时、昼夜长短规律、月 40 相 41 42 43 44 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取与验满 电路连接、电阻与电功计算